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doc_第1页
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doc_第2页
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doc_第3页
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doc_第4页
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填作业指导书范文 基坑回填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审批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公司xx-5-5目次1目的/适用范围2作业前准备3操作工艺4质量标准5注意事项6成品保护7安全措施1目的/使用范围为确保基坑回填这一关键工序的施工质量,使该工序在施工中得到有效控制,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主体及泵房基坑回填。 回填方式为人工回填及机械回填。 2.作业前准备2.1人员操作人员必须为熟练工种。 2.2机具蛙式打夯机4台,震动压路机1台,三轮压路机1台,履带推土机1台,平地机1台,挖机(小松220)1台,铲车1台。 2.3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回填土及白灰。 2.4作业条件2.4.1根据工程特点,结合具体条件,在具体部位回填前,做好相应技术交底。 2.4.2施工机具准备充足,并检查落实。 2.4.3水电及原材料供应具有保证。 2.4.4掌握天气变化情况,根据工程需要和季节特点,准备好在下雨时需覆盖未消解白灰的彩条布。 2.4.5安全设施、劳动力配备满足施工要求。 3操作工艺3.1场外路拌布土按批准的配合比中土的用量布土。 按每车土摊铺的面积作为一个方格,在规定路拌划定方格网,将每车土卸在已划定的网格中。 然后用推土机摊土,初平并排压,使厚度基本一致。 洒水预湿。 当已摊铺好的土其含水量小于最佳含水量时,应根据每立方米土中的含水量进行计算,用洒水车控制喷洒量一次补足到最佳含水量。 并视具体情况高出12个百分点,细粒土宜闷一夜;中粗粒土视细土含量多少可缩短闷料时间。 当土的含水量较大时,应摊开翻拌晾当含水量合适后,再整平使厚度达到要求。 布灰用机动车布灰。 先在灰土作业层面的区域中央划撒一条灰线,根据每延米使用的石灰剂量,将消解合格的石灰运至作业面沿灰线码出一梯形灰带,每延米梯形石灰带的量,就是该延米路的石灰用量,待检验合格后,用人工扣反锹逐次排列均匀布撒在相应段落上。 拌和采用稳定土拌和机拌和。 拌和遍数在两遍以上。 每一遍不宜翻拌到底,应留23cm,以防止石灰下沉集中在底部翻拌不上来,形成灰夹层。 第二遍翻拌时,一定要翻拌到底,并对下层略有破坏,宜1cm左右。 这样既能消除夹层素土,又能使上下两层结合更好。 翻拌过程中,应跟人随拌和机随时检查翻拌深度是否满足要求。 翻拌两遍后,应检查含水量,如果含水量满足要求,混合料色泽均匀一致,没有灰条,灰团和花面,没有粗细颗粒“窝或带”就算拌和合格,否则应以旋耕犁或铧犁配合作业,或者补灰,或者补水后再用拌和机翻拌至满足要求为止。 3.2回填施工采用铲车及运土车将已拌合符合要求的灰土运输至施工基坑,开始回填。 回填选用人工回填及机械回填。 结构两侧及顶部500mm范围内及地下管线周围应采用人工使用小型机具夯实回填,其余部位采用机械回填。 回填过程中,严格控制两侧回填高度差不得大于1m,回填过程中,机械或机具不得碰撞顶板结构及防水保护层。 分段回填时交接处台阶高宽比应做成12的阶梯形,不得大于12,且分层交接处应错开,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应小于1m,碾压重叠宽度应为0.51m。 非同时进行的回填段之间的搭接处,不得形成陡坎,应将夯实层留成阶梯状,阶梯的宽度应大于高度的2倍。 整平利用边桩上预先标出的控制标高,人工拉线控制灰土面的松铺标高,指导回填作业。 在直线上平地机由两侧向中心刮平,在曲线上由内侧向外侧刮平,需反复刮12遍。 用履带推土机排压一遍,以暴露潜在的不平,再用平地机如前述那样平整,直到合格为止。 每次整平在桩位处都在标高和横坡控制下进行,特别注意接头处的平整,必须使接缝顺适平整。 对局部低洼处应将表面58cm砂耙松用新的混合料找补平整。 碾压整型后,经检查标高、横坡、平整度、含水量、含灰量均符合要求后,既可进行碾压或人工夯实。 机械回填工艺每层回填灰土虚铺厚度为300mm,采用振动压路机和三轮压路机联合作业较好。 其压实工艺如下先用振动压路机不开振排压一遍,然后用振动压路机振压23遍,接下来用1215t三轮压路机静压12遍,达到表面无轮迹,无软弹后及时按频率检测压实度达到要求时停压;否则继续压实至达到规定为止。 碾压时,直线段由两侧路肩向中心碾压,平曲线由内侧向外侧路肩进行碾压;振动压路机重叠1/3轮宽,三轮压路机后轮重叠1/2轮宽;静压速度1.7km/h,振动压路机振压速度2.02.5km/h。 压实过程中,如发现弹簧、松散、起皮等现象,应及时翻开处理。 在两个工作段接头处采用对接形式,前一段拌和后留下58m不进行碾压,后一段施工时将前一段留下未压部分进行再拌和、整平,与新铺段同时进行压实。 严禁压路机等机械在已完成或正在碾压的灰土路段上调头或急刹车,以保证稳定土表面不受破坏。 人工回填工艺每层回填灰土虚铺厚度为200mm,摊平后的回填土须立即夯实。 打夯时按纵、横两个方向进行,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且夯位应压在前遍夯位的缝隙上。 夯实遍数打夯机每层夯实34遍。 回填土的压实系数不小于0.9。 若经检验,密实度仍达不到要求时,应继续夯压,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夯实应由四周开始,然后再夯向中间。 4.质量标准4.1主控项目 1、回填土标高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土必须按规定分层夯压密实。 取样测定夯(压)实后土的最大干密度,其合格率不应小于90%;4.2一般项目 1、基底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回填的土料,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的规定(用非膨胀土)。 3、回填土分层厚度及含水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回填后表面平整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4.3允许偏差表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基槽场地平整管沟主控项目1标高-5030-50用水准仪检查2分层压实系数0.90试验检测一般项目1回填土料掺灰比5%灰土观察或土样分析一般项目2表面平整度20水准仪检查3分层厚度机械回填20卷尺及抽样检查人工回填205.注意事项回填前先将基坑内清理干净,并保证基坑干燥,无杂物。 回填时放线人员应跟班作业,以便回填人员掌握标高,以免铺填超厚。 应严格执行回填操作工艺要求,分层不得过厚、碾压遍数应足够,以防回填处地基大面积下沉。 分层分段回填交接处必须严格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作业。 每层压实遍数要根据土料及施工机具设备条件,通过试压经试验检测确定。 6.成品保护1.严禁运土车、钩机、铲车等主体结构,以防损坏结构。 2.回填工序应连续快速完成。 3.石灰土碾压完成后第二天或第三天开始养生,一般使用洒水车养生,使灰土表同保湿养生7d。 养生期内勿使灰土过湿,更不能忽湿。 必须保证灰土有合格的强度。 7.安全措施1.机具回填时,机具必须有电工接线与拆卸,并随时检查机具、缆线和接头,确认无漏电。 2.使用推土机向基坑内推土时,应设专人指挥,指挥人员应站在推土机侧面,确认基坑内人员已撤至安全位置,方可向推土机操作工发出指令。 3.使用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