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1页
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2页
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3页
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4页
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终 给水管网B任务书、指导书 长春建筑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B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XX省XX市XX区(县/镇)排水管网工程初步设计。 二、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学生在学习给水排水管网系统的基础上,综合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完成排水管网设计任务。 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排水管网设计问题的能力,并进一步进行绘图练习及计算机绘图,加强利用参考书的能力。 三、原始资料1.XX省XX市XX区(县/镇)规划图1张(1:10000,等高线间距1m)。 2.城市人口分区和建筑层数标准情况分区人口(万人)房屋层数卫生设备情况3.火车站用水量m3/d。 4.浇洒道路用水情况长江以北,一天两次,分别是9:00-10:00和15:00-16:00;长江以南,一天三次,分别是9:00-10: 00、15:00-16:00和19:00-20:00。 5.使用城市管网工厂的资料 (1)甲厂有人,分三班生产,在热车间工作,一般车间工人下班后有的淋浴,生产用水量为m3/d,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2)乙厂有人,每班人,都在同一车间工作,下班后的工人淋浴,生产用水量为m3/d,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3)丙厂有工人,都在热车间工作,分三班,每班人,生产用水量m3/h,生活用水均匀使用; (4)丁厂有工人,分两班生产,生活用水大小间隔使用,最大占全天用水量的,最小占全天用水量的,生产用水量为m3/d。 四、设计任务新建排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初步设计。 五、设计成果及要求1计算要求 (1)认真阅读课程设计任务书,弄懂设计意图及设计要求 (2)结合地形条件,水文资料,风向等设计资料确定合理的排水体制,水厂位置,划分排水区域,布置排水管网。 确定两种以上方案进行方案比较,选优。 (3)结合设计污水量定额与变化系数计算各节点,干管及排水总干管的排水流量 (4)结合设计充满度,流速,坡度,埋深,最小管径,衔接等设计参数运用计算机程序对排水管网进行水力计算 (5)选择一条雨水干管进行雨水的水力计算 (6)绘制管道平面图和纵剖面图2设计要求按课程设计任务书提供的课题,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1)设计计算书、说明书1份; (2)排水管网总平面图1张; (3)排水管道平面图1-2张; (4)与平面图相对应的管道纵断面图1-2张。 设计计算书、说明书,要求书写详细的计算过程,公式。 参数的选取应符合规范的要求。 严禁相互抄袭。 六、考核办法总成绩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分评定。 成绩评定包括以下内容 (1)设计表现占20%包括设计态度;资料准备情况;与指导教师交流情况;是否独立完成;出席(包括出勤情况);请假,迟到等。 (2)设计成果a.设计计算书占10%包括全面性,正确性。 全面性主要看设计内容是否全面,计算过程是否完整,考虑的因素是否全面等;正确性主要看设计方案的正确性,是否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管理方便,便于施工。 b.计算说明书占10%应论述方案的合理性,论证过程应严谨,依据应充分,数据应可靠。 设计参数的选择应符合规范要求,并论述设计的依据。 设计任务是否完成,设计内容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合理,方案是否优化等。 c.设计图纸占50%包括图纸数量是否完成,图纸是否规范,图例是否符合规定,图幅布置是否合理,线条关系是否正确,内容是否完整。 设计深度是否达到任务书的要求等。 (3)答辩占10%包括设计内容是否充实,是否有足够的难度和工作量,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否流畅地正确报告论文内容。 能否完整准确地回答与设计相关的基本性和扩展性问题。 长春建筑学院给水排水管网系统B课程设计指导书姓名专业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城建学院 一、设计题目XX省XX市XX区(县/镇)排水管网工程设计。 二、设计内容1.排水管网课程设计计算书、说明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1)目录 (2)设计任务及依据 (3)设计排水量的计算1)雨水应包括汇水面积计算、暴雨强度计算、径流系数、径流时间等。 按满流计算。 2)污水应包括设计污水量计算、流速、坡度、充满度等。 按非满流计算。 3)雨污合流管网应包括设计污水量计算、雨水量的计算,总水量、设计流速、坡度、充满度等。 (4)排水管网的布置应标注汇水区域,汇水面积,排水体制,管径,坡度,检查井的布置、排水出口等。 (5)方案的选择及论证应根据给定的条件,确定排水体制,排水方向。 根据地形条件论述是否设置中途加压泵站。 是否有调节构筑物可利用。 是重力流还是压力流等。 论证应从技术、经济、施工、管理、维修等多方面进行比较后确定最优方案。 (6)排水管网的水力计算主要应计算设计水量、径流时间、设计流速。 设计坡度、设计充满度、调节水量等。 并确定管道材料和管径。 (7)雨水(污水)泵站水泵扬程的计算主要计算所须水泵的扬程,流量,功率,台数。 (8)主要工程量统计表,材料,接口形式,施工注意事项等。 2.给水排水管网系统B课程设计应绘制下列图纸 (1)排水管网总平面图应包括管道的位置、管径、检查井坐标、相应的附属设施。 绘图比例一般应为11000。 (2)排水管道平面图要求有管径,长度,检查井坐标,(或相对道路中心线的距离)转角点的角度,坐标,检查井编号,位置等。 绘图比例一般应为1500(施工图)。 (3)排水管道纵断图绘图比例一般应为横向1500或110000,纵向1100或1200。 纵断图应包括规划路面标高、自然地面标高、管道埋深,沟槽深度。 坡度,距离,累计距离,检查井编号,基础等内容。 距离一般应为20m设一点,地形变化较大处应适当加密。 三、进度计划教学内容学时地点集中学习指导教师公布设计题目,让学生熟悉设计条件0.5天教室确定排水区界,划分排水流域,方案比较1天教室、机房排水流量计算1天教室、机房水力计算2.5天教室、机房设计说明书及绘制图纸1天教室设计成果和成果验收1天教室 四、格式要求(一)基本要求1纸型A4纵向、单面打印2页边距上2.5cm,下2.5cm,左2.5cm,右2cm,页眉1.5cm,页脚1.75cm3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号、标准字符间距。 西文、数字等符号采用Times NewRoman字体4行距1.5倍行距(二)目录1标题“目录”(黑体、二号、居中)2目录中最少列出第一级标题(章)和第二级标题(节)章标题(黑体、四号)节标题(宋体、四号)第三级标题(楷体、四号)各级标题居左顶格、单独占行,标题后注明起始页码3目录不加页码(三)设计说明书正文1页眉(宋体、五号、居中)奇数页XXX课程设计偶数页学生姓名题目2页码页面底端(页脚)、右侧3章条序码(阿拉伯数字、小圆点间隔、末尾不加小圆点、左顶格、编号后空一个字距)第一级(章)1,2,3,(黑体、小二号)第二级(条)1.1,1.2,2.1,2.2,3.1,3.2,(黑体、小三号)第三级(条)1.1.1,1.1.2,1.2.1,1.2.2,2.1.1,2.1.2,2.2.1,2.2.2,3.1.1,3.1.2,3.2.1,3.2.2,(黑体、四号)如在条以下仍需分层,则通常用a,b,或1),2),编序,左空2个字距。 4前言、引言不编序号(四)图表1图表字体(宋体、五号)2图表名(宋体、五号、居中)3图表按章编号(如图1- 1、表2-2等),图编号及图名置下,表编号及表名置上。 插图宽度不宜超过10cm,有刻度的坐标图不加箭头,标值线朝里,其标值数字尽量不超过3位数(如用30km代替30000m)或小数以后不多于一个“0”(如用5g代替0.005mg);标目中的物理量的符号用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纵坐标标目、标值逆时针旋转九十度书写;图中坐标线、尺寸线、引线0.5磅,轮廓线、函数线等主要部分0.75磅;文中图片要清晰。 表格的绘制均用三线表,表内无斜线、竖线,结构比较复杂的表可增加不通长的辅助线;表头中量的写法要规范,量的表示法不允许出现两条斜线(如动量矩单位kg.m2/s,在表中应为L/kg.m2.s-1);表中“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代表实测数据为零。 (五)公式公式统一用Microsoft公式3.0在系统默认状态下,居中放置,其前的“解”、“假设”等文字顶格书写,公式序号按章排,加圆括号,居行尾。 如“(1-1)”、“(2-1)”,。 公式换行书写时与等号对齐,凡正文中未提到的公式可不排序。 (六)引用和注释1引用用“1”、“2”表示,按上标书写2注释用“”、“”表示,按上标书写注文(宋体、五号、单倍行距)注文在加注页面下端,用0.75磅、居左、页面宽的三分之一短线与正文分开(七)其它1标题“致谢”(黑体、二号、居中)2标题“附录A”、“附录B”(黑体、二号、左顶格,页码不单排,与正文接续)附录中译文的书写格式与正文书写格式相同3标题“参考文献”(黑体、二号、居中)参考文献正文(宋体、五号)(八)各类文献的著录格式及示例1专著顺序号著者.书名M.版本.其他责任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示例:1夏小华,高为柄.非线性系统控制及解耦M.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xx.2期刊顺序号作者.题名J.其他责任者.刊名,年,卷(期):页码.示例:2高为柄,程勉,夏小华,(等).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发展J.自动化学报,xx,17 (4):513523.3论文集顺序号作者.题名A.见:编者.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页码.示例:3Fox RL,Willmert KD.不等式约束的连杆曲线最优化设计A.见:机构学译文集编写组.机构学译文集C.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232242.4技术标准顺序号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示例:4GB3100310293量和单位.5学位论文顺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保存者,年份.示例:5陈淮金.多机电力系统分散最优励磁控制器的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电机工程系,xx.6会议论文顺序号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