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幼儿心理发展角度探析幼小衔接 摘 要:幼小衔接时期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是幼儿开始进入正式教育的关键期。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门对幼小衔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目前学界对幼儿自身的心理发展进行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幼小衔接中幼儿的认知、情绪和意志力方面的发展问题进行研究,更能体现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的主体地位。 关键词:幼小衔接;认知发展;幼儿情绪;意志力发展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结束学前大班的学习,开始进入小学正规教育,是儿童身心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到质的变化过程。幼儿在幼儿园需要经历兴奋期、厌倦期和适应期三个阶段过渡到小学。在幼小衔接过渡中,幼儿的心理发展变化会严重受到幼儿主导活动、社会角色、人际关系这三方面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过程包括三部分: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而当前社会教育环境,国内幼儿园过多注重了幼儿心理发展中的记忆过程,而忽视了认知过程中的思维、想象,对情绪情感过程的重视度明显偏低。幼小衔接的核心是该年龄段的幼儿怎样有效地从思维方式、学习习惯、社会技能等方面适应小学生活,实现幼小衔接的。 因此,本文从心理学相关理论来探讨总结幼小衔接主角儿童的心理发展,为家长、学校乃至社会提供比较系统的幼儿心理发展特征的概述和参考。 一、幼儿的认知发展 国内不少家长和学校对“幼小衔接”形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误区。为了让幼儿能够赢在起跑线上,更早地适应小学生活,不少家长在幼儿低年级阶段就进行了“正规教育”。不仅以唐诗宋词的背诵作为教育内容,还开始进行识字、拼音、算术、乘法记忆教育,更有甚者会将儿童的游戏时间全部用来教育。这种揠苗助长的结果会让儿童在其自身能力发展前提早感受到了学习的压力,极可能产生厌学的痛苦心理,严重者甚至会影响幼儿正常的身心发展。 在幼儿认知方面的发展,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研究,幼小衔接过渡阶段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的直觉思维阶段(47岁),该阶段的认知发展特征主要有:儿童的各种感知活动图式已由依靠实际动作对当前实物进行思维的方式转化为可以内化为表象或者形象的模式,随着儿童语言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儿童开始学会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所以对于学龄前大班幼儿的游戏设计和操作,教育者可以通过一些象征性的事物或者符号来代替实物,但幼儿思维仍然受具体直觉表象的束缚,还难以从直觉中解放出来。 二、幼儿的情绪 情绪是人类心理健康的窗口,幼儿情绪的好坏直接影响其对小学生活的适应程度和学习质量。姚端维、陈英和与赵延芹研究发现,幼儿获得情绪理解能力的关键期是在3岁,到4岁时已基本获得了这种能力,此时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后,其情绪调节策略由情绪释放策略(如面对冲突情境时,单纯哭泣或等待帮助)发展到建构性策略(如尝试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从心理卫生角度看,每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个体对内外刺激的反应,属于调节和自我保护机制,有其生理和心理价值。新入学的儿童如果其适应能力比较差,势必会影响其神经系统功能,其行为会产生种种问题。 幼小衔接期的幼儿,由于面对新环境的压力,其情绪唤醒阈限水平较低,很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当其表现出一些恐惧、焦虑、逃避的情绪时,教师和家长应及时发现和疏导,和儿童共同探讨负面情绪的产生原因,鼓励其积极面对并给予适当奖励,切不可一味地指责和强迫儿童,这有利于幼儿敢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更有利于发现问题,避免幼儿产生厌学等不必要的心理问题。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有解决社交问题的欲望,他们致力于通过建设性方式来调节情绪。这说明,情绪调节与社会认知、社交能力的发展密切相连,帮助幼儿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还有助于幼儿社会功能的发展。 三、幼儿意志力的发展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自觉地调节和支配行动,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认知、情感三者是统一的心理过程的不同方面,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关系。意志可以促进更深层的认知,积极的意志促进认知发展,消极的意志阻碍认知发展。情感影响意志,意志调节情感,意志对情感的调节取决于意志能力的强弱。由于我国国情和教育观念的原因,依赖性强、意志不坚定是很多儿童都有的问题,遇到困难就有畏难退缩。在幼儿园时,家长认为幼儿年龄太小,既舍不得他们做事又不信任幼儿的能力。这些本应该属于他们的事情全由家长一手操办,这样忽略了幼儿意志品质的培养,从而使进入小学的儿童出现独立性差、做事不坚持、缺乏任务意识和规则意识等问题。 幼儿的自我控制在幼儿成功完成任务、进行人际交往、适应社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个体早期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刚入幼儿园的小班幼儿主要服从教师的权威,属于“被动自我控制”阶段,随着幼儿认知的发展,其对规则和秩序不断内化,3.5岁的幼儿从他控到约束性顺从,而到了4.5岁以后则转向自我控制,56岁稳定下来。“U”型是幼儿自控能力的发展模式:最初接触到某一规则或要求,在新鲜感的作用下,幼儿开始表现出较好的自我控制行为,随着新鲜感的消失,幼儿自控能力下降甚至完全消失,此时如若有成人进行引导和培养强化,幼儿慢慢形成习惯,可内化为自觉的自我控制。 因此,对某种持续的强化训练,当幼儿感到厌倦时,辅以适当的外部强化训练可能会使儿童慢慢地接受,继而形成预期的习惯。此外,还可以通过建立言语概念的方式来促进幼儿自我控制的行为。Peterson和Siegal通过一项对耳聋儿童的实验研究发现,如果儿童言语系统中存在自我控制的概念,那么他们在完成自我控制的任务中会更有意识地运用某种自我控制的技能,从而获得成功。 四、总结 幼小衔接应该成为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手段,而不是教育的目的,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终身学习观为指导思想来完成“幼小衔接”的教育工作,教育者和家长应该认识到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奠基工程,而“幼小衔接”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工程是整个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 (通信作者:王惠萍) 参考文献: 1王声平,杨晓萍.近二十年我国幼小衔接研究述评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48-153. 2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57-62. 3姚端维,陈英和,等.3-5岁儿童情绪能力的年龄特征、发展趋势和性别差异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12-16. 4杨丽珠,张金荣,刘红云,孙岩.3-6岁儿童人格发展的群组序列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15,38(3):586-593. 5霍力岩,木全晃子.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5(5):38-42. 6吴玉萍,张睿,梁宗保,张秋思,等.儿童早期自我控制的发展及培养策略述评J.幼儿教育,2015(2):77-81. 作者简介:倪青青(1991 ),女,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智能门铃视频通话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智能调度与分配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仙客来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试卷附完整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自我提分评估附答案详解(b卷)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检测(典型题)附答案详解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试黑钻押题带答案详解(培优b卷)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测试卷讲解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租赁公司复印机使用管理规定
- 2025年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完全解读(陕晋宁青卷)
- 蒙氏教育小班家长会课件
- 2025至2030高压去毛刺机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GB/T 16271-2025钢丝绳吊索插编索扣
- DB44T 1643-2015 广东省LED 路灯、隧道灯产品评价标杆体系管理规范
- 静脉血栓疑难病例讨论
- 肾性骨病的护理
- 【课件】角的平分线+课时1+角平分线的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课件】轴对称及其性质+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2025年贵州省中考英语真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