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玫瑾:大人好好学习 孩子天天向上主持人语:生活中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有的说孩子从来不跟我说太多的话,有的说孩子最近总偷我的钱,有的说孩子刚初中就谈恋爱,说他两句就闹自杀,还有的说孩子每天就玩电脑什么都不干,更严重的还要离家出走李玫瑾教授今天告诉我们,在孩子这些反常行为的背后,根源其实来自对孩子早年教育的忽略和缺失。一个个惨痛的教训再次提醒家长,对孩子最大的恩情,不是生育,而是陪伴他成长。嘉宾:李玫瑾,女,197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82年1月至今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任教。现为犯罪心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组长,二级警监。中国警察协会学术委员,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法制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主要研究领域:犯罪心理学;犯罪心理画像;公安社会心理调查研究;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及预防;有组织犯罪问题等。实录:陪伴孩子成长,是最大的恩情绝大多数家庭是温馨健全的,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是懂事的。我们的父母也都爱孩子,所以关于家庭教育,很多人认为自己不是问题,因为虎毒不食子,爸爸妈妈肯定都是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我想说的是,有很多实例告诉我们,家庭健全不等于健全的家庭教育。很多社会的问题都可归结于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归结于哪儿呢?归结于人的早年。A 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大人的问题首先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是人的心理发展有顺序性,表现的问题有滞后性,很多案件表现在成年,但他的问题不在成年。任何生命都是一个过程,生命的发展是轨迹式的,人的命运取决于早期。有很多人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生活得更好,为了更有钱,结果他奋斗完了以后的结果是一无所有。我们讲心理的问题一定要往前走,也就是说,我们要让孩子很好地发展,一定要在十年前就做很多事情。未成年人是被动的弱者,所有的问题是身边成年人造就的,很多人不太赞同这个观点。我记得最早有一次在全国家庭教育会上,当时有个领导说,怎么能这样说呢?我说对不起,你让我说,我就要这样说,而且要说到所有的地方。抚养人对被抚养者,首先你有他生命的决定权,第二你有他物质发展的提供权利,第三你对他照顾的程度也是你决定的,第四他的个性完全是你造就的,所以孩子的任何问题都是身边大人的问题。我又用了另外一段话,我的胃口是喂出来的,我的脾气是带出来的,我的观念是唠叨来的,我的残忍是孤弱无助熬出来的,我的无耻是百般迁就溺出来的。我经常遇到一些案件,有记者给我打电话说,“李老师怎么样来教育这些孩子们?”我说你错了,现在不是教育孩子们,而是教育身边的大人。有一个老总,咱们国内品牌的一个老总,通过今日说法的记者找到我说,“李老师,我这儿子老偷钱,我想领他来见见你。”我跟他电话里讲,你儿子不用来,你来就行。什么意思?问题在你的身上,不在孩子的身上。B停下来陪他,或许孩子还有救家庭抚养不仅仅是物质的,更重要的是亲自陪伴。在珠海曾经有一个父亲很有本事,通过几年打拼,存了家财百万。但当他回到家时发现儿子已经长大,逃学,惹是生非,最后怎么办呢?父亲开始管,但根本管不了,听说湖北有个专家叫何华彪,曾经把一个网瘾孩子给治好了,于是马上领着孩子到那儿去,啪,10万块钱拍出来,这孩子交给你了,你负责把他教育好。这个父亲的行为当时被报道出来,我看到后还写了一篇博客,我说,可怜的父亲应该把10万块钱当做自己的工资,你把所有的事停下来,你这儿子没准还有救,你得亲自陪他,不能把他交给别人。概括三句话,一,给孩子挣钱的时间不如陪伴孩子的时间。第二,给孩子存钱的努力,不如教给孩子做人做事的努力。从小事做起,比如6岁的孩子扫地,收拾屋子,10岁的孩子洗菜、摘菜。现在有多少家庭让孩子做这个?没了。你就好好学习,别的你都不用管了。结果发现他学好了,却变成了一个自私鬼。第三,找奶妈带孩子不如自己带孩子。C没有人性的教育杀人不眨眼家庭教育的理念,人性的教育比智力教育更重要。大家肯定会说,什么叫人性?人性这词太大,太复杂,其实我讲人性的东西最基本的就是情感,是人性中最基础的。我们有很多的高材生,做的一些行为让大家真的摇脑袋。比如说北大曾经有一个化学系的女孩,不明原因中毒,送到医院,查不出来,最后通过别国的科学家知道这种症状叫铊中毒,但她已经错过了治疗的关键期,终身残废,到现在凶手是谁不知道。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就是她的同学干的。你看,学了知识杀人不眨眼,这就叫没有人性的教育。人性先是从小的相依,你给孩子哺乳,在他成年后告诉他你对他的眷念。然后人的情感,任何人彼此之间的支撑。马加爵曾经说过一句话,让我真的很感慨,真的为他惋惜。他极其聪明,悟性很好。在逃亡期间,他在海边录了一些话,其中有一段是讲给大姐的,他说大姐你一直这么关心我,但我从来不跟你说太多,不愿跟你说真心话,我这人就这点不好,心里想的总不说出来,但现在我告诉你,我有一个问题想不通,那就是人活着究竟为什么?一百年前没有你,没有我,一百年之后,你不是你,我不是我。现在我明白了,人活着在于人生有真情,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我知道我错了。马加爵的话让我感慨什么?想想人这一辈子,首先生命是有爱才有的,对吧?然后你一出生,吃喝拉撒全靠别人,能活下来是因为有人没有白天黑夜地照顾你,那是恩情。你长大的每一天,有多少人给你提供支撑啊?你吃的,用的都是爸妈做的吗?不是,那是全社会很多人努力才有的,是一个社会支撑的。整个社会的支撑就是一份情,包括友情,成年以后爱别人,爱自己的孩子。人的一生没有情的话,不就成为一个纯吃纯拉的动物吗?马加爵这番话,是到了绝境体会到的领悟。二战后有位中学校长,侥幸从集中营里逃了出来,他给所有老师写了一封信,说我亲眼见到了人类不应该见到的事情,毒气室由专业的工程师建造,儿童由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高中生大学生枪杀焚烧,看到这些令我怀疑教育是为了什么?请帮助我们的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绝不可以制造出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心理变态狂,读、写、算只有在能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时候才具有重要性。D善良既救别人也是自己的福分性格比智力更决定命运。性格这个东西,现在越来越被忽略,所有家长一问我问题就是我这孩子学习分数怎么样,我孩子上什么学校怎么怎么样,同事之间只要谁家孩子高考,就问考上没有?考哪个学校?我从来不问人家这样的问题,这让人很难受。因为智力是天生的,不是教出来的。所有伟大的科学家,你看爱因斯坦大学毕业好长时间找不到工作,爱迪生从上小学、中学就开始被老师排斥,说这孩子根本就不适合教育。这是天赋的。什么是后天可为的呢?那就是性格。一个人成年后,在厨房里做厨师和在实验室里做科学研究,本质上没有差别,都可以养活自己,都可以活得很有尊严。差别是什么?是这个人可爱不可爱,能不能帮助别人,对别人是否有爱心,而不是说他所到之处大家很痛苦。很多犯罪的人,他之所以犯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格缺陷。性格是后天形成的社会行为方式,虽然我们需要聪明,需要分数,需要学历,但那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可以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很善良,这种善良既救别人,也是他自己的一个福分。有些人很傻,傻得大家都可以占他便宜,但正因为大家都占他的便宜,大家发现你不用躲他,结果这个傻人身边也有很多的人。相反,很多人很精,所有便宜都让他抢先,周围的人跟他在一块都吃亏,所以大家都离他远远的,这个人身边最后没有什么朋友。E不被尊重的孩子怎么尊重别人保护孩子的前提是尊重,要给孩子自主的选择权。我经常遇到很多咨询,问,我这孩子现在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说他考什么专业?我说我不是神仙,我离你孩子八竿子远,我怎么能告诉你他考什么专业?他又问你认为哪个专业更有发展?我说哪个专业更有发展不见得适合他,你得问孩子自己想干什么?天津有个案子,杀奶奶,杀妈妈,为什么?他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上了大学后学得很痛苦,一个学期下来好几门不及格,跟家里要钱补课,要了钱他又上网了,回去没法交代,最后就杀亲。所以我认为很多家长问我,这个孩子现在怎么怎么样,我一听这个话,不对劲,你的孩子多大了?21岁了,大四了,按理说应该怎么怎么样。我说你累不累呀,不知道法律规定吗?18岁就是成人了,成人什么概念?他有所有的权利了,民事权利,刑事权利,政治权利,所有权利都有了,爸爸妈妈只有听他的份了,没有管他的份了。这个事情可以商量,我的建议是什么,比如你找一个对象,你应该找个什么样的,但绝对不说不能找她,肯定孩子跟你势不两立。很多孩子从小不懂这个权利,大了的时候已经变成一个非常叛逆的人,这种孩子一定跟父母的失误有关,父母的失误一定是独裁。一个从小没被尊重的,没有感受快乐的人,他不会有健康阳光的心态。一个没有被亲人善待过的人,怎么会去善待别人?同样他不被尊重,他怎么会自尊?怎么尊重别人的权利和生命呢?成年人给了他什么,他就回报给成人什么。我有大量实例,父母很爱孩子,爱你不商量,不商量得很惨烈,最简单的,你到人家那儿吃饭,你不喜欢吃肉,可对方给你夹了一盘子的肉,你说那是什么感觉?你咽又咽不下去,不咽你盘子里全满了,这就叫爱你不商量。所以在现代生活中,我们要去体会孩子的心理,这特别重要。孩子行为应先改变大人的行为。北京的中学老师关成华在书上写了一句名言,我也非常赞同,他说大人们好好学习,孩子们才能天天向上。原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是送给孩子们的,现在变了。补白:怎样培养孩子的性格第一,3岁前是情感的抚养,他痛苦的时候你要帮助他。3岁之后孩子会说话了,他不说话,这东西你不给我,我就跟你闹。所以3到6岁要立规矩,第一件事就是要教会他不能任性。第二件事,防止自私。人天生都是把饭往自己嘴里送,但我们要告诉孩子,生活中有别人。当他5岁左右,他说我要跟你们一块吃,可以,但只要你上桌,就立下规定大人不吃,你就不能吃。让孩子知道,我难受的时候别人也难受,这就是他人的概念。最后一个,要防止娇气,孩子小时候一定要有一项体育活动。因为我是搞心理学的,我经常讲,很多抑郁症不是纯心理的问题,是生理问题。因为看到有些大学生抑郁自杀,其实抑郁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是感觉困乏,心理刺激缺乏,还有一个就是体力活动不足,脑力活动过度。孩子要从小养成一个运动的习惯,不是运动的爱好,而是习惯。习惯什么呢?也就是说,从小让他学会一项运动,比如游泳、长跑。我认为体育有两个优点,一就是人在生长过程中,神经系统需要运动来发育,第二他在运动发育过程中会更加协调。我讲这些训练都是性格的训练。如果这个孩子6岁,把这几项全部做了,你这孩子上学肯定顺利。第153期:心理专家聊6岁前心理抚养很重要访谈文字实录:主持人王莹:亲爱的新浪网的网友朋友大家好!欢迎收看我们的亲子大讲堂节目,我是主持人王莹。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话题是:有关未成年人的心理抚养的问题。今天我们的聊天特别由新浪亲子大讲堂与全国妇联,网上家长学校好爸好妈大讲堂一起录制的。我们也特别请到一位专家,她就是来自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李玫瑾李老师,欢迎您李老师!李玫瑾:你好。主持人王莹:和我们各位网友打个招呼。李玫瑾:网友朋友们大家好,孩子的爸爸妈妈们大家好。主持人王莹:李老师我们发现孩子的未成年犯罪的刑事案件特别多。前不久上海机场,孩子杀母亲的这个案件现在正在审理当中。包括前一段时间的药家鑫的案件等等,您所接触的类似的案件是不是更多呢?李玫瑾:对。大家可能还都记得,就在前年09年的11月下旬,当时北京大兴一生一起案件,一个32岁的青年人把他自己的爸爸、妈妈、妹妹、妻子和两个亲生儿子都给杀害了。还有刚才你提到的像上海机场的杀害他母亲的这个案件。这些案件在我们来看,很多的时候都是犯罪的年轻人,他的心理上有问题。心理问题大家都会关注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很多人会想他当时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或者遇到什么事情。比如上海这个案件,他妈妈不给他钱。在我们搞心理研究的人来看,他发生的所有的犯罪心理和行为问题都在于早年。主持人王莹:为什么这样说呢?都是因为具体的事件才发生了这样的案件。您却说这些都根由于他早年的一些行为?李玫瑾:因为人的心理是轨迹式的发展不是公路式的发展,火车上的铁轨是有线可循的,不是随便能改路的,你说我不想走这个地方想换别的是换不了的。公路是随便可以改路的,人的心理他是怎么样一个背景过来的,所以他才会有先天这个样子。我们看到今天他这个样子,我们就一定知道他有一个什么样的相应的过去。人的早年成长经历,对于人的一生影响非常大。比如刚才提到的北京杀亲案的李磊,李磊杀亲案很多人知道这个案件以后都觉得很惊异,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外人面前非常好,也很老实,也很爱交朋友。而且在朋友面前也很温和,甚至还是很仗义的。人们不能理解他对自己的亲人却这么狠,他杀完人他跑掉警方是在三亚把他抓到的,他警察也非常关注这个问题。一抓到他问他的第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做。他当时回答的话是因为父母对我管教太严,妻子争强好胜。当时有很多关注这个案件的媒体给我打电话,问我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您认为这个人正常吗?跟机场刺母案件一样,人们关心他精神是否正常。还有一个问题,他当时为什么这么做。他离开小区的路线是正常的,他杀完人之后墩过地,墩过现场,他有一个墩布,他走出小区门扔进垃圾筒,他也知道那个地方是扔垃圾的。主持人王莹:还是有条例的。李玫瑾:对显然他是有目的的。而且他是有意识的。第二个问题,他为什么。那个时候我还没有见到他,他的这句话,根据我的心理学的知识背景我可以理解,他说父母对我管教太严,它里头有一个“太”,“太”是一个程度词,父母管教太严。父母是生出孩子自己带的,如果自己管教孩子自己来带的,他就不会觉得太严。他说太严意味着,这个孩子一出生不是父母自己带。主持人王莹:他是有对比的。李玫瑾:这个对比根据我们经验判断,他说管教太严,之前一定有人不严,这个人是谁呢?我们再看他的家庭状况就知道,他父亲是兄弟当中的长子,他又是兄弟当中的儿子所以一般他是长孙。我还有一个判断,长孙一般奶奶比较年轻,再加上爸妈20多岁正是要打拼的时候,最大的可能性李磊是由奶奶带的。老人带他会有一个什么特点?早年生活方面一定抚养很到位,但是他在其他的方面不是懂得有意做哪些。有很多人说过我们早年没有父母也没有有意的学什么知识把我们带大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前,六十年代五十年代那个时候环境很干净,妈妈爸爸告诉你什么,你就知道什么。老师教什么你就会什么,如果这两个不教你,你就基本什么都不知道。现在不是,现在社会非常复杂。在这个过程中,老人带孩子他有些知识缺乏,孩子会有很多的变化。其中最容易变的一个是宠爱导致的任性,因为宠爱你不阻止他,你就没有唠叨。没有唠叨他耳边不会有形成观念,观念怎么来的?咱人穷志不穷,咱可不能伤人,咱可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情,这样的话对他耳边经常惯有的话,他就会形成一些观念,知道什么事是伤天害理。刚才讲不制止就没有唠叨,没有唠叨这个孩子很少挨说。所以久而久之他不光任性没有观念他还说不得。说不得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一旦遇到挫折他就会仇恨他人。他这种抚养方式在10岁之前不太会有严重的结果,因为孩子很小。主持人王莹:没有能力去表现。李玫瑾:他破坏性没那么大,他更多的情况他还依恋你,所以你说他还是听。但我们知道什么时候他不依恋就是 12岁之后。12岁之后我们知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的第一个标志他身高迅速成长达到承认的高度。这时他的心理要求要脱离长辈,要跟同辈交流。他要摆脱父母,开始不依恋你,同时他的能力增强,这个时候如果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脑中没有观念又说不得。我们知道他会显现什么问题呢?第一,他智力很好他能上学可是他不上。不上学一定会在学校惹事生非,会被老师告状,甚至被老师请他出教室。请出教室一旦逃学,一旦游走社会,他就一定会惹事生非。我们知道争地盘,抢同学。这些孩子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出现任何一个父母都会着急,因为他不上学就没有未来,他没有知识没有技能。很多父母着急,觉得这事得管,可是前边你没有管他,甚至你跟他很少接触,你没有亲自去抚养他,他也不依恋你,你现在管怎么管。你只有训斥,再不听就揍他。主持人王莹:简单粗暴的方式。李玫瑾:在这个过程当中,这种人是说不得的。主持人王莹:通过您的描述这种人实际内心很脆弱。李玫瑾:是脆弱,而且有很多问题潜在。潜在到什么程度?你看李磊他找不到什么大的刺激,父母买了四套房,三套挂在他的名下,家里有四百万。他和妻子结了婚有了两个儿子,但他成天在外面荒唐妻子也不满。他的性格在结婚之后仍然存在,因为妻子跟父母是没有关系的。我们看到他后边有一句“妻子争强好胜”。我们可以看到,他们俩不一起干事业,她有什么好争强好胜的。所以显然是他在家里头不负责任,所以妻子经常训他,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他把父母和妻子放在一条战线上,意味着什么?我们知道妈妈爸爸和自己的媳妇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儿子这种事情很少见。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同样媳妇和自己的公公婆婆联合起来对付自己的丈夫这种事情很少见,如果他这么讲话我们知道问题在哪儿。就不是他的爸爸妈妈和妻子的事,这个人一定有严重的问题。同时大家也说了为什么32岁之前他不犯罪?因为他生活无忧,但这种人的性格缺陷存在。当父母对他的管教,妻子对他的唠叨他很愤怒。这些管教是对的,但他不会接受,因为他的性格已经决定他不会接受。他于是到一天他就爆发,因此没什么理由我就把你们全杀掉。这让我们看到成年的犯罪,他的问题在哪儿。主持人王莹:早年心理的影响、教育、培养。李玫瑾:对。主持人王莹:我知道像心理辅导是您最先提出来的一个概念,这指的是什么?李玫瑾:心理抚养在我们现在社会有这么一个背景,我们很多人觉得孩子6岁之前不上学的时候,那么小只要喂养就可以。主持人王莹:吃好。李玫瑾:对。主持人王莹:别冻着。李玫瑾:吃好,穿暖,然后有人看护他。别让他碰到火,别让他受伤就足够了。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人们不懂得叫心理上的抚养,心理抚养是人特有的一个东西。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知道动物它是一个系列,人是动物系列中最高的动物。我们知道低等动物它在生命的初期,它是非常自立的,比如说鸡它是比较低等的动物,它没有情感。你再养鸡鸡也不会跟你有情感,它不像狗一样。但是它孵出壳它就能站立能行走。它在站立行走的时候,它自己就能吃了,因此它就已经能自己生存了。蛇也是如此,比鸡卵类的再高的就是哺乳类动物,我们知道猫和狗是哺乳的。当然它是哺乳当中的低系列的,猫和狗它有情感,你会发现小猫、小狗生出来,它不能像鸡和蛇出来就走的。它也不能自己吃的,它需要母体躺在它旁边,它不能站起来它没睁开眼睛,它能闭着眼睛滚动自己的身体。也就是说他还能决定自己的躯体的位置。它可以从这个奶头寻找那个奶头。它还有自助性。人是最高级的,人生出来是什么样子?他不能站立不能行走,甚至也不能滚动。我们知道人是不能翻身的,而且不能抬头的。一个孩子出来以后,想喂奶怎么办?把奶瓶放的跟他有段距离他都不会过来的,他够不着的。你必须放到他的嘴里他才能,换句话说我们喂的时候要顶着他的脑袋,他才能吃的着。人的这种完全的无能、无助,所有问题都不能自己解决,他甚至连吃都要送他嘴边他才能吃,这种决定他一个特性。他的吃、喝、拉、撒、睡、翻身、温暖,他的所有生理需求都要别人帮忙。在这个帮忙当中是什么?他一定是痛苦的,比如我饿了,我尿了,或者我翻身,我翻不了身,他痛苦的时候他一定是哭喊的,哭喊我们知道都是闭着眼睛哭的。当抚养人过来了,你给解除了一个痛苦,他才会睁开眼睛。然后你再解除一个痛苦他还会睁开眼睛,而且他睁开的时候他是看到这个世界,看到的是谁,一定是抱着他的这个人。一定是面对他给他换尿布的这个人。这个人在他面前出现的不仅仅是一个相貌,还会有他的声音,还会有他的身体的味道。甚至他心跳的节奏,他问题不是一天,他是这样的被抚养状态是一天一天要180天要360天。也就是1岁之前孩子基本都是抱在怀里的。所以他记住了你的声音,记住你身体的味道,还记住你的相貌。我们知道孩子在3个月到半岁左右开始出现一个现象认人。在认人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发现只要给他快乐的,永远给他快乐这人一来,他马上就轻松、快乐、安静。相反妈妈要去上班,哺养人走了。相反别人来替代,比如把奶奶从老家找来,奶奶上手的第一天,和我们把孩子放幼儿园,孩子的第一天。他那一天是不是极度痛苦,哭闹。你把奶送到他嘴边他仍然不吃,你抱着他哄他睡觉,只要你味道不对,一看这人不对他会闹。这个过程我们就发现,尽管我们现在不记得1岁以下的事情,其实人在半岁他就已经开始有意识。而且他已经开始随着你的抚养他记住了你,记住了你他就意味着你来我就快乐,而且我只要一在你身边我就快乐。因为你给我每一次都带来快乐,你就是快乐的定义。这里有一个什么问题呢?当他快乐的时候这个孩子整个内脏是松驰的,相反,如果来一个陌生人我是很紧张的,你抱着我我就会哭闹。哭闹我们都知道,我们成年人哭一试试。我们会抽搐的,你老哭你哭上一天这孩子不抽吗?所以很多孩子送幼儿园差不多头一个星期都要感冒发烧的。主持人王莹:是这样的。李玫瑾:对,他是心理上的不适应,不是奶改换品种不是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发现,抚养人对一个孩子来讲他特别特别重要。问题我讲这些,它意义在哪儿?因为你只有经过这样的抚养让他记住你,这个孩子后边你才具有教育他的心理资本。也就是说他心甘情愿听你的为什么?主持人王莹:因为你曾经为他付出过,曾经给他快乐。李玫瑾:对。因为他记住了你,你是他快乐的源泉。末代皇帝溥仪在他的我的前半生里面讲过,他登基的时候哭的喊的是谁?主持人王莹:他那个乳母。李玫瑾:对。他在发脾气时候,每次谁能制止他?就是这个乳母。这个乳母只要一来他就特别快乐,如果他见不到这个乳母他会闹,他甚至会欺负周围人或者发脾气。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发现在建立亲子或亲情关系之后,情感就是一种力量。这个力量就是控制他的力量,教育他的力量。主持人王莹:给他观念制定规则的一个力量。李玫瑾:对。所以我们很家长不懂在哪儿?在这个孩子1岁之前什么也不懂四脚朝天吃喝拉撒睡,他把他送给了月嫂,让月嫂去带。或者把他送给了幼儿园,让幼儿园去带,或者送给老家让老人去带。结果到上学的时候接回来,这个孩子的特点是什么?你是谁?对吧。你看我们很多被拐卖的孩子,妈妈见到这个孩子哭的跟泪人一样,可是那孩子居然是往后退的,为什么?所以我想讲血缘关系,不能替代抚养过程。如果你不懂得这个知识,你错过了这个阶段,你后边再去弥补是不能的。也就是说有些家长危险更大在哪儿呢?他孩子一直到10岁左右才接回来,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他进入到青春期的逆反,你根本管不了他,管不了怎么办?有很多家长曾经也问我我这个问题。我问这孩子谁带?说奶奶带。我说你让奶奶来说他,奶奶说他不会恨的,你说他会恨你的。你看后来李磊在10年8月份北京法院审他的时候,他在录像面前他也讲,他只有在说到奶奶的时候他眼圈是红的。也就是说我当初的分析后来全印证了。他早期不是妈妈爸爸带的是奶奶带大的。我想讲到亲子关系第一个意义就是说,我们让一个人心理的健康以及家庭关系的正常,就是说做母亲的一定要有一个意识。如果你打算要一个孩子,你要看看你的时间表,你有没有时间陪伴他,你有没有时间来亲自抚养他。你打不打算自己来很辛苦的一宿一宿睡不了整宿觉的来陪伴他。如果你做不到这三点,我建议你不要要,你要了弄不好就弄一逆子。当然我说的比较严重,我们还有很多,包括机场这个孩子,我怀疑他早年也在亲情教育当中出了问题。亲情教育还有很多其它的问题,比如最近挪威杀手,我们都知道他在市政府大楼搞了爆炸,在岛上枪杀了很多人。这个案件他发布的东西看似是政治信仰,什么信仰呢?他对很多移民很愤怒,他觉得政府不管。可是他攻击的对象不是移民,而是贫民,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同胞,就是挪威人。人们不能理解,你对那些人有意见,你为什么要攻击自己人呢?主持人王莹:对,这真是矛盾啊。李玫瑾:对。这里其实他的宣言让我们看似是一种政治问题,其实他的行为是他的情感的问题。也就是说他的情感是异常的,我们知道有的时候人的情感是自然的。比如说狗能咬断很粗的骨头,但是你只要养它,它绝对不碰你手指头一下,这叫自然情感。人比狗高级,人也有自然情感。自然情感是他根本不用想的他就下不去手,比如我特别喜欢你我怎么能伤你呢?比如我特别爱你,你要死了我会心疼的,我会伤心。比如我养一小动物,它没了我好几天不想吃饭我很想它。所以他是不可能去伤它的。挪威这个杀手他能做这件事情,实际上他的情感就已经不正常了,他的自然情感就不正常了。这就有一个问题,什么样的情感会在这种情况下不正常?往往也在于刚才我讲的6岁之前的亲子抚养过程。在亲子抚养当中如果只有一个人抚养,我们知道亲情抚养有一对一,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家里没有别人。第二种情况多对一,就是妈妈之外有爷爷、有奶奶、有爸爸、有姑姑。还有一种情况叫一对多,就是一个幼儿园的阿姨要看很多的孩子。这个过程当中你会发现,他的抚养方式也是有差异的。主持人王莹:这些都会对未来孩子情感有联系?李玫瑾:对。我讲的第一类像李磊是一种早期的问题,挪威的第二类,虽然有些人他有情感抚养,但他还有一个范围的问题。比如说多对一的孩子会有什么情况呢?当他躺在床上不能动的时候,他只要一睁眼,妈妈来了,奶奶来了,爷爷来了,好几个人脸好多声音。他在成长过程中只要在家,他眼前的脸是不缺的,耳边的声音是不断的。妈妈就不一定了,但是妈妈一定会很细心很呵护。她可能很亲切的跟你呆在一起,然后可能去做饭,把你稍微放一会,她有一个间断又有亲情。第三种情况幼儿园又不一样了,因为我举一个妈妈和幼儿园老师换尿布的问题。你看妈妈给孩子换,因为她就这一个孩子又是自己的,她这个过程一定是轻柔具体,而且最重要的她会跟孩子还要有一段话语。一边换一边唠叨。主持人王莹:没错。李玫瑾:但是幼儿园就不是了,她可能一会儿好几个孩子都要换尿布。主持人王莹:机械的了。李玫瑾:对,她是机械的。因此你看这两个孩子同样在享受被更换尿布的这个过程的时候,这个是爱语绵绵笑容满面,非常亲切换了尿布还陪我玩耍一会。那个换完就走掉了,而且动作干脆利索没有过程,没有太多的话语。所以你会发现他耳边,孩子下一步的发展就是说话。有情感的抚养一定是话语非常多的,家里人多话语就多。妈妈也是爱语绵绵,没有爱的抚养就会话语少。我们看一个人他的言语内向外向,一般说这人什么叫内向什么叫外向,就是看他话多话少。你会发现一岁半到两岁的孩子你就能看出他的抚养背景,假如我们同事的一个小孩出来,你走过去你说小朋友你叫我叫阿姨,叫了阿姨给你糖吃。你看看那孩子什么表情,他有两种表现,一种根本不在乎马上就抬头看你,看着你的时候他会喊阿姨。还有的孩子是什么?看你一眼脸就下去了,然后看看左看看右,为什么?因为他平时很少见人,眼前没有脸,耳边没声音。因此他会怎么样,他一见到人是张不开嘴的,张不开嘴他就不会叫你,于是他拽他们家大人就想走。那么大人会说你跟阿姨再见,这可以,肯定他动手,但他不张嘴。这个孩子你就会知道他平时身边没有人。还有一个例证也能证明这个问题,我们北京曾经有一个刘海洋,到动物园拿硫酸泼熊。这个案件非常有意思在哪儿,当时发生有人问我说他是什么心理,另外怎么处理这个孩子,另外就是说把它作为不作为一个案件来做。我当时讲你研究他的背景就知道他什么心理了,他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的去恶作剧。但是他这个心态仍然跟他的背景有关,为什么?因为他母亲是个出租汽车司机,他母亲在把他生出来不久就跟他父亲离婚了。离婚以后但是她要养这个家,所以她仍然每天要开车,我们知道出租汽车司机几乎是没点的,只要有客人不把人家送到目的地你是不能回去的。母亲经常早出晚归,于是把他锁在家中,他从小用他的话讲,一篮子积木一堆拼版。然后家里还有一个谁?有一个瘫痪在床上的姥姥,姥姥瘫痪在床上肯定不能领他出去去玩。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因此姥姥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咱不出去,外边有熊瞎子,熊瞎子可厉害了等等等等。所以刘海洋从小到大出了一篮子积木和拼版,就是那个窗户。所以他为什么喜欢活物呢?因为窗户外头能看到鸟。他本来想报生物的,结果他妈妈非让他上了清华的机电。这个孩子他注意力很稳定,很安静,结果他脑子里就想着熊瞎子。因此跑到动物园去做了一个实验,看熊瞎子嗅觉怎么样。为什么他会关注这熊瞎子?动物园那么多动物,他为什么关注熊瞎子。主持人王莹:姥姥在他小的时候就说熊瞎子。李玫瑾:姥姥在他小的时候就说熊瞎子,所以这种孩子你会发现他很优秀,学习很好。但他的情感上是异常的,他对那么可爱的憨憨的熊,又给你作揖,又给你转圈,又给你表演的熊瞎子,他居然能下手拿硫酸去泼它。我讲到这大家也就明白了,挪威那个杀手,他为什么能面对自己的同胞那样去下手,因为他从小应该就是亲人很少。然后他可能只有一个抚养人母亲,我们后来看到他的经历,他的父亲是个外交官,也很早就离婚。所以他身边是没有太多亲人的,我们知道西方本身生活很优越,他的住房都是各家各家分开的,不像我们的大杂院,也不像我们很注重家族式的生活。所以他在这种背景下,他的情感是很异常的。异常在哪儿?他对他母亲很好,对其他任何人不亲。主持人王莹:没有感情。李玫瑾:因为他没有这样的经验,没有这样的经历。现在再回到我们刚才提到的药家鑫,他也是这个问题,因为他从小父亲就希望他成才让他练钢琴,怎么让他练呢?我们知道钢琴是操作性的东西,它需要大量的时间重复。那么重复对一个孩子来讲,是毫无意义的。主持人王莹:枯燥、单调。李玫瑾:对。所以你要想练成的话,父母必须狠心把你放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中,他讲到他被关到地下室。你想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母亲对他很好,他也对母亲很好,可是他为什么对那么柔弱的女子张妙却那么狠呢?跟挪威的杀手是一个心理问题。我们都可以看到,情感抚养这个过程,他不是说你给他吃饱喝足。不是说你好好培养他的技能,他今后有所作为有出息就可以抹掉的。抹不掉,就是所有的人他可能到很高的学历,但他情感异常。他仍然可能会危害社会,或给他人带来痛苦。带来痛苦轻则可能比如说他结婚,他会让你感觉到这个人是个非常冷漠的,没有责任感的,不爱他老婆也不爱孩子的人。我们讲有些很有水平的人,但他很自恋,这是我讲的轻的。重的就会让周围人感觉到这个人到哪儿都极其自私,只管他自己,不惜给别人带来伤害。再严重的就是犯罪。他有一个想法就会不择手段把他干掉,也就是说其他的人在他眼中不是生命,就是障碍。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有些人他到成年的犯罪,小的可能十四、五、六、七、八。药家鑫是二十岁出头,大的刚才讲李磊三十二岁。他们作案的时间基本都在进入到青春期之后或者成年,可是所有的这些人的问题的心理异常,都源于他的早年。早年在哪儿?就是在情感抚养上出了问题。主持人王莹:您这样一说,很多家长我相信此时此刻应该非常紧张了,特别是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李玫瑾:对。主持人王莹:我觉得您在提到心理抚养的过程,我想更多的还是跟生理抚养是伴随在一起的,特别是在早年。李玫瑾:对。主持人王莹:具体我们应该怎么做呢?这也应该是很多家长想问您的。李玫瑾:我的建议就是,现在这个问题希望全社会来了解这个知识,而且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比如像10年我们发生一系列的校园惨案,这些案件当然很多人认为是社会矛盾激化,是贫富不均是弱势群体。其实这个我认为是一种社会叫做刻板印象,大家因为现在社会问题很多,所以所有的问题都跟社会问题有关。我是做微观研究因为我研究心理,你去研究你会发现六起当中只有一起是有矛盾问题,就是山东潍坊那起。剩下那五起有三起都跟生理有关,有两起跟情感有关。那么这些问题你就有一个问题,包括我们现在一系列的杀亲,还有杀孩子的案件。你都会发现我们为什么在六十年代,最穷的时候都吃不饱饭,都吃树皮、吃草根没有那么多的杀孩子的案件。为什么在文革的时候,武斗很多学校不上学又打又闹的,可是也没有那么多的杀亲案件。为什么?因为那个时候虽然穷虽然乱,一张粮票把我们一家人拴在了一起。也就是说他尽管穷,只要爸爸妈妈在身边,这个孩子这个房屋就是完整的。主持人王莹:他有安全感。李玫瑾:他有爱有陪伴。父母其实对于孩子来讲就是他的房间。我们知道人要给放到外头没法生活,你必须有个房间替你遮风挡雨。那么很多家长他不意识到这点。因为我们改革开放之后,第一个变化就是很多家庭要改变贫穷命运要出去挣钱,这一挣钱就把其他撂在家里不管了,撂给老人了。然后这是一种。还有一种有钱的,比如说我们有些女性家里很有钱,于是怎么办呢?孩子一生出来不要自己带,找月嫂。甚至找两个找三个,然后月嫂有的管喂饭,有的管抱着,有的管陪睡。结果这孩子第一次张嘴叫妈妈是月嫂,甚至出去打针,他哭着要的是月嫂。这就是我们一个知识,你说没有钱不懂,不是。有钱他也不懂。有的孩子可能物质方面贫乏,他心理更贫乏。有的孩子物质方面不贫乏,但他心理贫乏。贫乏在哪儿呢?比如说月嫂给他带大,当月嫂干到2、3岁的时候,月嫂走了。这孩子发现,自己最想的那个人不在了,我们这叫依恋情感的中断。主持人王莹:他会有什么样的结果?李玫瑾:他会很抵触的,他会恨让月嫂走的那个人那就是自己的母亲,你为什么让她走。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一些类型。比如说有些家长把孩子生下来,因为跟医院有纠缠,然后把孩子扔到医院去了,结果医院会什么样呢?就是谁值班谁来喂这孩子。所以这孩子你后来发现,他跟所有白大褂都可以,但他跟谁都不亲。跟谁都不亲他就有个问题,他现在有问题谁说他都不会听,没有一个人能决定他。因为他跟谁都不在乎,这就完全没有依恋。我讲依恋的混乱,依恋的丧失,以及依恋的中断,都会导致其他早期的心理问题。依恋是什么概念?刚刚我讲了,它是你一个孩子成长中的心理的房屋,一旦没有的话他就没有安全感。他没有安全感他就会焦虑,他甚至会敌视周围的人。所以他的心理一定会扭曲,这种扭曲我们成年人有很多不知道,说他怎么会这样。比如日本曾经也有一个案件叫加藤智大,发生在东京的一个电器街上,叫秋叶原电器街。这个人当时开车撞人,然后撞完以后还拿刀砍人。他当时在网上写了一些话语,也可以看到他的那种孤独。所有这些人让你感觉到一种可怕,和他的疯狂的极其让人觉得没有人性的人,一定都是早年这个情感抚养有严重缺陷。所以我讲心理抚养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如何要给人在早年,有一个很好的情感的抚养。不是有钱就有情感的,也不是说你找了别人替你很好的抚养就是情感抚养。情感抚养一定要通过自己的辛勤的努力,能能够获得。也就是说你每天的辛苦带孩子,实际上就是给你教育孩子存钱。主持人王莹:对。要不然你有什么资格去以后说孩子呢?有什么资格去给他树立规矩教育他?李玫瑾:所以你刚才问的建议是什么呢?我们要让更多的女性懂得这个知识,我刚才说了,如果我们结婚了,我们去买家具我们去买房,我们会看很多次。然后去挑最好的,那么当你打算生孩子的时候,你把孩子带起来,你要知道哪种抚养方式是最好的。一定要去寻找这样的知识,第一点就是告诉大家,自己抚养是最好的。从生理上来讲母乳喂养是最好的,第一口是最重要的。所以同样他第一年亲自陪伴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给所有母亲的一个建议。当然我还想给我们社会一个建议,我们社会要理解人类这种成长和心理抚养的这样一个过程,因此我们在对女性的抚养问题上要给予宽容。因为给女性的宽容,给母亲的宽容,就是给我们人类自己心理和生理这种素质素养的宽容。换句话讲,如果我们让母亲的哺乳期长一点,可能我们整个人的情感都会发展的非常好。所以我们现在有时候我讲,我们很多人不愿意要女性,说要女性一生孩子就怎么怎么样。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有更大的宽容度。因为有时候看似一个孩子只是一个家庭的一个妈妈的,但是如果这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他心理有问题,那就不是他一个人。他首先可能会影响他身边的人,甚至他当父母的话,还会影响到他的孩子。然后他要一旦犯罪,他就危害全社会。主持人王莹:长时间看是社会问题。李玫瑾:对。所以我讲这也是我们社会,应该做女性和母亲,尤其在哺乳这个阶段给予宽容。所以我特别想呼吁我们的人大代表,能不能在人大会上呼吁,给母亲哺乳的时间稍微再长一点。当孩子能够自己拉着妈妈手去找小朋友以后,这个阶段再让妈妈去上班。因为他已经能够站立了能够行走,而且有小朋友的吸引了,这个时候妈妈再去上班,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更好。主持人王莹:对。这种依恋关系已经建立了,而且他在找小朋友的同时,就是他在需求新的社会环境。李玫瑾:我们看到很多国家,他的女性就业都是有自由度的。所以我们中国是鼓励男女平等,而且鼓励女性就业,我也非常赞成女性走出去,因为女性在家里头,她会变得很唠叨的,会变得很狭窄的。但是在哺乳期这个阶段,母亲还是要跟其他多一些陪伴,这是一点建议。此外,就是刚才我讲到很多贫穷的家庭,为了改变贫困的命运,不懂得这个知识以后把幼小孩子撂给了老人。我们现在呼吁,我们也要考虑他们的家庭贫穷。我们能不能在用工的问题上,优先录取本地的孩子在12岁以下的女性。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孩子在12岁以下的女性,不要到异地去打工。应该这么讲,6岁之前母亲的陪伴和爱的唠叨,是金子,很珍贵。孩子小的时候说妈妈你不要离开,他会有这样的请求。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然后妈妈你给我讲个故事,你说点什么对吧。可是你知道到12岁之后,妈妈的陪伴和唠叨就是垃圾,儿子会说妈妈你能不能别说了,妈妈你能不能别老跟着我。主持人王莹:是,会这样。李玫瑾:所以到那个阶段你就没有教育的机会了,因此告诉所有的女性,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不要离开他,那是你教育他最好的时间段。主持人王莹:所以当我们说未成年犯罪的时候,当我们会说他怎么这么凶狠的时候,怎么对自己双亲下手,对自己身边的爱人下手的时候。其实我们看到的,是就事论事是就罪论罪,更多的我们应该找到他的根源,还是在他们年少的时候,缺少这种心理上的抚养。李玫瑾:对,情感的抚养非常非常重要。主持人王莹:所以在这我们也呼吁我们的家长能够,真正的发自内心爱孩子就是多陪伴他们。李玫瑾:多辛苦一点,你只有付出辛苦,你才有教育他的那份资本。主持人王莹:我们刚才更多的李老师在说早年的时候,心理的抚养。李玫瑾:情感的抚养。主持人王莹:情感的抚养。到6岁了或者说他再大一点,是不是性格就养成了,这个时候就水到渠成,家长就可以放手了呢?李玫瑾:你刚刚问的这个问题很重要,我刚才只讲了第一个问题。也就是说人他在出生之后,我们所要抚养的第一个最重要的东西是情感抚养,但是情感抚养不能等于所有的抚养。如果我们只有情感,而忽略了另外一个问题,这个也会造就一个人的严重问题。我想讲的跟情感同样重要的,我们叫性格抚养。情感和性格这两个问题,我用两个字来概括,如果说情感抚养是有恩于他,我们知道在教育和管理当中,“恩”和另外一个字是放在一起的。是“威”,也就是说恩威并施。其实孩子早年6岁之前的抚养,他也是两个问题。一个是恩,有恩于他,那就是一定要亲自陪伴,一定要自己去带他。然后要爱语绵绵,让他形成情感的连接和人性的东西。但是我们知道,爱的有时候太多了,我们有时候叫溺爱。溺爱它结果也会出现严重的问题。如果没有情感抚养,会让一个人变得冷漠,但如果情感太多了,会把一个人溺的无耻的。怎么样不让一个人被溺的无耻呢?很重要一点的就是性格抚养。主持人王莹:这个怎么说呢?李玫瑾:有一个问题:什么是性格?性格简单的说是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方式。社会行为方式,首先我们讲行为有很多种,比如说写作业,比如说理解,老师讲课我很快听明白了。还有我吃饭特别着急特别快吃的很狼,我睡觉特别快,我说话节奏特别快等等。这些都是行为,但这些行为不是社会行为,因为这些行为都可以一个人自己完成。主持人王莹:对。李玫瑾:但如果我们说这个人很善良,善良一定是指。主持人王莹:对别人。李玫瑾:对。对别人做好事,比如他自己少吃一口,把东西留给别人。我们说这个人很自私。主持人王莹:也是对别人。李玫瑾:所以这就是社会行为,也就是说只要我们说这个人的行为涉及他人的时候,你如果他人不存在,就不存在这个特征,因此这个行为就一定是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如果是一次性的,他不成方式,一贯的就成方式。比如说一有吃的,就先想到爷爷、奶奶、妈妈、爸爸这就成方式了。如果只想到一次,或只给了一次那不算。社会行为方式就是他一贯的。我刚才讲性格就是社会行为方式,同时性格还后天形成。他在和人打交道过程当中,才会建立一些模式,我们知道孩子跟人打交道,第一个就是父母。孩子的模式是什么样呢?因为从他一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就是索取。刚才说了吃、喝、拉、撒、睡、翻身、温暖,他都是需要别人帮忙的,就是索取。因此他索取的方式是以哭来要求,然后对方满足。但是当孩子慢慢大了他学会说话了,他并不知道还有别的方式。而且他每次要求的时候你都满足我了,所以当他本能说话的时候他会有一个现象,如果我想要这个玩具,我就要,你不给我买,马上给你哭。我们一般讲这种情况就叫闹。他已经不是简单的哭是闹,闹一般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呢?是在他3岁之后,3岁的孩子基本都会说话了,就是大智若愚的孩子3岁也会说话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开始对他进行威的培养。主持人王莹:3岁?李玫瑾:3岁之后。实际上就是让他知道,你的行为不是你自己的事情还有别人,第一是别人的态度,第二是外边的允许程度,第三你要考虑别人的感受。比如说,孩子要买一个玩具,妈妈爸爸有时候不见得有那么多钱给他买玩具,所以这就要说不行了。那么比如说他吃冰棍,他爱吃他还想再吃,妈妈爸爸知道他吃多了,会伤这孩子幼小的脾胃。所以遇到这种情况下你就要对他说“不”,可是很多父母不舍得。不舍得对他说不,不给吃冰棍就给块糖替代了,然后这个玩具答应你一定给买,然后马上回去取钱也给买了。这种情况他就发现,我只要闹就能得到,于是他就跟你建立什么模式呢?我要的东西你不给我就跟你闹,闹的结果是什么呢?到10岁之后我要买手机,我要买电脑,我要买自行车,这些东西合起来爸妈觉得没那么多钱怎么办?说怎么不买了吧,你要不买,行,我跳楼。有很多这样的其他10来岁,动不动就要趴着窗户往下跳。为什么呢?因为他爸妈不答应他的要求,要挟爸妈。你看这就是一个行为的模式,这个模式来源于哪儿?一定是你过去,所以我讲3岁开始要跟孩子说不行。一定要在3岁说为什么?因为6岁之前说不行,他大不了在地上给你打滚,可是你6岁之前不说,8岁也没说,因为越往后越麻烦。我讲了这些模式都不是一天形成的,它会成习惯的。你等12岁之后开始,你说你现在长大了,你不能现在不上学上网吧去玩,你要再玩的话我不给你钱了。这时候说不了,结果这孩子会怎么样?他可以拔腿离家出走,12岁后的。主持人王莹:逆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物保护工程从业资格考试(责任设计师石窟寺和石刻)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 高浓度有机污水处理技术方案
- 土建工程施工图纸深化方案
- 热力设备备品备件管理方案
- 工业园区水电气建设方案
- 智算中心关键设备维护保养计划
- 市政管网数字化建模技术应用方案
- 燃气储气设施建设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案例11例
- 日记冬季校园安全教育
- 煤矿安全规程2025版解读
- 2025年全国企业员工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卷深度评析及2026年备考策略
- 2025-2026秋中小学升旗仪式演讲稿:(第3周)积跬步养习惯向未来
- 新产品可行性评估表
-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成长手册三年级上册第2课《传统游戏》教案
- 《电气CAD》(汪玲娟)625-5教案 第3课 AutoCAD2020操作界面与绘图环境
- 绿色建筑和绿色建筑材料
- 《七堂保险金信托课》读书笔记思维导图
- Jade6操作和应用优秀课件
- 渐开线花键强度校核(完整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