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1页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2页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3页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4页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2012年,各级卫生和计划生育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和部署,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有序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努力改善医疗卫生服务;着力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与食品安全监管,扎实推进计划生育工作,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一、卫生资源(一)医疗卫生机构总数。2012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950297个,比上年减少4092个(主要原因是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后村卫生室合并)。其中:医院23170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2620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083个。与上年比较,医院增加119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减少5383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增加157个(见表1)。医院中,公立医院13384个,民营医院9786个。医院按等级分:三级医院1624个(其中:三级甲等医院989个),二级医院6566个,一级医院5962个,未定级医院9018个。医院按床位数分:100张床位以下医院13814个,100-199张医院3488个,200-499张医院3508个,500-799张医院1301个,800张及以上医院105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33562个,乡镇卫生院37097个,诊所和医务室177798个,村卫生室653419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56766个,比上年减少47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406个、县(区、县级市)级2808个。卫生监督机构3088个,其中:省级31个、市(地)级399个、县(区、县级市)级2633个,另有76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9个其他行政部门承担卫生监督职责。 表1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及床位数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2201120122011总计95029795438957247755159892医院231702197941614863705172 公立医院133841354235793093243902 民营医院97868437582177461270 医院中:三级医院1624139914697371223584 二级医院6566646818272401710135 一级医院院59625636312866277233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126209180031324270123367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56232860203210187126 #政府办1957919821136615137264 乡镇卫生院370973729510992621026211 #政府办366673685010872861014272村卫生室653419662894-诊所(医务室)177798175069 - -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1208311926198198178127#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4903484 - -专科疾病防治机构128912943571531431妇幼保健机构30443036161560145861卫生监督机构30883022 - - 其他机构242424814082142918 注: #系其中数。以下各表同。(二)床位数。2012年末,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床位572.5万张,其中:医院416.1万张(占72.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32.4万张(占23.1%)。与上年比较,床位增加56.5万张,其中:医院床位增加45.6万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增加9.1万张。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由2011年3.84张增加到2012年4.24张。(三)卫生人员总数。2012年末,全国卫生人员总数达911.9万人,比上年增加50.3万人(增长5.8%)。2012年末卫生人员总数中,卫生技术人员667.9万人,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9.4万人,其他技术人员31.9万人,管理人员37.3万人,工勤技能人员65.4万人。卫生技术人员中,执业(助理)医师261.6万人,注册护士249.7万人。与上年比较,卫生技术人员增加47.6万人(增长7.7%),其他人员数见表2。2012年末卫生人员机构分布:医院493.7万人(占54.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3.7万人(占37.7%),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7.0万人(占7.3%)。与上年比较,3类机构卫生人员有所增加(见表3)。2012年,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94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1.85人;每万人口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4.96人。表2 全国卫生人员数20122011卫生人员总数(万人)911.9861.6卫生技术人员667.9620.3 #执业(助理)医师261.6246.6 #执业医师213.9202.0 注册护士249.7224.4 药师(士)37.736.4 技师(士)36.434.8 乡村医生和卫生员109.4112.6其他技术人员31.930.6管理人员37.337.5工勤技能人员65.460.6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人)1.941.83每千人口注册护士(人)1.851.67每万人口公共卫生人员(人)4.964.76注:卫生人员和卫生技术人员包括公务员中取得“卫生监督员证书”的人数。下表同。表3 全国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人员数(万人)人员数卫生技术人员2012201120122011总计911.9861.6667.9620.3医院493.7452.7405.8370.6 公立医院428.2398.1355.5328.6 民营医院65.554.650.241.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43.7337.5205.2196.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45.443.338.736.8 乡镇卫生院120.5116.6101.798.1 专业公共卫生机构67.064.153.249.8#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319.514.114.5卫生监督机构9.39.08.57.0 其他机构7.57.33.73.6(四)卫生总费用。2011年全国卫生总费用达24345.9亿元,其中:政府卫生支出7464.2亿元(占30.7%),社会卫生支出8416.5亿元(占34.6%),个人卫生支出8465.3亿元(占34.8%)。卫生总费用城乡构成: 城市18571.9亿元,占76.3%;农村5774.0亿元,占23.7%。人均卫生费用1807.0元,其中:城市2697.5元,农村879.4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5.15%。2012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28914.4亿元,人均卫生费用2135.8元。二、医疗服务(一)门诊和住院量。201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68.9亿人次,比上年增加6.2亿人次(增长9.9%)。2012年居民到医疗卫生机构平均就诊5.1次。2012年总诊疗人次中,医院25.4亿人次(占36.9),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1亿人次(占59.7),其他医疗机构2.4亿人次(占3.5)。与上年比较,医院诊疗人次增加2.8亿人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人次增加3.0亿人次(见表4)。2012年公立医院诊疗人次22.9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0.2%),民营医院2.5亿人次(占医院总数的9.8%)。2012年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达15.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6亿人次。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门诊量占门诊总量的22.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表4 全国医疗服务工作量诊疗人次数(亿人次)入院人数(万人)2012201120122011医疗卫生机构合计68.962.71781215298医院25.422.61272710755 公立医院22.920.511331 9708 民营医院 2.5 2.1 1396 1047 医院中:三级医院 10.9 9.0 4726 3717 二级医院10.5 9.9 6242 5567 一级医院 1.7 1.5 649 53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1.138.1 4209 3775其他机构2.42.0 876 768合计中:非公医疗卫生机构15.714.9147611272012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入院人数17812万人,比上年增加2514万人(增长16.4%),年住院率为13.2%。2012年入院人数中,医院12727万人(占71.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09万人(占23.6),其他医疗机构876万人(占4.9)。与上年比较,医院入院增加1972万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入院增加434万人,其他医疗机构入院增加108万人(见表4)。 2012年,公立医院入院人数11331万人(占医院总数的89.0%),民营医院1396万人(占医院总数的11.0%)。(二)医院医师工作负荷。2012年,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2人次和住院2.6床日,其中:公立医院医师日均担负诊疗7.5人次和住院2.7床日。与上年比较,医院医师日均担负工作量增加(见表5)。表5 医院医师担负工作量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2012201120122011医院7.26.92.62.4 公立医院7.57.12.72.5 民营医院5.75.51.91.8医院中:三级医院8.27.92.82.7 二级医院6.96.52.62.4 一级医院6.66.41.71.6(三)病床使用。2012年,全国医院病床使用率90.1,其中:公立医院94.3%。与上年比较,医院病床使用率提高1.6个百分点(其中公立医院提高2.3个百分点)。2012年医院出院者平均住院日为10.0日(其中:公立医院10.2日),比上年缩短0.3日。表6 医院病床使用情况病床使用率(%)出院者平均住院日2012201120122011医院90.188.510.010.3 公立医院94.392.010.210.5 民营医院63.262.38.38.5医院中:三级医院104.5104.211.412.0 二级医院90.788.79.19.3 一级医院60.458.98.99.1三、农村卫生(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截至2012年底,全国有2566个县(市、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口数达8.05亿人,参合率为98.3%。2012年度新农合筹资总额达2484.7亿元,人均筹资308.5元。全国新农合基金支出2408.0亿元;补偿支出受益17.45亿人次,其中:住院补偿0.85亿人次,普通门诊补偿15.41亿人次。表7 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情况 2012 2011 参合人口数(亿人)8.058.32参合率(%)98.397.5当年筹资总额(亿元)2484.72047.6人均筹资(元)308.5246.2当年基金支出(亿元)2408.01710.2当年补偿支出受益人次(亿人次)17.4513.15 注:部分城市统一实行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参合人数有所减少。(二)农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底,全国1995个县(县级市)共设有县级医院10940所、县级妇幼保健机构1986所、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210所、县级卫生监督所1985所,四类县级卫生机构共有卫生人员215.7万人。2012年底,全国3.32万个乡镇共设3.7万个乡镇卫生院,床位109.9万张,卫生人员120.5万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01.7万人)。与上年比较,乡镇卫生院减少198个(乡镇撤并后卫生院合并),床位增加7.3万张,人员增加3.9万人 (见表8)。2012年,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由2011年1.16张增加到2012年1.25张,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由1.32人增加到1.37人。表8 全国农村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情况20122011乡镇数(万个)3.323.33乡镇卫生院数(个)3709737295床位数(万张)109.9102.6卫生人员数(万人)120.5116.6 #卫生技术人员101.798.1 #执业(助理)医师42.340.9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床位(张)1.251.16每千农业人口乡镇卫生院人员(人)1.371.32诊疗人次(亿人次)9.688.66入院人数(万人)38653449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9.18.5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1.51.4病床使用率(%)62.158.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日)5.75.62012年底,全国58.9万个行政村共设65.3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37.1万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23.3万人、注册护士4.4万人、乡村医生102.3万人。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2.33人。与上年比较,村卫生室数减少1.0万个(河南省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村卫生室合并减少7000余家),人员总数增加2.1万人(见表9)。表9 全国村卫生室及人员数20122011行政村数(万个)58.959.0村卫生室数(万个)65.366.3人员总数137.1135.0执业(助理)医师数(万人)23.319.3注册护士数(万人)4.43.1乡村医生和卫生员数(万人)109.4112.6 #乡村医生102.3106.1平均每村村卫生室人员数(人)2.332.29注:村卫生室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包括乡镇卫生院设点的数字。(三)农村医疗服务。2012年,全国县级(含县级市)医院诊疗人次达8.7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1亿人次;入院人数5992.8万人,比上年增加997.5万人;病床使用率87.1%,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2012年,乡镇卫生院诊疗人次为9.6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0亿人次;入院人数3865万人,比上年增加416万人。2012年,医师日均担负诊疗9.1人次和住院1.5床日。病床使用率62.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5.7日。与上年相比,乡镇卫生院医师工作负荷有所增加,病床使用率提高4.0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延长0.1日。2012年村卫生室诊疗量达19.3亿人次,比上年增加1.4亿人次,平均每个村卫生室年诊疗量2949人次。四、社区卫生(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12年底,全国已设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3562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18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5380个。与上年相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加32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增加38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34.7万人,平均每个中心42人;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10.7万人,平均每站4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人员数比上年增加2.1万人,增长4.9%。表10 全国社区卫生服务情况20122011街道数(个)72827194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数(个)81827861 床位数(张)163556157322 卫生人员数(人)346816328676 #卫生技术人员292362276252 #执业(助理)医师124634117608 诊疗人次(亿人次)4.54.1 入院人数(万人)266.5247.3 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14.814.0 医师日均担负住院床日0.70.7 病床使用率(%)55.554.4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0.110.2社区卫生服务站数(个)2538024999 卫生人员数(人)107344104247 #卫生技术人员9459091720 #执业(助理)医师4278040946诊疗人次(亿人次)1.41.4医师日均担负诊疗人次14.013.8(二)社区医疗服务。2012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人次4.5亿人次,入院人数266.5万人,门诊和住院量比上年增加(见表10);平均每个中心年诊疗量5.5万人次,年入院量326人;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4.8人次和住院0.7日。2012年,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站诊疗人次1.4亿人次,平均每站年诊疗量5516人次,医师日均担负诊疗14.0人次。五、中医药服务(一)中医类机构、床位及人员数。2012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数达39317个,比上年增加1093个。其中:中医类医院3397个,中医类门诊部、诊所35860个,中医类研究机构48个。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医院增加89个,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增加991个(见表11)。 表11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数和床位数机构数(个)床位数(张)2012201120122011总计3931738224705728618205中医类医院33973308612752529349中医医院28862831547942477078中西医结合医院3122774984438787民族医医院1992001496613484中医类门诊部12151113805622中医门诊部908848423427中西医结合门诊部297253363191民族医门诊部1012194中医类诊所3464533756-中医诊所2717626115-中西医结合诊所70617248-民族医诊所408393-中医类研究机构4847-中医(药)研究院(所)3534-中西医结合研究所33-民族医(药)学研究所1010-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92171 88234 注:中医类临床科室包括中医科各专业、中西医结合科、民族医学科。2012年末,提供中医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占同类机构的68.8%,社区卫生服务站占24.4%,乡镇卫生院占60.0%,村卫生室占32.4%。与上年比较,四类机构所占比重均有提高(见表12)。 表12 提供中医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同类机构的比重(%)2012201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8.8 66.6社区卫生服务站 24.4 24.2乡镇卫生院 60.0 57.5村卫生室32.431.42012年末,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床位70.6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61.3万张(占86.8%)。与上年比较,中医类床位增加8.8万张,其中:中医类医院床位增加8.3万张。2012年末,全国中医药卫生人员总数达47.7万人,比上年增加5.7万人(增长13.6%)。 其中: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5.7万人,中药师(士)10.8万人。两类人员较上年有所增加(见表13)。表13 全国中医药人员数20122011中医药人员总数(万人)47.742.0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35.730.9见习中医师1.21.1中药师(士)10.810.0中医药人员占同类人员总数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14.412.5见习中医师6.76.2中药师(士)28.527.5(二)中医医疗服务。2012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达7.5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增长10.6%)。其中:中医类医院4.5亿人次(占60.4),中医类门诊部及诊所1.2亿人次(占15.5),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1.8亿人次(占24.1)。2012年,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出院人数2022.2万人,比上年增加351.3万人(增长21.0%)。其中:中医类医院1798.9万人(占89.0),中医类门诊部0.6万人,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222.7万人(占11.0)。表14 全国中医类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服务量诊疗人次(万人次)出院人数(万人)2012201120122011中医类总计74695.267531.92022.21670.9 中医类医院45120.239668.51798.91468.7 中医医院40705.236120.61636.21341.3 中西医结合医院3769.12958.812998.3 民族医医院645.9589.133.729.1 中医类门诊部1290.81127.90.60.3 中医门诊部1069.5934.80.30.1 中西医结合门诊部217.8189.20.30.2 民族医门诊部3.54.0- 中医类诊所10250.29981.0- 中医诊所7857.77414.0- 中西医结合诊所22912458.0- 民族医诊所101.5109.0-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中医类临床科室18033.916754.5222.7201.9中医类服务量占医疗服务总量的% 15.115.111.411.0六、病人医药费用(一)医院病人医药费用。2012年,医院次均门诊费用192.5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7.1%,按可比价格上涨4.4%;人均住院费用6980.4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5.3%,按可比价格上涨2.6%。日均住院费用697.6元,上涨幅度高于人均住院费用上涨(见表15)。2012年,医院门诊药费占50.3%,比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医院住院药费占41.1%,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2012年不同等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费用涨幅不一,三级医院涨幅较低(见表15)。公立医院中,三级医院门诊费用上涨4.4%(当年价格,下同),低于二级医院2.2个百分点;三级医院住院费用上涨2.3%,低于二级医院1.3个百分点。 表15 医院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 医院公立医院三级医院二级医院20122011201220112012201120122011次均门诊费用(元)192.5179.8193.4180.2242.1231.8157.4147.6 上涨%(当年价格)7.17.87.37.74.45.36.66.0 上涨%(可比价格)4.42.34.62.21.8-0.13.90.5人均住院费用(元)6980.46632.27325.16909.911186.810935.94729.44564.2 上涨%(当年价格)5.37.16.07.72.34.73.65.2 上涨%(可比价格)2.61.63.32.2-0.3-0.61.0-0.2日均住院费用(元)697.6643.6716.8658.0979.1912.0519.5489.0 上涨%(当年价格)8.49.08.99.67.49.46.26.2 上涨%(可比价格)5.63.46.23.94.63.83.50.8 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次均门诊费用指门诊病人次均医药费用,人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人均医药费用,日均住院费用指出院病人日均医药费用。下表同。(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医药费用。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均门诊费用84.6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3.8%,按可比价格上涨1.2%;人均住院费用2417.9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4.4%,按可比价格上涨1.8%。2012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药费占门诊费用的69.1%,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住院药费占住院费用的46.5%,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 表16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病人门诊和住院费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2012201120122011次均门诊费用(元)84.681.549.247.5上涨%(当年价格)3.8-1.63.60.0上涨%(可比价格)1.2-6.61.0-5.1人均住院费用(元)2417.92315.11140.71051.3上涨%(当年价格)4.4-1.88.54.6上涨%(可比价格)1.8-6.85.8-0.7日均住院费用(元)240.3228.1200.9188.3上涨%(当年价格)5.30.26.7-3.2上涨%(可比价格)2.7-5.04.0-8.1 注: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2012年,乡镇卫生院次均门诊费用49.2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3.6%,按可比价格上涨1.0%;人均住院费用1140.7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8.5%,按可比价格上涨5.8%。日均住院费用200.9元,按当年价格比上年上涨6.7%,按可比价格上涨4.0%。2012年,乡镇卫生院门诊药费占门诊费用的5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住院药费占住院费用的48.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七、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一)传染病报告发病和死亡。2012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21.69万例,死亡16721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梅毒、细菌性阿米巴性痢疾、淋病,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4.6%;报告死亡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艾滋病、肺结核、狂犬病、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占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4%(见表17)。2012年,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38.76/10万,死亡率为1.24/10万。表17 全国甲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病名发病例数死亡人数2012201120122011总计321693232375581672115264 鼠疫1111 霍乱7524-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艾滋病4192920450115759224 病毒性肝炎13808001372344747830 脊髓灰质炎-20-1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1111 甲型H1N1流感10729360375 麻疹61839943810 流行性出血热1330810779104119 狂犬病1425191713611879 流行性乙型脑炎176316255963 登革热575120- 炭疽23730913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2074292379301324 肺结核95150895327526622840 伤寒和副伤寒119981179831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52282425 百日咳2183251712 白喉- 新生儿破伤风6567855152 猩红热464596387821 布鲁氏菌病39515381511- 淋病918539795411 梅毒4100743951827975 钩端螺旋体病44039655 血吸虫病4802448342 疟疾245140881530 注:2012年艾滋病包括17894例既往HIV转化病例。2012年,全国丙类传染病共报告发病373.45万例,死亡594人。报告发病数居前5位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其它感染性腹泻病、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感冒和风疹,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9.0%。报告死亡数较多的病种依次为手足口病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总数的98.3(见表18)。2012年,全国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率为277.18/10万,死亡率为0.04/10万。表18 全国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及死亡数病名发病例数死亡人数2012201120122011合计37345463082541594538 流行性感冒1221406613344 流行性腮腺炎479518454385-1 风疹40156655491-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233334262- 麻风病4303523- 斑疹伤寒21022360-1 黑热病2182931- 包虫病323429091- 丝虫病-1-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8856788365911723 手足口病21687371619706567509(二)血吸虫病防治。2012年底,全国血吸虫病流行县(市、区)452个;累计达到血吸虫病传播控制标准的县(市、区) 100个,累计达到传播阻断标准的县(市、区)281个;年底实有病人24.1万人,比上年减少4.6万人;年内治疗病人37.6万人次,扩大化疗258.9万人次。(三)地方病防治。2012年底,全国克山病病区县数326个,累计控制(消除)县257个,现症病人3.95万人;大骨节病病区县378个,累计控制(消除)县216个,现症病人64.50万人;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县(区) 2812个,现症病人32.67万人。地方性氟中毒(饮水型)病区县数1135个,控制县数209个,氟斑牙病人2024.16万人,氟骨症病人133.32万人;地方性氟中毒(燃煤污染型)病区县数173个,控制县数24个,氟斑牙病人1479.12万人,氟骨症病人193.77万人。(四)农村改水改厕。截至2012年底,全国累计农村改水受益人口9.12亿人,改水受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95.3%。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为74.6%,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农村累计使用卫生厕所18627.5万户,其中:当年新增卫生厕所737.4万户。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71.7%,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八、妇幼卫生(一)妇幼保健。2012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95.0%,产后访视率92.6%。与上年比较,产前检查率和产后访视率有所提高(见表19)。2012年住院分娩率为99.2%(市99.7%,县98.8%),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市提高0.1个百分点,县提高0.7个百分点)。2012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7.0%,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7.6%,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表19 孕产妇及儿童保健情况20122011产前检查率(%)95.093.7产后访视率(%)92.691.0住院分娩率(%)99.298.7 市99.799.6 县98.898.1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87.084.6孕产妇系统管理率(%)87.685.2(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201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2,其中:城市5.9, 农村16.2;婴儿死亡率10.3,其中:城市5.2, 农村12.4;新生儿死亡率6.9,其中:城市3.9,农村8.1。与上年相比,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20)。(三)孕产妇死亡率。据妇幼卫生监测,2012年,孕产妇死亡率为24.5/10万,其中:城市22.2/10万,农村25.6/10万。与上年相比,孕产妇死亡率有所下降(见表20)。城市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产科出血占25.6%、羊水栓塞占17.4%、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7.0%、合并心脏病占7.0%;农村孕产妇主要死因构成:产科出血占27.5%、羊水栓塞占11.5%、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8.4%、合并心脏病占12.2%。表20 监测地区孕产妇和儿童死亡率合计城市农村201220112012201120122011孕产妇死亡率(1/10万)24.526.122.225.225.626.5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3.215.6 5.9 7.116.219.1婴儿死亡率()10.312.1 5.2 5.812.414.7新生儿死亡率() 6.9 7.8 3.9 4.0 8.1 9.4九、卫生监督(一)公共场所卫生监督。2012年,全国公共场所卫生被监督单位117.8万个,从业人员677.3万人,持健康证人数占97.3%。对公共场所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173.4万户次,合格率为99.5%。依法查处案件1.8万件,结案1.7万件,依法作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1.8万件。(二)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2012年,全国生活饮用水卫生(供水)被监督单位5.5万个,从业人员32.7万人,持健康证人数占81.4%。生活饮用水经常性卫生监督9.5万户次,合格率为99.8%。对涉水产品进行抽样监测155件,合格率100%。(三)消毒产品卫生监督。2012年,全国消毒产品被监督单位 3999个,从业人员6.9万人,有效卫生许可证3999 份。消毒产品经常性卫生监督2.1万户次,合格率为97.6 %。对 6.9万件消毒产品进行监测,合格率为95.4%。(四)学校卫生监督。2012年,全国被监督学校22.4万所,78.2%的学校已建立学生健康档案,95.4%的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96.3%的学校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依法查处案件237件,结案214件,其中依法作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237件。(五)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2012年,全国职业卫生技术机构被监督单位数3328家,依法查处案件20件,结案19件,其中依法作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20件。全国放射卫生被监督单位 4.8万个,放射工作人员23.0万人,放射工作人员持证上岗率66.2%。依法查处案件1202件,结案1129件,其中依法作出卫生行政处罚案件1197件。(六)医疗服务、采供血和传染病防治监督。2012年,依法对医疗机构或医务人员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1.4万件。依法取缔或行政处罚无证行医8911件。依法对采供血作出卫生行政处罚并结案7件。依法对传染病防治作出查处案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