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1页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2页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3页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4页
王崧舟《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然进入“人曲合一”的境界二泉映月课堂教学实录一、发现一道风景师:不用我说大家也一定清楚,二泉映月是一首著名的二胡曲。是吧?师:但是,关于“二泉映月”,还有一点,如果我不提醒,大家就不一定清楚。其实,“二泉映月”还是无锡惠山的一道著名的风景。不信,你去书上找找看。就是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生:(自由朗读课文,划出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师:谁找到了?把你找到的风景读给大家听一听。师: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王老师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出示:茫茫月夜 如银月光一泓清泉 静影沉璧流水淙淙 蜿蜒而来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师:很好,有感觉了。你注意这个“茫茫”,一眼望去,茫茫无边。你再注意这个“月夜”,它应该是静静的,没有喧闹,没有嘈杂。有感觉吗?再读一遍。生1:(再次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好,很好!就是这种感觉。“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咱们一起读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齐读不一定非得大声。轻轻地、缓缓地读,更能给人以一种“茫茫月夜”的感觉。再读一遍。生:(齐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师:很好!带着这种感觉,谁来读读第二组词语?把感觉读出来。生2:(朗读)“一泓清泉,静影沉璧。”师:太好了!听了她的朗读,你们仿佛看到了什么?“一泓清泉,静影沉璧”,看到了什么?生3:我看到了一股股清泉流到了一起。生4:我仿佛看到一泓清泉在缓缓的流淌着,发出了美妙的声音。生5:我看到有一轮金黄的圆月倒映在清澈的泉水中。生6:我看到水面非常非常的平静,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好像一块洁白的美玉。师:多美的画面,多美的意境啊!来,咱们一起读生7:(朗读)“流水淙淙,蜿蜒而来。”生:(齐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 师:很好!就是要读出这种感觉来,读出这种节奏来。你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这八个词语变了。变了,变成了什么?师:是呀,变成了一首诗,变成了一首小小的诗,变成了一首优美的诗。来,谁来读一读这一首小诗?生2:(朗读)“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师:读出了什么感觉?生2:读出了月亮照在水上很优美的感觉。生3:我体会到了一种很优美、很安静的感觉。生4:清幽的感觉。师:优美的,安静的,清幽的,可能还会有别样的感觉。来,我们一起读这首小诗,读出你自己的感觉来。师:听着你们的朗读,我真真切切的看到了如银的月光,那么皎洁、那么明亮;一泓清泉,缓缓地流淌着,那么清澈、那么纯净。月亮的影子倒映在水中,又是那么圆润、那么空灵。但是,同学们,这如银的月光,这清澈的泉水,这一切的一切,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什么?师:是的,“茫茫月夜,如银月光”,对双目失明的阿炳来说,只是一片生:(齐答)黑暗。二、体验一段人生师:黑暗,黑暗,除了黑暗,还是黑暗。置身于黑暗世界中的阿炳,在那个中秋之夜,在那个二泉池畔,他在想些什么,他又在听些什么?默读课文,请把你的目光聚焦到阿炳的身上。生:(默读课文,寻找刻画阿炳心理活动的文字。)师:中秋之夜,二泉池畔,面对这淙淙的流水声,双目失明的阿炳思潮起伏、思绪万千。请问,他想到了什么?生1:他想到了师父说过的话。师:是的,师父曾经跟他说过这样的话生1:(朗读)“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师:他还想到了什么?生2: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师:(板书“坎坷”)请为“坎坷”换一个词语。生3:苦难。痛苦。穷困。屈辱。悲惨。可怜。师:(对以上词语一一板书)同学们,他的苦难、痛苦,他的穷困、屈辱,他的悲惨、可怜,你是从哪儿读出来的?(默读课文,寻找有关词句。)师:谁来读读你的发现?生1:(朗读)“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师:这段文字当中,有阿炳的苦难和痛苦吗?师:闭上眼睛,让我们用心地去看,这段话在你的眼前仿佛变成了怎样的画面?“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生:(闭眼听老师的朗读。)师:同学们,阿炳生活的时代离我们已经有五六十年了。他的生活对我们来说是陌生的、遥远的。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走进阿炳生活的那个时代。你看,也许是一个大雪纷飞的早晨,阿炳是怎样艰难地行走在卖艺的路上;也许,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中午,拉着二胡的阿炳,突然晕倒在地上,事情将会怎样发展;也许,在卖艺的路上,阿炳不小心撞上了一摊水果,你又将看到什么?也许,一个粗鲁的大汉硬拉着阿炳去给汉奸唱堂会,但是,阿炳他来,把你看到的画面写下来。生:(各自写话,用时约5分钟。)师: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生1: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大雪纷飞的时候,拿着胡琴在街上卖艺,当他不小心撞到小摊时,即使他连声说“对不起”,无情的摊主也不肯放过他,硬是把他一天辛苦赚来的钱全部都拿走了。师:留给阿炳的,是人世间的冷漠和屈辱啊!说说你看到的场面,好吗?生2:我看到了双目失明的阿炳,不小心碰翻了人家的水果摊,虽然说了“对不起”,还趴在地上一个一个地拣水果,但是,凶狠的老板还是对他拳打脚踢。虽然围观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人帮助他,只是在一旁讥笑他。师:为什么?为什么人们会这样对待阿炳?生3:因为他是一个瞎子。生4:因为他只是一个卖艺的人。生5:因为这时候的社会十分黑暗。师:你们还看到了怎样悲惨的画面?生6:我看到双目失明的阿炳在别人吃着团圆饭时,一个人在大雪纷飞的夜晚,拉着二胡,穿着破烂的单衣,吃着别人剩下的饭菜,睡在牛棚里,没有被子,没有床,没有枕头。师:只有寒冷,只有饥饿,还有那无尽的黑暗和凄凉。生7:我看到一个气势汹汹的大汉,一边拉着阿炳,一边说着:“快去给我家老爷拉曲子去。”阿炳说什么也不肯去。大汉急了,抡起拳头就往阿炳的脸上、身上打去。阿炳被打得鼻青脸肿,鲜血也一滴一滴地从脸上流了下来。但阿炳死也不去给那个老爷拉曲子。师:是的,他要用死来捍卫做为一个人的尊严啊!我们用自己的真情和想象,看到了阿炳的生活,走进了阿炳的世界。那里有着太多的苦难和痛苦,有着太多的穷困和屈辱,有着太多的可怜和悲惨。但是,面对苦难和痛苦,阿炳可曾放弃对音乐的热爱?师:面对穷困和屈辱,阿炳可曾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师:面对可怜和悲惨,阿炳可曾放弃对幸福的追求?师:一边是苦难、是屈辱、是悲惨,一边却是热爱、是向往、是追求,这就是阿炳的坎坷经历啊!(板书:一段人生尽)而这一切,伴随着淙淙的流水声,伴随着师父很久以前的教诲声,一幕一幕地在阿炳的脑海里出现了。十多年的坎坷经历,在这一个中秋之夜,终于化作了这样的心声 (大屏幕出示: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师:想到自己虽然穷得身无分文,却死也不给地主老爷拉曲卖艺的那一幕师:想到自己十多年的苦难、十多年的悲惨、十多年的屈辱,想到自己十多年的热爱、十多年的向往、十多年的追求,阿炳终于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们一起读师:这声音,让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二胡曲诞生了。(二胡曲二泉映月响起,师生静静地听完整首曲子,用时6分钟。)三、感悟一片情怀师:同学们,你们刚刚听到的就是二泉映月。什么感觉?生2:阿炳的经历太坎坷了,要不然,他拉不出二泉映月的。生3:好像在梦里一样。生4:伤心,又感觉很悲愤。生5:二泉映月就是阿炳的心声。生6:很优美,也很凄凉的一种感觉。师:听得出,你们对二泉映月都已经有了很好的感觉。听任何音乐,感觉最重要。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就写在我们的书上,快速读一读课文,把描写二泉映月这首曲子的段落找出来,带着音乐留给你的感觉和情绪,用心地去读一读这段话。生:(默读,寻找有关段落,然后自由读课文。)师:好。谁来读读乐曲的开始部分?生1:(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师:这是乐曲的开始部分。谁来读读乐曲的高潮部分?生2:(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师:回忆一下二泉映月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一种气势,一种力量,像巨浪一样在心中激荡。谁再来读读高潮部分?师:要把乐曲推向高潮,也许一个人的力量小了一点。谁愿意跟他一起推?愿意推的我们都站起来。用我们的全部力量和气势,把乐曲推向高潮。师:请坐。乐曲的尾声部分谁来读?生4:(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同学们,回响在二泉池畔的,仅仅只是这首乐曲吗?仅仅只是这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的琴声吗?此时此刻,你还听到了什么声音?生1:我听到阿炳在说,命运啊!你对我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师:这是阿炳激愤的倾诉。生2:我听到阿炳在说,我不会低头的,我不会屈服的,我一定要跟命运抗争。师:是的,这是阿炳倔强的呐喊。生3:我听到阿炳在说,这个万恶的旧社会,人和人之间是多么得不平等啊!师:你听到了阿炳深沉的叹息。生4:我听到阿炳在说,我虽然很穷,但我有音乐,我爱音乐,这就足够了。师:如果阿炳在天有灵,他一定会把你当作知音的。生5:我听到阿炳在说,师父啊,你在哪里?我想念你,你来帮帮我吧。师:这是阿炳在伤心的哭泣啊。生6:我听到阿炳在说,人穷志不能穷,我要努力,我一定会过上幸福生活的。师:是的,这是支撑阿炳活下去的理由和力量啊!同学们,你们听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是什么?是阿炳积淀已久的一片情怀呀。(板书:一片情怀)(大屏幕出示以下语句,二泉映月的音乐再次响起。“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让我们再次走进阿炳的二泉映月。我读前面一句,你们一起读后面一句。(朗读)“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生:(齐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师:(朗读)“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生:(齐读)“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师:(朗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再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师:(三读)“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生:(齐读)“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四、理解一首曲子师:但是,在五十多年以前,在那个世道,在那个社会,对阿炳的这一片积淀已久的情怀,有人理解吗?师:对阿炳的这一段坎坷的人生,有人同情吗?师:可惜你没有生在阿炳的那个年代。那个世道,那个社会,对阿炳的音乐才华,有人欣赏吗?师:这琴声中饱含着的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有人听懂了吗?师:是的,一个瞎子,一个艺人,一个乞丐,谁在乎他的情怀?谁在乎他的命运?谁又在乎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