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浩然正气颜真卿.ppt_第1页
第五讲浩然正气颜真卿.ppt_第2页
第五讲浩然正气颜真卿.ppt_第3页
第五讲浩然正气颜真卿.ppt_第4页
第五讲浩然正气颜真卿.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3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浩然正气颜真卿 浩然正气颜真卿 颜真卿 709 784 一说709 785 字清臣 汉族 唐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 人 祖籍唐琅琊临沂 今山东临沂 中国唐代书法家 浩然正气颜真卿 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 公元734年 中进士 登甲科 曾4次被任命御使 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 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 被贬黜到平原 今属山东陵县 任太守 人称 颜平原 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 迁御史大夫 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 封鲁郡公 人称 颜鲁公 建中四年 783年 遭宰相卢杞陷害 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 后为李缢杀 浩然正气颜真卿 简介 唐代宗大历元年 765年 颜真卿因奏宰相元载阻塞言路 遭贬谪 三年 768年 四月 由吉州司马改为抚州刺史 在抚州任职的五年中 他关心民众疾苦 注重农业生产 热心公益事业 针对抚河正道淤塞 支港横溢 淹没农田的现状 带领民众在抚河中心小岛扁担洲南建起一条石砌长坝 从而解除了水患 并在旱季引水灌田 抚州百姓为了纪念他 将石坝命名为千金陂 并建立祠庙 四时致祭 浩然正气颜真卿 简介 颜真卿开元二十二年 公元734年 中进士 登甲科 曾4次被任命御使 为监察迁殿中侍御史 因受到当时的权臣杨国忠排斥 被贬黜到平原 今属山东陵县 任太守 人称 颜平原 肃宗时至凤翔授宪部尚书 迁御史大夫 代宗时官至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 封鲁郡公 人称 颜鲁公 建中四年 783年 遭宰相卢杞陷害 被遣往叛将李希烈部晓谕 后为李缢杀 唐代美术 唐代是中国绘画建构模式的时代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 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 表现技法日趋成熟和完备 一些绘画门类已形成不同的并影响久远的风格体系 人物画和道释绘画继先代之长而加以发扬 在表现的题材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所扩大和提高 出现了阎立本 尉迟乙僧 吴道子 张萱 周肪等杰出画家 山水画在晋以来的基础上有所发展 在画法上进一步的丰富 青绿与水墨已划分开来 奠定了宋元以后山水画主要表现手法的基础 花鸟画继山水之后以独立姿态登上画坛 雕塑艺术建筑艺术工艺美术文学 诗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韩退之 书至于颜鲁公 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东坡题跋 唐王朝在安史之乱以后 政治和社会都发生了新的变化 审美趣味和美术风貌也有所变异 人物画方面仕女画进一步发展 以贵族宴饮游乐及文人生活为题材的作品较为流行 水墨山水逐渐兴盛 花鸟画有大的发展 宗教美术规模有所缩小 且世俗化倾向更为明显 由明朗走向沉郁 由雄豪壮伟走向委婉抒情 这是由盛唐到中晚唐审美趣味的基本走向 五代 在动荡和权力的频繁更替之中 各小王朝的贵族地主阶级用 及时行乐 来求得精神的解脱 于是 吟风弄月 歌舞宴乐 诗词 书画 音乐 舞蹈成了他们赏玩遣兴 附庸风雅的手段 适合这个时代人们精神需要 文学上是 婉约靡丽 词曲大量出现 绘画上是画院建制逐渐完善 山水花鸟更为兴盛 山水画方面 画家们创造了多种风格的山水画 并逐步完善了水墨山水画皴 擦 点 染的技巧 花鸟画方面 写实风格大大加强 形成南唐和西蜀两大流派 人物画承唐余绪 细润精雅的格调占上风 描写贵族生活的人物画 通过真实的形象和生动的情节 能深刻地揭示社会的本质 代表了五代画的新水平和时代风格 在中国审美文化发展的漫长岁月中 我们可以将379年间的隋 唐 五代看成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阶段 根据艺术大的特征 唐代艺术可分为初 盛 中 晚四个阶段的说法 二 初唐绘画初唐 万象更新人物画坛上 一是对传统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扩大表现题材 风格更趋于雄健 一是在与西域美术交流的基础上 丰富了表现技巧 为盛唐美术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代表画家阎立本 尉迟乙僧 展子虔 1 阎立本显庆元年 阎立本为工部尚书 后任宰相 绘画题材广泛 但他最擅长 成就最突出的还是肖像画和政治题材的历史画 历代帝王图 步辇图 秦府十八学士图 人物 步辇图 是阎立本名作之一 它表现的是吐蕃使者禄东赞朝见唐太宗时的情景 贞观十四年吐蕃王松赞干布仰慕大唐文明 派使者禄东赞到长安通聘 步辇图 描绘的就是当时唐太宗与禄东赞会面的场景 图卷右半是在宫女簇拥下坐在步辇中的唐太宗 左侧三人前为典礼官 中为禄东赞 后为通译者 太宗形象是全图的重心所在 作者不遗余力地给以生动细致的刻画 他笔下的唐太宗面目俊朗 目光深邃 神情庄重 顾盼之间充分展露出盛唐一代明君的风范与威仪 为了更好地凸现出唐太宗的至尊风度 作者运用对比手法进行衬托表现 一是以宫女们的娇小 稚嫩 以她们或执扇或抬辇 或侧或正 或趋或行的体态来映衬唐太宗的壮硕 深沉与凝定 是为反衬 二是以禄东赞的诚挚谦恭 持重有礼来衬托唐大宗的端肃平和 蔼然可亲之态 是为正衬 全图不设背景 以摹绘人物为主 结构上自右向左 由紧密而渐趋疏朗 重点突出 节奏鲜明 从细部描摹来看 作者的表现技巧已相当纯熟 衣纹器物的勾勒墨线圆转流畅中时带坚韧 畅而不滑 顿而不滞 主要人物的神情举止栩栩欲生 写照之间更能曲传神韵 图像局部配以晕染 如人物所着靴筒的折皱等处 显得极具立体感 全卷设色浓重淳净 大面积红绿色块交错安排 富于韵律感和鲜明的视觉效果 此图一说为宋摹本 但摹绘较精 仍不失原作之真 幅上有宋初章友直小篆书有关故事 还录有唐李道志 李德裕 重装背 时题记两行 步辇图 描写的是唐太宗李世民接见迎娶文成公主的吐蕃使臣 作品对人物的身份 服饰 气质都表现的极为细致 尤其是李世民的容貌神态极为鲜活 该图无落款 后有米芾题款 该图曾是明代鉴藏家郭衢阶的旧藏 清代时为梁清标收藏 绢本设色51 538公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在中国绘画史上 人物画的历史最为悠久 因其能辅助帝王 成教化 助人伦 所谓 观画者见三皇五帝 莫不仰戴 见三季暴主 莫不悲惋 因此帝王像 功臣像能让人存乎鉴戒 此图传为阎立本所画 画中十三位帝王 或立或坐 神情不一 比如汉光武帝刘秀的雄韬武略 魏文帝曹丕的奸诈 隋炀帝杨广的暴虐 都表现得极为出色 2 疏密得法 不拘一格的尉迟乙僧来自阗国的尉迟乙僧作品构图险峻 意象新颖善于处理复杂多边的画面 千变万化 实奇踪也 小则用笔紧劲 如屈铁盘丝 大则洒落有气概 代表作 龟兹舞女图 外国人物像 山水 3 展子虔渤海人 历经北齐 北周 后入隋为官 山水 人物 界画和车马无不精湛 尤长人物山水 代表作 青绿金碧山水画 游春图 游春图 是我国存世最早的一幅真正意义上的山水画 它以描绘贵族游春情景为主要表现内容 画面山形耸峙 水波浩淼 万木复苏 祥云涌动 游春的男女纷纷涌向山间水湄 他们有的骑马伫立水滨 有的乘船泛于水中 有的在岸上迟疑不进 有的望春波翘首待渡 山深水阔之间 游人散布于各处 不能一一计算 也不必一一计算 总之 人的活动与山水的境界交相映发 将一个 春 字抒写得淋漓尽致 无处不在 画面整体上以大对角线构图 青山与坡岸的对峙与开阖 春水的自右下向左上流动 右上斜角的实则虚之与左下斜角的虚则实之 变化有法 激活了潜藏在山水和山水画之间的生命力 带来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画面采用俯视法取景 将远景 近景一同向中景聚拢 使各种景物完整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 获得一种 咫尺千里 的艺术效果和品赏趣味 全图在设色和用笔上 颇为古意盎然 画中色彩的使用 因为要强调春山春树的青绿 故而形成一种特有的风格 被人称为 青绿法 又由于画面效果金碧辉煌 画法为后世所发展 所以又称 金碧山水 画中的山峦树石皆空勾无皴 仅以色渲染 而其用笔则甚细且又极富变化 在画山上小林木时 径以赭石写干 以水沈靛横点叶 大树多用勾勒 松不细写松针 直以苦绿沈点 等等 远山树木 亦以细笔勾出再填深绿 树叶多为类叶 或以色写 或墨勾填色 整幅画在青绿金碧的大背景上点出红艳之色 极富意趣 而勾画山水树木的古拙之笔与勾画人物 水波的纤细流畅之笔相结合 益见得意态万千 游春图 超越了以前 人大于山 水不容泛 的山水草创阶段 将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时期 其自身的艺术价值 亦是辉耀千古 三 盛唐绘画盛唐 恢弘壮阔盛唐是一个白花争艳 姹紫嫣红的时代 不仅雕塑 陶瓷 诗歌 辞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而且书法 绘画也空前繁荣起来 1 画圣吴道子 天衣飞扬 满壁飞动吴道子又名道玄 因擅长绘画受玄宗所召 授以 内教博士 成为御用画家 吴道子多才多艺 尤其在宗教画上有突出成就 在人物造型上 整体感觉强 面部圆润 所画人物如塑 在用笔技法上 早年摹顾恺之 属较工细一种 中年以后 创造了波折起伏 错落有致的 莼菜条 式的描法 设色 傅彩于焦墨痕中 略施微染 代表作 送子天王图 搜山图 观音图 2 张萱 雍容典雅 绮罗人物题材上 世俗生活 尤其是善于刻画宫廷妇女的形象 在手法上 不使夸张笔触和简约的色彩 而是喜欢工笔重彩 制造出浓郁厚重的生活气氛 张萱的妇女形象的特点是朱色晕染耳根 衣饰华丽 曲眉丰颊 体型丰满 表现出一种健康的美和雍容华贵的气质 代表作 虢国夫人游春图 捣练图 虢国夫人游春图 为宋摹本 但是唐风尤存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画家的画风 张萱 京兆人 开元间任史馆画直 尤擅仕女画 画风艳丽 此画描绘的是得宠一时的杨贵妃之没乘马郊游的情景 所绘人物措置有度 赋色雅丽 人物内心舒悦从容 仕女面形圆润 体态丰腴 反映了盛唐时期的审美风尚 是一幅难得的佳作 其中的仕女服饰已成为研究唐代衣饰 发饰的重要资料 后有金章宗完颜璟题签 天水摹 天水 指的是宋徽宗赵佶 因为赵姓发源于天水郡 事实上是宋代画院高手所摹 捣练图 唐代画家张萱作 此图描绘了唐代城市妇女在捣练 络线 熨平 缝制劳动操作时的情景 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 细节刻划生动 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 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 其线条工细遒劲 设色富丽 其 丰肥体 的人物造型 表现出唐代仕女画的典型风格 张伟明编文于泰山 绢本设色73 147公分美国波士顿博物馆藏 捣练图 描写的是妇女们制作丝绢的场景 画面按工艺流程组成三个部分 用木杵捣练 理线 把练扯直烫平 因此被视为是中国最早的服装工艺流程资料 后面也有金章宗完颜璟 天水摹 的题签 3 周舫周舫 字仲朗 长安人 出身贵族 善画贵族人物肖像及宗教壁画 亦以仕女画为突出 继承和发展了张萱的艺术风格 他笔下的仕女 具有以 丰厚为体 衣裳简劲 彩色柔丽 的特点 张萱作品中更多表现妇女的温柔与妩媚 歌颂了当时生活中升平向上的一面 而周舫对上层社会有更多的了解 他笔下的贵族妇女形象也由张萱作品中的欢愉轻快转向挖掘她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精神上的苦闷和空虚 反映了贵族奢侈生活后面的社会经济的危困 塑造了更能深刻地反映现实的艺术形象 在一定程度上也昭示出当时审美意趣由宏丽之美向婉约之美的转变 代表作 簪花仕女图 纨扇仕女图 簪花仕女图 作者细致刻画了仕女们的似愁非愁 似怨非怨 似戏非戏的复杂心理 反映了高墙深院中妇女的苦闷无聊的心情 周昉是继张萱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人物画家 其在画法上 初效张萱 后则小异 该幅画取材宫廷贵妇的生活 描绘了几名贵妇 庭中闲步 动作悠缓 神态自若 被视为唐代仕女绘画的典范 此图在流传的的一千余年中北宋以前无记载可考 后入南宋绍兴内府 晚归南宋权相贾似道所藏 元明时期流入民间 清初时鉴藏家梁清标和安歧曾先后收藏过此图 后入清宫内府 簪花仕女图 唐代画家周昉作 用笔朴实 气韵古雅 画面描绘仕女们的闲适生活 她们华丽奢艳在庭院中游玩 动作悠闲 拈花 拍蝶 戏犬 赏鹤 徐行 懒坐 无所事事 侍女们持扇相从 其赋色技巧 层次明晰 面部的晕色 衣着的装饰 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轻纱的透亮松软 皮肤的润润光泽 都画得肖似 表现出作者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概括能力 张伟明编文于泰山 青绿山水 1 李思训 轻墨重彩 金碧辉煌李思训是唐朝宗室 中宗时任 武卫大将军 他在展子虔画法基础上 用笔工致严整 傅色浓烈沉稳 画面格局宏伟 堂皇华丽 装饰效果较强 确立了山水画 青绿金碧 一派的风格面貌 代表作 江帆楼阁图 江帆楼阁图唐李思训101 9X54 7厘米设色绢本 此图画游人在江边的活动 江天空阔 风帆飘渺 描绘了山脚丛林中的楼阁庭院和烟水辽阔的江流 帆影 境界广漠幽旷 画树已注重交又取势 显得繁茂厚重 但枝 干 叶 仍用工整的双勾填色法 山石用中锋硬线勾听 无明显的缴笔 设色以石青 石绿为主 墨线转折处用全粉提醒 具有交相辉映的强烈效果 画法沿袭 游春图 的青绿设色而有所演进 甚至在景物布置上参考了 游春图 左段而略有变通 比之 游春图 更有雄浑的气势 2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构图雄奇 丘壑峻峭 山石 树木 云水的画法 比 江帆楼阁图 更缜密精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图描绘唐玄宗因 安史之乱 避兵祸于四川 图中白云出没的崇山峻岭间 山石勾勒赋以青绿重色但无皴笔 在技法上与展子虔的 游春图 有着传承的关系 此图摹本较多 此一幅应为宋摹本 水墨山水1 吴道子2 王维 水墨山水始祖善画青绿和水墨山水 尤以水墨山水对后世影响最大 属用墨渲染一体 最重要特色是诗和画的有机结合 被后世 文人画 派推为始祖 即 南宗 之祖 江山雪霁图 雪溪图 四 晚唐 夕阳西下晚唐 五代 由于国力锐减 社会的动荡 艺术成就似有衰落 然而由于南唐和西蜀相对安定 且皇室贵族雅好书画 汇集了不少由中原避难而来的艺术家 因而在衰落中亦有精微之处 遂形成唐 宋之间的过度环节 在绘画实践方面 唐崇侠尚武 宋崇理尚文 晚唐五代的绘画恰恰完成了由人物 鞍马向山水 花鸟的转折和过度 社会动荡审美趣味由盛唐雄壮豪放转变为哀婉深沉韵致的咏叹 雍容华贵宗教画世俗人物画失去统治地位 对自然风物的咏叹描绘成为时尚 因而 山水 花鸟 松竹在画坛上有了长足发展 人物画则在题材上突出对闲情逸致的生活的表现 以及追求魏晋名流雅士的生活和审美趣味 1 孙位及其 高逸图 孙位 会稽人 为人性情疏放不羁 不拘礼法 平生长与僧道往来 颇有魏晋名士风度 高逸图 描绘4个 不食王侯 高尚其事 封建文人在幽闭静穆的环境中列坐于毯上操琴 赏画 饮酒等清淡 闲适的生活情节 唐高逸图卷孙位孙位是唐末蜀中著名画家 孙位的真迹流传至今的仅此一件 画名 高逸图 为宋徽宗赵佶所题 它所描绘的是魏晋时期脍炙人口的竹林七贤的故事 画家通过娴熟高超的技术 出色地刻划了魏晋士大夫的精神气质 2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顾闳中 江南人 南唐中主 后主时画院待诏 他所绘 韩熙载夜宴图 是一副描写当时的现实生活 反映真人真事 能揭示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具有深刻主题思想和较高艺术性的作品 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五代十国 当时北方有个韩熙载 很有学问 诗书文章 名震一时 因为父亲惹祸 他怕受牵连 趁着战乱 逃奔江南 在南唐做官 他生活放荡 蓄妻妾四十多人 朝廷给他的薪俸 都被妻妾分走 他穷极无聊 便身穿破衣 撑着拐杖 背着和一篓 扮成乞丐 向各处妻妾求食 以此为乐 南唐李后主看重他的才华 想回重用 又怕他生活不检点 名声不好 不能称职 便派画家顾闳中和周文矩等人暗中窥探 把他夜里饮宴作乐的情景描绘下来 向后主汇报 这是一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 当时北方的后周威胁着南唐的安全 后主李煜一方面向北周屈辱求和 一方面又对北方南来的官员百般猜疑陷害 韩熙载为了保护自己 故意装扮成生活上的腐败 醉生梦死的糊涂人 好让李后主不要怀疑他是有政治野心的人 这就是 韩熙载夜宴图 的有关故事 顾闳中 韩熙载夜宴图 它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 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 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 以声色为韬晦之所 每每夜宴宏开 与宾客纵情嬉游 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 根据事件先后次序可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描绘众人静听琵琶的情景 此时夜宴方开始 案儿上酒果杂陈 众宾或坐或立 男女相错 一女子端坐弹琵琶 众人的目光大多集中在她身上 此时的韩熙载高冠长髯坐于榻边 垂手注目 如有所思 第二部分描摹宴间的舞蹈景象 小巧玲珑的名妓王屋山正应节起舞 而以鼓点宣示节奏的 便是立于羯鼓前挽起袖管 手抓鼓槌的韩熙载 此时他的兴致已渐渐高涨起来 第三部分绘写乐舞结束后韩熙载退入内室休息的情形 一侍婢正以盆端水供他洗手 盥濯 余婢在旁围侍 第四部分绘写韩熙载聆赏萧笛合奏的景况 韩熙载敞露胸膛 盘坐椅上 执扇与侍婢说话 他面前有五女在拍板的应和下萧笛齐吹 第五部分图写韩熙载热情留客的情状 韩熙载手执鼓槌 举另一手示意 要众宾留下 绮宴重开 将欢乐持续到天明 此作全卷构思精密 五个画面一气贯注 以人物的疏密 景象的闹静等来调节节奏 使得事件进程一目了然 发展状况曲折起伏 卷上并无多余的背景 却巧妙地用屏风和床榻切换时空 完成不同场景间的过渡 将时间和空间不着痕迹地揉合为一 画中人物以韩熙载为表现中心 作者细致描画了他从夜宴开始以后几个不同阶段的神情与活动 精细地把握住了他情绪变化的脉络 在全图四十余个人物的刻画上 作者力求以形传神 通过人物的动态表现反映其内心状况 同时营造多种群像组合形态 透出生动和谐的形式美感 画家还善用细节传情达意 如以侍女的探头听琵琶暗示演奏技艺之高 以盘中水果点明节令 以案上烛火表示时间等等 都值得细心去体会 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 工细灵动 充满表现力 设色工丽雅致 且富于层次感 神韵独出 3 周文矩南唐时画院待诏 善画人物 仕女 师周舫 代表作 宫中图 重屏会棋图 在题材上着重表现现实人物 并着意思想感情的揭示 因此作品被誉为 颇有精思 花鸟杂画 花鸟画的兴起花鸟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门类 是由工艺装饰发展而成独立画种的 1 盛唐薛稷 善于画鹤2 中唐边鸾擅画折枝花鸟3 晚唐花鸟画家刁光胤 擅画湖石 花竹 猫兔 为五代黄荃 孔嵩所师 成为五代以后黄派花鸟渊源 画马画牛名家及代表作1 曹霸 善画肖像 尤善画马2 韩干 画马 不拘成法 注重观察和写生 照夜白 3 韦偃 牧放图 4 韩晃特喜牛 作品丰富 倾注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农民疾苦的同情心 五牛图 5 戴嵩 师法韩晃 留下作品 斗牛图 纸本墨笔册30 33公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存世作品有两幅 一幅为 牧马图 另一幅就是 照夜白图 照夜白 是唐玄宗心爱的坐骑 它被系在一木桩上 昂首长嘶 四蹄奔腾 似要挣脱缰勒而去 韩幹用挺拔而富有张力的线条将这匹 照夜白 神态高迈 性情暴烈的样子描绘得活灵活现 十分生动 1935年英国人戴维得通过叶叔重拜托琉璃厂博韫斋的古董商人萧虎臣从恭王府后人傅心畬处购得 曾在北京中山公园内展出 唐韩干牧马图册 部分 五牛图唐韩韩滉2O 8Xl39 8厘米设色纸本 图为长卷形式 所画的5头牛各自独立 除一丛荆棘之外别无景物描写 牛的姿势各异 尤其是那头缓步前行的牛 回头轻抵 好像正回首玲听牧人的召唤 姿态特别优美 全图结构准确 透视关系合理 勾线用笔粗简得体而又富有变化 敷色轻淡而沉着 传世名作 该图白麻纸本 为流传唐画中仅见 图中画牛五头 无不造型精确 神态生动 皮毛质感尤其逼真 可谓 毛毫毕现 十分恰当地表现了牛的持重性情 此图后经元代书画大家赵孟頫收藏 再三题跋 称其 神气磊落 稀世名笔 后又为明代大鉴藏家项元汴所藏 后归清代内府 1958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关心下 国家斥巨资购回 戴嵩为韩滉的弟子 专擅画牛 这幅 斗牛图 曾为清宫御藏 乾隆曾在此图上题跋 角尖项强力相持 蹴踏腾轰各出奇 想是牧童指点后 股间微露尾垂垂 关于戴嵩画斗牛在画史上有一段趣闻 戴嵩画了一幅斗牛 神态生动 连尾巴上的毛都给一根根画出来了 众人看了都叫好 惟独有个牧童不已为然 戴嵩很奇怪 就问牧童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牧童就笑着说 蛮牛打架的时候 一用力 尾巴是紧紧夹在屁股下面 是看不见的 五 五代花鸟画中国传统花鸟画自唐兴起 至五代西蜀黄荃 南唐徐熙的出现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黄家富贵 徐熙野逸 徐黄二派相映生辉 对以后中国花鸟画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黄荃 17岁极为前蜀画院待诏 妙在赋色 用笔极精细 殆不见墨迹 但以清色染成 谓之写生 徐熙 出身于 江南名族 志节高迈 放达不羁 落墨为格 墨占主要地位 色彩占次要地位 用质朴 精湛的手法 追求生动活泼的笔墨趣味和质朴淡雅的格调 创 野逸 风格 开了以后水墨花鸟画之先河 六 五代山水画五代荆浩 关仝 董源 巨然几位山水大师 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从各自生活地区体察山水气势 将壮美的山川再现为艺术形象 1 荆浩 长期生活在山林中 体察大自然 有很深的观察和写生功夫 在水墨山水中皴 擦 点 染的笔墨具有开创性的贡献 为后来的山水画奠定了稳定的基础 代表作 匡庐图 山水画理论著作 笔法记 山水画要达到真 手段是六要 气 韵 思 景 笔 墨 神 妙 奇 巧4个品评山水画标准 为山水理论打下坚实基础 2 关仝 荆浩弟子 有 出蓝 之誉 代表作 关山行旅图 3 董源 南唐伟大山水画家 吸取王维 李思训之长 水墨着色并用 画面苍润 清淡 幽雅 表现出风雨晦明 四时朝暮的变化 代表作 潇湘图 4 巨然代表作 秋山问道图 以董 巨为代表的南方山水画派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宋 元 明 清各代诸多画家的作品中 都能找到这种传统的基因 荆浩 匡庐图 荆浩的代表作之一 描绘的是庐山的自然景色 此作画境宏阔博大 气势雄伟峭拔 反映出以荆浩为代表的北方画派的基本艺术特征 为了便于吸纳万象 写成 全景山水 作者采用立轴构图 以纵向布局为主 由下往上看 作品层次井然 一层高过一层 画面下端细绘出山麓景致 树木 屋舍 河流 石径 撑船的舟子 赶驴的行人 一一摄入笔端 准确表现出来 再往上是山间峰峦 瀑布 亭屋 桥梁 林木 山光岚气 隐约浮动 山峰越上越高 越高越形峭拔 在群峦众岭的映衬环拥下 最高峰挺然直出 上摩穹苍 此图集中体现了荆浩的笔法特点 勾 皴 染三法并举 既突出了造型的结构 形态的立体感和厚重感 又显示了水墨技法的特殊韵致 在画面的营造上 作者将 高远 平远 二法结合起来 交替使用 峻峭耸立的巍巍峰峦与开阔平旷的山野幽谷自然出现在图中 毫无抵牾不合之处 而古松巨石与层叠的峰峦相映相发 更是将全画幽深缥缈的境界清楚准确地烘染出来 龙宿郊民图 是董源重要的传世作品之一 它描绘了居住于江边山麓的民众庆贺节日的情景 此图以山为主 右侧的两座大山占据了画面的大半 山顶且有矾头 山下水面空阔 溪流蜿蜒 树木茂密成林 山下的人家在树头挂起了灯笼 溪边又有两条舟船 上竖彩旗 数十人自岸及舟联臂排列 似正在表演庆贺的歌舞 山下道路上点缀着一两行人 似在赶路 又似在游览 这幅图画的用意应该是表现清雅的江南山水中居人生活的舒畅和愉悦 在董源的山水作品中 这似乎是一个常见的主题 即使是以表现山水为第一目的 他还是情不自禁地要画出居人的生活图景 并将此中透出的生命活力感染给无言的山山水水 此作技法池以披麻皴和水墨渲染为主 画山形时先勾出轮廓 再用长披麻皴手法 以中锋笔自上而下左右披拂 线条大致平列 但也时时交叠会合 山上的矾头则作空心点皴 呈现草木葳蕤情状 在皴染基础上画家又给山石敷以重绛色 同时将山头染为青绿 这样就将李思训的精于设色和王维的擅用水墨巧妙地结合起来 后人称赞董源 神品格高 无与比也 以 龙宿郊民图 验之 他的画的确不愧为有 品 有 格 的上乘之作 潇湘图 五代画家董源作 这幅短横卷 是描写江岸洲渚之间的渔人 旅客的各项活动 前段描绘沙碛平坡 有朱衣女子二人往水边行去 滩头有五人南昌鼓奏乐 江面上有一船驶来 船上六人 有端坐者 持伞者 横篙者 摇橹者等 后段写远茂林 渔人张网 远处有小船往来 近处有芦汀沙坡 是典型的江南风光 此画不画水纹 多留山头空白 以碎点来表现朦胧的远树 云烟吞吐 远山沉浸在一片迷茫之中 全画以花青运墨 山头用淡墨点子皴 表现出空气湿润 烟云晦明之感 人物则工细设色 摆脱凡格 虽小而逼真 张伟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