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1页
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2页
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3页
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 大肠菌群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规定大肠菌群的检验方法,保证按标准化操作。 2适用范围大肠菌群检测。 3术语大肠菌群在一定培养条件下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需氧和兼性厌氧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 4职责微生物检测员负责按作业指导书进行检验。 5工作流程图见附件 一、附件二6内容及要求6.1设备和材料6.1.1生化培养箱3616.1.2净化工作台6.1.3显微镜6.1.4天平感量0.1g6.1.5三角瓶500mL6.1.6试管18180mm6.1.7刻度吸管1mL、10mL6.1.8灭菌玻璃珠直径约5mm6.1.9灭菌培养皿90mm6.1.10冰箱256.2培养基和试剂6.2.1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6.2.2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6.2.3生理盐水(0.85%)121高压灭菌15min6.2.4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6.2.575%乙醇溶液6.3操作步骤6.3.1取样杀菌后的产品,按照每天生产时杀菌循环釜数的首、中、尾釜的第6篮中心位置样品1罐,罐底注明釜号、篮数、循环数、生产日期和线别,记录于成品抽样记录表,检验员从原始样品中取前、中、尾釜的第6篮的样品,即标识为“XR Y6”的样品做大肠菌群培养;如一釜杀菌篮数不足6篮,则抽取最后一篮的样品。 6.4操作步骤与方法6.4.1大肠菌群MPN计数法取待检样品10mL、1mL、1mL(取样品1mL注于含有9mL灭菌生理盐水中稀释,振摇试管混匀),分别接种于含10mL双料、10mL单料和10mL单料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LST)内,每个稀释度各接种三管,置361生化培养箱内培养24h2h,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未产气则继续培养至48h2h。 记录在24h和48h内产气的LST肉汤管数。 未产气者为大肠菌群阴性,产气者则进行复发酵试验。 6.4.1.1复发酵试验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分别取培养物1环,移种于煌绿乳糖胆盐肉汤(BGLB)管中,361生化培养箱内培养48h2h小时,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6.4.1.2大肠菌群最可能数(MPN)报告确证的大肠菌群LST阳性管数,检索MPN表,报告每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 6.4.2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6.4.2.1每个待检样品接种2个无菌平皿,每个皿1mL,同时分别取无菌生理盐水加入到两个无菌平皿作空白对照。 及时将冷却至46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琼脂(VRBA)15-20mL倾注于每个皿中,小心旋转平皿,将培养基与样液充分混匀,待琼脂凝固后,再加3-4mL的结晶紫中性红胆盐覆盖平板表层。 翻转平板,置361培养18-24h。 6.4.2.2选取菌落数在15CFU150CFU之间的平板,分别计数平板上出现的典型和可疑大肠菌群菌落。 典型菌落为紫红色,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0.5mm或更大。 6.4.2.3证实实验从VRBA平板上挑取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可疑菌落,分别移种与煌绿乳糖胆盐(BGLB)肉汤管中,361生化培养箱内培养24-48h,观察产气情况。 产气者,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 6.4.2.4平板计数法报告经最后证实为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6.3.2.2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即为每克(或毫升)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例10-4样品稀释液1mL,在VRBA平板上有100个典型和可疑菌落,挑取其中10个接种BGLG肉汤管,证实有6个阳性管,则该样品的大肠菌群数为1006/10104/g(mL)=6.0105CFU/g(CFU/mL)。 7相关文件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8质量记录表单成品微生物检测记录表MPN检索表如下接种量(mL)MPN接种量(mL)MPN0.130.0130.00130.10.0130.00130001100注上表采用3个稀释度(0.1mL、0.01mL、0.001mL),每稀释度3管;表内所列检样各增加10倍时,则表内数字相应降低10倍;表内所列检样各降低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