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HNC J1001XX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HFC网络设计规范(讨论稿)1 Q/HNC Jxx-xxQ/HNC Q/HNC Jxx-xx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标准HFC网络设计规范Q/HNC Jxx-xx编制单位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部编制时间xx年4月Q/HNC Jxx-xx编制说明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三网融合推广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x65号文件中“加快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建设”的精神要求,为了提高有线电视网络的多业务承载能力,确保网络建设的标准化、规范化,同时控制建设投资成本,在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公司现有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借鉴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制定了本规范。 适用范围河南有线电视网络集团HFC网络设计规范适用于河南有线网络集团公司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市场、业务、维护、运营等方面的人员在开展工作时的指导和参考。 特别申明本规范如与将来集团公司颁布的基础网络建设规划内容存在差异,以最新颁布版本为准。 本系列规范为河南有线企业标准,非经许可、不得外泄。 经本公司授权后,相关技术厂商和实体可以参照和引用本文档,对于本文档所发生的内容变更,本公司没有另行通知的义务。 对于本文档的不妥之处,本公司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随着光进铜退的趋势,HFC网络中的光节点逐步向用户靠近,同轴电缆的长度逐渐缩短。 HFC网络架构正逐步向N+0架构过渡,与HFC相关的新技术、新设备正不断涌现和快速发展。 HFC网络天然具有广覆盖、大容量、低成本的特点,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基于同轴电缆的HFC网络仍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 基于HFC网络的Docsis体系经历了Docsis1. 0、Docsis1. 1、Docsis2. 0、Docsis3. 0、Docsis3.1标准的演进,xx年将会发布基于全双工的Docsis3.1标准。 Docsis技术的带宽承载能力将会达到对称的10Gbps,Docsis技术使用的频率将会从860MHz增加到1.2GHz,未来会达到1.7GHz以上。 有线电视运营商在面临视频用户流失,主营收入下降的残酷现实下,除了拓展业务范围,重视市场竞争之外,必须重新考量有线网络的价值,在网络建设中选择适合HFC网络的成熟技术,注重网络设备的产业生态成熟度。 本设计规范立足于HFC网络架构趋近于FTTB(光纤到楼)的现状下,采用基于RFoG技术的光机进行无源汇聚回传的方式,前端机房初期部署低成本的CMTS头端设备,从而在广覆盖、低渗透率的前提下能够提供大带宽业务。 本规范遵循以下原则制定1.低成本基于当前有线电视宽带业务渗透率较低,网络投资存在成本沉淀的现状,在网络建设中,必须在保证网络质量的前提下,适当控制建设成本,降低建设投资。 2.高带宽系统输出口设计带宽必须提供100Mbps的接入能力,并且易于升级到500Mbps、1000Mbps。 3.简结构网络结构要简单,网络模型统一,易于调试、维护、管理。 4.易扩容网络可根据业务的发展,易于升级、扩容。 5.可演进网络应具备向N+0结构、DAA架构演进的能力。 1Q/HNC Jxx-xx第二章HFC网络系统概述1.HFC系统的组成和架构双向HFC系统一般包括信源系统、一级传输网系统、分前端分配系统、二级传输网系统、电缆分配网系统。 基于Docsis技术的HFC网络系统的基本架构如下图-1所示窄播应用下行光站光站广播信号光站光站CMTS回传光站网络控制系统光站HFC网络系统示意图图-1HFC网络系统示意图2.HFC网络各系统的定义本规范主要包括分前端分配系统、二级传输网系统、电缆分配网系统。 各系统的定义如下2.1.分前端分配系统分前端机房分为HUB机房和RDC机房。 分前端机房(HUB)负责城域内划定服务区域内的电视信号的接收、中继和分配,负责服务区域内数据业务的汇聚和分发。 远端接入机房(RDC)是指在远离分前端机房(5公里)的服务区域(或乡镇)构建小型接入机房,实现对周边区域(3万户)业务的覆盖。 前端分配系统包含正向分配子系统、反向分配子系统。 2Q/HNC Jxx-xx2.2.二级传输网系统二级传输网系统包括从分前端机房(HUB)分配子系统输出口到小区光节点设备之间的ODN网络和设备。 2.3.电缆分配网系统电缆分配网系统包括从小区光节点射频输出口到用户端系统输出口之间的电缆分配网和设备。 3Q/HNC Jxx-xx第三章前端分配系统有线电视网络承载的业务在分前端机房主要分为广播业务、窄播业务(包含视频和数据)、数据业务(商企用户)。 1.前端分配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分前端机房的主要设备包含CMTS头端、EQAM、数据交换路由设备、OLT、光放大器、正向光发射机、反向光接收机、波分复用器、射频混合模块等。 根据物理介质的属性,前端分配系统包含射频分配子系统和光分配子系统。 2.射频分配子系统正向射频分配包含对窄播信号(EQAM,Docsis)的射频混合、分配。 反向射频分配包含对反向射频信号(Docsis)的调整、混合、分配。 2.1.设计原则在前端射频子系统的规划设计中要考虑以下设计原则?必须考虑EQAM和Docsis QAM混合的功率电平,确保合适的复合功率驱动光发射机。 必须考虑射频混合部分的信号插入和分配的便捷性。 必须采用机框式可调衰减器的射频混合模块。 反向射频混合部分必须考虑光接收机到CMTS上行端口的链路损耗。 反向光接收机必须为低功率光接收机。 参考拓扑2.2.通用的正向射频分配子系统的拓扑图如下图-2所示CMTS下行1EQAM组19904F窄播光发87dB预留-8正向射频分配子系统图-2正向射频分配子系统4Q/HNC Jxx-xx通用的反向射频分配子系统的拓扑图如下图-3-20dB反向光收1#反向光收2#反向光收3#18dB18dB9904R-8CMTS上行口60dBuV18dB反向射频分配子系统图-3反向射频分配子系统3.光分配子系统由于广播信号一般在主前端机房生成并并通过一级传输网分发至各分前端机房。 因此分前端机房的光分配子系统仅包含广播信号的放大、分配,窄播信号的转换,广播、窄播信号的复用,反向光信号的接收等。 3.1.设计原则3.1.1.光波长的选择全网统一考虑广播信号的波长可选为ITU28ITU31任一波长,即1554.94nm、1554.13nm、1553.33nm、1552.52nm任一波长。 窄播波长可选为ITU20ITU27任一波长(1561. 42、1560. 61、1559. 79、1558. 98、1558. 17、1557. 36、1556. 55、1555.75nm)。 窄播波长推荐使用ITU 26、ITU27。 3.1.2.光发射机的选择窄播光发射机考虑采用全频道直调式发射机,发射机工作频宽为1GHz,工作波长符合ITU标准波长,输出光功率10dBm。 3.1.3.光功率的设计由于广播信号和窄播信号承载在不同的波长上,因此广播信号和窄播信号混合必然是两个波长的叠加。 波长的叠加必须考虑光接收机的检波效率,因此必须设计好广播、窄播信号光功率的差异,根据经验一般设定广播信号光功率比窄播信号光功率高6dB左右。 3.2.参考拓扑通用的光分配子系统的拓扑图如下图-45Q/HNC Jxx-xxEDFA广播下行CMTS下行1EQAM组19904F-8窄播光发87dB10dBm-7dB预留射频分配子系统OLT光分配子系统图-4光分配子系统6Q/HNC Jxx-xx第四章二级传输网系统二级传输网实现各类业务在分前端机房和光站之间的双向传输,是城域范围内实现各类业务内容传送、分发的平台。 二级光传输网的设计方案必须有一定的前瞻性,既要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充分保护已有网络投资,并尽可能的降低网络建设、改造成本,又要与时俱进,吸收新技术发展带来的成果,并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级传输网系统包括从分前端机房(HUB)分配子系统输出口到小区光节点设备之间的ODN网络和设备。 1.正向光传输子系统二级传输网中的正向光传输系统主要完成HFC网络信号(包括广播和窄播信号)从分前端机房到光节点的传输。 广播和窄播Overlay的信号在分前端机房复用分配后注入到光纤中,光纤信号在园区ODC重新进行分配,之后馈送到光节点设备。 1.1.系统拓扑结构通用的正向光传输子系统的拓扑图如下图-5光8分路EDFA广播下行16dBmFN-1#1CMTS下行1EQAM组19904F窄播光发87dB10dBm-7dB预留-8FN-8#8射频分配子系统OLT光分配子系统园区ODC正向光传输子系统图-5正向光传输子系统7Q/HNC Jxx-xx1.2.园区ODC的设计在有线电视行业中,原则上一台窄播光发射机覆盖的区域称为一个业务服务组,即ServiceGroup(简称SG)。 一个SG内的用户共享指定的下行窄播频率资源。 根据业务流量模型和频率资源分配情况,本规范中一个SG覆盖的用户数量模型为2400HP。 一个SG覆盖的用户不局限于在一个小区,原则上应该在临近区域。 我们在相对中心位置的小区构建园区ODC(也称为业务汇聚点)。 园区ODC作为该SG覆盖区域的光纤汇聚、信号分配中心。 园区ODC的形态可以是园区机房、园区综合机柜等建筑形式。 1.3.光节点的设计目前各地市新建住宅小区基本以高层楼房为主,在FTTB的建设思路下,平均一个光节点设备的覆盖用户数量在100HP左右。 光节点(FN)是HFC网络光缆和电缆的汇聚点,实现了下行光信号向射频电信号的转换,及反向电信号向光信号的转换。 原则上光节点是HFC网络中面向用户的最近的有源传输设备。 要求光节点最低支持1GHz频宽。 要求光节点反向光发射机采用RFoG技术,此类型光机可称为R-ONU。 1.4.分光比及功率的设计下行光信号的分配采用二级光分配的结构,第一级分光位于分前端机房,一般使用4分路;第二级分光位于园区ODC,一般使用8分路。 分前端机房覆盖的半径一般不超过5公里。 广播、窄播复用前的光功率及链路损耗计算参考下表-1模型表-1正向光链路损耗表复用前功率dBm1610链路距离Km5链路损耗dB-1.5器件损耗1dB类别广播窄播接收光功率dBm-3.5-9.5-181器件损耗包含复用器、4分路、8分路器的插损。 注1.5.光纤资源的设计对于一个2400HP的SG,原则上设计12芯光纤由分前端机房直通到园区ODC,平均每200户1芯光纤。 其中4芯光纤用作下行,4芯光纤用作回传,48Q/HNC Jxx-xx芯光纤用于数据业务。 从园区ODC到每个光节点(FN)设计至少4芯光纤,1芯用于下行,1芯用于回传,2芯预留。 2.反向光传输子系统二级传输网中的反向光传输系统主要完成HFC网络信号(反向光信号)从分光节点到分前端反向光接收机的传输。 本规范涉及到的光节点(FN)设备均采用RFoG反向光发射机。 2.1.系统拓扑结构通用的反向光传输系统的拓扑图如下图-6FN-1#1光8分路1CMCCMT S8FN-8#8CMTS123456789904RFRFoG9#-16#反向光传输系统12345678RFoG17#-24#图-6反向光传输子系统2.2.反向光发射机的选择光节点(FN)的反向光发射机采用RFoG技术,工作在突发模式,根据CMTS上行通道TDMA的工作机制,任一时隙,仅有一台CM处于工作状态,也意味着仅该CM所在的光节点的反向光发处于打开状态,其它反向光发射机处于关闭状态,这使得只有该光节点的反向通道噪声能回传到CMTS的上行端口,使得噪声域的范围极大减小。 另外,即使CMTS上行端口采用多信道或信道绑定,在Docsis3.0的工作模式下,最多有4个频点工作,也即最多有4个光节点反向光发处于打开状态,反向通道的噪声域最多扩大到4个节点。 9Q/HNC Jxx-xx此外为了避免上述多个光节点同时打开反向光发射机而引起OBI干扰,针对同一反向汇聚组内不同的光节点的反向光发射机规划了不同的波长。 建议8个光节点设为一个反向汇聚组,此8台光节点的反向光发射机分别使用8个不同的波长,可采用CWDM波长或DWDM波长。 8个波长无源汇聚后传回分前端机房的反向光接收机。 CWDM可选波长为 1430、 1450、 1470、 1490、 1510、 1530、 1550、1570nm。 DWDM可选波长为161010nm之间。 2.3.反向光链路损耗一个反向汇聚组无源混合8个波长,对应8个光节点反向光发射机。 表-2反向光链路损耗表反向接收光功率dBm-11发射功率dBm2链路距离Km5链路损耗dB-1.5器件损耗2dB-11.52器件损耗包含1个8分路器的插损。 注10Q/HNC Jxx-xx第五章电缆分配网系统电缆分配网是HFC网络最末端的部分,是有线电视网络最有行业属性特点的部分。 同轴电缆仍然是一种高质量的、大带宽、长寿命的传输介质,同轴电缆在HFC网络中仍然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电缆分配网系统包括从小区光节点射频输出口到用户端系统输出口之间的同轴电缆和设备。 在电缆分配网的设计规范的关键要点在于结构设计、电平设计、器材要求。 1.电缆网络结构设计要求1.1.星型分配原则光节点下的电缆分配网一般要求采用无源入户的方式,对于特殊的要求可适当增加一级双向放大器。 有源节点(光节点或放大器)下的电缆分配网一般采用2级分配结构,即单元间分配和单元内分配。 2级分配结构一般采用全星型拓扑结构,单元内分配采用集中分配器。 对于农村等分布稀疏的区域可适当采用星、树混合型分配结构。 有源节点至用户入户端不宜超过5个电缆接头。 1.2.汇聚均衡原则电缆分配网的设计原则上要遵守汇聚均衡原则和30dB法则。 汇聚均衡即保证回传通道的链路损耗的均衡性。 从系统输出口(每一用户终端)回传到最近的一个有源设备(放大器或光节点)的反向输入端口的链路损耗基本相同,损耗差异最大不许超过6dB。 用户入户点(多媒体箱)至有源节点的反向输入端口的链路损耗一般控制在30dB左右。 1.3.单位增益原则当光节点下存在电放大器的情况时,从下一级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口到上一级节点设备的反向输入端口之间的反向信号功率的增益应该为0dB,即“单位增益”。 也即下一级反向放大器模块的增益是为了补偿到上一级节点设备之间的链路损耗。 2.电缆网络电平设计要求根据对HFC网络频谱资源的规划要求,未来要充分利用860MHz以上的频11Q/HNC Jxx-xx率资源,在电缆网络电平设计中至少要支持到1GHz频率。 用户入户(多媒体箱)正向电平(数字信号)设计为65dB4dB。 用户终端盒输出口电平至少为614dBV。 用户终端盒为内部带2分配器和高通滤波器的有DP TV口的用户盒。 根据近年来网络建设实践经验,用户终端盒可不做设计,在用户开通业务时另行安装。 3.电缆网络器材要求电缆分配网中从有源节点(光节点或放大器)到集中分配点之间的电缆需采用聚乙烯物理发泡-7双屏蔽同轴电缆。 从集中分配点到用户末端的电缆宜采用聚乙烯物理发泡-5双屏蔽同轴电缆。 一级分配点的分配器可采用4分配以下规格。 二级分频点的分配器可采用集中12分配器。 各类型的同轴电缆、分配器需支持1GHz频率,建议支持1.2GHz以上频率。 原则上在新建网络中废止-9和-12同轴电缆的使用。 对于存量网络的改造,可充分利旧原有电缆。 所有电缆接头必须采用轴向纵压同轴电缆接头。 12Q/HNC Jxx-xx第六章网络设计模型1.新建网络1.1.新建网络设计模型1.1.1.系统拓扑模型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模型拓扑图(100HP/RFoG)分前端机房园区ODCRFoG1#1RFoG光机+分配网InF2R0A2B2A3B3F1R1In广播下行A1B1C1R2InIn12In9904FFInCMTS光8分路CMCCMT S8C2InR4R3C3RFoG8#8In9904RF12345678RFoG9#-16#OLT光8分路12345678RFoG17#-24#模型描述 1、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2、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3、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4、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5、R 0、R 1、R 2、R3为各点的反向通道电平。 图-7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拓扑图1.1.2.模型描述?SG规模覆盖2400HP?共设计24台RFoG型光节点,每台RFoG光机覆盖100户。 ?每8台RFoG光机无源合波为1组;分别使用8个不同波长。 ?每组回传到1个反向光接收机;三组光接收机射频混合后回传到CMTS。 ?从分前端机房到园区ODC设计12芯光纤,4芯用作下行、4芯用作回传、4芯用作数据。 1.1.3.各点位功率设计要求13Q/HNC Jxx-xx?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R 0、R 1、R 2、R3为各点的反向通道电平。 表-3正向通道各位置的光功率位置A1功率dBm A1B116-910B21(1-2)损耗dB A2位置A2功率7-10.5B3-9.5(2-3)损耗dB位置A3功率dBm A3-3.5表-4反向通道各位置的光功率位置C1功率dBm C12(1-2)损耗dB-10.5位置C2功率dBm C2-8.5(2-3)损耗dB-2位置C3功率dBm C3-10.5表-5正向通道各位置的射频电平位置F1电平dBuV96102107110(1-2)损耗dB30.336.439.2143.1位置F2电平dBuV65.765.667.7966.9频率200MHz550MHz860MHz1000MHz表-6反通道各位置的射频电平位置R0电平dBuV105(0-1)损耗dB-30位置R1电平dBuV75(1-2)损耗dB20位置R2电平dBuV95(2-3)损耗dB0位置R3电平dBuV95(3-4)损耗dB-35位置R4电平dBuV60频率50MHz注R2为激光器的激励功率。 R2和R1之间的损耗为反向通道的净增益。 R3为反向光接收机的输出电平,通过调节反向光接收机的衰减进行控制。 14Q/HNC Jxx-xx1.2.新建网络扩容模型对于网络扩容可采用渐进式的扩容方式。 方式一SG拆分对于渗透率较高,现有CMTS头端无法满足负荷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增加CMTS端口,拆分服务组的方式进行扩容。 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模型拓扑图(100HP/FN)扩容方式一SG拆分分前端机房园区ODCRFoG1#1RFoG光机+分配网InF2R0CMA2B2A3B3F1R1In广播下行9904FFA1B1C1Tx1R2InIn1Tx29904FF2InCMTS-2InCMCCMT S光8分路8InCMTS-1CMCCMT SC2R4R39904RFRFoG8#8C312345678In9904RFRFoG9#-16#OLT光8分路12345678RFoG17#-24#模型描述 1、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2、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3、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4、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5、R 0、R 1、R 2、R3为各点的反向通道电平。 图-8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扩容方式一SG拆分15Q/HNC Jxx-xx方式二小C下沉对于部分渗透率极高,可采用小C下沉到园区的方式进行扩容,具体需要更换光节点为CMC一体机设备。 通过PON通道汇聚到前端机房,不再使用窄播下行及模拟回传通道。 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模型拓扑图(100HP/FN)扩容方式二小C下沉分前端机房园区ODCRFoG1#1RFoG光机+分配网InF2R0CMA2B2A3B3F1R1In广播下行9904FFA1B1C1Tx1R2InIn1Tx29904FF2CMTS-2ORxCMCCMT SCMCIAMDocsisMoudleIn光8分路C2CMTS-1InCMCCMT SONUR4R39904RFCMC-I型C312345678InIn9904RFRFoG9#-16#OLT光8分路12345678RFoG17#-24#模型描述 1、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2、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3、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4、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5、R 0、R 1、R 2、R3为各点的反向通道电平。 图-9新建网络CMTS集中部署系统-扩容方式二小C下沉16Q/HNC Jxx-xx2.EOC网络升级改造设计模型2.1.EOC网络现状模型下图-10为现有EOC网络拓扑示意图。 该设计模型一台窄播发射机服务一个SG,一个SG覆盖2400HP,32个光节点,每个光节点对应一台CBAT三合一局端设备,每组光节点覆盖75HP。 EOC网络系统模型拓扑图(75HP/FN)分前端机房园区ODCFN1#F1R1WOCPLCPLCTVIn光机/CBAT+分配网InF2R0UA2B2A3B3广播下行EQAM下行Tx19904FFWOCA1B1InONUInCBAT1#光8分路OLT模型描述 1、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2、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3、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4、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图-10EOC网络系统拓扑图17Q/HNC Jxx-xx下图-11为现有CBAT结构示意图2TV1TVPLC PLCTV电源模块WOC WOCS6S3S5S4EOC-1TV2S8EOC-21WOC-2S7WOCEOCS2S1WOC-1AUXCONSOLE口(本地管理)RFRFUPLINK光口WOCPLCONU交换控制板SLOT4SLOT3SLOT2SLOT1SLOT0图-11EOC网络CBAT结构示意图18Q/HNC Jxx-xx2.2.EOC网络升级改造模型EOC网络的升级改造方案采用在广覆盖的前提下进行CMTS集中部署的方式。 本方案旨在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的前提下,通过增加部分模块或设备实现。 具体方案是增加CMTS头端设备及反向回传接收设备,对CBAT设备进行改造,通过增加RFoG反向光发射模块来替代原有的PLC模块。 下图-12为EOC网络系统改造拓扑图EOC网络系统模型拓扑图(75HP/FN)-升级改造为CMTS系统分前端机房园区ODCFN1#In光机/CBAT/RFoG+分配网InF2R0CMA2B2A3B3广播下行EQAM下行Tx1WOCA1B19904FFWOCrRFRTxTVInONU1C1F1R1R2InCMTS-1CMCCMT SWOCWOCrRFRTxTVR4R3C3C2ONU8123456789904RFRFoG9#-16#光8分路12345678RFoG17#-24#OLT光8分路12345678RFoG25#-32#模型描述 1、A 1、A 2、A3为各节点的广播光功率。 2、B 1、B 2、B3为各节点的窄播光功率。 3、C 1、C 2、C3为各节点的反向通道光功率。 4、F 1、F2为光节点下各点的正向电平。 5、R 0、R 1、R 2、R3为各点的反向通道电平。 图-12EOC网络系统改造拓扑图19Q/HNC Jxx-xx下图-13CBAT改造结构示意图2TV1TVPLC PLCTV电源模块WOC WOCS6S3S5S4EOC-1TV2S8EOC-21WOC-2S7WOCS2EOCS1WOC-1AUXCONSOLE口(本地管理)RFUPLINK光口WOCONU交换控制板SLOT4SLOT3SLOT2SLOT1SLOT0图-13CBAT改造结构示意图20Q/HNC Jxx-xx附录A R-ONU技术要求A.1R-ONU的回传激光器开通和关断特性序号123时隙N/A N/A N/A R-ONU不得开通的功率R-ONU必定点亮的功率1R-ONU应该点亮的功率1采用脉冲RF信号(50%占空比,100ns周期),R-ONU不应该点亮的脉冲高电平时的功率采用连续脉冲RF测试信号(50%占空比,50ns ON,50ns OFF),在图A.1所示的T1时间段上,R-ONU应该点亮的脉冲高电平时的功率R-ONU不得关断的功率2R-ONU不应该关断的功率2R-ONU必定关断的功率从加载上RF开始计时,点亮到90%光功率所用的最长时间(读数到下方掩板相应位置)光功率10%90%上升所用最短时间(从下方掩板的10%计算到上方掩板的90%位置)光功率10%90%上升所用最长时间(从下方掩板的10%计算到上方掩11T3不能点亮太慢板的90%位置)。 如果光功率出现过冲,则需要将过冲消失的时间计算在内。 12131415避免误点亮动作T11不能关断太晚T12不能关断太快T13不能关断太慢持续90ns的单一独立脉冲不应点亮激光器的功率当RF移除之后(定义为RF掉到-8dBmV以下)计时到光载波下降为其稳定输出之10%(以上方掩板计算)的最长时间光功率从90%下降到10%的最短时间光功率从90%下降到10%的最长时间如关断的阈值大于-2dBmV,当突然出现小于等于600ns短暂的RF输入功率下降到小于等于-8dBmV,则光功率不应下降到其原值的90%以下。 16T14不能出现错误关断对于同样的阈值,当突然出现大于600ns短暂的RF输入功率下降到小于等于-8dBmV,则光功率允许维持在其原值的90%。 如关断的阈值不大于-2dBmV,当突然出现小于等于400n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引流推广活动方案
- 焊工考试题 题库及答案
- 共性学法考试题及答案
- 公交操作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教学教案设计:安全用吸管
- 房产行业考试题及答案
- 企业培训需求分析工具员工成长支持
- 安全健康作业保障承诺书3篇
- 把握文章的内在逻辑:初中语文课文深度解读教案
- 医疗用品购销及设备租赁合同
- 2025至2030年中国密炼机上辅机系统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T CPSS 1013-2021-开关电源电子元器件降额技术规范》
-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无答案)
- 2024年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铣工赛项理论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
- 房地产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 资金分析师职业鉴定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三级筑路工(高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中职英语第三版第一册Unit1-Lesson1-课件
- 窗帘订购合同范本简单
- 人教版:生命生态安全六年级上册教案
- 抖音洗浴按摩足浴商家本地团购短视频直播运营策划方案【抖音本地生活运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