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doc_第1页
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doc_第2页
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doc_第3页
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doc_第4页
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院七年来英语专业建设成就撰稿人 : 韦建华 一、外语系概况 (一)基本情况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的前身为 原 黔南民族师专外语系和黔南教育学院英语系。2000年9月,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语系经批准升格,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现有来自省内外的普通本科大学生 567 。 我系有现代化语言实验室9个,调频广播电台一个,并配有各种教学用录音设备,音像图书资料丰富。现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专职教师41人,另聘有外籍教师2人。我系教师担负着本系和全院各班级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同时承担着省、部级项目的科研任务,无论在教学还是科学研究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从最早于1977年师专成立起,外语系历经了23年的专科办学历史,共培养了2000多名中小学英语教学骨干,不少学生后来还考取了硕士、博士研究生。合并升格后,已初步完成了从“打基础”到“创质量”两大历史任务,培养的2004、2005、2006三届大学本科学生就业率一直处于95%以上,得到了社会的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自师专、教院以来,我系在课程设置、教学管理、学生课外活动、毕业生就业和科学研究等方面,都有着较好的传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二)办学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主动适应21世纪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高扬民族师范旗帜,坚持为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服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英语专业发展定位 (1) 办学类型: 以培养中学英语教学师资为主,适当培养外事、经贸、文化、科技等行业优秀人才。 (2) 办学层次: 以普通本科教育为主,适当发展成人教育、非学历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积极探索并在条件成熟时发展研究生教育。 (3) 培养目标: 在达到“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这一标准的同时,着重体现“ 为加强黔南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中学英语课程改革、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提供有效服务”的特色,培养在教学工作及翻译、研究、管理等都能充分体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英语专门人才。 二.体现教学中心地位的主要措施与成就 (一)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 明确系党政主管领导为本系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 (2) 切实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3) 通过以评促建 , 建立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4) 突出教师教育特色 , 加强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 , 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 适应中学英语课程改革与发展需要。 (5) 切实加强学风建设 ,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二)六年来教学工作主要成就 (1) 普通 本科生招生规模逐步扩大 建院时, 我系仅有普通本科生40人,目前总人数已发展到了567人。以下是我系各年级本科生数目对比数据表: (2)师资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2000年 , 我系仅有专任教师25人,含教授1人,副教授1人,讲师15人,助教7人。副教授以上教师比例为8%, 具有硕士学位教师人数为零。至 2007年3月,有专任教师41人,含教授1人,副教授12人,讲师18人,助教8人,见习教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名 , 正在国内外脱产攻读硕士学位教师9人,在职攻读1人;目前的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已升达29%, 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为7.3 % 。另聘有美国籍教师2名。有1名教师被确定为学院首届学术带头人,2 名教师被明确为学院中青年学术骨干。 我系41名在编英语教师均来自全国各地多所高等院校,2人毕业于美国奥克兰大学,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基本合理。 (3)学科专业建设成效明显 1. 获院级“教学优秀奖”、“青年教师教学优胜奖”一等奖 4 人 ( 次 ) ,二等奖 4 人 ( 次 ) ,三等奖 1 人 ( 次 ) ; 获院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1 人 , 三等奖 1 人 ; 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 人 , 三等奖 1 人。 2. 建院时 全系仅有语音室 2 个(模拟、数字语音室各 1 个) , 至 2007 年 3 月 , 共有语音室 9 个 , 平均每年增加 1 个。目前我系的教学设备值为150.37万元。 3. 办公设备、设施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4.2003-2007 年 :组织参加了省教育厅对我院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学士学位授予权点评估、成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及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评估等四大教学评估的迎评工作 , 目前正积极配合学院为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准备相关材料。 5.2004 年 5 月 : 英语专业被贵州省教育厅批准为学士学位授予权点 , 第一届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顺利获得学士学位。 6. 2004 年 12 月 : 经成功申报 , 国家考试中心批准在我院设立专业英语考试 ( TEM) 考点 , 我系学生不能参加 TEM 考试的历史宣告结束。 7.2005 年 8 月 : 修订、制订本系“十一五”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8. 加强制度建设。编印发行本系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制度汇编教师手册 。手册集全系 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教辅人员等各种岗位人员工作职责,以及有关加强财务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教风建设、学风建设等一系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制度措施为一体,标志着外语系的制度建设正逐步趋向成熟和完善 , 有力地促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进程。 9. 注意加强课程建设:目前 , 已建成院级精品课程 1 门 , 系级精品课程 2 门。 10. 动态管理得到加强。通过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和业务培训 , 外语系教师在课堂教学、教研活动、教案撰写、听课记录、试卷批改、实习指导、毕业论文指导、“老带新”等方面的工作得到了明显的改观 ; 并注意不断加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 2006 年 , 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教师人数在不断增加 , 个别教师使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比率达到了 100% 。 11. 静态管理不断完善。最近几年 , 我系知重视加强常规教学工作档案建设,教学档案管理正在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 12. 外语专业图书资料正不断得到充实。学院对外语专业图书建设十分重视 , 通过拨出专款采购和亚洲基金会的捐赠 , 供外语系学生、教师阅读的外语图书数量在明显的增加。 (四) 学风建设主要成绩 2000 以来 , 我系注重加强学风建设 , 主要取得了以下成绩: (1) 我系获学院、州、省颁发的各种科技文化体育活动集体奖共 27 项。其中:第一名 3 项 , 一等奖 1 项 ; 第二名 3 项 , 二等奖 1 项 ; 第三名 3 项 , 三等奖 3 项 ; 第四名 1 项 ; 优秀奖 3 项 ; 先进集体奖、最佳组织奖 9 项(含省级先进组织奖 2 项)。 (2) 据不完全统计 , 我系学生参加各种科技文化体育活动 , 获系、院、州、省、全国颁发的各种个人奖近 300 人 ( 次 ) 。其中:院级第一名 7 人 , 一等奖 5 人 ; 第二名 25 人 , 二等奖 8 人 ; 第三名 41 人 , 三等奖 15 人 ; 获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全国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 5 人 , 二等奖 25 人 , 三等奖 40 人 , 优秀奖 71 人。 (3) 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学生党员发展和党支部建设工作。建院时 , 学生党员仅 10 人 , 无学生党支部。现有学生党员 168 人 , 新有学生党支部 4 个。 (4) 有 10 名学生被评为“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 。 (5) 有 4 名本科生获得“国家奖学金”。 (6)我系学生 2005 年 首次参加 TEM 考试 , 至 2006 年 , 已有 11 人通过国家英语“ 专四”考试 , 3 人通过“专八”考试。 (7)2006 年 7 月 : 共有 2 名应届毕业生考取硕士研究生 , 实现了 我系历史上考研录取率零的突破。 (8) 据不完全统计 , 我系本科生在国家正式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 12 篇 , 学术论文 2 篇 ; 在院内外各种内刊上发表文章共计 20 余篇。其中 , 有 1 名同学的论文 2003 年 7 月参加“全国青年学习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荣获三等奖。 (五)科学研究主要成绩 2000 以来 , 特别是近几年来 , 我系加大了对科研工作管理的力度 , 取得了以下成绩: (1) 共发表学术论文、译文: 70 篇。 (2) 承担科研项目: 17 项(省、部级项目 2 项 , 省教育厅项目 2 项 , 院级科研项目 13 项) , 已结题 7 项。 (3) 出版学术专著、译著 : 4 部。 (4) 获“ 贵州省哲社科研成果”一等奖 1 项、 “ 贵州省基础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 1 项。 (5) 获院外其它各种科研奖项: 16 项。 (6) 获 学院论文征文奖: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3 项,优秀奖 4 项。 三 . 外语系英语专业传统与特色 (一) 立足基础教育 , 加强专业建设,积极开展教学科研活动 (1) 把培养学生具有中学英语教学技能作为专业建设重要目标 : 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具备扎实的英语知识、语言技能和教学实践能力”作为英语专业建设的重要目标 , 努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较好地为民族地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加大专业基础课程的建设力度 , 适当增大 中学英语教学法、语言技能课程及教学技能课程的课时比例 , 突出英语专业课程与中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有机统一。 长期坚持集体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 , 为巩固和加强学生运用英语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的能力提供了保障。 (2) 服务基础教育 , 加强对外交流 , 积极开展中学英语教师培训与英语课程改革研究活动:2000 年以来,我系教师多次在学院成人教育处和外事处的配合下 , 与奥克兰大学和州教育局合作 , 每年利用暑假共同为黔南州中小学培养英语教学师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按照为基础教育服务的培养目标和英语专业教育行政管理要求,同时以科研促进教学的积极性高涨,仅系内用于科研论文奖励和项目配套的自主经费达两万多元。在学院和外语系教学科研政策的鼓励下,我系教师积极参加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活动,多次出席黔南州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学术年会,并担任中学各类英语竞赛评委。有 2 名教师分别担任荔波县乡镇中学名誉校长 ; 有 1 名教师担任贵州省中小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 , 3 名教师当选为黔南州中小学英语教学研究会 l 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等重要职务。 我系教师主持有 17 项省(部)、厅、院级教学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 王维刚 教授的 教学研究成果 英语教学论课程改革与实践获得 2005 年“贵州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 民族山区基础英语教学策略研究获 2006 “贵州省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优秀成果”二等奖 ; 杨 昌霞副 教授的 融课程标准理念于英语教学论课程的研究与实践获学院 2006 教学成果三等奖 ; 我系韦启 卫副 教授申报的农村中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技巧研究项目获院级和省级立项。全系教师发表与基础教育有关的教研论文和学术论文数目呈明显上升趋势。 2006 年 12 月 , 由外语系教师担任负责人的“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基础教育英语课程研究所”成立 , 我系英语专业建设与黔南州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更加紧密相连 。 我系通过各项扎实的前期工作 , 为学生在毕业前具备较强的中学英语教师综合素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较好地突显一切为地方基础教育服务的师范性特色。 (二) 长期坚持集体教育实习 , 理论联系实际 ,巩固加强学生运用英语为中学英语教学服务的能力,成效显著。三届毕业生就业率连续达 95% 以上。 系统的、专业化的毕业生教育见习和实习制度,是我系的一个传统特色。我系常年组织毕业班学生集体到省属重点中学进行为期一个学期的教学见习和一个月的教育实习。普遍受到实习学校师生和当地教育部门的好评,许多用人单位慕名前来我系挑选优秀毕业生,不少学生未毕业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由于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教师职业技能 , 加上统一性规范的教学见习和教育实习 , 我系各届本科毕业生已连续三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 95% 以上),大都分配在全州各地中学担任英语教师 , 成为整个黔南州各县英语教学的中坚力量。 (三)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 积极组织、参加各种科技文化体育竞赛活动 : 在学院、全省乃至全国性的各种大型比赛中,我系学生都有得过良好表现,分别夺得过原师专、教院和师院举办的田径运动会冠军、亚军和季军;在全校合唱比赛、组合文艺汇演、书法大赛、校园歌手大赛、舞蹈比赛、演讲比赛、广播体操比赛乃至各种卫生评比、班级月评中,我系学生均分别夺得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等良好成绩。我系经常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各种活动 , 如英语歌曲大赛、英语话剧大赛、英语故事大赛、英语书法比赛等。我系组织学生共参加了三届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竞赛,每一届皆有多名学生分别夺得了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2) “英语角”活动长盛不衰 , 风雨无阻: “英语角”活动的开展,就是我系独具特色的一个内容。长期以来,还在合并、升格以前,原黔南民族师专、黔南教育学院外语系就有每周举行“英语角”活动的传统。在此基础上,合并、升格之后,我系充分发扬原有的传统习惯,加大管理力度,采取由教师参与指导、每周确定一个话题的方式,并规定每次必有两名外籍教师参加,使得“英语角”活动开展得井然有序,有条不紊,吸引了社会上的英语爱好者慕名而来。在“英语角”上,人们不分年龄,不分男女,不分师生,不分地位高地,畅所欲言,纷纷展示自己的一生所学,都在努力用同一门外语,交流思想,促进了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增强了我系乃至公共外语教学的健康发展。 (3) 精心 组织、指导“天堂英语”俱乐部活动 : “天堂英语”俱乐部由我系学生自发组织,在院团委和系领导的指导下开展工作,自成立以来,开展了许许多多的课外英语沙龙和 “ M ovie Night ” 活动。“天堂英语”俱乐部经常组织全院性的英语竞赛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4) 举办英语学术讲座 : 每一学期,我系都要举行分别由本系外籍教师、本国教师主讲的与专业有关的学术讲座活动。同时,在学院和“九三学社”的支持下 , 聘请上海、香港等地知名大学专家和学者为全系师生开办学术讲座。 (5) 积极开展义务英语教育和“三下乡”活动 : 我系学生在系领导的统一安排下 , 由系团总支负责组织,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分期分批带领学生到州老年大学、幼儿园义务讲授英语课程。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我系学生自己编写教材,按照学员的实际水平进行知识传授,授课认真、细致,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都匀晚报 2003 年 5 月 30 日 第 8 版曾以新闻图片的形式,专门报道了我系的义务英语教学活动 ; 利用暑假 , 到边远民族山村中小学开展“三下乡”送英语教育活动 , 反响强烈 , 曾两次得到学院和省级部门的表彰,黔南电视台还对我系的“三下乡”活动进行过多次详实的报道。 四、 “ 十一五 ” 期间工作展望 从现在到 2010 年,是我系扩大规模、提高水平、形成特色的关键时期。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1) 办学规模 : 牢牢抓住全省扩大招生的机遇,发挥外语系专业和人才的优势,积极挖掘内部潜力,保证每年招生人数有稳定幅度的增长。外语系现有普通高等教育在系生 571 人;到 2010 年,实现普通高等教育在系生 700 人的目标。 (2) 办学水平 : 在确保本科教育水平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到 2015 年,使我系整体水平符合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的基本要求,并根据全省硕士点的布局和学校的学科基础与建设能力,集中精力抓好英语语言文学方向的建设,使英语语言文学这个方向的整体水平符合硕士学位授予学科的基本条件。 (3) 教师队伍建设 : 确保英语专业任课教师数达到 39 人 , 公共外语师资达 21 人以上 , 具有副教授以上教学科研人员数目达到 18 人,高级职称教师数占全体教师人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