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防守记录范文.doc_第1页
棒球防守记录范文.doc_第2页
棒球防守记录范文.doc_第3页
棒球防守记录范文.doc_第4页
棒球防守记录范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棒球防守记录范文 第二章防守记录?接杀?申诉出局?击出内场高飞球,击球员出局?击球顺序错误?助杀?失误?阻挡与妨碍?被免除的失误接杀规则2.0进攻队改攻为守必须丧失三次进攻机会,每一次进攻机会的丧失称为“一个出局”。 一个出局用一个圆圈表示,圈内按防守行为的参与顺序注出守场员位号(1个或几个),最后一个防守位置上的守场员即为完成传杀的守场员。 助杀和接杀应分别记录在“防守”记录的表格中。 规则10.10一次接杀应记在下列守场员名下:1)接住界内、界外高飞球或平直球的守场员;2)接住传来的球,使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的守场员;3)持球触杀离开原占垒位的跑垒员的守场员。 接杀数应在防守表格相关守场员的PO一栏中以小竖线表示。 5次接杀记作不可记作或8次接杀记作不可记作或击球员出局击球员出局有以下几种方式1)三击不中出局规则6.05B三击不中球被捕手合法接住,判击球员出局。 “合法接住”是指球在落地前进入捕手的手套内。 这是最典型的三击不中被判出局情况,用?表示。 规则6.05C两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被判第三个好球时,击球员出局。 该情况下的记录方法同上。 击球员三击不中出局,接杀只能记在捕手名下。 三击不中时捕手漏球,但迅速拿到球后在击球员到达一垒前持球触及击跑员,同样记捕手一次接杀。 通常三击不中都记作捕手接杀,记作“K2”是错误的。 注一垒没有跑垒员或二出局一垒有跑垒员,裁判员判三击时,捕手未能接住球,不论击球员成为跑垒员还是出局,应记投手一次投杀,同时也记击球员一次被投杀出局。 在一垒无跑垒员或已二人出局的情况下,击球员可能会全力跑向一垒,如捕手接球后传向一垒,一垒手接球在击跑员到达一垒前踩垒,击跑员出局。 此局面记作K23,记捕手一次助杀,一垒手一次接杀,投手一次投杀。 为了能够即时反映出每名投手的投杀数,在圆圈的右下方注出数字以表示此次投杀为该投手第n次投杀。 如更换投手,此数字需从1重新开始。 注投杀和接杀不要混淆。 每次投杀除了将接杀记在捕手名下外,还要单独列在投手名下,只有三击不中击球员成为跑垒员后被杀出局时,接杀方记在其他守场员名下。 通常情况如前一页表格所示,投杀记作K?,记在投手名下,同时,记捕手一次接杀。 2)高飞球被接出局规则6.05A击球员击出的界内或界外高飞球(不是擦棒被接球)被合法接住时,判击球员出局。 界内高飞球被接住记作“F#”(#表示守场员位置的号码),界外高飞球被接住记作“FF#”。 守场员接住高飞球后,垒上的跑垒员可能会跑向下一垒位。 上面表1所示界外高飞球被捕手接杀,表2所示界内高飞球被中外场手接杀。 如果击球员击出的界内平直球被守场员接住,记作“L#”(#表示守场员位置的号码),界外平直球被接住记作“FL#”。 左表1所示界外平直球被三垒手接杀,表2所示界内平直球被投手接杀。 3)击出界内地滚球被杀出局规则6.05J击球员在三击后或击出界内球后,在触踏一垒前被守场员触杀或触及一垒,判击球员出局。 左表所示三垒手得到球后传给一垒手,造成击跑员出局。 如一垒手直接将球得到自踩垒包或触杀击跑员,此防守行为没有助杀,只记一垒手一次接杀。 跑垒员出局1)规则7.08E由于击球员成为跑垒员致使前位跑垒员被迫进垒时,在其到达下一垒位前被守场员触及身体或垒位,该跑垒员被判出局。 上表所示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游击方向地滚球,游击手传球至二垒手,二垒手在跑垒员到达二垒前持球触垒造成跑垒员出局。 2)规则7.08C比赛进行中跑垒员离开垒位被触杀出局。 上表所示垒上无跑垒员,击球员击出左外场方向的一垒安打,击跑员安全占上一垒后又跑向二垒,被接到左外场手传来球的二垒手持球触杀出局。 左表所示一垒跑垒员离垒过大,一垒手接投手传球后将其触杀出局(投手牵制出局)。 双杀和三杀规则2.00在无失误的前提下,防守队员使两名或三名进攻队员出局的行为称为“双杀”或“三杀”。 规则10.12在投手投球至投球后造成死球局面为止,守场员没有失误而连续使两个或三个击球员和跑垒员出局时,分别给参与双杀或三杀的守场员记“接杀”或“助杀”。 在记录表防守DP列表中分别给所有参与防守行为的守场员记一次“双杀”。 重要一点如果在防守过程中,守场员出现失误(即使没有被记作失误),“双杀”或“三杀”则不能成立。 记录“双杀”或“三杀”的方法是用一条竖线将二个或三个出局连起来。 规则10.12一个接杀或两个接杀成死球局面后,如果投手持球准备恢复比赛时立即传球提出申诉而使跑垒员出局时,应追加一个接杀成为“双杀”或“三杀”。 队伍“双杀”和“三杀”的次数应记录在投手防守记录表格上方、DOUBLE PLAYS右边的表内。 在表格最后一行、防守记录DP列表最下面一格中,应填写所有守场员参加DP(“双杀”和“三杀”)次数的总和。 1)封触双杀第一个跑垒员被封杀,因其出局解除了封杀局面,而随后第二个跑垒员被触杀出局,此种防守行为称“封触双杀”。 对封触双杀的记录方法无特殊要求。 2)击出地滚球造成双杀当进攻时出现以下局面时,记击球员一次地滚球造成双杀。 -两人出局前;-一名或多名跑垒员被迫进垒;-击球员击出内场地滚球造成2人或3人出局,或守场员如不出现防守失误,可以完成“双杀”或“三杀”。 记录“击出地滚球造成双杀”的符号为GDP写在圆圈内,表示该击球员击出地滚球造成双杀且出局,如击球员安全上一垒,则GDP写在表格的一垒位置。 在记录表中间部分攻守局面的记录中GDP每出现一次,就要分别记在相关击球员的进攻记录中。 例1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的平直球被二垒手接住,已启动跑向二垒的跑垒员试图返回一垒,但被接到二垒手传来球的一垒手触杀出局。 因击球员击出的是平直球,而非地滚球,故此双杀不是GDP(击出地滚球造成双杀)。 例2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游击方向的地滚球,游击手得到球后触杀了试图跑向三垒的跑垒员,随后将球传给一垒手,一垒手在击跑员到达一垒前踩垒封杀击跑员。 因跑向三垒的跑垒员不是被迫进垒,故此双杀不是GDP。 例3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二击,投手投出第三个好球(击球员被投杀出局)时,一垒上的跑垒员试图偷二垒,捕手传球至二垒,跑垒员被二垒手触杀出局。 因击球员没有击出球,故此双杀不是GDP,换句话说,此双杀是在无防守失误的前提下,由一个投球行为接连造成2人出局的结果。 例4 一、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游击方向的地滚球,游击手传一垒,击跑员被封杀出局,垒上两名跑垒员分别进垒。 前位跑垒员自三垒继续跑向本垒,捕手接到一垒手传来的球,将跑垒员触杀在本垒。 此防守行为是双杀,但不是GDP。 例5 一、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三垒方向的地滚球,前位跑垒员被三垒手封杀出局,随后传球到二垒造成另一名跑垒员被封杀出局。 无论击球员是否出局,一次GDP应记在他的名下。 例6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地滚球被游击手得到传二垒造成跑垒员被封杀出局。 随后二垒手传球至一垒,造成击跑员被封杀出局。 记录员应记守队一次双杀,分别给参与防守行为的游击手、二垒手和一垒手记一次双杀,记击球员一次GDP。 在防守记录DP一栏不仅要记录双杀,也要记录三杀,当守队有三杀的防守行为时,记录员要在记录表第2页上方的“备注”一栏注明The DPcolumn forthe XXteam alsoincludes oriple play.(XX队的双杀记录中包括一次三杀),记击跑员一次击出地滚球造成三杀GDP(符号不变)。 例7满垒,击球员击出平直球被三垒手接杀,三垒手持球触杀了离开三垒的跑垒员,随后又将球传向二垒,二垒手持球触杀了离开二垒的跑垒员。 此三杀不是由击出的地滚球造成的,故不是GDP。 例8满垒,击球员击出地滚球,三垒手得到球后踩垒封杀二垒跑垒员,接着传球至二垒,二垒手踩垒封杀一垒跑垒员,随后传球至一垒封杀了击跑员,造成第三人出局。 记击跑员一次GDP。 例6中的双杀在防守记录表中的记录方法如下-在PO“接杀”列表中用竖线的方式记录守场员的接杀行为;-在A“助杀”列表中用竖线的方式记录守场员的助杀行为;-在DP“双杀”列表中用竖线的方式记录所有参与双杀的守场员的防守行为,不论该守场员完成的是双杀过程中的接杀、助杀还是两者皆有。 例6的记录表中,记游击手一次助杀,记二垒手一次助杀、一次接杀,记一垒手一次接杀。 此外,给参与双杀行为的3名守场员每人记一次双杀。 守队完成双杀或三杀行为的总次数应在比赛结束后,统计并记录在投手防守记录表上方“DOUBLE PLAY”右侧的格内。 根据规则进攻队员被判自动出局在规则10.10中罗列了一系列进攻队员被判自动出局的情况,以下将一一介绍记录方法,并举例说明。 字母缩写OBR(Out byRule)表示根据规则判自动出局。 造成自动出局一共有14种原因,为明确是何种原因造成自动出局,记录员应在表示出局的圆圈外标出代表第X种原因的数字。 如对裁判员判进攻队员出局所依据的规则条款有疑问,记录员应在比赛结束时询问裁判员(如有必要,在半局结束时询问裁判员)。 注比赛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有可能没有涵盖在下面14种情况中,应适用与实际情况最接近的规则作判定,如有必要,应在记录表第2页的“备注”一栏中表述出当时的局面。 1)击球员因不合法击球被判出局(规则10.10A1)击球员以下行为被视为非法击球-击球员挥击或触击成界内球后,球棒在界内区域再次碰触到球(规则6.05H);-击球员单脚或双脚完全踏出击球区将球击中时(规则6.06A);-投手准备投球时,击球员由一侧击球箱进入另一侧击球箱(规则6.06B);-经裁判员判断,击球员为了增加击球距离或造成球被击后的不正常反应,使用或试图使用经过改造、加工过的球棒(规则6.06D);2)击球员第三击触击成界外球被判出局(规则6.05D,10.10A2)此情况记录为OBR K,根据规则,记投手一次投杀,记捕手一次接杀。 在记录形式上,为了不与圈外右下角表示投杀次数的数字混淆,表示该种出局情况的数字写在圈外右上角。 本记录方法同样适用于规则6.05F所述的情况击球员第三击未中而被球触及身体时被判出局。 3)击球员触到自己击出的球被判出局(规则6.05G,10.10A3)击球员只有在踏出击球箱后在界内区域触到自己击出的球方被判出局,否则裁判将判界外球。 4)击球员因妨碍捕手被判出局(规则10.10A4)击球员踏出击球箱或以其它动作妨碍捕手在本垒进行传杀或接杀时,判击球员出局(规则6.06C)。 5)击球员因击球次序错误被判出局(规则6.07,10.10A5)只有经对方球队在下一次攻守行为开始前提出申诉,裁判员方判击球次序错误、原应轮击的击球员出局。 例外如果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后成为跑垒员被封杀出局,随后守队提出申诉,裁判应判原应轮击的击球员出局。 此情况在记录方法上就如同记录场上的攻守行为,除接杀记录外,还要记录所有的助杀。 6)击球员得“四坏球”后拒绝踏触一垒被判出局(规则10.10A6)此记录方法同样适用于击球员被投球中身或捕手妨碍后拒绝踏触一垒的情况。 7)跑垒员在决胜得分时拒绝从三垒跑回本垒(是被迫进垒的情况)被判出局(规则10.10A7)本记录方法和上面的第6)条适用于规则4.09B中判例所述的情况如三垒跑垒员经一定的时间后仍拒绝踏触本垒,裁判员应判该跑垒员出局,同时恢复比赛。 如二人出局后击跑员拒绝踏触一垒,裁判员应判该违规击跑员出局,三垒跑垒员得分无效,同时恢复比赛。 如二人出局前击跑员拒绝踏触一垒,判击跑员出局,三垒跑垒员得分有效。 8)击球员击出守场员未接住的“内场高飞球”被判出局(规则6.05E,10.10B1)记录员给最可能就近接到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9)跑垒员碰触到击出的界内球(如跑垒员在触垒前碰触到内场高飞球,同样被判出局)(规则7.09M)记录员给距跑垒员触球点最近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只要裁判员未宣判该球是内场高飞球,即便已二人出局,也应记击球员一支安打。 需注意的一点是,如果击出的界内球穿过内场手(不包括投手)后随即碰触到该内场手后面的跑垒员,不应判跑垒员出局,是继续比赛局面。 10)跑垒员因躲避触杀跑离跑垒限制线被判出局(规则7.08A1,10.10B3)记录员给跑垒员所要躲避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给参与此防守行为的其他守场员记助杀。 左表所示投手投球后失接捕手传回的球,一垒上的跑垒员试图跑向二垒,被夹杀时因跑离跑垒线被判出局。 11)后位跑垒员因超越前位跑垒员被判出局(规则7.08H,10.10B4)记录员给距超越地点最近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例9 一、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的球飞向外场边缘地带。 前位跑垒员担心球会被守场员接住,留在二垒附近未跑向下一垒位。 而一垒上的跑垒员飞速跑向二垒后又超越了逗留在二垒附近的前位跑垒员。 12)跑垒员因逆向跑垒被判出局(规则7.08I,10.10B5)记录员给跑垒员开始逆向跑垒的垒位上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例10投手准备投球时,二垒上的跑垒员为迷惑守场员跑向一垒。 13)跑垒员因妨碍守场员被判出局记录员给被妨碍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如果被妨碍的守场员被妨碍时正在传球,则给接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被妨碍的守场员记一次助杀。 (规则7.09G,10.10B6)例11击球员击出右外场安打后跑向二垒,在二垒手接右外场手传球时将其撞倒。 本记录方法同样适用于规则6.05K所述的情况当击跑员跑到一垒的后半段距离而守场员又向一垒传杀时,如跑出跑垒限制线外侧或跑入内侧,裁判员认为其妨碍了守场员在一垒做接球动作,故判其出局。 14)击跑员因前位跑垒员的妨碍行为被判出局(规则6.05M,10.10B7)记录员给一垒手记一次接杀。 如果守场员被妨碍时正在传球,则给该守场员记一次助杀,给接球的守场员记一次接杀。 例12跑垒员被杀出局后,妨碍了游击手向一垒传球,裁判员判击跑员出局。 比赛中上面13)、14)所述局面有可能在一次攻守行为同时出现,记录方法举例如下例13二人出局前,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二垒手方向的球,二垒手得到球时,时间上足以造成双杀。 在二垒手等待游击手踩二垒后再传球时,被跑垒员撞倒。 因妨碍裁判员判二人出局。 这是一次双杀,但由于跑垒员的妨碍,攻守行为没有完成,对于击球是否确实造成双杀并无定论,故不给击球员记一次“击出地滚球造成双杀-GDP”。 申诉出局规则2.00守队对攻队队员的犯规行为要求裁判员判定出局的行为叫“申诉”。 申诉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击球次序错误(规则6.07A);-击出的高飞球被接杀后,跑垒员未执行再踏垒(规则7.10);-跑垒员跑垒过程中漏踏垒包(规则7.10)。 守队在申诉时间上有以下两种情况1)在攻守行为进行中提出申诉。 守场员只要持球踏触相关垒包提出申诉即可。 记录员应将申诉过程记录下来。 2)在一次攻守行为结束,下一次攻守行为开始前提出申诉。 此时投手已经持球站到投手包上,必须立即撤板将球传给提出申诉的守场员,该守场员需持球踏触相关垒包并向裁判员提出申诉。 如果一名以上的跑垒员已经跑过该垒位,守场员必须明确指出申述的对象和原因,否则申诉不予受理。 裁判员必须做出判断。 第一种申诉因为是在比赛进行中,其方式不固定,故要记录助杀;而第二种申诉是攻守结束,投手已回到投手包上,故没有助杀。 左表所示击球员击出一垒打,跑垒员跑回本垒但漏踏三垒。 左外场手将球传给三垒手,三垒手踏垒提出申诉,记左外场手一次助杀,三垒手一次接杀。 同一种局面击球员击出一垒安打,跑垒员跑回本垒但漏踏三垒。 如果守队以第二种方式提出申诉,记录方法如左表。 因攻守行为已经结束,投手回到投手包后再离开传球至三垒手由其提出申诉,故只给三垒手记一次接杀。 在出现上述第二种申诉情况时,不能给投手记助杀。 在一次攻守行为中可能有多人跑垒时漏踏垒或高飞球被接后漏踏垒的情况出现,这就有可能导致守队申诉多人出局的情况,但守队提出申诉的跑垒员和垒位必须准确,如有错误,则不能对同一垒位或同一跑垒员再提出申诉。 请注意,因为可以连续提出几次申诉而导致几名跑垒员出局,故申诉不能理解为一次防守或试图防守的行为。 注如果记录员注意到比赛过程中跑垒员有可能导致守队提出申诉的违规行为,最好在投手投出下一个球之后再作出反应,以免记录后又要擦去的不便。 请注意,裁判员和记录员不得就任何攻队队员犯规的嫌疑提醒守队,任何申诉只能由守队主动提出。 如果守队投手在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之前没有提出申诉,那么对之后的申诉将不予受理。 击球员击出二垒打、三垒打和本垒打后被申诉规则4.09“得分”中所述之例外情况在以下第三人出局的3种情况下,跑垒员跑回本垒得分无效 1、击跑员踏触一垒前被杀成为第三个出局时; 2、任一跑垒员被封杀成为第三个出局时; 3、前位跑垒员因漏踏垒位被申诉成为第三个出局时。 例14一人出局,满垒,第四棒击球员击出一支本垒打。 在投手向下一名击球员投球前,守队提出申诉,理由为击跑员漏踏一垒。 裁判员判击跑员出局。 因击跑员被申诉出局,故其得分无效,但其他跑垒员得分有效,给击球员记3分打点,投手失分为3分。 例15局面同上,一人出局,满垒,第四棒击球员击出一支本垒打。 守队申诉击跑员漏踏本垒。 裁判员判击跑员出局。 因击跑员被申诉出局,故其得分无效,但给他记一支三垒打。 其他3名跑垒员得分有效,记投手失分为3分。 例162人出局,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支本垒打。 守队在投手向下一名击球员投球前申诉击跑员漏踏一垒。 裁判员判其出局。 在二垒上的跑垒员虽然跑回本垒,但得分无效。 重要一点在2人出局垒上有人的情况下,击球员击出本垒打但被申诉漏踏除一垒外的其它垒位,在其漏踏垒位的行为发生前,如其他跑垒员已跑回本垒,裁判员应判得分有效。 记录员对得分的记录必须以裁判员的判定为准。 注击球员击出本垒打,如被申诉漏踏二垒,应记一支一垒打,如被申诉漏踏三垒,应记一支二垒打。 其他跑垒员如有下分,要记打点和责任失分。 最后总结一点如击球员击出安打后被申诉漏踏垒位而被判出局,那么记录几垒安打要根据他最后一个合法踏触的垒位而定。 因此,如击球员击出本垒打后漏踏本垒被申诉出局,记一支三垒打;如漏踏三垒,记一支二垒打;如漏踏二垒,记一支一垒打;如漏踏一垒,则不记安打。 例171人出局,满垒,击球员击出本垒打。 守队申诉三垒上的跑垒员返回本垒时漏踏本垒板,该跑垒员被判出局,得分无效。 根据规则规定,第一个得分无效,三垒跑垒员出局。 随后的3分有效,并给击出本垒打的击球员3分打点。 因这3名跑垒员合法跑回本垒得分有效,故累计投手的责任失分。 如2出局前,满垒,击球员击出本垒打,任一跑垒员漏踏任一前进垒位被申诉出局,其得分和记录方法同上。 根据规则10.06B所述虽然击球员击出明显的安打,但被迫进垒的前位跑垒员在跑进中漏踏下一垒位而被申诉出局,不记击球员“安打”而记一次“自由击球数”。 上面的例子中应给出局的跑垒员记一次被“接杀”,给击跑员记一次“守场员的选择”。 例181人出局,满垒,第四棒击球员击出三垒打。 守队申诉三垒上的跑垒员漏踏本垒,跑垒员被判出局,得分无效。 其后的跑垒员所得的2分有效,记击球员2分打点。 跑垒员的进垒得分均合法,故累计投手的责任失分。 根据规则10.06B中的规定,给击跑员记一次“守场员的选杀”。 同理,如果还有其他跑垒员被杀出局,给击跑员记的内容是一样的。 注意在例17和例18中,如果跑垒员在非被迫进垒的情况下漏踏垒位被申诉出局,应给击球员记安打。 例191人出局,满垒,第四棒击球员击出三垒打。 守队申诉一垒上的跑垒员跑回本垒时漏踏本垒板,一垒跑垒员被判出局,得分无效。 申诉造成攻队的得分由3分减至2分,但这2分都算作击球员的打点。 因2位跑垒员的进垒得分均合法,故应记投手的责任失分。 根据规则10.07B注,给击球员记一支二垒打,并用一个箭头表示击跑员已安全到达三垒。 例202人出局, 一、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支二垒打。 2位跑垒员都跑回本垒。 守队申诉一垒跑垒员漏踏三垒,一垒跑垒员被判出局,得分无效。 只有三垒跑垒员的得分有效,给击球员记一个打点,并给击球员记一支一垒打。 用箭头表示击跑员已安全到达二垒。 例212人出局,满垒,击球员击出本垒打。 一垒跑垒员在踏触三垒前被击跑员超越,根据规则7.08H,判击跑员出局。 前2位跑垒员的得分有效。 认定一垒跑垒员已安全到达二垒,故记击跑员一支二垒打及一次根据规则自动出局。 如果击跑员超越在前,二垒跑垒员返回本垒在后,也就是说出局在前,得分在后,那么有效得分只有1分。 例229局下半,两队得分相同,2人出局, 二、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本垒打。 守队申诉击跑员漏踏本垒。 击跑员被判出局,根据规则10.07F规定,因三垒跑垒员回本垒得决胜分,故只给击跑员记一支一垒安打。 击出内场高飞球,击球员出局规则2.40两人出局前, 一、二垒或 一、 二、三垒都有跑垒员,击球员合法击出的高飞球(不包括平直球和用触击法击出的高飞球)能够被内场守场员(包括投手、捕手和站在内场区域的外场手)通过正常的努力接住,称为“内场高飞球。 如果击出的球明显是“内场高飞球,”为保护跑垒员,裁判员应立即宣判“内场高飞球!”如果击出的在边线上空,一时难以断定是界内球还是界外球,裁判员应立即宣判“如是界内球,则为内场高飞球!”一旦裁判员宣判击出的球为“内场高飞球,”不论球是否被防守队员接住,击球员立即出局。 本条规则旨在保护进攻方,使其避免防守方因故意失接而造成被迫进垒的跑垒员遭遇双杀。 裁判员宣判“内场高飞球,”击球员出局时是继续比赛局面,前位跑垒员不再被迫进垒,除非他冒险进垒。 正如前面所述的根据规则自动出局,当防守队员失接内场高飞球,记录员应根据判断,记下OBR,后接应该接住球的防守队员号,表示出局的圆圈外标出代表自动出局原因的数字。 如果防守队员接住球,记录员应记录IF,后接接球队员的防守位置号,因该防守行为是接杀,不是根据规则自动出局,故不需标出代表自动出局原因的数字。 使用记录符号IF而不是F,因为裁判员宣判“内场高飞球”时,球尚在空中。 请注意以下几则涉及“内场高飞球”的判例规则7.08F-如果跑垒员在踏触原占垒位时触到“内场高飞球,”则不被判出局,只判击球员出局。 -如果跑垒员碰触“内场高飞球”时并未踏触原占垒位,则判跑垒员和击球员都出局,成死球局面。 如果一个被宣判的内场高飞球未被守场员接住,落到界外区域,并在穿越 一、三垒垒包前弹回界内区域,该球为“内场高飞球。 左图表示的是游击手是否接住内场高飞球记录方法。 例23满垒,1人出局,击球员击出三垒方向的高飞球,裁判员宣判“如是界内球,则为内场高飞球。 球下落时,碰到踏触三垒垒包的跑垒员。 根据自动出局第8条规定,击球员出局,记三垒手一次接杀。 跑垒员安全留在原占垒位。 例24 一、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本垒、一垒沿线方向的高飞球,裁判员宣判“如是界内球,则为内场高飞球。 一垒手未能接到球。 二垒上的跑垒员看到一垒手失接,偷三垒,但一垒手拿到球后传给三垒手,触杀了跑垒员。 根据自动出局第8条规定,击球员出局,而跑垒员被触杀出局。 因一垒手失接未造成负面后果,故不记一垒手失误。 记击球员一次击出内场高飞球出局,记一垒手一次助杀、一次接杀,记三垒手一次接杀。 此防守行为不是双杀,因为在2个跑垒员的出局之间守场员出现了失接,这一点需要在记录表的“备注”一栏中注明。 例251人出局, 一、二垒有跑垒员。 击球员击出本垒、一垒沿线方向的高飞球,裁判员宣判“如是界内球,则为内场高飞球。 球落到界外,在被守场员触到前又弹回到界内,记击球员击出内场高飞球自动出局,记距球最近的守场员一次接杀(在例25中应为一垒手)。 例261人出局, 一、二垒有跑垒员。 击球员击出三垒、本垒沿线方向的高飞球,裁判员宣判“如是界内球,则为内场高飞球。 球落到界内,在被守场员触到前又弹到界外,该球为界外球,击球员不判出局,只判1击(除非已2击),继续击球。 给距球最近、应该接到球的守场员记一次失误。 注根据规则自动出局第8条的记录方法在以下任何一种情况下均适用(即便是规则6.05I所述内容,亦如此):-2人出局以前;-一垒有跑垒员, 一、二垒有跑垒员, 一、三垒有跑垒员, 一、 二、三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平直球或高飞球;-守场员碰触到球后又掉球;-裁判员判定守场员故意失接,宣判击跑员出局。 注意不同于其它情况的内场高飞球,采用自动出局第8条规定时为死球局面。 击球顺序错误凡应轮击的击球员未击球,而是由另一名击球员击球,则视该击球员击球顺序错误,防守队有权对此提出申诉,如不提出申诉,不应轮击的击球员的击球行为将变成合法(规则6.07)。 当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时,有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无人注意到击球顺序的错误,在攻守行为结束后或投手已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无论击球造成何种结果,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即成为合法击球员。 -当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时,进攻队发现这一错误,随即换上应轮击的击球员上场击球(规则6.07A1)。 -在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完成击球之后、投手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之前防守队提出申诉,判应轮击的击球员出局,后继击球员应为被判出局击球员的下一个击球员(规则6.07B)。 对击球顺序错误提出申诉并成立的记录方法在前面“根据规则自动出局”中已做说明,未察觉或未成立的击球顺序错误应记为LT(Lost Turn)。 提醒记录员注意一点,因必须要等待比赛进一步发展方可确定谁是合法击球员,故无论不应轮击的击球员的击球造成何种结果,记录员应该待整个事态发展结束后再做记录。 注比赛中当裁判员或记录员发现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时,不应提示防守队,是否注意到轮击顺序错误并提出申诉由防守队自行负责。 以下是几种击球顺序错误的记录方法1)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跑垒员。 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跑垒员,经防守队申诉,应轮击的击球员出局。 记应轮击的击球员一次自由击球,记捕手一次接杀,由不应轮击的击球员上一垒而随之造成的所有结果均无效。 2)不应轮击的击球员被杀出局。 不应轮击的击球员被杀出局,经防守队申诉,应轮击的击球员也被判出局。 记应轮击的击球员一次自由击球,虽然进攻行为被申诉无效,但给参与防守行为的守场员记接杀和助杀。 3)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未被杀出局或没有完成击球行为。 在不应轮击的击球员站在击球箱内尚未完成击球行为之前,进攻队发现击球顺序有误,或防守队提出申诉,应轮击的击球员可进入击球箱击球,但不应轮击的击球员的“击”、“球”数应由应轮击的击球员继承。 4)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跑垒员或被杀出局,防守队在投手向下一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后提出申诉。 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跑垒员或被杀出局,防守队在投手向下一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后提出申诉,投诉无效,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合法击球员,其击球行为产生的结果均有效。 注在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击球时,跑垒员因盗垒成功、投手犯规、暴投、接手漏接或守场员失误而进垒,应视为合法。 出现击球顺序错误后,后继击球员的确定应遵循以下规定-应轮击的击球员由于未按击球次序击球被判出局后,后继击球员应为被判出局击球员的下一个击球员。 -当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因防守队未提出申诉或申诉过迟而成为合法的击球员时,后继击球员应为成为合法击球员的下一个击球员。 换言之,一旦不应轮击的击球员成为合法击球员,击球顺序将重新调整,对应轮击的击球员以及上场名单中该击球员和已成为合法的击球员之间其他击球员的击球顺序不予考虑。 注当出现一次或多次击球顺序错误而防守队又未提出申诉,有可能应轮击的击球员已成为跑垒员,那么他将减少一次击球机会,而他后一位击球员将成为合法击球员。 以下举例说明发生各种击球顺序错误的记录方法,假定击球顺序如下例27应该Abel击球时,Baker进入击球箱击球,游击手拿到球后传至一垒将Baker传杀出局。 在投手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前,防守队提出申诉,Abel被判出局,Baker作为下一个击球员需重新回到击球箱击球。 记Abel一次自由击球、一次根据规则自动出局(第5条),记游击手一次助杀,一垒手一次接杀。 例28应Frank击球,Hooker进入击球箱,击出一支右外场方向的二垒安打,在他试图进三垒时,右外场手传球给二垒手、二垒手又将球传给三垒手,Hooker被触杀出局。 在投手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前,防守队提出申诉,Frank被判出局,George应作为下一个击球员进行击球。 记Frank一次自由击球、一次根据规则自动出局(第5条)。 给右外场手和二垒手各记一次助杀,三垒手一次接杀。 例29应Daniel击球,Edward进入击球箱,击出一支一垒安打。 Frank随后进箱击球,当球数是1球1击时,防守队提出申诉。 因申诉提出在投手向下一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之后,故申诉无效,Frank成为合法击球员。 给Daniel记一次LT(Lost Turn),不记自由击球数,也不记轮击数。 给Edward记一支安打。 例30应Frank击球,Hooker进入击球箱击球,因右外场手的失误上到二垒。 在投手向下一个击球员投出第一个球前,防守队提出申诉,Frank被判出局,George应作为下一个击球员进行击球。 记Frank一次自由击球、一次根据规则自动出局(第5条)。 记捕手一次接杀,对右外场手的失误不做记录。 例31应Irwin击球,Abel进入击球箱击球,当球数是2球1击时,进攻队发现错误并告知裁判员。 Irwin随后进入击球箱,在Abel已有的球数上继续击球。 因进攻队在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完成击球进攻前更正了错误,故恢复常规记录。 例32按照正常击球顺序Charles击球,四坏球上一垒,Abel(不应轮击的击球员)和Baker击球但均被三振出局。 当投手向Baker投出第一个球后,Abel的进攻行为即为合法,下一个击球员应为Charles,但Charles已上到一垒,那么他后面的Daniel成为下一个击球员。 助杀对于守场员的下述防守行为应记一次助杀-守场员传球、阻截击出或传出的球导致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助杀;守场员传球后,即使由于其他守场员失误而未能将击跑员或跑垒员接杀出局,如记录员认为如无失误可以传杀出局,可记传球的守场员一次助杀(规则10.11)。 -守场员在传球或阻截击出的球时,受到跑垒员的妨碍或跑垒员为躲避触杀而跑离跑垒限制线,裁判员因此判跑垒员出局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助杀(规则10.11A)。 -在同一个攻守行为中,守场员将球传给另一名守场员,后者持球提出申诉导致跑垒员出局,记前者一次助杀。 在夹杀过程中,如果夹杀成功,或记录员认为如不出现防守失误可以使跑垒员出局,参与传球或阻截的守场员不论传球或阻截多少次,都只记一次助杀(规则10.11)。 对参与夹杀的一名守场员,可以同时记一次助杀、一次触杀;或一次助杀、一次失误。 注只是碰触一下球而无助于传杀的不能记助杀。 这里所谓“阻截击出的球”是指改变球的方向或减慢球的速度因而有助于传杀击跑员或跑垒员出局,因此记助杀(规则10.11注)。 对于下述守场员的行为不能记一次助杀(规则10.11B,C,D)-投手将击球员投杀出局,不能记助杀。 例外三击不中,捕手未接住球,投手拿到球后传一垒手将击跑员传杀出局,记投手一次助杀。 -捕手在接到投手的投球后,牵制、传杀盗垒或触杀试图跑回本垒得分的跑垒员并使之出局时,不记投手助杀。 -守场员将球传偏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即使在随后的攻守行为中被其他守场员传杀出局,也不能给该守场员记一次助杀,因随后的攻守行为是新一轮攻守活动,除非该守场员又参与了随后的新的攻守活动。 例33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支三垒手方向的地滚球,三垒手将球阻截到游击手的位置,游击手拿到球后传给二垒手,二垒手踩垒封杀跑垒员。 记三垒手、游击手各一次助杀,二垒手一次接杀。 例34一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支二垒手方向的地滚球,二垒手拿到球后传游击手,因时间晚了,跑垒员安全上二垒,游击手随即将球传向一垒手,将击跑员传杀出局。 记二垒手、游击手各一次助杀,一垒手一次接杀。 例35二垒有跑垒员,击球员击出一支三垒手方向的地滚球,三垒手拿到球后传向二垒,直至将跑垒员夹杀出局。 这一防守行为是夹杀,球在守场员之间传递(三垒手、二垒手、捕手、游击手),最后由游击手持球触跑垒员使其出局。 给三垒手、二垒手、游击手和捕手各记一次助杀,记游击手一次接杀。 例36击球员击出一支三垒手方向的地滚球,三垒手有足够的时间传杀击跑员,但他向一垒手传球时出现暴传。 右外场手拿到暴传的球后传给游击手,游击手将跑向二垒的击跑员触杀出局。 记三垒手一次失误,右外场手一次助杀,游击手一次接杀。 例37击球员击出一支速度很慢的三垒手方向的平直球,三垒手得到球后时间上已经无法将击跑员传杀出局,在向一垒传球时又出现了暴传。 右外场手拿到暴传的球后传给游击手,游击手将跑向二垒的击跑员触杀出局。 记右外场手一次助杀,游击手一次接杀。 例38击球员被三振,但捕手漏接,球弹到捕手身后的挡墙又弹回到场内,投手拿到球后传一垒手将击跑员传杀出局。 记投手一次助杀,一垒手一次接杀。 例39击球员击出一支二垒手和右外场之间的较难接住的高飞球。 二垒手在向后跑跃起接球时,手套碰到球但未接到球,在球落地前右外场手接到球,击跑员被接杀出局。 记二垒手一次助杀,右外场手一次接杀。 例40击球员击出一支二垒手和右外场之间的很容易接住的高飞球。 二垒手试图接杀击跑员,但只是手套碰到球而未接到球,在球落地前右外场手接到球,击跑员被接杀出局。 记右外场手一次接杀,二垒手未接到球的行为不视为失误。 例41击球员击出一支三垒方向很容易得到的地滚球,但三垒手没有拿到球,游击手拿到球后及时传一垒,击跑员被传杀出局。 记游击手一次助杀,一垒手一次接杀,不记三垒手助杀。 失误同判断安打一样,应由记录员对是否是失误做出判断。 规则10.13因守场员的过失(接球不稳、失接或暴传)致使应出局的击球员继续击球或应出局的跑垒员未出局,或使跑垒员进一个或多个垒时,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 (1)守场员处理击出或传出的球时动作比较缓慢并不构成技术失误,不记失误。 注 (2)不能只根据守场员是否接触到球来决定是否记其失误。 击出的地滚球在守场员的腿间穿过或守场员没有接住很容易接住的高飞球,而记录员认为象这样的球通过正常努力可以接住,应记该守场员一次失误。 注 (3)除非规则中有特殊规定,对守场员心理上和判断上的错误不记失误。 换句话说,当守场员所犯的错误使进攻队获益时,就记为失误。 失误数应在防守表格相关守场员的E一栏中以小竖线表示。 注意对所有失误都要做记录(E:接球失误、传球失误、高飞球接球失误,e:接球失误造成多进垒、传球失误造成多进垒),失误可以分为2类出局失误和进垒失误。 出局失误致使进攻队员免受出局的失误视为出局失误,换言之,记录员认定守场员在正常努力下可以使进攻队员出局而却没有做到,即为出局失误。 在记录表中记为“E”,后接失误队员的防守位置号,如有助杀行为,需要在E前标记参加助杀的守场员的位置号。 此类失误有以下3种记录方法-接地滚球或接传来的球失误E#-传球失误E#T-接高飞球失误E#F#表示失误守场员位置号进垒失误因守场员防守失误导致1名或多名进攻队员前进1个或多个垒即为进垒失误。 如果不出现此类失误,也无法使跑垒员出局,但可以阻止跑垒员进更多的垒。 在记录表中记为“e”,后接失误队员的防守位置号。 此类失误不做助杀记录。 此类失误有以下2种记录方法-接球失误e#-传球失误e#T根据规则10.13规定,在以下几种情况下给守场员记一次失误1)守场员没有把容易接住的界外高飞球接住而延长了击球员的击球时间。 这与击球员由此而安全到达一垒或被判出局无关(规则10.13A)。 -出局失误2)守场员在接起地滚球或传来的球后可以把被迫进垒的跑垒员封杀出局,但未持球触垒或触杀跑垒员而使跑垒员安全进垒(规则10.13B,C)。 -出局失误3)守场员暴传致使跑垒员安全进垒,记录员认为如该球传好可以使跑垒员出局(规则10.13D1)。 -出局失误例外如果是为了阻止跑垒员盗垒而出现暴传,不记失误(规则10.13D1)。 4)守场员为了防止跑垒员进垒传球造成暴传,致使该跑垒员或其他任一跑垒员进垒,进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