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利特强制循环水泵拆卸原理.doc_第1页
嘉利特强制循环水泵拆卸原理.doc_第2页
嘉利特强制循环水泵拆卸原理.doc_第3页
嘉利特强制循环水泵拆卸原理.doc_第4页
嘉利特强制循环水泵拆卸原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日本荏原泵型“UCW”离心泵 操作与维护说明书目录1.前言 P. 31.1总则2.操作运行P. 32.1操作运行前的准备2.2运行前2.3启动2.4正常操作运行2.5停车3.维护 P. 73.1轴承润滑油3.2必须工具和测量工具3.3定期维护和维护周期3.4备用泵的维护3.5允许偏差4.拆装、组装P.154.1拆装注意事项4.2拆装程序4.3拆装后的检测4.4拆装后的维护4.5组装5.故障排除指南P.216.服务P.22附件(1) 机械密封 (2) 联轴器1. 前言 本手册包括荏原UCW泵型的操作和维护 这种泵是在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要求下进行设计与生产,以保证泵运行的安全和稳定。但有一点须指明,不适当的操作和维护可能会导致泵不能在最佳状况下运行甚至发生预测不到的事故。 不适当的操作和维护导致泵不能良好运行,泵生产厂家不负生产方面的责任。 正是由于本手册包括日常操作与维护所必须要求的各个事项,故用户应仔细阅读此手册,并长备与手中,以做将来参考。1.1 总则 嘉利特荏原UCW型泵为卧式、单级、单吸、中心线支撑的流程泵。 泵符合API 8th标准。 经过精心设计和生产出来的UCW泵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运行良好,即使是在石油炼化、石油化工等工况条件恶劣的行业,也能运行可靠稳定。 请参考已提供的必须维护用的图纸与文件。2. 运行2.1 运行前的装备(1)往轴承体加润滑油至特定位置处。(2)在泵的吸入侧装一过滤器,防止在泵启动时外介质进入泵内,同时在过滤器前后装一压力表,监测过滤器可能堵塞而引起的压力降。 监测吸入口压力。(3)确保吐出口阀门完全关闭(4)如有冷却、冲洗、密封管路,确保其安装正确。(5)在装联轴器中间节前,确保电机转向正确,从电机末端看泵的转向为顺时针。在确定转向后,安装并禁固联轴器螺栓并装好护罩。2.2 开车前(1)如果提供可冷却、冲洗和密封管路,则应打开管路上的阀门并确定管路合适的压力和流量。(2)当在冬天或低温条件下操作时,在冷却水急冷水管涂上防冻油以防管路冻裂。(3)确保手动盘车时转子运转顺畅,如听见异常声响,例如沙粒磨损的声音或者转子运动不顺畅时,则将泵拆卸,检查转子部件如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等。(4)主泵 确保吸入口阀门完全打开,手动盘车时往泵体里注满介质,将泵体内的空气和其他气体从用户自接管路的排气阀排出、排尽。如果泵体上装有排气阀,则应将其打开。(5)再一次手动盘车,确定转子运转顺畅。(6)将排气阀关死。备注1) 安装一旁通管:其额定流量与数据表上一致,从而泵运转力量不能低于最小稳定流量,另一种方法是将吐出口支路管上的阀打开,这一点对于气体压力高的介质尤其重要。备注2)如泵送介质高于120,则泵启动前必须暖泵。2.2.1 暖泵 如果高温介质突然进入温度低的泵体内,巨大的温差可能导致热力膨胀不均匀,由此造成的泵体与转心部件中心不重合,可能导致泵在启动时发生咬合。 同样,备用泵在启动前也须充分暖泵。只有在泵体的温度一致时才能启动泵。泵吸入法兰口径暖泵用流量1.1/2、23、40.6m3/h61.0m3/h81.3m3/h10、122.0m3/h暖泵方法标准如下:温升限制在 2/ min以内突然升温在 50以内泵体表面上下部温差在 2030以内特定介质与泵体表面温差在 30以内在暖泵期间不得转动转子。当暖泵用介质注入泵体后,泵体上下部分温差不能达到规定时,可使用一个排液用阀,从而使泵体温度一致。2.3 开车(1)如果最小流量管路装有阀门,请将其完全打开。(2)确保吸入阀门完全打开,而吐出阀门完全关闭。打开开关,四、五秒钟后关掉开关。在此期间,确定转向是正确的。吐出管路上的排气阀完全打开,并且确保泵体内的气体彻底排净。开停2-3次,确保泵与主要转子运行正常,不进行此项工作不允许泵运行。(3)再一次打开开关。 打开吐出阀门同时监测吐出压力,然后让泵持续运转,有一要点须指出,既通过打开吐出阀门而引起的流量增大将使吸入压力发生变化。如果吸入压力低于数据表上的值,则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正确的措施。(4)应避免下面这样的操作,即当停车时泵内介质温度升高,从而发生汽化,产生噪音和振动、腐蚀等现象的操作。而且,当泵送介质为高汽化压力介质时,这样的操作即使只有一分钟,也不允许。同样,噪音和振动增大和流量逐渐降低最佳效率点流量约一半时,也应听车。(5)即使用上述相同方法开车(泵送介质为高汽化压力的碳氢化合物),吐出压力可能刚开始时上升,随之又突然降低至接近于吸入压力。这是为了防止泵运行出现上述现象而在吸入管路上装上一个蒸汽阀从而引起的结果。此时应立即停车并用前述防范将泵体内的气体排尽,然后再一次开车。(6)分别检查泵与电机 在泵启动时,电流、电压、每一部分的润滑油、转动声响、振动、吐出压力、吸入压力等这些参数应监测。(7)为了防止外界杂质在泵启动时进入泵内,在泵吸入侧装一过滤器,在泵与过滤器间装一压力表,用来监测在泵启动时由于装了过滤器而引起的压力降。当过滤器被堵塞而使压力降增大时,应该停车清洗过滤器。如果压力降升高并且泵吸入压力不足,此时泵可能已被烧坏。(8)在泵启动30-60分钟后,再次确定上述(7)段各项,并且对轴承进行测温。2.4 正常运转不正常压力、电流波动、振动、噪声等都是机组异常的表现,确定原因并在早期就采取相应措施。要求按如下各项详细地做好日常记录。(1)检测条款(a)吸入和吐出压力(参考泵数据表)(b)电流值与每次波动。(c)轴承温度(参考(2)段)(d)油位(参考3、维护)(e)振动(参考图2.1 2.2)(f)噪声(g)轴封状况 Peak to Peak Unit m 图2.1 Vibration(2)操作条件的允许范围 (a) 轴承测温 允许温升和允许最大温度如下表 当操作温度超过允许温升时,停车查出原因。 在持续运转期间,轴承温度将逐渐上升,然后经过某段时间(1-2小时)后保持稳定。 如可用手触摸轴承体则表明轴承温度正常。 如需要,则应在轴承体上装一温度计。 非水冷轴承托架 水冷轴承托架 (b)振动允许振动值范围见图2.2如果振动值超过“B”,则停车并检测。振动值“A”表示运转正常。(3)读数(a)确定进出口压力表、电流表的读数。(b)细致地检测吸入侧的情况,当在吸入侧装一过滤器,检查装在过滤器下游处的压力表指计转动情况。(c)只有在确定压力表读数时才打开仪表用阀,其它时间应关闭仪表用阀,否则会缩短仪表的使用寿命。(4)开、停车频率频繁的开、停车可能会损毁泵或电机。.泵的启动次数如下所示输入功率启动功率7.5 kW 6次/小时11 22 kW 4次/小时26 kW 3次/小时 2.5 停车(1)如装有最小流量旁通管,停车时慢慢开闭吐出阀直到流量达到最小流量,然后关闭开关。在电机完全停转后将吐出阀关死。(2)如装有最小流量旁通管,在确定旁通管上的阀门完全打开后将吐出阀关死,再将开关关掉。(3)在泵完全停车后仍持续开启冷却、冲洗、密封管路一段时间以保护机封“O”型圈。在泵温度低于80时,关闭冷却、冲洗和密封管路(特别是泵在高温条件下工作时),然后将所有阀门全部关死。(4) 如果处理的是有腐蚀性的碳酸液体或其他具有部分结晶液体的介质,当泵临时停止时,仍然要继续开启冲洗和密封系统一段时间。(5)如果泵由于电力不足原因停车时,应关闭电源,然后关闭吐出阀,以防止电力恢复后泵突然启动。 (6) 如果是突发事故导致停车时,则关闭电源然后关闭吐出阀。3.维护为确保泵的正常运行,应根据如下方法进行维护和检查。3.1 轴承润滑油透平油ISO VG46一般用于油浴润滑系统。初次运行300小时后,应更换润滑油。以后每三个月必须更换一次。如果泵持续运转,则每6个月更换一次润滑油。通过恒位油杯换油,如图所示范,合适油位约高于短水平管中心线7.2mm。按如下方法往恒位油杯中加油:(a)拧松螺栓。(b)移走环离储油器。(c)往储油器里加上足够的润滑油。(d)将储油器快速插入放油室。(e)如储油器补给油量不足,根据a-d的步骤重新加油。 3.2 必须工具和测量工具总的说,必须工具和测量工具是在装配、拆装、组装和检查时用的。锉刀、砂纸、 油石等也是必需品。(1) 安装和矫正公用底座时的必须工具。(2)拆解和组装时的必须工具3.3 定期维护和维护周期定期检测泵以防止突发损伤。下表列出了建议的检查周期。表 3.1建议机组运转8000小时后进行全面检修。如果泵在非正常条件下运转,则应在运转8000小时前进行全面检修。按照表3.2显示的程序进行检修。表 3.2以上更换间隔适用于泵工作在正常操作条件下。3.4 备用泵的定期维护 如果早期启动备用泵,建议确认以下条款:(1)备用泵吸入阀门完全打开,泵内充满介质并在泵上加上吸入压力。. 如泵吐出阀保持打开状态,利用止回阀防止逆流现象发生,在此条件下重新启动泵。(2)环境温度过低使备用泵输送介质凝固时,则应在泵吐出侧装一逆流装置(流量约1 m3/h),并使其保持运行状态。(3) 开车前暖泵当输送介质温度T120时必须暖泵,使暖泵介质从泵体(通过排液孔)较低部位循环。(4)每月都应检查泵是否运转正常。 在开车前,通过手动盘车确定转子是否运转顺畅。 备用泵与主泵的维护周期一致。 如果泵运转异常或泄漏,建议采取以下措施。(5)如泵在寒冷条件下运行,则应打开排液阀和排气阀,使泵体内的介质完全排尽,这有利于保护泵体。 当轴承体和泵盖为水冷结构时,冷却腔和管路里若有冷却水则应排尽。(6)如果泵需空闲一段时间,则应排尽泵体内介质,然后泵体内表面涂上保护层,外部刷防锈油。(7)确定每个月手动盘车时转子运转顺畅。3.5 允许偏差在维护期间,仔细确认下面各项,以确保泵正常运转。 建议对以下各项做好记录并保留记录。(1) 主轴、叶轮口环、轴套的跳动。允许偏差见表3.3(a). 如数值超过此范围,应进行维护或更换。推荐记录表No. IR - 01.(2) 叶轮口环和泵体口环的间隙推荐的间隙极限见表3.3(b), 只在泵性能与说明书有偏差时。.推荐记录表No. IR - 01.(3) 调整允许值见表3.4.推荐记录表No. IR - 02.(4) 运行记录 泵重装后需做测试,在此期间应对振动和轴承温度进行测温。见表2.4个允许值范围。推荐记录表No. IR - 03.跳动与间隙位号允许跳动值T.I.R直径间隙设计最大允许值12345ABABTable 3.3Unit mmT.I.R.:总示数允许的公差调整 单位 mm 表 3.4 位号 All Item 水平偏差 T.I.R. 0.10垂直偏差 T.I.R. 0.05Item No. Distance “A “ Item No. Distance “ A “ 检测记录表No. IR-01跳动值与间隙值记录日期 . . 位号系列号型号测试人跳动单位 : mm间隙 单位 : mm内径AC外径BD间隙A-BC-D检测记录表 No. IR-02调整记录日期 . . 位号系列号型号测试人调整 单位:mmabcd水平偏差垂直偏差轴向偏差A检测记录表No. IR-03操作记录日期 . . 位号系列号.型号测试人 振动 峰值差 m 位置方向水平 垂直轴向轴承测温 单位; 时间环境温度ABC4.拆装、组装参照装配示意图,正确组装、拆装。将拆装下的部件放在卡板或类似物品上,不允许将其放在硬地板或地面上,同样不得将各部件堆在一块。小心拆装以免部件划伤或毁损。泵体用密封垫(001)、轴套(042)和机封“O”型圈或“V”型圈(111)在移走后原则上不能再次使用,因此建议提前准备备件。在拆装前关闭电源开关(如有电机驱动阀,则应提前关闭此阀)。接下来,关闭吐出阀和吸入阀(如有最小流量旁通管,则旁通管路阀门也须关闭),然后打开泵体排液阀将介质排尽。4.1 拆装注意事项(1) 拆装前,须特别注意不得损坏泵体和贵重的转子部件。(2)利用已装的拔出螺栓和一个塑料锤,移走螺塞与设备配件。(3)小心地从泵体中移走转子部件,注意不要损坏轴承。(4)从主轴中移走转子零件、螺母、垫圈等。 泵长期运转后主轴上的零件与主轴可能发生咬合现象,这将使得联轴器、叶轮、轴套拆起来比较麻烦,此时不得使用锤子敲打。如这样,可能会损坏主轴。在这种情况下,先除锈,然后涂润滑剂,如还不能拆下,则需利用火枪或焊接用火炬均匀加热各部件,注意不得使主轴变热。(5)主轴不得弯曲。(6)运输过程中不得拆泵。 如必须得将泵运送至制造厂,则运输过程中泵必须作为一个整体。4.2 拆装程序(1)拆下泵所有冲洗冷却管路。(2)拆下联轴螺栓。(3)移走联轴器中间节(图4.1)图 4.1(4)移走轴承体上的支架(095)。(5)拆下连接泵体(001)和泵盖(018-1)用的螺栓和螺母。(6)拆下轴承体(051)、泵盖(018-1)和转子部件。利用千斤顶顶住泵盖(018-1)帮助拆卸。(7)移走内六角螺栓(120-18)、叶轮螺母(048)和叶轮。由于内六角螺栓(120-18)是左螺栓,拆下时拧松方向与泵转向相反。 而叶轮与叶轮螺母拧松方向与泵转向一致。(8)移走叶轮(021)与轴(031)。(9)从主轴上移做叶轮键(039-1)。旧机封的拆装程序(1)逐个移走连接泵盖(018-1)与机封压盖(016)以及轴承体与泵盖的螺栓、螺柱。如机封为勾形结构,则在松动螺柱螺母前须将机封轴套上的紧定螺钉松开。往轴承方向移动机封压盖约5 mm。(2)移走连接泵盖(018-1)和轴承体(051)的螺柱、螺母(120-7)。(3)将泵盖从主轴上小心地移走,特别注意不得损坏主轴上的螺纹。(4)从主轴上将机封压盖(016)和机械密封(111)连同轴套(042)一整套移走。 如果是易碎的碳素机封,小心不要碰到其他部件。不要损坏主轴螺纹边缘的密封。使用填料压盖或机械密封(1)从主轴(031)上将联轴器连同联轴器螺母一同移走。(2)松开防尘盘螺钉(093),然后将防尘盘从主轴上移走。(3)将主动力侧及相反方向的轴承盖(053)移开。(4)从驱动端方向将轴与球轴承(056-1)、(056-2)作为一个整体从轴承体拉出。(5)将驱动侧的轴承螺母从轴上拧下,拧松方向与正常转向一致。(6)从轴上拆下球轴承(056-1)、(056-2)。4.3 泵解体的检查(1)检查泵体口环和叶轮口环的间隙及口环是否损伤。(2)如上述任何一中情况发生,则应检查轴是否弯曲。(3)如球轴承损坏,则需更换。(4)检查叶轮是否被腐蚀、磨损、裂纹。(5)如发现轴套和/或机封有损伤或裂纹,则须更换。4.4 泵解体后的维护如果叶轮口环损坏或磨损,应根据如下程序更换。(1)叶轮口环拆下内六角螺栓和叶轮口环(025)(图 4.2)安装程序与上述程序相反,将叶轮口环(025)和叶轮(021)组装后配钻。 图4.2(请参考剖面图)(2)泵体口环用紧定螺钉将泵体密封环固定在泵体和泵盖上。用研磨机研磨的方法或凿子雕凿的方法拆下泵体口环。安装程序与上述程序相反。 (图 4.3)图 4.3(请参考剖面图)4.5 组装泵组装程序与拆卸时相反。组装时应遵循以下几点。4.5.1 注意事项(1)更换零部件时,在装配前彻底检查更换零件。(2)用汽油将零件清洗干净。组装前检查零件是否已被腐蚀或损伤。(3)所有的密封垫圈需换成新的。(4)奥氏不锈钢易损伤。在叶轮螺母与主轴、轴和叶轮的接触表上涂上一层油膜以防止其相互咬合。(5)确保锁紧螺钉与定位螺钉完全紧固。(6)机封组装参照机封安装说明书。4.5.2 轴承体安装(1) 在主轴两侧即驱动端与非驱动端装上球轴承,如图 4.4.电机侧图4.4(2)用轴承螺母(129)固定好球轴承(056),而通拆弯止动垫圈(136)上的爪具方法锁紧轴承螺母。(图4.5)图 4.5(3)将组装好的主轴部件从驱动端推入轴承体内。(4)在驱动端与非驱动端装上压盖及压盖垫。压盖垫厚度为0.2mm。(5)如有防尘盘,防尘盘与压盖轴向间隙为1mm。轴承压盖凹槽方向朝下。(图4.6) 图4.64.5.3 检查主轴的偏角在主轴装入轴承体内后应检查主轴或轴承体法兰面的偏教,如图4.7所示。见表3.3.装配与拆装程序相反。10.05mm2,30.05mmRun-out ofRun-out of图4.74.5.4 紧固泵盖或法兰均匀地紧固泵盖。轮流地轴对称紧固2个螺栓,然后用同样的方法紧固正确角度的2个螺栓,应均匀地紧固所有螺栓。 当螺栓数目为8个或12个,紧固方法如图4.8所示。 当螺栓数目为16个或24个时,用相同方法紧固法兰。Tightening Sequence for 8 BoltsTightening Sequence for 12 Bolts图 4.84.5.5 组装完成后,手动盘车确保转子转动顺畅,确保转动与静止部件无接触。 在吸入与吐出管路接好后,再次手动盘车确保转动顺畅。5. 故障排除指导方针机组在运行期间发生故障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措施。下表为排除常见故障的指导方针。如您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请联系我们。现象问题原因解决方案(1)不能输送介质灌水不充分或排气不完全。.吸入压力与汽化压力压差太小。吸入管路中充满气体。转速过低。.转向错误。系统总扬程大于设计扬程。泵不适当的并联运行。泵盖漏气。电力不足。阀门关闭。重新排气。检查一个实际的装置汽蚀余量。排气。速度计、转速计检查、更正。正确转向为从电机端顺时针转动.重新检查系统.检查泵盖包装。检查电缆。检查管路。(2)流量不足泵与吸入管路不能充满液体。吸入压力和蒸汽压力差别太小。介质中有气体或空气。吸入管路或密封腔内有气体。吸入管漏气。密封腔漏气。转速太慢。转向错误。系统总扬程大于设计扬程。介质粘度值与设计时不一致。叶轮外界进入的杂质卡住。泵体口环被触摸。叶轮损坏。重新排气。检查一个实际的装置汽蚀余量。排气排气.检查吸入法兰。检查调整泵盖包装/机械密封。用转速计检查。检查更正。从电机端看正确转向为顺时针。重新检查系统。重新检查系统。清洗。检查叶轮和泵体口环的间隙。见表3.3.修理/替换。检查叶轮的腐蚀和被腐蚀情况。修理/替换。(3)电机超负荷运转运转速度过快。转向错误。系统总扬程小于设计扬程。特殊的重力,并且介质的粘度与设计值不同。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接触。泵体口环磨损。机械密封/密封管包装组装不正确。用转速计检查。检查、更正。从电机端看正确的转向是顺时针。检查出口节流阀。重新检查系统。检查泵的里面并修补损坏的地方。见表 3.3.检查并替换。检查并替换机械密封/密封管包装。(4)非正常的振动和噪声。泵或吸入管路未充满介质。气穴现象。运转能力过分地降低。中心点不正确。轴弯曲。转动部分与固定部分有接触。轴承磨损。叶轮损坏。转向错误。转动部分不平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