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SOP-017版次A0页次1/2文件名称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xx-07-151.0目的为规范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0适用范围2.0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工序指定的操作人员。 3.0设备检查3.0设备检查3.1检查通电线路、仪表是否正常。 3.2检查辊压上的链条、齿轮是否完善。 3.3检查辊轴上的方轮线是否断掉。 4.0操作步骤4.0操作步骤4.1打开电源开关。 4.2启动主传动开关。 4.3启动加热系统(1区、2区、3区)。 4.4根据玻璃及类型,调整辊压间距。 5.0工艺要求5.0工艺要求5.1根据玻璃的规格及厚度设定主传动速度,范围0.41.6m/min(在合片室内控制柜上操作)、辊压压力范围0.550.10MPa和各加热段的温度。 (一般一区的预热温度为127.57.5,二区的温度为23010,三区的温度为23010。 )5.2根据玻璃的厚度和类别(主要分为钢化、不钢化两类)调节好辊压的间距。 (一般情况下以玻璃的总厚度减去1.5mm为宜,第一压辊的间距比玻璃的总厚度小1.20.3mm,第二辊的间距比玻璃厚度小1.750.25mm。 胶片的厚度一般不计。 )5.3进入辊压机的玻璃应斜着成30角摆放进行辊压。 目的是避免玻璃错位和尽量将夹层中的空气排出。 5.4检查辊压出来的玻璃表面状态,封边要周边完全粘合一起呈透明状,中部透明一般达到65%5%为宜。 5.5检查弯钢、双钢、色玻、砂玻璃夹胶和超厚三片夹层玻璃在辊压后的状况,如发现局部有异常状况务必进行重压。 (在做色玻、砂玻夹胶时,尽量不要与白玻在一起进釜,需要将参数要调整)。 5.6在重压后发现局部,仍有异状(如气泡或透明效果差等),则应采取相应措施。 5.6.1用注射器从边部注射增塑剂(如增塑剂/高纯浓度99%以上的酒精),加强PVB胶片的填编制审核批准文件编号SOP-015版次A0页次2/2文件名称干夹生产线之辊压机作业指导书生效日期xx-12-10充能力,并瞬时封边。 5.6.2增加辅助压力,若属钻孔的,则从孔位装有弹性的夹子加压力;若无钻孔且离边较远的,采用“U”型夹住加压力,无钻孔且离边较近,采用返尾夹住离玻璃边部7mm3mm处。 5.6.3经判定难度及风险较大的产品,则可以考虑向品控部、经营部申请,其后的产品增加PVB胶片的夹层厚度,但属无法返钢的。 若属弯曲度问题,还可以采用返钢处理。 5.7检测辊压出的玻璃表面温度,一般控制在705,偏高易造成过早粘合,使夹层内的空气无法排出,偏低会产生PVB胶膜和玻璃不能很好粘合,封边效果差,同样不能使空气全排出。 5.8检测中间膜,用手轻轻压边部的PVB胶膜,PVB胶膜能附着在玻璃边缘且在较短时间内恢复原状较佳,若不能自动复原,说明温度偏高,PVB胶膜若不能附着在玻璃边缘,则说明温度偏低。 5.9下片人员将合格的产品摆放在专用小车上,并隔垫好,等候进釜进行终压处理。 6.0维护保养6.1每天要对机器全面擦拭。 6.2每一个月要对机器内的链条、轴承加一次润滑油。 6.3每一个月对机器的辊压间距检查和调试。 7.0注意事项7.1严禁压辊内有玻璃时调节辊压间距。 7.2要经常检查发热管是否良好。 8.0应急处理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