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doc_第1页
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doc_第2页
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doc_第3页
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doc_第4页
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电能表接线智能仿真装置(wtf24)实训指导书 电能表智能接线仿真系统电能表智能接线仿真系统实训装置实训指导书新-极-智创新工作室制目录 一、装置操作介绍-3页1.概述-3页2.性能指标-3页3.面板说明-3页4.装表接线-5页5.接线模拟-6页6.接线更改-6页 二、软件操作介绍-7页术语定义-7页如何安装本系统-7页如何运行本系统-9页1.仿真系统登陆-9页2.在线帮助-10页3.系统串口设置-11页4.测试人员库功能-11页5.测试题库器功能-11页6.模拟仿真接线-13页7.查询测试结论-21页 三、实训目的-23页 四、实训基本要求-23页 一、装置操作介绍-3页1.概述-3页2.性能指标-3页3.面板说明-3页4.装表接线-5页5.接线模拟-6页6.接线更改-6页 二、软件操作介绍-7页术语定义-7页如何安装本系统-7页如何运行本系统-9页1.仿真系统登陆-9页2.在线帮助-10页3.系统串口设置-11页4.测试人员库功能-11页5.测试题库器功能-11页6.模拟仿真接线-13页7.查询测试结论-21页 三、实训目的-23页 四、实训基本要求-23页 五、安全操作规程-24页 六、接线检查知识-25页1.接线检查意义-25页2.投运前停电检查内容与方法-25页3运行时带电检查电压回路接线-25页4.运行时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25页5.实负荷比较法检查电能表接线-27页6用力矩法检查电能表接线-27页7相量图法(六角图法)-27页8追补电量计算-27页 七、实训项目-34页1.三相四线直通接线方式-34页2.三相四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34页3.三相三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37页 八、附录-41页附录1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考试表格-41页附录2用电检查培训相关例题及分析-42页 五、安全操作规程-24页 六、接线检查知识-25页1.接线检查意义-25页2.投运前停电检查内容与方法-25页3运行时带电检查电压回路接线-25页4.运行时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25页5.实负荷比较法检查电能表接线-27页6用力矩法检查电能表接线-27页7相量图法(六角图法)-27页8追补电量计算-27页 七、实训项目-34页1.三相四线直通接线方式-34页2.三相四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34页3.三相三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37页 八、附录-41页附录1电能计量装置接线检查考试表格-41页附录2用电检查培训相关例题及分析-42页 一、装置操作介绍1.概述 一、装置操作介绍1.概述该系统是专为电力计量部门装表、检表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而设计的。 可以仿真三相三线、三相四线有功、无功电能表的现场各种接线。 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如图一所示。 程控电源模拟母线上的电压、电流输出,接线转换箱进行各种接线的组合,在PC机的统一指挥下,可以模拟仿真现场的各种接线,其中包括三相三线高压表,三相四线高、低压电能表、PT二次接线、CT二次接线等。 因此,特别适合电力计量部门的职工培训或电力学校的学员进行仿真教学等。 3I程控电源RS232PC机RS2323I3U接线转换箱3U无功电能表有功电能表图一系统原理图2.性能指标a.分单人、双人、三人和四人操作四种型号b.电压档位57.7V、100V、220V、380V c.电流档位1A,1.5A,2.5A,5A d.频率50Hz e.相位00359.90;调节细度0.10f.供电单相220V10%,50Hz3.面板操作a图二是单人操作外观面板图,其中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联合接线盒上的配线,在内部已全部配好,在面板上只允许使用者拆、装电度表、更改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上的连线,或更改联合接线盒上或电度表表尾上的连线。 bI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分A、B、C三相。 按下此按钮后对应相别的电流接通(不管原来处于何种状态),同时相对应的指示灯亮,表明已按过按钮,直到PC机清除,指标灯才灭。 I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操作同上,但作用是使CT二次不处于短路状态。 U断恢复按钮更改接线用按钮,操作同上,但作用是使PT二次不处于断路状态。 停止/继续按钮考试过程中计时用按钮,考试过程中,考生做完一道题后,按下该按钮,语音提示该面结束,计时暂停,计算机存储考试结果,待操作人员恢复了接线、计算机设置下一道题后,语音提示该面开始,计时继续,直到操作人员全部操作完毕交卷后,计算机自动保存。 I短恢复U断恢复I断恢复AC220V50HzAABBCC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UA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I断恢复U断恢复I短恢复图二操作面板图三恢复按钮放大图c.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的定义如图四所示1-有功电能表2-无功电能表3-联合接线盒4-恢复按钮5-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6-电源插座7-报警指示灯8-倒计时显示窗9-辅助电能表表尾盒10-停止/继续按钮11-喇叭IC进IC出IB进IB出IA出IA进互感器接线端子UC出UC进UB出UB进UA进UA出图四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4.装表连线装置必须同时接入三相三线有功表和三相三线无功表,或者同时接入三相四线有功表和三相四线无功表,采用联合接线方式。 联合接线盒上的电压、电流的引出线与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11孔)表尾接线端子一一对应,但当接入的为三相三线表时,其中Ib的电流线(2根,绿色)和Un线(1根,黑色)是多余的,为使用安全,请把多余的3根线插入到专用的藏线孔中,同时需把联合接线盒的Ib相电流短路。 无论是三相三线表,或三相四线表,均需把表的接地端子与机壳地相连。 在使用“三相四线直接接入表”时,必须把电压卡片断开。 如图 五、六所示。 UA三相三线有功电能表三相三线无功电能表三相四线无功电能表UA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图五三相三线表接线图图六三相四线表接线图1接地点2参考电压UA220V50Hz总开关插座保险RS-232图七机柜后面板连接好电能表后,按图七连接好电源线、通讯线,按“启动”按钮接通电源,然后按“复位”即可进入正常工作。 按动“停止”按钮系统断电(注在使用停止按钮之前,最好先操作计算机将电压、电流降至为零)。 如遇到死机等故障现象按“复位”按钮。 5.接线模拟仿真按上述步骤装好表后,接通电源,即可通过PC机进行各种接线仿真,详见七软件操作。 注意三相三线电压测量参考点为接地点1;三相四线电压参考点为2UA。 6.接线更改操作者依据各种方法,判明错误接线的类型后,可以现场更改接线。 1若为互感器极性反接,则可在“互感器二次接线端子”处进行更改接线,定义见图四。 2若为错接相或表尾电流进出反接,则可在表尾接线处,或在联合接线盒处更改接线。 3在升起电压电流时,带电指示灯点亮,当语音提示全体开始时,考试开始;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有致命错误接线或电压线碰到外壳等情况发生时,红色报警灯立即闪亮,语音提示错误操作,计时自动停止,同时该面电压电流降下,带电指示灯灭,而其它面不受影响,此时,通过计算机清报警灯可以解除;当考试剩余5分钟时,语音提示该面最后5分钟,计时结束时,提示该面结束。 二、软件操作?术语定义表尾电压接线术语定义表尾电压接线指接入到电能表表尾的电压线表尾电流进出反接指接入到电能表的电流线是否有入出反接现象电流错接相指接入到电能表表尾的电流是否错接相别?如何安装本系统本软件可在简体中文WINS2000XP系统下安全运行,请在该系统下安装。 硬件要求:pentium200M以上CPU。 16M以上内存10M以上硬盘剩余空间4M以上显存,800x600以上分辨率,最佳选择为1024x768分辨率本系统通过光盘安装,安装步骤如下:1.首先请将本公司提供的光盘放入光驱中;2.打开我的电脑在WINDOW桌面上用鼠标双击我的电脑,再用鼠标左键双击光驱符号进入;3.打开Install文件夹进入4.双击Setup安装文件,出现欢迎画面后,系统首先提示您选择安装目录,系统默认目录为“.program fileswonder_soft”,如图所示:如果您修改安装目录,可以点击目录右侧的Browse按钮,会出现安装目录选择对话框。 如图所示:选定安装目录或输入所要安装的目录后,点击next按钮,出现选择程序组名界面,安装系统默认程序组名称为万特三相表错接线仿真系统,如图所示在安装过程中如果点击Cancel放弃安装按钮,系统提示如图所示提示您是否真的要放弃本次安装,如果确定,系统会退出安装。 安装完毕后,运行出现主画面即可进行操作。 ?如何运行本系统1.仿真系统登陆依次点击“开始-程序-郑州万特公司电能表接线仿真系统-三相电能表接线仿真系统”即可进入主界面,如下图在本界面中可以进行在线帮助、系统串口设置、测试人员库、测试题库编缉器、模拟仿真接线、查询测试结论等功能。 2.在线帮助在接线仿真系统主界面,按下帮助快捷键F1,即可进入在线帮助系统,如下图通过在线帮助系统,用户可以对每一步的操作获取方便快捷的帮助。 3系统串口设置一般按下面界面中的默认设置进行设定即可,即电源通讯串口设置为1,控制通讯串口设置为2,伏安表串口设置为3,计时器串口设置为4。 4测试人员库功能在主界面里点击测试人员库按钮,即可对测试人员信息进行完毕后,返回即可。 5.测试题库器功能5.测试题库器功能在主界面中点击试题库编缉器功能添加试题库,如上图所示。 第一步点击建立新题库按钮,在弹出对话框中输入所要设定的题库名称;第二步在“指定已选定条件”框中将所要选择的条件前打“”,在已经选择的条件内可以进一步进行选择,这里是个多重选择,如没有被选定的条件,则将其所有的可能组合进行排列组合;第三步点击根据当前设定条件产生接线方式按钮,则在左边方框内会根据设定的条件把所有的接线方式列出;第四步将接线方式加入题库,可以将所有的接线方式添加入题库,也可以选中一些需要的接线方式将其加入题库;第五步浏览题库在题库名称中选择题库名,点击浏览题库后出现下图所示界面,可以方便地进行分页查看,方便您进行研究和对同一类接线方式进行查阅6.6.模拟仿真接线第一步点击主画面中的模拟仿真接线按钮出现以下画面:第二步再依次点击接线方式、线电压(电压)、电流进行参数选择;注意接线方式、线电压栏只能选择,而电流栏既能选择又能输入。 第三步进行接线组合为方便培训,把48种基本组合单独罗列出来,其顺序和书本上的顺序一致,使用时直接点击48种基本接线查询按钮即可直接选择,如下图也可以任意组合,此时点击接线组合查询按钮,如下图,三相三线组合接线选择框三相四线组合接线选择框根据要求选择表尾电压接线、PT接线方式、CT接线方式、表尾电流进出反接、电流错接相表尾电压接线、PT接线方式、CT接线方式、表尾电流进出反接、电流错接相等接线形式,确认后出现下图(三相四线仿真界面)点击第A面接线,系统即升起电压、电流,随后依次点击第B、C仿真面,并且每个仿真面都重复以上第二步和第三步,以便给三个仿真面设置出不同的接线方式计算机依据不同的选择自动绘制各仿真面的接线图、相量图、功率计算公式及更正系数。 此时,如果选中PT二次接地,则在计算机的控制下就会接地,否则不接地。 电源状态显示栏,显示供电电源的状态,电源报警信息显示电源电压短路、电流开路的异常报警及报警的相别,报警次数限制当电源报警信息次数超过设定值时,系统将不能输出电压、电流,起到对整个设备的保护作用。 功率因数用于设定负载的性质。 清指示灯用于熄灭当前仿真面面板上的9个恢复按钮指示灯,清报警灯用于清除当前仿真面电压回路、电流回路故障报警指示。 设置电压、电流下标符第四步按下全部接线L按钮,系统即按各个仿真面的当前选择进行接线,同时使电源输出进行仿真。 第五步按下选择测试人员、计时器并判分,选择测试人员,设置考试时间,开始考试计时,如下图第六步考生考试完毕后,按下停止/继续按钮,终止计时;考官按下测试、分析按钮,系统即可进入测试分析(巡检)界面,点击开始接收数据按钮,系统即开始对当前仿真面进行电能表表尾电压电流参数检测并上传计算机,这期间会有数秒的延时,在等待期间最好不要操作其它功能,如下图所示接收数据完毕后,系统自动将检测到的电压电流相位等参数显示在测试数据栏中,点击分析按钮,系统即可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将所有可能的接线方式全部罗列出来,并进行分页查看,每种接线方式均能显示出功率计算公式、相量图、接线图和接线方式描述,查看完毕后,点击将分析结论保存按钮,将该面的考题和考试答案予以保存。 如下图所示选择测试面,依次对其它各面进行测试分析并保存。 之后再次点击选择测试人员、计时器并判分,给考试人员评分。 如下图评分完毕后,点击保存,对以上考生及其成绩予以保存。 然后考官对各个仿真面关电源,重新设置各仿真面下一道考题,接线恢复后,继续考试,直至结束。 第七步打印接线方式,如下图所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第八步现场测试记录制表、计算、画相量图功能依据下图输入现场平均功率因数、误差、实测电量,点击计算更正系数即计算出更正系数,若需要计算补算电量,请按补算电量按钮。 7.查询测试结论在主界面点击查询测试按钮,弹出如上窗口,在窗口中选择相关的日期、编码、姓名、排序等信息,然后点查询,在查询结果中将显示出来相关人员的信息,如下图操作注意事项?台体应保证可靠与大地连接;通讯线应保证可靠与计算机连接;?为免触电,请勿任意打开后门,钥匙请专人保管。 若需维护,请与我公司联系,非授权专业人员不可打开操作;?测量仪器如需现场取电,请使用专用配电插座,电压回路仅供测量使用;?先开计算机再开WT-F24,开机后请按复位按钮;需关闭系统时,请先退出WT-F24接线仿真系统软件后,再按后门处的停止按钮;?请不要在通电状态下插拔通讯线; 三、实训目的装置智能模拟现场的各种错误接线方式,学员模拟在实际现场的对用户查电的操作规范,对用户实际现场进行查线、分析、追补电量计算。 通过练习掌握对现场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接线方式进行查处,追缴电费等。 四、实训基本要求电能表接线仿真培训装置实训在于培养学员掌握电能计量原理与操作技能;现场查电的法律法规;对现场各种接线方式正确分析;对相应接线进行追补电量的计算。 培养学员学会根据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及实训设备,必须集中精力及时认真做好实训工作。 4.1实训准备实训准备即为实训的预习阶段,是保证实训顺利进行的必要步骤。 每次实训前都应先进行预习,从而提高实训质量和效率,避免在实训时不知如何下手,浪费时间,完不成实训工作,甚至损坏实训装置。 因此,实训前应做到 (1)通过电能计量理论书籍的学习,熟悉与本次实训相关的理论知识; (2)预习实训指导书,了解本次实训的目的和内容; (3)写出实训要点; (4)熟悉现场的操作规范,防止触电事故发生;4.2实训实施在完成理论学习、实训预习等环节后,就可进入实训实施阶段。 实训时要做到以下几点 (1)实训开始前,指导教师要对学员进行必要的理论指导,要求学员了解本次实训的目的、内容和方法,只有满足此要求后,方能允许实训开始。 (2)指导教师对实训装置作介绍,要求学生熟悉本次实训使用的实训设备、仪器,明确相关设备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二至三人在一台设备上进行实训,学员之间互相配合,共同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4.3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是根据实测数据和在实训中观察发现的问题,经过自己分析研究或分析讨论后写出的实训总结和心得体会。 (1)实训名称、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日期等。 (2)列出实训项目并绘出实训时接线图,相量图等。 (3)实训报告要简明扼要、字迹清楚、图表整洁、结论明确。 五、安全操作规程为了保证电能表接线实训质量,确保实训时人身安全与设备安全,要严格遵守如下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 (1)实训前,应检查设备机壳接地是否可靠; (2)实训时,人体不可接触带电线路和带电体; (3)更改接线必须在对操作面联合接线盒处电压断路、电流短路的情况下进行; (4)设备放置基础应平稳,且外壳应可靠接地; (5)设备使用单相220V供电,插上电源线前请将总供电开关断开; (6)三相表表尾接线一一对应且必须旋紧螺丝; (7)设备内置有精密仪器,防止异物落入,否则发生短路会损坏设备; (8)当电压短路或电流开路时,装置会产生报警信息;报警时应首先解除报警情况,再操作软件解除报警或退出,待故障排除后方可重新模拟接线; (9)如果关闭输出后,报警仍然不能被解除,请按小键盘上红色复位键; (10)如出现报警信息时应对应报警信息检查相应操作面,例如出现电流报警应检查电能表表尾、假表尾的接线是否有松动现象等,有可能在更换表时,没有拧紧造成;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如果使用设备时,出现异常情况,请参见下表寻求解决办法序号常见问题解决办法1无法开机检查总供电开关,合上开关2电压、电流报警检查表尾、接线盒接线3无输出检查功放开关 六、接线检查知识1.接线检查意义接线正确才能保证计量正确,否则即使电能表互感器的准确度很高,也会出现百分之几甚至百分至几百的误差,或出现电表不转、反转的特殊情况,甚至发生仪表损坏以及人身伤亡事故。 在电能计量装置的装设中,错误接线是经常发生的。 主要是由于装表人员的疏忽或不熟悉所致。 此外回路端子混乱不清、图纸错误或没有图纸、互感器极性和组别不对以及运行方式的改变等种种原因也会导致接线错误。 单相表只有一组电磁元件,大多数是直接接入的低压小用户,接线简单不太容易出差错,比较容易更正。 三相电能表计量特别是经过电流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接入的三相三线电能表,容易发生接线错误,而且不容易判断,影响也严重,应更加注意。 2.投运前停电检查内容在投运前需要检查互感器变比、极性和组别;二次绕组标志是否正确、是否导通、绝缘是否良好。 3.运行时带电检查电压回路的接线带电检查的前提是电能表的内部接线正确,带电检查的主要内容如下检查互感器的接线是否正确;检查互感器与电能表之间的接线是否正确。 (1)检查电压互感器接线正确性,主要检查电压互感器 一、二次侧有无断线或极性反接。 二次侧断线的判断无论V形和Y形接线的电压互感器,在不带负荷的情况下依次测量u、v、w相的电压,其中有两个为零,一个为100V,则一定是二次侧发生断线故障Uvw=100V,Uuv=Uwu=0V,则u相断线;Uwu=100V,Uuv=Uvw=0V,则v相断线;Uuv=100V,Uvw=Uwu=0V,则w相断线;一次侧断线的判断,当一次侧发生断线时,在二次侧测得的电压数值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及断线相别有关一次侧断线时二次的电压值一次侧断线相别接线方式二次电压数值(V)Uuv VvwWwu U相V形接线0100100Y形接线57.710057.7V相V形接线5050100Y形接线57.757.7100W相V形接线1000100Y形接线10057.757.7极性反接判断若极性反接,则在互感器二次侧测得的电压数值与互感器的接线方式及极性反接绕组的相别有关两个互感器为V形接法时不论哪一组绕组极性接反,三个线电压中有两个是100V,一个是173V;对Y形接线不论哪一相绕组极性接反,3个线电压中有2个是57.7V,1个是100V。 2个57.7V线电压中的同名相,即为极性反接的一相。 (2)确定接地点和相别用一只电压表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接电能表三个电压端钮,可以判断TV的接地情况。 电压表三次均指100V,说明TV二次侧回路没有接地,构不成回路。 三次均指0V,说明无安全接地;两次为100V,一次为0,说明可能是两台单相互感器V形连接,也可能是三只单相TV或一台三相五柱TV为Y形连接。 以上三种均可断定B相接地,为0的一相即为B相,根据相序可以定出A相和C相。 三次均指100/3V,说明TV是Y形连接且中性点接地,这种情况一时还不能定相别。 确定v相的方法1)将电压表的一端接向已知相别的其他仪表的v相端子,另一端依次接向电能表的三个电压端子,则电压表指示0的一相为v相;2)若已知电压互感器二次侧V相端子,可将电压表的一端通过足够长的导线接向电压互感器的V相端子,电压表的另一端依次接向电能表的三个电压端子,电压表指示零的一相即为V相。 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断开电压互感一次侧V相电压,测量其二次线电压,如有2个50V或(57.7),1个100v,则电压为100V的两个端子分别为u相和w相,剩下的就是v相。 (3)检查相序方法电感(电容)灯泡法,将电感或电容与2个灯泡接成星形,接到电压互感器的二次或电能表的电压端子上。 当灯泡的亮暗如下时为正相序,否则为负相序。 u vw亮暗暗亮w vu使用相序表测相序时,当将其标有U、V、W的三个出线端子分别接向电能表的三个电压端子时,可能出现三种接线顺序,即UVW、WUV、VWU这三种接线顺序均属于正相序。 4.运行时带电检查电流回路的接线 (1)断开U相或W相电压,观察电能表是否转动。 检查时依次将接入电能表的U相或W相电压端子断开,电能表仍能转动。 断开U相,圆盘不能转动,说明第二元件(接入电源Ic相、电压Uab)的电流回路可能有短路或断线等现象;断开W相,圆盘不能转动,说明第一元件(接入电流Ia相、电压Uab)的电流回路可能有短路或断线等现象。 需特别注意的是,当功率因素cos=0.5时,第一元件计量的功率为0。 对这种情况,可以在断开W相电压的同时,将W相电压换至U相电压的端钮上,此时第一元件所计量的功率为PA=UcbIacos(90+),若=60,电能表应有明显的反转,否则说明U相电流回路可能有短路或断线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当负荷功率因数为0.5时,U相元件正常情况下表就不转,为防止误判,可在断开W相电压的同时用W相电压代替U相电压,如表仍不转,才能说明U相电流回路有断线或短路;如表明显反转,则说明U相电流回路无断线或短路; (2)测量电流回路,确定TA有无极性反接,用标准电流表分别测量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和公用线的电流值,对A、C相TA二次侧分别接入电能表的电流端子,如三相负载平衡,则三次测量值相等,如公共线电流为其它相电流的倍,说明有一台TA极性反接; (3)判断电流回路接地的正确性。 用一根两端带夹子的导线,一端接地,另一端依次与电能表的电流端钮连接。 与不接地的端钮连接时,导线与电流线圈中的电流被分流,表盘转速变慢;与接地端钮连接时,表速不发生变化,通过此法可以判断出哪个端钮接地,接地是否正确。 5.实负荷比较法检查电能表接线1)核对有功电能表接线利用瓦秒法计算出功率与同一线路上功率表的指示值相比较,若两者近似相等,说明电表接线正确;2)核对无功电能表的接线同上3)核对负荷功率因数6.用力矩法检查电能表接线1)断开v相电压法2)对换电压法7.相量图法(六角图法)绘制六角图的主要步骤测量电能表电压端子间的线电压,其值应接近相等,找出V相电压端子;测定电压相序,确定接入电能表的电压相别;根据测得的电压相序画出线电压相量;测定各电流相量在相应电压相量上的投影。 8.追补电量计算更正电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测定相对误差将标准电能表按正确接线方式接入被试电路,在线直接测定被试电能表在错误接线时的计量相对误差;2)更正系数法实测更正系数法;错误接线分析法;估算法。 电能计量装置发现有错接线可能时,可以通过六角图测试法相量分析后来确定错接线方式。 例某一错接线三相三线计量方式所对应的功率表达式phcos(90a)+cos(30c)312phcos(60)三相三线正确的功率表达式0312phcos以上式中P为三相三线错接线所对应的计量功率;0为正确接线所对应的计量功率;U为线电压;ph为相电流,cos为负载的功率因数,ac。 更正系数x0(312phcos)312phcos(60)2(1312tg)得出更正系数的表达式,还需确定负载的功率因数,才能确定更正系数,该方法存在二个问题,负荷的功率因数难以确定,由于原有功、无功电量是错接线方式计量的电量,使用该数据计算得到的功率因数,显然是错误的。 计量电能表在正确的接线方式下,由于环境的温度、湿度、电压、频率、工作位置、外磁场、功率因数等影响量的变化,该表的误差特性曲线也会发生变化。 那么,在错接线方式下的计量电能表,同样应该考虑由影响量变化引起的误差特性曲线的变化,尤其是当出现缺少一个驱动力矩的错接线方式时,由不平衡误差为主要部分的相对误差的变化值更大,为此本人采用标准电能表在现场实测错接线的更正系数来直接获取更正系数,来解决以上的两个问题。 1解决问题的实测方法1.1当计量装置用TA、TV无损坏时产生的错接线时。 首先,采用六角图测试法,对错接线进行相量分析,确定该电能计量装置的错接线方式,然后,保护其计量电能表的错接线状态。 在该错接线方式下,若计量二次回路能够分离为正确二次接线和错误的二次接线,那么,使用等级精度不大于0.2级的计量电能表的作为标准电能表,接入正确的二次回路中,这样标准电能表所接入的接线方式是正确的电能计量接线方式,而计量电能表所接入的接线方式是错误的计量接线方式,用正确接线方式下的标准电能表来校验错误接线方式下的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通过计算就得到计量电能表错接线的更正系数。 1.2当计量用TA、TV被损坏时产生的错接线 (1)用与1.1相同的方法确定错接线方式。 (2)调换被损坏的TA、TV,恢复正确的接线方式。 (3)根据确定的错接线方式,在联合接线盒与计量电能表接线盒二次接线模拟错接线方式。 使计量电能表仍保持原来的错接线方式计量。 而此时联合接线盒与TA、TV的二次接线端之间的二次接线为正确接线,使用与1.1相同的校验方法,就得到错接线方式的更正系数。 1.3当错误接线方式下,正确接线与错误接线无法同时在同一计量二次回路存在时,也就是当错接线存在时,正确的计量接线方式就无法恢复,或当计量二次接线被纠正为正确的线方式时,错误的接线方式就无法模拟时,采取六角图测试法,确定错接线方式,计算更正系数。 然后,使用标准电能表,接入错接线方式下的计量回路中,用错接线方式下的标准电能表来校验错接线方式下的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通过计算可以得到该错接线方式的更正系数。 当标准电能表接入错接线回路,若某一驱动元件发生倒走,即负力矩时,不管被检的计量电能表是否反转,为了保证标准表应有的准确度,则通过反接标准电能表电流的方法,使之正转。 注意标准表的最后读数应加上一个负号。 2实测方法的误差分析设正确接线方式的标准表计量的功率为P0,错接线方式下的标准表计量的功率为P,错接线方式下计量电能表的功率P,计量电能表存在计量误差时的更正系数为X,不存在计量误差时的更正系数为,那么用标准电能表在正确接线方式下校验错误接线下的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为%时,更正系数的计算因为%(0)0100又0所以(0)00100(1)1得1(1)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该更正系数,包括二个方面 (1)计量电能表由错接线方式引起的相对误差; (2)错接线下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用标准电能表在错接线方式下校验错接线方式下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时,更正系数的计算(0)0100,(1)00(1)由于01(1)则1(1)(1)从以上表达式可以看出,该更正系数,包括二个方面 (1)计量电能表由错接线方式引起的相对误差; (2)错接线下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 3例证某高供高计用户电能计量用TA变比100A5、TV变100kV/0.1kV、倍率2000。 该用户开工生产后,发现其用电单耗明显少于同类企业的用电单耗,怀疑该用户存在计量装置错接线的可能和窃电的嫌疑,立即赴现场检查,计量柜封印都完好无损,排除人为窃电的可能,随后进行六角图测试,相量分析后,确定该电能计量装置的错接线方式为第一元件,第二元件即是A相电流反接造成的错接线的方式,相量图如图1所示。 根据错误接线方式计算确定更正系数,错误接线的功率表达式()cos(18030)cos(30)AAcos(30)cos(30)phsin312phcos(phsin)312tg现场实测(改正为正确接线时)cos0.78tg0.803.120.802.165实测法使用0.1级电子式标准电能表表,电能常数为810.6脉冲kWh,被实测的计量电能表电能常数为1800rkWh、等级1.0级,现场校验方法使用1.1实测方法,根据相量分析确定的电能计量装置的错接线方式,那么标准表A相电流需反接输入,才能使标准表的接线在正确接线方式下来校验错误接线下的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来更正系数。 算得标准数(标准电能表的方式常数)被校电能表的常数(8106)18004444.4当N选定被检表10r或10个脉冲时,标准数44444脉冲实测标准数的脉冲为98100个脉冲根据电能表现场校验的相对误差的计算法,相对误差(算得标准数实测标准数)实测标准数100那么相对误差(4444498100)9810010054.695被校电能表为1.0级,如误差按0.1计,则相对误差54.701(1)11(54.70)2.208该电能计量表自投入运行以来,累计抄见示数为52个数字,累计电量为52变比变比522000104000(kWh)由于该用户是新开工用户,那么可以判定错接线发生之日就为该用户的装表接电之日,那么该用户的退补方法按计算法为应补电量累计电量累计电量(1)累计电量(2.1651)104000121160(kWh)按实测法为应补电量累计电量累计电量(1)累计电量(2.2081)104000125632(kWh)比较两方法,可得到少补电量1256321211604472(kWh),上述例子说明,通过实测法不仅可以挽回少补的电量损失,而主要的通过实测法还可以对计算法得到的更正系数进行验证,检验六角图相量分析法确定的错误接线,是否符合现场实际的情况,把握退补电量最后一关,确保退补电量工作万元一失。 4现场实测工作的注意事项 (1)现场实测工作至少由2人担任,严格遵守安规有关规定进行工作。 (2)实测时,现场的负荷必须达到电能计量装置检验规SD109-83规定的电能表现场检验条件。 若现场运行的负载很不稳定,那么可以查阅该用户运行值班记录,选择一个负载曲线比较平坦的时段内进行实测,偶尔短时间的冲击负荷以及大负荷的起动,不是适合校验的。 (3)实测时,标准表的正确接线方式,必须是通过六角图测试法经相量分析后,确认为正确的标准接线方式时,才可用正确接线方式下的标准电能表,校验错接线方式下的计量电能表的相对误差,来获取更正系数。 七、实训项目为使学员较好的掌握现场用电检查技能,下列训练采用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方式。 注重培养学员的学习兴趣,人性化的PC操作界面使学员在相对活跃的气氛中逐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1.三相四线直通接线方式1)训练目的通过学员对三相四线直通表接线方式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该种接线方式的现场查处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2)训练内容三相四线直接接入方式比较简单,现场一般不太容易出错,接线图如下(图1)*U*VWIuIvIw*In N图1该接线方式最适合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不论三相电压电流是否对称,都能正确计量。 在农村三相电力系统中,宜采用三只单相电能表,不宜采用一只三相电能表测量电能。 在三相电能表计量如发生计量故障,很难区分是负荷变小还是电表接线故障,而三只单相表计量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 在三相四线有功电能表计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按正相序接线,否则宜产生附加误差; (2)中性线即零线不能接错,否则电压元件将承受比规定值大3倍的电压; (3)与中性线对应的端子一定接牢,否则可能因接触不良或断线产生电压差,引起较大的计量误差。 2.三相四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方式1)训练目的通过学员对三相四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方式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该种接线方式的现场查处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2)训练内容 (1)正确接线图图2 (2)假设用户由于更换互感器等原因造成接线错误,电压相序接反为acb电流接入为IaIbIc,通过操作软件设置该故障,由学员在操作面模拟实际现场对该计量故障进行用电检查,3)设置步骤 (1)双击操作软件快捷方式进入主界面,选择“模拟接线仿真”进入接线设置界面,点击接线方式下拉菜单选择“三相四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选择表类型; (2)点击接线组合查询,选择“电压相序acb,电流接入为IaIbIc”点击确认; (3)点击你需要接线的操作面接线;至此接线故障设置完毕;有关软件的详细操作,请参阅前面的软件使用部分,限于篇幅,不再详细复述;4)学员在操作面模拟实际测试用户计量部分相关数据,如下图图3用户联合接线盒图4用户互感器二次端子图5用户表尾(学员可以测量部分)5)学员根据测量数据进行分析,画出接线图图6实际接线图6)画出相量图7)写出更正系数8)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际用户信息计算追补电量3.三相三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方式1)训练目的通过学员对三相三线经PT、CT接入,CT简化接线方式的学习,使学员能够掌握该种接线方式的现场查处方法,提高学员的实际操作水平;2)训练内容 (1)正确接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