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oc_第1页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oc_第2页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oc_第3页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oc_第4页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艺术治疗在儿童心理辅导中的应用要传达思想和观念,语言是最好的手段,而要传达情感,绘画则是最好的方法。其实,绘画对孩子来讲,是一种最初的语言,也是最直接的讯息传递。 一般辅导或治疗上常用的方法,不是面对面的谘商就是访谈,但是人们都自然的会有防卫机转的心理,也无法将心中所有的问题完全呈现,如此很容易就错过真正的问题和辅导的良机。绘画是最自然的方式,人从孩童开始就会涂鸦,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有着不同的绘画时期,但是不管是那一时期,都是最自然的内心情感的流露。借着绘画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与问题,适时的给予协助,使能健全成长。一、 艺术治疗的定义艺术治疗包括视觉艺术治疗、游戏治疗、舞蹈运动治疗、音乐治疗以及诗词治疗,总之凡是透过艺术形式,而被运用为心理治疗的工具或媒介,以达到美国艺术治疗协会(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简称AATA)下的定义:艺术治疗是透过艺术形式,运用在心理治疗的工具或媒介;允许人们透过口语、非口语的表达及艺术创作的经验,去探索个人的问题及潜能,以协助人们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间更趋一致。(赖念华,民85;范琼芳,民84;陆雅青,民83 )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艺术创作是内心意义的表达,它提供了一个非语言的自然表达及沟通的机会。一般在艺术治疗的领域中有两个不同的取向:(一)艺术创作本身即是治疗,透过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缓和当事人情绪上的冲突或困扰,并有助于自我。认识和自我成长。 (二)将艺术应用于心理治疗,则期所创作的作品和作品中所引发的一些联想,可以帮助个人维持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和谐一致的关系(陆雅青,民;范琼芳,民 )。二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着重于创作的过程,信任病人内在自疗的自然发生,当创作结束时也就是治疗的完成。后者主张利用作品去做更进一步的诠释、解读、分析,创作只是治疗的一部份。二者皆主张必需先与病人建立一个安全信任的关系,让病人能有一个开放、大胆创作的安全空间。艺术治疗的本质是基于对人性的关怀、爱与尊重,否则便很难发挥它的功效。近几年来,艺术治疗以提升其地位,不再是治疗过程中的附属品,它能做的甚至比传统口语取向的心理治疗更为有效(Blatner,1992)。二、艺术治疗的特色艺术之所以能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尤其在近年来更被广为推广,想必艺术在心理治疗过程中,必有其独特之处(Blatner,1992)。 许多的研究中都发现艺术治疗有其特色(Wadeson,1980;Dalley,1984;Liebmann,1986;赖念华,民83;陆雅青,民82):(一)艺术作品不受时空限制,而且是真实存在的。(二)艺术表达较能突破口语表达的限制。(三)可以减低当事人的防卫机转。(四)艺术治疗过程是一个建构、复演(rehearsa)的过程。(五)艺术治疗比一般传统心理治疗的对象要更广泛。 六)在艺术治疗团体中,成员借着分享讨论作品的过程,较易接纳的已开放经验,流露真情感。一、 艺术治疗的发展艺术治疗最早可溯源到史前人类的岩洞壁画(ave drawings)。这些绘画表现了原始人类与当时世界的关系和其对生命的探讨(Wadeson,1980)。近代艺术治疗的成长则起因于19301940年代的Freud和Jung两位心理分析大师的影响。到了1930年代,Margaret Naumburg建立了运用艺术的表达作为治疗的模式,至此艺术才成为一种基本治疗法(陆雅青,民83)。1950年代Kramer则主张强调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升华作用在治疗中的功效(侯禛塘,民76)。Kramer的理念对艺术治疗的影响一直持续至今。Lowenfeld研究儿童话与智力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以piaget的儿童发展理论为基础,发展了绘画发展阶段论,也因此奠定艺术治疗中儿童绘画诠释的根基。1960年代因人文主义的思潮及Carl Rogers以案主为中心的治疗方式,对艺术治疗的发展也有了重大的影响。此时,艺术治疗除了应用在心智残障者的医疗和特殊儿童的教育外,亦成为一般人追求自我实现和自我成长的管道。 1970年代Kwiakowska 将Kramer的团体治疗扩大到家族团体,成为艺术治疗和家族治疗的滥觞(Ulman,Kramer,Kwiakowka)。之后Rhyne亦将艺术治疗技术引进到正常人的团体,当做协助改变一般人的人格或生活方式的一种。二、艺术治疗的基础理论 (一)、绘图理论 1.涂鸦期(The scribble stage):0-4岁 (1)不规则的涂鸦 (2)纵横性的涂鸦 (3)圆形涂鸦 (4)命名涂鸦 2.图示前期(The Preschematic stage):4-7岁 (1)画他们所知,而不是所见。 (2)绘画手法仍很主观,也常使用X光透视法。 (3)开始以幻想来陈述其图画故事。 3.图示期(Theschematicstage):7-9岁 (I)视觉上的写实期,及对实际物品写实的表现期。 (2)主观意识逐渐减少,画真正所看到的。 (3)角色认同转向老师、电视或电影明星或运动选手。 4.党群期(The ganestage):912岁 (I)脱离图式性的表现,开始想实地的描绘。 (2)描述较多的细节和环境当试表现深度。 (3)是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大多数的孩子对画不感兴趣。 5.拟写时期(Epsedulratlisticstage):ll-13岁 (I)主观头脑型与视觉头脑型的发展区域。 (2)未能充分做好写实的表现。 (3)表现凹凸和远近感,但不一成人的远近法或阴影法,而以孩子气的构想表现。(二)、投射测验的类型 (1) DAP(Draw A Person Test)画人测验 Goodenoug运用绘画来评估智力。请儿童画出一个人物画,而依其所画的人像的人物。 画之结构,如所画出类似头、手、身体、脚、手指等,即给予计分,而不管其所的形象是否精细,只要被视为所画的人是表现个人,或是人体的一部份即可。 (2) HTP(House Tree Person Test)房子、树、人测验 巴克(Buck,1948)与哈莫(Hminer,1967)研究绘画中有关个体发展与投射作用的理念,其方法是要小孩画出一个房子、一棵树、一个人,借着人物的呈现可以探讨人格特质、人际关系、同侪关系,以及态度;而房子象征个人生活环境的感受;树关系个体成长的意义。最早以人物画为心理学投射测验工具之一。 (3) DAF(Draw A Family Test)画一个家测验 哈尔思(Hulse,1951)最早提出有关画一个家的研究报告,主要探讨家庭绘昼方面所表现冲突现象。(三)、动力图系列 伯恩思和考夫曼(Burns&Kaufman,1970,1972)使用家庭动力绘画方式,要求小孩子画出家中每一份子是活动性,藉这展现人物之间所产生动态现象,来了解孩子在家庭互动现象,来了解孩子在家庭互动现象。 1风格样式: 指图画风格型式,如区隔式、囊套、在人物底下画出底线、在纸张及底部的线条、鸟瞰等。 2人物动作层级: 画中人物间彼此间能量的动向,这些能量反应出受试者的焦虑、逃避或冲突,包含有活动层级、沟通层级、滋养层级.等。例如打球的心理表征意义可能是竞争或妒心。 3人物特征: 指单独人物的特征,例如:身体的完整性、脸部的完整性及人物面向等。 4格局: 指家庭成员在图画中的位置、距离、面向等等,包含人物相对大小、人物相对距离、人物相对面向、障碍物,由此可以反映家庭成员彼此之间的关系与亲密程度。 5特殊表现: 指在家庭动力途中,特殊的表现方式及图形,例如:手部特征、涂黑、不对称的四肢,是否画出牙齿、人物是否有性别区分、漏昼等。 (2)风景构成图 1969年日本中井久夫先生所提出的,最早用来治疗精神分裂者的一种技术。 源自容格沙箱治疗的观点,可使治疗者了解描绘者在风景构成图中,由二度空间进入三度空间的距离与整合性、空间的表现性质与色彩效果的概念。而这些于精神异常的个案时相当重要,因为这些个案的空间构成具有相当的特异性。至中井、山中、皆藤章等人发展出来: I河川:河川象征着无意识的人生道路,能量的流动。 2山:由境界。焦点、方向看。 3田地:关系整幅昼是否具有统合性。 4道路:指风景构成图中道路的的形状、形态、种类等等。 5房屋:象征个人对环境知觉及感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