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授课教师李玉贞授课班级授课章节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授课题目第二节 体温教学地点授课方式(请打)理论课 讨论课实训课 其他课时安排1授课时间(写明日期)教学分析生理学是一门涉及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它以解剖学为基础,为病理学打下基础,也是临床中运用的学科。教学目标认知目标:(知识)1、掌握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2、了解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能力目标:(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通过PPT展示是学生掌握体温素质目标:让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并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当中。教学重点: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教学难点体温调节教学设计利用讲授、讨论、多媒体课件、提问、测试、演示与回示等教学手段给学生进行全方位分析本节课内容。重点运用多媒体课件的方法去教学,逐步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体温的意义,掌握的内容。学法设计本意主要是概念和记忆性内容,因此,为了减少理解的难度和记忆的枯燥。学习上采用讨论式学习,在讨论中使学习逐步逼进概念。结合素材、直观的展示体温的主要内容,帮助记忆。教学准备人民卫生出版社生理学第二版教材教案、PPT、讨论话题相关的图片、视频及动画教学内容(任务)及过程设计 第七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第二节 体 温概念:指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即体核温度。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T 22心跳停止;T 43酶变性而死亡;T = 27低温麻醉。一、人体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动(一)正常体温通常体温的测量部位为腋窝、口腔和直肠温。 1.肛温:正常为36.937.9。 2.口温:约比直肠低0.2,为36.737.2。 3.腋温:约比口腔低0.3,为36.737.2。 肛温比较接近机体深部的温度,但由于测试不便,临床常用口温和腋温。测定腋温时要注意夹紧体温计和测量时间(约需10min)。另外,科研中还常用食管温度(=体核温度)、鼓膜温度(=下丘脑温度)。(二)体温的生理变动 正常人的体温可因昼夜、性别、年龄和机体的活动等而有所变动。 1.昼夜节律变化 人的体温在一昼夜中呈现周期性波动,称为体温的昼夜节律。 一般是清晨26h时最低,下午28h最高,波动幅度一般不超过1。 体温的昼夜节律是生物节律的表现之一。与人昼动夜息的生活规律,以及代谢、血液循环、呼吸等机能的相应周期性变化有关。 长期夜间工作的人,上述周期性变化可以发生颠倒。 2.性别差异 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1)。3.年龄差异 新生儿体温成年人老年人。 体温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降低的趋势(与代谢率降低逐渐有关),大约每增长10岁,体温约降低0.05。1416岁的青年人体温与成年人相近。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体温调节机构尚未发育完善、老年人由于调节能力差,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4.其他肌肉活动时,肌肉代谢明显增强,产热增加,可使体温暂时升高12。所以测体温时,要先让受试者安静一段时间,小儿应防止其哭闹。 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进食等情况,都会影响体温。 全身麻醉时,会因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及骨骼肌松弛,使体温降低,所以全麻时应注意保温。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人体正常体温的维持,是在体温调节机构的协调和控制下,产热和散热过程达到动态平衡的结果。(一)产热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尤其肝脏,其次是脑)。 活动状态,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 此外,环境温度、进食、精神紧张等能够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也都可影响机体的产热量。(二)散热1.散热部位:皮肤、肺、尿、粪 2.散热方式: 当外界气温低于人体表层温度时,人体主要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散热,其散热量约占总量70。 当外界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机体的散热是依靠蒸发方式散热。 机体散热方式有以下几种:辐射散热: 指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温度较低的周围环境中的散热方式。 辐射散热量的多少取决于 在高温环境中作业(如舰船、炼钢人员),因环境温度高于皮肤温度,机体不仅不能辐射散热,反而会吸收周围的热量,故易发生中暑。 传导散热: 指体热直接传给与机体相接触的低温物体的散热方式。传导散热量取决于 水的导热性好,因此临床上常利用冷水袋或冰袋为高热患者降温。 脂肪的导热性差,因而肥胖者炎热的天气易出汗。 蒸发散热:(分不感蒸发和可感蒸发) 指体液的水分在皮肤和粘膜表面由液态转化为气态,同时带走大量热量的散热方式。 每1.0水蒸发可带走热量2.44KJ。 当气温体温时,蒸发是唯一的散热途径 不感蒸发:又称不显汗。指体液的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粘膜表面,在未聚成明显水滴前蒸发掉的散热形式。 不感蒸发是持续进行的。人体不感蒸发量约1000ml/日(皮肤约占2/3,肺占1/3)。 临床上给病人补液时应考虑到由不感蒸发丢失的体液量。 发汗:又称可感蒸发。 人在安静状态下,当环境温度达到30左右时,便开始发汗;如果空气湿度大、衣着又多时,气温达25便可发汗;机体活动时,由于产热量,虽然环境温度低于20亦可发汗。 炎热的气候,短时间内发汗量可达1.5L/h。发汗散热是通过汗液蒸发吸收体表热量实现的,若将汗液擦掉则不能起到蒸发散热的效果;汗腺缺乏(如烧伤病人)或汗腺分泌障碍者,在热环境中就可导致体温升高危及生命。汗液 汗液流经汗腺排出管的起始部时,有一部分NaCl可被重吸收,从而使最终排出的汗液成为低渗。 机体大量出汗可造成高渗性脱水,要补充大量的水份和适量的aCl。三、体温调节体温的相对稳定,是通过许多与体温调节有关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达到产热和散热相对平衡而实现的。(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 分布:全身皮肤、某些粘膜和腹腔内脏等处。 类型: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 皮温30时冷觉感受器+冷觉 皮温35时温觉感受器+温觉 作用:温度感受器传入冲动到达中枢后,除产生温觉之外,还能引起体温调节反应。(二)体温调节中枢虽然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整个CNS中都存在调节体温的中枢结构。 但从恒温动物脑的分段切除实验证明,只要保留下丘脑及其以下神经结构的完整,动物仍具有维持体温相对恒定的能力。说明: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 除前述对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加温或冷却的研究说明:PO/AH中的某些温敏N元能感受局部脑温的变化外;进一步研究还证明:PO/AH还能对中脑、延髓、脊髓、皮肤等处传入的温度信息发生反应,以及能直接对致热物质、5-HT、NE等物质发生反应,说明:PO/AH具有体温调节整合中枢的地位。(三)体温调节机制籍于前述,体温自动调节的机制提出了“调定点”学说:即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PO/AH中的温敏N元可能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调定点”所规定的温度值决定着体温的高低。教学组织、教学方法或采取的措施与手段和时间分配课堂小结: 本节课掌握正常体温的生理波动机体的产热与散热。课后作业及预习: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本节课为多媒体教学,板书作为辅助。主要分为三部分:一、书写标题和课程目标;二、书写本节课重难点;三、作为草稿板。(教 学 反 思)教 后 记 课后练习填空题1.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镁砂冶炼销售合同范本
- 土地合作种植合同范本
- 社会医学试题库(附答案)
- 庭院植物采购合同范本
- 商场与店铺合同范本
- 2025年自动驾驶矿车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登革热培训试题及答案
- 小学语文教师业务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芜湖市一中自主招生试题物理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生态型厂房建设项目施工合同(含绿色建筑标准执行)
- 2025年秋季开学全体教师大会校长讲话:践行“六个学会”做学生生命中的那束光
- 2025年上海公务员考试(城市建设管理)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卷)
- 舆情安全管理办法
- 2025个人洗护市场趋势洞察报告-魔镜洞察
- 厨房4D管理课件下载
- 建筑工地实名制管理
- 铜陵维修基金管理办法
- 马工程宪法学配套课件
- 《运用感觉器官》教案-2025-2026学年粤教粤科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超声评估要点
- 关于结算培训的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