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1页
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2页
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3页
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4页
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申报表、任务书、指导书 附件1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申报表课题名称三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改进课题类型论文课题自拟课题导师姓名赵静国职称副教授有否科研背景有否实际工程背景所在单位生物与制药工程系所学专业制药工程上机时数24(小时)目的要求1.学习三嗪类衍生物的结构;掌握三嗪类衍生物的合成工艺及操作步骤;对三嗪类衍生物的工艺合成路线进行改进;4.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2.3.主要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译文本2.以三聚氯氢为原料合成三嗪类衍生物;3.通过实验进行三嗪类衍生物合成工艺路线的进行优化改进。 预期目标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教研室审查小组意见本课题能否满足综合训练学生的教学要求是有具体是适中能课题中有无基本工程训练内容,份量多大(限于理工专业)本课题的要求、任务、内容是否明确、具体进行本课题现有实施条件是否具备工作量是否饱满,课题难度是否适中进行本课题尚缺的条件本单位能否解决对本课题的评审结论教研室主任(签字)200年月日院系审定意见院长(系主任)(签字)200年月日注 1、表内各项内容指导教师都必须认真填写。 2、上机时数包括论文录入时数(统一计24小时)和设计(论文)中需上机时数。 3、课题类型设计或论文。 4、课题纵向、横向或自拟课题,对于纵向和横向课题并要求用括号括起填写确切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 附件2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 一、任务书拟定题目三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改进指导教师(签名)赵静国专业制药工程学号02023207姓名杨孝坤课题内容1.毕业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译文本2.三嗪衍生物工艺设计的优化与选择;3三嗪衍生物工艺改进中催化氢化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课题任务要求1.学习三嗪衍生物的结构;2.掌握三嗪衍生物的工艺设计方法和原理;3.对三嗪类衍生物的工艺合成路线进行改进;4.锻炼学生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 预期目标顺利完成毕业论文,培养学生查阅文献和独立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二、指导书(撰写参考内容,字数不限,可自拟标题) (1)可行方案的筛选方法提要(设计类);研究方法的思路(论文类) (2)已学过的相关知识提要以及与本课题有关的新知识 (3)毕业设计(论文)进度安排 (4)本题目的重点和难点 (5)若有同组其它学生参加同一课题应指明所做题目之间的关系 (6)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和研究与设计内容的检索关键词(中英文) (7)任务书中所指的有关要求的具体说明 (8)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领与格式(见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工作手册) (9)答辩之前学生应作的准备工作提要。 附件3武汉工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开题报告表课题名称三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改进课题类型论文课题自拟课题导师赵静国学生姓名杨孝坤学号02023207专业制药工程开题报告内容(调研资料的准备,目的、要求、思路与预期成果;任务完成的阶段、内容及时间安排;完成设计(论文)所具备的条件因素等。 )(此表可以加长)指导教师签名日期注 1、课题类型设计或论文。 2、课题纵向、横向或自拟课题,对于纵向和横向课题并要用括号括起填写确切基金项目、企事业单位项目。 指导书拟订题目三嗪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的改进指导教师赵静国专业制药工程学号02023207姓名杨孝坤一.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本课题研究拟以三聚氯氰为原料,通过设计合理的工艺路线合成三嗪类衍生物6-(4-羟基-3,5-二叔丁苯胺基)-2,4-(二-正硫辛基)-1,3.,5-三嗪。 选取2,6-二叔丁基苯酚为起始原料,通过亚硝基化、催化氢化、烃化和亲核取代等反应过程,合成目标产物。 并使用核磁共振法对反应产物进行波谱分析。 二.研究内容的检索关键词(中英文)关键词三聚氯氰;催化氢化;6-(4-羟基-3,5-二叔丁苯胺基)-2,4-(二-正硫辛基)-1,3.,5-三嗪;核磁共振法Keywords:cyanuric chloride,catalytic hydrogenation,6-(4-Hydroxyl3,5-di-tert-butylanilino)-2,4-bis(n-octylthio)-1,3.,5-triazine,nuclear magicresonance spectrometry(NMR)三.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充分研究、分析文献中目标产物6-(4-羟基-3,5-二叔丁苯胺基)-2,4-(二-正硫辛基)-1,3,5-三嗪的合成方法,研究、分析工艺流程中每一步合成反应的反应条件对实验进程以及产物转化率的影响。 采用催化氢化工艺取代连二亚硫酸钠的还原作用提高4-氨基-2,6-二叔丁基苯酚的转化率,进而使最终产物的转化率得以提高。 确定催化氢化工艺流程中催化剂及投料比、丙酮及投料比、压力、温度、时间等反应条件的工艺控制范围。 四.相关专业知识提要以及本论文中所获取的新知识1.有机化学的一些最基本的反应原理,药物合成中的反应条件的控制;2.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实验进度进行监控;3.利用波谱分析法对实验产物进行分析。 五.进度安排:设计总共用时13周。 具体安排如下周次主要任务12周收集资料(书籍、文献和案例)311周实验操作12周和论文写作13周材料,装订论文六.研究内容相关参考资料1.陈国俊,拉莫三嗪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抗癫痫药。 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21 (1)202.陈国俊,拉莫三嗪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抗癫痫药.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1994,21 (1)223.王建东,六甲嘧胺治疗卵巢癌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肿瘤分册,xx,28 (5):3874.头孢三嗪的说明,上海医院药学,19985.黄茂福,荧光增白剂(一).印染,xx,4:37406.章杰,现代活性染料技术进展 (一).印染,xx,1:47497.邵美秀,吴福盛,袁新华,应伟斌,酚醛树脂改性研究进展.中国塑料,xx,19 (7):98.焦扬声,王幼甫,酚三嗪树脂.玻璃钢/符合材料,1994, (1):109.Ao Meng-sheng,Beltz Mark,W.Production ofTris(2,4,6-tribromo-phenoxy)-s-1,3,5-triazine P.US596573.199910.Niwa Koichi,Kondo Hideto,Nishibori Setsuo,Preparation ofTris(tri-Bromophenoxy)-s-triazine toFireproofing Agentand Method of FleprofingSyhertic Resins.PUP03334972,199111.鲁建,刘钢,王玉忠,三嗪衍生物生物的合成及其用于ABS的阻燃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xx,39 (3):111312.许苗军,李斌,李晓丽,陈成,张秀成,三嗪阻燃剂的合成及阻燃ABS研究.阻燃材料与技术,xx, (1):1713.陈万义,农药生产与合成M.北京:化学卫生出版社,200014.刘长今,三嗪类除草剂的创制经纬J.农药,xx,41 (4):414615.姜晖霞,王辉宪,柏连阳,均三氮类除草剂的QSAR研究.计算机与应用化学,xx,22 (1):103316.Wartin Dexter,White Plains,Martin Knell,Stillwater Hills,Ossining,and EricA.Roskin,Brosin,Bronx,N.Y,Methodofstabilization ofrubber witha subatitutedtriazine andpositions stabilizedthereby.Patented3,257,354196617.Sigh T,sigh R,Velma VK,at al.A studyof NO andS heterocyclepounds asextreme pressurelubeicant additivestriboL int.1990,25 (1)414618.Bhattacharya A,Singh T,Verma VK eta1.The roleof certainsubstitute2-amino-benzothiazoylmio carangidesas additivesin extremec-pressure lubricationof steelbearing ballsWear1990,136:34535719.Sigh T,Bhattacharya A,Verma VKEP activityassessment ofcertain nitrogenand sulphurpounds aspotential additivesin fourball test.Lubr.Eng.1990,48 (10):601685720.陈洋,周立进,顾沛国,曾崇金,制备方法对钯碳催化剂表面性质及其加氢性能影响.南京工业大学学报,xx,27 (5):9321.李玉杰,王金质,三聚氯氰的生产及应用.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xx,26 (5)22.刘红,熊丽萍,章家宝,何忠义,新型三巯基三嗪衍生物的合成研究.华东交通大学学报,xx,21 (2)13523.房强,雷勇,郝建军,曾敏,王文云,江璐霞,2,4-二(2-烯丙基苯氧基)-6-N,N-二甲(乙)基胺基-1,3,5-三嗪的直接一步法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