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瘤课件.ppt_第1页
黑色素瘤课件.ppt_第2页
黑色素瘤课件.ppt_第3页
黑色素瘤课件.ppt_第4页
黑色素瘤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色素瘤介绍 1 医药交流课件 2020 3 10Tuesday 主要内容 黑色素瘤 治疗与预后 形成与发病机制 黑色素瘤临床表现 2 2020 3 21 黑色素瘤 melanoma 黑色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 又称恶性黑色素瘤 大多见于30岁以上成年人 发生于皮肤 粘膜和内脏器官 黑色素瘤的预后多数较差 早期可发生转移 转移部位多见肺 脑 晚期可有淋巴道及血液转移 黑色素瘤和痣有一定相关性 60 的恶性黑色素瘤是由色素痣恶变而来 3 2020 3 21 黑色素的形成 第 期黑色素体 第 期黑色素体 第 期黑素体 又称前黑素体期 为椭圆形小体 内有大量微丝并交织成带 尚无黑素形成 第 期黑素体 酪氨酸在酪氨酸酶的作用下生成多巴胺 多巴醌 多巴色素 5 6 二羟吲哚 5 6 醌式吲哚 黑色素就是5 6 醌式吲哚的规则的聚合体 生成的黑色素又沉着在此颗粒上 形成第 期黑素体 又称黑素体期 黑色素在这一阶段开始形成并沉着下来 酪氨酸酶与糖结合成糖蛋白 后者选择性的贮存在此囊泡内 酪氨酸酶开始在囊泡内进行排列 相互融合或个体膨大 形成规则的带状 珊状结构 并自高尔基区向细胞树枝状突方向移行 黑素颗粒的基本结构 称第 期 由蛋白 磷脂类物质构成的黑素前质 随着黑素颗粒的黑素化 具有活性的酪氨酸酶逐渐自生自灭 形成完全成熟的黑素体 第 期黑素体 又称黑素颗粒期 完全黑素化的黑素颗粒堆集在细胞浆内 4 2020 3 21 好发部位 最常发生在躯干和四肢皮肤或接近皮肤的黏膜 也见于软脑膜和脉络膜 发病率 虽然远低于肺癌 乳腺癌等大的癌种 但近年来有所增加 2012年北京黑色素瘤国际研讨会上 大会主席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郭军表示 恶性黑色素瘤是全球性疾病 发病率逐年增加 每年有十余万新诊断病例 其发病率随人种 地域 种族等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不同而存有所差异 居住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的白种人其发病率高达17 10万 5 2020 3 21 黑色素瘤和黑痣的区别 1 不对称性 asymmetry 普通痣两半是对称的 而恶性黑色素瘤两半不对称 2 边缘 border 普通痣的边缘光滑 与周围皮肤分界清楚 而恶性黑色素瘤边缘不整齐 成锯齿状改变 另外 表面粗糙伴鳞形或片状脱屑 有时还有渗液或渗血 病灶高于皮肤 3 颜色 color 普通痣通常是棕黄色 棕色或黑色 而恶性黑色素瘤会在棕黄色或棕褐色基础上掺杂粉红色 白色 蓝黑色 其中 蓝色最为不祥 白色则提示肿瘤有自行性退变 结节型恶性黑色素瘤总是呈蓝黑色或灰色 4 直径 diameter 普通痣直径一般小于5毫米 恶性黑色素瘤直径大于5毫米 6 2020 3 21 良恶性黑色素瘤 7 2020 3 21 病因 1 频繁刺激色素痣2 与内分泌有关3 好发于良性痣4 大气污染5 爱美之心作怪 6 卫生知识缺乏7 滥用雌激素类药物8 免疫缺陷9 良性黑色素斑块10 种族 8 2020 3 21 发病情况 黑色素细胞瘤可由表皮黑色素细胞 痣细胞或真皮成黑色素细胞组成 肿瘤起源于外胚叶的神经嵴 黑色素细胞位于表皮层与基底细胞间排列 细胞产生色素后 通过树状突将黑色素颗粒输送到基底细胞和毛发内 多数恶性黑素瘤均起源于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 约40 50 发生于色素痣 恶性黑素瘤在大小 形状 颜色 通常色素沉着 及局部侵袭和远处转移的倾向方面均有不同 该肿瘤扩散迅速 可在诊断数月后死亡 早期 非常表浅的病损5年治愈率可为100 所以治愈率取决于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黑素瘤的预后较差 中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只有10 左右 9 2020 3 21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1 初发病在皮肤上出现隆起豆大丘疹或结节 呈灰黑色或褐色 2 瘤体边缘不规则 色素不均匀 表面过度角化 毛发脱落 可溃破出血 痒痛 3 瘤体周围可出现卫星状结节 10 2020 3 21 病理改变 1 恶性黑素瘤的典型病理特征是在真皮表皮交界处不典型的黑素细胞增生 且瘤细胞侵犯表皮和真皮 细胞核呈显著异形性 核形怪异 还可见单核 双核或多核 常见核分裂象 2 恶性雀斑样痣黑素瘤表皮萎缩基底层有较多不典型黑素细胞 侵袭真皮 瘤细胞内或细胞间质中噬色素细胞含有相当多的黑素 11 2020 3 21 病理改变 3 真皮炎症细胞浸润明显浅表扩散性黑素瘤表皮突向下不规则增生 真皮表皮交界处和真皮内可见不典型的痣细胞巢 4 束状排列结节性黑素瘤不典型黑素细胞垂直向下增生侵入真皮 而不向表皮侵犯 5 真皮乳头可见噬色素细胞肢端雀斑样痣黑素瘤表皮增厚 含大量色素的不典型黑素细胞巢位于表皮下部 常见梭形黑素细胞 12 2020 3 21 主要症状 初起可于正常皮肤发生黑色素沉着 或者色素痣发生色素增多 黑色加深 继之病变损害不断扩大 硬度增加 伴有痒痛感觉 常见表现是黑色素瘤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甚者以区域淋巴结肿大而就诊 到晚期由血流转移至肺 肝 骨 脑诸器官 黑色素瘤的病损有的呈隆起 斑块及结节状 有的呈蕈状或菜花状 向皮下组织生长时则呈皮下结节或肿块型 向四周扩散者则出现星状黑斑或小结节 13 2020 3 21 临床分型 1 表浅蔓延型最多见 约占70 好发于50岁左右 女性多发于肢体 男性好发于躯干 其恶性程度介于雀斑型和结节型之间 2 雀斑型占10 15 为四型中恶性程度最低的一种 好发于头 颈 手背等暴露部位 多见于60 70岁 女性多见 14 2020 3 21 临床分型 4 肢端色斑样黑素瘤主要发于手掌 脚底及甲下 辐射生长期皮损为棕黄 棕褐或黑色 不高出皮面 若在甲下可见不规则的棕黄或棕褐色条纹由甲床向近端扩展 3 结节型为四型中恶性度最高的一型 占12 左右 好发于50岁左右 男女之比为2 1 好发于背部 5 特殊性肿瘤位于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内 呈小结节状 境界清楚 但无包膜 呈现灰白色或灰蓝色 质硬 常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15 2020 3 21 检测免疫表型 16 2020 3 21 治疗 手术治疗放疗免疫治疗靶向治疗 17 2020 3 21 恶性黑色素瘤敏感的化疗药物 达卡巴嗪 DTIC 替莫唑胺 TMZ 长春花碱紫杉醇 PTX 福莫司汀 替莫唑胺和福莫斯汀 能透过血脑屏障 对脑转移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 在许多国家推荐于MM 恶性黑色素瘤 的一线治疗 18 2020 3 21 预后 与肿瘤浸润深度有关淋巴结转移情况病灶部位年龄与性别手术方式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一组恶性黑色素随访的结果 预后与肿瘤厚度有密切关系 肿瘤 0 75mm者 5年生存率为89 4mm者仅25 无淋巴结转移者5年生存率为77 而有淋巴结转移者仅31 生存率还与淋巴结转移的多少有关 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部位与预后有关 发生于躯干者预后最差 5年生存率为41 位于头部者次之 5年生存率为53 四肢者则较好 下肢者5年生存率为57 上肢者60 发生于黏膜的黑色素瘤预后则更差 一般认为女性病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