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施工方案1722346538.doc_第1页
电缆沟施工方案1722346538.doc_第2页
电缆沟施工方案1722346538.doc_第3页
电缆沟施工方案1722346538.doc_第4页
电缆沟施工方案1722346538.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电缆沟施工方案工程名称:天津港重工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生产区工程 编制单位: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编制日期: 目 录一、总体概述11.1 编制依据11.2 工程概况11.3 工程特点1二、施工部署22.1 总体部署22.2 施工程序22.3 施工准备22.4 劳动力计划22.5 机械安排计划32.6 施工用料进场计划3三、主要工序施工方法43.1 测量工程43.2 土方工程43.3 钢筋工程63.4 模板工程103.5 混凝土工程11四、质量控制措施154.1 材料质量控制、验收15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64.3 施工操作质量控制164.4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17五、季节性施工措施175.1 冬季施工措施17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186.1 安全管理措施186.2 文明施工措施20一、总体概述1.1 编制依据1、天津港重工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生产区工程施工合同、电缆沟图纸。2、有关规范、规程、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221-98港口工程质量检验评定JTJ221-98(局部修订)水运工程混凝土施工规范JTJ268-9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104-973、有关安全、消防、文明施工等管理规定。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地下钢筋混凝土结构,总长约为617m,主要工程量如下表:工程内容单位工程量土方开挖方5133碎石垫层方995土方回填方2094C10砼方119C30砼方1078钢筋吨216预埋铁件吨101.3 工程特点1、施工范围较长,给施工现场人员管理带来不便,在人力及管理范围上给予挑战。2、与污水管线距离较近,制约因素很多。3、本工程为近海工程,地质情况复杂多变、地基承载力差,并且地下水位高,增大了降水、基础施工的难度。4、本工程气象条件恶劣,常年风、雨、雪天气比较多,且本工程为野外露天作业,更加给工程施工质量、进度带来困难与不便。二、施工部署2.1 总体部署本工程总体施工原则:由深到浅的总体施工顺序进行部署,保证现场临时道路。2.2 施工程序总施工程序见下框图:施工预算、施工方案 施工现场准备人、物、机进场施工图会审 竣工验收质量评定组织正常施工 测量放线 2.3 施工准备1、在工程施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图纸会审。2、组织施工管理人员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施工班组掌握工作内容、施工程序、施工规范,掌握施工部位的技术关键。3、制定本工程施工的质量计划、技术计划,编制施工过程控制的工艺要求,制定特殊工艺控制程序。4、确定各专业施工检验评定表格,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的记录全面、统一、准确、及时,为完成竣工资料作好前期准备。5、按人员计划安排组织劳动力、施工机具、施工材料,经业主批准后,在工程开工前进驻现场。2.4 劳动力计划合同签订后立即按施工组织劳动力计划安排施工人员进场,进行施工现场的布置。本工程的施工工种有钢筋工、木工、混凝土工、测量工、电气焊工等。为保证工程按计划完成,可增加现场作业时间,或增加作业人员来实现。为确保合同总工期的实现,现场施工会满足不间断施工要求。劳动力计划为最低标准,根据工程进度情况可随时进行增调,以满足工程需要,主要劳动力计划详见劳动力计划表 劳动力计划表序号工 种人数 (个)备 注1钢筋工162木 工203混凝土工204测量工45电气焊工26试验工17普 工402.5 机械安排计划施工中的机械设备为单位工程配备,根据各班组每日施工部位及内容统一调度,充分利用台班使用率。计划为主要施工机械,不包括常用机具,不包括生活车辆和管理值班用车。施工机械设备计划表 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 号数 量备注2挖掘机SH200-3G14电焊机BX1315A28蛙式打夯机WH-201210震捣棒ZW50411全站仪GTS-332N112经纬仪J6E113水准仪DS3212.6 施工用料进场计划1、根据供货范围组织好材料的采购进货,并严格控制材料的各项管理,确保达到要求。2、 根据图纸作出设备、材料的施工预算及采购计划。3、 根据采购计划对设备、材料的供方进行评价,使其产品满足设计要求。4、 根据需要将供方提供的设备样本、材料样品及检验报告报送监理和甲方经确认后签定采购合同。5、 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施工用料的进入现场时间,保证材料的有效供应。三、主要工序施工方法3.1 测量工程3.1.1 平面控制测量在工程施工前,根据施工总平面图,利用已建立的平面控制网,测设主要控制点,再引测局部临时控制点。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原则,平面控制点位选择在通视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便于施测的地方并用混凝土保护。3.1.2 高程控制测量根据业主给定的高程水准点成果,建立临时高程控制点。高程控制点测设完成后对其进行妥善的保护,并每周对其进行复测,观测是否有沉降。3.1.3 测量报验定位放线时应通知总包测量员及监理员到场监测,施测后进行复测,复测无误后再请监理工程师验线。测量控制网和测量基墩复测及工程基础定位放线均要按规定表格作好详细记录,并整理好测量成果。3.2 土方工程3.2.1 土方开挖1、根据设计图纸及现场实际自然标高确定开挖深度,根据现场土质情况以1:1放坡确定开挖边线。2、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机械开挖,边挖边检查槽宽,槽底留20cm厚人工清土,至设计标高后,统一进行修坡清底。 3、将机械挖不到的地方运到机械作业半径内,由机械运走。4、开挖到距槽底50cm以内后,测量人员抄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标志线,然后在槽帮上或基坑底部钉上小木橛,清理底部土层时用它们来控制标高。5、开挖过程中,严格控制开挖尺寸,基坑底部的开挖宽度要考虑工作面的增加宽度,避免大面积的二次开挖,施工时严格禁止基底超挖。6、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若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预留200-300mm土层不挖,待作基础时再挖。7、开挖基坑时,有场地条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运到弃土处,避免二次搬运。8、土方开挖时,要注意保护标准定位桩、轴线桩、标准高程桩。要防止邻近建筑物的下沉,应预先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9、地下水位较高,开槽后若有地下水影响,根据渗水量大小确定相应的降水方案。10、土方开挖时注意避免挖断临近已施工完成的各种管线。土方开挖质量检验标准 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单元和数量单元测点检验方法1设计中心线两边长、宽度+100-0每个断面(5-10米一个断面) 2用钢尺量底部2标高+0-50每处(每10米一处)2用水准仪检查底部两边线3.2.2 土方回填基础工程经自检合格并经监理、业主验收符合要求方可回填,回填料用挖出的原土,分层回填并且夯实,分层厚度200250mm,用打夯机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根据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本工程回填土不得采用淤泥、耕土、冻土等,在基础两侧同时分层夯实回填。填土施工时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表 机械分层厚度每层压实遍数平碾25030068振动压实机25035034柴油打夯机200250343.3 钢筋工程3.3.1 施工工艺流程3.3.2 材料要求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牌。验收内容包括检查标牌、外观,并按有关标准的规定抽取试样做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严禁不合格材料进入施工现场。3.3.3 质量标准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焊条焊剂的牌号,性能及接头所用型钢等均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2、钢筋的规格、形状、尺寸数量、间距、锚固长度和接头设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规定。3、钢筋的表面必须清洁,带有颗粒或片状老锈,经除锈后仍留有麻点的钢筋,严禁按原规格使用。4、钢筋网片和骨架的绑扎,其缺扣、松扣的数量不得超过应绑扎数量的20%,且不得集中。3.3.4 钢筋的存放1、钢筋原材运到加工场地后,按分批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于临时场地西南侧钢筋加工场。存放钢筋场地进行平整夯实。2、堆放时,钢筋下面放垫木,离地面不少于20cm,以防钢筋锈蚀和污染。生锈严重的钢筋除锈后经试验并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使用。3、轻微锈蚀盘园钢筋用拉伸机拉直并除锈,缧纹钢用钢丝刷或除锈机除锈。3.3.5 操作准备 1、场地准备:钢筋加工棚应选择适宜的工作场地,场地应平整,道路通畅,水电消防设施应俱全,钢筋加工棚应按照原料、钢筋冷加工、剪切、弯曲、焊接、成型等工序合理布置,以便组织流水作业。2、技术准备: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出每种型号钢筋的规格、数量,在进行钢筋加工制作前,应验看质保书或试验报告并核对其品种、规格、级别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前应先熟悉图纸,检查模板、墙体等上道工序的质量标准,验证其标高、位置、断面尺寸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3、料具准备:准备必要的绑扎安装工具,如扎铁钩、撬棒、扳手、扎铁支架等。绑扎数量较多的钢筋网片时,应先准备好绑扎安装支架,以保证成型质量。3.3.6 钢筋加工1、钢筋除锈:钢筋的表面应洁净,油渍、漆污和铁锈等应在使用前清除干净。在焊接前焊点处的浮锈应清除干净,除锈工作应尽量利用冷拉和调直工序进行除锈,人工除锈,可以采用钢丝刷子除锈。2、钢筋调直:直径10mm的盘圆钢筋,10mm以上局部弯折直钢筋以及冷拔低碳钢丝在下料使用前,均需要进行调直。3、钢筋切断:钢筋配料前,应先熟悉配料和钢筋翻样图。一般先断长料、后断短料,做到长短搭配,减少和缩短钢筋废料,以节约钢材。断料时应避免用短尺量长料,防止在量料过程中产生累计误差,宜在工作台上标出尺寸刻度,并设置控制断料尺寸用的挡板。切断的钢筋,如发现有劈裂、缩头或严重弯头等情况,应予剔除,或切除后改作其它用途。4、钢筋弯曲成型:钢筋弯曲前,应根据钢筋配料单上注明的尺寸,用石笔将各弯曲点位置划出,并根据不同弯曲角度扣除弯曲调整值。钢筋的弯钩或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级钢筋未端需要作180弯钩,其圆弧弯曲直径(D)应不小于钢筋直径(d)的2.5倍,平直部分长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3倍。级钢筋末端需作90或135弯折时,级钢筋的弯曲直径(D)不宜小于钢筋直径(d)的4倍。弯起钢筋中间部位弯折处的弯曲直径(D),应不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用级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制作的箍筋,其末端应做弯钩,弯钩的弯曲直径应大于受力钢筋直径,且不得小于箍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平直部分,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图三 钢筋末端弯钩钢筋弯曲点处不得有裂缝,级及级以上的钢筋不能弯过头再弯回。钢筋弯曲成型后的允许偏差:全长10mm;弯起钢筋起弯点位移20mm;弯起钢筋的弯起高度5mm;箍筋边长3mm。3.3.7 钢筋连接 1、本工程钢筋直径小于20的连接采用冷搭接,大于等于20的钢筋采用闪光对焊连接。2、受力钢筋接头的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3、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受拉去不宜大于25,受压区不宜大于50。3.3.8钢筋绑扎和安装1、准备工作:核对成品钢筋的级别、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和料单、料牌相符。在现场就位绑扎时,首先将垃圾等清除干净,清除杂物时配合吸尘器清理。2、划出钢筋位置线:现浇板的钢筋位置,在模板上划出;柱的箍筋,在两根对角线主筋上划点。钢筋接头应结合规范对接头位置和数量的规定使其错开,并在模板上划线。3、绑扎必须遵循“四不绑”:即未弹线不许绑;钢筋接头未达要求不许绑;钢筋接头未错开规范要求的间距不许绑;被污染的钢筋未清理干净不许绑。所有绑扎竖向钢筋的扎丝一律向内,不得外露,以防时间长后扎丝生锈影响砼外观4、为了使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在受力筋的下部,模板的侧面,均应设置水泥垫块或塑料定位卡;上下双层主筋时,应在两层主筋之间焊接支撑短钢筋,保证上下层钢筋的设计间距。5、安装和绑扎钢筋时,不得直接踩在上层钢筋上。在已安装好或绑扎好的钢筋上面操作时,应搭好马凳。6、钢筋工程属隐蔽工程,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详细检查钢筋的直径、间距、数量、位置、搭接长度、上下层钢筋的间距、保护层及预埋件的位置和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要求,作好隐蔽工程记录。钢筋安装位置允许偏差见 项 目允许偏差(mm)检验单元和数量检验方法钢筋骨架外轮廓尺寸长度+5 -15每个构件(一次施工的梁、板、桩等小型构件抽查10%且不少于3件;现场绑扎胸墙等逐段检查)用钢尺量骨架主筋长度宽度+5 -10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部高度+5 -10受力钢筋层排距10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部三个断面,取大值受力钢筋间距15弯起钢筋弯起点位置20用钢尺量箍筋、构造筋间距20用钢尺量两端和中部三个断面,取大值3.3.9 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钢筋工程质量控制重在原材料采购及现场加工制作、安装绑扎,原材进场由现场施工员及质量员共同检验,并经现场监理员见证后送实验室检测,待检测结果合格后方可投入现场施工。加工制作及安装绑扎由现场施工员旁站监督控制施工过程,并配质量员定期不定时抽查,如出现不合格现象立即返工,并报项目部审批检测。3.4 模板工程3.4.1 施工要点1、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时自重和侧压力,以及在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荷载。2、模板应对照设计图纸施工,并能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3、模板的制作和安装应本着构造简单,装拆方便的原则进行施工,并便于钢筋的绑扎、安装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等要求;模板应接逢严密,不得漏浆。4、模板安装前应涂刷隔离剂,严禁隔离剂沾污钢筋与混凝土接搓处。5、安装模板前先复查标高及轴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柱模安装前尚应检查施工逢处混凝土的凿毛清洗情况。6、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即可拆除。3.4.2 支模方案1、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使用要求,综合考虑工程质量、进度、造价等因素,拟定采用组合钢模板。2、电缆沟模板安装工艺流程:准备工作安外侧模板合模前钢筋隐蔽验收安内侧模板内外模加固预检。电缆沟支模如图四所示3、电缆沟盖板采用方木模板,沿电缆沟现场预制,待电缆沟强度达到100%后安装盖板。4、电缆沟支设模板前,检查已施工完成的级配碎石的高程和坡度,应达到规范和设计要求。在已完成的碎石面上测量放出排水偏沟的边线。在浇筑混凝土前,在模板的内侧弹线保证电缆沟的厚度。5、钢管:采用外径48,壁厚3.5mm,直缝焊接钢管,材质为Q235钢,其力学性能应符合规范规定。钢管不能有裂缝、分层、错位、硬弯、孔洞等缺陷。6、扣件:本工程采用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和对接扣件三种形式的扣件,材质应为Q235钢,符合GB928-67规范之规定。7、扣件上不得有裂缝,气孔,砂眼等铸造缺陷。扣件螺栓扣紧的力矩达65N时,扣件不应破坏。扣件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 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表7项 目允许偏差(mm)检 验 方 法轴线位置5钢尺检查底模上表面标高5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截面内部尺寸基础10钢尺检查柱、墙、粱+4,-5钢尺检查层高垂直度不大于5mm6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大于5mm8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2钢尺检查表面平整度52m靠尺和塞尺检查3.5 混凝土工程3.5.1 施工准备1、现场安排一名专业队长,每次混凝土浇筑前,负责现场机械、器具的调试等准备工作,混凝土浇筑后负责清理现场并安排下道工序的衔接施工,确保工程整体施工的均衡流水作业。2、每次组织浇筑混凝土前,必须充分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制定施工方案,机具准备,保证水电的供应、人员调整、施工缝结合浆、新旧混凝土结合面、模板面刷隔离剂、振捣机具修理、电源配置、天气气候预报、分层浇筑厚度控制杆的配置等等。3、混凝土浇筑层段的模板、钢筋、预埋件等全部安装完毕,经检验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办完隐检手续。4、模板内的杂物及钢筋上的污物等已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及孔洞已堵严,并办完预检手续。5、技术交底全面完成,各专业负责人已在浇筑申请书上签字。签署各专业联检单。3.5.2 混凝土原材料1、水泥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配置出的混凝土保水性较好,泌水性较小,满足设计要求。2、粗骨料的粗骨料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选用级配良好的石子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较好,抗压强度高。3、混凝土所用的水,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物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4、混凝土掺用的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97)、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J119-88)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3.5.3 混凝土浇捣1、工艺流程:作业准备 混凝土运送到现场 施工缝接浆 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 混凝土浇筑与振捣 养护2、电缆沟按伸缩缝位置分段浇筑,浇筑采用平面分条、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自然流淌、循序推进连续浇筑方法。3、混凝土浇筑自吊斗口或布料管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2m时必须用溜管伸到沟壁的下部,浇筑混凝土时要分段分层连续进行,要将端部软管均匀移动,使每层布料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不应成堆浇筑。4、润管及浇注完毕后清洗用水,采用料斗收集排除,严禁流入结构内,影响混凝土质量。5、用插入式振捣棒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c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见下图示:沟壁混凝土振捣示意图振捣棒插入深度示意图6、浇筑混凝土要连续进行。如就餐时间或其它原因,由两班人员换班,现场不得中断。如果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7、浇筑混凝土时派木工、钢筋工随时观察模板、钢筋、预埋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堵塞、模板跑位、胀模的看护工作情况,发生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结前修正完好。8、每一插点要掌握好振捣时间。时间过短不易振实,过长则会引起离析。以混凝土表面呈水平、不大量泛气泡、不再显著下沉、不再浮出灰浆为准。边角处多加注意,外墙止水带两侧必须仔细振捣,防止漏振。9、浇筑完后随时将伸出的钢筋整理到位,并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混凝土表面的混凝土找平。10、施工缝浇筑前将施工缝混凝土凿毛,清除松动石子,用水冲洗干净,继续浇筑前,先铺设一层同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仔细振捣,使结合良好。3.5.4 混凝土养护 1、为了保证新浇的混凝土有适宜的硬化条件,防止早期由于干缩产生裂缩,混凝土浇筑完12小时后应洒水养护,并覆盖塑料薄膜或草帘,外露部分宜涂刷养护液。2、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浇水养护,并视气温变化情况每间隔一定时间浇一次水,保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养护有专人负责,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3、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润湿状态;混凝土的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4、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2N/mm2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5、混凝土的试块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符合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要求。试件要养护好并及时送到试验室进行试验,同时要求试验室出据强度试验报告。一旦发现混凝土强度达不到要求,立即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情况严重的,需会同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研究解决。3.5.5 混凝土质量控制混凝土结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0 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 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还需留置一组养护试件。3.5.6 混凝土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1、蜂窝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2m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1-1.5h,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2、麻面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选用长效的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浆;混凝土分层均匀振捣密实,至排作气泡为止。3、孔洞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子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子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4、露筋防治措施:浇灌混凝土,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钢筋密集时,选用适当粒径的石,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并有良有的和易性;浇灌高度超过2m,用串筒或溜槽进行下料,以防止离析;模板充分湿润进行振捣;操作时,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弯或脱扣等及时调直修正;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5、 缝隙、夹层防治措施:认真按有关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变形缝表面;接缝处锯屑、泥土砖块等杂物清理干净并洗净;混凝土浇灌高度大于2m设串筒或溜槽;接缝处浇灌前先浇50-100mm厚原配合比无石子砂浆,或100-150m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结合良好,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的振捣密实。6、 缺棱、掉角防治措施: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认真浇水养护;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具有1.2Mpa以上强度;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防止撞击棱角;运输时,将成品阳角用草袋等材料保护好,以免碰损。7、 表面不平整防治措施:严格按施工要求操作,灌筑混凝土后,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模板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支在坚实地基上,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浸水,以保证不发生下沉;在浇灌混凝土时,加强检查;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2以上,方可在已浇筑结构上走动四、质量控制措施4.1 材料质量控制、验收1、工程的材料质量对确保机组安全可靠运行具有决定性意义,除合同中特别规定的材料外,所有本工程使用的材料,必须事先取得相关方的批准方可使用。订货人员只能按照设计图纸清册上的规格、型号进行订货,如有更改代用,须履行更改代用手续。2、对用于工程的主要材料,包括钢材、混凝土等,进场时必须具备正式的出厂合格证、材质化验单等,按验收标准复验。并经监理复核,复核不合格或不具备上述两项证明的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3、对工程施工中所用的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新技术,监理公司应审查技术鉴定书,处理后进行复查签证。4、材料质量抽样、检验项目和方法应符合现行有关规程要求。4.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1、根据工程质量预控和施工验评标准要求,明确质量标准和验评范围并报监理公司和项目部审核后执行。2、该工程设计已交底、图纸已会审、施工方案已编制并审批完成、质量检验计划包括各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已完成,并已经过会签、施工机具已到位,原材料或设备已检验,以及质量、安全、文明等施工保证措施已落实后,才能签发开工令。3、在施工过程中应主动控制影响质量的五大因素,即施工操作者、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确保每道工序质量正常稳定,防患于未然;质检部门应监督、检查其质检人员的到位、检测以及验收工作进行的是否正常。按施工的质量检验计划检验各道工序符合“标准”的程度,并及时完成质量控制点的见证和签证。严格执行质量验收签证制度,必须经过内部三检验收合格后,才能提交监理公司签证。4、做好多工种施工交接质量把关工作,未经验收合格的工序,不能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上道工序不合格的,下道工序不能施工。5、对已完工程的成品保护要制订管理办法和措施,防止对已完工程的破坏和表面的污染。对在已完工程上造成损坏和有意破坏的,除进行必要的返工外,应给个人和单位处以相应的经济处罚。6、项目部将制订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计划。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接受各阶段质监检查,保证一次通过质量监督检查,并认真完成监督检查后的整改工作。7、对现场所发生的与设计、施工有关的质量问题,分析原因,追查责任,并按规定进行质量事故的处理,质量事故的处理必须贯彻“三不放过”原则。8、严格执行质量否决制度。质量的优劣与经济责任挂钩,实行奖惩制度。4.3 施工操作质量控制1、施工操作人员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责任者,故从施工操作人员自身的素质以及对他们的管理均要有严格的要求,对操作人员加强质量意识的同时,加强管理,以确保操作过程中的质量要求。2、对每个进入本项目施工的人员,均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等级,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对每个进场的劳动力进行考核,同时,在施工中进行考察,对不合格的施工人员坚决退场,以保证操作者本身具有合格的技术素质。3、加强对每个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质量意识,自觉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质量控制上加强其自觉性。4、施工管理人员,特别是工长及质检人员,应随时对操作人员所施工的内容、过程进行检查,在现场为他们解决施工难点,进行质量标准的测试,随时指出达不到质量要求及标准的部位,要求操作者整改。5、在施工中各工序要坚持自检、互检、专业检制度,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做到工前有交底,过程有检查,工后有验收的“一条龙”操作管理方式,以确保工程质量。4.4 施工工序质量控制1、工程实体质量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施工过程由一系列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工序所构成,工序是人、材料、机械设备、施工方法和环境等因素对工程质量综合起作用的过程,故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必须以工序质量控制为基础和核心,施工过程质量控制的主要工作是: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设置质量控制点,进行预控,严格质量检查和加强成品保护。2、对施工操作者和有关人员确保符合上岗条件,材料质量符合标准,能满足使用,施工机械设备的条件诸如规格性能数量满足要求,质量有保障,拟采用的施工方法及工艺恰当,产品质量有保证,施工环境良好。3、对影响工序产品质量各因素的控制不仅体现在开工前的施工准备中,而且应当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各工序、各工种的质量保证与控制活动。4、对工序活动的产品采取一定的检测手段,进行检验,根据检验结果分析、判断该工序活动的质量,从而实现对工序质量的控制。5、对于关键工序,制定相应的作业指导书来指导施工。作业指导书下发时,对专业施工小组进行技术培训工作,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在现场进行施工。五、季节性施工措施5.1 冬季施工措施1、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2、土方工程冬期施工,施工前做好准备工作,并连续施工。运输道路和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滑措施。3、冬期土方回填时,每层铺土厚度应比常温施工时减少20%-25%。预留沉陷量应比常温施工时增加。4、冬期填方施工请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温材料。填方边坡的表层100cm,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填筑。5、室外的基槽(坑)或管沟可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但冻土块历经不得大于15cm,含量不得超过15%,且应均匀分布,但管沟底以上50cm范围内不得采用含有冻土块的土回填。6、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小于300kg/m3。7、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超市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超市的混凝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8、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和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运输和浇筑混凝土用的容器应由保温措施。六、安全文明施工措施6.1 安全管理措施6.1.1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管理措施1、项目部、作业管理人员在组织施工前,逐级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实施“谁安排、谁落实、谁负责”的交底制度。2、新工人入场进行三级安全教育,签订安全协议:换季时对外施人员进行换季教育;坚持每周不少于一次的安全教育,坚决制止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各专业单位人员及时进行教育,加强管理,签订安全协议。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3、专业工种必须持证上岗。班组人员在上岗前进行上岗交底、上岗检查、上岗记录的“三上岗”和每周一次的“一讲评”安全活动。对班组的安全活动,要有考核措施。4、项目部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必须制定措施,按期整改,并作好安全隐患整改消项记录。5、施工现场出口明显部位、地段设安全标志牌、标语和宣传通知,随时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各种危险部位按河北省安全规程防护到位、可靠。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带合格安全帽,严禁高空作业不带安全带,安全带须是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能使用。建筑主体立面实施绿色密目安全网全封闭。6.1.2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措施1、严格执行部颁标准及行业规定,施工区域实行TNS系统,漏电保护采用三级保护。按临电设计架设线路,设置电闸箱。2、建立健全用电管理制度,严禁无证人员从事电气作业,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做好漏电保护湿作业及现场移动照明均应用安全电压,值班电工要了解和掌握全部电气设备状况及用电线路走向,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照明。3、电工正确穿戴防护用品,严禁酒后操作,禁止带电作业,严格按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电气设施、设备的安装、敷设和验收。4、接地装置定期检查,所有用电设施外壳必须有可靠的接零保护,高大金属架体必须安装避雷装置。5、非专业人员不得随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