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内脏、口腔、咽、食管.doc_第1页
07内脏、口腔、咽、食管.doc_第2页
07内脏、口腔、咽、食管.doc_第3页
07内脏、口腔、咽、食管.doc_第4页
07内脏、口腔、咽、食管.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脏概述一、内脏的概念是指在体腔内,借并借一定孔道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通的器官的总称。它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内脏器官主要功能是进行物质代谢和繁殖后代。二、内脏的一般结构内脏各系统均由一系列器官构成,但从它们的基本结构来看,则可分为中空性器官和实质性器官 。中空性器官: 此类器官呈管状或囊状,内部均有空腔,其管壁通常由3层或4层组织构成。实质性器官: 器官内部没有特定的空腔,多属腺体,表面被以被膜,结缔组织深入器官实质内,将器官的实质分隔成许多小叶。 布于实质性器官的血管、神经、淋巴管以及该器官的导管等出入器官处,常为一凹陷,称该器官的门。三:胸部的标志线和腹部的分区1、前正中线:沿身体前面中线所作的垂线。2、锁骨中线:通过锁骨中点所作的垂线。3、腋前线:沿腋窝前缘(腋前襞)向下所作的垂线。4、腋中线:沿腋窝中点向下所作的垂线。5、腋后线:沿腋窝后缘(腋后襞)向下所作的垂线。6、肩胛线:通过肩胛骨下角所作的垂线。7、后正中线:沿身体后面中线(通过椎骨棘突)所作的垂线。8、胸骨线:沿胸骨最宽处的外侧缘所作的垂直线。9、胸骨旁线:经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之间连线的中点所作的垂直线。四、腹部的分区1、九分法:在腹部做上、下横线,左、右纵线将腹部分三部九区。2、四分法:通过脐作两条垂直线将腹部分为:左、右上腹和左、右下腹。第二章 消化系统一、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腔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等。其中口腔至十二指肠称上消化道。 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消化腺: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它们均借导管将分泌物排入消化管内。二、基本功能1.消化食物: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物理性消化:是指消化管对食物的机械作用包括咀嚼、吞咽和各种形式的蠕动运动以磨碎食物,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等。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如把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淀粉分解为葡萄糖,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2.吸收营养: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主要是空肠)吸收,进入血液和淋巴。3.排出残渣(粪便)残渣通过大肠排出体外。4.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活动有关。第二节 消化管一、口腔(一)构造:口腔是以骨性口腔为基础形成的。前方:上、下唇,围成口裂,上唇外面正中的纵行浅沟叫人中;后方:咽峡,与咽交通;下壁:口腔底,以舌骨上肌群为基础构成,内面覆以粘膜;上壁(顶): 由腭构成,包括硬腭(前2/3)和软腭(后1/3)两部分. 悬雍垂(腭垂):软腭后缘中央有一乳头样突起软腭 腭舌弓:软腭两侧连于舌根的黏膜皱襞 腭咽弓:软腭两侧连于咽的侧壁的黏膜皱襞侧壁:颊。咽峡:由腭垂、两侧腭舌弓及舌根共同围成,是口腔和咽的分界。(二)分部:以上、下牙弓界可分口腔前庭、固有口腔两部分,通过两侧第三磨牙后方的间隙相通,牙关紧闭时可经此间隙插管或注入营养物质。(三)牙1、形态和结构牙冠:露出于口腔内牙颈:介于牙冠与牙根之间狭细的部分,内腔称牙根管,末端为牙根尖孔。牙根:嵌于牙槽内2、牙的构成。牙主要由牙质构成:在牙冠,牙质外面还另有光亮坚硬的釉质,牙根的表面覆有粘合质。牙内部的空腔叫牙腔或髓腔。牙的神经、血管通过牙根尖孔和牙根管至牙腔,与结缔组织共同组成牙髓,当牙髓发炎时常引起剧烈疼痛。牙周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龈三部分。3、出牙和牙式人一生中先后有两组牙萌生,第一次发生的叫乳牙,一般自生后6个月开始萌生,3岁初出齐,6-7岁开始脱落;第2次发生的叫恒牙,6-7岁起开始长出第一磨牙,13-14岁出齐并替换乳牙,仅第三磨牙一般在17-25岁或更晚些长出叫做智牙,也有终生不萌出者。临床上为了便于记录病牙的位置,常以“ ”符号划分四区表示上、下颌左、右侧的牙位,并以罗马数字(乳牙)或阿拉柏数字(恒牙)分别表示从中切牙至最后磨牙的序号,如“ ”代表右上颌的乳尖牙;“ ”代表左下颌第一恒磨牙。(四)舌以骨骼肌为基础,表面覆以粘膜而构成。具有搅拌食物、协助吞咽、感受味觉和辅助发音等功能。1、形态 舌尖:面(舌背) 舌体:占舌前2/3,在舌背以“V”型界沟与舌根为上界。 舌根:占舌后1/3, 舌系带:舌底正中线上的粘膜皱襞下面(舌底) 舌下阜:舌系带根部两侧的小圆形隆起, 舌下襞:舌下阜后外侧粘膜皱襞2、结构(1)舌粘膜:舌体粘膜上有密集的小突起称舌乳头,据其形态可将舌乳头分为4类:丝状乳头:细而长,呈白色丝绒状,遍布舌体表面。 菌状乳头:散在于丝状乳头之间,肉眼看呈红色点状。叶状乳头:位于舌侧缘后部,呈皱襞状,人类不发达。轮廓乳头:最大,约7-11个,在界沟的前方,乳头顶端膨大,呈圆盘状,周围有环状沟环绕。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粘膜上皮中有味觉感受器味蕾。舌苔:丝状乳头浅层上皮细胞不断角化脱落,和食物残渣共同附着在舌粘膜的表面形成,健康人舌苔很淡薄。舌扁桃体:舌根部的粘膜内含有许多淋巴组织集团,使粘膜表面形成许多隆起。(2)舌肌:可分为舌内肌和舌外肌二类。舌内肌:起、止都在舌内,收缩时可改变舌的形状。舌外肌:起于舌外、止于舌的肌肉,收缩时产生舌运动。包括:颏舌肌、舌骨舌肌和茎突舌肌。(五)唾液腺1、小唾液腺:散在于各部口腔粘膜内(如唇腺、颊腺、腭腺、舌腺)。2、大唾液腺:包括腮腺、下颌下腺和舌下腺三对,为独立的器官,有导管开口于口腔粘膜。腮腺:略呈三角楔形,位于耳廓前下方,咬肌后部的表面,腺后部深入到下颌后窝内。腮腺管:由腺前部发出,在颧弓下约一横指处,横过咬肌表面,穿颊肌开口于和上颌第二磨牙相对的颊部粘膜。下颌下腺:略呈卵圆形,位于下颌下三角内。下颌下腺管开口于舌下阜。舌下腺:细长而略扁。在舌下襞深面。其有大小两种小排泄管约有5-15条,直接开口于口底粘膜;大排泄管与下颌下腺管汇合或单独开口于舌下阜。3、唾液腺作用:分泌唾液,可湿润口腔,有利吞咽和说话。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能初步分解食物中的淀粉。二、咽为漏斗形的肌性管道,位于第16颈椎前方,上起颅底,下方在第六颈椎下缘(平环状软骨弓)与食管相接,后壁与侧壁完整,前方分别与鼻腔、口腔和喉腔相通。(一)咽腔分部:分鼻咽、口咽、喉咽三部 1、鼻咽 位置:是咽腔的上部上界:颅底;下界:软腭后缘与口咽分界 主要结构: 咽扁桃体:是顶后壁粘膜下的淋巴组织,婴幼儿较发达咽鼓管咽口:在侧壁,距下鼻甲后1cm处,向外通中耳鼓室咽鼓管圆枕:在咽鼓管咽口前、上、后方的隆起咽隐窝:是咽鼓管圆枕后方与咽后壁之间的凹陷,是鼻咽癌的好发部位2、口咽 位置:是咽腔的中部上界:软腭后缘;下界:会厌上缘主要结构 : 腭扁桃体:位于腭舌弓和腭咽弓之间的扁桃体窝内咽淋巴环:由腭扁桃、舌扁桃体、咽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共同围成,有防御机能)3喉咽位置:是咽腔的下部。上界:会厌上缘;下界:环状软骨下缘 主要结构:梨状隐窝:位于喉的两侧和甲状软骨内面之间,粘膜下陷形成,是异物常嵌顿停留的部位(二)咽肌1、咽缩肌:有咽上、中、下缩肌三块,呈叠互状排列2、咽提肌:包括茎突咽肌、咽鼓管咽肌及腭咽肌三、食管食管全长约25cm,为肌性管道,上端在第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下缘高度起于咽,下端在第11胸椎左侧续于胃的贲门。 颈部:上起环状软骨下缘高度,下至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长约5cm分部 胸部:上起胸骨颈静脉切迹水平,下至膈食管裂孔,长约18cm 腹部:由食管裂孔至贲门,长约12cm 第一个狭窄部:位于食管与咽交接处,距中切牙5cm。狭窄 第二个狭窄部:位于与左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25cm。 第三个狭窄部:为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40cm。临床意义:这些狭窄处异物容易滞留,也是肿瘤好发部位。四、胃(一)形态分部: 1、形态 两口:入口称贲门,接食管;出口称幽门,下续十二指肠两缘:右上缘称胃小弯,凹向上,最低点有一切迹,称角切迹 左下缘称胃大弯,自贲门切迹,呈弧形凸向左下至第10肋软骨平面 两壁:前壁和后壁 2、分部贲门部:位于贲门周围的部分 胃 底:指贲门切迹以上的部分,亦称胃穹窿胃 体:位于胃底与幽门部之间的部分 幽门部:为角切迹与幽门之间的部分。左侧管腔扩大,称幽门窦;右侧管腔狭窄,称幽门管(二)位置:胃中等充盈时,大部分(3/4)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1/4)位于腹上区。贲门和幽门位置较固定, 贲门位于第11胸椎左侧,幽门位于第1腰椎右侧。(三)毗邻:前壁右侧:邻肝左叶,左侧为膈和左肋弓掩盖,在剑突下贴腹前壁后壁:邻左肾、左肾上腺、胰、脾和横结肠等胃底与膈和脾相邻剑突下,左右肋弓之间的三角区域,胃与腹前壁直接相贴,为胃的临床触诊区。(四)胃壁的结构胃壁由粘膜、粘膜下膜、肌织膜和浆膜四层构成。1、粘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