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_少年朱德的故事当我们将敬佩的目光投向四川西部那山峦叠障的大巴山麓时,寻觅朱德童年时代的生命足迹,就会强烈地感悟到在他的幼小的血肉之躯里融入着母亲那忍耐、宽厚、善良的伟大人格,贫穷的生活使他自立而自强,并养成了不屈的个性。这一切,无疑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远影响。那么,朱德的童年是如何度过的?他的人格魅力又是如何形成的?四川北部的仪陇县,隐没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大巴山西麓,出县城往东南行走70余里,有一座形状如马鞍的大山,这就是远近闻名的马鞍山。每逢一、五、八日,附近的山民便到山前的平坝上赶场,人们习惯上称这里为“马鞍场”。1886年12月1日,呼啸的北风如脱疆的野马夹着大片的雪花恣意地践蹋着这片贫瘠的土地,在马鞍场李家湾的一座破落的房子里,传出一阵阵婴儿的啼哭,一个幼小的生命来到了这苦难的人世。这个幼小的生命就是朱德。朱德出生的时候,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仓房里,全家人仅靠佃租地主的几十亩薄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苦难便如同孪生兄弟般裹住了朱德那幼小的生命。苦难的日子虽然使人食不裹腹、骨瘦如柴,却没有压弯人们的脊梁。朱德的母亲钟氏以她的善良、勤奋、吃苦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他那幼小的心灵。在朱德的记忆里,母亲性情和蔼,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没有和村人吵过架,在他刚刚懂事的时候,便天天坐在母亲的纺车旁,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纺那永远也纺不完的线,一方面听母亲娓娓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些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有钱人家为非作歹的故事,在朱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母亲讲到动情处,朱德那明亮的双眸里便盈满了泪水,有时还把小拳头颛攥得紧紧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在田野里、在院子里、在母亲高大的身躯的背后时时见到朱德那幼小的身影。虽然显得很吃力,有时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地上,朱德却始终都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艰难地在人生路上迈着坚定的步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许多劳动知识。对童年时代的这段生活,他曾深情地回忆过,“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地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见朱德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10一1ll页)童年的这段岁月,养成了朱德的吃苦耐劳的品格,使他在日后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中凭借着这种品格将革命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朱德的母亲不仅教给他许多劳动知识,也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一年,南巴地区遭了灾,不少灾民拖家带口地出来讨饭,朱德的母亲没有粮食周济他们,就煮了一锅菜糊糊,让朱德给灾民端去。受母亲的这种影响,朱德在很小的时候便用他弱嫩的双肩经常帮助小伙伴们把柴草背回家去。而1895年除夕之夜在地主的欺压之下,朱家十几口人被迫沦落到两个地方,临别时,母亲那含泪的教诲、那沉痛的诉说,使幼小的朱德深受触动,在他的心灵深处埋下了“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决心寻找新的生活”。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以自己勤劳朴实的习性、以自己宽厚仁慈的性格为中国革命造就了自己伟大的儿子。母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以怎样的形象给予孩子以怎样的影响,是每一个母亲都应该深思的。1892年,在朱德的一生中应该是值得记住的年代,这一年,6岁的朱德背负着父辈的殷殷希望跟着哥哥代历、代风走进了离家不远的药埔垭私塾,开始了艰难而又执着的求学生涯。对于当时的入学情景,朱德后来回忆道:“入学那天,天还没亮,全家便都起身了,看着上学的孩子洗好脸穿好整齐的衣服,又谆谆告诫说,要绝对服从先生,不许有二话因为师生关系仅次于父子关系。吃过早饭,老大、老二、老三随着伯父像执行神圣任务一样,出了家门。全家老小一直送到门口”朱德同他的哥哥刚到私塾时,原有的十多名学生均是富家子弟,很看不起衣不蔽体的朱氏兄弟,经常找碴欺辱他们。朱氏兄弟在讥讽、嘲笑中度过了几个星期,终于忍无可忍,朱德在哥哥的带领下,将富家子弟打得落花流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1893年,朱德和大哥代历转到了丁姓地主的家塾里读书,朱家为此而承担聘请先生的一半费用。在丁家私塾,朱德兄弟坐在课堂里光线最暗的地方,有时逢上阴天,连课本上的字都难以看清,尽管如此,朱德却十分珍惜这用父辈的血汗换来的如生命般珍贵的读书时间,拼命地将一点一滴的知识储藏在自己的脑子里。这一年的冬天,山里只下了一场小雪,开春时节,由于干旱,田地里裂开了许许多多的大口子,好容易长出来的一点庄稼也全被晒死了。灾荒使本来就度日如年的朱家更加雪上加霜,除夕之夜,在地主丁阎王的威逼下,朱家被迫骨肉分离,朱德随伯父母回到了大湾。具有远见的伯父在回到大湾一年后,咬着牙又将朱德送到距家7里的席家碥私塾就读。朱德在这里度过了9年私塾生活。塾馆的先生叫席国珍,年近50,他为人刚正,嫉恶如仇。9年间,席先生对封建统治者的抗争意识和图谋变法革新的维新思想对朱德日后走上民主主义道路、走上为千百万劳苦大众谋幸福的道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课堂上,席先生不仅讲四书五经,而且还经常将他所听到的一些悲惨、悲壮故事讲给朱德他们听,启发大家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割地赔款的消息一年后才传到马鞍场,席先生气愤地对同学们说:“如此下去,我们偌大的民族就像砧板上的一块肥肉,将任凭洋人宰割。”在席先生的启蒙引导下,懵懂的朱德知道了许许多多山外边的故事,在他少年的心灵中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逐渐在头脑中清晰起来。萌发出了以拯救中华民族为己任的强烈爱国意识。他每次回到家中,都津津乐道地向家人讲维新、讲变法,灌输一些新的思想、新的思维。然而,如何使自己的国家和民族摆脱外国列强的欺侮?少年朱德在席先生的影响下,开始有意识地思考并寻找救国的道路问题。有一年夏天,朱德的学友带回来一本数学书,朱德和他的老师等人在昏暗的灯光下一连研究了好几个晚上,虽然还不太懂先进的科学技术所蕴含的真正意义,却对科学的信仰从此产生,并成了一个热心的信徒。在席先生的私塾里,朱德的收获不仅仅是旧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快递绿色运输路线规划操作竞赛考核试卷
- 2025年新能源行业储能系统钒电池效率提升技术优化考核试卷
- 2025年物流数字化转型公共数据开放利用合规考核试卷
- 104.工业机器人故障树分析维护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药饮片进口检验标准中医药现代化合规考核试卷
-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的现实路径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同步练习试题(解析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光的色散章节测试试题
- 综合解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能和内能》专题训练试题(解析卷)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定向测评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工业皮带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新生儿患者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便携式风扇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救护车司机驾驶员资格考试考前真题训练题库及答案
- 公路工程重大风险安全管控方案
- 《市场监管部门标识规范》编制说明
- 学校工作汇报会议
- 2025广东深圳市福田区选用劳务派遣人员308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纪委编外考试试题及答案
- 江苏定向考试题目及答案
- 中国民生银行2024年校园招聘考试笔试历年考试真题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