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首常用方剂.doc_第1页
120首常用方剂.doc_第2页
120首常用方剂.doc_第3页
120首常用方剂.doc_第4页
120首常用方剂.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骨伤科常用方剂120首2.大成汤(仙授理筋续断秘方)组成大黄20芒硝10(冲服)当归10木通10枳壳20厚朴10苏木10川红花10陈皮10甘草10功用攻下逐瘀,治跌打损伤后,瘀血内蓄,昏睡,二便秘结者,或腰椎损伤后伴发肠麻痹腹胀者。7.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组成当归 生地各9克 桃仁12克 红花9克 枳壳 赤芍各6克 柴胡3克 甘草3克 桔梗4.5克 川芎4.5克 牛膝10克功用活血祛瘀,行气止痛。9. 鸡鸣散伤科补药组成槟榔7枚 陈皮 木瓜各30克 吴茱萸6克 桔梗15克 生姜(和皮)15克 紫苏茎叶9克功用行气降浊,化湿通络。10. 金铃子散圣惠方组成金铃子 玄胡索各各9g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12.活血止汤痛(伤科大成组成当归12 川芎6 乳香6 苏木5 红花5 没药6 蛭虫3 三七3 赤勺9 陈皮5 落得打6 紫荆藤9功用活血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14、顺气活血汤伤科大成组成 苏梗 厚朴 枳壳 砂仁 归尾 红花 木香 赤芍 桃仁 苏木 香附功用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用于胸腹挫伤,气滞胀满作痛。15. 复元通气散正体类要组成青皮 陈皮各120克 甘草90克(生熟各半) 穿山甲(炮) 栝楼根各60克 金银花30克 连翘30克功用诸气涩闭,耳聋,腹痈,便痈,疮疽无头。16. 复元活血汤医学发现组成柴胡15 天花粉15 归尾15 红花6 穿山甲10 酒大黄30 酒浸桃仁12功用 活血祛瘀,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血停积于胁下,肿痛不可忍者。17.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组成陈皮(醋炒)、柴胡各6克,川芎、枳壳、芍药、香附4.5克,甘草(炙)1.5克,功用疏肝行气,活血止痛。19. 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组成熟地15克 当归15克 白芍10克 川芎8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功用养血活血。21. 清营汤温病条辨组成犀角水牛角代(30克) 生地黄(15克) 元参(9克) 竹叶心(3克) 麦冬(9克) 丹参(6克) 黄连(5克) 银花(9克) 连翘(6克)功用清营解毒,透热养阴。24、膈下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当归9 川芎6 赤芍9 桃仁9 红花6 枳壳5 丹皮9 香附9 延胡索12 乌药9 五灵脂9 甘草5功用 活血化瘀。治腹部损伤,蓄瘀疼痛。32. 补筋丸医宗金鉴组成 五加皮 蛇床子 沉香 丁香 川牛膝 白云苓 白莲蕊 肉苁蓉 菟丝子 当归(酒洗) 熟地黄 牡丹皮 宣木瓜各30克 怀山药24克 人参 广木香各9克功用 补肾壮筋,益气养血,活络止痛。35.舒筋活血汤伤科补要组成羌活6 防风9 荆芥6 独活9 当归12 续断12 青皮5 牛膝9 五加皮9 杜仲9 红花6 枳壳6功用舒筋活络。治软组织损伤及骨折脱位后期筋肉挛缩者。36. 蠲痹汤百一选方组成当归12 羌活6 姜黄6 赤芍9 黄芪12 防风6 炙甘草3 生姜5片功用行气活血,祛风除湿。 39. 三痹汤妇人大全良方组成独活6秦艽12防风6细辛3川芎6当归12生地15芍药10茯苓12肉桂1(焗冲)杜仲12牛膝6党参12甘草3黄芪12续断12功用补肝肾,祛风湿。43. 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组成熟地黄 180g 知母120g 黄柏120g 龟甲180g 猪脊髓 160g功用滋阴降火。44.乌头汤金匮要略【组成】麻黄 芍药 黄芪 甘草各9克 炙川乌6克【主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45.五加皮汤医宗金鉴组成 当归(酒洗)10 没药10 五加皮10 皮硝10 青皮10 川椒10 香附子10 丁香3 地骨皮3 丹皮6 老葱3根 麝香0.3功效 和血定痛舒筋。48. 归脾汤 济生方【组成】白术9 黄芪15 人参9 茯神12 龙眼肉9 酸枣仁15 木香6 甘草6 当归9 远志3 生姜6 大枣3枚【功用】养血安神,补心益脾,调经。51.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组成】当归9克 桂枝9克(去皮) 芍药9克 细辛3克 甘草6克(炙) 通草6克 大枣5枚【功用】养血散寒,温经通脉。53. 补中益气汤东垣十书【组成】黄芪15 炙甘草3 党参12 当归10 橘皮3升麻5 柴胡5 白术12【功用】补中益气,升阳举陷,54补肾壮筋汤伤科补要【组成】熟地 9当归9 牛膝9 山萸9 云苓9 川断9 杜仲9 白芍9 青皮9 五加皮9【功用】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55. 补肾活血汤伤科大成【组成】熟地9克 杜仲3克 杞子3克 破故纸9克 菟丝子10克 归尾3克 没药3克 萸肉3克 红花1.5 克独活3克 淡苁蓉3克【功用】补肾壮筋,活血止痛。 56. 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辩惑论【组成】羌活 独活各6克 藁本 防风 炙甘草 川芎各3克 蔓荆子2克【功用】 祛风胜湿。57. 健步虎潜丸伤科补要【组成】龟胶 鹿角胶 虎胫骨 何首乌 川牛膝 杜仲 锁阳 威灵仙 当归各60克黄柏 人参 羌活 白芍 白术各30克 熟地60克 附子45克【功用】跌打损伤,血虚气弱,下部腰胯膝腿疼痛,筋骨酸软无力,步履艰难。58. 黄芪桂枝五物汤金匮要略【组成】 黄芪 9g芍药 9g桂枝 9g生姜 18g大枣 4枚。功效调养荣卫,祛风散邪;益气温经,和血通痹。68.八仙逍遥散医宗金鉴【组成】 防风3 荆芥3川芎3 甘草3 当归6苍术10 牡丹皮10 苦参15 黄柏6 【功用】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70.海桐皮汤医宗金鉴组成 海桐皮6 透骨草6 乳香6 没药6 当归5 川椒10 川芎3 红花3 威灵仙3 甘草3 防风3 白芷3功效 舒筋活络,行气止痛。治跌打损伤疼痛。71. 散瘀和伤汤医宗金鉴【组成】番木鳖(油燥去毛) 红花 生半夏各15克 骨碎补 甘草各9克 葱须30克【主治】一切蹦撞损伤,瘀血积聚。 73. 五神汤洞天奥旨【组成】茯苓30克 车前子30克 金银花90克 牛膝15克 紫花地丁30克【主治】多骨痈。 74.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组成 熟地25 淮山药12 茯苓10 泽泻10 山萸肉12 丹皮10功效 滋水降火。治肾水不足,腰膝痠痛,头晕目眩,咽干耳鸣,潮热盗汗,骨折后期迟缓愈合等。79清热地黄汤(幼科直言)【组成】熟地2钱,山茱萸1钱,山药1钱,丹皮8分,白茯苓8分,泽泻8分,柴胡6分,薄荷6分。【主治】小儿白虎历节风。81丁桂散(外科传薪集)【组成】丁香9克 肉桂30克【主治】头痛。88冲和散(外科正宗)【组成】苍术1.8千克 荆芥穗900克 甘草375克 【主治】外感风寒挟湿,身体沉重,肢节酸疼,项背拘急,头目不清,鼻塞声重,伸欠泪出,气壅上盛,咽渴不利,胸膈凝滞,饮食不入。92金黄散(医宗金鉴)【组成】黄连大黄黄耆黄芩黄柏郁金各30克甘草1.5克龙脑1.5克(另研)【主治】丹毒,热疮。95阳和汤(外科证治全生集)组成 熟地一两(30-40g) 肉桂一钱,去皮,研粉(3-5g) 麻黄五分(2-3g) 鹿角胶三钱(10-15g)白芥子二钱(6-10g) 姜炭五分(2-3g) 生甘草一钱(3-5g) 功用温阳补血,化痰通络。96先天大造丸(外科正宗)【组成】紫河车1具(酒煮捣膏) 熟地黄120克 归身 茯苓 人参 枸杞 菟丝子 肉苁蓉 黄精 白术 何首乌 川牛膝 仙茅各60克 骨碎补 川巴戟(去骨) 破故纸(炒) 远志(去心,炒)各30克 木香 青盐各15克 丁香9克 黑枣肉60克 【主治】气血不足,风寒湿毒袭于经络,初起皮色不变,漫肿无头;或阴虚,外寒侵入,初起筋骨疼痛,日久遂成肿痛,溃后脓水清稀,久而不愈,渐成漏证;并治一切气血虚羸,劳伤内损,男妇久不生育。 97清骨散(证治准绳)【组成】银柴胡5克,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克,甘草2克。 【功用】清虚热,退骨蒸。 102防风汤(宣明论方)【组成】防风 甘草 当归 赤茯苓(去皮) 杏仁(去皮,炒熟) 官桂各30克 黄芩 秦艽 葛根各9克 麻黄(去节)15克 【功效】疏风活络,宣痹止痛。 103身痛逐瘀汤(医林改错)【组成】秦艽3克 川芎6克 桃仁9克 红花9克 甘草6克 羌活3克 没药6克 当归9克 灵脂6克(炒) 香附3克 牛膝9克 地龙6克(去土) 【功用】活血祛瘀,祛风除湿,通痹止痛。 104宣痹汤(温病条辨)【组成】防己15克(五钱); 杏仁15克(五钱); 滑石15克(五钱); 连翘9克(三钱); 山栀9克(三钱); 薏苡15克(五钱); 半夏(醋炒)9克(三钱); 晚蚕沙9克(三钱); 赤小豆皮(取五谷中之赤小豆,凉水浸,取皮用)9克(三钱)。 【功效】清化湿热,宣痹通络。 105除湿蠲痛汤(证治准绳)【组成】苍术(米泔浸,炒)6克 羌活 茯苓 泽泻 白术各4.5克 陈皮3克 甘草1.2克 【主治】风湿外客,周身骨节沉重酸痛。107薏苡仁汤(类证治裁)【组成】薏苡仁(一两) 当归(一两) 芍药(一两) 麻黄(一两) 官桂(一两) 甘草(炙.一两) 苍术(米泔浸一宿.去皮.挫炒.一两) 【主治】治中风手足流注疼痛,麻痹不仁,难以屈伸。108大黄蛰虫丸(金匮要略【组成】熟大黄300g,土鳖虫(炒)30g,水蛭(制)60g,虻虫(去翅足,炒)45g,蛴螬(炒)45g,干漆(煅)30g,桃仁120g,苦杏仁(炒)120g,黄芩60g,地黄300g,白芍120g,甘草90g。【主治】活血破瘀,通经消痞。109五痿汤(医学心悟)【组成】人参3克 白术3克 茯苓3克 甘草(炙)1.2克 当归4.5克 苡仁9克 麦冬6克 黄柏1.5克 知母1.5克 【主治】五脏痿证。110甘露消毒丹(温病条辨)【组成】飞滑石450 绵茵陈320 淡黄芩300 石菖蒲180 川贝母150 木通150 藿香200 射干、连翘、薄荷、白豆蔻各120 【功用】 清热解毒,利湿化浊。 111补阳还五汤(医林改错)【组成】黄芪30g当归尾6g 赤芍4.5g地龙3g川芎3g红花3g桃仁3g 【功用】补气活血通络。 112参苓白术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 党参12、茯苓12、白术(炒)12、山药12、白豆(炒)12、莲子10、薏苡仁(炒)10、砂仁5、桔梗6、甘草6、大枣4枚。 【功用】补气、健脾、渗湿。114牵正散(杨氏家藏方)【组成】 白附子 僵蚕(各5-9g) 全蝎 去毒,并生用,各等分(3-5g) 【功用】 祛风化痰止痉。115清燥救肺汤(医门法津) 【组成】霜桑叶三钱(9克) 石膏二钱五分(12克)人参 七分(2克) 甘草(3克) 胡麻仁(炒研)(9克) 一钱 真阿胶八分(9克) 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10克) 杏仁(去皮尖炒)七分(9克) 枇杷叶(刷去毛,涂蜜炙黄)一片(9克) 【功用】轻宣达表,清肺润燥。 117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组成】 龙胆草(6克) 黄芩(9克) 山栀子(9克) 泽泻(12克) 木通(9克) 车前子(9克) 当归(8克) 生地黄(20克) 柴胡(10克) 生甘草(6克) 【功用】 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 118荆防败毒散(医宗金鉴)【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桔梗、枳壳、茯苓各30克、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