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课题: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次北固山下 班级:八年级(10)班时间:2012年3月 29日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通过学习,能体会诗歌流露出的诗人的感情。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释疑解难。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学习,感受诗歌的魅力,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释疑解难,体会诗歌的意境与诗人的情感。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阅读,体会诗歌的情感,学会鉴赏简单的诗歌。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工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设疑导入“诗以言志,歌从心起。”在古代,文人墨客都喜欢用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学过很多绝句,如春晓、静夜思等,也学了观沧海这首乐府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律诗,那什么是律诗呢?(介绍律诗小知识)律诗发源于南北朝时期,至初唐正式定型,成熟于盛唐时期。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有五律、六律、七律。通常的律诗每首8句,每2句为一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和颈联上下句必须是对偶,律诗还要求二、四、六、八句必须押韵。二、学习目标:1.了解律诗相关知识,了解有关王湾的文学常识 。2.理解诗句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3.通过比较阅读,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4.有感情朗读诗歌,并背诵。三、作者简介王湾(约公元),字不详,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唐代诗人。公元712年进士,开元初年任荥阳主薄,又参与编纂群书四部录,后任洛阳尉。王湾博学工诗,诗虽流传不多,但在诗坛亨名甚大,最有名气的当数今天要学的这首次北固山下。四、品读欣赏(1)听录音(2)指导学生朗读。(3)学生朗读。(4)学生齐读。五、释词明义出示疑难词语,学生思考后投影,让学生根据注释理解全诗的内容。(1)次:诗人途经镇江,在北固山下过夜,“次”应当理解为“停泊”。(2)客路:指驿道,是陆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3)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4)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5)残夜:夜将尽未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6)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时令上指残冬腊月。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7)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古人说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据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要求放归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六、诗歌鉴赏(一)你从诗歌当中看到了什么?(每人写一到两个,把答案交小组长,由小组长回答。)示例:(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看到了月光,投射在地上就像霜一样。(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我看到了夕阳在山的那边慢慢落下;我看到了黄河的水滚滚流入大海。参考答案:(1)我看到了山,河岸两边连绵的青山。 (2)我看到了水,在山和草的映衬下有些发绿的水。(3)我看到了船,帆高高悬挂着的船。 (4)我看到了江,看不到两岸的江。 (5)我看到了风,轻轻吹着的风。 (6)我看到了天开始亮了,太阳刚刚露出来。(7)我看到了大雁,正在往洛阳方向飞。 (8)我看到一个诗人,站在船上,看着大雁飞往洛阳,他想念家乡。 。注意:注意“客路”一词,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从陆路别的地方去,暗含旅途奔波之意。(二)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独立思考。)参考:古代交通不发达,船行缓慢,又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自己旅食他乡,久不得归,自然想到要借大雁给他传递家书。(三)那些诗句是写景?那些诗句是抒情?(独立思考。)明确:前三联写景,后一联抒情 。简单介绍诗歌的“情景交融”。(四)名句赏析,体会诗情A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请用自己的话描绘出来。(独立思考。)参考:春潮上涨,放眼望去,江面显得很开阔,似乎与两岸平了;和风顺畅,船帆高高直起,仿佛悬挂在半空。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a)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小组讨论)提示:黑夜未尽,太阳已从海平面露出半个头,时令还是冬天,已经能看到春天的绿色了。(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b)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小组讨论)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一天一天过去了,一年也将过去了,很快就到春节,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家,怎能不产生淡淡的乡愁呢?(五)小结次北固山下,过渡到对比阅读。诗人在隆冬腊月的时令看到江南的春景,感叹时间的流逝,自己却久不能归,引发了他淡淡的思乡之情,下面,我们来读读这首诗,你能体会当中的情感吗?七、对比阅读(1)出示王湾江南意,朗读。江南意王湾江南新意多,东行伺早天。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从来观气象,惟向此中偏。(2)简单解释个别词语。伺:趁着。 从来:向来。 惟:只有。 偏:独特。(3)介绍背景知识这两首诗写于不用的时期。开元二年(即公元714年),王湾在高陵县做官,年底得到机会漫游江南。他长期生活在洛阳等地,早就希望能到南方一游。隆冬腊月,洛阳一带一片萧条,可江南却是另一番景象,江南意正是写于王湾第一次游江南途中。可是第二年,王湾又一次来到江南,这次可能是有事,逗留的时间比较长,以致到了年关,还未能回乡,才会产生“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愁绪。(4)质疑:(小组讨论,组员回答。)a、在江南意中,你能体会到作者的心情是如何的?B、“失”字如何理解?“两岸阔”和“两岸失”情景一样吗?c、两首诗中相同的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达的感情一样吗?(5)师生释疑:a隆冬腊月,洛阳一带万木萧条。可是江南却充满了新意,让他眼界大开,诗中流露出诗人的兴奋之情。b、“失”是看不见两岸之意。 “阔”和”失“都是说春潮上涨,江面辽阔,只觉江水滔滔,海天茫茫,景象壮伟。 c这首诗的主旨是歌咏江南新意。颈联写的是黑夜将尽未尽,太阳已从海平面露出脸来;时令还是冬天,已经能看到春的景象了,旧的还没有过去,新事物就出现了,这生机勃发的气象让诗人感动无比兴奋,这两句诗也反映出作者积极向上、达观奋发的情绪。八、课堂小结诗人在相同的时令,不同的境况之下来到北固山,同样的景色却引发诗人不同的感受。初游江南,一切都是新奇而独特的,他眼界大开、心情舒畅,诗中流露出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第二次来到镇江,却是因故久不能归,看到江南的春景,竟引起诗人淡淡的思乡之情。中华上下五千年,留给我们的是数之不尽的文化瑰宝,而诗歌,是情感最真实的表达,是“我手写我心”最好的诠释。九、作业安排(1)堂上作业背诵次北固山下。(2)课外延伸:请你运用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改写成一段话。(3)示例:请用描写和抒情的方式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改写成一段话。 我在钱塘湖附近走着,各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