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 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1技术文件(规范、规定) (1)DZT015195区域地质调查中遥感技术规定。 (2)DZT01901997区域环境地质勘查遥感技术规定。 (3)DZT014394卫星遥感图像产品质量控制规范。 (4)GB159681995遥感影像平面图制作规范。 (5)GBT1392392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 (6)DZT01971997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 (7)地质调查项目原始资料检查暂行规定(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管理制度汇编)。 2技术要求和操作细则 (1)QC7.5.10601遥感地质调查操作细则。 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遥感地质调查操作细则第一章地物波谱测试工作方法1测试仪器的选取 (1)线性标定线性动态范围有3个量级,最大信号(0.81.0)对应太阳常数照明的标准板(90%)分值响应输出,线性误差3%(回归误差)。 (2)波谱响应度标定反射率 1、15的目标,信号与噪声比应10;反射率15的目标,信号与噪声比应20。 (3)波谱分辨率实用分辨宽度对0.041.1m的小于5nm,对于12.5m小于15nm。 (4)波长位置波长位置精度应于光谱分辨半宽度相当。 (5)二级光谱对于光栅分光仪,二级光谱强度应小于该处一级光谱的1%。 (6)杂散光杂光强度应小于信号3个量级以上,以检测不出明显值为标准。 (7)工作环境温度-20+40;湿度085%。 以上 (1) (3)项标定对所有类型的仪器都必须进行检验,其余各项视不同仪器特殊要求而定。 2实况测试数据表为方便数据收集和地物波谱数据库的建立,将地物波谱实况调查数据表分为岩矿、土壤、植被、水体、人工目标、环境参数等6种。 测量时,必须严格按表中的内容认真填写。 (1)岩矿。 有岩石矿物名称、隶属关系、植被覆盖、土壤覆盖、结构构造、风化程度、地貌类型、色调等18项内容(表QC-34)。 (2)土壤。 有土类、土属、土种、植被覆盖率、地貌类型、成土母质、侵蚀状况、湿度、粗糙度等21项内容(表QC-30)。 (3)植被。 有植物名称、所属类别、覆盖率、群体面积、物侯期、生长状况、土壤等23项内容(表QC-31)。 (4)水体。 有水体名称、类别、水质状况、透明度、含沙量等18项内容(表QC-32)。 (5)人工目标。 有目标名称、几何特征、表面特征、结构构造、环境特征等14项内容(表QC-33)。 (6)环境参数。 有测量日期、测量时间、测量位置、气侯特征、仪器参数、测量指标等31项内容(表QC-35)。 3技术指标与工作要求 (1)目标选取。 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测量目标应能真实的反映目标物的平均自然特征,还应考虑目标和背景的综合效应。 (2)能见度要求。 对无严重大气污染地区,测量时的水平能见度要求不小于10。 (3)云量限定。 太阳周围90立体角,淡积云量2,无卷积云、浓积云等,光照稳定。 (4)风力要求。 测量时间内风力小于5级,对于植物测量时风力应小于3级。 (5)测试方法。 单光路光谱辐射计先对准标准板获得Vs值,然后对地物测量获得Vg值。 双光路光谱辐射计关键是校准双光路的差异。 先在测量光路上测出一条参考基线,将参考光路和测量光路调至平衡(得到接近100%的基线),并存储。 然后对地物进行测量,直接获得地物光谱的双向反射比g值。 计算公式为?g=?ssgVV式中标准板的光谱反射率;测量地物时仪器输出的信号值;?s?Vg?Vs测量标准板时仪器输出的信号值。 (6)测量几何关系。 仪器轴线与天顶的倾斜角小于2,被测试面不能大于30的倾斜(植被测面应小于0);标准板应水平放置;仪器方位角应满足i+45ri+135或i-45ri-135式中i太阳方位角;r仪器方位角。 (7)观测时间。 当地时间9:3014:30为宜。 (8)测量高度。 仪器保持水平或水平架设,离被测目标表面距离不小于1m。 植被的测量表面规定为植物“活动面”的2/3高度处。 (9)取样。 在视场和高度允许的情况下,应使取样面积大于地物自然表面起伏和不均匀的尺度;当不能满足上述条件时,则应增加取样数目,并以其算术平均值为测量结果。 对一个测量点的同类地物测试不应少于59次,被测目标面要充满视场。 (10)标准板要求。 参考标准板与被测地物的宏观表现相平行,并充满视场;野外使用三个月后反射率变化小于1%;反射率精度达三位有效数字。 (11)辐照度观测。 为保证测量精度,要求使用高反射率的白板在观测前或观察后作辐照度比的观测,其定义是辐照度比=漫射光辐照度/总辐照度。 (12)观测要求。 选择自然状态的表面为观测面;选用同一量程测量地物和标准板;避开阴影和强反射体(工作人员不允许穿白色工装);选择反射率和被测目标相近的参考板(标准板反射率分为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15%,30%,60%,90%);定期校正参考板的反射率和余弦特征;如使用不同级别的参考板时,应以白板来归一化;按专业要求采集标本和拍摄实地照片。 表QC30地物波谱土壤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1土类(亚类)(按附录C填)2土属3土种4植物覆盖率5植物名称(按学名填)8成土母质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冲积物,湖积物,冰碛物,冰川泥砾,风沙,黄土,第四纪红土,火山灰,生物堆积物10.1侵蚀类型片蚀,沟蚀,泥石流,重力侵蚀,风蚀,鳞片状侵蚀10侵蚀状况10.2侵蚀强度无明显侵蚀,轻度侵蚀,中度侵蚀,强度侵蚀,剧烈侵蚀11.1地下水位11水文状况11.2排水状况畅通,稍阻,缓阻,不良砂砾,松沙,砂土,砂壤,轻壤,中壤,重壤,粘土15颜色(肉眼鉴定描述)6地貌类型(按附录D填)7土地利用状况(按附录填写)9母岩名称(按附录填写)m cm12干湿度干、稍润、润、潮、湿13质地14松紧度松、软、紧、硬16粗糙度光滑,板结,碎结皮状,粉状较粗糙,粗糙不平Y m Y17是否采样N18采样深度cm19样品号(同本表编号)20室内光谱测否N全量组成烧失量SiO2,Al2O3,Fe2O3,TiO2,MnO,CaO,MgO,K2O,Na2O,P2O5一般项目pH,含水量,有机质,CaCO3,CaSO421分析项目(B/%)盐分总盐,Cl,HCO3,CO23,SO24表QC31地物波谱植物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1植物名称(按学名描述限15个中文字)3覆盖率(20m20m网格内估算百分比或典型样方量算)%4群体面积(测量目好,中,差,病害,虫害,污染2所属类型(按学名“种”和附录A填写)km2标总面积)5物候期发叶期,绿叶期,开花期,结果期,黄叶期年天10平均根径和胸径(乔生植物1.3m处量算)12.1人工栽培12.2自然生长多年生6生长状况7生长时间一年生8叶色(肉眼观测,主色在后,次色在前)11.1东,11.2东南,11.3南,11.4西南,11.5西,11.6西北,11.7北,11.8东北9高度(植物顶部至地面高度)m mcm11行向12行宽cmY1.3冠径(长冠径+短冠径)2m14是否采样N15样品号(同本表编号)Y N16室内光谱测否17室内光谱(同样品号)18土壤类型(按附录C填)19土壤水分(用称重法量算)%20灌溉状况20.1正常,20.2旱,20.3涝22叶绿素含量(用比色计测,用其他方法请注明)21施肥状况21.1正常,21.2缺,21.3富23叶面积指数(请注明采用的方法)mg/m3备注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表QC32地物波谱水体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1水体名称(描述限15个文字)2所属类别(对照水体分类表分类)4水色(以肉眼鉴定描述,限10个字)7透明度(m)(用透明度盘测度)9叶绿素含量(用比色计测,其他方法请注明)3水体状况3.1液体,3.2固体,3.3液体加固体,3.45水温()8泥沙含量(称重法测定)6水深(m)mg/m3有无生物Y N10水中生物量生物名称11污染状况11.1无污染,11.2工业污染,11.3油污染,11.412污染程度12.1轻,12.2中,12.3重,12.413水底质描述13.1泥,13.2沙,13.3泥沙,13.414.1浪高mY14海况14.2气泡Y N15是否采样N16样品号(用本表编号)Y17室内光谱测否N18光谱编号(同样品号)备注表QC33地物波谱人工目标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1目标名称1.1道路,1.2桥梁,1.3屋顶,1.4广场,1.5渣土,1.6其他2结构内容种类2.1水泥,2.2沥清,2.3砂石,2.4土,2.5木,2.6铁皮,2.7煤渣,2.8砖瓦,2.9冶炼渣,2.103.1长(m)4估算面积(km2)3内容描述3.2宽(m)5几何特征5.1长方形,,5.2圆(椭圆、半圆),5.3方形,5.4多边形,5.5不规则形,5.66表面特征6.1光滑,6.2比较光滑,6.3比较粗糙,6.4粗糙7表面颜色(用比色法肉眼鉴定描述,主色在后,次色在前)8坡度(按5个等级描述)8.1015,8.21530,8.33045,8.44560,8.560以上9坡向(以此为基准顺时针计,按8个方位)9.1北,9.2东北,9.3东,9.4东南,9.5南,9.6西南,9.7西,9.8西北10环境简述(20个字以内,主要描述阴影程度,开阔程度,周围物体房屋,拉杆,道路,桥梁,花园,车辆等)Y11是否采样N(用本表编号)Y12样品号13室内光谱测否N14光谱编号(用本表编号)备注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表QC34地物波谱岩矿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1岩矿名称(按附录F标准填写)3植被覆盖%(指测点范围内20m20m2植被覆盖百分比)5土壤覆盖%(指测点范围内土壤百分比)(按土壤学名土种写)7岩矿露头面积(填写要求同栏目3)2所属类别(按岩矿名称归类)4植被名称(或类型,按附录A填写)6土壤名称8所属构造(按大地构造位置填)9地质年代10风化状况1强,2中,3弱11结构构造1块状,2条带状,312岩矿状况(含矿性)Y N13色调(以肉眼鉴定描述不超过10个字)14是否采样15样品号(同本表编号、若采样多,则在编号后加a、b、c)Y16室内光谱测否N17室内光谱编号(按样品号要求填写)化学成分(B/%)SiO2,TiO2,Al2O3,Fe2O3,FeO,MnO,CaO,MgO,K2O,Na2O,P2O5,H2O,H2OQ,FeL,Mus,Am,Cal,Py,Mag18分析项目矿物成分(B/%)备注表QC35地物波谱环境参数实况测量调查信息表上午时分(北京时)下午时分1测量日期年月日2测量时间3试验场所在省份7试验场海拔高度(m)度分4测点位置县(市)乡(镇)5经度度分6纬度8坡度(坡度与水平线夹角)度分9坡向(坡面从正北顺时针计)12云量(占天空10%为一级,0为碧空)14总辐射(太阳直接辐射加天空辐射)用Lux计测19能见度(目视,抄气象资料)18太阳方位角(测点与天顶连线和测点与太阳连线的平面与正北方向的夹角)20仪器型号23测量高度(仪器与目标间)25仪器方位(仪器光轴在水平面上投影与正北方向夹角)度分10测点海拔高度(m)度11坡位分12.10级,12.21级,12.32级,12.43级,12.54级,12.65级,12.76级,12.87级,12.98级,12.109级15天空辐射(挡住太阳直接辐射测天空)用Lux计测17太阳高度角(太阳和测点连线与天顶方向夹角)13云状km19风向(取8级)19.1E,19.2S,19.3W,19.4N,19.5SE,19.6SW,19.7NW,19.8NE21视场角22波长范围(m)24仪器平台三角架,遥感车,高塔,气球,飞机26仪器倾角(仪器光轴和垂线夹角)27测量次数(一次目标均值测量次数)28测值记录号(磁带、盘、打印纸)29标准板编号30测试单位31测试者备注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第二章遥感构造线性体的区域构造分析遥感影像线性体构造分析的趋势之一,是越来越注意线性体的深层构造意义。 大量研究表明,遥感图像显示出的地质信息约有半数以上是构造信息,而影像线性体则有相当多数属于断裂线性体。 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不同比例尺图像解译并与相近比例尺地球物理等资料相对比进行综合分析,即采用所谓“多层次”和“多资料”综合分析方法,不仅可以提高线性体构造解译的可靠程度,而且还可以提供比较丰富的深层构造信息。 这就为研究深部构造提供了一种新的辅助手段,是对地质岩石学方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的补充。 1表层构造的分析方法1.1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有效地获取区域断裂信息遥感影象线性体规模不同,其反映的断裂构造的表现类型、获取信息的遥感方法及显示比例尺也不同。 它们之间的关系大体上可归纳如表QC36。 表QC36线性体规模与断裂构造表现类型、遥感方法及显示比例尺关系表线性体级别表现类型规模(长度量级,km)100101遥感方法较合适的显示比例尺局部性线性体区域性线性体大陆规模线性体全球性线性体断层、破裂线(带),大型节理区域大断裂裂谷带,推覆体,逆掩带走滑断系大陆板块或大洋板块的结合带101102102103103航空航天宇宙探测1:500001:1000001:2000001:5000001:10000001:5000000影像线性体和断裂构造一样,其规模大小的划分是人为的,中间存在着过渡类型;而且较高级的线性体多半由较低级的线性体组成。 不同种类的遥感图像对显示不同规模的线性体或不同表现类型的断裂构造往往具有不同的效果。 例如较大比例尺航片能清晰显示断层、大型节理;而轨道图像则可一目了然地展现出巨型的裂谷带和走滑断裂系等。 选择合适的遥感图像往往能够有效地获取不同规模或不同表现类型的断裂构造信息。 例如著名的郯城庐江断裂系,原先是指南起安徽太湖,北迄渤海边沿,全长约800余公里的区域大断裂带;后来经地球物理、遥感和地质研究发现,这个断裂系有向南穿过华南进入越南(西支)、向北跨过渤海和东北进入苏联之势,这样,这个断裂系延伸竟达30004000km,成为世界上最巨大的大陆规模的断裂系之一。 1.2根据影像地质显示查明区域断裂构造格局区域断裂构造分析,是以断裂几何学研究为基础的。 这是对区域断裂的已知区段进行构造外推以发现区段,或将其相互分隔的局部区段进行区域联系对比的基本依据。 例如区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域走滑断裂系往往由入字形、帚状等分支断裂与主干断裂共同构成束状断裂系(如郯庐断裂系等);裂谷系或由近于平行的正断层束围限于两侧并构成窄带(如莱茵地堑等),或由正断层束分别构成盆地和山岭边界从而组成盆岭构造系(如华北盆地和美国盆岭省裂谷系);而逆掩断裂系则往往由一系列略呈弧形或呈舒缓波状的断层束构成复杂的断裂系统(如大喜马拉雅逆掩系等)。 各基本类型的断裂系各有其伴生和派生的配套构造。 在遥感图像上,区域断裂就是在隐伏区段也有显示。 利用断裂构造几何学知识,采用构造外推和区域对比方法,可以比较有效地查明区域断裂构造格局。 还需强调的是,不是所有的影像线性体都是断裂构造。 在进行构造外推和区域对比时,宜对影像线性体中那些在方位上与已知断裂格局拟合较好者择其有代表性的进行必要的断裂构造检验,这样做可以防止误判。 1.3根据影像地质显示追溯区域断裂发育历史和分析各阶段运动学特征为此,首要的是必需搞清楚区域断裂的相对活动顺序及其发育历史,从时空结合上来摄取图像上区域断裂的运动学信息,然后才能按发育历史依次分析各阶段的运动学特征。 划分区域断裂活动相对顺序及活动历史的方法,基本上是按照构造地质学的原则联系区构造背景及其演化,推论各时期断裂发育的动力学机制。 所依据或所考虑的方面包括各阶段断裂活动对沉积环境、岩浆活动和构造变形等方面的控制与影响,以及这种控制与影响在图像上的显示。 新构造期断裂活动表现在对地貌和水系以及松散沉积层中的含水性等方面的控制,这些要素在遥感图像上属于识别断裂活动的间接标志。 因此,只有图像综合解译才能比较正确地划分区域断裂活动的历史阶段。 随着区域断裂活动的发展,各个阶段必然出现相应的区域断裂构造格局和各种断裂在不同构造格局下的运动学特征。 在某些情况下,区域断裂构造格局可能基本不变,不过各组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却发生明显改变。 因此,需要从研究区的全局和发展上仔细摄取不同方向和类型的区域断裂的运动学信息,经过综合和对比,才能得到比较接近实际的结论。 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应当强调两点第一,区域断裂是在地壳发展某一阶段和在特定的构造背景下产生和活动的,因此必需联系各个时期的构造背景来考虑和分析断裂形成机制;第二,区域断裂的某些信息在遥感图像上是不可能有所显示的,因此必需结合地质和其他研究综合分析。 2深部构造的分析方法2.1用新方法和新理论研究深部断裂遥感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线性体深层构造主要是指深部断裂构造,按其切割深度划分为盖层断裂、基底断裂(或称硅铝层断裂)、地壳断裂(或称硅镁层断裂)和岩石圈断裂。 此外,还有超岩石圈断裂和层间滑动断裂等。 前四种断裂在某个深度上可以同层间滑动断裂联结归并。 深度自基底断裂以下的后四种断裂可统称之为深部断裂。 地表断裂和隐伏断裂这一对名词限于描述断裂的出露情况,而不涉及断裂切割深度,不能与上述分类相混。 这就是说,盖层断裂也可以是隐伏的,而深部断裂也可以出露于地表。 有些“盖层断裂”在经过工作后发现它们是深部断裂在盖层中的构造表现,实际上属于深部断裂。 在这种情况下,单凭常规地质方法区分盖层断裂和深部断裂就有一定困难。 经验表明,大比例尺图像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盖层断裂和深部断裂在浅表部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分的构造,小比例尺遥感图像则可以从更大尺度上醒目地显示深部断裂。 将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与相近比例尺的地球物理等资料进行对比,并结合已有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以获取深部构造的信息,遥感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 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对近地表电磁辐射场特征的概括能力是不同的,不同比例尺的地球物理资料对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的概括能力也是不同的。 一般说来,比例尺越小概括能力越强。 以不同高度延拓处理的航磁资料对深部地球物理场特征的概括能力与向上延拓高度成正相关关系。 因此,不同比例尺的遥感图像和地球物理资料能够反映出断裂线性体在不同层位的综合特征。 由于地球物理场中的不连续界面部位有时难以确切标定,而遥感影像上的断裂线性体位置则极易识别,因此两种资料互为补充、互为印证,往往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当断裂构造在地表出露不好的情况下尤其如此。 2.2遥感线性体是深层构造分析的第一个步骤根据不同比例尺遥感图像的影像特征初步将盖层断裂与可能的深部断裂区分开来。 两者的主要差别如下盖层断裂线性体两侧的色调反差和影纹结构、地貌表现及水系类型等方面的差异较之深部断裂线性体不明显深部断裂两侧影像反差一般均很鲜明。 盖层断裂线性体本身色线较深部断裂宽度要窄,长度要短;深部断裂线性体较宽,延伸很长。 盖层断裂线性体空间分布特征往往以单条线性体呈较密的等间距分布;深部断裂线性则往往以若干个线性体呈较稀疏的等间距分布,有些情况下,这些线性体束结构比较复杂。 盖层断裂线性体一般发育在影像特征较均一的范围之内,即反映为发育在同一构造块体之内;而深部断裂线性体则往往分割或切过影像特征很不相同的广大区域,即反映为分割或切过不同构造块体或构造域。 盖层断裂线性体一般表现只是线条特征,即反映为岩石破裂变形;而深部断裂线性体则表现为不仅有线条特征,而且还往往伴随有其他特征,如影像环斑体、影像透镜体、菱形体或多边形体等的线性排列,即反映为不仅有岩石破裂变形,而且还往往伴有其他地质事件如岩体侵位、火山机构等的发生。 2.3线性体深层构造分析的第二个步骤进一步检验那些可能属于深部断裂的线性体。 解决这个任务需采用“多层次”和“多资料”综合分析方法。 这种方法的主要依据是第一种反映深层断裂的线性体在遥感影像上显示为具明显的色调及影纹结构反差和地貌及水系类型差异的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这种分界线呈显著的色线,有时则比较隐晦;线条的连续性可能很好,也可能较差;线条在小比例尺图像上呈数条线性体,而在中、大比例尺图像上则表现为数条密集的近似平行的线性体束或主干一分支线性体束。 在个别情况下,沿线性体两侧区域的影像反差不够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是由于这种线性体只是深层断裂中的次级分支断裂的线性体,它们只发育在同一侧地块的缘故,也可能是由于为后期构造层所覆。 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与上述遥感影像标志相对应,反映深层断裂的线性体在地球物理资料上表现为具明显不同的磁场特征和重力场特征的区域之间的分界线。 这种分界线在一些情况下是正、负磁场或高、低重力场的转换部位,在另一些情况下是磁、重的陡梯度带或地壳厚度变异带。 深断裂在构造地质上则属于具不同地层、不同岩相组合和(或)不同构造型式的构造单元之间的分界断裂。 这种分界断裂有些出露很好,有些则较差;断裂一般由一条至数条密集的近于平行的断裂束或主干断裂及分支断裂组成。 有些情况下,断裂可能表现为构造破碎带、构造强化带、劈理化和片理化带以及混合岩化带等。 第二种遥感影像上显示为与背景之间有影像反差的环斑呈带状排列。 在地球物理场表现为磁正异常或负异常呈线状排列和重力高或重力低呈线状排列。 而地质上则为由岩体(或火山机构)或矿化体构成的构造岩浆带或构造矿化带。 第三种遥感影像上显示为线性体的突然中断。 在地球物理场表现为陡缓梯度带的突然中断。 而构造上则是构造要素如区域性断裂和褶轴等的突然中断。 第四种遥感影像章上显示为线性体方位与区域优选方位具有交角。 在地球物理场表现为磁或重力等值线方位相对于其区域优选方位作明显转折。 而构造地质上则属于断裂与区域构造线方位具明显交角。 第五种遥感影像上显示为色斑线状分布带的突然中断。 在地球物理场上往往表现为磁正异常带或磁负异常带和重力高或重力低线状排列的突然中断。 而在地质上则属于构造岩浆带和(或)构造矿化带的突然中断。 为使遥感构造线性体综合解译工作简捷明了,建议采用遥感构造线性体综合解译标志卡,其格式如下(表QC37)。 表QC37遥感构造线性体综合解译标志卡断裂构造线性体名称遥感影像特征形体色调纹理航磁重力其他地球物理场特征地球化学场特征构造地质学特征推断解释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第三章遥感影像构造线性体的控矿性分析在各种控矿地质因素中控矿构造因素是十分重要的,它不仅对确定成矿区(带)的分布,而且对矿田和矿床的赋存都有重要影响。 遥感资料构造分析在矿产勘查中应用的主要途径是,利用遥感图像识别各种与矿化有联系的地质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分析与已知矿化有关的物化探异常之间的相关关系,提出找矿依据。 其工作主要有两方面 (1)研究区域构造格局及各种类型构造的性质、展布和组合特点,分析其与成矿作用在时空上的相关关系,以圈定成矿有利地段; (2)研究有利成矿地段构造特征(包括性质、期次、展布、组合关系),以缩小勘探靶区。 后者一般需用大比例尺航空遥感资料,并有一定的地面工作(包括探矿工程)的配合。 1成矿有关的影像线性体研究1.1不同级别线性体与成矿的关系不同级别(规模)的线性体对成矿、控矿的意义是不同的。 实践经验证明,在图象上显示清晰的大型断层中往往很难发现内生金属矿床,虽然这些断层可能与成矿、导矿有关;而工业矿床却多半赋存于与这些主干断裂斜交或平行的有关断层和节理带中。 同样,许多矿床并不发育在大型断裂交汇处,而多赋存在附近的次级断裂中。 1.2不同期次线性体与成矿的关系不同构造期次的差异对该区的成矿作用有重要影响,线性体所反映的不同期次的构造在活动特征和强度大不同。 通过对图像线性体的构造分析,建立了区内断裂系统发展阶段的应力模型,解释与控矿断裂形成有关的应力释放区的形成过程,可对找矿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1.3工作步骤用线性体分析进行成矿预测的工作步骤通常是 (1)利用遥感图像(尽可能获得不同比例尺和不同时间的各种遥感图像),根据目视解译和图像增强处理后解译的结果编制线性体图或构造图。 在编图过程中,应尽量剔除那些非构造成因的线性体以及与地质背景相矛盾的伪信息。 尽可能判断线性体所反映的构造组合和交切关系,以确定区域构造格局,划分构造期次。 (2)根据对线性体的统计分析资料,圈定“构造异常区”。 (3)根据已知矿床和矿化点的资料,编制区域矿化程度散布图,即按合理的网格取样,统计不同类型矿床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其散布程度划分为不同等级的矿化程度区。 (4)对以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找矿方向或圈定成矿远景地段。 1.4工作准则在运用线性体综合分析结果指导普查找矿时,应消除由于选择图像或图像处理方案不当及人为因素而引起的偏畸和误差。 一般可采取下列措施。 (1)确定统一的解译标志和准则,并用不同比例尺图像解译成果对比,以减少因解译人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员的经验和理解不同所造成的误差。 (2)进行地面检查和对比已有资料。 (3)在图像处理时要控制和选择信息提取方法。 (4)采用相应的统计检验方法,规定偏畸的范围。 2与成矿有关的影像环形体研究影像环形体是由地壳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反映到地表的影像构造景观。 那些具有地质构造意义的、有地球物理场、地球化学场背境的特征影像环形体,可泛称为环形构造。 影像环形体的形成原因比较复杂,就当前认识水平其成因可归纳为四类。 (1)构造岩浆活动成因。 如地壳运动引起的隆起和坳陷、短轴褶皱、构造岩块和变质岩块,以及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体和火山机构等构成的环形体均属此类。 (2)烃类扩散、热液蚀变等形成的晕圈所显示的环形体。 如“雾状异常”就被认为可能是油、气微量外泄、烃类扩散或热辐射异常引起。 (3)陨石撞击坑(或称星伤构造)显示的环形体。 全球已确认的陨石撞击坑约20余处,还有一定数量的成因不明的环形体被认为可能与其有关。 (4)地内热能冲刺说(或“地幔柱”说),有不少学者用它来解释前几种推论不能说明的环形影像体。 2.1注意区分不同成因的影像环形体及其找矿意义不同成因的影像环形体与矿产的关系不同,其找矿意义也不同。 如在小比例尺图像上显示出的影像环形体,在大比例尺图像上却为由不同方向直线状线性体围限的影像块体。 这些直线状线性体的方位,在统计学上属于区域性破裂系统。 这些情况表明,这些类型的影像实质上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影像环形体而是直线状影像线性体。 显然,这两类影像体其成因和找矿意义是很不相同的。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利用多层次遥感方法,即将不同比例尺图像上的影像进行对比分析,用来确定其是否影像环形体。 此外,限于目前对岩石圈深部构造上前寒武纪早期阶段构造演化的认识水平,对小比例尺遥感图像上显示的某些大型和巨型影像环形体的确切地质意义了解甚少。 因此,还不能肯定这样一类的影像环形体可能具有的确切的成矿地质意义。 2.2注意研究环形体与线性体的关系和它们复合的找矿意义许多研究资料表明,影像环形体与线性体彼此间往往存在某种互为依存的关系或构造复合关系,这些关系有时可能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所谓互为依存关系是指,例如某些环形体呈定向直线状排列表现为线性体,前者反映的可能是侵入岩体或火山机构,后者反映的是基底断裂,前者的分布受后者的控制。 在某些条件下,前者可能是某类矿床的成矿母岩,后者则是这些成矿溶液及其源出的岩浆的有利通道。 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斑岩铜矿区的遥感图像上显示的这类影像特征可以作为例子。 又如某些环形体是由多条环形、半环形或弧形的线性体组成,有时伴随有辐射状线性体。 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环形体同时反映侵入岩体(或火山机构)和与之伴生的环状(或辐射状)断裂系,岩体可能是成矿母岩,断裂则是容矿构造;另一种是环形体反映圆形正、负向构造及伴生断裂系,完全属于构造成因。 有时这类构造可能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与某些沉积矿产如石油、煤的赋存有关。 所谓构造复合关系是指环形体和线性体两者独立并存,但在构造上具有复合关系(如两者交汇、线性体与环形体边缘以切线接触等)。 两者可能是同构造期的,也可能是不同构造期的。 许多资料表明,环形体与线性体的交切部位可能是内生金属矿化富集的有利地段。 为使遥感环形影像构造综合解译工作简捷明了,建议采用遥感环形影像构造综合解译标志卡,其格式如下(表QC38)表QC38遥感环形影像构造综合解译标志卡环形影像构造名称遥感影像特征线环同现特征多元同现特征基础地质学特征矿床学特征地面验证说明推断解释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第四章地物反射波谱信息成矿特征分析与成矿有关的地物特征波谱信息,是指含矿岩石及其围岩蚀变带、氧化带的色调异常、热辐射异常以及因成矿地球化学引起的植物群落的变异、土壤质地变异等导致图象异常现象。 这些在遥感数据上的异常表征,通常在地面工作中是不易发现的,但对找矿工作却有重要参考价值,不容忽视。 1岩石反射波谱成矿分析1.1色调异常形成含矿岩石和其氧化露头,通常具有与围岩迥然不同的色调。 以某些原生含矿岩石为例磁铁矿、锰矿常呈黑色;赤铁矿、斑铜矿呈红色;次生铀矿、铬矿和铜矿呈绿色等;各种金属的含矿岩或矿体的氧化露头也各有其特殊的色调(见表QC39)。 色调异常一般在大比例尺遥感图像(尤其是彩色航空像片)中可直接判读,在卫星遥感图像上则需通过假彩色合成或比值增强处理。 如在南非博茨瓦纳,利用不同时间的陆地卫星图像分别进行假彩色合成处理来区分金伯利岩筒,在春季的图像上呈蓝色的海棉状图案,据此发现新的岩筒;津巴布韦南部沙巴尼地区的碱金属矿区在假彩色合成图像上呈天蓝色,据此在毗邻地区新发现四个矿点。 表QC39各种金属矿体氧化露头色调特征表金属矿床氧化露头的氧化矿物在彩色遥感图像上的色调最大亮度值出现的波段氧化铁针铁矿,赤铁矿,褐铁矿,硫酸铁矿黄,褐,枣红5,6铅复硫酸盐,磷酸盐黄,黄绿5锰氧化锰,锰土黑4铜硝酸盐,硅酸盐,碳酸盐绿,蓝5钴氧化物,自然钴,钴华黑,粉红4,6镍镍华,硅镁镍矿绿5钼彩钼铅矿,钼华鲜黄4银氧化物,自然银翠绿5砷氧化物褐黄5铋铋华黄4镉(含锌中)氧化镉淡黄4应当指出,不可能有适合于各类矿床和各种自然环境的通用处理方案,在选择比值配置时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运用色度学的原理指导选择。 但采用比值合成图像扩大色差来达到识别含矿岩石的方法是可取的。 辽宁有色地质勘查总院作业指导书编号QC7.5.1-06批准日期xx-7-20修订日期xx-7-30修订状态A1遥感调查作业指导书页码1211.2辐射异常硫化矿床和放射性矿床常会产生较明显的热辐射现象,可运用红外遥感方法来圈定热辐射异常。 据研究,矿石中若含1%的黄铁矿,硫因氧化辐射的热量约为0.84J/m2s(原稿为0.2cal/m2s);由铜、铅、锌等的硫化物组成的矿床,其氧化带温度要比围岩高出0.060.17(原稿为0.10.3)以上;放射性矿床因放射性元素的蜕变同样可以形成地面热异常区。 美国已有运用红外遥感方法寻找铜、铀矿床的例子。 我国在湖南多宝山多金属矿床附近进行红外遥感试验,发现矿床附近有较明显的热辐射异常。 1.3矿化蚀变带的研究蚀变岩石是重要的间接找矿标志。 由于热液作用的影响,蚀变岩石与围岩间的界线常是逐渐过渡的,但可据蚀变岩石的变化特征为加以圈定。 蚀变与非蚀变岩石的影像区别有 (1)因岩石物理性质的变化,使微地貌发生变异。 当岩石发生硅化、次生石英岩化、青盘岩化、矽卡岩化等蚀变时,常使局部呈由条带状、团块状凸起叠加的正地形。 而当发生高岭土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滑石化、黄铁矿化时则易呈现为负地形,且会使水系发生局部变异,并在图像上有所显示。 (2)因岩石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如层理变得不明显、片理化或出现热力晕圈等,使微地貌发生变异。 (3)因成分发生变化而出现色调异常。 1.4蚀变岩石特征信息提取蚀变岩石的色调异常除了可以用大比例尺彩色遥感图像直接识别外,还可以运用数字比值增强以扩大色差的办法来加以识别。 用比值法区分由氧化铁及含水粘土组成的蚀变岩石效果通常较好,但选择比值方案时应考虑不同蚀变矿物的波谱响应特征。 如铁的氧化物(除磁铁矿外)在0.91.0m表现最小的反射率,含水粘土矿物反射率最小值为1.52.4m附近,其中2.2m为强烈吸取带,蚀变岩的最高反射波谱为1.65m。 而铜的硫化物(辉铜矿和黄铜矿)反射率最小值为0.8m,铜的碳酸盐(孔雀石)反射率最小值为2.252.4m等。 按照“标准”比值合成方案(陆地卫星TM,3/4B、4/5G、5/7R),含氧化铁的岩石呈红色、含碳酸盐矿物的呈粉红色,若既含氧化铁又有含水粘土矿物的蚀变岩石呈黄色。 这样,不同岩性的蚀变岩便可予以区分,如青盘岩化的火山岩呈紫红色,千枚岩化的蚀变岩呈亮蓝色,蚀变的花岗闪长岩呈浅紫色,并可据此来编制蚀变岩石图。 2植被异常波谱特征分析2.1植物病变与红端蓝移现象波谱测试研究发现,重金属及伴生元素在植物体内超量积聚可抑制对其他元素的正常吸收,使其出现生物元素缺乏症,或阻止、干扰植物进行正常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使植物叶体细胞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异和细胞形态变异,产生细胞壁破裂等病变。 还出现一系列如叶体色素与组成的变异、叶体水含量变异、叶面温度变异、叶色变异及冠结构变异等生理生态变化。 可见光波段叶面反射波谱特征的主控因素是叶体中色素含量与组成,近红外光波段的主控因素是叶体细胞结构,中红外光波段的主控因素为叶体中的水分含量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护士职业防护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创新与安全风险识别报告
- 5 我的家在这里 第1课时 (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高铁总施工合同样本(3篇)
- N2护士考试试题及答案单选题
- 《汽车行业同行竞争联盟与技术交流协议》
- 新能源发电项目合同台账管理细则
- 高端制造企业员工股权激励与期权实施协议
- 融资租赁利息支付及设备回购合同范本
- 股份协议转让与公司国际化发展合同
- 劳务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 车辆保密协议书
- 蔚来主品牌视觉识别系统(完整版)
- 2024北森图形推理题
- 《生物科技与食品安全:转基因食品课件》
- 《新时代群众工作方法及其应用》课件
- 《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系列讲座课件-城市规划依法行政案例解析》
- 2025年全国特种设备(电梯)安全管理人员A证考试试题(300题)含答案
- 2024秋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艺术唱游·音乐上册《第一单元 奇妙的声音世界》教案设计
- 工程中间商协议合同范本
- 基于AI技术的情感识别系统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