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1页
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2页
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3页
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4页
煤矿一通三防应急救援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一通三防应急预案1、 总 则1.1、编制目的为加强对安全生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应急救援反应速度,确保迅速处理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实现应急救援“快速、有效”将事故对人员、财产和环境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为了规模煤矿事故的应急管理和应急响应程序,明确职责,建立建全应急救援机制,及时、科学、有效地指挥,协调应急救援工作,进一步增强我公司应对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风险和事故灾难应急管理能力。特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综合预案。1.2、编制依据1.2.1、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1、中华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AQ/T9002-2006)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4、煤矿安全规程5、煤矿安全监察条例6、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7、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8、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9、特种设备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10、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1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2、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第8号令)13、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14、国家电网公司城区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试行)15、国家处置大面积电网停电事件应急预案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7、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长办公室安委办字200543号18、国家安全生产监察管理局办公厅安监总厅字200543号19、关于做好中央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应急2006155号)20、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应急2006211号21、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0752号2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监应急总字200788号23、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24、国务院国发200511号1.2.2、山西省地方政府文件1、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2007年12月20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四次会议通过)2、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3、山西省矿山事故灾难应急救援预案4、山西省特大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山西省防震减灾条6、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335号7、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晋安字20057号8、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晋安办字200625号9、山西省人民政府晋政发200727号10、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矿山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通知(晋安监办字200781号)11、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特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晋安监办字2005176号12、山西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晋安监应急字2007108号13、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单位版)安监管危化字200443号14、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晋安字20059号15、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同政办发2006196号16、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安办字200726号17、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同安监应急字200776号18、大同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大同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决定同下政发2007103号19、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同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的通知同政发200753号20、大同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特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同安监应急字2005109号21、山西煤炭运销集团大同有限公司煤业公司安全生产应急预案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应于本公司井上、下安全生产各环节和基本建设及各类灾害事故的处理和应急救援工作。包括:1、符合、级响应条件的事故(响应分级标准见附录)2、超出本公司处置能力或管辖范围的事故。3、认为需要由本公司处置的事故。1.4、应急预案体系1、专项应急预案2、现场处置方案其中,专项预案主要有:1、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2、煤矿火灾事故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包括:1、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2、煤矿火灾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方案1.5、应急工作原则1、煤矿事故应急救援应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预防为主的前提下,贯彻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区域为主,联动处置。整合内部应急资源和外部应急资源,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将日常管理与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2、按照煤矿自救与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生产矿井作为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生产、训练与应急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救援队伍力量。引导、鼓励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增强和发挥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3、依靠科技,提高素质。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积极采用先进的监视、监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避免发生、衍生事故发生。加强对员工,相关部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和员工技能培训,提高自救和应对事故灾难的综合素质。4、归口管理,信息及时。及时坦诚向公众,媒体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事故灾难信息,统一归口发布信息,依靠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应急。5、依法规范,加强管理。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加强应急管理,使应急救援工作程序化、制度化、法制化。2、矿井危险性分析2.1、公司概况根据山西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领导组办公室文件晋煤重组办发200915号文“关于大同市市直、南郊区、城区、天镇县、广灵县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方案的批复”, 原大同市永晋煤矿为单保矿井,重组整合主体企业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有限公司,重组后煤矿企业预核准名称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9年12月由山西省国土资源厅为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颁发了新的采矿许可证,证号为C1400002009121230047245,批准开采侏罗系9、11、12、14号煤层,生产规模0.45Mt/a,矿区面积0.8488km2。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井田位于大同市西南方向的南郊区鸦儿崖乡黑流水村,距大同市距离40km,行政区划隶属南郊区鸦儿崖乡管辖。整合后井田的地理坐标为:北纬:395555395624东经:11252541125325井田距新(新平旺)王(村)公路约1.8km,有柏油公路通往矿区。距大(同)乔(村)铁路支线上的青阳湾集运站4.5km,交通运输十分方便。现有职工人数271人。公司救护队隶属于公司通风区,成员组成以通风区为主,根据事故发生情况在全公司范围内随时抽调救护人员。主要职责:参与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任务。生产技术状况:1、开拓布置方法:本井田布置主斜井和回风斜井共二个井筒根据井田开拓方案,全矿井利用永晋煤矿已有的两个井筒改造后作为重组后的主斜井、回风斜井,利用原永晋煤矿已有的主斜井改造后作为重组后的回风斜井,原永晋煤矿已有的副斜井改造后作为重组后的主斜井:1.主斜井(利用原大同市永晋煤矿副斜井)原已掘至143号层。倾角1521,地面至143号层斜长512m,延深后地面至143号层主煤仓下口斜长601m。井筒原断面为半园拱,自井口向下粗料石砌碹了270m,砌碹部分净宽3.6m,墙高1.2m,其余为裸巷。为了满足通风、行人、提煤、辅助提升等要求,需对原副斜井进行扩支。扩砌后井筒断面仍为半园拱,井筒表土段采用钢砼支护,表土段支护厚400mm,钢砼支护进入坚硬岩石深度不少于5米;井筒基岩段采用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厚120mm,选用=18mm,L=1.8m的树脂锚杆。扩砌后井筒净宽4.75m,墙高1.7m,净断面积16.22m2,表土段掘进断面积21.53m2,基岩段掘进断面积18.26m2。井筒内装备有胶带输送机和提升机,担负矿井的原煤提升、辅助提升、进风任务。井筒内设有行人台阶及扶手,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2回风斜井(利用原大同市永晋煤矿主斜井)原已掘至143号层。倾角1640,地面至143号层斜长511m。井筒原断面为半园拱,自井口向下粗料石砌碹了270m,支厚500mm,砌碹部分净宽3.6m,墙高1.2m,其余为裸巷,裸巷部分宽3.6m,高2.22.4m。为满足通风、行人等要求,需对原主斜井裸巷部分进行扩支,扩支长度为241m。扩支部分基岩段井筒断面仍为半园拱,采用锚喷支护,喷射混凝土厚120mm,选用=18mm,L=1.8m的树脂锚杆。扩支后井筒净宽3.6m,墙高1.2m,净断面积9.41m2,掘进断面积10.40m2。回风斜井担负矿井的回风任务,井筒内设有行人台阶及扶手,兼做矿井的安全出口。 2、采煤方法:采煤方法为长壁一次采全高采煤方法,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 3、通风系统: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机械抽出式通风。回风斜井安设FBDZ54-4-16.0/275型轴流式主扇二台,电机功率2 75KW;一台运转,一台备用。全矿井总进风量为63m3/s,有效风量率达85以上。 4、供电系统:电源变为双回供电电源:一回电源由王村矿35kV变电站6KV出线,混凝土单杆架设,供电距离2.2KM;另一回电源由挖金湾矿35kV变电站6KV出线供给,供电距离1KM,两回6kV线路一回工作,一回带电备用。 现矿井主要大型设备、主扇、主提升、人车提升及主水泵均实现了双回路供电。 5、提升运输系统: (1) 主井提升:主提升为带式输送机,副助升降为JK-2.5/30型绞车,功率200KW。(3)运输系统:主运输方式为胶带输送机,辅助运输方式采用调度绞车牵引1.0t系列矿车运输方式。6、瓦斯、煤层及煤的自燃(1)瓦斯依据大同市煤炭工业局同煤机字2008193号关于大同市地方煤矿年产30万吨以下94座矿井2008年度瓦斯等级和二氧化碳涌出量鉴定结果的批复,山西煤炭运销集团永晋煤业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度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瓦斯绝对涌出量为0.35m3/min,相对涌出量为0.90 m3/t,CO2绝对涌出量0.52m3/min,CO2相对涌出量1.34m3/ t。矿井瓦斯等级鉴定为低瓦斯矿井。(2)煤尘爆炸性2010年9月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本矿井现采14-2号、14-3号煤层煤样进行了测试工作;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综合测试中心于2004年为本矿11号煤层煤样进行了测试工作;9号、12号煤层参考同煤集团挖金湾煤矿由山西省煤炭工业局综合测试中心对9号、12号煤层煤尘爆炸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两叙述如下:9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检验成果表 检验环境温度:24 湿度:40%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9号煤1水 分Mad%2.702灰 分Ad%3.413挥发分Vdaf%34.924火焰长度/mm4005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706煤尘爆炸性/有爆炸性7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0.558煤尘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41.999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201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60011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20检验结论 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11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检验成果表 检验环境温度:24 湿度:40%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11号煤1水 分Mad%6.172灰 分Ad%3.543挥发分Vdaf%29.654火焰长度/mm4005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756煤尘爆炸性/有爆炸性7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0.508煤尘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42.969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10-201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81011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00检验结论 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12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检验成果表 检验环境温度:25 湿度:40%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12#煤1水 分Mad%3.462灰 分Ad%3.843挥发分Vdaf%32.084火焰长度/mm2005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56煤尘爆炸性/有爆炸性7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0.568煤尘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39.799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201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64011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20检验结论 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14-2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检验成果表 检验环境温度:24 湿度:40%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14-2号煤1水 分Mad%4.612灰 分Ad%9.213挥发分Vdaf%26.524火焰长度/mm805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556煤尘爆炸性/有爆炸性7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0.678煤尘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40.459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201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66011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50检验结论 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14-3号煤层煤尘爆炸性检验成果表 检验环境温度:24 湿度:40%检验结果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14-3号煤1水 分Mad%4.452灰 分Ad%8.233挥发分Vdaf%34.724火焰长度/mm905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用量/%606煤尘爆炸性/有爆炸性7煤尘云最大爆炸压力/MPa0.688煤尘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MPa/s41.729煤尘云爆炸下限浓度/g/m32010煤尘云最低着火温度/64011煤尘层最低着火温度/240检验结论 煤尘爆炸性为有爆炸性11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结果表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检验结果11#煤1水分Mad%6.172灰分Ad%3.543挥发分Vdaf%29.654全硫St,d%0.255真相对密度TRD2020/1.386煤吸氧量VdCm3/g0.967自燃倾向性等级/8自燃倾向性/容易自燃 1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结果表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检验结果12煤1水分Mad%3.462灰分Ad%3.843挥发分Vdaf%32.084全硫St,d%0.675真相对密度TRD2020/1.586煤吸氧量VdCm3/g0.84507自燃倾向性等级/8自燃倾向性/容易自燃14-2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结果表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检验结果14-2号煤1水分Mad%4.612灰分Ad%9.213挥发分Vdaf%26.524全硫St,d%0.345真相对密度TRD2020/1.456煤吸氧量VdCm3/g0.807自燃倾向性等级/8自燃倾向性/容易自燃14-3号煤层自燃倾向性检验结果表 序号检验项目符号单位检验结果14-3号煤1水分Mad%4.452灰分Ad%8.233挥发分Vdaf%34.724全硫St,d%0.405真相对密度TRD2020/1.456煤吸氧量VdCm3/g0.777自燃倾向性等级/8自燃倾向性/容易自燃7、水文地质条件本井田位于大同煤田中部,大同向斜的东翼,区内无较大的河流水系。区内沟谷为口泉河支沟,平时干涸无水,只有在雨季短暂泄洪。该区年降水量小,蒸发量大,且地表植被稀少,有利于大气降水与排泄。主、副井井口标高分别为1549.0m、1550.0m,据调查井口及工业广场附近最高洪水位标高为 1525.00 m。各井口位置及工业广场均位于最高洪水位线之上,洪水对井口及工业广场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影响。本矿主要水害类型为本矿及矿井周边矿井的采空区积水,因采空区积水区位置、范围及积水量等为预测值,给煤矿的防治水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现矿井正常涌水量为60m3/d,矿井最大排水能力为120m3/d。 8、安全设施、装置、设备装备情况:监控中心配备KJ78N型主机,井卞设立9个分站,型号为KJF83A型,各作业场所均按要求配齐了各类传感器,对各作业场所实施24小时监控,掘进工作面局扇全部实现了风电、瓦斯电双闭锁;人员定位系统型号为KJ106,产量监控系统型号为BH-WTA。目前系统可靠,运转正常。2.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根据我公司矿井特点,矿井重大危险源和危险源有以下几种:1、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重大危险源;2、矿井火灾事故重大危险源;以上危险源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重大损失,破坏和影响采掘工作面、采区以至整个矿井的生产系统、设备和设施等,后果局限于公司内部。2.2.1、风险分析1、瓦斯、煤尘灾害危险性分析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瓦斯又叫甲烷(CH4),是矿井最主要的危害因素,它是在煤的生成和煤的变质过程中,在地壳压力和高温作用下伴生的气体。当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和爆炸。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附状态存在的。随着煤体和围岩在采动过程中的变化不断地释放到回采工作面当中。当浓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容易引起燃烧和爆炸。瓦斯的爆炸界限为5%-16%,引火温度为650-750,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煤尘也是矿井中的重大危害因素。它游离在矿井空气中,是在采矿过程中由于爆破、落煤、割煤、装载、转载、卸载、运输中产生的。煤尘本身具有爆炸性,最低爆炸浓度为30g/m3-40g/m3,最高爆炸浓度2000g/m3,引爆温度为700-800,氧气浓度达到18%以上。我公司属低瓦斯矿井。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从建矿至今,虽从未发生过一起瓦斯、煤尘爆炸事故,但也具有发生瓦斯爆炸及引发煤尘爆炸的可能性。所以瓦斯煤尘爆炸是我公司矿井的重大危险源之一。2、矿井火灾事故矿井火灾是威胁安全生产的一个原因。矿井火灾又分内因火灾和外因火灾。外因火灾是由外部热源点燃物质所引发的火灾。内因火灾是由于煤炭本身与氧气接触发生氧化发热。热量聚集而自行引燃的过程。矿井火灾能使井下风流逆转,破坏通风系统及巷道,产生大量CO有害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及诱发瓦斯爆炸事故。煤层存在自燃发火倾向。有可能引发火灾。火灾事故是公司矿井重大危险源之一。2.2.2、应急能力评价我公司属于中小企业,抢险与医疗救助力量相对薄弱,公司仅有一支兼职救护队,隶属于通风区,仅能对一般较小事故进行救援;但我公司与大同市南郊区军事化矿山救护中队有救护协议,与南郊区人民医院签定医疗救护协议,一旦发生较大事故,能够迅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保证事故抢险救灾能够及时、迅速开展。公司按规定储备了部分应急救援物资,但针对事故的类型应进一步进行专门的储备。公司对全体员工每年都进行安全培训和应急能力培训,但应急演练和实际操作能力应进一步加强,不断提高干部员工应急救援技能水平。3、组织机构及职责3.1、应急组织体系应急组织机构如附表1所示。依据煤矿重大事故危害程度的级别分级设置应救援组织机构。主要由指挥管理系统,救援队伍系统,技术支持系统和相关保障系统组成。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一通三防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在公司统一领导下,设立一通三防应急救援指挥部,具体组成如下:总 指 挥: 陈继校(董事长) 尚成利(书 记)副 总 指 挥: 丁箭川(安全经理)卢建国(生产经理) 侯晓情(机电经理) 昝中新(总工程师)徐志宏(经理助理)成 员: 于宏先(调度室主任)冯 强(综合管理科) 李 云(技术科长) 王 信(“一通三防”科) 张四子(机电科长) 朱 广(安监科长)职 责:负责抢险救援的全面工作,完善应急救援方案,发布抢险救援命令。根据抢险需要要合理配置人、财、物资源,组织抢险救援工作。核实遇难、遇险人员,汇报和通报事故有关情况,向上级救援机构发出救援请求,做好稳定社会秩序,伤亡人员的善后和安抚工作。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配合有关部门进行事故抽查处理工作。3.2.2、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及职责办公室设在矿调度室(接警电话4166128),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具体事务工作。主 任:于宏先 副主任:成 员:调度室成员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1、负责公司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调和管理,根据事故灾难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2、与现场抢险指挥部保持联系,传达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命令:3、调动公司应急救援力量,调配公司应急救援资源。4、提供技术支持,组织公司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公司医疗救护工作。5、调用公司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6、公司事故扩大或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7、完成公司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3.2.3、各有关人员在处置事故中的任务与职责1、总指挥是处置事故的指挥者,在总工程师和各副总经理的协助下,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置事故的作战计划。统一组织实施抢险救援工作。执行经救援指挥部研究批准的应急救援方案,负责具体的应急救援处理措施的审定。联系救援相关事宜,争取社会支援,下达抢险救援命令。向上级机关及有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批准新闻发布,宣布应急恢复、应急结束。2、常务副总指挥、总工程师是总指挥处理事故的第一助手,协助总指挥工作,检查落实救援工作落实情况。在总指挥领导下组织制定营救人员和处理事故的作战计划。总指挥不在矿时,代行总指挥职责。3、副总指挥根据抢险救援方案、人员营救和事故处理的作战计划,负责组织处理事故所需人员,及调集救援所需的物资装备、材料,控制入井人员,协助实施抢险救援方案。4、调度室主任做好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办公室的各项应急工作。及时准确地上报事故情况,传达总指挥部命令,快速报告事故信息。了解并记录事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灾难情况和救援情况,准确、快速地完成接警和正确下达接警后的初次反响调度命令,核实和统计灾区人数,组织灾区人员撤离,进行自救互救及避灾,召集有关人员在调度室待命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完成总指挥部赋予的其它任务。5、公司救护队队长对救护队的行动具体负责,负责制定救护队行动方案和处置措施。具体指挥救护和辅助救援队执行救援行动。根据人员营救和事故处理作战计划规定的任务,完成对灾区遇难人员的援救和事故处理。参与事故调查处理工作,完成指挥部下达的其它救援工作。6、通风区区长提供通风系统图及瓦斯、其他有毒有害气体涌出情况、通风情况。按照指挥部命令负责调整矿井通风系统。密切注意主要通风机的工作状况,组织完成必要的应急通风工程和执行有关的通风应急措施。查清灾情,提出现场避灾建议。7、技术科科长负责提供事故现场有关图纸资料,并根据指挥部命令完成灾区相关测量工作,参与事故灾害初步评估、信息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的初步意见,参与救援方案的制定。协助指挥部进行抢救、撤人和灾害处理。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8、安监科科长协调并参与事故的应急救援。参与应急救援方案、措施制定,修定与实施、监督现场救援的安全措施的执行。协助事故调查组开展工作。9、保卫科科长组织人员维护事故矿井的秩序和治安,积极与当地公安部门沟通信息,协助公安部门对事故直接责任人实施监护和控制,协助追捕逃逸人员等。10、供应科科长积极准备救援装备和器材,并运送到指定地点。11、机电科科长根据指挥部命令,组织实施通风机、供配电应急安装工程及机电设施设备的安装工程。并保证井上下的通讯联系畅通,主要电气设备运转正常,及时抢修和安装抢险救灾机电设备、设施。12、工会和劳资部门负责人负责事故善后处理工作,伤亡人员家属的安抚和补偿等善后处理事宜。13、事故区队、班(组)负责人区队长、班(组)长是本单位(队、组)应急管理的负责人,对本单位所有作业和作业人员的应急管理承担责任,负责本单位应急组织工作和应急责任制制定,承担应急管理教育和宣传培训任务。发生灾难,现场跟班的区队或班(组)长是自救互救负责人,是避灾的现场指挥者。并且承担向调度室汇报灾情的义务。要注意观察灾情的变化、查清灾区人员情况、组织灾区人员避灾和撤离。向指挥部汇报灾情和事故前的相关现场作业情况。15、关键岗位和个人发生灾害事故时,相关的岗位和个人,应承担第一时间向矿调度室汇报的义务,判断事故的准确地点、原因、影响范围,提出抢救和处置的建议。根据自身的岗位特点,依靠工作岗位经验,第一时间发现和判断事故预兆,及时报告预警信息,必要时要带领人员撤出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发挥自己的岗位技能,协助现场指挥者进行自救,互救和避灾,完成灾害区域内人员的安全撤离。3.2.4、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事故现场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有关部门负责人和相关单位人员组成,主要负责指挥井下现场抢救工作,及时处理各种安全生产事故。1、现场抢险救灾组:组 长:卢建国 副组长:丁箭川、昝中新、侯晓晴、李 兵、徐志宏、 成 员:朱 广、王永升、于宏先 、张四子职 责:按照救援方案组织指挥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紧急调用抢险物资、设备、人员,根据事故情况,有危及周边工作地点和人员的险情时,组织人员和物资疏散工作。负责记录、保存救援过程资料,总结应急救援经验和教训,具体负责实施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的抢险救灾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2、技术专家组:组 长:昝中新 副组长:李 云成 员:全体技术员职 责:参与研究制定抢险救援技术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解决事故抢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收集整理救援过程中的技术资料,为指挥部提出建议意见及相关依据,参与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3、物资供应保障组:组 长:李 兵 副组长:王永升成 员:全体库管员职 责:负责组织抢险救援所需各种物资装备、器材和资金的调集和筹备。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4、警戒保卫组:组 长:牛增才 副组长:靳存林成 员:全体保安员职 责: 维护矿区和居民生活区的治安,做好事故发生后的人员疏散、封闭相关场所,维护交通秩序,杜绝无关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确保事故救援的顺利进行。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5、与同煤二医院签订了救护合同。负责对受伤人员的医疗救护,组织医疗救治,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负责灾区消毒防疾,确保灾区饮食卫生。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6、后勤保障组:组 长: 李 兵 副组长: 田海霞、冯 强成 员: 王永升、贾荣梅、张 智职 责:负责抢险救援车辆的调度,保障有关抢险救援人员的日常生活需要。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7、善后处理组:组 长:陈继校 副组长:丁箭川、田海霞成 员:朱 广、冯 强、贾荣梅、王永升、职 责:负责核实遇难者身份,了解掌握家庭情况并通知遇难者亲属。安排遇难者亲属善后处理期间的生活和遇难者丧葬事宜,负责洽谈抚恤条件。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8、宣传组组 长:冯 强 副组长:牛增才 成 员:贾荣梅、王永升、杨桂臣、陈 华职 责:做好宣传报导工作,协助现场保卫组维持矿区秩序。编发事故简报,负责新闻媒体的组织与接待工作,发布事故抢险进展情况。完成指挥部赋予的其它工作任务。9、通风组组 长: 徐志宏 副组长: 王 信成 员: 全体瓦检员职 责: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有关的安全措施。迅速修复损坏的通风设施,确保救援现场安全。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 10、通讯、机电组组 长:侯晓情副组长:张四子成 员:机电科全体员工职 责:保障事故发生时通讯畅通,架设临时通讯线路,提供灾区所需机电设备,并保证正常运转。4、预防与预警4.1、预防措施4.1.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预防措施坚持贯彻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瓦斯防治的指导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产过程中,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杜绝生产中存在的瓦斯隐患。1、落实矿井瓦斯管理制度和煤尘管理制度按照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建立健全瓦斯管理制度和煤尘管理制度,并在日常工作中落实到实处。2、建立健全瓦斯和通风监测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风技术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建立完整、可靠的瓦斯、通风系统,合理使用、优化配置,做好运行记录及日常监管工作。3、加强通风管理为防止井下瓦斯积聚,必须加强矿井通风、确保风量、风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为此,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必须做到一套运转,一套备用。(同能力)(2)、实行分区通风。不仅可以保证采掘工作面都有新鲜风流,而且在发生瓦斯爆炸时可以减少灾难范围,减少灾难损失。(3)、加强掘进巷道通风,要实行全风压通风和局部通风机通风,加强对局部通风机的管理,禁止出现循环风。(4)、及时构建通风设施并保证质量,保持完好,减少跑风、漏风,保证工作面风量。(5)、保证风流畅通。加强通风是目前处理瓦斯的主要手段,风流不畅就会发生瓦斯事故。不得在通风巷内堆积杂物,并保证足够的通风断面,同时做好洒水防尘工作,避免引起煤尘爆炸。4、加强爆破中的瓦斯管理、煤尘管理爆破过程中,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钻眼时必须采用湿式打眼,爆破必须充填水炮泥,有效地防止煤尘的产生。5、积聚瓦斯的处理措施瓦斯在井下一些局部地点容易聚积,导致瓦斯浓度超限,必须按照瓦斯等级排放管理制度和局部积聚瓦斯处理方法,及时进行处理。(1)、采煤工作面与采空区中积聚瓦斯的处理1)、对于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积聚的瓦斯可以采用: 、抽采措施,即沿顶板走向倾向孔抽采。、采用科学的采面通风方法,从根本上消除积聚隐患。、采用导风帘等措施来解决小范围的积聚,使风流通过采煤工作面上隅角三角区,将瓦斯带走,将上隅角处积存的瓦斯排除。(2)、炮眼内积存瓦斯的处理:打好炮眼后,要及时装药,装药前应用炮棍在炮眼内来回捅动,以便排除炮眼内集聚的瓦斯。(3)、采空区内积聚瓦斯的排除方法。1)、将采空区上部小阶段回风巷闭墙打开,以增加漏风来排除采空区内瓦斯。2)、在工作面回风巷内加设调节风窗,强迫采空区瓦斯不向工作面涌出。3)、进行邻近层或采空区瓦斯抽放。4)、对综采放顶工作面应在“U”型通风基础上,沿顶板加掘一条专用回风巷,进行“一进两回”式通风。(4)、井下巷道中积聚瓦斯的处理1)、巷内冒顶空间内积存的瓦斯,可用以下几种处理方式:、风袖通风法,即在风筒上按一段分支小风筒直通巷道冒顶处,排除积存的瓦斯。、挡风板引风法,即在巷道支架顶梁上钉挡板,把风流引到冒顶处。、充填隔离法,即在支架顶梁上钉木板,然后用黄土、沙子或隋性气体充填,排除积聚的瓦斯。2)、巷道顶板处积聚的瓦斯,可以采用提高巷内风速、利用导风板、引射器等引风吹散。3)、处理停风的独头掘进巷内的瓦斯,必须制定专门的安全排放措施。控制送入独头巷道中的风量排放,严禁“一风吹”。排放时,应有瓦斯检查人员在独头巷道回风流与全风压风流混合处检查瓦斯。4)、刮板输送机底槽处积聚瓦斯的处理、设专人清理输送机底下遗留的煤炭,保证底槽畅通,使瓦斯不易积聚。、保持输送机经常运转,即使不出煤也让输送机断续运转,以防止瓦斯积聚。、吊起输送机处理积聚瓦斯。、压风排瓦斯,有压风管路的地方可将风管引至底槽排除瓦斯。6、预防瓦斯、煤尘、点火源的措施(1)、严格井口检查制度,禁止携带烟草和点火工具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入井。(2)、严禁井下违章操作,如违章爆破,带电检修等。(3)、严禁使用不合格产品,确保各种矿用产品符合煤矿安全防爆标准。(4)、做好机电设备管理,选用矿用防爆型电气设备,彻底消灭井下电气发火和静电火源。(5)、不准带电检修和搬迁电器设备,瓦斯容易积聚的地点应重点防范,保证不出现引燃瓦斯的点火源。(6)、严格管理和限制煤炭生产中可能出现的火源、热源,防止摩擦撞击点火。(7)、防止爆破火源,爆破时采用煤矿许用炸药和防爆型发爆器,并采用防爆型电气设备。爆破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联锁放炮制度”,炮眼必须充填足够的炮泥和水泡泥。严禁明火放炮和放糊炮,正确处理瞎炮。(8)、防止明火和其它火源。井下禁止吸烟,应使用防爆的照明灯,禁止井下随意坼卸矿灯。(9)、经常检查火区的情况,严格管理火区,建立火区管理卡。火区启封前,一定要经过鉴定,确定火区火熄灭时方可启封。7、矿井瓦斯通风监测监控系统为保证瓦斯通风监测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转,必须从安全监控系统的安装、使用、管理和维护方面加以控制,落实好相关的规定和注意事项。(1)、设置专人负责日常瓦斯监控工作及时更换各种传感器做好记录。对安全设备的具体要求是:1)、必须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取得“MA”标志准用证。2)、用于爆炸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优先采用本质安全型煤矿安全监控设备。3)、煤矿安全监控设备之间必须使用专用阻燃电缆设备,严禁与调度电话电缆和动力电缆共用,确保其本质安全防爆性能。4)、矿井安全监控系统必须具备瓦斯断电和瓦斯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5)、矿用监控系统、瓦斯风电闭锁装置,瓦斯断电仪必须装备备用电池,以保证对瓦斯浓度的连续监控,当电网停电后,必须保证正常工作2小时。6)、系统必须具有防雷电保护装置,以防止雷电通过瓦斯监控系统引起瓦斯爆炸。7)、系统必须具有断电状态监测报警、显示、存储和打印报表功能,以防止人为取消断电功能,保证安全生产。8、甲烷传感器设置规定(1)、必须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中距工作面煤壁线10米内)设置甲烷传感器,在工作面上隅角设置便携式甲烷报警器。在煤巷、半煤岩巷的掘进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距工作面煤壁5米)设置甲烷传感器。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峒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专用排瓦斯巷内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2)、安装使用及维护安全监控系统的规定和注意事项。1)、安装断电控制系统时,必须根据断电范围要求,提供断电条件,并接通井下电源及控制线。严禁安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2)、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一次。安全监控设备发生故障时,必须及时处理,在故障期间必须有安全措施。3)、每天必须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是否正常,并将检查记录和结果报监测值班员,当读数误差大于允许误差时,以读数较大者为依据,采取安全措施,并在8小时内将仪器调校完毕。4)、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必须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及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安全监控系统的监测日报表必须报矿长和总工审阅。5)、监控设备布置图按实际线路图必须标明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器、分站、电源、中心站等设备的位置,按线、断电范围、传输电缆等,并根据实际布置适时修改。9、通风设备及设施的事故预防矿井的主要通风设施包括风门、风墙、风桥、风硐和调节风窗,主要通风设备包括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等。通风设备的规定:煤矿安全规程对通风设备的有关规定如下:(1)、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主要通风机安装使用应符合下列要求:1)、主要通风机必须安装在地面,装有通风机的井口必须封闭严密。2)、必须保证主要通风机连续运转。3)、必须安装2套同等能力的主要通风机,一套在用、一套备用,备用通风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启动。4)、严禁使用局部通风机群作为主要通风机。5)、装有主要通风机的出风井口应安装防爆门,防爆门每6个月检查维修一次。6)、至少每月检查一次主要通风机。改变风机转数和叶片角度时,必须经总工批准。(2)、局部通风机和风筒的有关规定:1)、局部通风机必须指定专人管理,保证正常运转。2)、压入式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米,全风压供给该处的风量必须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局部通风机安装地点到回风口间的巷道中的最低风速必须符合有关规定。3)、必须使用抗静电,阻燃风筒。4)、严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部通风机给一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不得使用一台局部通风机向两个掘进工作面供风,使用局部通风机的地点必须实行风电闭锁。5)、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恢复通风时,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风机及开关附近10米以内风流中的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3)、有关通风设施的规定1)、进、回风井之间和主要进回风之间的每个联络巷中,必须砌筑永久性风墙,需要使用的联络巷,必须安装二道连锁的正向风门和二道反向风门。2)、采空区必须封闭。在开采结束45天内,必须在所有与采空区相通的巷道中设置防火墙,封闭采空区。3)、控制风流的风门、风墙、风桥、风窗等设施必须可靠。(4)、矿井通风系统的检查1)、检查通风的可靠性,避免出现下列情况、主要通风机供风量小于井下需风量。、风流不稳定,无风、微风或反风。、不符合规定的串联通风。2)、检查主要通风机的运行情况、风机主轴状况及变化。、电压、电流的稳定状况。、风机故障情况、备用风机的运行状况。、有无反风能力。、是否双回路供电,电气保护装置是否齐全可靠。4.1.2、矿井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警1、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预警和响应根据煤矿安全规程井下不同地点瓦斯浓度的告警值、断电值、复电值和断电范围的规定,进行人工及监测系统的预警响应行动如图4-1所示。2、预警信息的发布和报告(1)、人工系统1)、专职瓦斯员或其它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煤矿安全规程的上述警告值时,要立即报矿调度室并按规程要求采取相应措施,上述人员要对超限区域继续进行检测。2)、上述人员发现矿井中瓦斯浓度达到断电值时,要立即上报调度室实施断电程序,并按规程要求停止超限区域的一切作业并撤离人员。上述人员要继续对超限区域进行检测。3)、调度室负责人根据井下人员的汇报,按照要求立即核对情况。查明原因,采取措施使瓦斯浓度恢复到规程要求的正常状态。如出现严重超限,或瓦斯浓度快速增大,要立即报矿总工,采取进一步的预防处置措施。(2)、安全监测监控系统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不同的地点瓦斯浓度的告警值设置系统的告警值,告警时必须在井下传感器和地面主机同时发出声光信号。2)、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不同的地点瓦斯浓度的断电值和断电范围设置系统的断电值和断电范围。根据断电值触发对应超限区域的断电开关,根据断电范围选择对应的一个或几个断电开关。3)、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必须安装馈电传感器,断电状况要反馈地面主机,确系规定范围已经停电。4)、必须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井下不同的地点瓦斯复电浓度进行复电。复电时必须由瓦斯检查人员在场并经人工瓦斯检查,报告调度室负责人批准后方可人工复电。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不得设置自动复电功能。4.2、火灾事故预防4.2.1、火灾事故的预防措施矿井火灾不仅烧掉大量的资源、材料和生产设备,而且还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严重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1、井下煤炭自燃发火的征兆及地点(1)、事故前可能出现的征兆1)、外部征兆、井下火区附近的空气温度以及火区中流出水的温度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温度。、巷道壁帮出现水珠、在巷道中能闻到煤油、汽油和松节油气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