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市某区地下综合管线管网现状探测实施技术方案(终稿) 1.2任务1.2.1综合管线探测对象是某某片区内的供水、排水、燃气、热力、电力、通信、广播电视、工业(不包括油气管线)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 基础信息普查应重点掌握地下管线的种类、数量、功能属性、材质、管径、平面位置、埋设方式、埋深、高程、走向、连接方式、权属单位、建设时间、运行时间、管线特征、沿线地形以及相关场站等信息。 各类管线探查取舍标准如下地下管线探查取舍标准管线种类取舍标准备注给水管径100mm包括出地、入地点排水方沟300mm300mm管径300mm包括出地、入地点燃气全测电力全测包括路灯、交通信号通讯全测包括军用通讯、监控信号、广播电视等热力全测包括架空管道工业管道全测含长输油、气管道等、包括架空管道综合管沟全测2管线探测技术依据1)(CJJ61-xx)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简称规程);2)(CJJ-xx)城市工程地球物理探测规范;3)(CJJ8-xx)城市测量规范(简称规范);4)(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5)(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6)(GB/T20257.1-xx)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7)(GB/T18316-xx)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和质量评定;8)(GB14804-93)1:5001:10001:2000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9)城市地下综合管线数据建库标准;10)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3测区地球物理特征及地下管线概况3.1地球物理特征通过对管线的探测方法有效性试验及现场踏勘分析,管线地球物理特征如下: (1)各类管线的材质可分为7个种类即钢、铸铁、砼、铜、铝、塑料、光纤。 (2)金属管线与周围介质具有明显的电性差异。 金属管线具有良好导电性,与周围高阻介质之间有明显的电性差异,如铜、钢材质的管线导电性好,铸铁次之。 这种差异是用电磁法探测金属地下管线的物性基础,它能较准确地探测其位置。 (3)非金属管道与周围介质存在一定的物性差异。 非金属管线多以坚硬均匀的物质组成,与周围松散、硬度不一的介质之间存在着介电性和密度等物性差异,如管线的材质为砼及塑等非金属材料。 利用电磁波法和综合探测方法可达到探测非金属管线的目的。 总之,地下管线与周围介质存在明显的物性差异,具备用物探方法施工的前提条件。 通过方法试验,对各类金属管线确定了有效的探测方法,能够达到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要求。 3.2地下管线概况地下管线的主要管线种类有电力、通讯、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及不明管线等。 管线比较集中,一般主要分布于机动车道及两侧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下,有的管线所在地面为整齐的便道砖或硬化地面,给开挖验证造成困难。 另外,一般探查范围主要是城区街道,管线敷设不是很规范,而且给水、燃气管线部分为非金属材质,排水井内积水较多看不见管道,且有淤泥给探查工作增加很大难度。 3.2.1已有管线资料分析及利用综合管线探测区域主要是某某道路上敷设的各种管线及探查区域范围内敷设的城市市政干管和其它各类专用管线,已有调绘资料是权属单位标画在地形图上,从管线调绘资料看,所收集到的原有管线调绘资料能概略反映出管线的分布区域和所在街道,对探查工作能起到提示作用。 3.2.2已有测量资料分析及利用城市管线探测平面控制测量,北京市测绘院提供导线点作为首级控制点,采用GPS RTK方法布设,精度满足平面控制要求。 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图根水准施测,提供的水准点经实地踏勘点位保存完好可作为起算依据。 4地下管线探查4.1仪器一致性校验与探查方法试验4.1.1概况根据城市综合管线探测探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要求,进行了一致性测定及物探方法试验工作。 探测仪一致性试验与方法试验选择电力、给水、综合通讯三种管类。 一致性测定目的是同点同频率同激发方式同收发距的直读埋深和70%埋深与实际埋深的比较以确定投入本区施工的探测仪的精度是否满足规程要求,其性能是否稳定可靠;方法试验目的是试验各管类的最佳信号施加方式、最小收发距、最佳发射频率和功率以确定各管类在不同条件下有效可靠的定位、定深的探测方法。 4.1.2仪器一致性效验4.1.2.1仪器投入工程参加一致性对比校验的仪器配件齐全、完好,使用正常。 RD系列管线探测仪是英国雷迪公司生产的管线探测专用仪器,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性强、效率高、性能稳定等特点,在国内专业队伍中使用普遍。 RD8000是该公司生产的大功率管线探测仪,工作频率达16种探测频率,发射机和接收机都具有网络接入功能,使用户通过接入互联网快速地轻松对仪器进行在线注册、仪器设置、下载频率和功能升级,来满足外业探测要求。 发射功率达10W,探测深度大。 RD6000型发射机可采用直接、夹钳、感应等不同方式连续发射8KHz、33KHz、38KHz、65KHz及78KHz等8个不同工作频率的信号供探测者选用,发射功率为10W。 其接收机具有多种探测方式与变频探测功能;除接收发射的工作信号探测管线外,还可利用50Hz被动源作工频法搜索探测电缆及部分金属管线。 RD6000管线探测仪在探测目标管线时,信号可通过接收机中的四个线圈的处理压缩掉部分干扰信号,从而突出目标管线信号。 RD8000系列产品响应速度更快、准确性更高、可靠性更强。 RD8000采用最新的专利数字固件设计,为全球用户提供了一种可控性极强、可靠性极高的管线仪解决方案,RD8000PXL是行业标准的高性能管道和电缆定位仪。 4.1.2.2仪器一致性测定仪器一致性的测定选定的给水、综合通讯管线,管线埋深由开井量测或钎探确定,管线走向与马路走向一致,同侧近距离无并行金属管线,在探测管线段周围二米范围内未发现干扰源存在。 所有参加测定的仪器及操作人员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给水管线激发方式采用直接法和感应法,综合通讯管线激发方式为夹钳法,平面位置测定采取极大值法,深度采取70%法和直读法。 4.1.2.3结论1)参加一致性校验的仪器性能稳定、配件齐全、探测结果可靠2)校验结果达到规程要求,可投入施工生产。 4.1.3物探方法试验物探方法试验及收发间距试验于管类给水、电力、通讯三种。 试验条件是:收发间距试验现场无任何场源干扰,各管类具有代表性和在已知条件下进行试验。 试验过程严格按规程要求试验操作。 4.1.3.1试验结果评述 (1)最小收发距试验试验场地选择在空地,尽量避开了建筑物的影响。 并且,试验首先对场区进行了探测扫描,确定地下不存在干扰物体后开展试验工作。 试验采用8KHz、65KHz两种工作频率25%、50%、二种发射功率和40接收增益,对发射机的垂向和走向分别观测试验。 收发距离由1米-26米。 试验结果表明,仪器在感应方式工作时,如果设定允许最大读数值为2,那么当接收增益设定为40时,发射机走向发射功率为25%、50%、的最小收发距离分别为10米、和15米;发射机垂向上发射功率为25%的最小收发距离分别为4米,收发距离大于上述最小发射距离后,接收读数值读数趋于平稳的正常值,即已消除发射机的一次场影响。 感应法最小收发距离曲线图RD4000(4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收发间距(m)读数8KHZ65KHZ8KHZ90.650.230.921.114.911.08.66.55.34.53.63.12.62.11.81.61.41.21.10.90.90.865KHZ90.552.031.920.815.111.48.76.85.64.73.83.52.92.42.01.81.61.31.21.010.9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 (2)给水管试验管径DN500,井边量测深度分别为122cm、137cm两条管线材质为铸铁。 管线均沿街道铺设,距街面第一排建筑物三米以上,两侧两米内无其他干扰管线。 试验采用了直接和感应两种激发方式及8KHz、33KHz、65KHz三种工作频率。 通过试验数据表明,铸铁质管线,采用直接与感应激发方式探测效果都很好,从试验数据结果看,直接激发方式效果最佳,工作频率以33KHz较好,其信号稳定抗干扰强,探测精度高。 测深以70%法效果较好。 直读埋深误差较大,尤其是感应法直读埋深误差较大。 因此直读埋深只能作为参考。 (3)通讯、电力管线试验电力、通讯埋设方式均为套管,有多根同沟道铺设。 管线深度为钢尺直量。 管线附近有其它管线并行。 对电力、通讯的试验采用了夹钳法激发方式对缆线进行探测,试验数据表明埋深差值及平面差值为所有信号缆线实际埋深平面位置与探测结果之差。 试验数据反映在一般情况下工作频率以33KHz较好,抗干扰强,分辨率及探测精度高。 试验结果显示通讯类管线探测结果普遍偏浅几公分。 但误差在地下管线探测规程要求精度范围之内。 在实际工作中注意校正。 4.1.3.2试验结论1)探测仪对金属线缆能够确定其深度和平面位置,探测方法有效。 2)感应方式最小收发距离应15米。 3)对管线的探测工作频率以33KHz为首选。 4)对管线的探测定深方法以70%法为主5)对给水等金属管线的激发方式以直接法、压线法为主,对电力、通讯等线缆类的激发方式以夹钳法为主。 6)对非金属管线的探测,根据现场条件、管径的大小及目标管线与周围介质的差异等特性,可采用探地雷达断面扫描探测及开挖等方法。 4.2探查内容4.2.1地下管线探查工作流程(见下图)地下管线探查作业流程图框工程监理审查外业管线探查管线点测量录入管线参数检查检查管线数据处理图形提交成果资料收集资料、对测区进行踏勘仪器一致性校验及探测方法实验技术设计书编写控制测量4.2.2地下管线探查精度1.隐蔽管线点探查精度隐蔽管线点探查限差表水平位置限差(cm)埋深限差(cm)ts=0.10hth=0.15h(h为各管线点中心埋深(cm),当h100cm时则以100cm代入计算)水平位置中误差计算公式m s=nnii s212?埋深中误差计算公式m h=nnii h212?(式中s、h分别为两次探测的平面位置和埋深差值,n为检查点数)平面位置限差ts?和埋深限差th?inin tsh?11110.0?11115.0nii nthh?(式中ih为各检查管线点的中心埋深,当ih小于100厘米时,取ih100厘米)隐蔽管线点探查的定位、定深中误差(m s、m h)小于等于规定限差的0.5倍满足精度要求。 2.明显管线点量测精度明显管线点埋深量测限差5cm。 明显管线点埋深中误差计算公式m d=nnii d212?明显管线点埋深检查中误差m d2.5cm,满足精度要求。 4.2.3探测调查项目1.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地下管线实地调查项目管线类别埋深规格电缆要(孔)数材质附属物偏距载体特征埋设年代权属单位内底外顶管径宽高压力流向电压电力管块管沟直埋电信管块管沟直埋给水排水管道沟道燃气热力管道沟道工业压力自流沟道综合管廊(沟)不明管线注1表示应查明的项目,表示宜查明的项目。 2不明管线的埋深指的是管线中心埋深。 注 1、表中“”为应调查项目。 2、部队、铁路、民航、港口及其它专用管线所需调查项目,参照本表规定执行。 3、附属物为窨井时,应调查井盖材质、规格、类型及井深。 2.管线探查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内容地下管线探查必须查明与测注的项目管线种类地面建(构)筑物管线点量注项目测注高程位置特征点附属物给水水源井、净化池、泵站、水塔、水池、取水构筑物直线点、弯头、三通、四通、变径、变材、变坡、管帽、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出水口、出地点阀门井、水表井、消防井、阀门、消防栓、水表、排气井、检修井、排沙井、出水口管径、材质、埋深、井盖规格和材质管顶及地面高程排水暗沟、地面出口、出口闸直线点、起点、进水口、出水口、交叉口、弯头、三通、四通、多通、变径、预留口、倒洪、非普查区去向雨水井、污水井、雨水篦、化粪池、泵站管径(断面尺寸)、流向、埋深、材质、井盖规格和材质管底、方沟底及地面高程供电变电站、变电室、配电房、直线点、转折点、三分支、四分支、多分支、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出入地、井边点检修井、接线箱、控制柜、通风井、上杆断面尺寸、材质、电缆根数、电压、井盖规格和材质、埋深、总孔数已用孔数直埋缆顶、管(块)顶、沟底及地面高程通讯(传输)控制室、差转台、发射塔、放大器、槽道直线点、转折点、三分支、四分支、多分支、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出入地、井边点人孔、手孔、接线箱、上杆断面尺寸、材质、电缆根数、埋深、总孔数已用孔数、井盖规格和材质直埋缆顶、管(块)顶、沟底及地面高程燃气(热力)调压站、调压房、储气柜、锅炉房直线点、弯头、三通、四通、变径、变材、变坡、管帽、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出地点凝水缸、阀门、检修井、调压箱、阀门井管径(断面尺寸)、材质、埋深、压力、井盖规格和材质管顶及地面高程工业管道(不包含石油管线)动力站、冷却塔直线点、弯头、三通、四通、变径、变材、变坡、管帽、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出地点排液装置、排污装置、阀门、检修井、阀门井管径、材质、载体名称、埋深、压力、井盖规格和材质管顶及地面高程综合管沟转折点、起止点、直线点、三通、四通、变化点、预留口、非普查区去向综合检修井断面尺寸、埋深、材质、井盖规格和材质管沟底及地面高注 1、部队、铁路、民航及其它专业管线测注项目参照本表规定执行,注明权属单位及用途。 2、排水、供电、通讯、综合管沟测注的平面位置为管沟几何中心位置。 3、管线埋深直埋电缆和管块应量测外顶埋深,供电、通讯沟道量测沟底埋深,给水、燃气、热力和工业等有压力的管道量测外顶埋深,排水管沟、地下沟道和自流管道应量测内底埋深,并注明管沟几何尺寸。 架空管道的高程数据以管底为准,测地面高程、埋深记负值;裸露出露在地面上的管线,实测管顶高程,埋深记为“0”(排水管线除外)。 4、当管线特征既变径又变材时按连接方向不同分别填写。 5、当管径在普查区变径后为的小管径不够本次探测标准时,管线可终止于变径符号,在点表备注栏注“小管径”。 6、附属物和特征点同时存在时以附属物为主。 检修井内的三通、四通等应在特征栏如实填写,但直线点、变径点则不予填写。 7、自来水小于100的分支需要定出主管三通,并做到第一个附属物,如果附属物离主管较远,可在分支管1米处定非普查(小于100的隐蔽三通可以不定)。 8、电力管线和电通管线共管埋设时,分别记录已用孔数和总孔数,并在备注做记录。 (例如总孔数9,电力占用5,电通占用1,电力记录5/9,电通记录1/9;电力数据库备注注明电通占1孔,电通数据库备注注明电力占5孔)。 9、多个雨水篦时,以管道在地面投影定点。 10、热力开挖时,应量测管道实际埋深;实际深度为套管顶埋深减去外套层厚度,外套厚度为井类实际量测厚度。 11、蒸汽管道归属热力,备注注明蒸汽。 12、电力、通讯类接线箱,小于两米时已接线箱几何中心点定位;当一边大于2米时作为地物,实测大小,在边缘定点。 13、实地附属物井,未打开的必须在数据库备注中注明。 14、测量时被压盖的井,必须在数据库备注中注明。 15、预留管实际长度小于20厘米的可舍弃不做预留处理;过马路方向预留在马路对面做预留点,否则在出井1-5米定点。 (排水废弃的雨水篦方向做到路边) 16、煤气、自来水等存在套管时,套管管径、材质在备注中填写。 4.3探查方法技术4.3.1管线点的编号管线点的外业编号(物探点号),由附录A规定的管线类别码+测区号+数字组成,物探点号要做到全市唯一。 管类代码执行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中附录A规定。 地下管线的分类管线分类颜色大类子类名称色号给水JS给水JS深蓝5排水PS雨水YS棕色42污水WS棕色42雨污合流HS棕色42燃气RQ煤气MQ粉红6天然气TQ粉红6液化气YQ粉红6工业GY氮气DQ桔黄30热力RL蒸汽ZQ紫色200热水RS紫色200电力DL供电GD大红1路灯LD大红1交通信号XD大红1通讯TX电信DX深绿94联通LX深绿94移动MX深绿94铁通TT深绿94电力通讯EX深绿94监控信号KX深绿94军用光缆JX深绿94保密BX深绿94有线电视TV浅绿70人防RF人防RF黑色255基础地形灰色252注地下管线图上各种管线符号,包括点号注记均应采用与上表相应的颜色。 4.3.2管线点定位各类管线的定位点,设置在管线上的特征点,要求设置在管沟(块)道的几何中心和附属物的几何中心位置上。 当管沟(块)宽度1m时,实测其边界线。 管线图上用双虛线标明沟宽。 在无特征点的直线段上也应设置管线点,其点位间距不大于75m。 当管线弯曲时,应在圆弧起讫点和中心上设置管线点。 当圆弧较大时,适当位置增加管线点,以保证管线弯曲特证。 当管线中心偏离检查井中心大于20cm时,则设置偏心井点。 地下管线小室2.0mX2.0m时,实测轮廓范围内井盖中心,并实测小室地下空间位置,管线在进出检修井小室的实际位设置管线点(井边点),井边点与井边点要有连接关系,但图面不显示。 探查确定的管线点要在点位中心位置设标志。 标志的要求,以标志保存期长、不破坏和影响市容市貌为原则,根据实地情况,可选择地面刻“十”字。 钉钢钉,木桩等做法,并用红油漆以点为中心画圈做醒目标记,于点位附近易长期保留的地方标注点号及栓距。 4.3.3探查记录物探外业记录采用管线探查记录表现场记录,并按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中管线探查记录表的内容制作成电子表格Excel文件。 4.3.4明显管线点调查各类地下管线的专用窨井、出露地表的点(段)及与管线相关连的附属物,构筑物等为明显管线点。 对测区内规定探查范围所包括的各类所有明显点都要进行调查。 对明显管线点量测的内容为管线的埋深与管线的断面规格(管径)。 排水管道(沟道)的埋深要量测管底(沟底)至地面的垂直距离,沟道埋设电力、通讯、综合管沟等埋深量测沟内底至地面的垂直距离,其它管线埋深均量测管顶至地面垂直距离。 埋深量测要采用检验合格的钢卷尺和L形量杆,管线点深度的计量单位为cm,读数精确到cm。 对地下管线的断面量测圆形断面量测其内径,管沟量测其矩形断面的内壁尺寸(宽高)。 管块量测其外包尺寸,遇有不规则的电力、通讯管块(套管),断面尺寸按最大断面量取,断面应包括所有管孔。 断面尺寸、(管径)量测读数记录单位为毫米。 4.3.5隐蔽管线探测地下管线探测遵循的原则为从已知到,从简单到复杂,方法有效,快速、轻便,复杂条件下采用综合方法。 由于各类地下管线的材质不同,其所具有的地球物理特征各有差异。 对各类地下管线探测时,根据探测方法试验结果,应采用最佳的工作方法,使探测精度得以保证和提高。 4.3.6金属管线的探测对给水等金属管道探测时,要先从已知明显点起始逐步追踪探测出管线走向,及与其相连接的管线,并将管线的弯头,多通等特征点准确定位、定深。 其测定方法宜采用连续追踪探测,并于各方向上测定三个以上的直线点和深度,通过三个测点所连成的直线与不同走向的直线相交汇的做法确定点位和取其各探测埋深平均值定为埋深值。 4.3.7非金属管线的探测非金属管线及探测仪探测效果不好的给水球墨铸铁材质管线探测时,根据现场条件,管径的大小,及被探测管线与周围介质的差异等特性,可采用探地雷达断面扫描探测及开挖验证等方法。 对过桥、穿路地段的金属管线,可用管线探测仪探测定位、定深。 在探测条件不好的情况下,由权属单位相关技术人员到实地确认管线位置,再选择适当位置开挖验证。 4.3.8线缆类管线探测对电力、通讯等线缆类管线探测时,采用夹钳法或有效可行的感应法。 对电信管块探测时,分别施加信号于管块左右两侧线缆,然后分别定位、定深,再根据探测出的两侧线缆所处位置进行定位、定深修正。 取修正后的中间位置为定位点,埋深根据目标管线在管块中的位置,量取目标管线到管块顶垂直距离,取修正后的埋深为埋深值。 对分支直埋线缆要进行追踪探测,当管线弯曲时,以能保证反映出管线的弯曲特征,线形基本圆滑为原则,根据情况加测管线点。 4.4试验区探测4.4.1试验区概况试验区位于某某片区内主干道,此处地下管线较多,具有代表性,因此选择此处作为本项目的试验区。 4.4.2试验区探测方法探测时要从易到难,从已知到,从外围到局部及根据原有的管线调绘资料分析等,多种方法综合探测。 探查管线种类一般以排水、电力、通讯、给水、燃气等为序。 探查某种管线时,留心观察与其它管线的相对位置和可利用信息。 探测时尽量采用受外界干扰小的直接法、夹钳法。 平行管线采用旁侧压线法。 当存在干扰时,应查明干扰原因及影响幅度,以便进行修正。 各种管线确定后,要从正反方向及分支线上多处变换位置进行发射和接收探测,以确定探测成果的可靠性和精度,有条件的地段可进行开挖验证。 4.4.3试验区探测作用试验区地下管线探测具有代表性,先对试验区调查、探测,能够更好的确定探测方法,便于本项目的施工,以及进度的控制。 5地下管线测量5.1坐标系统及高程基准平面北京地方坐标系高程北京地方高程基准5.2测量仪器各项测量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均经持证计量部门年检合格。 5.3控制测量5.3.1平面控制测量管线探测采用GPS RTK布设图根平面控制应达到以下要求 1、有效的观测卫星数5颗;卫星高度角15;PDOP值小于6;RTK固定解应在稳定收敛至毫米级精度,并且信号稳定后开始观测记录,观测时使用三脚架对中整平观测次数不得少于2次,观测时间不得少于2分钟,两次观测的坐标分量较差不应大于10mm;采用网络RTK的方式。 2、作为GPS加密控制点时,应至少保证相邻两点通视,并应使用电子测距方式直接校核所有GPS RTK加密控制点之间的距离,控制点边长最大长度及相对精度应符合表5.1.1的要求。 GPS RTK控制点边长长度及相对精度要求表5.1.1控制点边长最大长度(m)控制点边长最短长度(m)相对精度250801/ 40003、GPS加密控制点的高程应使用水准方法或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方法测定。 三角高程测量应符合表5.1.2的要求。 三角高程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1.2项目线路长度(km)测距长度(m)高程闭合差(mm)限差410010n注n为边数 4、GPS加密控制点应埋设永久性的标石,或至少采用直径不小于15毫米、长度不小于100毫米的钢钉打入地面,标志顶部与地面平。 5、由于地形的限制当GPS接收机接收不到足够的卫星不能达到规定要求时采用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测量,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不宜发展两次附合。 在一次附合导线点上可以采用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测距边不超过80m,不以极坐标点再发展图根点。 其高程可采用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应与导线测量同时进行。 因地形限制电磁波测距图根导线无法附合时,可布设不多于四条边、总长度不超过300米的支导线,水平观测首站应联测两个已知方向,其他站水平角应分别观测左、右角各一测回,其固定角不符值和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大于40。 在实际作业中,可以在一次附合导线上采用具有两条定向边的电磁波双极坐标法加密图根点,极坐标边长不大于100米。 电测波测距导线应符合表5.1.3的要求。 电磁波测距导线的主要技术要求表5.1.3附合导线长度(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导线相对闭合差9008020140n1/4000注n为测站数5.3.2高程控制测量高程控制利用测区附近布设的高等级等水准点作为高程起算点,布设测区图根水准网,尽量将测区附近高等级水准点全部联测。 布设的RTK图根控制点施测附合水准路线联测图根水准网。 1、水准网的布设及观测 (1)图根水准网的布设为多结点水准网。 (2)图根水准测量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单程观测,使用DS2型仪器,3m区格式木质水准标尺。 (3)仪器使用前应按要求进行必要的检定和检验,在施测前七天每天必须测定i角一次,以后每隔1周还应测定i角一次,且每次测定的值必须小于20”。 2、图根水准的观测图根水准的观测按等外水准测量的操作方法进行,其精度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中的规定。 3、手簿记录图根水准测量采用电子手簿记录或常规手工记录。 外业观测手簿的记录应清晰、整洁,原始观测数据的更改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8-99第3.6.2条的规定。 等外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标尺类型视线长度前后视距(m)视线高度(m)基辅分划或黑红面读数的差(mm)基辅分划黑红面或两次高差的差(mm)仪器类型视距(m)等外双面DS2100大致相等三丝读数3.05.0记录中高差取位至1mm,高差中数取位至0.1mm,距离取位至0.1m,计算时各测段距离总和取位至0.1m,高差总和取位至1mm,高程取位至1mm。 5.3.3控制点的选埋 1、控制点的布设应根据管线的走向进行布设,点位选在通视良好,便于保存且宜发展的地方。 同时要兼顾易于GPS接收机接收卫星信号。 所有图根点标志采用7长钢钉,标志点中心用红油漆描画88cm矩形方框做为醒目标志,并在附近易保留的地方标注该点编号及标注距离。 2、控制点的编号按照相关要求采用控制等级加测区编号加点号流水号的方法编制。 如“TG140001”TG代表图根,14代表本测区号,0001代表点顺序号。 5.3.4测量平差计算水准网和所布设的图根导线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测量控制网平差软件程序进行平差计算,该软件功能强大,其平差结果满足水准网和图根导线的精度要求。 5.4管线点测量对定位后的管线点,使用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进行测量,测距边长不大于150米,水平角和垂直角各测半测回。 以边角极坐标格式自动记录于全站仪中,然后将数据交与内业计算三维坐标进行,最终形成管网数据。 6地下管线数据的按照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要求进行数据的采集,。 7.地下管线图的编绘7.1数据编绘的管线数据主要是外业的原始资料。 其它作为探查参考的资料,包括附属设施草图、节点示意图和管沟剖面图、地下管线现状调绘图等。 测区的数字化地形图由北京市测绘院提供。 7.2资料依据及格式要求对管线的编绘主要依据是规程相关规定,没有规定的按照国家及行业相关规定执行。 具体规定见规程。 7.3使用工具基于AutoCADxx自行研发的绘图模块。 7.4编绘方法及过程 (1)在数据库中,管线点的内业编号(图上点号),由普查单位+测区+管线类别码+数字组成,以每一幅1500地形图为单元顺序编号并在该图幅内不重号。 图上点号编号基本原则是先干管,后支管,顺序为由西到东,由北到南。 (2)由管线的分类确定管线代码,由特征点名称、附属设施、构筑物名称确定管点编码,由管线类型确定线型; (3)使用绘图模块提取数据库的点线信息,按照坐标将管线点绘制在AutoCAD的模型空间上,以对应的连接关系绘制管线段; (4)管线点符号根据管线点符号代码值插入规定的图块符号; (5)管线段和管线点的分层根据管线代码的值将图形放入规定的层,并设定颜色、线型; (6)根据规定提取管线点的图上编号,标注在规定层内,并提取标注坐标,导入数据库; (7)根据规定提取管线的标注内容,标注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烘焙师初级考试必-备知识点梳理
- 2025年医学行业招聘面试预测题解析及备考指南
- 2025年计算机等级考试题库及解析含编程与设计
- 申请书课件教学课件
- 2025年物资供应链安全管理面试技巧与模拟题
- 创意英语教学课件
- 包耳旁教学课件
- 创意教学课件制作教程
- 江苏苏州2020-2024年中考满分作文67篇
- 儿童教学互动课件制作
- 2025至2030中国超前和靶向药物输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信号与系统(第2版)课件 1.0 绪论
- VTE的预防及护理
- 护理伦理的概论
- 中文版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 含评分维度
- GB/T 45482-2025企业综合能耗确权核算通则
- 临时用电JSA分析表
- 如何提高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的知晓率
- 议论文阅读训练 (针对初一学生)附答案
- 固定式压力容器年度检查报告
- 塑胶模具术语中英文对照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