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诵读第二册第十一单元(-修身篇-).doc_第1页
国学经典诵读第二册第十一单元(-修身篇-).doc_第2页
国学经典诵读第二册第十一单元(-修身篇-).doc_第3页
国学经典诵读第二册第十一单元(-修身篇-).doc_第4页
国学经典诵读第二册第十一单元(-修身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修身篇修身的本质是一个长期与自己的恶习和薄弱意志作斗争的过程,时时检束自己的身心言行,用诚心、仁爱、谦卑的情操来祛除掉思想中的杂质,对治那些令我们轻浮、骄傲、自大、邪僻的外因、内因。修身最切实的办法就是择善而交,通过善友相互勉励来增长德行,培养志趣,用最朴实无华的态度切磋关于仁爱的学问。一定要远避世俗的虚谈,那些好卖弄学问的、巧言乱德的、文过饰非的,还有诸如攀比、争竞、夸耀、淫词、妄语、戏笑都要远离,这些事物唯有叫人败坏。论语1、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译文】孔子说:“君子心怀道德,小人却一心想着自己的田土;君子心怀法度,小人却一心贪图实惠。”2、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译文】孔子说:不怕没有官位,怕的是没有担任官位的才能;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足以让人知道的本事。”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译文】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4、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译文】孔子说:“因为严于律己而犯错误的是很少的。”里仁篇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译文】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译文】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译文】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8、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注释】识:音志,记住。【译文】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困难呢?”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10、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译文】孔子说:“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述而篇孟子1.【原文】万章问曰:“敢问友。” 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译文】万章问道:“请问交朋友的原则?”孟子万章下 孟子说:“不依仗自己年纪大,不依仗自己地位高,不依仗自己兄弟的富贵。交朋友,因为朋友的品德去交他,因此心目中不能存在任何有所依仗的观念。”2.【原文】孟子曰:“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孟子告子上【译文】孟子说:“仁是人的心,义是人的路。放弃了那正路而不走,丧失了那善良之心而不去寻找,可悲地很呀!”3【原文】孟子曰:“为人臣者怀仁义以事其君,为人子者怀仁义以事其父,为人弟者怀仁义以事其兄,是君臣、父子、兄弟去利,怀仁义以相接也,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何必曰利?”孟子告子下【译文】孟子说:“做臣属的怀抱着仁义来服事君主,做儿子的怀抱着仁义来服事父亲,做弟弟的怀抱着仁义来服事哥哥,这就会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兄弟之间都去掉利的观念,怀抱着仁义来互相对待,如此而国家不以德政统一天下的,也是没有的事。为什么一定要说到利呢?”4【原文】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三乐也。”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君子有着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祸,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5【原文】孟子曰:“鸡鸣而起,孳孳(z)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zh) 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译文】孟子说:“鸡叫起来,努力行善的人,是舜一类人物;鸡叫起来,极力求利的人,是盗跖一类人物。要知道舜和盗跖的区别,没有别的,利与善的不同罢了。”6.【原文】孟子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孟子尽心下【译文】孟子说:“修养心性的方法最好是减少物质欲望。他的为人,欲望不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丧失,也不会少很多;他的为人,欲望很多,那善性纵使有所保存,也是很少的了。” 修身小故事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东汉时期有一个人叫陈蕃,他学识渊博,胸怀大志,少年时代发奋读书,以天下为己任。一天,他父亲的一位老朋友薛勤来看他,见他独居的院内杂草丛生、秽物满地,就对他说:“你怎么不打扫一下屋子,以招待宾客呢?”陈蕃回答:“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乎!”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听了无言以对,觉得很有道理。从此,他开始注意从身边小事做起,最终成为一代名臣。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三国时期,魏国有一个人叫董遇,自幼生活贫苦,整天为了生活而奔波。但是,他只要一有空闲时间,就坐下来读书学习,所以知识很渊博。他的哥哥讥笑他,他却不在乎。天长地久,他写出了两本书,引起了轰动,别人问他读书有什么窍门。他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xin)。”人们很佩服他,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附近的人纷纷前来求教,并问他是如何学习的。 董遇告诉他们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学习要利用三余,也就是三种的空余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