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_第1页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_第2页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_第3页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_第4页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总体规划说明书_91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 前前 言言 1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2 一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 2 二 规划重点 4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 4 一 规划原则 依据与参考 4 二 规划期限与范围 6 三 规划定位和目标 6 四 发展战略 8 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现区域现状状 10 一 项目周边情况 10 二 基地现状情况 13 三 现状总结与分析 17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19 一 海上部分的方案创意 19 二 规划结构 20 三 功能组团及分类 20 四 用地布局规划 22 第五章第五章 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发展规划 29 一 旅游发展条件分析和评价 29 二 旅游发展目标与方向 33 三 休闲旅游产业规划 34 四 相关产业发展建议 35 第六章第六章 综合交通规划综合交通规划 38 一 交通现状 38 二 交通需求分析 40 三 交通发展战略 41 四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42 第七章第七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56 一 规划原则 56 二 规划内容 56 第八章第八章 生态建设规划生态建设规划 65 一 生态现状 65 二 生态发展原则及目标 66 三 生态规划内容 66 第九章第九章 环境保护 环境卫生规划环境保护 环境卫生规划 71 一 环境质量现状和问题 71 二 环境保护规划 73 三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76 第十章第十章 综合防灾规划综合防灾规划 79 一 目标及策略 79 二 防震规划 79 三 防洪规划 80 四 防治地面沉降规划 81 五 消防规划 82 六 防风暴潮规划 82 五 人防规划 83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海洋工程规划海洋工程规划 84 一 海洋工程规划目标 84 二 海洋工程实施规划 85 第十二章第十二章 分期实施规划分期实施规划 87 一海滨休闲旅游区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87 二近期实施项目 88 附表 海域部分初期投资测算附表 海域部分初期投资测算 89 前前 言言 2006 年 5 月 26 日国务院下发了 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 意见 国发 2006 20 号 文件中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的功能定位为 立足天立足天 津 依托京冀 服务环渤海 辐射津 依托京冀 服务环渤海 辐射 三北三北 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 面向东北亚 努力建设成为高水平 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宜居的生态的现代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 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 宜居的生态 城区 城区 并进一步提出建设若干特色鲜明的功能区 在国务院 20 号文件的指导下 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了七个功能区 海滨休闲旅游区是其中之一 功能 定位为 建设国际游乐港 主题公园 环渤海中心渔港 北塘渔人码头 海滨 旅游度假区及游艇项目 打造滨海休闲旅游度假集聚区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的规划始于 2004 年 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05 年编制完成 总规纲要 及一轮总规方案 为了更科学地指导开发建设 滨海 新区管理委员会成立了 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引进先进规划理念和调整落实 旅游项目 规划目标从最初的单纯扩张工业用地到中期的重视旅游产业 演变 为融合生态环境培育及海洋产业 旅游综合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滨休闲旅游 区 2006 年 8 月 天津市滨海新区管理委员会和天津市规划局根据海滨休闲旅 游区发展需要 组织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进行了概念方案设计 提出 的 津海湾 方案得到专家和有关领导的认可 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 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十一五 规划纲要 和 天津市滨海新 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为依据 在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 津海湾 概念方案基础上修改完善 完成总规编制 上报规划审批机关审批 第一章第一章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一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一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的意义 一 提升滨海新区服务 辐射和带动功能 在 2006 年 5 月 26 日 国发 2006 20 号 文中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了 要在滨海新区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标志着国家的 十一五 规划纲要提 出的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进入了实施阶段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4 2020 年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都对滨海新区提出了新的功能要求 海滨休闲旅游区的建 设是强化滨海新区旅游带动职能 促进区域旅游产业协调发展的需要 整合海滨休闲旅游区休闲服务资源 走集约高效 优化利用资源 环境友 好型的发展之路 形成 海天一色连穹碧 的旅游景观 同时为滨海新区实现 新的功能定位 提升其在环渤海地区的服务 辐射和带动能力等方面作出贡献 二 发展现代服务业 服务环渤海区域 围绕着提高在环渤海 中国北方及东北亚地区的凝聚力和辐射力为目标 滨海新区确定了五大功能 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功能 国际航运和国际物流 功能 海滨休闲旅游功能 改革开放创新示范功能 宜居生态功能 作为滨海 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区将依据滨海新区产业定位 开发临海旅游 发展旅 游休闲产业 成为滨海新区以海岸带为主线的旅游产业带上的重要一环 将形 成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重要集聚区 结合填海成陆 发展邮轮业和客运 明确与天津港的分工 以海上休闲总 部 国际游乐港 世界级品牌主题公园为核心 以滨海风景旅游为特色 推进 海滨休闲旅游区建设和天津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各项功能的完善 随着客源 地从京津 华北 东北地区 扩大辐射到东北亚 东南亚 北美 欧洲和澳洲 市场 海滨休闲旅游区将成为环渤海乃至东北亚地区休闲旅游服务体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国际旅游目的地 三 整合海岸带旅游资源 促进京津冀高层次旅游业联动发展 本世纪初期 京津冀地区联动发展成为国家政策引导的趋势 滨海新区作 为环渤海圈经济发展的前沿 享受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 得到了比 内陆更多的关注和发展机会 公路 铁路 轻轨建设 天津港升级 北京 天 津之间第二国际机场建设 曹妃甸港的建设等都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提供了 千载难逢的机遇 21 世纪是海洋世纪 发展海洋经济已经成为共识 本区域濒临渤海湾 潮 滩宽广平缓 滩面普遍淤积 岸滩大部分向海伸延 海洋资源丰盛 包括海水 海盐 海洋矿产 海洋生物等 在充分挖掘现有资源优势的基础上 将使大片 的荒地 滩涂等未利用地得到高效使用 具备条件实施海洋战略 海滨休闲旅 游区的建设将大力推动天津市海洋战略的发展 产业布局的形成 实施和深化 是落实天津市委市政府海洋战略的重要举措 将成为高标准 高起步和高水平 的旅游产业载体 四 为滨海新区的持续发展提供发展空间和空间储备 在国家蓝图中滨海新区不仅能成为天津发展的巨大引擎 而且将成为环渤 海地区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并引领中国区域发展重点北移 规划 以天津市海岸线边的荒地滩涂为主要用地来源 合理规划好 利用好海滨休闲 旅游区土地 将为滨海新区从初期的能量积聚阶段走向未来的能量辐射阶段提 供相应的发展空间 是滨海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储备 五 突出临海特色 建设宜居生态型新城区 国务院批复的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明确了不但天津市要建设成为生态 环境良好 宜人居住的生态城市 而且滨海新区也要建设成为宜居生态型新城 区 在保证海滨休闲旅游区的性质 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自然条 件 交通 就业 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生活服务空间的统一规划 使近海生活 组团可享受清新的空气 广阔的开敞空间和优美的水面环境 实现滨海新区的 城市功能定位 宜居的生态城区 二 规划重点二 规划重点 1 从区域角度 明确本地区的区域分工和职能 在分析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本规划区定位的基 础上 进一步明确功能性质 理性地划分功能分区 2 在深入细化空间管制类型的基础上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 营造本地区 的生态特色 发挥资源优势 突出海滨休闲旅游特色 建成环境与旅游协调发 展的生态休闲旅游区 并确保生态环境不断恢复和改善 3 确定发展总体战略目标 理性预测区域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 为社会 和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配置提供依据 确定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标准 4 明确区域用地发展方向和空间布局结构 5 研究综合交通设施 统筹规划路网场站 第二章第二章 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规划定位与发展战略 一 规划原则 依据与参考一 规划原则 依据与参考 一 规划原则 一 规划原则 1 以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为指导 对未来 环境空间形态 作深入全面的研究 2 坚持理性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 协调旅游产业发展与保护生态 环境 资源利用的关系 3 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 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河网 海岸线等自然环境资 源 在区域空间拓展过程中 严格控制周边和内部生态绿地建设 创造优美旅 游居住环境 做到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 4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以人的需要为规划出发点与归宿 创造良 好的旅游 居住 工作和休闲环境 提供国际水平的旅游目的地和高标准的基 础设施服务 5 坚持现代化的原则 空间布局与基础设施配置等必须具有前瞻性 可 操作性 并建立相应的现代标准社会公共服务系统 二 规划依据 二 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1990 年 4 月 2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2006 年 4 月 3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 1995 年 6 月 4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 国办发 2006 12 号 2006 年 2 月 5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国发 2002 13 号 6 关于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 的通知 建规 2002 204 号 7 国务院 关于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 国发 2006 20 号 8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2006 年 8 月 9 天津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2006 年 2 月 10 天津市滨海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05 2020 年 2006 年 2 月 11 天津滨海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五 规划纲要 12 相关的基础资料及地形图 三 规划参考 三 规划参考 1 海滨休闲旅游区概念规划 美国西图国际公司 2 TEDA 化学工业区总体规划 新加坡新科建筑与工程顾问有限公司 3 天津国际游乐港总体规划 天津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 龙海国际乡村俱乐部总体规划 5 营城水库东侧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6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概念性规划 英国沃特曼国际工程设计公司 二 规划期限与范围二 规划期限与范围 一 规划期限 一 规划期限 本规划期限为 2006 年至 2020 年 说明 为了体现规划的长期性和对未来的弹性控制 本规划提出了远景规 划的概念 贯穿规划地区建设实施的整个阶段 目的是对规划范围内提出了整 体规划构想 以应对规划期限后的发展衔接问题 以及整个规划过程中的不可 预见的弹性调整 所以规划发展目标 重大道路交通和市政基础设施布局等均 从远景角度考虑 二 规划范围 二 规划范围 海滨休闲旅游区位于塘沽城区与汉沽城区之间 四至范围 北起津汉快速 路 南至永定新河 西至京山铁路 东至渤海 总规划面积 150 平方公里 其 中陆域 75 平方公里 海域 75 平方公里 三 规划定位和目标三 规划定位和目标 一 发展定位 一 发展定位 主题公园 休闲总部 即以世界级主题公园和海上休闲总部为核心的国际旅游主题公园 休闲总部 即以世界级主题公园和海上休闲总部为核心的国际旅游 目的地 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区 目的地 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区 二 职能定位 二 职能定位 1 滨海休闲 旅游功能 滨海休闲 旅游功能 2 生态涵养功能 生态涵养功能 3 高科技研发和转化功能 高科技研发和转化功能 4 邮轮产业和客运服务功能 邮轮产业和客运服务功能 5 城市生活服务服务功能 城市生活服务服务功能 三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三 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1 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经济发展目标预测 规划至 2020 年 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70 亿元 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约为 15 亿元 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 135 亿元 第三产业增加值约为 120 亿元 三产 结构约为 5 50 45 2020 年 规划工业用地共 350 公顷开发完毕 工业用地产值密度可达到 7000 万元 公顷 工业总产值可实现 245 亿元 2 用地规模 用地规模 规划陆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 其中建设用地 40 6 平方公里 规划海域面积 75 平方公里 其中规划建设用地 30 7 平方公里 远景规划 建设用地 45 6 平方公里 3 人口规模预测 人口规模预测 1 就业岗位 观光农业 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 110 公顷 劳均 3 亩 人 约需 550 人 工业 总共提供就业岗位 39140 个 科技转化基地 用地 350 公顷 人均工业用地 100 人 公顷 总共提供 35000 个就业岗位 研发人员 按每万人中研发人员 300 人的标准 研发人员约 1050 人 服务业 总共提供就业岗位 6 7 6 9 万人 按 6 8 万人计 其中 主题公园及其他配套设施 提供 5 万就业岗位 邮轮 游艇码头及其他配套设施 提供 1 万就业岗位 居住配套服务岗位 13 74 17 34 万 5 0 7 万 0 9 万就业岗位 2 居住人口 规划居住用地 870 公顷 可容纳居住人口 10 万人 3 通勤人口 考虑 5 0 万常住人口在区内就业 其余就业人员为来自塘沽区和汉沽区的 通勤人口 因此本地区通勤人口约 5 8 万人 天 约占就业岗位总量的 54 4 旅游人口 据相关预测 本地区旅游设施全部建成开放后 可吸引约 800 万人 年 高 峰小时将达到 1 5 万人 小时 游客量估计约 5 万人 天 高峰日可达到 10 万人 天 5 休闲度假人口 根据海上休闲总部的发展规模 预测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达到 2 万人 天 6 总人口规模 常住人口 10 万 就业岗位 10 4 万人 通勤人口 5 8 万人 天 高峰日旅游 人口容量达到 10 万人 天 高峰日休闲度假人口可 2 万人 天 四 发展战略四 发展战略 1 休闲旅游产业现代化 集群化为主导的战略 休闲旅游产业现代化 集群化为主导的战略 在分析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滨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对海滨休闲旅游区定 位的基础上 进一步明确区域功能性质 建立旅游发展的无障碍通道和机制 破除条块分割 各自为战 实施优势互补 整合发展 通过功能细化 理性地 布局功能分区 将建立 缤纷海洋 演绎激情与恬淡缤纷海洋 演绎激情与恬淡 作为主要规划愿景 成 为天津最时尚的 环境最优美的国际级一体化休闲度假地 成为多功能的 生 态化的世界一流商务会议中心 2 生态环境优化为基础的战略 生态环境优化为基础的战略 生态环境优化是增强城市活力 建设成为生态型海滨休闲旅游区的基础 也是旅游产业集群能否形成 能否吸引国内外产业巨头投资发展的重要条件之 一 应本着生态环境优化至上的原则 利用良好的生态空间资源 打造生态优 美的陆域环境和海洋景观 并发展生态旅游业 结合现状发展茶淀休闲观光农 业 对北部化工企业及可能产生的污染给予高度的重视 由政府主要领导牵头 建立环境管理 监测体系 加强环境保护管理 全面营造生态型 友好型环境 成为生态宜居新城 3 集结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集结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产业的发展战略 本区域虽然定位为休闲旅游区 但南部因为土地管理权限的原因保留了部 分高科技研发用地 无论是从功能划分上还是区域联系上 其与塘沽区和开发 区的联系都超出了其与休闲旅游区之间的联系 必须在细化空间管制区划的基 础上 认真考虑其用地关系 天津市在滨海新区投资兴建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以天津北疆电厂 海水淡 化 风力发电和中水利用等项目为依托构建新兴清洁产业聚集的循环经济示范 区 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产业创造了优势条件和契机 在南部区域集聚以环保装备制造业 环保服务业以及污水处理综合利用等为研 究对象的科研机构 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研发功能 以高新技术转化推行清洁生 产 未来完成环保高技术产业集群 建设环保高科技研发转化园区 4 实施高效节约型市政工程及新能源战略 实施高效节约型市政工程及新能源战略 能源发展是保障经济发展的前提 目前能源紧张已成为国家经济快速发展 的突出问题 我国人均能源可采储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探索开发新能源和 再生能源势在必行 结合地理区位 发展趋向及国家能源政策对能源结构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 满足供需平衡 体现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海滨休闲旅游区发展提供安全的能源 保障 为城市市政基础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严格按照全面建设节约型城市的要 求 通过产业结构调整 依靠科技进步 采取最严格 最有效的资源管理 强 化节能措施 制定开发太阳能 风能 潮汐能 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的 利用战略 第三章第三章 区域现状区域现状 一 项目周边情况一 项目周边情况 一 周边城镇和功能区 一 周边城镇和功能区 规划区位于塘沽区和汉沽区的交界处 北邻汉沽城区 南接开发区 塘沽 城区 与天津港隔海相望 西南是塘沽区的北塘镇 1 塘沽城区 塘沽城区 塘沽区总人口 50 万 是未来作为滨海核心区的塘沽城区一部分 主要承担 滨海核心区的城市功能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规划人口到 2010 年为 100 万 到 2020 年为 160 万 2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2005 年开发区的地区生产总值 642 29 亿元 占滨海新区的 39 93 总人 口 28 83 万 人均 GDP22 28 万元 工业生产总值 2305 19 亿元 占滨海新区 的 57 68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定位 天津市总体规划 2004 2020 年 充分发挥示范 辐射 带动作用 建成以现代工业为基础 高新技术 外向型 为主导的工业基地 未来将形成母区 西区两大发展空间为主 3 个工业小区 为辅的空间发展态势 3 汉沽城区 汉沽城区 汉沽城区是滨海新区一城三区的北翼 未来发展目标建设海洋产业和精细化 工基地 结合北洋舰船游乐园和军事主题公园的建设 发展滨海特色旅游 建 设渔港及水产养殖基地 建设葡萄种植加工基地 2003 年全区户籍总人口为 16 8 万人 其中非农业人口 12 32 万人 农业人口 4 48 万人 人口规模到 2010 年为 15 万人 到 2020 年为 25 万人 4 天津港 天津港 天津港拥有各类泊位 140 余个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 53 个 10 万吨级以 上泊位 3 个 包括集装箱泊位 9 个 散粮泊位 1 个 客运泊位 3 个 石油化工 泊位 4 个 焦炭泊位 2 个 煤炭泊位 4 个 岸线总长 19400 余米 港口定位规划到 2020 年 将天津港建成 现代化 国际化深水大港 面 向东北亚 辐射中西亚的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我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 国 际物流和资源配置的枢纽港 天津港的吞吐量发展预测 2010 年天津港货物吞吐量达到 3 亿吨 集装箱 1000 万标箱 2020 年吞吐量达到 4 亿吨 集装箱 2000 万标箱 5 北塘镇 北塘镇 位于本规划范围外西南部 镇区与本规划区以永定新河相隔 现状人口 14356 人 目前永定新河口的北塘渔港作为天津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北塘 镇能发挥临海优势 积极发展临海旅游 在京津两地具一定知名度 二 周边交通组织 二 周边交通组织 1 公路 公路 海滨休闲旅游区内部主要道路为海滨大道 汉北公路 汉蔡路 蓟运河以 西有塘汉公路 唐津高速南北向通过 永定新河以南有杨北公路东西向通过 1 海滨大道 在海滨休闲旅游区中间穿过 双向 6 车道 将开发区海滨 休闲旅游区与塘沽城区 汉沽区联系起来 是开发区海滨休闲旅游区向北 向 南的主要客货运通道 2 汉北公路 位于海滨休闲旅游区中部 双向 4 车道 向北与汉沽东环 路相连 向南与海滨大道相衔接 是开发区海滨休闲旅游区联系汉沽 塘沽主 要通道 3 汉蔡路 为规划西边界 双向2车道 北至汉沽东环路 南至蔡家堡 村 4 塘汉公路 位于蓟运河以西 京山铁路以东南北向通过 双向2车道 向南跨永定新河与杨北公路相连 向北与唐津高速相接 海滨休闲旅游区通过 汉沽化工区东西向的紫东街与其相连 5 唐津高速 海滨休闲旅游区通过汉沽东环路向北与其相连 2 铁路 铁路 京山铁路 在塘汉公路西侧南北向通过 是关内外客货交流的主要通道 三 周边基础设施 三 周边基础设施 1 给水工程 给水工程 海滨休闲旅游区现状生产及生活供水主要依靠汉沽水厂及地下水 汉沽区现状生产及生活供水包括外调水 引滦水 和地下水 汉沽城区北 部现有水厂一座 水源为引滦水 设计供水能力为 5 万立方米 日 现实际供水 为 1 万立方米 日 该水厂供水主要满足城区居民生活用水 汉沽城区中的大型 企业 诸如天津化工厂 其生产及生活用水均为自备水源 即地下水 仅天津 化工厂日用水量即为 4 0 万立方米 汉沽区开采地下水的机井 90 分布开采 组水 布局采水深度不合理 由于开采井深集中 且超量开采 使该两 组地下水埋深急剧下降 引起地面下沉 造成社会公害 塘沽区现状水资源主要为外调引滦水 地下水作为备用水源 塘沽区已建 成河水厂三座 其产水能力 37 万立方米 日 2 现状电源情况 现状电源情况 该地区供电电源来自汉沽220 kv变电站 2 12万千伏安 营城站110kv变 电站 茶店站110KV变电站及塘沽区鄱阳路220 kv变电站 现状供电设施除汉沽化工区有1座35 kv变电站 容量2 1 6万千伏安 电源 引自现状茶淀110kv变电站 外 其余均采用10kv变电设施 表表2 1 现状电源一览表现状电源一览表 序号变电站名称主变压器容量 1汉沽 220kv 变电站 2 12 2 3 15 万千伏安 2营城 110kv 变电站 2 6 万千伏安 3茶店 110kv 变电站1 3 15 万千伏安 4鄱阳路 220kv 变电站2 18 0 万千伏安 5总计82 15 万千伏安 3 供热现状 供热现状 汉沽区化工区起步区已启动供热工程 目前正建设规模为6 35吨 小时燃 煤蒸汽锅炉房 占地3 5公顷 其中一期工程为3 35吨 小时 现阶段热源引自 天津化工厂热电厂 蒸汽供气量为13 15吨 小时 二 基地现状情况二 基地现状情况 一 区域位置 一 区域位置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位于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汉沽城区之间 滨海新区 北部 东临渤海 距离天津市中心城区约 61 公里 距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50 公 里 二 自然 二 自然条件条件 1 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 海滨休闲旅游区属于海滨冲积平原 地势平坦 地面坡度小于 1 10000 潮 汐和海浪是海滨休闲旅游区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 海岸的地貌特征是 岸滩坡 度平缓 潮间带宽度大 泥沙运移的主要形态是悬移质 2 气候 气候 本地区的气候属于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四季特征分明 春季多风 干 旱少雨 夏季炎热 雨水集中 秋季天高气爽 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年平均气温 12 5 最高气温 39 9 最低气温 18 3 年平均降雨量 602 9 毫米 降水多集中在 7 8 月份 占全年降水量的 60 年蒸发量为 1750 1840 毫米 是降水量的 3 倍左右 每年 1 3 月份西北风最多 4 6 月份以南风居多 从 7 月份开始到 9 月份 东风最多 10 12 月份 西北风 西南风最多 年平均日照时数为 2898 8 小时 平均日照百分率为 64 7 3 土壤 土壤 土壤为近代河流冲积物和海相沉积物交互作用形成的 土层深厚 质地均 一 结构简单 层次不明 土壤粘重呈棕黄色 含盐量较高 潮土主要分布于 蓟运河两岸 盐土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及营城乡 沼泽土主要分布于营城乡水 库周围 4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 海滨休闲旅游区位于华北平原断陷的东北部 属巨厚第三纪至第四纪松散 沉积 地层上部为近代海相沉积 下部为三角洲相沉积 地震基本烈度为 8 度 设防区 海滨休闲旅游区涉及永定新河和蓟运河 其中永定新河的主要功能是泄洪 兼有蓄水 排涝的功能 由于河道淤积 断面缩窄和堤防下沉 过流能力由原 设计的 50 年一遇 1400 m3 s 现降低至 5 年一遇 380 m3 s 5 地下水 地下水 海滨休闲旅游区属滨海平原冲积水文地质区 含水层以粉细砂为主 透水 性弱 富水性较弱 浅部地下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体的补给 其水位 水量 都有季节性变化 在雨季或农田灌溉时期都有增长 特别是浅层水更加明显 某些地段的集中开采 导致地下形成较大范围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天津化工 厂地段地下水开采量最大 盐场地域地下水开采强度最小 6 海岸特征 海岸特征 海滨休闲旅游区临海的海岸类型为堆积型平原海岸 根据岸滩冲淤变化 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海岸类型 1 缓慢淤积型海岸 主要是永定新河河口至蛏头沽 特征 潮滩宽广 3500 7000 米 平缓 坡降 0 4 1 4 主要为粘土质粉砂 滩面普遍淤积 岸滩大部分向海伸延 淤积速率 2 11 厘米 年 2 冲刷型海岸 主要是蛏头沽至规划区北边界 特征 滩面宽度小 3400 3500 米 坡度大 1 13 1 41 冲刷带直抵岸堤 有淘蚀现象 沉 积物为粘土质粉砂为主 零米线 1958 1983 年蚀退 400 1400 米 蚀退速率 12 56 米 年 滩面有微弱淤积 7 海洋水文条件 海洋水文条件 该区年平均水温为 13 5 C 最低月平均水温为 0 1 C 最高月平均水温为 27 2 C 该区年平均盐度为 2 84 最高月平均值为 3 16 最低月平均值为 2 26 该区为正规半日潮流 潮差 2m 左右 平均潮位 1 54m 最高潮位 5 81m 最低潮位 1 08m 该区为典型往复流 涨潮流方向为 NW 和 NNW 落 潮流方向为 ESE 和 SE 流速较大 流速随水深增大而减小 涨潮流速大于落 潮流速 每年 12 月下旬浅滩及岸边结冰 冰量不大 平均 5 级左右 最大可达 8 级 终冰期为 2 月底和 3 月上旬 该区波浪以风浪为主 波高 2 米以上的大 浪不常见 月平均 2 3 天 波高 1 米以下的月平均为 18 20 天 大浪少见 最 大波高 4 5 5 米 8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 该区潮间带主要经济生物有四角蛤蜊 薄荚蛏 纵肋织纹螺 矛尾复虾虎 鱼 锯齿长臂虾 日本鼓虾等 越近河口区潮间带生物量越低 浅水区经济生 物较贫乏 渔业资源处于过度利用状态 9 海域环境质量 海域环境质量 位于渤海湾底部及蓟运河口区 由于蓟运河排污和受渤海湾大环境污染的 影响 该区海洋环境已受到污染 海水中氮 磷含量严重超标 海水富营养化 迹象明显 易引发赤潮灾害 10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 滨海新区建设用地适宜分区分为四类 本规划区域属于 汉沽城区 宁河 镇一带 为二类地区 天然地基条件较好 基本无砂土液化现象 较适合进行 荷重较轻的轻工 电子工业生产 滨海新区在汉沽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区 设计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 19 0 28g 三 资源利用现状 三 资源利用现状 1 港口航运资源 港口航运资源 永定新河是海河流域北系四水 永定 潮白 北运 蓟运 的共同入海通 道 永定新河河口南距海河口约 10 公里 口门略呈喇叭状 历史上为潮白河及 蓟运河的出海口 河口自北向南经北塘镇后转正东方向出海 口门以内水深较 大 向外逐渐变浅形成拦门沙坎 河口两侧沿岸发育有宽达数公里的潮间浅滩 永定新河是可以作为港口开发利用的入海河口 现状仅在规划界限外的河 口南侧有北塘渔港和天津港北塘港区建设 规模相对较小 因此 永定新河河 口的港口航运资源开发尚未正式起步 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 土地资源 土地资源 表表2 2 规划范围用地现状规划范围用地现状 单位 平方公里 代码用地名称面 积 M工业用地0 58 C公共设施用地8 41 T道路交通用地1 28 U市政设施用地1 35 D特殊用地0 09 水域和其他用地 水域 耕地1 09 村镇建设用地1 19 盐田6 86 滩涂18 18 E 其中 其他用地8 95 合计150 注 按城市规划分类根据地形现状图统计 土地利用形式较为单一 土地利用粗放 已利用的土地中 除国际游乐港 的旅游用地项目外 均为利用率和效率较低的盐田 养殖水面 此外 本区海 岸潮间带的开发利用程度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 土地资源利用潜力巨大 3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海滨休闲旅游区临海区域的海洋旅游资源得到较好的利用 开发工作取得 一定进展 主要表现在 1 天津国际游乐港基本完成 天津国际游乐港位于本区八卦滩 规划面 积 11 平方公里 是以 基辅 号航母为载体 集军事国防 海洋科普 休闲娱 乐为一体的海洋景观 2003 年 9 月一期工程基础设施基本完成 航母观光的基 础设施和建设部分游乐设施得到改善 于 2004 年 10 月开放 目前的年客流量 约为 90 万人次 2 一些 海 味突出的旅游产品日益丰富 蛏头沽的 出海当一日渔民 的特色旅游项目已形成特色旅游产品 3 潜在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 如赶海拾贝 出海观光等 正在有序开 发 4 岸线利用情况岸线利用情况 天津市海洋利用历史比较长 因海岸变迁 使海域使用变化较大 防坡堤 及海防路的建设使盐田和大部分渔业养殖演变到人工海挡以里 现状岸线大部 分为盐田和渔场岸线 四 社会经济现状 四 社会经济现状 天津海滨休闲旅游区行政隶属塘沽区和汉沽区 人口稀少 现状只有 7 个 村级定居点 主要有五七村 建华村 东风村 蔡家堡村 土桥子村 蛏头沽 村 青坨子村等 常住人口 4720 人 2004 年 地区生产总值为 1 亿元 城市 化水平和工业化水平都较低 三 现状总结与分析三 现状总结与分析 一 优势条件 一 优势条件 1 符合滨海新区定位需求 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符合滨海新区定位需求 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新世纪初期 中央把规划和建设好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 布局 为滨海新区的发展创造了重大历史机遇 随着天津 三五八十 目标的 提前实现和 三步走 战略的实施 为滨海新区加快发展积聚了巨大能量 为 担负起带动天津加快发展 服务环渤海区域乃至我国北方地区经济振兴的历史 重任 滨海新区对服务业的需求将大大增加 这是海滨休闲旅游区顺应趋势最 佳发展条件 海滨休闲旅游区将成为滨海新区旅游服务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带动滨海旅游业的产业发展 2 丰富的特色资源 具备旅游发展优势 丰富的特色资源 具备旅游发展优势 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 每年有六亿二千五百万游客到旅游区和宾馆酒店休 闲度假 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潜在的休闲消费群体为旅游市场的开发提供了广阔 的空间和可能 在海洋功能区划中 将本地区的海岸线规划以生活旅游岸线为 主 目前 本区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海滨特色的旅游业 如舰船游乐港 出海 当渔民 品海鲜等每年可吸引 100 万多人次来此观光旅游 滨海旅游尤其受到 北京游客的欢迎 北京和天津这两个直辖市位居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位 海 滨休闲旅游区立足于服务这两大中心城市 二 问题与挑战 二 问题与挑战 1 淤泥质岸线改造和海域环境的保护难度大 淤泥质岸线改造和海域环境的保护难度大 天津沿海的旅游不仅起步晚 主要是条件差 岸线属于淤积型和冲刷型岸 线 没有天然沙滩 且沿岸海水混浊 不适合作为亲水旅游岸线 需要填海造 陆 改造人工生态岸线和净化海水 建设人工生态岸线的投资巨大 置换海水 建造闸位 填海成陆 都需要 专业部门进行投资和实施运算 本规划只能避开自然条件差的劣势 大力营建 人工景色和特色旅游 建设世界级的影视主题公园 舰船俱乐部 利用区位优 势发展邮轮业等 形成环渤海湾地区特色鲜明的休闲旅游区 3 周边交通需求复杂 高效的交通组织是个挑战 周边交通需求复杂 高效的交通组织是个挑战 由于本次规划对原地域功能重新进行定位 用地性质有较大变化 导致该 区域原交通体系将难以适应未来交通需要 滨海新区定位成为航运中心和物流 中心 本规划区的旅游功能将带来很大的客运需求 小型商务机场 邮轮港 主题公园的客流 轨道交通 过境交通的需求 因此加强必须该地区的交通体 系研究 协调城市交通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 将客运和货运组织上的相互影 响消减并建设高效通达综合交通 2 协调防治周边环境负面影响 减少对本区的影响 协调防治周边环境负面影响 减少对本区的影响 由于规划的泰达开发区化工区毗邻 目前规划区域北部空气质量存在一定 的工业污染 其中大气污染总悬浮颗粒物 TSP 的年平均值超标严重 二氧 化硫和氮氧化物曾有超标现象 工业废物和生活垃圾占用了一定数量的土地 也污染了土地和水体 为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严禁化工区内摆放污染 型的三类工业 并加强对工业 三废 的综合利用和管理 另一方面必须在化 工区和旅游区之间保留足量的隔离绿化空间 第四章第四章 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规划结构和用地布局 一 海上部分的方案创意一 海上部分的方案创意 以圆滑曲线形成海湾 海滩和流畅的绿色空间 宜人尺度的人工运河将填 海陆域分割成外轮廓为流畅曲线的岛屿 增加亲水岸线 提升土地价值 同时 塑造富于趣味的城市空间 地区中心和标志性建筑位于中心轴线上 构成中心功能与视觉焦点的叠合 填海形成的岛屿以圆滑曲线形组合成 鱼 为基本形态 形成了 五鱼嬉 戏海湾 的生动有趣的画面 特征鲜明 识别性强 创造性的形成了 空中标 识 的新形象 鱼 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吉祥的象征 鱼 与水是自然的结合 本地海域是鱼洄游 孕育 产卵 成长的地方 方案创意与中国文化和地域文化有较好的契合 二 规划结构二 规划结构 本规划区布局结构为 一轴 两域 四区一轴 两域 四区 组团式布局 一 一轴 与海岸线垂直的中央轴线 是联络陆域与海上的重要通道 是海滨休闲旅 游区的核心轴线 二 两域 以海滨大道为界 将规划区划分为陆域 海域两部分 三 四区 包括主题公园区 海上休闲总部区 湿地生态旅游区 综合服务区 主题公园区 主题公园区 以主题公园 国际游乐港为主 主要承担地区的旅游娱乐功 能 海上休闲总部区 海上休闲总部区 以高端商务 海上休闲度假 游艇码头 海上运动设施 及配套公共设施为主 主要承担地区的海上休闲度假及商务功能 湿地生态旅游区 湿地生态旅游区 重点进行湿地生态恢复 在保障区域生态廊道发挥正常 功能的前提下 可适当开发部分生态旅游项目 主要承担地区的生态功能 综合服务区 综合服务区 以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 海洋会展博览 大型体育场馆 配 套生活服务区为主 主要承担地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三 功能组团及分类三 功能组团及分类 规划结合四个主题功能区 细分为 17 个功能组团 依次分述如下 一 世界级主题公园区 以区域性主题旅游娱乐功能为主 包括派拉蒙主题公园 军事主题公园 以区域性主题旅游娱乐功能为主 包括派拉蒙主题公园 军事主题公园 主题公园发展区 综合配套服务区 营城居住区和乡村俱乐部六个功能组团 主题公园发展区 综合配套服务区 营城居住区和乡村俱乐部六个功能组团 着力打造配套齐全 最具活力和创意的世界级主题公园群 营造世界级的欢乐 创意产业中心 二 海上休闲总部区 以休闲商务 海上休闲度假 游艇码头 海上运动设施及配套公建为主 以休闲商务 海上休闲度假 游艇码头 海上运动设施及配套公建为主 包括海滨休闲商务中心 临海休闲度假区 配套服务区和高级休闲岛四个功能包括海滨休闲商务中心 临海休闲度假区 配套服务区和高级休闲岛四个功能 组团 组团 考虑到 2020 年后的发展 本次规划提出远景规划的概念 远景规划临海 休闲度假区 地区综合功能相对完善 城市功能自己自足 重点建设临海地区 的海滨旅游休闲渡假模式 营造碧海景观 成为区域休闲度假的集结地 营造 环境宜人的中低密度建筑景观 同时完善本地高质量的生活性服务产业 依托 海滨商务办公的服务功能 突出海滨现代交通特色 整合轨道交通 邮轮 游 艇等交通方式 三 湿地生态旅游区 在保障区域生态廊道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下 可适当开发部分生态旅游项在保障区域生态廊道发挥正常功能的前提下 可适当开发部分生态旅游项 目 主要承担地区的生态涵养功能 包括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和湿地生态保护目 主要承担地区的生态涵养功能 包括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和湿地生态保护 区 包含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两个功能组团 区 包含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两个功能组团 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业 建设湿地高尔夫球场 赛马育种 观赏和比赛中心 积极利用茶淀葡萄种植园 区及其酒汁加工业 建设生态型现代农业休闲区 同时积极建设带状森林公园 将营城污水处理和湿地营造结合起来 补充地区淡水水源供给 搭建地区生态 安全格局结构 四 综合服务区 以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 海洋会展博览 大型体育场馆 配套生活服务区以海洋科技研发与转化 海洋会展博览 大型体育场馆 配套生活服务区 为主 主要承担地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包括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区 海洋为主 主要承担地区的配套服务功能 包括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区 海洋 会展博览区 滨水生活区 邮轮码头及海洋监测基地 体育场馆区等五个功能会展博览区 滨水生活区 邮轮码头及海洋监测基地 体育场馆区等五个功能 组团组团 未来发展方向是集中海洋科技主题的研发和产业内容 重点发展无污染 的生物产业和会展功能 滨水生活功能 体育运动功能 表表 4 4 1 1 组团及所属功能区一览表组团及所属功能区一览表 单位 平方公里 所属功能区功能组团占地面积 派拉蒙主题公园区 4 2 军事主题公园 4 7 主题公园发展区 5 3 主题公园区 综合配套服务区 7 4 营城居住区 7 5 乡村俱乐部 7 7 海滨休闲商务中心 3 3 配套服务区 8 3 高级休闲岛 0 6 海上休闲总部区 远景规划临海休闲度假区 13 9 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园 2 9 湿地生态旅游区 湿地生态保护区 包含贝壳堤自然遗产保护公园 31 6 海洋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区 11 5 海洋会展博览区 2 5 滨水生活区 7 5 邮轮码头及海洋监测基地 2 0 综合服务区 体育场馆区 2 2 合 计 123 1 四 用地布局规划四 用地布局规划 一 居住用地规划 一 居住用地规划 本区属于未城市化地区 没有已开发的城市居住用地 现状只有 7 个村级 定居点 常住人口 4720 人 农村居民点共占地 232 公顷 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 面积达 492 平方米 人 用地较为粗放 居住水平低 配套设施不健全 1 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居住用地规划目标 规划总体目标是在保证海滨旅游休闲区的性质 职能得以发挥的前提下 综合考虑自然条件 交通 就业 环境等因素 通过对居住空间的统一规划 形成设施完善 环境优美 适宜居住的生态型居住社区 为海滨休闲旅游区提 供良好的居住配套并适应未来地区的发展 2 居住规划布局 居住规划布局 本地区的居住用地宜综合考虑海滨休闲旅游区的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发展需 求 结合自然环境和周边的主要交通干线及交通站点 以休闲度假和为旅游项 目配套为主 并适当考虑原驻地居民的就地还迁安置和房地产开发 采取组团 式的居住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四个居住组团 包括滨水高档居住组团 综合配 套居住组团 营城居住组团和主题公园配套居住组团 总用地面积 870 公顷 可容纳 10 万人 1 滨水高档居住组团 位于填海造地的区域内 通过设置防波堤 治导 线等安全措施 结合内河 水道 码头打造临海而居的居住环境 该地区以低 密度住宅为主 居住用地规模 285 公顷 可容纳人口 3 3 人 2 综合配套居住组团 位于规划区西南部 结合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区 发展为配套的居住组团 该地区以中高档多层住宅为主 居住用地规模 50 公顷 可容纳人口 0 6 人 3 营城居住组团 位于原营城镇区 西临蓟运河 南接海滨旅游服务区 为旅游区的配套居住区 规划将结合迁村并点 兴建一批多层和高层为主的住 宅区 在近期用于村民安置的同时 为房地产开发预留发展空间 形成配套完 善 环境优良的居住组团 居住用地规模 390 公顷 可容纳人口 4 5 人 4 主题公园居住组团 位于现在的航母公园东侧 规划主题公园群的东 南侧 作为主题公园的配套住宅 为这一地区提供部分城市生活功能 完善该 地区的使用功能 避免因为游人数量的周期性带来的问题 居住用地规模 145 公顷 可容纳人口 1 6 人 二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二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现状公共设施用地绝大部分为国际游乐港旅游用地 其他公建用地零星分 布在村庄附近 公共设施用地不足 类型单一 不能满足海滨旅游休闲区的发 展需求 1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公共设施用地规划目标 为海滨旅游休闲区及周边地区提供多样化和高档化公共设施 满足发展需求 合理规划公共设施用地布局 规划总用地面积 815 公顷 远景规划 1460 公顷 2 规划布局 规划布局 海滨休闲旅游区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分为八部分 2 高端商务休闲服务组团 位于填海部分用地主轴线上 从空中鸟瞰 处于三条鱼的相交点处 作为标志性区域 强化趣味性和可识别性 汇集海滨 休闲旅游区的高端商务 公共管理和信息集散功能 同时为世界论坛和文化交 流活动提供场所 规划用地面积约 87 公顷 远景规划在东南方向海域继续填陆 100 公顷 3 地区综合服务配套组团 位于规划用地的西北部 位于中央大道以东 津汉公路以南 紧邻京塘城际铁路城际站 规划用地面积约 192 公顷 通过发 展与旅游相关的服务性产业 形成休闲 娱乐 体育 文化 信息 餐饮 住 宿等多功能 多层次的服务中心 为主题公园和周边地区提供高档次的公共服 务 4 海洋高新技术研发转化区的服务配套组团用地 70 公顷 5 邮轮城服务区及海洋监测基地 位于西南部 结合邮轮码头布局 规 划用地面积约 85 公顷 邮轮城主要为国际邮轮的乘客服务 兼为私人游艇会使 用 配套国际化名品购物 休闲运动会所 高星级酒店和娱乐场所等 规划为 国家海洋监测基地预留足够发展空间 6 海洋会展博览区 位于填海部分的主轴线以西 海滨大道以东 利用 与旅游经济有明显的互动性的特点 借助主题公园及酒店的终站式服务功能 发展国际标准的海洋会展博览中心 带动本地区向综合性旅游发展 规划用地 面积约 75 公顷 7 体育场馆区位于海滨休闲旅游区南侧 规划用地面积约 220 公顷 建 设标准满足洲际综合运动会的需要 8 海上休闲旅游渡假组团 位于填海部分的北侧区域 为海上休闲渡假 集聚区 远景规划中 休闲度假规划用地面积 475 公顷 相关配套公建用地 70 公顷 三 游乐设施用地规划 三 游乐设施用地规划 由主题公园和海上游乐设施组成 主题公园位于规划用地北部的汉沽区八 卦滩 包括派拉蒙主题公园 军事主题公园和主题公园发展区 规划用地面积 1005 公顷 远景规划海上游乐区位于填海岛屿的东端 规划形成世界最具活力 和创意的休闲主题公园群和海上游乐区 着力打造世界级欢乐创意产业中心 规划用地面积 265 公顷 四 绿地规划 四 绿地规划 规划绿地面积规划绿地面积 2750 公顷 远景规划 3150 公顷 其中公共绿 地规划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