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doc_第1页
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doc_第2页
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doc_第3页
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doc_第4页
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美国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Energe & Fuels 9 卷曲1期 20-24页摘要:用气体密度仪方法,分别以氢气,氦气和氢+氦混合气体作介质对八个阿岗煤样进行了密度测试。测得的密度结果表明:煤的氢介密度值和氦介质密度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即氢介质密度明显高于氦介密度,原因是氢在煤的表面(中)有吸附/吸收作用。氢气的吸附系数随煤样碳含量的增加而增高。根据用H2-He(氢+氦)混合气体测得的密度值随测试介质中氢的分压的变化曲线,用外推法求得了煤样的真密度值,这种外推真密度与用纯氦介质测得的密度数据非常接近。通过对煤中矿物质进行校正求得了煤有机质的密度。煤有机质的密度与煤阶相关,从年轻煤开始,有机质密度随碳含量增加而减小,到碳含量达82%左右时达到一个极小值,随后,煤有机质密度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一前言用气体密度仪测定煤样密度的原理是基于测定已知质量(重量)的煤样在一个已知体积的样品室中所占的体积。样品室中不被样品所占的体积是通过监测样品室中的气体介质在向第二个已知体积的膨胀室(参比室)膨胀时的压力变化来测量的。对于含有大量孔隙的煤样而言,密度的测试及依赖于测试介质气体的性质也和煤的结构特点有关。介质气体分子的大小,它对样品的吸附/吸收特性和煤的孔空隙结构都是影响测试的重要因素。理想的用于煤的真密度测试的气体介质分子应对煤样没有吸附/吸收作用,而且能够进入所有的孔隙体积。氦分子是最小的球状分子。氢分子是最小的线状和圆柱形分子。氢分子的动力学直径大于氦分子,但是其垂直于圆柱轴的截面积小于氦分子的截面积。这两种分子都具有很强的进入孔隙的能力,氢分子可能比氦分子更易进入煤的孔隙。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用气体密度仪采用氢作为测试介质测得的煤样的密度明显地大于氦密度。氢密度和氦密度的明显差异,一种可能是由于氢具有比氦更高的进入孔隙的能力,假如在这种情况下,氢介质测定的密度将是煤样的真密度;另一种可能原因是氢气分子对煤样有吸附/吸收作用,如果是这种情况,煤的氢密度将是错误的,就不是煤样的真密度。如果氦分子比氢分子有更强的进入孔隙的能力,而煤的氢密度值又高于氦密度值,那么,就只能解释为氢分子对煤样有吸附作用。在本研究中采用氢-氦混合气体(49.13%H2 + 50.87%的He)作测试介质进行了实验,以探索研究这几种可能性。本文中,作者报道了用气体密度仪方法,分别以H2气、He(氦)气和H2+He混合气体为介质对8个阿岗煤样的密度测试结果。对氢密度明显高于氦密度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二仪器与方法本文的实验用的是Accupyc 1330 型气体密度仪,该仪器是通过测量样品室(体积已知)中气体介质的压力变化来求得样品密度的。仪器的方法原理示于图1。气体密度仪包括一个测试样品室,一个膨胀室和三个阀门(充气阀,膨胀阀,放气阀),一个压力传感器。用该仪器测试密度时,直接检测气体介质从样品室膨胀到膨胀室过程中的压力变化,在已知样品质量的情况下,根据上述的压力变化就能够计算样品的体积和密度。气体膨胀之前和膨胀后,样品室和膨胀室中气体的PVT(压力体积温度)参数列于表1。 表1: 膨胀前后样品室和膨胀室中气体的PVT 参数 膨胀前 膨胀后 样品室 膨胀室内 样品室内 膨胀室P Pcell,1+Patm Patm Pcell,2+Patm Pcell,1+PatmV Vcell-Va Vexp Vcell-Vg VexpT Ta Ta Ta Ta参数: P, 表压(Psig); Patm, 大气压力(Psig); V, 体积(cm3); cell, 样室;exp ,膨胀室;Ta , 仪器的(环境)温度.因为膨胀前后的气体摩尔数(N)是恒定不变的,如果在仪器的工作压力(0, 则r true r m ,即测试的密度小于真密度。 四介质气体在样品表面吸附或吸收对密度测定的影响 如果测试用的介质气体能够吸附在煤样上(区分气体吸附在样品空隙表面或/和吸收在煤的机体中是难以办得到的,故,在此,用吸附表示),那末,测试中,介质气体在膨胀前后的摩尔数可以表示为: (ncell+nexp+nads) 膨胀前 = (ncell + nexp + nads ) 膨胀后 (11)如果在操作压力和温度下,测试介质气体是理想气体,吸附等温线符合式12, nads = kPW (12)式11 就转换为式13: (Pcell,1+Patm)Vf Patm Vexp + + k (Pcell,1+ Patm) W = RTa RTa(Pcell,2+Patm)Vf (Pcell.2 +Patm) Vexp + + k (Pcell,2+ Patm) W (13) RTa RTa 对式13进行重排,得式14: Pcell,2Vf = Vexp kRTaW (14) Pcell,1 Pcell,2 将式14 代入式 4,得式 15: Pcell,2Vs = Vcell Vexp + k RTaW (15) (Pcell,1Pcell,2 ) 最后,得到测试的密度和真密度之间的关系如下: W 1rtrue = W/Vs = = (16) Pcell,2 1 Vcell Vexp + kRtaW + kRTa Pcell,1Pcell,2 rm 式16 等同于式17:1 1 = + kRTa (17) rtrue rm 根据式17,如果 k 0; rtrue 0以8个煤样的1/rm 对 YH2作图得图2,。因为所有数据是基于以氦作为参比气体推导的,在表3中列出的用外推法从H2和H2He密度值外推求得的真密度与He密度是十分接近的。两者之差列于表3最后一栏。所有煤样的差值都是很小的正数,这表明以He做介质测定煤的真密度时,He在煤中的吸附影响是很小的。这些结果表明,以H2作介质测定煤的密度时,H2密度的增高的原因是H2在煤中的吸附。这与其他研究者用不同气体实验在伊里诺6号煤上的吸附强度所得到的结果是吻合的。研究发现吸附强度随着气体分子极性的增高而增大。与He相比,H2的极性远大于He,因此H2的吸附强。吸附系数K也列于表3。H2的吸附常数K与的碳含量的关系示于图3。吸附随着煤的碳含量的增高而增加。H2的吸附与煤阶的强相关性说明在测定中,部分H2有可能吸收在煤中。用气相色谱做的气体在煤中吸附性实验也表明,甲烷,二氧化碳等其他气体对煤的吸附性与煤阶也有强相关性。从本文测定的煤密度值,校正到干燥,无矿物质基数据,求得了煤的有机质密度。煤中主要的矿物组分包括:石英(密度为2.656g/cm3),黄铁矿(5.00g/cm3),方解石(2.71g/cm3),和粘土(2.90g/cm3)。八个煤样的矿物组成列于表4。用下式计算煤中矿物质的平均密度: Wi rave = wi / vi = Wmm / = 1 / fi / ri (24) ri或者: 1 / rave = fi / ri (25) 式中,fi = Wi / Wmm (26) Wi : 矿物 i 的质量(g), vi:矿物i 的体积 (cm3), ri:矿物i的密度, Wmm:矿物质的总质量(g), fi :矿物的质量分数每个煤样的矿物组分的平均密度列于表4。表4:煤样的矿物组分和有机质密度 矿物组成部分 (重量%)煤样 石英 黄铁矿 方解石 粘土 矿物质平均密度 有机质密度BEU 0.6 0.3 1.7 6.1 2.883 1.387WYO 2.0 0.1 0.4 6.2 2.843 1.342ILL 3.4 5.5 1.9 7.3 3.231 1.301Bli 0.8 0.5 1.3 2.7 2.924 1.273LEW 2.6 0.3 0.3 18.4 2.881 1.289 PIT 1.7 2.4 0.5 6.3 3.134 1.284UPP 1.5 3.4 1.0 9.4 3.15 1.292 POC 0.3 0.1 1.7 3.4 2.845 1.339有了式24,可以进一步导出用氦密度和矿物平均密度计算煤的干燥,无矿物质基密度(rc )的公式: 1 f mm 1 f mm = + (27) rHe rave,mm rc 式中的fmm 是煤中矿物质总量的质量分数,或者是低温灰的质量分数。根据该式计算的煤的有机质密度结果也列于表4。煤有机质的密度随煤阶或煤的碳含量规律变化(开口圆弧线,图4):开始时,有机质密度随着碳含量增加而减小,在碳含量为82%左右达到最小值,而后,随着碳含量的增加而增大。 沃克等人深入地研究了煤的密度,报告了用几种不同流体介质(包括氦)测得的煤的密度结果。在一篇述评文章中,沃克列举了一些报道,表明煤中有的小孔隙是氦不能进入的,同时氦在碳表面也有微小吸附。但在25时,这两种影响都很小。GAN 等人测定了不同煤阶煤的氦密度,测定的结果也列在了图4中。沃克等人还报道了一些煤岩组分富集物的氦密度,其中镜煤的密度随煤阶变化规律如图4所示,但是密度值变化幅度较大。树脂体(稳定)组分的密度较较低,半丝碳的密度比镜煤高。七 结论 本文测定的所有八个煤样的H2密度明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