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病历模板.doc_第1页
中风康复病历模板.doc_第2页
中风康复病历模板.doc_第3页
中风康复病历模板.doc_第4页
中风康复病历模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镇卫生院病例首页科别:中医科病房: 2床号: 2住院号:门诊号: 入院记录(第 1 次 )过敏史:无姓名:性别:男年龄:51岁籍贯:郏县镇村职业:农民婚配:已婚民族:汉族入院日期:2012-8-14-14:00现在住址:郏县镇村病史采集日期:2012-8-14-14:00联系人姓名:与病人关系:配偶病史陈述者:本人联系人住址:镇村电话:可靠程度: 可靠主诉: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年余。现病史:1年前患者早晨起床后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便,但无头疼、头晕症状,急到郏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就诊,查头部SCT示:脑梗塞,经住院治疗10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后,症状好转出院,但仍感觉左侧肢体无力。现患者为求得中医中药及针灸理疗的康复治疗,遂来我科住院治疗,以“脑梗塞后遗症”收住。现患者右侧肢体活动不便,纳可,眠可,二便尚能自理。既往史:既往体健;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有“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随当地进行,无外伤、输血及献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个人史:生于原籍,无疫区居住史,无疫水疫源接触史,无外地长期居住史,无烟酒及其他不良嗜好。婚育史:适龄结婚,爱人体健,夫妻关系和睦,育有1儿1女均体健。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不详,否认家族性遗传性病史。中医望、闻、切诊:神志清,精神差,面色苍白。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体 格 检 查T:36.6 P:80次/分 R:20次/分 BP:140/8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楚,精神一般,扶入病房,平卧位,查体合作。舌质暗红,苔薄白,脉细涩。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及出血。鼻无畸形,各鼻窦无压痛。口唇苍白,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于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心率80次/分,心音低钝,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墨菲氏征阴性。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肠鸣音正常。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关节无红肿及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生殖系统检查:二阴未查,排泄物未见。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右巴氏征(+)专科检查: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定向力可,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巴氏征(+)。辅 助 检 查1.血常规:拒查2.尿常规:拒查3.心电图:拒查初步诊断: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后遗症住院医师:主治医师:2012年8月14日14:00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男,51岁,以“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年余”为主诉入院。1年前患者早晨起床后发现左侧肢体活动不便,但无头疼、头晕症状,急到郏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就诊,查头部SCT示:脑梗塞,经住院治疗10天(具体药物及剂量不详)后,症状好转出院,但仍感觉左侧肢体无力。现患者为求得中医中药及针灸理疗的康复治疗,遂来我科住院治疗,以“脑梗塞后遗症”收住。现患者左侧肢体活动不便,纳可,眠可,二便尚能自理。查体:T36.6 P80次/分 R20次/分 BP140/80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扶入病房,查体合作。舌质暗淡,苔薄白,脉细涩。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及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无浮肿,巩膜无黄染,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灵敏。耳廓无畸形,外耳道无溢脓及出血。鼻无畸形,各鼻窦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颈软,颈静脉无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无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双侧呼吸运动度对等,双肺叩诊呈清音,听诊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尖搏动于左锁骨中线第4肋间,心率 80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墨菲氏征阴性。无肠型及胃肠蠕动波。肠鸣音正常。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脊柱四肢无畸形。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张力4级。关节无红肿及压痛。双下肢无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为中年男性,突发中风气血淤滞,脉络痹阻至一侧肢体偏废不用,病久气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不能荣,故血瘀成淤,阻滞脉络不通,均为“气虚血瘀”之象,苔薄白,脉细弱,故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宜。西医诊断依据: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张力4级。中医鉴别诊断: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仅以喎僻不遂为特征。中风与厥证:厥证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西医鉴别诊断:CT片可明确诊断。初步诊断:中医:中风气虚血瘀;西医:1.脑出血后遗症2高血压。诊疗计划:1康复科护理常规。2二级护理。3低盐低脂饮食。4积极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5西医治疗以配合口服改善脑循环药。6中医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口服中药,配合针刺、口服中药、平衡功能训练、运动疗法等促进肢体早日康复。7.针刺取穴:肩廖、臂臑、曲池、外关、合谷、血海、梁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悬钟、太冲等,每日一次,留针30分钟,15分钟行针一次,平补平泻手法。8.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 _2012年8月15日08:00 主治医师查房记录今晨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查右侧肢体活动不便。纳可,二便可。主治医师查房后示: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为中年男性,突发中风气血淤滞,脉络痹阻至一侧肢体偏废不用,病久气虚,气虚则运血无力,血不能荣,故血瘀成淤,阻滞脉络不通,均为“气虚血瘀”之象,苔薄白,脉细弱,故辨证为“气虚血瘀”型。治疗以补气活血,通经活络为宜。西医诊断依据: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张力4级。中医鉴别诊断:中风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仅以喎僻不遂为特征。中风与厥证:厥证以卒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西医鉴别诊断:CT片可明确诊断。初步诊断:中医:中风气虚血瘀;西医:1.脑出血后遗症2高血压。同意目前治疗方案,口服中药以“补阳还五汤”加减,其方药如下:黄芪50g 当归15g 川穹25g 赤芍10g桃仁12g 红花20g 地龙10g 全虫10g川断10g 杜仲10g 伸筋草20g 透骨草20g日一剂。水煎400ml.早晚温服。主治医师以上医嘱已遵嘱执行。 _/_2012年8月18日 8:00 今晨查房,患者神志清,精神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查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张力4级,生命体征平稳,治疗方案不变,以上医嘱已尊嘱执行,继续观察,并嘱其康复锻炼。 _2012年8月20日 8:00 今晨查房,患者无不适主诉,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及家人要求出院在家休养,经请示上级医师批准,予以办理。 _2012年8月20日08:00 出院记录 患者,男,51岁,郏县农民,以“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年余”为主诉,于2012年8月14日14时入院。经治好转,于今日出院,共住院7天。 入院情况:患者因“左侧肢体活动不便1年余”为主诉来诊。入院查体:查体T36.6 P80次/分 R20次/分 BP140/80mmHg。一般状况可,心肺腹未及异常。专科检查:记忆力,计算力正常,定向力可,左上肢肌力4级、左下肢肌力4级,右巴氏征(+)。入院诊断: 入院诊断:中医诊断:中风 气虚血瘀 西医诊断:脑梗塞后遗症 治疗经过: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活血化瘀,舒筋通络之剂,同时辅以对症支持治疗。 出院情况: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