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石灰和水泥.doc_第1页
第四章 石灰和水泥.doc_第2页
第四章 石灰和水泥.doc_第3页
第四章 石灰和水泥.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 石灰和水泥一、填空题1石灰石的主要成份是 ,生石灰的主要成份是 ,消石灰的主要成份是 ,在石灰的消解过程中,“陈伏”的作用是为了防止 石灰的危害。2划分石灰等级的主要指标是 的含量。3石灰在空气中硬化的原因是由于 和 两种作用。4石灰和水泥一般不单独使用的主要原因是 。5生石灰的化学成份是 ,熟石灰的主要化学成份是 。6生石灰根据 及 两项指标划分为三个等级。7无机胶凝材料,按照硬化环境分为 和 。8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分是 、 、 、 。在水泥中掺入适量石膏的目的是 。 9用沸煮法检验水泥体积安定性时,若试件表面有 、 或 ,则为不合格。10测定水泥凝结时间是以 用水量制成的水泥净浆,从 起至试针沉入净浆,距底板46mm时所需时间为 时间,至试杆沉人净浆不超过05mm或留有痕迹所需的时间为 时间。11水泥胶砂强度试验目的是确定 。其方法是将水泥与 按 的比例,制成 的标准试件,在标准养护条件下。分别测定 、 、 天的抗压强度,在符合要求条件下,以 天的极限抗压强度作为水泥的 。 12大坝水泥发热量低,故应提高水泥熟料中 含量,降低 、 含量。13一条受硫酸盐污染的河流两岸,需修建水泥混凝土泊岸,为减少河水腐蚀影响,可采的措施有(1) ,(2) ,(3) 。14硅酸盐水泥的主要技术性质有 , , , , , 。15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方法有 与 其中以 法为准。16石灰硬化作用包括内部 作用和外部 作用。17水泥颗粒愈细,凝结硬化速度越 ,早期强度越 。18常用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品种有 、 和 。19硅酸盐水泥矿物成分中,对水泥早期强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对水泥后期强度起主导作用的是 ,水化速度最快,放热量最大的是 。20硅酸盐水泥的硬化过程分 , , , ,四个时期。21硅酸盐水泥熟料矿物组成中,放热量最大的是 。22用于耐热要求混凝土结构应优先选用 水泥,用于有抗渗要求混凝士结构应优先选用 水泥。23掺入水泥中常用活性混合料有 , 和 。二、判断题(正确者打“”,错误者打“”)1在硅酸盐水泥中,C3S支配水泥的后期强度。( )2在硅酸盐水泥中,C2S支配水泥的早期强度。( )3普通硅酸盐水泥比掺混合料水泥早期强度低。( )4水泥石产生腐蚀的原因是水化物中含有CaO。( )5欠火石灰因熟化缓慢,所以石灰使用时必须提前消解。( )6普通水泥耐腐蚀性好,宜用于各类水泥混凝土工程。( )7硅酸盐水泥强度高,适用于水库大坝水泥混凝土工程。( )8沸煮法主要检验水泥中因CaO引起的体积不安定。( )9水泥中掺入石膏量愈大,缓凝效果愈明显。( )10水泥中C3S含量愈大,水泥凝结硬化愈快。( )11水泥颗粒愈细,比表面愈大,水化愈快,强度愈高( )12各种水泥得到相同稠度所需要的水量是不相同的。( )1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的大小与水泥细度有关,与熟料矿物成份无关。( )14粉煤灰水泥水化热低,和易性好适用于道路水泥混凝土工程。( )15水泥强度是由标准试件28天极限抗压强度确定的。( )16混合材料的掺量愈大,水泥的早期强度愈高。( )17硫酸盐的侵蚀是由于海水或污水中硫酸盐类与水泥石中的水化硅酸钙反应引起膨胀破坏的。( )18普通水泥水化生成物的体积比反应前物质的总体积小。( )19根据规范规定,普通水泥终凝时间不小于12小时。( )20根据规范规定,普通水泥初凝时间不大于45分钟。( )21矿渣水泥适用于有抗渗性的水泥混凝土工程。( )22硅酸盐水泥宜优先使用于预应力混凝土。( )23硅酸盐水泥宜优先使用耐热水泥混凝土。( )24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C3A。( )25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成分中,对强度贡献最大的是C3S。( )26硅酸盐水泥和铝酸盐水泥混合使用,可大大提高使用效果。( )27计算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试验凝结时间和强度。( )28、石灰中会有未烧透的内核,这种石灰称欠火石灰。( )29、生石灰的技术指标:CaO+MgO含量 未消成残渣含量 CO2产浆量。( )30、石灰的储存于干燥仓库内严防水,储存时间长最好消化成石灰浆,并使表面隔绝空气,以防碳化。( )31、水泥的生产工艺概括为生料磨细,熟料煅烧加石膏再磨细。( )32、掺入石膏的目的是延缓水泥的凝结硬化速度,否则水泥遇水会快速凝结,呈现瞬凝现象给水泥的施工应用造成不便。( )33、水泥的细度以80m方孔筛的筛余量百分率表示。( )34、凝结时间是指水泥从加水到水泥浆失去可塑性所需时间。( )35、测定标准稠度的用水量目的是在水泥的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测定时结果具有可比性。同是确定达到标准的净浆需要的水量。( )36、体积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程度。( )37、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是水泥中含有过多游离CaO和MgO石膏掺量过多。( )38、水泥的强度测定方法是采用。( )39、水泥的标准养护条件:相对湿度大于95,温度201摄氏度。( )40、水泥的强度等级划分是以3d,28d的抗折抗压强度划分等级。( )41、废品水泥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42、普通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615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共同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3、复合硅酸盐水泥是由硅酸盐水泥熟料两种或两种以上规定的混合材料适量石膏磨细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44、复合硅酸盐水泥克服了掺单一混合材料水泥的一些弊病可以互相取长补短。( )45、石灰是一种气硬性胶凝材料水泥是一种水硬性胶凝材料。( )46、目前常用的水泥有: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和硅酸盐水泥五大品种。( )47、水泥主要检定的指标是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和强度。( )48、在路桥工程中膨胀水泥常用于水泥砼路面机场道路或桥梁结构中修补。及接缝堵漏中。( )三、名词解释1水硬性 2气硬性 3细度4硬化5无机结合料四、问答题 1气硬性与水硬性胶凝材料有何区别? 2为什么要在石灰浆中掺入砂子? 3简述石灰的硬化原理? 4生石灰与熟石灰有什么不同?在使用运输和贮存时要注意什么? 5为什么“陈伏”在池中的石灰浆,只能熟化而不能硬化? 6硅酸盐水泥熟料进行磨细时,为什么要加入石膏?掺入过多的石膏会引起什么结果?为什么? 7叙述硅酸盐水泥的主要矿物成份及特性。 8叙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及硬化过程。 9影响硅酸盐水泥硬化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10水泥的凝结时间,分为初凝及终凝时间,它对施工有什么意义?试详细说明之。 11简述水泥凝结硬化原理? 12,矿渣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有哪些特点?为什么矿渣水泥的早期强度低? 13规定水泥凝结时间有何实际意义? 14何谓水泥的体积安定性?影响水泥安定性的原因是什么? 15水泥主要的四种矿物成分是什么?各在水泥中起什么主要作用? 16什么是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测定它有何用途? 17普通水泥的技术性质有哪些? 18如何测定水泥的强度? 19水泥的安定性对工程结构有何影响?20何谓水泥的初凝和终凝?21掺混合材料的硅酸盐水泥为什么早期强度较低?22水泥石为什么会有腐蚀现象?23活性混合材料与非活性混合材料掺人硅酸盐水泥熟料中起什么作用?24矿渣水泥主要具有哪些特性?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25火山灰水泥具有哪些主要特性?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26粉煤灰水泥具有哪些主要特性?主要适用于哪些范围?27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粉煤灰水泥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28道路硅酸盐水泥在矿物组成上有什么特点?在技术性质方面有什么特殊要求?五、计算题1已测得普通硅酸盐水泥的3d的抗折、抗压强度均达到52.5级强度等级水泥的指标现:经试验测得28d的破坏荷重如表2-1所示。试评定水泥强度(规范要求:28d的R折为71MP,R压为525MPa)表2-1试件编号-1-2-1-2-1-2抗折破坏荷载(N)626580抗折破坏荷载(kN)8991928886852现有矿渣水泥二种,各作一组水泥胶砂强度实验,测得它们的3d、28d强度结果列入表2-2,评定该水泥强度。表2-2抗折强度(Mpa)抗压强度(Mpa)3天28天3天28天矿渣水泥4.254.213.556.516.506.4121.8 23.523.5 23.821.6 21.342.8 43.043.1 42.941.8 42.0 3某单位购买一批42.5级普通水泥,因存放期超过三个月,需试验室重新检验强度。已测得该水泥试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