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界名诗欣赏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与哲思摘要:威廉华兹华斯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在所有浪漫主义诗人当中,他的诗歌的哲理沉思色彩是最浓重的。本文拟从探讨华兹华斯诗歌中的自然主题入手,论证其诗中体现的哲学思想。另外,揭示了华兹华斯把自然优先绝对化是形成其语言风格的重要决定因素。关键词:华兹华斯 自然 语言 真正的浪漫主义诗歌是从华兹华斯开始的。而其与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Samuel Tayor Coleridge)合作出版的抒情歌谣集标志着浪漫主义诗歌在英国的崛起。华兹华斯所写的诗中,许多是歌咏大自然的诗歌,他常常在诗中表达这样一种思想:大自然的风光有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能力。从表面上看,华兹华斯是一位风景诗人,他诗歌中所描绘的风景无所不至。然而从更深一个层次去审视,他的诗歌反映了诗人的一种自然观:相信拯救人类灵魂需要一种神秘力量,这种神秘力量蕴藏于大自然中。这种“自然观”是诗人对信仰的一种超越和升华。它既是一种超越人的知识用以制约人类的为所欲为的本能的权威,又是情感与理性的相互平衡、融合。华兹华斯的归真返璞,自然给予他的宁静蕴涵着高超的理想主义和宗教思想。一华兹华斯的这种自然观的形成与其性格有着密切的关系。华兹华斯从小就孤独而敏感,天生就知道仔细去观察、感受和思考周围的一切。湖区的自然美景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最喜欢做的就是在静静的星空下,散步在湖区的山谷中,这对他后来的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亚里士多德认为“有天才的诗人很敏感”,所以正是这种敏感与孤独的融合很早就将华兹华斯引向了大自然,使他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致使其成为沉思自然最深刻的诗人。华兹华斯自然观的形成和当时的政治背景也是分不开的。他曾两度去法国,热情地支持法国大革命,但由于对雅各宾派的激进持保留态度,也因为革命形势的急剧变化,华兹华斯终于在对法国大革命的热情消退以后回到了英国,转而潜心歌咏自然,并且开始逐渐接受以卢梭为代表的精神方面的革命宣传:“一种最高的全智全能的东西,给宇宙的生命以最初的动力,规定一切东西的规律,这就是上帝或自然。”与蒲柏“认为宇宙犹如一具时钟那样有规律、和谐地运转的宇宙观”不同,华兹华斯对于大自然的看法是:“感到要一层一层地深挖下去,写诗的过程也是探索的过程,所以诗句也是跨行又跨行,产生了一种向前的运动。”自然本身具有的“灵性”从来就是刻板、整齐的世界所缺乏的。在华兹华斯看来,从灵动的自然感悟到的“大自然的恢复健康的力量”,作用于心灵而得到的奔放激情是传统的“英雄双韵体”所万万难以表露的。自然观对华兹华斯诗体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二在华兹华斯的名诗水仙中,华兹华斯对大自然的描写达到了较完美的境界:“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悠悠飘过的一朵云霓/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金黄的水仙,缤纷茂密/在湖光之滨,树荫之下/正随风摇曳,舞姿潇洒/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水仙啊,便在心目中闪烁/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和水仙一道物舞踊不息。”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渴望寻找归宿以安慰受伤的灵魂的心情,大自然不仅仅有治愈人们心灵创伤的能力,而深深铭刻在诗人心中的自然美景在回想过程中还可以时时刻刻给痛苦的心灵带来欢乐。华兹华斯的诗也着意平凡、渺小,富有田园牧歌的静美。如三月中写道:“公鸡在高唱/溪水在流淌/小鸟在啼鸣/湖面闪星星/沉睡的绿野沐阳光/山中有喜气/泉中有生意/云朵在飞扬/蓝天已开朗/雨停了,已经不再下”。诗人摄取了几个细微的动态意象:鸡唱鸟鸣、溪水潺潺、波光粼粼、云朵飞扬,使瞬间的动感生出无限的寂静,而在恬静的氛围包容下洋溢着跳跃的生命活力。三华兹华斯对自然有一种崇拜心理,在他看来,与人类社会相对立的自然是真、善、美的化身,大自然中有一种神秘而仁慈的力量。这时的自然山水并非简单地呈现于我们面前的山水形貌,而是具有了更深一层意蕴:在山水形貌的背后,存在一个形而上学的超越本体,这个本体与宇宙精神相贯通,而秉有神性或宗教的意味。在大自然中,大自然无处不有上帝的精神存在,而人的灵魂又是依存于大自然界的。与人类世界的激烈的动荡相比,大自然却是如此的有序、稳定。当18世纪的革命思潮席卷全欧洲之时,人们普遍地感到惶恐不安,似乎一切都在解体之中,一切都变得不确定,人类的生活因此而失去了理性、标准和判断。此时,大自然却以其永恒不变的范式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象征。对于华兹华斯而言,自然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自然是神性和理性的结合。这种对大自然的敏感、虔诚之心,始终是他诗歌创作的灵感的源泉。四由上文知,华兹华斯受到基督教,泛神论以及卢梭倡导的“回归自然”的影响,把人和自然都看成上帝的创造,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以及人类都具有神性。在他看来,自然并不是指他生长的北部湖区,而是一种精神的存在,能够唤起人本来的人性。华兹华斯认为只有在自然中,人才是自由的,有人性的。因而,在华兹华斯的诗歌中,自然意象从来不仅仅以自身的形象示人,而是明显染上了诗人的情感色彩,每一个自然意象都和诗人的情感紧密相连。华兹华斯试图寻求一种拯救人类灵魂的神秘力量,这种“堕落与拯救”的思想态度表现在他以“自然”为主题的诗歌中。在他的露西组诗中,露西死后回归自然,转化成一株不为人们注意的紫罗兰,这种转化在华兹华斯看来是机械的、是生死再生这一自然过程的曲折表现。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意在重新调整被工业主义和商业主义异化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重新找到自己初次出现在宇宙中的那种与万物和谐相处的感觉。所以华兹华斯将优雅的自然风光与沉思冥想相结合,以“沉思”作为主体存在的重要形式。在谈及他的诗歌创作时华兹华斯说:“在这本集子里的每一首诗都有一个有价值的目的这是沉思的习惯激励了和调整了我的情感,因而当我描写那些强烈地激起我的情感的东西的时候,作品本身自然就带着一个目的。”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华兹华斯对自我与社会冲突造成的失衡心灵的拯救是靠“沉思”对情感的介入来达到的。在他的自然诗中,更多的是描写自己在自然中的感受及其思想境界,即人的心灵活动与自然间的亲密关系。那么华兹华斯是怎样在自然中求得心灵宁静的呢?他在丁登寺中记述了自然山水如何给他甜蜜感受和宁静心境:“这些景致会给我甜美的感觉/会使我血脉和顺又心头舒畅”;自然如何舒缓他现实生活中的烦扰,带给他平静幸福的心情:“不可思议的事物产生的压力/这整个不可知晓世界的沉重/而倦人的荷载,在这种心情里/轻巧起来。那平静有福的心情/使爱能温柔地引导我们前进”;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所获得的不仅是欢愉和宁静,同时也“学会重新观察自然,不再像/头脑简单的年轻时那样,而是经常/倾听着无声而忧郁的人生之歌。这歌/既不苦涩也不刺耳,却有着巨大的力量/使人沉静而服帖”。五在华兹华斯眼里,自然是上帝的创造物,是人最容易感受到上帝存在的环境,人深深眷恋着自然,也就是对自身神性的思念。所以华兹华斯声称,“人是一个对自己的回忆”。华兹华斯曾说:“我的目的是摹仿,并且在可能范围内,采用人们常用的语言”。这说明他强调学习“人”的常用语言,语言应该质朴,而不应是堆砌辞藻,临摹矫揉造作。写自然就是写人,但这里的“人”不是当时病态社会生态下的奢靡的人,而是作者心中与自然永续和谐的真实的“人”。华兹华斯使用的是朴实无华的语言,真诚地用正常“社会”下的语言反映写作对象就成为“自然流露”的正常逻辑,语言平民化,杜绝辞藻,用韵自然是华兹华斯诗歌的表现。华兹华斯笔下的自然具有神性,流露出人的思想感情,因而其自然诗歌意象不可避免地打上了人的情感烙印。另外,语言的朴素与自然的淳朴和谐一致,从而使他的诗韵味无穷,魅力十足。在早春抒怀这首诗中,诗人写道:“长青花藤沿着樱草花枝/在绿乡屋上绕出一个个的冠圈/那是我的信心;每一朵花都欣然于吁吸中的空气/在我身旁的鸟儿蹦跳而嘻/我不能忖测他们内心的思维/但他们身躯小小的挪动都看来是狂喜。”诗句中的“长青花藤”、“鸟儿”在诗人看来已不再是花与鸟,而是能够牵动诗人情感的“狂喜”。诗人从这样普通的小事着眼,写出极为深刻的人生哲理:要保持对大自然的虔诚敬爱之情。华兹华斯把自然视为人类社会的良师益友,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对生活的信心,甚至可以改变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从这种自然和人之间的感应与交契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诗歌中“自然”所被赋予的哲理性和神性。华兹华斯追求回到一种未经世俗异化的境地,希望藉自然之幽静使情感得到宁静熨帖,净化心灵。在华兹华斯的诗中,自然与人是不可分割的一条金色纽带。华兹华斯大部分诗歌,从内容到形式,从情节到语言,都离不开自然之情,自然之美。诗人的一生就是努力让自己融于自然,又让自然为我所融的实践。这种思想可以从其作品我们是七个这首诗中感觉到。诗人遇到一个小姑娘,她曾有六个兄弟姐妹,有两个已经死去,但她却始终认为还是七个兄弟姐妹:“可他们死啦,那两个死啦!他们的灵魂在天国!”这些话说了也是白搭,小姑娘还是坚持回答:“不,我们是七个!”“死亡”在诗人看来并不是令人痛苦的事,而是重新回到自然,这种回归才是人类最终的归宿。六华兹华斯在诗歌中追忆自然山水美好形象时,感受着崇高的思想和雄浑的融合、智心和景物的活泼交往,从而得出自然是整个道德存在和灵魂的“保姆、导师、家长”。他将自己对宇宙人生的思考融注到诗句中,使诗篇超出一般田园山水诗的规范,而带有极强的哲学意味。”,他的诗歌的自然主题其实是以神性为依据,以人性为归依的,人与自然同是这个字宙的组成部分,关心自然也就是关心人,而关心人的生存必须要关心自然的状况 他诗歌的议题可以归结为从拯救自然到拯救人类,人类是在失去了神性的时候开始堕落的,所以人类从哪里堕落就应该从哪里将自我拯救。但是人类的自我拯救仅靠理性是远远不够的,人还需要有神性,而这种神性在当今社会只存在于未被文明污染的大自然中,人类和大自然相依相伴。大自然不断地纯化着人的心灵、陶冶着人的情操。参考文献1 王佐良. 英国浪漫主义诗歌史.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2 苏文菁. 情与理的平衡:对华兹华斯诗论的反思.外国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减三健知识培训讲稿课件
- 金融行业投行面试实战模拟试题
- 督察组面试题库精 编:高级编辑实战技巧与面试技巧全解析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题库练习备考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年产600万件电子专用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及教学反思《7以内的加减运算》
- 大学生销售实习周记
- 大学生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自我鉴定
- 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押题模拟(含答案详解)
- 地理上册发展与合作说课稿
- 公路工程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专项练习题
- 2023风力发电机组延寿评估技术规范
- 科技智库评估体系
- 老年人排泄照护(老年专科护理课件)
- 初中语文学情分析方案和报告
- 泡沫驱机理专业知识讲座
- 《大学》原文(古本)
- 员工综合素质与能力考核表
- 五年制诊断学水肿血尿等
- GB/T 9480-2001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