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方法研究.doc_第1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方法研究.doc_第2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方法研究.doc_第3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方法研究.doc_第4页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方法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 要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快速、简便、有效的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具有快速、安全、简便、节约和便于实现门对门运输的特点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因而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发展。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铁路货运的全方面服务的主要途径。但就国内铁路集装箱发展而言,较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集装箱信息化程度较低,业务流程标准化不统一,重复作业环节多,手续繁琐复杂,这些问题抑制了国内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因此,本文应用了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理念,优化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及其组织结构,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发展。本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半岛港口群中的日照、烟台、威海等港口发展沿海、东北亚等地区内的集装箱运输,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主要定位青岛港的喂给港等基本情况。结合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组织的内涵研究,提出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的设计,建立综合运输体系下的运输一体化组织方法,并对作业流程进行优化。本文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集装箱班列班轮立足本土,关注半岛蓝色经济区产品和市场结构、货物的流向变化及其客户的个性需求,调整货物运输资源,保证半岛口岸在我国东部沿海的领先地位。关键词:山东半岛,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流程优化AbstractContainer transport is a fast, simple and effective mode of transport for container transport is a fast, safe, simple, savings and easy door to door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modes of transport,Thus promote development in China。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container transport has become the main way of rail freight services.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rail containers, still a large gap than in other countries. Mainly due to lower container degre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usiness process standardization is not uniform, repetitive tasks many links, cumbersome and complex procedures, these problems have inhibi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domestic container business. Therefore, the application of advanced logistics technology and concepts, optimize business processe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railway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in order to expedite the development of container transport system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This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s of container transport organization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Focus on analysis of Rizhao, Yantai, Weihai port development in coastal port group on the peninsula, Northeast Asia and other regions within the container transport, ocean-going container main transport,Feeding port and other basic information, mainly located in Qingdao Port。Combination of container transport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Implications of the proposed design of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integration services based on the blue area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integrated transport system, transport integration organization, and processes to optimize.In this paper a blue economic zone of the Shandong Peninsula container train the liner based on the local community, concerned about the Blue Peninsula Economic Zone products and market structure change of the flow of goods and their customers individual needs, adjust cargo transport resources to ensure the peninsula port in the eastern coastalleading position.Keywords: Shandong Peninsula, container transport, integration, process optimization目 录前 言11引言21.1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21.2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21.3预期结果和意义3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组织方法理论综述42.1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基本认识42.1.1集装箱运输的发展42.1.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定义42.1.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内涵52.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构成的关键要素和关键作业环节52.2.1系统的关键构成要素52.2.2设施设备硬件系统52.2.3运输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52.2.4公共信息服务系统62.3集装箱运输主要作业环节62.3.1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62.3.2集装箱运输工作组织6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73.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概况73.2山东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一体化的现状93.2.1山东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现状93.2.2集装箱运输中港口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93.2.3集装箱运输中铁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93.2.4集装箱运输中公路方面存在的问题93.2.5海关方面存在的问题93.2.6内陆场站方面103.2.7信息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10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114.1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的原则114.1.1加强对交通运输的不同模式之间的无缝衔接114.1.2大型港口大力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114.1.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114.1.4要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124.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运输一体化框架结构设计124.2.1公路集装箱运输网络系统布局规划124.2.2集装箱中转站点布局区域的选择134.2.3集装箱中转站点的城市选择144.3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的搭建145集装箱运输组织流程优化设计165.1现行业务流程分析165.1.1目前场站集装箱办理的业务流程165.1.2目前集装箱办理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225.2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再造实施途径及措施235.2.1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再造实施途径235.2.2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优化措施235.3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的优化245.3.1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发送作业优化245.3.2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到达作业优化255.3.3站内装箱发送和站内掏箱到达业务流程优化265.3.4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铁路集装箱中转业务流程优化266针对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的模拟286.1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的模型仿真286.1.1基于petri网的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模型286.1.2基于petri网的集装箱运输流程优化方法296.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优化组织的流程仿真296.2.1建立仿真模型296.2.2流程优化316.3仿真分析33结论34致 谢35参考文献36前 言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具有快速、安全、简便、节约和便于实现门对门运输的特点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因而在我国得到了大力推广发展。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集装箱运输已经成为铁路货运的全方面服务的主要途径。但就国内铁路集装箱发展而言,较国外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集装箱信息化程度较低,业务流程标准化不统一,重复作业环节多,手续繁琐复杂,这些问题抑制了国内集装箱业务的发展。因此,本文应用了先进的物流技术与理念,优化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及其组织结构,以加快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系统的发展。本文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半岛港口群中的日照、烟台、威海等港口发展沿海、东北亚等地区内的集装箱运输,远洋集装箱干线运输结合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组织的内涵研究,提出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的设计,建立综合运输体系下的运输一体化组织方法,重点分析集装箱相关的业务流程,针对现有的业务流程的不足之处,并对原有作业流程进行优化,提出新的业务流程优化解决方案。在集装箱运输的全过程中,包括了多个层面、对象、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各个运输环节之间的协调发展、相互配合、紧密衔接是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益和效率的关键因素,而铁路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是解决该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的策略方法为通过建立一种有效的模式,实现集装箱运输系统化、通道化,为集装箱的运输提供引导。本文的理念是将一体化运输贯彻到集装箱运输当中,以解决集装箱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基于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一体化的理念,本文提出对现有集装箱业务流程一体化改进措施,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促进铁路集装箱系统化的全面发展。在本文的后半部分,通过集装箱业务流程的仿真,对业务流程优化效果进行检验反馈。通过反馈结果,对优化方案进行改进,期望得到更加完善的解决方案。1引言1.1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2011年2月初,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是继2009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示范区开发”战略之后,以山东半岛蓝色海洋经济为核心、涵盖区域更广、发展目标更高的国家战略。它的确立和实施,将加快推进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加快培育环渤海湾经济增长极,实现与长三角经济带及邻近区域经济社会的融合发展,提升区域经济在东北亚和世界经济格局中的竞争力,也将为提升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供的新的机遇。胶东半岛高端海洋产业集聚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核心区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对于提升核心区域的发展水平,对于促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提升总体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拉动作用。1.2研究的目的、内容及方法本文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集装箱运输为研究对象,以业务流程图分析法作为主要的研究方法。在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现有的集装箱业务流程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基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实际业务流程图,并运用相关的分析方法,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业务流程进行仿真验证,分析出集装箱业务流程中的瓶颈问题,并提出相关的流程优化解决方案。本文大致分为六部分,各个部分的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主要介绍论文的选题背景和意义,论文的研究目的、方法,预期产生的结果和意义。第二部分是集装箱一体化组织方法的理论部分。主要包括集装箱一体化的基本概念,集装箱一体化的构成要素和作业环节等。第三部分是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基本经济状况和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现状。该部分为后续提出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架构做出铺垫。第四部分主要针对第三部分中分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现状提出适合该地区的合理的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框架结构,构建集装箱一体化运输平台。第五部分根据第四部分提出的组织框架结构设计,进行集装箱运输流程优化设计,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分析,通过业务流程再造,进行合理的优化设计。第六部分是根据第五部分的流程优化设计进行仿真模拟,验证第五部分的流程优化设计效果。通过仿真分析,对第五部分进行反馈,提出改进意见。1.3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对铁路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优化,解决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环节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产生的问题进行优化,对流程进行改进,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并建立一体化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同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分析,快捷找出流程瓶颈,并能够得到优化方案,对于提高集装箱一体化运输效率有积极意义,对于促进现代物流中集装箱适应现代化发展有重要意义。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组织方法理论综述2.1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基本认识集装箱运输的过程中,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协调、衔接、配合,是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收益的关键因素,而集装箱运输系统是目前存在的最薄弱的环境之一,因此,要解决上述问题,则需要建立一个有效的模式,而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就是这种有效的模式。2.1.1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集装箱运输发展阶段先后经历了初始阶段(19世纪初1966年)、发展阶段(1967年1983年)、成熟阶段(1984年以后)。目前集装箱进入成熟阶段的表现为:(1)硬件和软件技术趋于完善。干线集装箱船向一个完全自动化的,大规模的发展,已有25004000TEU的第三和第四代集装箱船。一些大的船公司有开展大型船舶的航线。为了满足大型船舶靠泊和装卸作业的需要,港口和大型,高速。自动装卸桥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为了让集装箱向内陆延伸,从港口,一些先进国家,收集和公路,铁路和内陆中转站的分布,以及车辆,船舶大量配套建设。运输管理,与国际规则有所改善,并逐步形成国际化的管理,现代化的科学管理方法,管理工具。从以前的一些先进国家港口管理和港口相关部门联网综合信息管理的发展是有限的,一些大公司通过卫星已经在全球集装箱实施跟踪和管理。先进国家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多式联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开始进入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阶段。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的发展方向是现代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先进国家,由于建立和完善容器的综合运输体系,使集装箱运输突破传统的交通模式港口到港口的理念,综合运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用于货主提供门到门的优质的运输服务,使集装箱运输的优势充分发挥。门到门的运输是一个复杂的国际综合运输系统工程,先进国家为了发展集装箱运输,将这作为特殊的学科,培养和造就大批集装箱运输的高级管理人员,业务人员和操作符,使集装箱运输在理论和实践中也逐渐完善。2.1.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定义所谓“集装箱运输一体化”是指对集装箱运输的全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合理的优化整合,使之各运输环节进行有效的、科学的衔接,以及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间相互协调、高效的转换,尽可能做到使集装箱迅速、精准、安全的完成空间与时间的位移,这就是集装箱一体化运输的概念。2.1.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内涵(1)集装箱货物采用整箱运输的方式,通过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及各种运载工具,在交通路网上实现畅通行驶;(2)集装箱在配备完善的工艺技术装备的港口、场站以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效的转换以及交接的作业流程;(3)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监督检查程序,对集装箱货主及货物实施监督、管理、服务。(4)以完善的信息系统和严密的运输组织,对集装箱运输的全程实施有效的管理与跟踪。2.2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构成的关键要素和关键作业环节2.2.1系统的关键构成要素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主要有设备硬件系统、基础设施系统、运输组织和软件管理软件系统、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构成的。这些系统按照相关的贸易规则和惯例,通过各类企业的经营活动以及国家监管机构业务监督完成的集装箱运输的全过程。2.2.2设施设备硬件系统设施设备硬件系统由布局合理的、各个运输环节互相衔接配合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组成。这其中包括:通畅且符合运输条件的运输线路和能够相互间转换的可靠衔接的枢纽港口以及作业码头和后方库场设施、港口腹地功能完善、设施设备配套合理的支线港口码头和内陆枢纽场站。2.2.3运输组织和管理软件系统程序规范的、符合国际惯例的运输组织管理系统,可分为宏观行政监督管理和微观的企业经营管理。这其中的重点是从宏观角度出发,提出政府各相关部门对集装箱运输实施规范化监督管理和服务机制建立的运输组织管理系统。建立符合集装箱运输并且与国际接轨的行业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实现业务手续及作业流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加快流通速度,保证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对内陆进出口货物实施有效的监管和服务。建立和国际公约、国际管理、及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适应的集装箱运输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多式联运运输效率效益,鼓励推出支持和鼓励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健全市场为导向的运营机制,相关主管业务部门明确的制定出经营者的资质和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公平竞争、合法经营,并提倡通过各种有效方式走集约化规模化的经营道路。2.2.4公共信息服务系统集装箱运输一体化业务的单证流转过程涉及到多个部门。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须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网络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才能够以强大的信息流保证集装箱货物运输的畅通,实现货物的全过程动态跟踪和贸易无纸化。目前,国际互联网、企业内联网技术已经初步成熟并且得到应用。从行业角度和市场管理角度出发,建立信息化的公共服务系统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使相关集装箱运输企业,能够通过相关的接口设备与公共信息平台结合,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为我们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有效监管提供良好的环境。2.3集装箱运输主要作业环节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正常运行的作业环节主要有两大类:一是集装箱货物运输作业环节,二是运输业务流程的操作环节。通过这两类环节的规范操作和紧密配合,顺利完成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的全过程。2.3.1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方式集装箱货物运输有拼箱货和整箱货两种交接方式,交货地点通常用有门、场、站三种方式。这三种方式所涉及的地点包括沿海及内河港口集装箱码头货运站、内陆公路集装箱货运站、铁路集装箱节点站、主要港口集装箱码头的后方仓库等。2.3.2集装箱运输工作组织(1)发送作业,是指在发站装运之前各项货运作业,包括集装箱承运前的组织工作和承运后至装运前的作业。具体包括货主要明确使用集装箱运输的条件及有关规定,如必须在指定的集装箱办理站,按:站内规定承运日期办理:办理站受理、审核、装箱等。(2)中转作业,集装箱运输除了由发站至到站的形式外,还有一部分集装箱还要经过中转才能至到站。中转站的任务是负责将到达中转站的集装箱迅速按去向、到站重新配装继续发往到站。(3)交付作业,是指装运集装箱的货车到货场后需要办理的卸车和向货主办理交付手续等工作,具体包括卸车作业,交付作业,铁路货运员根据车站的卸车计划及时按货位、核对运单、货票、装载清单与集装箱箱号、印封号是否一致、致、需要逐箱检查,卸车;完毕后填写到达记录/最后,由货运室通知发货人。,门到门的集装箱由铁路货运员与收货人代理共同核对箱号,检查箱体封印,确认无误后,填发门到门运输作业单,并在作业单上签收。3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分析3.1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概况表3.1 山东省历年货运周转量表Tab. 3.1 Shandong Province over the years freight volume table年份货运量(万吨)铁路公路水路周转量(百万吨公里)铁路公路水路200199464124268157454644675458481541143341587200210745413624897144116304075925254600916554120031177121716795900464534290610715750987184762200413203617862106887728747830911110959606307594200514799918338120455920655828612190871182365196200616751119126136750116356655211511598451042985220071985071992316395914625642854131151106926404777200824748920872216604100131010234134133511792364309200928446319596251587132801095569134139604502356928201029805518056264366156331174705144775621680408250表3.2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Tab. 3.2 Major coastal ports cargo throughput港口名称19801990199520002001200520062007200820092010总 计28283 54449 105940 160249 192980 384010 470060 575472 657894 730720864210青岛港17080 30340 51030 86607 103981 186785 224150 265022 300295 323120350121烟台港5060 6680 13610 19639 19950 45060 60760 101293 111892 169270150327日照港9250 14520 26738 29330 84208 110070 130633 151022 181310225967龙口港2380 4112 8142 5948 6620 16025 20530 蓬莱港229 194 3885 5252 5290 6951 4000 威海港612 1001 3787 6583 7270 15317 18030 20949 22062 4118024072石岛港501 381 463 410 430 3878 5090 8281 12380 张家埠港494 196 111 100 90 94 70 21 195 乳山港282 68 52 30 30 216 180 230 188 表3.3 山东省公路、铁路、水路历年货运量增长表Tab. 3.3 Shandong Province highway, railway, waterway calendar year growth in tonnage table表3.4 山东省公路、铁路、水路历年货运周转量增长表Tab. 3.4 Shandong Province highways, railways, waterways over the years freight turnover growth table从以上图表中可以看出,公路运输的货运增长速度和货运周转量增长速度均是最快的。其中主要的原因是公路运输具有灵活快速、运输效率高,点对点直达的特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公路运输距离适中,属于适合公路运输的经济距离。因此,公路运输在近几年发展的较为迅猛。此外,公路集装箱运输发展作为公路运输的一种途径,具有装卸简单,运输效率高的特点而倍受欢迎。因此,发展公路集装箱运输是未来的趋势,货物运输集约化发展能够实现公路运输的快速发展。3.2山东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一体化的现状3.2.1山东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组织的现状3.2.2集装箱运输中港口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集装箱干线港码头泊位能力稍显不足,实际吞吐能力是设计能力的1.4倍。目前的设施设备很难适应集装箱吞吐增长的需要,已经出现超负荷运转的局面。部分港口设施设备老旧,装卸作业效率低下,后方库场配套能力不足,规划预留的空间较小,造成集装箱在码头积压不能及时的处理,影响了码头吞吐能力和集装箱效率的发挥。3.2.3集装箱运输中铁路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海铁联运在蓝色经济区中还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在铁路和港口间的集疏运线路间缺乏有效衔接,沿海多数港口没有铁路专用线路,或者铁路未能接入港区内,从铁路道道或者发送的集装箱还必须通过汽车短途运至码头,增加了集装箱运输和装卸的次数。集装箱“五定”班列开通数量有限,运输时间难以保证,且铁路自身的配箱速度较慢,运量少,很难达到规模效应,导致实际运达速度很慢。铁路集装箱办理站布局不合理,设施不配套,大多集中在几个铁路局辖区范围内,这样导致各个地区运力不均,相互争揽货源。此外,在港口将铁路箱换成船用箱问题也有待解决。3.2.4集装箱运输中公路方面存在的问题大多数的港口和在主要公路和专用口岸通道的大型货柜车,这不仅增加了城市的交通压力收敛活动,而且在交通管制的限制,再加上的集装箱堆场在港内的容量限制。导致道路拥堵,车辆排队积压在港口前,极大地影响了车辆运输的有效性和效率的发挥。在路桥收费和路政管理方面,各地域政策不统一,加之公路产权的变化和地方保护主义,使得各地的优惠政策较难有效执行,对集装箱车辆收费过高,已经占运输成本的20%-30%,与普通货物运输形成较大的比差。由于收费的不规范,标准不统一,收费政策存在地方差异和重复收费,使得运输企业很难把握费用支出甚至出现经营风险。3.2.5海关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了适应外贸进出口集装箱的快速的增长,各地的海关已经推出一些政策措施,意图在于营造一个海关监督、企业自管、快速通关的良好环境,并已经取得一些成果。但对于能够快速提高通关的一些做法,应进一步积极总结经验并推广。目前仍有些口岸查验效率较低,缺少先进的x光自动查验设备,海关工作人员人力不足,工作时间收到限制,有的检验检疫程序繁琐复杂,货主疲于奔波。对此,海关应当积极创造便捷的的报关条件,积极培育建设内陆直通口岸,减轻港口的压力,加快通关速度。3.2.6内陆场站方面现有的公路铁路集装箱场站设施能力普遍能力不足、技术装备不配套,管理落后,功能较为单一,场站的综合生产能力未能够有效的发挥,经济效益普遍不好,部分场站尚未配备大型的周转装卸设备,在港口单位的协作也不够密切。在现有的场站中具备集装箱一体化运输要求的内陆口岸功能的极少,由于不能有效的开展集装箱监管业务,也未能与船公司签订还箱点业务协议,因而制约了船代业务的开展,难以实现迅速办理CY和CFS箱货的交接手续。13.2.7信息系统方面存在的问题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各大港口信息建设已有很大发展,均有自己的门户网站,通过通信与信息的融合,建立客户服务中心,进行质量满意度调查,接受客户的投诉与建议。部分港口在信息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比较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第一,信息化的水平不高,EDI技术没有在集装箱一体化运输及多式联运系统中大量应用。第二,海关、外贸和港口均建立了本部门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但是不同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接口,所以信息共享方面仍然需要完善。第三,缺乏全称的在线跟踪技术。第四,信息技术和装备水平的标准化仍须进一步提高。4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运输一体化服务体系4.1构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一体化系统的原则4.1.1加强对交通运输的不同模式之间的无缝衔接集装箱运输一体化,首先必须有一个完善的基础设施。公路,港口,铁路,机场和其他交通衔接模式在于整合现有的物流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和建设综合物流基地。中国铁路已加快货运站,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布局,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铁路部门在这个过程中,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注重与当地的规划和其他运输方式,努力扩大供应和物流功能,要素集中的辐射的铁路网衔接,聚集在一起,实现大规模的铁路货运和个性化的物流服务的有机联系。在未来的规划和实施过程中,铁路部门要继续争取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欢迎本地企业存在的铁路物流中心的规划和建设。当地的物流中心,铁路也将采取主动靠拢的延长线一起去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多式联运通道。4.1.2大型港口大力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多式联运一体化需要支持大容量的通道。海运和铁路具有运量,成本低,共同的特点,一个是最重要的海运运输模式,另一种是内陆运输的主要工具,两者相辅相成。许多欧洲国家通过实施海铁无缝连接,大型集装箱船和集装箱列车,大容量的收集和分销渠道,承担港口集装箱运输的15,并实现35的目标移到攀升。中国的海上和铁路运输的比例远远低于这个水平。为此,铁路部门要加强与港口,航运企业的合作,并充分发挥的铁路连接港口的优势,围绕十大港口的海铁联运精品列车的开行,扩大列车的范围和数量,覆盖的主要港口和内陆城市的集装箱海铁联运,海铁联运集装箱运输的便捷通道,采取灵活的价格措施,港口集装箱量成为最直接的增加铁路运输,最重要和最现实的增长点。4.1.3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多式联运的需求,通过资产纽带的整合。发展多式联运,可以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整合所有有关各方的利益,愿望。加快发展多式联运,一体化经营,我们必须充分调动参与各方的积极性,这将行动真正统一的共同利益,通过债券资产,无疑是一种有效的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在发达国家的船公司,投资兴建港口和铁路,铁路公司,港口码头和道路运输企业,形成双方共赢强大的战略合作。随着中国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集装箱铁路运输已引进战略投资者,多式联运业务正在迅速增长。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铁路部门需要做好以下两个任务:第一,通过以建立更加开放的投资和融资平台,支持和吸引国内外物流企业要进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第二是做好中国的铁路运输市场和港口,航运企业,道路运输企业的创新模式。4.1.4要加快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多式联运一体化离不开IT支持。港口,航运企业,铁路,民航,道路上建立独立的信息系统,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必须依靠一个统一的,规范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铁路和港口的大连和其他有关部门在这方面已经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在一个公共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实现了无缝的衔接,简化手续的货物,降低集装箱停留时间,提高效率海运和铁路运输。铁路部门将按照统一规划,做更好的工作与港口,航运,海关电子数据交换,采用多种方式,为合作伙伴和客户提供集装箱运输信息服务,不断提高协同运作效率和服务质量。4.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运输一体化框架结构设计图4.1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一体化框架图Fig. 4.1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Zone container integration framework map4.2.1公路集装箱运输网络系统布局规划根据运输方式、社会物流的流量走向、经济区域等的实际情况,结合集装箱运输的合理区段选择原则,大致可以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划分为若干集装箱合理化网络区域,并以此为基础深入研究实现社会物流集装箱化的问题。根据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四大经济圈,分别是烟威经济圈、青岛日照经济圈、东营黄河口经济圈、潍坊经济圈,在这四大经济圈内,形成以公路为主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各个经济圈内经济联系密切,集装箱流转量较大,运输距离近,公路具有灵活机动的特点,具备经济效益明显、效率高、运输环节少、机动灵活的优势,有利于实现门到门运输。因而在四大经济圈内主要完善以公路为主体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图4.2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中转站点区域选择示意图Fig. 4.2 Shandong Peninsula Blue Economic Area transit site area to select schematic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中的四大经济圈之间的货流联系应当以形成公路铁路兼有的集装箱运输网络体系。其中青岛日照经济圈距离其他三大经济圈距离适中,属于公路和铁路合理的运距范围。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公路和铁路可以相互竞争,通过竞争,铁路和公路的优势都将有效的发挥出来。由于集装箱运量大增加,铁路和公路集装箱运输都会得到较好的发展,最终形成以公路和铁路相互协调的集装箱运输网络。4.2.2集装箱中转站点布局区域的选择在集装箱运输合理化网络区域内,综合分析比较社会经济特点、国土资源,比较产业结构等相关要素的现在和发展前景,以运输节点为预选区域中心的排列顺序。由此,可以选择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运输中转节点布局备选区域为3个地区:一是以青岛为核心的青岛日照经济圈,该地区是山东省蓝色经济区的核心经济圈,经济水平最为发达,辐射这个山东省,对外辐射国内各大港口和世界各大港口。二是以烟台威海为核心的烟威经济圈,该部分区域以制造业为重点,经济较为发达。三是以东营潍坊为核心的经济圈,该部分地区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相对较后进和重点开发的区域,有一定的工业规模,资源潜力较大。24.2.3集装箱中转站点的城市选择集装箱运输中转城市设置的选择,涉及到较多的比较因素。为了能够鲜明、直接的说明情况,采用集装箱中转站店所在城市的重要程度指数作为比较因素。经过计算,得出青岛、潍坊、烟台、威海、东营、滨州、日照七个城市的集装箱运输中转站点作为备选城市。同时,采用相关的动态聚类方法和结点模型理论,以国民生产总值、外贸进出口额、货运总量、集装箱办理量等能够反映经济规模和运量规模的指数进行评判,对路网连接强度、主干线长度、路网水平等能够反映交通基础设施情况的指数进行评比和选择。最终的出结论,建议选择的重点城市是青岛、烟台、潍坊、东营四个城市。并且根据上述的预测结果,规划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集装箱中转站分类如下:集装箱中转枢纽站青岛;集装箱一级中转站烟台、潍坊、东营;集装箱二级中转站滨州、日照、威海。图4.3 山东半岛集装箱中转站规划图Fig. 4.3 Shandong Peninsula container depots plan集装箱货运站的选择则根据各个区域的需求以及公路铁路办理条件,在货物适量的情况下酌情设置。4.3信息化公共服务系统的搭建公共信息传输平台、集装箱运输,必须是以EDI技术为基础。中国的EDI系统的产业发展,区域发展,上海的EDI系统在跨部门和跨界应用取得了显着的成就。 但是,EDI技术也有一些缺点,如需要使用专用网络,制定严格的标准包和语法规则,并购买转换软件,工作终端设备。因此,在公共信息传输平台的建设,一方面,采取新技术的优势,从传统的EDI网络的EDI,XML的EDI的发展,以克服的固有缺陷;另一方面应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信息平台,内陆运输企业、货代、货主提供一个统一的接口连接,并通过信息平台和EDI系统,以简化内陆的EDI用户的成本。重点建设集装箱跟踪系统,网络和管理中心。动态和监管跟踪旅游箱货物的基于位置的服务,使用全球定位系统和无线通信技术。信息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集中建设网络和管理中心,集装箱跟踪系统,设备租赁终端的内陆承运人和位置信息发送的业务通过公共信息传输平台,可满足车辆震动和船只的跟踪和定位,但也以避免重复和经营规模,以降低成本。同时,在各个部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内部连接。5集装箱运输组织流程优化设计5.1现行业务流程分析5.1.1目前场站集装箱办理的业务流程目前,车站办理集装箱业务仍然需要货主或者托运人到车站办理,车站的集装箱业务办理流程为:(1)车站工作人员受理货主填写的货物运输托运单,并通知货主领取空箱或者站内装箱;(2)货运制票员打印出货票;(3)货主交清运费、装卸服务费、保险费等费用后,就将铅封好的集装箱堆放于货场;(4)同时货运员电话向公司调度员请求车运货;(5)待运输计划得到审批后进行集装箱装车并发送;(6)货物托运人将领货凭证交与收货人;(7)收货人可以在到站营业厅查询集装箱是否运到;(8)集装箱运到后,车站通过电话、明信片或者车站通告等形式通知收货人领货;(9)收货人凭领货凭证到到站办理交付手续。3集装箱站各项业务流程图分析如下:(1)集装箱发送门到门运输流程图见图5.1。图5.1 集装箱门到门运输作业流程图Fig. 5.1 container door-to-door transport operations flowchart站内装箱流程图见图5.2。图5.2 集装箱站内装箱运输发送作业流程图Fig. 5.1 Container transportation to send the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operations flowchart空箱发送流程图见图5.3。图5.3 集装箱空箱回送作业流程图Fig. 5.3 Empty Container loopback operations flowchart(2)集装箱到达门到门运输重箱到达流程图见图5.4。图5.4 集装箱门到门运输到达作业流程图Fig. 5.4 container door to door transport to reach the operating flowchart站内掏箱集装箱到达流程见图5.5。图5.5 集装箱站内掏箱运输到达流程图Fig. 5.5 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 dig container transport to reach the flow chart空箱到达流程图见图5.6。图5.6 集装箱空箱到达流程图Fig. 5.6 empty containers arrive flowchart(3)集装箱中转整车(或非整车、有倒装作业)集装箱中转流程图见图5.7。图5.7 集装箱中转运输作业流程图Fig. 5.7 Container transshipment operations flowchart5.1.2目前集装箱办理业务流程存在的问题(1)由于普通货运站存在整车、零担、集装箱等不同种类货物运输形式,导致作业管理流程复杂。(2)车站、集装箱调度、货主之间仍使用单证进行传输信息,网络相互未能实现联网,导致信息不能及时传递,效率低下,并且不能实现如网上申请、受理、运费支付等电子商务业务。(3)目前存在集装箱站虽然从传统货物运输分离出来专门办理集装箱运输,但是如今仍处于转型阶段,公司与铁路局对人员管理还存在未解决的问题;各集装箱站站场、设备等软、硬件设施不能适应现在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车站实现信息化、电子化的水平还处于低级阶段,从而制约了信息、货物的快速流动以及流程的通畅无阻。(4)现行集装箱作业主要还是铁路箱作业及在铁路线上单纯运输,没有考虑国际箱多式联运作业处理以及统一使用EDI、电子商务、物流技术等。如何与外部系统和国际模式接轨,使得铁路集装箱的信息化管理与公路、水运等部门相比。有很大差距。(5)现行集装箱管理模式是建立在以整车、零担、集装箱的统一作业模式下的管理体系,对于集装箱运输管理来说,重点并不突出、并且这种管理模式是建立在手工作业的基础上,已经不能满足集装箱运输管理现代化的要求。5.2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再造实施途径及措施5.2.1基于一体化组织的集装箱作业流程再造实施途径(1)信息化建设信息系统的建立是企业业务流程再造的基础。集装箱站信息系统的目的是为了拓宽铁路与客户以及内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渠道,及时准确采集客户需求信息以及集装箱、车辆、货物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和共享,实现集装箱运输业务流程通畅与无缝连接工作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避免人力、时间和延期造成的浪费,最终完成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快速与门到门,增加运输企业效益。(2)组织构建在业务流程的再造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围绕流程,重新设计其组织的结构,产生新的以流程为中心的组织结构。基于流程的组织应当是以业务流程为主干,以职能服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