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实验单片机指导书 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八位单片机迅速地从功能单一的51单片机向嵌入式、增强型51内核单片机发展。 先进技术的发展使得单片机调试、开发的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了顺应技术的发展,满足高校单片机实验教学的需要,我系实验室采用了新型八位单片机实验系统TD-NMC+。 该系统使用在系统可编程(ISP)技术、在应用可编程技术(IAP)以及内嵌仿真功能,为我校单片机的实验教学及应用开发提供了高效率、高性能、全开放的实验和开发平台。 1.1TD-NMC+系统构成TD-NMC+实验系统平台由系统单元、扩展单元、基本接口实验单元和应用实验单元等几部分构成。 TD-NMC+实验系统的构成如表1-1所示。 表1-1TD-NMC+实验系统的构成单元名称主要电路内容系统总线单元单片机、74HC 573、仿真电缆接口基本实验单元ADC 0809、DAC 0832、SRAM 62256、电子发声、 8255、键盘及数码管显示单元、1616点阵、SPI总线接口芯片、IC卡读写模块、数字温度传感器、字符型液晶显示单元、步进电机、直流电机、16组拨码开关、16组显示灯、2组单脉冲触发电路、面包板扩展实验单元USB总线单元、以太网通讯单元、图形点阵液晶系统电源+5V/2A、+12V/0.2A1.2SST89E554RC简介SST89E554RC具有在系统可编程(ISP)和在应用可编程(IAP)技术,该器件是SST公司推出的8位微控制器FlashFlex51家族中的一员,内置仿真程序,完全取代传统的硬件仿真器和编程器。 这种先进的单片机将仿真系统和应用系统合二为一,大大降低了应用开发成本,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 把单片机的仿真开发和应用设计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技术领域。 SST89E554RC具有如下特征与8051兼容,嵌入SuperFlash存储器软件完全兼容开发工具兼容引脚全兼容工作电压5V,工作时钟040MHz1Kbyte内部RAM两块SuperFlash EEPROM,主块32Kbyte,从块8Kbyte,扇区为128Byte有三个高电流驱动端口(每个16mA)三个16位的定时器/计数器全双工、增强型UART帧错误检测自动地址识别八个中断源,四级优先级可编程看门狗定时器(WDT)可编程计数阵列(PCA)双DPTR寄存器低EMI模式(可禁止ALE)SPI串行接口标准每周期12个时钟,器件提供选项可使速度倍增,达到每周期6个时钟低功耗模式掉电模式,可由外部中断唤醒空闲模式SST89E554RC的功能框图如图1-2-1所示,外部引脚如图1-2-2所示。 SST89E554RC的特殊功能寄存器如表1-2-1所列。 图1-2-1SST89E554RC功能框图图1-2-2SST89E554RC外部引脚图表1-2-1SST89E554RC特殊功能寄存器存储器映象注1表示该特殊功能寄存器可位寻址。 关于此单片机特有功能模块及寄存器可参看芯片数据手册或相应实验章节。 1.3Keil C51的安装Keil C51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是Keil公司开发的基于80C51内核的微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内嵌多种符合当前工业标准的开发工具,可以完成从工程建立到编译、链接、目标代码生成、软件仿真、硬件仿真等完整的开发流程。 1.3.1系统要求安装Keil C51集成开发软件,必须满足最小的软、硬件要求,以确保程序功能的正常。 (1)Pentium、Pentium-II或兼容处理器的PC; (2)Windows 98、Windows2000或Windows XP操作系统; (3)至少16MB RAM; (4)至少20MB硬盘空间。 1.3.2软件安装下面介绍如何安装Keil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 (1)进入Keil C51软件的Setup目录下,双击SETUP.EXE开始安装,这时会出现如图1-3-1所示的安装初始化界面。 图1-3-1安装初始化 (2)接下来会弹出安装向导对话框,如图1-3-2所示,询问此时是需要安装、修复更新或是卸载Keil C51软件。 若是第一次安装该软件,请选择第一项Install?安装软件。 图1-3-2安装向导界面 (3)单击Next按钮,此时会出现图1-3-3所示的安装询问对话框,提示用户是安装完全版还是评估版。 如果购买的是正版Keil C51软件则选择Full Version,否则选择Eval Version选项。 图1-3-3安装询问对话框 (4)选择完毕后,紧接着会弹出几个确认对话框,点击Next按钮,这时会出现如图1-3-4所示的安装路径设置对话框,默认路径是C:KEIL,可以点击Browse按钮选择合适自己安装的目录。 (5)点击Next按钮,如果安装的为评估版的软件,会出现如图1-3-5所示的安装进度指示界面,若安装的是完全版的软件,则下面会弹出用户信息对话框,要求用户输入软件序列号、姓名、公司及E-mail等信息,信息输入完后点击Next按钮,在接下来的几个确认对话框中点击Next确认按钮,即可出现图1-3-5所示的安装进度指示界面。 (6)安装完毕点击Finish按钮,此时就可以在桌面上看到KeilVision2软件的快捷图标,如图1-3-6所示,双击此图标可以进入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图1-3-4安装路径设置对话框图1-3-5安装进度指示界面图1-3-6快捷图标1.4Vision2集成开发环境Vision2支持所有的Keil80C51的工具软件,包括C51编译器、宏汇编器、链接器/定位器、软硬件调试器和目标文件到HEX格式文件转换器等,Vision2可以自动完成编译、汇编、链接程序等操作。 Vision2具有强大的软件环境、友好的操作界面和简单快捷的操作方法。 双击桌面上的KeilVision2快捷图标,可以进入如图1-4-1所示的集成开发调试环境,各种调试工具、命令菜单都集成在此开发环境中。 菜单栏提供了各种操作菜单,如器操作、工程维护、程序调试、窗体选择以及操作帮助等。 工具栏按钮和快捷键可以快速执行Vision2命令。 常用的菜单栏及相对应的工具栏按钮与快捷键介绍如表1-4-1表1-4-6所列。 表1-4-1文件菜单和文件命令(File)图1-4-1Vision2集成环境界面表1-4-2菜单和器命令(Edit)表1-4-3视图菜单(View)表1-4-4工程菜单和工程命令(Project)表1-4-5调试菜单和调试命令(Debug)表1-4-6外围器件菜单(Peripherals)第2章单片机原理实验通过本章的实验,旨在使学生掌握Keil C51的操作方法,学习80C51的指令系统及汇编语言的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 一、系统认识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的操作;2.熟悉TD-NMC+教学实验系统的结构及使用。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将00H0FH共16个数写入单片机内部RAM的30H3FH空间。 通过本实验,学生需要掌握Keil C51软件的基本操作,便于后面的学习。 四、实验步骤1.创建Keil C51应用程序在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下使用工程的方法来管理文件,所有的源文件、头文件甚至说明性文档都可以放在工程项目文件里统一管理。 下面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Asm1.Uv2,以此详细介绍如何创建一个Keil C51应用程序。 (1)运行Keil C51软件,进入Keil C51集成开发环境。 (2)选择工具栏的Project选项,如图2-1-1所示,弹出下拉菜单,选择NewProject命令,建立一个新的Vision2工程。 这时会弹出如图2-1-2所示的工程文件保存对话框,选择工程目录并输入文件名Asm1后,单击保存。 图2-1-1工程下拉菜单图2-1-2工程保存对话框 (3)工程建立完毕后,Vision2会马上弹出如图2-1-3所示的器件选择窗口。 器件选择的目的是告诉Vision2使用的80C51芯片的型号是哪一个公司的哪一个型号,不同型号的51芯片内部资源是不同的。 此时选择SST公司的SST89E554RC。 另外,可以选择Project下拉菜单中的“Select Devicefor TargetTarget1”命令来弹出图2-1-3所示的对话框。 图2-1-3器件选择对话框 (4)到此建立好一个空白工程,现在需要人工为工程添加程序文件,如果还没有程序文件则必须建立它。 选择工具栏的File选项,在弹出的下拉菜单中选择New目录,如图2-1-4所示,或点击。 此时会在文件窗口出现如图2-1-5所示的新文件窗口Text1,若多次执行New命令,则会出现Text 2、Text3等多个新文件窗口。 图2-1-4新建源文件下拉菜单图2-1-5源程序窗口 (5)输入程序,完毕后点击“保存”命令保存源程序,如图2-1-6所示,将Text1保存成Asm1.asm。 Keil C51支持汇编和C语言,Vision2会根据文件后缀判断文件的类型,进行自动处理,因此保存时需要输入文件名及扩展名.ASM或.C。 保存后,文件中字体的颜色会发生一定变化,关键字会变为蓝色。 图2-1-6源文件保存对话框 (6)程序文件建立后,并没有与Asm1.Uv2工程建立任何关系。 此时,需要将Asm1.asm源程序添加到Asm1.Uv2工程中,构成一个完整的工程项目。 在Project Window窗口内,选中Source Group1点击鼠标右键,会弹出如图2-1-7所示的快捷菜单,选择Add Filesto GroupSource Group1命令,此时弹出如图2-1-8所示的添加源程序文件对话框,选择文件Asm1.asm,点击Add命令按钮即可将源程序文件添加到工程中。 图2-1-7添加源程序文件快捷菜单图2-1-8添加源程序文件对话框2.编译、链接程序文件 (1)设置编译、链接环境,点击命令,会出现如图2-1-9所示的调试环境设置窗口,在这里可以设置目标系统的时钟。 单击Output标签,在打开的选项卡中选中Create HexFile选项,在编译时系统将自动生成目标代码*.Hex。 点击Debug标签会出现如图2-1-10所示的调试模式选择窗口。 从图2-1-10可以看出,Vision2有两种调试模式Use Simulator(软件仿真)和Use(硬件仿真)。 这里选择硬件仿真,点击Settings可以设置串口。 图2-1-9Keil C51调试环境设置窗口 (2)点击或命令编译、链接程序,此时会在Output Window信息输出窗口输出相关信息,如图2-1-11所示。 图2-1-10调试设置窗口图2-1-11编译、链接输出窗口3.调试仿真程序 (1)打开系统板的电源,给系统复位后点击调试命令(注每次进入调试状态前确保系统复位正常),将程序下载到单片机的FLASH中,此时出现如图2-1-12所示调试界面。 (2)点击命令,可以打开存储器观察窗口,在存储器观察窗口的Address:栏中输入D:30H(或0x30)则显示片内RAM30H后的内容,如图2-1-12所示。 如果输入C:表示显示代码存储器的内容,I:表示显示内部间接寻址RAM的内容,X:表示显示外部数据存储器中的内容。 (3)将光标移到SJMP$语句行,点击命令,在此行设置断点。 (4)接下来点击命令,运行实验程序,当程序遇到断点后,程序停止运行,观察存储器中的内容,如图2-1-13所示,验证程序功能。 (5)如图2-1-12所示,在命令行中输入E CHARD:30H=11H,22H,33H,44H,55H后回车,便可以改变存储器中多个单元的内容,如图2-1-14所示。 (6)修改存储器的内容的方法还有一个,就是在要修改的单元上点击鼠标右键,弹出快捷菜单,如图2-1-15所示,选择Modify Memoryat D:0x35命令来修改0x35单元的内容,这样每次只能修改一个单元的内容。 图2-1-12调试界面图2-1-13运行程序后存储器窗口图2-1-14修改存储器内容图2-1-15存储器修改单元 (7)点击命令,可以复位CPU,重新调试运行程序,点击命令,单步跟踪程序。 (8)实验结束,按系统的复位按键可以复位系统,点击命令,退出调试。 在此以Asm1.Uv2工程为例简要介绍了Keil C51的使用,Keil C51功能强大,关于Keil C51的使用需要通过日后的使用慢慢掌握。 实验 二、顺序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传送类指令、运算类指令以及顺序程序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使用及程序运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实验教学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1运行下列程序并说明其功能MOV R0,#04H MOVA,R0RL AMOV R1,A RLA RLA ADDA,R1MOVR0,A2编制程序实现将2EH送至片内RAM的40H单元;2FH送至片内RAM的41H单元;3AH送至片外RAM的45H单元;3BH送至片外RAM的3800H单元。 3三字节无符号数相加设其中一个加数在内部RAM的50H、51H和52H单元中,另一个加数在内部RAM的53H、54H和55H单元中,要求把相加之和存放在内部RAM的50H、51H和52H单元中,进位存在位寻址区的00H中。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一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操作步骤,先建立项目,然后编写实验程序1,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2)选择单步运行,逐条指令执行,看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3)根据题目 2、3要求,编写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4)同样选择单步运行,逐条指令执行程序2,看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5)在执行程序3时,首先为被加数及加数赋值,即给内部RAM的50H、51H和52H单元送入3个被加数,给内部RAM的53H、54H和55H单元送入3个加数,然后再单步运行程序3,执行完毕后,查看内部RAM的50H、51H和52H单元,看和数是否正确; (6)修改被加数、加数的值,重新运算,验证程序是否正确。 思考如何用INC语句实现上述功能?练习编写4位压缩的BCD数的相加程序。 设一个加数存放在30H、31H单元;另一个加数存放在32H、33H单元,和存放在30H、31H单元。 实验 三、分支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关系比较类指令以及分支程序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使用及程序运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TD-NMC+实验教学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1将片内RAM50H、51H单元两个无符号数中较小的数存于60H单元。 2已知VAR单元内有一自变量X,请按如下条件编出求函数值Y并将之存入FUNC单元的程序。 Y=100010XXX?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一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操作步骤,先建立项目,然后编写实验程序1,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2)选择单步运行,逐条指令执行,看运行结果是否正确; (3)根据题目2要求,编写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4)在执行程序2时,首先为操作数赋初值,即给内部RAM的VAR单元送入1个有符号数,然后在单步运行程序2,执行完毕后,查看内部RAM的FUNC单元,看结果是否正确; (5)修改VAR单元的数值,重新运行程序,查看内部RAM的FUNC单元,看结果是否正确。 思考如何编制程序实现下述功能?Y=?010X XX?练习编制程序实现将片内60H单元中存放的一个二进制数据转换为它的ASCII值。 实验 四、循环程序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循环控制类指令以及循环程序设计方法。 2熟练掌握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使用及程序运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实验教学系统一台。 三、实验内容1编写一段程序将片内RAM自30H单元开始的10个单元全部清零的程序。 思考如果将10个自然数分别放入这十个单元中,如何修改程序?2统计从片内RAM50H单元起所存20个数中,正数、负数及零的个数,并分别存入工作寄存器R 5、R6及R7中。 3在内部RAM30H开始的连续单元中,存放着20个无符号数,编写一段程序,使这20个数按照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实验一keil uvision2调试软件的操作步骤,先建立项目,然后编写实验程序1,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2)选择单步运行,逐条指令执行,看片内RAM自30H单元开始的10个单元是否全部清零,若10个单元全部为0,证明运行结果正确,如果不全为0,结果不正确; (3)根据题目 2、3要求,编写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进入调试状态; (4)在执行程序2时,首先为操作数赋初值,即给内部RAM的50H单元起送入20个有符号数及零,然后再单步运行程序2,执行完毕后,查看寄存器R 5、R6及R7中,看统计结果与实际赋值的正数、负数及零的个数是否一致; (5)在执行程序3时,首先为操作数赋初值,即给内部RAM的30H单元起送入20个无符号数(可从小到大连续输入,例如21,22,23?)然后再单步运行程序3,执行完毕后,查看内部RAM自30H单元起是否由大到小的顺序依次排列; (6)修改数值,重新运行,验证程序是否正确。 思考在内部RAM30H开始的连续单元中,存放着20个无符号数,如何编制程序,求出其中的最大值或者最小值。 第3章单片机系统扩展实验MCS-51单片机虽然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一些基本功能模块,如定时器、计数器、中断、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等,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要根据需要对单片机系统进行功能扩展,本章将详细讨论如何对单片机系统进行功能扩展。 实验 五、8255输入/输出接口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8255的内部结构2.掌握8255外部引脚的功能及各种工作方式的应用场合3.能熟练地将8255与CPU和简单外设连接,并能编写相应的接口应用程序。 二、实验内容对8255进行片选,从而确定8255各端口的地址。 在此基础上1.将8255的A口与LED指示灯相连,通过8255的A口输出片内20H中的数据(或内容)81H,观察指示灯的亮灭。 2.将8255的B口中的某一位与LED指示灯相连,A口中的对应位与开关相连。 当开关打开时,LED指示灯亮;当开关闭合时,LED指示灯灭。 三、实验原理并行接口是以数据的字节为单位与I/O设备或被控制对象之间传递信息。 CPU和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送总是并行的,即可以同时传递8位、16位或32位等。 8255可编程外围接口芯片是Intel公司生产的通用并行I/O接口芯片,它具有A、B、C三个并行接口,用+5V单电源供电,能在以下三种方式下工作方式0-基本输入/输出方式、方式1-选通输入/输出方式、方式2-双向选通工作方式。 8255的内部结构及引脚如图3-1-1所示,8255工作方式控制字和C口按位置位/复位控制字格式如图3-1-2所示图3-1-18255内部结构及外部引脚图图3-1-28255控制字格式实验系统的LED显示及开关单元电路如下图3-1-3LED指示灯电路图3-1-4开关电路 四、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内容完成实验接线2.根据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单片机实验仿真系统。 3.连续执行实验程序,改变开关状态,观察LED指示灯亮灭,并作出合理解释。 4.书写实验报告思考题1.LED指示灯是什么电平点亮?2.实验内容2中为什么A口和B口的某一位必须对应?若不对应 (1)观察实验现象。 (2)欲产生上述的实验现象,如何修改。 实验 六、A/D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理解模/数信号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的使用方法。 3掌握模/数转换芯片ADC0809的接口扩展、程序设计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一台,万用表一只。 三、实验内容编写实验程序,将ADC单元中提供的0V5V信号源作为ADC0809的模拟输入量,进行A/D转换,转换结果通过变量进行显示。 四、实验原理ADC0809包括一个8位的逐次逼近型的ADC部分,并提供一个8通道的模拟多路开关和联合寻址逻辑。 用它可直接输入8个单端的模拟信号,分时进行A/D转换,在多点巡回检测、过程控制等应用领域中使用非常广泛。 ADC0809的主要技术指标为分辨率8位单电源5V总的不可调误差1LSB转换时间取决于时钟频率模拟输入范围单极性05V时钟频率范围10KHz1280KHz ADC0809的外部管脚如图3-2-1所示,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如表3-2-1所示。 图图3-2-1ADC0809外部引脚图表3-2-1地址信号与选中通道的关系A/D转换单元原理图如图3-2-2所示。 图3-2-2A/D转换单元原理图 五、实验步骤1按图3-2-3连接实验线路,AD的时钟线需要与实验平台中的系统总线单元的CLK相连;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启动调试;3将变量ADV添加到变量监视窗口中;4在Delay()语句行设置断点,使用万用表测量ADJ端的电压值,计算对应的采样值,然后运行程序;5程序运行到断点处停止运行,查看变量窗口中ADV的值,与计算的理论值进行比较,看是否一致(可能稍有误差,相差不大);6调节电位器,改变输入电压,比较ADV与计算值,反复验证程序功能;制表并记录结果。 图3-2-3A/D转换实验接线图实验 七、D/A转换实验 一、实验目的1学习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2掌握DAC0832的使用方法。 3掌握模/数转换芯片DAC0832的接口扩展、程序设计及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一台,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设计实验电路图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D/A转换,要求产生锯齿波、脉冲波,并用示波器观察电压波形。 四、实验原理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 大多数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D/A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工艺和R-2RT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Iout1和Iout2输出,其主要性能参数如表3-3-1所示。 表3-3-1D AC0832性能参数引脚如图3-3-1所示。 图3-3-1DAC0832引脚图 五、实验步骤1实验接线图如图3-3-2所示,按图接线;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装入系统,启动调试;3运行程序,用示波器测量DA的输出,观察实验现象;4自行编写实验程序,产生三角波形,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出,验证程序功能。 图3-3-2D/A实验接线图D/A转换单元原理图如图3-3-3所示。 图3-3-3D/A转换单元原理图第4章单片机集成功能模块实验SST89E554RC集成有例如中断、定时/计数器、看门狗、PCA、串口和SPI等功能模块,通过本章的实验,学习、了解这些功能模块的使用及其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 八、中断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MCS-51单片机中断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 2掌握中断程序的设计及运行、调试方法。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一台,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1单片机集成的定时器可以产生定时中断,利用定时器0和定时器1,编写实验程序在P1.0及P1.1引脚上输出方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实验现象并测量波形周期。 2手动扩展外部中断INT0和INT1,当INT0产生中断时,使LED8亮8灭闪烁4次;当INT1产生中断时,使LED由右向左流水显示,一次亮两个,循环四次。 四、实验原理因为51单片机加入了中断系统,从而提高了CPU对外部事件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 增强型单片机SST89E554RC共有8个中断源,即外部中断 0、定时器 0、外部中断 1、定时器 1、串行中断、定时器 2、PA中断和Brown-out中断。 中断使能寄存器(IE)位置D7D6D5D4D3D2D1D0复位值A8H EAEC ET2ES ET1EX1ET0EX000H中断使能A(IEA)位置D7D6D5D4D3D2D1D0复位值E8H-EB0-00H 五、实验步骤1定时器中断实验步骤 (1)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启动调试功能; (2)运行实验程序,使用示波器观察P1.0及P1.1引脚上的波形; (3)使用示波器测量波形周期,改变计数值重新运行程序,反复验证程序的功能; (4)按复位键退出调试状态。 2外部中断实验步骤 (1)按图4-1-1连接实验电路; (2)编写实验程序,经编译、链接无误后,启动调试功能; (3)运行实验程序,先按KK1,观察实验现象,然后按KK2,观察实验现象; (4)验证程序的功能,实验结束按复位键退出调试状态。 图4-1-1外中断实验接线图单次脉冲单元原理图如图4-1-2所示。 图4-1-2单次脉冲单元原理图实验 九、定时/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1.了解MCS-51单片机定时/计数器的工作原理于工作方式;2.掌握定时/计数器T0和T1在定时器和计数器两种方式下的编程;3.学习定时/计数器T2的可编程时钟输出功能。 二、实验设备PC机一台,TD-NMC+教学实验系统一台,示波器一台。 三、实验内容1使用定时器0与定时器1进行定时,在P1.0与P1.1引脚上输出方波信号,通过示波器观察波形输出,测量并记录方波周期。 2将定时/计数器1设定为计数器方式,每次计数到10在P1.0引脚上取反一次,观察发光二级管的状态变化。 四、实验原理通常,8051单片机内部有2个16位定时、计数器,即定时计数器0和定时计数器1。 增强型单片机SST89E554RC内部还有一个16位定时器T2,与其相关的特殊功能寄存器有TL 2、TH 2、RCAP2L、T2CON等。 定时/计数器2特殊功能寄存器符号描述直接地址位地址,符号或可选端口功能MSB LSB复位值T2CON1定时器/计数器2控制C8H TF2EXF2RCLK TCLKEXEN2TR2C/T2#CP/RL2#00H T2MOD定时器2模式控制C9H-T2OE DCENXXXXXX00b TH2定时器2MSB CDHTH27000H TL2定时器2LSB CCHTL27000H RCAP2H定时器2捕捉MSB CBH RCAP2H7000HRCAP2L定时器2捕捉LSB CAHRCAP2L7000H注1表示该特殊功能寄存器可位寻址。 定时/计数器2控制寄存器(T2CON)各位的含义简述如下TF2定时器溢出标志,当定时器溢出时置位,必须由软件清除。 当RCLK=1或TCLK=1时此位将不会被置位。 EXF2定时器2外部标志,当EXEN2=1并且T2EX引脚上出现负跳变引起捕捉或重载发生时此位置1。 如果定时器2中断使能,EXF2=1会引起中断,此位必须软件清除。 DCEN=1时,EXF2不会引起中断。 RCLK接收时钟标志。 RCLK=1,串行口使用T2的溢出脉冲作为方式1和3下的接收时钟;RCLK=0,串行口使用T1的溢出脉冲作为接收时钟。 TCLK发送时钟标志,与RLK的作用相同。 EXEN2定时器2外部使能标志。 EXEN2=1且T2未被用于串口时钟时,若T2EX引脚上出现负跳变引起捕捉或重载。 EXEN2=0时,T2忽略T2EX引脚上的变化。 TR2启动或停止定时器2,为1时启动定时器2。 C/T2#定时器/计数器选择。 C/T2#=1为计数功能,C/T2#=0为定时功能。 CP/RL2#捕捉/重载标志。 CP/RL2#=1,当EXEN2=1且T2EX引脚上出现负跳变时引起捕捉发生。 当CP/RL2#=0,T2溢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调研地理考试题及答案
-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 地震操场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团队建设与协作方案集
- 地理简单考试题及答案
- 《中西古典文学比较:大学文学概论教学教案》
- 大坝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心中的英雄:写关于英雄的作文4篇范文
- 销售预算编制与执行分析工具助力业务决策
- 销售业绩目标分解与考核指标模板
- 农村建房技术培训课件
- 红十字救护员培训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疆投资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含答案详解(夺分金卷)
- 2025年人教版(2024)小学信息科技五年级(全一册)教学设计(附教材目录 P169)
- 2025年全国中学生汉字听写大会比赛题库及解析(共八套)
- 城乡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
- 控制论与维纳
- GB/T 12718-2001矿用高强度圆环链
- 舞蹈教学课件第五单元-中外舞蹈名作赏析
- 肱骨近端骨折Neer分型及治疗课件
- 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