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 练习题.doc_第1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练习题.doc_第2页
答司马谏议书 练习题.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答司马谏议书1、 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 壬人( ) 度义( ) 重念( ) 怨诽(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 与君实游处 议事每不合 固前知其如此 不恤国事 无由会晤 于反复不宜卤莽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_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_二、阅读第三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3、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4、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_”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_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5、文中提到的盘庚,是 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举盘庚迁殷的例子,作用是 。 三、内容分析:1、第1段:交代写信的 。2、第2段:针对信中指责自己的 ,逐一加以驳斥。3、第3段:分析 对新法怨恨、诽谤的 ,并表示对士大夫 等保守思想的不满。4、第4段:书信常规的 语,使全文结构 。5、文段最后一句“则非某之所敢知”表现了王安石变法的 态度。6、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7、“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中“术”指什么?答案:一、1(略) 2(1)交往共事;(2)常常;(3)本来;(4)考虑;(5)没有原因、没有机会;(6)书信往来 3(1)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 (2)原来读书人要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二、1、汹汹然?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2、D 3、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不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新法受损的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性,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王安石政治家胆略与风度。 4、“盘庚西迁”;假设 5、商 摆脱自然灾害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坚持变法的正确性,表明坚决变法的态度。 三、1.缘由 2.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致怨3.反对派 原因 不恤国事 苟且偷安 墨守成规 4.结束 严谨 5.坚决 6. 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7. “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