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初二语文听课记录 听课记录(八年级)科目语文听课内容新闻两则讲课人王莉莉班级八七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教师检查预习字词情况,布置思考题 1、快速默读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了什么内容。 2、再读课文,理清记叙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指出记叙的六要素也是新闻的要素) 3、精读课文(分读、齐读),具体说说新闻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报道渡江情况的?按什么顺序报道,为什么?学生读课文后,分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三个思考题分别针对新闻结构的三部分标题、导语、主体)教师导学(讨论了以上三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想迅速了解新闻的主要内容,就要看标题。 要比较详细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导语。 要更为细致地了解新闻的内容,就要看主体。 三、合作探究教师布置思考题阅读这则新闻后,你以为新闻具有怎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参与。 讨论后明确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 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四、学习小结内容总结;方法归纳。 【评价将方法的教学融入到具体教学内容中,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将我们的思维引向了一个新的领域。 值得大家借鉴。 】科目语文听课内容老王讲课人张玲辉班级八二听课时间下午第一节 一、导入。 二、设问导读。 (一)、画说老王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 (二)、问询老王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 (三)、走近老王 1、简介杨絳。 杨絳-钱钟书-围城。 2、生读课文。 三、点拨导思 (一)评说老王请用老王是一个_的人,表现在_。 的形式表达出来。 (二)、品味老王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小组交流体会。 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评课堂的条理很清晰,亮点在什么地方呢?问题的设置上面真的很到位,每个问题都充分考虑到了对学生某个方面能力的培养。 】科目语文听课内容中国石拱桥讲课人田淑辉班级八一听课时间上午第二节一导入新课二简介作者三检查预习1生字词积累。 2读了本文,你了解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以及赵州桥和卢沟桥的不同之处?四初读课文,看看作者写出了石拱桥的什么特点。 1提示请同学们找出哪些段落是写赵州桥的,哪些段落是写卢沟桥的?联系课后思考练习题一,填空。 2学生读,填空,教师巡视指导。 3总结名称位置修建年月赵州桥横跨在河上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结构特征1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 4米。 2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面三刀个小拱。 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 4全桥结构均匀。 卢沟桥位于永定河上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由11个半圆形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 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 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是一座联拱石桥。 中国石拱桥的特点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评通过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容易明白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学生也能够很容易找到答案。 但是没有将说明文的方法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不能不说是遗憾。 后来与老师交流得知,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科目语文听课内容诗四首讲课人董海壮班级八三听课时间下午第二节 一、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 1、明确学习目标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正音、划节奏并自由朗读课文。 2、思考下列问题a这首诗可分几层意思?b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c这首诗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自主探究,教师引导并明确a全诗写了三层意思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 b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 c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 自由背诵。 3、自由背诵、检查背诵 三、研读与赏析。 四、齐背课文【评从一点切入诗歌的教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学生学的也很轻松,老师教的也很轻松。 最后回归到主题的提炼上回归自然,回归自我。 】科目语文听课内容藤野先生讲课人王娟班级八五听课时间上午第一节 一、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读第一自然段 1、提醒学生注意为什么称为“清国留学生”?写清国留学生时,着重抓住了他们外貌的哪个特征来写?辫子是民族压迫的象征,也是封建专制的象征。 为什么这么说?请大家讨论。 “标致”的本意是什么?(漂亮),鲁迅真的认为这样很漂亮吗?(讨论)那他实际的意思是什么?(丑陋)通过这里的讨论使学生理解什么是“反语”。 2、提问第一段写清国留学生在干什么?(赏樱花)指读第二段他们又在干什么?(学跳舞)他们做这些事应不应该呢?鲁迅对这些只知游乐置国家民族命运于不顾者的鄙视,所以鲁迅离开东京到了仙台。 从鲁迅和那些“清国留学生”的不同表现中我们能感受到鲁迅那种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正是本文叙事的一条暗线。 请大家在下文的学习中注意这一点。 板书鲁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暗线) 四、课文的主体故事就发生在仙台,现在请大家根据地点的变换理清文章的结构,整体感知课文。 五、速读课文,练习一下概括能力,说出作者和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几件事板书1.添改讲义;2.纠正解剖图;3.关心解剖实习;4.想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从这几件事中可看出藤野先生的什么特点?板书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 六、鲁迅为什么要到仙台去学医呢?课前已经让大家读了鲁迅的呐喊自序,谁能给解释一下?(请同学们给补充资料)从这里我们能再次感受到鲁迅忧国忧民的情怀。 那么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弃医从文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开这个疑问。 【评对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学生学习起来是很困难。 老师将文章的线索在第一课时就提出来。 的确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 适当的资料补充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消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活跃了气氛,增长了见闻,提高教学效果。 】科目语文内容列夫?托尔斯泰讲课人苗丛锐班级八四听课时间上午第三节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2、请学生介绍列夫?托尔斯泰(你对托尔斯泰了解多少?) 二、整体感知大体分为两个部分(15)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69)描写托尔斯泰那非同寻常的眼睛。 三、精读文本 1、速读第一部分(15),四人一组讨论作者从那些方面来刻画托尔斯泰的外貌特征?(须发、面部轮廓结构、面部特征、长相、拜访者的态度。 ) 2、各段各自抓住了什么特征?并找出文中比喻和夸张句子加以体会。 (1)须发的特点多毛,浓密的胡须(反复描写)比喻和夸张铺排兼用植被多于空地喻“脸庞多毛”;皱似树皮喻黝黑的脸膛;纠缠不清的树根喻眉毛;泡沫喻鬈发;像热带森林般浓密须发;卷起的滔滔白浪大胡子。 作用浓墨重彩的描绘,使人产生美的遐想。 (比较插图) (2)面部轮廓结构失调、崎岖、平庸,甚至粗鄙。 大量的排比整个面部像粗制滥造的小屋;额头像树柴;皮肤像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3)面部特征外貌丑陋重点写面容表情,毫无避讳地展示了托翁外貌丑陋的一面。 (4)长相普通穿戴方面、职业方面、社会角色方面意在表明托尔斯泰属于俄国普通大众。 关键句他与全体俄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揭示这一点,也就是揭示出托尔斯泰的人生追求和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非木浆净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豆制品酶法脱脂工艺优化实验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陶瓷烧成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碱金属卤化物硝化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刨花板热压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项目部资金管理及新公司财务事项相关填空题测试卷
- 2025-2026学年赣美版(2024)小学美术三年级上册《活字印古籍》教学设计
- 银行移动营销试题及答案
- 金融专业自荐试题及答案
- 焊接专业试题及答案
- 日间化疗相关管理制度
- 骨折的急救处理与操作
- 品牌推广策划方案(3篇)
- 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洁消毒
- T/CAPE 11005-2023光伏电站光伏组件清洗技术规范
- FOCUS-PDCA原理及流程课件
- 涉税服务保密协议书
- 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课件
- 钢结构主体验收评估报告
- 更换钢板施工方案
- 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生涯发展展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