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二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_第1页
选修二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_第2页
选修二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_第3页
选修二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_第4页
选修二 必修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完善 选修二第二单元与必修一整合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一 背景1 13世纪以来 英国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议会力量不断增强 有限的王权 不经议会同意 国王不得征税 不得随意侵犯臣民的人身自由 1 有限君主制确立的标志性文献是什么 大宪章 的颁布 2 何谓 有限君主制 2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A 新航路开辟后 英国处在大西洋航运的中心线上 海外活动更加便利 B 16世纪 都铎王朝积极开展海外贸易 重商主义政策 C 随着圈地运动的发展 英国农村中出现资本主义 3 资产阶级阶级力量壮大 1 新兴资产阶级 新贵族的形成2 宗教形成 清教3 思想发展 反对 君权神受 法律至上 4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詹姆士一世 查理一世 何谓 新贵族 其 新 在何处 新贵族按资本主义方式来经营牧场和农场 是资产阶级化的新贵族 与旧贵族有着本质的不同 1 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统治的表现有哪些 政治 经济 宗教 财政政策等方面 P15 2 国王与议会的矛盾斗争导火线 税收问题焦点 法律至上或王权至上实质 资产阶级民主与封建专制的斗争 表现 1 呈递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目的 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内容 财产和人身安全 议会决定税收结果 国王擅自征税 解散议会2 提交 大抗议书 1641年 表现 1 呈递 权利请愿书 1628年 目的 抗议和约束王权的滥用内容 财产的人身安全 议会决定税收结果 国王擅自征税 解散议会2 提交 大抗议书 1641年 内容 反对专制 要求自由和议会权利实质 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结果 矛盾激发 引发战争 权利请愿书 与 大抗议书 相比 有何异同点 1 同 都强调议会掌握征税的决定权 2 异 1 态度上的 激烈 请愿 抗议2 要求上的 彻底 要求国王不侵犯臣民的财产和人身安全 要求政府对议会负责 即国王受议会控制3 大抗议书 还历数了国王在内政和外交上的弊端 提出限制王权的要求 一 背景1 13世纪以来 英国逐渐确立起一种有限君主制的政治体制 议会力量不断增强 2 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 资产阶级阶级力量壮大 4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激化了国王与议会的矛盾 权利请愿书 大抗议书 5 苏格兰人民起义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导火线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经过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年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38年 标志 议会的召开 1640年 1641年 大抗议书 二 两次内战 1642 1649年 三 英吉利共和国 1649 1653年 背景 两次内战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年 导火线 苏格兰人民起义 1638年 标志 议会的召开 1640年 1641年 大抗议书 二 两次内战 1642 1649年 三 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1649 1653年 背景 两次内战 推翻斯图亚特王朝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 四 护国公统治 1653 1660年 克伦威尔大事件 内战中 是主要领导人 在战胜王党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内战后 对内 建立共和国 后就任护国主 建立护国政体 实行军事独裁 对外 派兵征服爱尔兰和苏格兰 二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经过 一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 1640年 二 两次内战 1642 1649年 三 英吉利共和国 1649 1653年 四 护国公统治 1653 1660年 五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60 1688年 1 原因 2 查理二世 詹姆斯二世的反动统治 政治 宗教方面 六 光荣革命 1688年 推翻复辟王朝实质 英国资产阶级与新旧贵族妥协的结果 为什么说 光荣革命 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了政权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 1 特点 长期性 大半个世纪 残酷性 反复性 曲折性2 原因 处于资本主义发展早期 封建势力强大 资产阶级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足以一次就推翻封建专制统治 议会与王权矛盾的激化 民主与专制的反复较量 君主立宪制的建立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即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原因 结果 发展完善 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形成 标志 第二单元小结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过程 长期议会召开第一次内战第二次内战处死查理一世 1649英吉利共和国建立 开始实行共和政体 1660 1688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 1688年 光荣革命 1653年开始护国政府统治时期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完善 从17世纪开始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等欧美国家陆续选择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作为自己的政治制度 什么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是什么原因促使这些国家在这个时候选择了这样的政治制度呢 代议制度 representativegovernmentsystem 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民意的机关来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它是一种间接民主的形式 通常以议会作为代表民意的机关 议会一般都由上 下两院组成 也有的只设一院 议决事项由议员共同讨论并经过多数通过 大多数议会享有行政监督权 财政权和立法权 现代国家大都实行代议制 代议制作为一种民主制的形式 其与中世纪政治最大的区别在于 以国家权力取代王室家族权力 以法律取代王命和贵族特权 以民选的国家机构取代王朝和廷臣专权 在原则上以主权在民取代主权在君 至于采取什么政体 那只是形式而非实质 无论是君主立宪制 还是共和制 都是资产阶级代议制 政体 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英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美 议会共和制 法 君主立宪制 ConstitutionalMonarchy 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政权组织形式 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君主权利受到宪法制约和限制的君主制 在这种政体下 君主是名义上的世袭国家元首 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君主立宪制又称 立宪君主制 或 有限君主制 是资本主义国家君主权力受宪法限制的政权组织形式 是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 有二元制和议会制两种 议会制的君主立宪制 为现代不少资本主义国家所采用 如英国 荷兰 比利时 丹麦 挪威 瑞典 泰国 日本等 它是在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上随着近代政党的形成和议会作用的加强而逐步确立起来的 在这种制度下 议会掌握立法权 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 君主的实际权力减弱 其职责大多是礼仪性质的 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 是君主和议会分掌政权 君主任命内阁 内阁对君主负责 君主直接掌握行政权 而议会则行使立法权 但君主有否决权 如1871一1918年的德意志帝国和明治维新后一段时间的日本 在现代 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只有个别国家实行 君主立宪制 一 君主立宪制建立 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 一 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 标志 权利法案 1689年 1 条件 英国悠久的宪政发展史 1688年光荣革命 2 内容 限制国王的立法权 征税权 兵权等 3 意义 A 用法律形式对 议会主权至上原则 的认定 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B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成为各资产阶级国家效法的样板 通过以下材料 充分理解 权利法案 的内容 凡未经议会同意 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 为非法权力 凡未经议会准许 借口国王特权 为国王而征收 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 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 皆为非法 设立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 以及一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 皆为非法而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 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 皆属违法 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自由 辩论或议事之自由 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方 受到弹劾或询问 为伸雪一切诉冤 并为修正 加强与维护法律起见 议会应时常集会 权利法案 摘录 法律的权力高于国王的权力 过去国王拥有的 搁置 法律的权力是非法的 国王未经议会同意 无权征税 在和平时期 未经议会同意 国王无权招募和维持常备军 议会选举必须自由 议会拥有言论自由 议会应经常集会 二 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1 建立君主立宪政体实行 1688年光荣革命法律固定 1689年 权利法案 重要补充 三年法案 王位继承法 2 基本原则A 限制王权B 国会权力至上3 是代议制立宪政体 威斯敏斯特宫 英国议会大厦 它傲然屹立在伦敦泰晤士河北岸 气势磅礴 瑰丽而肃穆 是英国法律的象征 1 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统治方式的正式建立 主要是因为A议会权力加强B法律取得了至高的地位C国王权力受到限制D内阁制度形成2 权利法案 实质意义在于A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B使议会获得全部统治权C保障资产阶级统治地位的确立D宣告了君主专制被正式废除 知识巩固 3 从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 英国 权利法案 制定的意义主要在于A确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B确立了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C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的到来D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4 有限君主制和君主立宪制的最大区别是A君主权力是否受限B君主是否虚位君主C政权性质D君主是否世袭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及完善 问题 何谓内阁 何谓责任制内阁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是怎样确立的 内阁 内阁的英文是cabinet 原意是密室 责任制内阁 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负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最早开始于英国 光荣革命 前 英国国王挑选少数贵族充当顾问和助手 分管政府几个部门的工作 他们经常在一间小密室开会 内阁 和 内阁会议 由此得名 光荣革命 后摆脱王室 独立行事 成为专对议会负责的行政机构 国王逐渐退出内阁 成为 统而不治 的虚君 二 君主立宪制的发展 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对议会负责 1 开始形成 沃波尔第一任内阁首相 1721年 2 进一步完善 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上半期 18 19世纪一些惯例形成为政治原则 英国逐渐确立了内阁对议会负责的制度 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应辞职 首任首相时 内阁在失去议会多数信任时还可以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小皮特任首相时 首相由国王提名演变到由议会选举中取得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 维多利亚女王时 1721年 罗伯特 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 内阁跟议会的关系如何的 跟国王的关系又如何的 内阁由议会选举产生 对议会负责 议会对内阁进行监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内阁可以解散议会 阅读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的内容 解决下面问题 内阁制的主要特点 国王 统而不治 内阁对议会负责 议会可不信任内阁 内阁可解散议会 内阁掌握实权 国王统而不治 国王形式上任命内阁 但内阁不对国王负责 只是形式上向国王汇报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 你认为 A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 为什么 B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 布莱尔会不会为此而撤兵 为什么 C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 结果又会如何 赞同 集体负责 共同进退 不会 首相掌握行政大权 不对国王负责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 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 要么宣布解散议会 重新选举 中国明朝废丞相 设内阁 内阁最高长官称 首辅 如张居正 这与18世纪英国内阁制有什么区别 阶级属性不同明朝 封建性质 是专制王权的辅政机构 只负责日常事务 君主专制 大权独揽 英国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 内阁掌握实权 不对君主负责 君主统而不治 虚有其位 三 君主立宪制的完善 选举权的扩大 议会改革 1 光荣革命后 土地贵族操纵议会议员选举 2 1832年首次议会改革 工业资产阶级首次进入议会 这是英国向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