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doc_第1页
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doc_第2页
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doc_第3页
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doc_第4页
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品检作业指导书(馍片线) 馍片线品检作业指导书核准审核拟制核准审核拟制 一、制作单位 二、文件编号 三、发行状态网络书面 四、阅读等级A级全体员工B级部长(含)以上员工C级经理级(含)以上人员 五、建立修改记录版次生效日期撰稿人修改说明A/0新修订。 1.目的使品检明确馍干线各管控点的检验方法。 2.适用范围馍干线各管制点。 3.权责3.1对馍干线各管制点的半成品各项指标检测、入库成品的包装指标检验及各管制点的管控工作均由品检人员负责。 3.2计量器具每班校验工作由品检员负责。 3.3计量器具定期校验由化验室到有资力的检验机构定期检验。 3.4原料、半成品、成品的部分理化指标,微生物数据分析由化验室负责。 3.5产品出厂检验的五项内容感官、水分、净含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检验由化验室负责。 4.定义4.定义无5.作业内容5.1卫生5.1.1员工个人卫生5.1.1.1检验标准人员着装卫生规范,要求干净整齐、戴帽规范、不准留长指甲、化妆及带个人物品进入车间5.1.1.2检验方法a、对进入车间内的员工及生产过程中的员工着装卫生进行检查b、每周一检查指甲5.1.1.3检验频率随时抽查5.1.1.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符合要求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纠正,若多次指出仍不改正的将视为异常报告5.1.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1.2设备、工器具卫生5.1.2.1检验标准设备、工器具、容器要求干净卫生并要求使用耐腐蚀、不易生锈的材料制成,无物理危害发生的可能性。 5.1.2.2检验方法按检查要求对各岗位、设备、工器具进行检查,做到“三无”手摸无灰尘、眼看无杂质、鼻嗅无异味5.1.2.3检验频率随时检查5.1.2.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符合,要求及时清理、清洗或更换5.1.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1.3原料、半成品卫生5.1.3.1检验标准车间所用的各种原材料要求防护得当,并离墙、离地放置在垫板上,并且无被污染的可能性5.1.3.2检验方法到原料存放区检查所用辅料是否放置在垫板上,并作好防护,检查封口是否严密5.1.3.3检验频率随时检查5.1.3.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符合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5.1.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1.4员工操作行为5.1.4.1检验标准要求员工严格按工艺规范化操作,并且无造成食品危害的行为及动作发生。 5.1.4.2检验方法按检验频次对生产过程中的员工进行检查,检查其是否有交叉污染动作或行为发生5.1.4.3检验频率随时检查5.1.4.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符合时现场纠正操作工错误行为,并采取防护措施,避免污染食品。 5.1.4.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5环境卫生5.1.5.1检验标准要求各区域、岗位环境良好,并保持现场物品摆放符合5s标准。 5.1.5.2检验方法按检查频次对各岗位环境卫生进行检查,做到干净、整洁、无杂物。 5.1.5.3检验频率随时检查5.1.5.4异常处理当出现与标准不符合时,要求及时清扫、清洁,如有与标准相违背较大时,要求停产整顿直至符合要求后生产。 5.1.5.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2配料5.2.1计量器具要求5.2.1.1检测标准:a、温度计量程1-100分度值1b、磅秤量程100分度值50c、电子秤量程30分度值5g5.2.1.2检测方法:温度计:用相同的两个温度计测试同一水温,相同视为合格.磅秤:用同一物品放在磅秤和另一标准秤上称重,重量相符为合格.电子秤:用标准法码校验,放在电子秤中间及四角,显示数值与法码重量符合视为合格.5.2.1.3检测频率:1次/班5.2.1.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符合时,与当班班长协调,及时校验或更换至符合要求.5.2.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2.2原料要求5.2.2.1检测标准:兑料所用面粉、白砂糖、盐等原料要求无结块、无异味、无杂质,并要求在保质期内使用;所泡废馍应无硬块、无异味、无杂质,上下均匀柔软;酵母搓碎至米粒状;油温达到4050.5.2.2.2检测方法:目视;用温度计测量兑料处油桶内油温,查看其是否在标准范围之内。 5.2.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2.2.4异常处理:当原料不符合要求时,及时退回仓库,不能及时退回的,作好标识隔离工作。 泡馍,酵母处理不符合要求的,要求处理合格后使用。 油温过低放不出油;油温过高,检查棕油无变质后添加配方用水降温至符合要求使用,并及时通知段长到车间贮油罐处查看是否油罐加热过高,手感过烫,若是,应迅速关掉蒸汽阀门,并鉴定油脂是否变质。 5.2.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2.3兑料程序5.2.3.1检测标准严格按技术部工艺配方要求进行操作。 5.2.3.2检测方法:目视5.2.3.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2.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按工艺配方进行操作时,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告知相关班长解决,并跟踪出馍质量。 5.2.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5.3打面5.3.1打面顺序5.3.1.1检测标准:严格按生产车间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5.3.1.2检测方法:目视5.3.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3.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按作业指导书操作时,要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告知相关班长解决。 5.3.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3.2面团要求5.3.2.1检测标准:打好面团有粘度、软硬适中、表皮和面心呈一色,能抱成大团状5.3.2.2检测方法:用手在盛面斗内取一小块面,用手感知是否有粘度、无硬块,撕开查看表皮和面心颜色是否一致。 5.3.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3.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通知有关技术人员,作回收或按一定比例添加使用,不能使用的作报废处理。 5.3.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4压面5.4.1压面方法5.4.1.1检测标准:严格按生产车间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5.4.1.2检测方法:目视5.4.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4.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按作业指导书操作时,要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告知相关班长解决。 5.4.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4.2压面时间5.4.2.1检测标准:5-9月份每锅面20分钟内完成,10-4月份每锅面30分钟内完成。 5.4.2.2检测方法:目视5.4.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4.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若连续指出不改正的将视为异常报告。 5.4.2.5记录:将检验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4.3压面遍数5.4.3.1检测标准:14-16遍5.4.3.2检测方法:目视5.4.3.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4.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若连续指出不改正的将视为异常报告。 5.4.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4.4压面厚度5.4.4.1检测标准:1.20.2cm5.4.4.2检测方法:用精度1mm尺子测量5.4.4.3检测频率:1次/班5.4.4.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并调节设备至符合要求。 5.4.4.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4.5压面程度5.4.5.1检测标准:压面到有粘度、无层次、手感光滑、周边规则5.4.5.2检测方法:用眼看,用手感5.4.5.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4.5.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并采取措施调节设备直至符合要求。 5.4.5.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5成型5.5.1面棒要求5.5.1.1检测标准:成型好的面棒要求内部无气孔。 5.5.1.2检测方法:到成型机处取切割好的面棒,查看其内部是否有气孔。 5.5.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5.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及时要求操作工调节,直至符合要求,不合格品回收。 5.5.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5.2计量工具5.5.2.1检测标准:电子秤,量程30kg分度值5g5.5.2.2检测方法:用标准法码校验,放在电子秤中间及四角,显示数值与砝码重量符合视为合格。 5.5.2.3检测频率:1次/班5.5.2.4异常处理:当出现量程不符合时或经过校验后出现较大偏差,及时通知班长更换新秤,但如果出现偏差不大于分度值时,及时要求操作工注意计量准确。 5.5.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5.3面棒计量5.5.3.1检测标准要求每个面棒重量控制为730-750g5.5.3.2检测方法对计量后的面棒进行抽检,在6kg电子称上称量。 5.5.3.3检测频率:1次/2小时,抽查数量6个5.5.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操作工规范操作行为,作异常记录报告,并通知班长处理。 5.5.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6压盒5.6.1模具要求5.6.1.1检测标准:馍盒内无杂物、无干馍皮,盒盖气孔不堵塞,忌用热盒装。 5.6.1.2检测方法:在上架处抽检盒内是否有干馍皮,手感馍盒是否冷却。 5.6.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6.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清理、清洁馍盒至符合要求;模盒温度高,延长冷却时间。 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5.6.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6.2压盒方法5.6.2.1检测标准:严格按照生产车间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 5.6.2.2检测方法:目视5.6.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6.2.4异常处理:当发现不按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时,要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告知相关班长5.6.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7装架5.7.1托盘要求5.7.1.1检测标准:要求托盘内无杂质,无废馍渣及馍皮,要求保持干净。 5.7.1.2检测方法:目视5.7.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7.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清理、清洁。 5.7.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7.2装车顺序5.7.2.1检测标准:严格按照生产车间岗位作业指导书操作5.7.2.2检测方法:目视5.7.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7.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按工艺操作的,要求及时纠正并提出警告或视为异常报告5.7.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8醒发5.8.1计量器具5.8.1.1检测标准:a、温度计量程1100分度值1b、湿度表量程10100%分度值2%5.8.1.2检测方法:用两个量程相同的温度计、湿度计进行互相校验,数据相同则为合格5.8.1.3检测频率:1次/每班5.8.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及时与当班班长协调更换直至合格,品检进行跟踪验证。 5.8.1.5记录:将出现异常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8.2醒发条件5.8.2.1检测标准:a、温度361b、湿度60-70%c、时间夏季30分钟;冬季60分钟;春秋50分钟5.8.2.2检测方法:醒发间看温度计、湿度表,查显示数据是否符合要求。 5.8.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8.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时要及时调整,当出现其它异常时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适当调整。 5.8.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8.3醒发程度5.8.3.1检测标准:面棒居盒内2/3时进行蒸制。 5.8.3.2检测方法:到醒发间抽查即将进入蒸柜蒸制的面棒,按上、中、下顺序查看其体积是否达到盒的2/3。 5.8.3.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8.3.4异常处理:体积不达标,延长醒发时间;醒发过度蒸制后作废馍处理。 5.8.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8.4记录检查5.8.4.1检测标准:要求将每车醒发开始时间及结束时间,温度、湿度,详细记录清楚,并要求填写及时,正确、真实、清晰、规范。 5.8.4.2检测方法:按检查频次对醒发记录进行检查,并与自己所测数据进行对比验证。 5.8.4.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8.4.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认真填写,晚填超过30分钟或与品检实测数据相差较大的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8.4.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9蒸制5.9.1蒸制条件5.9.1.1检测标准:a、气压0.2-0.3mpa b、时间50分钟c、压力温度96-100d、分气缸压力0.35mpa5.9.1.2检测方法:查看蒸柜旁气缸及蒸柜上方气压表压力是否达到要求。 5.9.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9.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采取相应措施延长蒸制时间或停产。 当出现停电、停汽或操作失误造成馍未蒸熟或蒸制过度作报废处理。 5.9.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9.2记录检查5.9.2.1检测标准要求将每车蒸制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及压力、温度详细记录清楚,并要求填写及时、准确、真实、规范。 5.9.2.2检测方法:按检验频次对蒸制记录进行检查并确认填写是否及时、真实,并对结果进行验证。 5.9.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9.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填写,晚填超过30分钟或填写虚假记录的将作为异常记录报告。 5.9.2.5记录:将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0倒馍5.10.1出架要求5.10.1.1检测标准:出架后约晾3分钟,盒子表面无水滴脱落5.10.1.2检测方法:目视5.10.1.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10.1.4异常处理: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操作工错误行为。 5.10.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0.2出馍防护5.10.2.1检测标准:倒馍时要严防磕碰造成馍体缺损或变形,上架时摆放整齐,间距为1cm5.10.2.2检测方法:到凉制架上抽查是否有缺损馍及变形馍,摆放间距是否达到1cm5.10.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10.2.4异常处理:出现不符合时及时纠正,并将不合格品隔离、挑拣后使用。 5.10.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0.3出馍质量5.10.3.1检测标准:要求出馍组织均匀,不能过粗、过细。 (参照标准图样)5.10.3.2检测方法:抽查刚出盒的热馍,查看其组织结构是否达到要求。 5.10.3.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10.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与段长协调并排查原因,采取措施改善,品检验证。 5.10.3.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1凉制5.11.1凉制条件5.11.1.1检测标准:a、冷却水分24-26%b、间距1cm c、凉置时间3小时d、翻馍时间中途1-1.5小时翻馍一次5.11.1.2检测方法:冷却水分由化验室定期抽查,其它项目到凉制架旁抽检凉制时间单,查看其翻馍时间及凉制时间是否符合要求。 5.11.1.2检测频率:1次/2小时5.11.1.3异常处理:出现间距不符合,不按时翻馍,及时纠正,做到及时翻馍并延长晾置时间。 凉置时间不够,后道工序使用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出现停电、设备故障,不能连续生产时,要用干净的湿布罩住,防止表面水份散失,影响烤制颜色。 5.11.1.4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11.2凉制记录5.11.2.1检测标准:要求将出馍时间、翻馍时间、下架时间填写清楚,并要求及时、准确、真实。 5.11.2.2检测方法:品检按抽查频次抽查凉制记录填写的真实性,并根据凉制记录判定凉制时间。 5.11.2.3检测频率:1次/2小时5.11.2.4异常处理:晚填记录不允许超过30分钟,若出现填写虚假记录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11.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2切片5.12.1切片不合格率5.12.1.1检验标准每片馍干标准厚度应控制在6.1-7.1mm之间5.12.1.2检验方法a、在盛馍筐内用尺子对每台切片机已切好的馍进行测量,检查是否在范围之内,计算出切片不合格率及薄片率。 b、薄片率计算方法薄片量/馍片总数100%c、切片不合格率计算方法不合格总数/馍片总数100%5.12.1.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2.1.4异常处理当发现与标准有不相符时,影响馍干口感及颜色时要求及时维修设备,当影响较大时停产,待维修好或更换得到要求时再生产,并采取挑拣措施后使用。 5.12.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2.2人员切片操作5.12.2.1检验标准自然切片、无压馍现象5.12.2.2检验方法按检验频次监督操作工是否按要求操作5.12.2.3检验频率随时5.12.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并纠正,提出警告,若多次指出仍不改正的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12.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5.13摆片5.13.1摆片要求5.13.1.1检验标准a、横平竖直,不得有重叠、压边、压角b、间距为1cm c、离网带边缘为2cm5.13.1.2检验方法目视,按检验频次到摆片机处进行监督检查。 5.13.1.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3.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并纠正,提出警告,若多次指出仍不改正的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13.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3.2摆片质量(参照标准图样)5.13.2.1检验标准组织粗糙、细腻、外形塌坑、残缺饼、发过饼、圆头饼等不允许摆入5.13.2.2检验方法按检验频次对摆入片的质量进行抽检5.13.2.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3.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并纠正,采取措施,挑拣后使用并提出警告。 5.13.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4一次焙烤5.14.1馍干颜色(参照标准图片)5.14.1.1检验标准四边棕黄、中间微黄5.14.1.2检验方法按检验频次进行监督并与标准图样颜色进行对照,查看是否符合。 5.14.1.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4.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并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对烤炉速度或温度等进行调整,直至符合要求。 5.14.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5淋油5.15.1计量器具5.15.1.1检验标准a、电子秤量程300g分度值0.01g5.15.1.2检验方法用标准砝码校验,放在电子秤中间显示数值与砝码重量符合视为合格。 5.15.1.3检验频率1次/每班5.15.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或经过校验后出现较大偏差时,应通知班长及时更换新秤直至符合,品检进行验证。 5.15.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5.2淋油率5.15.2.1检验标准9.8%10.8%5.15.2.2检验方法a、到一次焙烤处取6片素馍干放到精度0.01克电子秤上称重,并将重量记录。 b、然后依次在淋油机前网带上放入进行淋油。 c、将淋油后的馍干放在精度0.01克电子称上称重,并将重量记录d、计算出油率油率计算公式(油饼重-素饼重)/(油饼重)100%5.15.2.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5.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通知淋油工进行调整,并对其提出警告,当连续几次指出仍不改正者或出现连续偏高、偏低的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15.2.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馍干工艺检查表上,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5.3油温5.15.3.1检验标准4025.15.3.2检验方法按检查频次进行监督5.15.3.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5.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对操作工指出,并要求及时作出调整,若连续几个时间段内出现与标准不符将视为异常报告5.15.3.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馍干工艺检查表上,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5.4记录5.15.4.1检验标准要求填写及时、规范、准确、真实5.15.4.2检验方法按检验频次进行检查,并验证填写的真实性5.15.4.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5.4.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填写并现场指出,当晚填时间超过30分钟时或填虚假记录时,并且与品检所测数据相差较大的视为异常报告5.15.4.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馍干工艺检查表上,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6二次焙烤5.16.1焙烤顔色四周棕黄、中间微黄(参照标准图片)5.16.1.1检验标准根据一次焙烤的成色,灵活调整,使成品得到四周棕黄、中间微黄5.16.1.2检验方法根据馍干成品颜色指导操作工作及时调整并验证。 5.16.1.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6.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指出并要求操作工及时作出调整。 5.16.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7附料5.17.1计量器具5.17.1.1检验标准a、电子秤量程300g分度值0.01g5.17.1.2检验方法用标准砝码校验,放在电子称中间显示数值与砝码重符合视为合格。 5.17.1.3检验频率1次/每班5.17.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或经过校验后出现较大偏差时,应通知班长及时更换新秤直至符合要求。 5.17.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7.2口味料要求5.17.2.1检验标准所领口味料应无杂质、无异味、无结块,在保质期内使用。 根据生产计划单要求,检查所附口味料是否与包装口味一致。 5.17.2.2检验方法目视、鼻嗅5.17.2.3检验频率:1次/小时5.17.2.4异常处理:当出现口味料不合格时及时退回仓库更换,并通知相关班长。 口味料出现两种混错,作报废处理,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当出现所附口味与包装不一致时,及时通知班长,并隔离不合格品,并跟踪不合格品的处理情况。 5.17.2.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7.3附料标准5.17.3.1检验标准附料率2.22.7%;附料均匀,无漏洒、料小、料大情况。 5.17.3.2检验方法料率检验a、到二次焙烤后取6片馍干放到精度0.01g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 b、将馍干均匀分放在附料机处进行附料。 c、将附料后饼放在精度0.01g电子秤上称重,并记录。 d、计算料率计算公式(料饼重-油饼重)/(料饼重)100%附料均匀度检验目视5.17.3.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7.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及时通知附料工进行调整并对其提出警告。 若连续几个时间段内出现与标准不符合时将视为异常记录报告。 5.17.3.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8包装5.18.1计量器具5.18.1.1检验标准电子秤量程30分度值2g5.18.1.2检验方法a、用标准砝码校验,放在电子秤中间及四角,显示数值与砝码重符合视为合格。 b、互检用同一件成品分别放在两台电子秤上称重,显示数据相同或误差不超于分度值视为合格。 5.18.1.3检验频率1次/班5.18.1.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或经过校验后出现偏差时,应及时通知班长更换新秤或维修,待重新校验合格,品检确认后使用。 5.18.1.5记录将检查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8.2包装材料检验5.18.2.1检验标准a、标识要求所用包装膜、包装袋、纸箱、卡片等附加物,内外标识一致。 例口味、净含量、食卫证号等。 b、顔色包装膜、包装袋、纸箱无跑版、无错版,无较大色差。 c、气味包装膜、包装袋无异味。 5.18.2.2检验方法依据产品标识检查表要求,开机前确认所领包装膜、包装袋、纸箱、卡片等附加物内外标识是否符合要求,鼻嗅无异味。 5.18.2.3检验频率1次/2小时5.18.2.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要求及时退回仓库更换,不能及时退回的标识、隔离。 5.18.2.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于产品标识检查表,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8.3日期5.18.3.1检验标准要求正确、清晰、完整、规范。 5.18.3.2检验方法a、进行首件确认,开机前及吃饭后更换品种时进行确认,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b、按检验频次随机抽查确认日期是否符合要求。 c、按检验频次对成品中内膜及外箱日期进行确认,查看是否符合要求。 5.18.3.3检验频次1次/2小时5.18.3.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时,现场指出并提出警告,要求及时调整。 将不合格品标识、隔离、进行原因分析,通知班长将无法辨认、无日期或打错日期的产品撕包返工,并跟踪查证。 5.18.3.5记录将检查结果及时记录于产品标识检查表,异常结果及时记录在当班状况反馈表上。 5.18.4净含量5.18.4.1检验标准符合定量包装计量监督管理办法、米多奇公司产品定秤标准规定要求。 5.18.4.2检验方法:a、随机抽成品10袋(箱)放在6kg/10kg电子秤上去皮称重,查看是否符合定秤要求b、定秤方法定秤范围=(标注净含量/单包成品重)单个(膜重+卡片重)+单个袋重+标注净含量+(其他附加物)5.18.4.3检验频次1次/2小时5.18.4.4异常处理当出现不符合,负偏差超出厂控标准,未超出guo家标准时,可以视其数量,采取补救措施,但不允许出现批量超出厂控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