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忆江南1、 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二、复习忆江南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三、低声部学习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生:首音是“1”,尾音是“6”。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一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猜这是哪里的美景?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西湖春晓1、 柯尔文手势、小合唱练习二、复习忆江南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根据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创作的一首歌曲忆江南,下面请同学们看着电视屏幕,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注意唱的时候要把每一个乐句唱的很连贯,优美,同时,根据旋律的起伏唱出力度的变化,请听好前奏和间奏,调整好坐姿,注意表情。(出示高声部旋律)2.生唱完,老师进行评价与处理。3.师:同学们唱的非常好,那么这首忆江南是一首合唱歌曲,刚才同学们演唱的是这首歌曲的高声部,下面请同学们一边看屏幕,一边听合唱出现在第几行,第几小节?三、低声部学习1.师:同学们,你听出合唱是从第几行第几小节进入的吗?对,合唱是从第二行第二小节进入的,也就是第八小节进入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的低声部,然后进行合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低声部旋律。(出示低声部旋律课件)2.师:大家看,低声部的旋律中有几个地方是空缺的,一会儿你听老师弹琴,唱出空缺处的音符,那么在听的时候,一定要在心里面随着琴默默的唱乐谱,并且记住前面的音高。3.师:低声部的第一小节有音高吗?(没有)那有什么呢?(休止符)那么老师从第二小节弹起,听第一句,我弹四个小节(单手弹旋律)生:“1”师:对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真棒,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一乐句唱一下?(或者找一学生演唱,大家跟他学唱)师:记住“1”的音高(用琴提示一下)来听第二乐句的首尾音是什么?生:首音是“1”,尾音是“6”。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是不是。评价:真棒,你的耳朵真灵。4.师:请大家把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连起来唱一遍(单手弹奏旋律)唱完5.师:记住“6”的音高(弹奏提示)我们来听第三乐句的首尾音师:首音是什么?(“6”)尾音是什么?(“5”)我们一起来唱一下第三乐句师:(唱完)三个乐句我们听完了,下面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接唱这三个乐句的歌谱。我来唱每一乐句的前两小节,你来唱每一乐句的后两小节。(一遍后交换)6.完整演唱低声部的三个乐句。7.师:大家发现没有,在这三句中,每一句的结束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还是不同?(相同)这种创作方法是什么?(鱼咬尾)师: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典型的创作方法,他的意思是每一句的结尾音和下一句的开始音是相同的。(出示课件鱼咬尾)8.师:下面看,低声部旋律还有一句结束句,请跟琴一起唱一遍。结束句有几拍?(5拍)有什么方法可以保证这5拍的时值可以唱满。(画拍、数拍)9.师:现在我们完整的把低声部旋律再一起唱一遍,注意换气的地方。10.师:低声部的旋律我们已经会唱了,现在我们要尝试着和高声部的旋律合起来进行合唱,有没有信心?现在我们先尝试合第一个音。那么低声部第一小节有两个休止符,它晚一小节进入,怎么能够实现准确的进入?有什么好方法?(数拍子,心里默唱高声部旋律)提示高声部第一小节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二小节第一个音相同。11.用默唱高声部旋律的方法尝试合唱低声部第12.师:我们在看一个地方,结束句的部分,高声部是低音“5”到中音“6”,55是八度,那低音“5”到中音“6”是几度?(9度)高声部的同学唱一下。 师:低声部的同学们找一下“5”到“1”,这是几度?(4度)一起唱一下。师:两个声部合起来试一下。(提示低声部默唱高声部旋律,师用琴提示唱刚才尝试练习的开头和结束句)13.师:好,这两个地方的旋律,我们都能很顺利的找到,下面我们把低声部旋律完整的跟高声部一起合唱出来,好吗?生完整演唱二声部合唱,师进行评价,处理,注意不准的地方和两个声部的尾音时值要唱满。评价后,再唱一遍。14.师:两个声部的旋律,同学们已经能够合唱下来了,现在我们尝试唱一下低声部的歌词。注意处理地方,忆江南唱的弱一点儿,不要唱的太生硬,轻巧一些。师可以示范学生找区别。(此处唱两遍歌词)15.师:现在我们尝试高声部的歌词加入,调整好坐姿我们一起来一遍。高声部先进入一小节。(师提示唱)唱完,注意结束句的地方是否唱准,可单独练习。16.师:两个声部的歌词我们已经演唱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我们还可以调整一下。两个声部能够配合的更好一些,观察这几个地方(出示歌谱画圈的课件)高声部的结尾,低声部结束了吗?(没有)那么在力度上,我们可以做一个什么样的调整?(高声部弱一些,低声部突出一些)再看这个地方高声部是乐句的开始,低声部是乐句的结束,这个地方我们可以怎么调整力度?(高声部突出一些,低声部弱一些)(调整完再演唱一遍)16.处理二声部时值是否唱满,歌词进入是否准确、整齐。(处理后,再唱一遍)17.有时间处理结束句的渐慢。处理后完整唱一遍。18.师:我们现在把齐唱部分加入来完整的唱一遍,注意你的坐姿和演唱表情,表情好,演唱的会更好听。(整首完整演唱)19.随伴奏演唱四、进行二重唱、四人小合唱表演。五、拓展西湖春晓。接下来我们一起听音乐来欣赏江南的一处美景圣地,猜一猜这是哪里的美景?六、这节课我们从歌声中领略了江南的风景,通过图片欣赏到了西湖的美景,好,这节课我们到这里,下课。江南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2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目标: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二、欣赏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1初听江南好。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阵阵、山清水秀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复听音乐。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2分段复听。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生1: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生2: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生:乐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音乐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教师播放乐曲第二部分。学生仔细听第二部分。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3完整地欣赏乐曲江南好。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由教师或同学吹奏)。三、知识拓展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组织学生一起朗读。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 教师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2看江南。(1)小桥、流水、人家(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和风俗)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2)苏州园林(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3唱江南(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教师播放江南风格的音乐,学生欣赏。4舞江南(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学生模仿几个舞蹈动作。5画江南(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江南。(学生随乐曲江南好出教室)。唱歌少先队员采茶歌教学目标1、学会歌曲的旋律,并能创编舞蹈动作。2、能用纯净、甜美的歌声演唱少先队员采茶歌,表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欢快心情。教学重点: 学会歌曲。教学难点: 创编舞蹈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方法: 听唱法、以词带曲法 、按节奏朗读歌词、识谱视唱、情境导入法。教具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范唱带、谱例实物投影、多媒体课件、“纸茶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师生音乐问好!( 感受音乐课堂的魅力)2、发声训练游戏。(强调坐姿,安定情绪,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3、复习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二、情景导入:1、展示课件播放南方采茶画面,让学生看画面,融入情景之中,体会采茶的乐趣。(上节课我们在林中的鸟声内容学习中,感受了人们与自然界的动物们和谐发展的愉快的心情。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美丽的江南水乡走一走,看看那里美丽的景色,了解江南特定的文化及音乐特点。 )2、教师提问:同学们,看着画面的人们在采茶是不是很享受那种茶香飘飘的氛围啊! 那同学们想不想也和他们一起享受采茶的过程啊?3、身体感知:教师取出“纸茶叶”请学生上前模仿采茶。4、弹奏“采哟采哟”歌词音乐:学生在乐曲声中做采茶动作。(舞蹈化、体现美育与合作创编。)三、学习歌曲: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的调式风格,体会江南歌曲的风格特点。(思考:歌曲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教材简析:采茶歌是我国南方的一种歌舞体裁,表演形式一般为一男一女,或一男两女,后发展为数人或数十人的集体舞。表演内容多为种茶、采茶的过程,体裁形式多为小调。少先队员采茶歌以新的创作手法表现少先队员采茶的过程和欢快的心情。歌曲为两段体,羽调式。)2、复听歌曲:生谈自己的感受。(你感觉到少先队员采茶时的心情怎样?)3、再听歌曲:学生心里默唱。4、学习歌曲的旋律:(1)教师教唱一遍歌谱,学生小声随琴哼唱旋律。(2)学生齐唱旋律。5、按节奏读歌词,学生添加歌词演唱。6、教师弹奏旋律,生齐唱歌曲四、歌曲处理:1、第一小节:“茶树青青”要具有弹跳性,学生试唱。2、有圆滑线的地方,要唱得连贯、柔和、跳跃。3、附点音符的时值要唱足。4、第二乐段的第一乐句,按顿音唱法演唱,要唱得短促、有均匀的节奏感,好像是有节奏的采茶动作一样。5、学生按刚才的要求试唱,随教师的伴奏完整的演唱歌曲。五、拓展:1、创编采茶动作,并表演。2、生自由创编,教师参与表演。3、师生随录音边唱边表演。唱山歌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1、教学内容:本课选自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教材,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中歌曲唱山歌。2、教材分析:唱山歌是电影刘三姐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壮族民歌精品。 节拍为2/4拍,一段体结构,f小调六声民族徵调式,歌曲共两个乐句,分别为(18小节)的第一乐句,和带扩充的(919)的第二乐句。一字多音的唱词多以小三,大二度音程进行,配以附点为主的节奏型及起伏的旋律音高,使得旋律优美委婉。通过学习唱山歌使学生体会影片美与丑,善与恶的斗争,感知音乐的不同体裁,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 增强民族意识。3、学情分析:我校四年级学生一部分是住在代管家里,家长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接受能力也有很大差别,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对于学习歌谱,学生的畏难情绪特别大。从三年级我校就要求学生视唱歌谱,但还是有些学生对音准掌握的不准确,大多数同学都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整的演唱歌曲。教学目的:1通过学唱电影刘三姐插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2简单了解电影刘三姐的故事梗概。3了解壮族的风俗歌会“歌圩”。4教育学生弘扬祖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教学重点:用优美、委婉的歌声演唱歌曲唱山歌,感受壮族民歌风格特点。教学难点:歌中一字多音唱词的准确、优美、委婉。教具准备:多媒体、录音机、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激发情趣。师:很高兴又和大家相聚在快乐的音乐课堂里。今天我要带大家去一个山清水秀、风景迷人的地方。那儿不但山美水美,也有许多人才,还有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播放动画刘三姐对歌)师:大家知道深受人们喜爱的民间歌手她是谁吗?生:(刘三姐。)师:同学们从电影中我们能看出刘三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呀?生:“美丽、活泼、可爱-”师:同学们说的好极了!刘三姐被称为广西壮族传说中的歌仙,她美丽、聪明、活泼、可爱,用歌声表达了人们追求幸福的心声,所以人们十分喜爱她,也爱唱她的歌。电影刘三姐讲述的就是刘三姐用歌声同财主斗争的故事。师:那么,刚才我们看到的影片片段中,采用了那种演唱形式?生:(对唱。)师:很好,什么是对唱?生:(对唱就是一问一答的演唱形式。)师:听完了刘三姐的故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他是哪里人?生:广西人。二、学唱歌曲1、初听歌曲师:在这部影片中,还有一首动听的歌曲,你们想不想唱一唱?(听录音范唱,注意歌曲的速度和情绪。)师:谁来说说歌曲的速度和情绪?生:(中速、优美、婉转地。)师:这首歌曲由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根据广西壮族民间音乐素材创作。刘三姐影片一上映,这首歌像插上了翅膀,立即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人们喜欢刘三姐,更喜欢她唱的这首歌。2、再听,轻声随录音唱。师:接下来我们再来聆听一遍这首歌曲,可以轻声随着唱一唱,注意观察:这首歌曲和我们以往学的歌曲在拍子上有什么不同?生:以前一首歌中只有一个拍号,而这首歌中有两种拍号。师:你观察得非常仔细,(结合歌曲讲解)在这首歌曲中,四二拍与四三拍交替出现,叫作“变换拍子”。3、教师范唱:师:下面老师来演唱一下这首歌曲同学们感觉哪儿比较挺难唱的、非常有特点的?生:(这首歌中的“哎”特别长。)生:第二乐句和最后一个乐句旋律相同。师:很好,这首歌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字多音,旋律起伏,下面我们就来解决这些问题。4、难点处理1)师:下面我来演唱第一个乐句,同学们换来数一数这个“哎”要演唱几拍?(学生练习划拍市场第一乐句,保持连音线、圆滑线演唱气息流畅。)生:五拍2)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相识的两个乐句演唱有什么不同。(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换气记号”和尾音的长短,并试唱。)5视唱曲谱1)划拍视唱。注意“变换拍子”略突出强拍。2)随教师的伴奏视唱(一手指谱)。6唱歌词,歌曲处理。 完整演唱歌曲(师伴奏)。师:现在我们随老师的伴奏来演唱这首歌曲,注意气息的控制。7设计演唱形式。师:我们能否变换一下演唱方法?小组讨论一下,设计成什么形式。学生讨论并演唱。1)男女生接力唱,最后一个“罗湾又多”齐唱。2)领唱与齐唱。3)创设情境,领唱在“江面”,齐唱在“岸边”。师:你们的演唱,仿佛把老师带到了山清水秀的广西桂林刘三姐的故乡。三、知识拓展壮族风俗歌会“歌圩”简介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有许多民族音乐活动,最著名的是传统的风俗歌会“歌圩”。“圩”是“集会”的意思;“歌圩”就是赛歌、唱歌的集会。你们想不想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师:下面就让我们一同去见识一下吧壮乡风情(大屏幕)。1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和云南文山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学历类自考中外文学作品导读-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试卷)
- 炉窑设计合同范本
- 承包大棚的合同范本
- 车牌个人转让合同范本
- 工程材料采购合同(标准版)
- 闲置住宅回收合同范本
- 管道开挖劳务合同范本
- 竣工验收测绘合同范本
- 修缮宗祠建筑合同范本
- 合伙型基金合同范本
- 第五课+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中职专用】中职思想政治《职业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储罐及输油管道拆除方案
- 手术室院感防控措施
- 2024-2025学年地质版体育与健康一年级全一册教案
- 地理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 脐血流异常护理措施
- xxxx工程空调拆装施工方案
- 【词汇】311个四级核心高频词汇
- 《干部履历表》(1999版电子版)
- 数据安全管理员(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中(多选、判断题)
- 加油站防洪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