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 Class和识别码.doc_第1页
IP Class和识别码.doc_第2页
IP Class和识别码.doc_第3页
IP Class和识别码.doc_第4页
IP Class和识别码.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P Class和識別碼 正如您所見到的IP地址是四組用“.”分開的十進位數字我們稱每組數字為一個“octet”這樣的格式被稱作“Dotted quad”。其實每一組都是一個8-bit的二進位數字(使用十進完全是為了遷就人類的習慣)合共起來就是一個32-bit的IP地址了亦即是IP v4 (Version 4) 版本的地址現在IP v6 (使用128-bit的IP地址)也正如火如筡的開發中。 如果您記得我們前面在“網路概論”裡面討論IPX地址的時候所提到的Internal和External地址的話您應該知道Internal地址是用來識別主機的而External地址則是用來識別網路的。IP地址其實也有這樣的功能只不過將網路的識別碼和主機的識別碼放在單一的IP地址上面了。 不過在區分Net ID和Host ID之前先讓我們認識一下IP地址的分類(Class): 如果我們將IP地址全部用二進位來表示的話每個octet都是8-bit如果不夠8-bit的話則往左邊填上0直到補滿為止。這時候你再看看最左邊的數字是以什麼為開頭的 如果是以“0”開頭的這IP是一個A Class的IP 如果是以“10”開頭的這是一個B Class的IP 如果是以“110”為開頭的則屬於C Class的IP 相信您知道為什麼我們在一開頭就學二進位換算了吧如果您不懂得如何換算您也可以死記由1到126開頭的IP是A Class由128到191開頭的IP是B Class 然後由192到223開頭的則為C Class。顯然易見用二進位來識別IP Class比較容易您不覺得嗎 好了當我們識得區別IP的Class之後我們就可以知道IP的Net ID 和 Host ID了 A Class的IP使用最前面一組數字來做Net ID其余三組做Host ID B Class的IP使用前面兩組數字來做Net ID另兩組做Host ID C Class的IP使用前面三組數字來做Net ID剩下的一組做Host IDIP位址的結構:IP位址是32位元的數字它分成兩個部份:網路號碼(Network ID)和主機號碼(Host ID)。位址分為四欄每欄為一個Byte(8個位元)分別以點作區隔。每欄的位址範圍從0至255這種寫法的位址就叫做小數點十進位記號法(dotted decimal notation)。在發展IP位址時定義了位址的三個等級:A級B級C級即一般所稱Class AClass BClass C的IP位址。如果IP位址第一個Byte的第一個位元為0即0xxxxxxx形式(其中x表示為0和1之任一值)我們稱為Class A網路如第一個Byte的前兩個位元為10即10xxxxxx形式稱為Class B網路最後Class C網路其第一個Byte之前三個位元為110即110xxxxx形式。Class A使用第一個Byte表示網路號碼其餘三個Byte表示為主機號碼Class B使用前兩個Byte表示網路號碼後兩個Byte表示主機號碼Class C使用前三個Byte表示網路號碼後一個Byte則表示主機號碼。網路號碼部份若以二進位表示其中8個位元全為零或全為者不能做為網路位址。例如:1. Class A網路由1.x.x.x到126.x.x.x(0.x.x.x與127.x.x.x為全零或全故不能使用)共有126個Class A網路。2. Class B網路由128.1.x.x到191.254.x.x(128.0.x.x與191.255.x.x不能使用)共有16382個Class B網路(即642562個)3. Class C網路由192.0.1.x到223.0.254.x共有2,907,150個Class C 網路(即322562562個)。 Class A網路因有三個Byte做為主機號碼故有16,777,214(即2562562562)個位址可供電腦使用因此Class A通常是給國際性企業或政府機構使用例如IBM使用的是9.x.x.x之Class A網路可用的主機位址為9.0.0.1到9.255.255.254共有16,777,214個位址。Class B網路雖不如Class A網路那麼巨大但規模仍相當可觀。每個Class B網路大約能擁有65000台主機Internet最多可支授16382個Class B網路Class B網路通常使用在某些大學或較大型的公司。Class C網路則小多了Internet上共有超過兩百萬個此類小網路大部份連上Internet的網路都為此類Class C網路都 只能有254台主機其中0和255被保留。前面曾題到,並不是所有IP位址的網路號碼和主機號碼都可被使用,在這裡對此做個說明。在網路號碼部份,有兩個Class A網路的號碼,0和127,被保留作特殊用途;網路0指的是預設路徑,而網路127是繞回位址(loopback address)。預設路徑是用來簡化IP必須處理的路徑資訊。繞回位址則是讓當地主機與遠地主機的位址能以相同方式處理,這可簡化網路應用程式。在設定主機時,我們會用到這些特殊網路位址。在主機號碼部份,主機號碼0和255都被保留;主機號碼設定為0時,指的是網路本身。設定為255時,代表的是廣播位址;廣播位址是用來向一個網路上所有主機,同時發送訊息。 另外,虛擬IP位址範圍為: Class A: 10.0.0.0 10.255.255.255 Class B: 172.16.0.0 172.31.255.255 Class C: 192.168.0.0 192.168.255.255WAP英文: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WAP) 台灣: 無線應用通訊協定 大陸: 無線應用協議WAP是一種開放的標準無線應用通訊協定,主要是為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GSM) 與其它無線終端裝置提供無線通訊與資訊服務,未來將成為第三代行動通訊與行動多媒體的通用平台。WAP網站使用WML標記式語法,可以說是個人電腦上面網路瀏覽器 (Browser) 中所用的超文件標示語言 (HTML) 語法。隨著第三代行動電話 (G) 標準的逐漸確立,電信業者共同成立的無線應用軟體協定論壇(WAP Forum),希望藉著第三代行動無線技術傳輸影像及資訊 (Information) ,達到資訊無線的夢想,共同發展WAP的相關技術。利用WAP,消費者可以直接透過行動電話,從加值服務業取得網路 (Network) 資訊以及行動電話相關服務。閱讀新聞、網路購物、訂票等服務,都可以在行動電話上完成。WAP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行動電話的無線網路傳到手機上讀取簡化後的網站內容,雖然WAP可以支援HTML和可擴充標示語言 (XML) ,但WAP還是使用WML(Wireless Markup Language),使其可以利用輕薄短小的手機螢幕取代電腦螢幕,成為具有互動性質的工具。WAP1.2的版本已於2000年初公佈,WAP論壇也公佈了所有無線網路的全球無線通訊協定規格,未來,消費者可以透過WAP獲得行動電話製造商、資訊內容供應商、網路業者、應用軟體開發業者等的服務。近期推出可上網的WAP手機,有諾基亞 7110、易利信R320s 與R380、摩托羅拉L2000i 與p1088等。WAP要完全進入日常生活,需要以下三方面的配合,分別是:一、 資訊與服務供應商。二、 行動電話系統業者。三、 手機製造商。透過完整的內容與設備,才能使用WAP的服務。目前已推出支援WAP的手機廠商,也與新聞業界合作,故未來消費者將可在手機上看到當日的頭條新聞及重大消息。行動電話可以上網和網際網路服務供應商有相當大的關係,消費者只要在有支援WAP的手機上直接按功能表中的WAP功能即可使用,過程看似簡單,事實上許多關鍵性的問題已經由系統業者代為解決了;由於資料傳輸需要使用ISP撥接業者的服務,因此撥接的帳號 (accounting) 、密碼、ISP的撥接電話號碼以及網際網路通訊協定 (IP) 位址 (ADDR,ADRS) 在使用之前都已經設定,消費者無須煩惱設定程序問題,只要擔心每個月的電話費帳單之內的WAP費用是如何計算即可。關於國內各家行動電話業者的WAP服務內容項目以及收費計算方法,可以到業者網站查詢。GPRS英文: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GPRS) 台灣: 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技術 大陸: 通用分組無線業務GPRS是是由歐洲電信標準協會 (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s Standards Institute) 發展出來的,以全球行動通訊系統 (GSM) 為基礎,每秒能傳輸10萬位元(100KB)的資料封包,比現行同類通訊環境(電路交換技術)快上10倍,並具有類似虛擬網路的效果,可解決網路塞車的問題。未來在行動通訊的傳輸內容上,不再只有語音傳輸,還會包括影音資訊以及數據資料。GPRS是下一代的新通訊技術標準,是一種透過GSM泛歐數位式行動電話網路傳輸資料的最新科技,運用 封包交換 (Packet Switching) 的處理科技。使用封包技術進行資料傳輸的GPRS,在資料封包還沒有放到網路 (Network) 上時,網路的空檔可由其他使用者使用,讓網路資源獲得充分利用。它還具有瞬間連線與高速傳輸優點,可讓使用者利用筆記型電腦參加視訊會議,跟多媒體網站與類似應用進行互動。此外,GPRS也支援藍芽技術 (Bluetooth ) 、X.25通訊協定 (X.25) ,是邁向全球行動電話服務(Universal Mobile Telephone Service, UMTS)重大的一步。目前一般大哥大的上網速率只有9.6K,未來的行動電話服務上將不僅只有語音傳輸,會加入越來越多的數據資料傳輸,透過GPRS技術最高速率可達100K,而支援GPRS的手機只要一開機便已經連上網,GPRS的網路系統能充分利用網路資源,作最有效率的運用。GPRS為高速寬頻 (Broadband) 的無線行動通訊網路,可以降低阻塞與中斷情形的發生,不但比無線應用通訊協定 (WAP) 的速度來的快,而且擁有良好語音品質,對於商務人士或經常需要利用大哥大上網的人士而言,是非常先進的服務。WAP 與 GPRS 的結合那麼 WAP 要如何與 GPRS 結合呢?以下是其簡圖,為方便了解,只顯示封包實際傳輸部分節點: 一個 WAP Gateway / Proxy 可放在系統業者的 Intranet 或在企業的 Intranet 中。由於系統業者的 Intranet 及 GSN 節點連上同一個 IP Backbone,所以 ISP ( 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 能存在於系統業者的網域。而企業的 Intranet 一般可經由 Internet 或 Leased Line 存取。若是經由 Internet 則需要額外注意安全性的問題。如果沒有使用安全 IP 通道 ( IPSec ),那麼存取時還需要加上 WTLS ( Wireless Transport Layer Security ) 才可以。有時若經由 FR / ATM 的 VC ( Virtual Channel ) 通道,也能提供相同的安全連結來代替 IPSec。不過並非所有的 Intranet 均需如此高的安全需求。在 GPRS 上使用 WAP 可以說是比較直接自然的。 WAP 的使用者事先連結上 GPRS 的網路 ( SGSN ) 並且已處於準備( READY ) 狀態。此時搜尋到 MS ( Mobile Station ) 並且也能透過 SGSN 收到 Short Messages。當使用到一個 WAP 服務時,使用者會建立一個 PDP Context。PDP Context 的引發使得我們能從目前的 GGSN 得知 MS 的狀態。此外安全性的功能也在此時啟動。一旦進入封包傳輸 ( packet transfer phase ) 後,WAP PDU ( Packet Data Unit ) 附加於 UDP / IP 封包中傳輸,方法和 GSM CSD 使用的一樣,所有的 UDP / IP 封包直接從 MS 傳送到 WGP ( WAP Gateway / Proxy ) 端。更精確一點說,一開始 Mobile 產生的 IP 封包經由無線介面傳送到 BSS,然後再經由 Frame Relay 由 BSS 傳送到 SGSN,SGSN 與 GGSN 中間經由 IP Backbone 的網路轉換封包資料後,GGSN 把封包傳送路由到目的地主機,也就是 WGP。對於 Mobile 結束封包而言,GGSN 從 PDN 收到封包後,轉送到 SGSN。SGS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