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食疗课件.ppt_第1页
常见病食疗课件.ppt_第2页
常见病食疗课件.ppt_第3页
常见病食疗课件.ppt_第4页
常见病食疗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病食疗药膳 1 医药交流PPT 2 什么是药膳 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 经过烹饪加工制成的一种具有食疗作用的膳食 它是中国传统的医学知识与烹调经验相结合的产物 它 寓医于食 既将药物作为食物 又将食物赋以药用 药借食力 食助药威 既具有营养价值 又可防病治病 保健强身 延年益寿 因此 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 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 是一种兼有药物功效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 又在享受中 使其身体得到滋补 疾病得到治疗 正所谓 药食同源 3 感冒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最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包括普通感冒 俗称 伤风 和流行性感冒 简称 流感 2种 前者起病较缓 全身症状较轻 后者发病急 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但均表现有发热 畏冷 鼻塞 流清涕 咽痛 咳嗽或头痛等 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4 膳食宜忌 感冒的膳食宜多饮食新鲜的蔬菜 水果 多饮水 感冒期间应以清淡食物为主 伴有腹泻或消化不良者 应慎食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酸腥食物 通用药食 葱白 淡豆豉 紫苏 生姜 红枣 豆腐 扁豆 草鱼 白萝卜 金银花 藿香 胡椒 花椒 洋葱 醋等 5 辨证用膳 一 风寒感冒鼻塞 流清涕 咳嗽声重 咯痰稀薄 恶寒 发热 肢体酸痛 舌苔薄白 治法 辛温解表 宣肺散寒 6 常用药膳 1 葱豉汤 来源 肘后方 组成 葱白10g 豆豉10g 制作及用法 用温水泡发豆豉 洗净备用 将清水放入锅中 大火烧开后放入葱白 豆豉煮10 15分钟即可 每次1剂 每日2次 功效 宣肺散寒 方义分析 此方中葱白味辛性温 有发表通阳的作用 豆豉味辛甘 微苦 性凉 有解表之用 二者配合具有发表散寒之功 可用于风寒感冒证 7 8 2 紫苏粥 来源 粥谱 组成 紫苏10g 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 粳米洗净 如常法煮粥 临熟时加入紫苏 继续煮10 15分钟即可停火 功效 宣肺散寒 方义分析 紫苏味辛性温 善于发表散寒 开宣肺气 行气宽中 粳米味甘 可补中益气 两味配伍 共奏解表散寒 行气宽中 调和肠胃之功效 尤其适合风寒感冒兼胃肠症状者 9 10 二 风热感冒发热重 恶寒轻 咳嗽痰浊 咽痛 头痛 舌边尖红 苔薄黄 治法 辛凉解表 清肺去邪 11 常用药膳 荆芥粥 组成 荆芥10g 薄荷5g 淡豆豉10g 粳米100g 制作及用法 先将荆芥 薄荷 淡豆豉另煎 煮开后继续煎煮10分钟即可 去渣取汁 备用 粳米煮粥 米烂时兑入药汁 同煮为粥 每日1剂 分2次服 趁热服食 功效 清肺透邪 方义分析 方中以荆芥 薄荷为主 长于散风热 清头目 利咽喉 豆豉 粳米为辅 豆豉味辛 微苦 性寒 可解表除热 粳米滋养脾胃 有助于驱邪外出 四物配合 具有疏散风热 辛凉解表之力 本方适用于风热感冒证 12 13 冠心病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 又称缺血性心脏病 是由于供应心脏血液的血管 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 引起管壁增厚 变硬 失去弹性和管腔变狭窄或闭塞不通 其发病率有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 40岁以后患此病的明显增加 男性多于女性 而女性绝经期后的发病率明显上升 脑力劳动多于体力劳动者 14 膳食宜忌 关于本病的膳食最好以素食为主 宜选清淡 易消化的低脂肪 低胆固醇 富含维生素的饮食 控制主食及脂肪的摄入量 保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供给 以提供维生素C B族维生素和适量的膳食纤维 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避免肥胖 以减轻心脏负担 保护冠状动脉血管 通用药食 粗杂粮 脱脂奶 鱼类 瘦肉 大豆制品 各种疏菜 水果 洋葱 海带 香菇 芹菜 木耳 大蒜 15 痛经 痛经 dysmenerrhed 是指在月经期间或经行前后 出现明显下腹疼痛 胀痛或痉挛性疼痛 或伴腰酸胀痛 全身不适 以致影响生活 工作或学习 痛经根据发病情况又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前者系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性病变所致的痛经 后者是指由于生殖器官明显器质性病变 如子宫肌瘤 盆腔炎等病受引起的痛经 16 原发性痛经继发性痛经 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青春期未婚未产女性生育后缓解月经开始数小时 2 3天消失 呈阵发性疼痛 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 育龄期已婚妇女 病种不一 表现不一持续时间长 疼痛程度较重多持续整个经期或至经后 17 膳食原则 1 痛经多因气血运行不畅所制 食疗当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其基本原则 2 饮食宜温热性食物 以利气血运行 不宜生冷及寒性食物 以免阻滞气血运行 不宜寒性食物及调味品 以免敛滞血行 3 常用食物 对于气滞血瘀者可选用桃仁 红花 生山楂 生姜 红糖等食物 气血亏虚者可选用乌骨鸡 母鸡 羊肉 牛肉 鸡蛋 牛奶 鱼类等食物 18 辨证用膳 一 气滞血瘀型 证候 症见经前或经期 小腹胀痛拒按 乳房胀痛 经行不畅 经色紫黯有块 块下痛减 舌紫黯 或有瘀点 治法 行气活血 祛瘀止痛 19 20 1 桃仁汤 多能鄙事 组成 桃仁10 15g 粳米30 60g 制法 将桃仁捣烂如泥 加水研汁去渣 以汁煮粳米为稀粥 用法 每日1剂 分2次空腹温食 功效 行气活血 去瘀止痛方解 桃仁具有活血行血 清散瘀血功效 主要作用于下焦 治下身病 本方用桃仁活血化瘀以通经 止痛 粳米健脾益气 合用行气活血 去瘀止痛 两药食相配达到行气活血 去瘀止痛之功 使用注意 桃仁通经且兼滑肠 大便溏泻者不宜服 方中桃仁用量不可过大 21 2 山楂粥 粥谱 组成 山楂30 40g 或用鲜山楂60g 粳米100g 砂糖10g 制作 先将山楂放入沙锅 煎煮1小时 滤渣留汁 然后加入粳米 砂糖 煮至粥成即可 用法 每日1剂 分作上 下午服用 7 10天为一疗程功效 健脾胃 消积食 散瘀血止痛方解 山楂味酸甘 性微温而无毒 入脾 胃 肝经 是具有营养作用的消食药 长于消肉积 又可活血化痰 用于气血瘀阻的多种病症 与米共煮为粥 酌加白糖 其味酸甜可口 适用于妇女产后瘀血痛 恶露不尽 月经过期不通 痛经 本方是健脾开胃 助消化的良好食品 使用注意 山楂粥酸甜 不宜空腹食 有慢性脾胃虚弱的病人不宜选用 22 二 气血亏虚型 证候 症见经期或经后 小腹隐隐作痛 喜按 月经量少 色淡质稀 头昏耳鸣 腰酸腿软 小便清长 面色晦暗 舌淡 苔薄 治则 补肾填精 养血止痛 23 杜仲腰花 本草权度 组成 羊腰子 或猪腰子 一对 杜仲15g 盐 姜葱调料适量 制作 先将腰子切开 去皮膜 与杜仲同炖 放入调料 炖熟取腰花食之 功效 补肾益精 健骨强体方解 本方中杜仲性温味甘 入肝 肾经 功效补肾而强壮筋骨 神农本草经 主腰膝痛 补中 益精气 坚筋骨 除阴下痒湿 小便余沥 久服轻身耐老 用其与羊肾同煮 补肾填精 养血止痛 24 当归生姜羊肉汤 金匮要略 组成 当归30g 生姜60g 羊肉500g 制作 将当归 生姜洗净 切片 羊肉剃去筋膜 置沸水锅内去血水 捞出晒凉 横切成长短适度的条块 然后将羊肉条块及生姜 当归放入洗净砂锅内 掺入清水适量 用大火烧沸 打去浮沫 改用小火炖至羊肉熟烂即可 用法 趁热服用 功效 温经散寒 养血补虚 通经止痛 25 不孕症 不孕症 infertility 是指夫妇同居两年以上 性生活正常 未避孕 而未能妊娠 若从未有过妊娠者 则为原发性不孕 据资料报道 婚后1年的初孕率为87 7 2年的初孕率为94 6 26 膳食原则 1 食疗当以补肾 理肝祛瘀等为治疗大法 予以辨证施食 2 忌食辛辣 生冷 烟 酒等物 3 常用食物 属于肾虚者可选用鹿肉 鸽肉 黑芝麻 黑大豆等补肾益精的食物 属于肝郁者可选用萝卜 薄荷 橘叶等舒肝理气的药食之品 27 辨证用膳 一 肾虚型 一 肾气虚证 证候 婚久不孕 月经不调 经量或多或少 头晕耳鸣 腰酸腿软 精神疲倦 小便清长 舌淡 苔薄 治法 补肾益气 填精益髓 28 紫河车韭菜水饺 组成 新鲜胎盘 可用猪 羊胎盘代替 1具 韭菜适量 调料少许 制作 将胎盘洗净 切碎 韭菜洗净控干 切碎 与调料相合伴匀制成陷 包成饺子 用法 作主食 连服10 20天为一疗程 功效 大补气血 养肾填精 29 产后缺乳产后缺乳 postpartumhypogalactia 是指产后乳汁分泌甚少或逐渐减少 或全无 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 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占产妇的20 30 且有上升趋势 证候 产后乳少或全无 乳汁清稀 乳房柔软 不胀不痛 面色无华 神疲食少 脉细 治法 补气养血 佐以通乳 30 膳食原则 1 缺乳由于气血虚弱及肝郁气滞 乳汁不足或经脉涩滞所致 以 虚者补之 实则泻之 为治疗原则 食疗应注意补虚 选择滋补食品 以补气养血 2 常用食物 红糖水 果汁 豆浆 牛奶 鸡蛋 虾 鱼 猪蹄 鸡 芝麻 小米 陈皮 31 1 猪蹄通乳汤 梅师骄方 组成 猪蹄2只 通草24g 制作 猪蹄去毛洗净 通草包好 上二味置砂锅内 加水适量 入姜葱少许 小火炖至烂 入盐适量调味 去通草 用法 每日食肉喝汤数次 连服数日 功效 宣络通乳 补养气血方解 通草宣络通乳 猪蹄性味甘 平 无毒 本品能和血脉 润肌肤 治妇女血枯 经水不调等 两者配伍达到宣络通乳 补养气血之功 32 芝麻粥 养生食谱 组成 黑芝麻50g 核桃仁50g 大米100g 制作 将核桃仁捣碎 加入黑芝麻 大米 小火煮粥 用法 可作早餐用 甜食 咸食均可 功效 补肾健脑 养血添精 方解 黑芝麻性味甘 平 具有补益精血 润燥滑肠的功效 核桃仁性味甘温 也具有强腰补肾 敛肺定喘 润肠通便的功效 加大米煮粥具有补肾健脑 养血添精之功 33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以腹泻呕吐及水电解质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 发病年龄多在2岁以下 1岁以内占半数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尤以夏秋多见 根据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病程在2周内着称为急性腹泻 病程在2个月以上者称为慢性腹泻 34 中医认为小儿腹泻常因喂养不当 饮食失节或感受外邪 而致脾胃功能失调 水谷清浊不分 并走大肠而治病 冬春多位风寒入侵腹部 影响收纳运化 夏秋暑湿入侵 而致邪热下利 水泻不止 35 一 伤食泻 症候 腹痛即泻 泻后痛减 腹泻前哭闹 常伴恶心呕吐 大便酸臭 或兼有不思饮食 身烦 夜卧不安 舌苔厚腻 色白或微黄 治法 消食导滞 36 金橘内金饮 寿世新编 组成 金橘30g 鸡内金6g 白糖适量 制作 将金橘加适量水煎汤 放入鸡内金粉 白糖即可 用法 每日1剂 分2次服食 功效 消食化积方解 方中金橘具有行气解郁 生津消食的作用 鸡内金为鸡的沙囊角质内膜 性味甘平 归脾 胃经 能健脾益胃 消食磨积 此二者合用则可辅助治疗伤食泻 37 胡萝卜汁 本草纲目 组成 胡萝卜250g 食盐或红糖适量 制作 将胡萝卜切片 加盐少许 用水煮烂 去渣取汁 亦可用其以水煎汤 放适量红糖 用法 每日3次 功效 消食导滞方解 胡萝卜营养丰富 素有 土人参 之称 能健脾补虚 消食下气 凡纳食不香 伤食泻泄者可以常食 38 二 风寒泻 症候 大便质稀色淡 夹有泡沫 臭味不甚 一日数次 便前便时肠鸣 伴有鼻塞留清涕 咳嗽咽痒 或恶风寒 不多饮 舌淡 苔薄白 脉浮紧 指纹淡红 治法 疏风散寒 化湿调中 39 1 生姜粥 饮食辨录 组成 生姜5片 粳米50g 连须葱数茎 米醋适量 制作 将生姜捣烂与粳米同放入沙罐 加水适量 煮至粥将熟食 放入葱姜等佐料调味 继续煮至粥熟汤稠即可 用法 每日1剂 趁热顿服 食后盖被取汗 得汗停服 不汗继续服 功效 解表散寒 温胃止呕方解 方中生姜能发汗解表 温中止呕 粳米可温中和胃 益气健脾 葱能发汗解表 通阳散寒 调以适量米醋可调味 亦可消食开胃 本方可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风寒泻 40 厌食症 厌食症是小儿时期的一种常见病症 临床以较长时期厌恶进食 食量减少为特征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季节 但长夏暑湿当令之时 常使症状加重 各年龄儿童均可发病 临床尤以1 6岁小儿为多见 41 食疗原则 1 纠正小儿贪吃零食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 养成定时定量进食的习惯 以良好的进食环境及食物的色 香 味激发小儿的食欲 2 少吃肥甘厚腻 生冷干硬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食物不要过于精细 应鼓励小儿多吃蔬菜及粗粮 3 在恢复正常饮食的过程中量要由少到多 质要由稀到稠 品种要由简单到复杂 切忌暴食 4 注意微量元素的供应 小儿厌食症与微量元素 特别是锌的缺乏有关 因此应注意锌的补充 含锌丰富的食物有 牡蛎 山核桃 动物肝脏等 42 一 脾胃虚弱型 临床表现 面色无华 形体消瘦 食欲不振 腹胀腹泻 四肢乏力或手足不温 口淡不渴 舌淡胖苔薄白 施食原则 益气健脾 开胃助运 43 1 莲藕二米粥 粥 原料 老藕250g 粳米100g 小米100g 白糖适量 制法 将藕洗净 切薄片 与淘洗净的粳米 小米一同放入砂锅内 加适量清水 置武火上煮至沸后 改文火继续煮至粥熟汤稠 加白糖调味即可 应用 每日1剂 分2次空腹时服用 功效 益气健脾 和中开胃 涩肠止泻 44 2 豉汁猪肚 食医心鉴 原料 猪肚1个 300g左右 豉汁调料各适量 制法 将猪肚用盐或醋反复搓洗干净 放入开水中焯过 捞出 用刀刮去肚头老茧 再用清水漂洗数次 切成小块 下锅 加水适量 先用武火煮沸 再改用文火煮至熟烂 兑豉汁 继续煮至猪肚肉烂为度 加调料调味至鲜即可 应用 每日1剂 佐餐喝汤食 功效 健脾开胃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