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名词解释 1、大众文化 答:大众文化是一种产生于 20 世纪城市工业社会、消费社会的,以大众传 播媒介为载体并且以城市大众为对象的复制化、模式化、批量化、类像化、平面 化、普及化的文化形态。 2、全球化 答:全球化(globalization)一词,是一种概念,也是一种人类社会发展的 现象过程。 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 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 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 贸易上互相依存。 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后, 随着全球化势力对人类社会影响层面的扩张,已逐渐引起各国政 治、教育、社会及文化等学科领域的重视,纷纷引起研究热潮。对于“全球化” 的观感是好是坏,目前仍是见仁见智。 3、文化产业 答:文化产业,这一术语产生于二十世纪初。最初出现在霍克海默和阿多诺 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之中。它的英语名称为 Culture Industry,可以译为文 化工业, 也可以译为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 形态, 影响了人民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国家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 同的理解。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 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 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 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 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4、 文化转型 答: 文化转型是指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替代旧的文化形态, 表现为文化的变革、 进步过程。 文化转型的实质是指特定时代特定民族或社会群体中主导性文化模式 的新旧转换过程。 文化转型一般是指大的历史尺度上所发生的主导性文化的根本 转变。 研究文化转型的一般规律、 特点, 对于创新文化建设, 构建优良文化生态、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将有积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简答题 1、简述文化与身份认同。 答:身份认同(identity)是对主体自身的一种认知和描述,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 化认同、国家认同。由于文化主体之间的不同所以需要主体的身份认同,文化主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导致了身份认同的嬗变。身份认同主要是文化认同问题,主要由主体的个体属性、历 史文化和发展前景组成。 身份认同感和身份认同度则表征个体在诸多文化个体间的身份确认 度。这个词语如今主要出现于哲学、文学、人类学、社会学、电影等方面。建筑领域中除了 用于建筑师作为文化个体来讨论,而对于建筑物则极少有引用。 2、简述方言、民族语言与标准化语言的关系。 答:方言与其他语言的区别 1、方言不仅是承载信息的工具,而且还是负载情感文化的 纽带。方言是在自然环境中无意识地学成的,而其他语言因为学习、工作和环境的影响即在 特定的学习环境中有意识地学成的。2、方言是一种交际功能受到地区限制、其发展未达到 标准化的语言变体。 它通常与地域密切相关。其他语言是又根据民族、地区、国家的不同 有其自身的特点而演变。 方言与其他语言的联系方言也是语言系中的一部分, 方言之方就是 “地方”之方,言是“语言”一词的省略。任何一种方言都是语言。其他语言和方言组成了 “语言”这个大家庭,彼此相互依存。 3、 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 答: 非物质文化遗产应涵盖五个方面的项目: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 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公约并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中的非物质性的涵义,是与满足人 们物质生活基本需求的物质生产相对而言的,是指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为目的的精神 生产这层涵义上的非物质性 .所谓非物质性,并不是与物质绝缘 ,而是指其偏重于以非物质形 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结晶。 论述题 1、 结合中国多民族文化的现实,论述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答:文化地域性是指文化在某一特定地区所具有的,与当地风土人情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 传统文化区的三级划分: 第一级:东部农业文化地区(北方文化亚区,南方文化亚区) (1)关东文化副区:主体位于我国东北,因其位于山海关以东,故称为关东文化副区。此 区历史上是少数民族文化占主导地位,在明朝以前的主要经济类型是渔猎。明清时期,此区 与关内汉族文化交流频繁, 因此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现在此区民族以汉为主, 满族星散其间, 在西部大兴安岭地区还分布着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在长白山地区有朝鲜族。汉 族和朝鲜族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 其他少数民族多为渔猎。 不同的经济类型下有不同的民 俗、信仰和不同的艺术形式。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东北的“二人转”。 (2)燕赵文化副区:以今河北省为核心,北以燕山为界,西止太行山,东临渤海,南接中 原和江淮。此区民族以汉为主,传统经济类型以农耕为主。这里的民风民俗粗犷豪放,尚武 之风普遍, 历史上出现了许多豪侠之士。 燕赵地区的艺术形式多样, 代表性的有京剧、 评剧、 河北梆子、吴桥杂技等。 (3)黄土高原文化副区:依托于黄土高原,西迄河西走廊,东抵太行山脉,北界万里长城, 南限秦岭太白山。此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也是宋以前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这 里历史悠久,主体民族为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数千年的文化发展历程,留给这里大 量的物质文化景观,今陕西省被称为“地下文物博物馆”,山西省被称作“地上文物博物馆”。 这里的民风热情、朴实,艺术风格高亢激越。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有秦腔、山西梆子等。 (4)中原文化副区:核心地带是今河南省,因位于古九州的中央,故又称“中州”。象征中 华民族的黄河横贯中原大地, 历史上它与黄土高原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它是继黄土高原之 后的中国古代又一个政治、文化中心。由于这里长期为帝都所在,因此历史上曾云集了许多 天下有识之士。本区的主体民族是汉族,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民风淳厚豁达,少林武功、 河南豫剧名扬华夏。 (5)齐鲁文化副区:以今山东省为核心,由于春秋时这里为齐国和鲁国所在地,故又称齐 鲁大地。本区位于黄河下游,土壤深厚肥沃,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业,沿海有渔业。此区是 儒家文化的发源地, 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 儒家文化从这里扩散到整个中国, 乃至世界, 被世人视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在尊孔崇儒的上层文化影响下,形成了讲礼数、重义气的 齐鲁之地民风特点。山东大鼓、山东梆子、山东快书等是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6)淮河流域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淮河流域,大体上北界陇海铁路,南濒长江,西临 河南、湖北,东达江苏北部沿海,即今安徽、江苏两省的北部。无论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 文化重心位于黄河流域,还是转移到长江下游地区,本区都位于重心区的边缘,加上这里是 自然地理的过渡带,因此本区文化也带有北方文化与南方文化的过渡特点。表现之一,这里 的传统经济虽以农耕为主,但是在耕作形式上具有从旱作向稻作过渡的特点;表现之二,这 里的语言也具有汉语北方方言向吴语过渡的特征。 本区为人熟知的艺术形式有凤阳花鼓、 淮 海戏、柳琴戏等。 (7)巴蜀文化副区:位于四川盆地,3 000 多年前重庆为巴国的首府,2 400 多年前成都为 蜀国王都,因此人们习惯上将这里称为巴蜀之地。本区虽偏处西南,但是以富饶的成都平原 为依托,传统农耕经济比较发达。本区盆地四周形势险要,军事上利于攻防,加之与外界文 化交流不畅,故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川剧是巴蜀地方戏曲的主要剧种,活泼生动,幽默 风趣。 (8)荆湘文化副区(荆楚文化副区) :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的江汉洞庭湖平原,巫山、武陵 山屏障其西境,东有幕阜、武功诸山与吴越相隔,北以桐柏山、大别山与中原分野,南以五 岭为界。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因此传统农耕业比较发达。有的学者认为历史上本 区是中国古代的又一个文明中心, 也有学者认为它是黄河文明中心扩散后的又一个中心。 无 论本区与黄河流域文化有何关系,人们都承认本区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文化对后来本区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戏剧方面, 除了发展较为 成熟的汉剧、楚剧、花鼓戏、采茶戏等外,民间的歌舞艺术形式也比较丰富。 (9)鄱阳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的鄱阳湖一带,以今江西省为主。本区一面对水 (长江) ,三面环山。传统经济以农耕为主。本区多山,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但许多风景秀 丽之山被儒家、 道家和佛教选为圣地, 例如庐山和龙虎山。 本区的代表性艺术形式有弋阳腔, 它是中国四大声腔(余者为江苏昆山腔、浙江余姚腔和海盐腔)之一,其特点是激越奔放。 (10)吴越文化副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和杭州湾沿岸,北临长江天堑,西望鄱阳平原,南界 雁荡山脉,东濒茫茫大海。本区河流密布,湖泊众多,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传统农耕 发达,是物宝天华之地。本区富庶的经济为精神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苏州园林、 西湖美景、云锦、宋锦、苏州刺绣、文房四宝等都与富裕的经济有直接关系。昆剧、越剧是 本区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本区戏曲细腻、婉转、清丽、圆润的特点。 (11)岭南文化副区:顾名思义位于南岭以南。本区背山面海,历史上长期位于华夏文化核 心地区的边缘,近代以来本区又处于中外文化交汇的地带,因而有其独特的文化特征。本区 社会和经济发展起步较前面述及的文化副区晚, 传统经济类型是农耕。 本区艺术形式中的粤 剧、广东音乐和岭南画派最有地区特色。 (12)台湾海峡两岸文化副区:基本上与今天的福建和台湾两省范围符合。本区西部与鄱阳 文化副区相连, 北部与南部分别与吴越文化副区和岭南文化副区接壤。 尽管台湾与福建文化 各有特点,但是从文化渊源上看,台湾与福建文化同脉共祖,至今许多共同的文化要素依然 紧紧地联系着海峡两岸的人们,例如妈祖信仰。本区多山,适农耕地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山区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成为了历史上许多文化要素的保留地或“庇护所”,如汉语的古音、 高山族的文化。 第二级:西南少数民族农业文化地区:以云贵高原和横断山脉为主体,包括今天的滇、 黔、桂的一部分。尽管本区的传统经济类型为农耕,但是其文化综合体的特点又与东部农业 文化区有很大区别。 本区是一个多民族分布的地区, 文化特点也显现出众多少数民族的多元化风格。从物质文化层的起居、饮食、服饰到精神文化层的风俗、信仰、艺术等都能体现这 种 第三级:西部游牧文化地区: (1)蒙新草原沙漠游牧文化亚区:大致包括除陕西、青海以外的西北广阔地区。这里自 然环境以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为主, 因此游牧是本区的主要传统经济类型, 在沿河平原和零散 的绿洲地区还有种植业、园艺业。本区的艺术特色粗犷、豪放、热情、开朗,不同民族有不 同的艺术形式。 内蒙古文化副区 北疆文化副区 南疆文化副区 (2)青藏高原游牧文化亚区: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是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尽管历史上本 区有独特的发展历程, 但是本区与中原的联系较与高原南部的印度文化区的联系多得多。 宗 教在本区文化各个层面的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2、 论述文化传播的各种方式及其特征。 答: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 念、情感或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战争与扩张,移民, 宗教传播,经商贸易,以及各种大众媒介,广播电视,报纸杂志,手机互联网等等. 分析题1、 2003 年, 美国总统小布什根据一则谎言 (“伊拉克存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对主权国家伊拉克发动了大规模的全面战争,推翻了这个国家的政权。英国同意 参与对伊战争。 战争结束后英美并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 拉克战争加剧了原本显得严重的教派冲突,国家团结与稳定时刻受到威胁。至 2009 年盟军撤军时,4500 多名美军士兵丧生,179 名英国官兵丧生,美国在中 东地区的重大战略利益得以保障。伊拉克方面至少 15 万人丧生,其中多数为平 民,数量超过 100 万普通民众流离失所。 答:第一、布什政府决心“倒萨”,有其历史原因。11 年之前,布什之父老 布什总统发动了“沙漠风暴”行动,大胜伊拉克军队,解救了科威特,但萨达姆 政权依然存在。美国朝野对老布什此举毁誉参半,争论不休。克林顿执政 8 年, 虽然也曾几度试图“倒萨”, 但萨达姆继续维持着统治地位,而且有传宗接代之 势。布什若能在任内完成“倒萨”大举,既“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超过了民 主党的“强势总统”克林顿。所以,布什入主白宫以来,一直为“倒萨”造势。 布什只有连任才能证明自己不是“弱势总统”。 成功“倒萨”将为他赢得连任打 下基础。 另外, 美国的许多鹰派一直对老布什当年在海湾战争中没有一鼓作气拿 下巴格达而耿耿于怀, 他们感到美国没有在海湾这个重要的地缘战略要地拥有控 制权,却让一个敌对政权长期存在,这是对美利益的极大威胁。所以,美国应该 利用反恐战争这个天赐良机,一举端掉萨达姆政权。 第二、布什政府决心“倒萨”,也有其现实原因。有论者认为,美国政府有 意渲染“倒萨”, 原因是为了转移美国公众对布什政府的信任危机的注意力。副 总统切尼等一大批高级官员被指责卷入金融丑闻,布什本人也被怀疑 10 年前 “利用内部信息炒股”。 最近又接二连三爆出的大企业假账丑闻和倒闭事件。这 不但严重削弱了美国公众对布什政府及其共和党治理经济能力的信任, 而且还引 发了人们对布什本人的诚信的怀疑。在国内问题堆积如山之时,把民众的注意力吸引到对外战争,是政客们的惯招。11 月美国中期选举又在即,声望不断下降 的布什总统势必要为自己及共和党谋求转机,最佳的“救命棋”就是在 10 月或 更早对伊拉克动武。 第三, 随着反恐战争进入第二阶段,美国的重点已经转向防止“流氓国家” 扩散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和遏止漏网的或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恐怖主义分子利用导 弹和核及生化武器对美国实施报复的方面。 伊拉克在生化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 器方面的储备是最令“山姆大叔”胆寒的“利爪”。 美担心伊拉克出于对美国的 仇恨, 可能有朝一日会与恐怖主义集团合作, 使后者掌握生化武器。 干掉萨达姆, 恰恰可以使斩断“利爪”成为可能。还有,在这个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川师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大专法律专业面试题及答案
- 大专舞蹈专业测试题及答案
- 信贷专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消防安全演练培训会议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平面铣床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规划深度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眼科光学仪器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护理专业教师试讲课件大纲
- 2025至2030中国保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自膨式颅内支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中小学数学专业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
- 01第一章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09.9
- 青岛汽轮机调速系统使用说明书
- 管理学原理(南大马工程)
- 初中语文系列 批注式阅读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课件-1.3 包装的学问丨苏教版 (共19张PPT)
-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全册课件
- 高血压护理查房ppt
- 全关节镜下FiberTape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课件
- 《临建布置方案》word版
- VISI简单操作说明14070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