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doc_第1页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doc_第2页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doc_第3页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doc_第4页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惊得色 -浅谈摄影与后期中的色温、色彩与白平衡(全5节)本文的文字量很大,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发表过的最长的一篇帖子,每一句话我都反复检查过很多次,力求用最明白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但有些地方也可能会很绕,还请大家见谅。本文中对于色彩部分的讲解,有一些部分带有我个人的主观见解,您可以同意我的观点,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妨碍我们就色温和色彩进行讨论和共同学习。本文一共5节,提纲如下:一 初识色温二 色温与色彩三 偏色与白平衡四 前期实战五 后期实战另外还有一篇查缺补漏的后记,暂时就不发上来了。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一】初识色温说到色温和色彩,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色温不就是画面偏黄或者偏蓝吗?”“色彩不就是画面的颜色吗?”,这么简单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把色温和色彩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很难在拍摄照片及后期处理时有一个很好的理念,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照片。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黄?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蓝?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拍照时眼睛看到的现场色彩?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非常准确的颜色?也许您像我一样,曾经对相机的拍照得到的照片颜色有着各种疑问,您也一定像我一样想要拍到的照片呈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么不妨花费一点点时间,与我一起认识了解一下色温和色彩知识。要了解色温,先要从色温的由来开始讲起。色温,英文名称是Color Temperature,在摄影领域简称为Temperature,标准的定义1:通过发射体发射谱形状与最佳拟合的黑体发射谱形状比较确定的温度,标准定义2:和被测辐射色度相同的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按照定义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我们不妨从色温的由来说起:19世纪末的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认为:一个理想的纯黑色物体,如果接收到热量,且将热能没有任何损失全部转换为光能的时候,那么黑色物体产生辐射波长随接受到热量变化而变化。这么解释可能还是会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再换一个简单的实例:在一个完全无光的密封、真空空间内,给一块纯黑色碳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级别的时候,黑炭会开始发光,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黑炭的发光颜色会发生变化。当温度从零开始逐渐升高,黑炭从不发光开始变成发光的状态,而发出光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加热温度较低时,木炭发光的颜色偏红黄,加热温度慢慢提升时,木炭发光的颜色慢慢由黄逐渐变得越来越蓝。我们把纯黑色物体受热发光时的受热温度和表现颜色一一对应形成图表,这便是所谓的色温表,如下图所示:上图中数字后的K单位即为Kelvins - 开尔文,初中物理课本中大家都学习过,它是国际热力学的基本温度单位。图中的3200K、5600K等数字+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色温值。有了这样的图表,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将色温理解成“纯黑色物体受热温度及对应的呈现颜色”。发光体色温低光线颜色黄暖,发光体色温高光线颜色冷蓝,这是理解色温与色彩时第一个比较别扭的地方,需要强化记忆,在后文中,您会发现更多更加别扭、需要反向理解和记忆的东西。那么,不同色温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请看下面的模拟演示:我现在在3D软件中建立了一个条件较为理想的现场:纯白的底面和背景,放置左中右三个球体,球体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纯白、浅灰和深灰,背景和球体都不具有色相属性,且背景、球体本身表面无强烈的反射。接下来,在场景中打一盏聚光灯,按照不同的色温值来控制灯光输出的颜色,在灯光色温变化的过程中,聚光灯的实际照度不发生任何改变。以下便是最终得到的图表结果:通过上面的几张图,您应该可以立刻清晰的了解了光源色温和发出的光线颜色之间的关系了。场景中的光源色温不同,最终看到的画面的整体颜色不同,这是因为:本来应该是无色的背景和物体,被不同色温的灯光染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经过上面的表述,到这里,您至少应该明确一两个概念:一,只有发光体,也就是光源才有色温的属性,不发光的物体是没有色温属性的;二,发光体的色温不同,导致发出光线的颜色不同。下面我列出一些问答,以便您更加深刻的理解色温的属性:(01)点亮的白炽灯有色温吗?有,偏暖。(02)燃烧火焰的内焰和外焰颜色不同,色温以哪里为准?不要管发光体本身是什么颜色,我们只看发光体最终发出的光线是什么颜色,通过这个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来判断发光体的色温,例如燃烧的火柴,虽然火焰由蓝到黄颜色变化,但它是整体在发出黄色的光,所以我们认定火柴燃烧时的色温较低,偏暖。 (03)日光有色温吗?有,随着一天内时间的偏移而变化。(04)电脑显示器有色温吗?有,且大部分的电脑显示器都可以在选单中设置色温。(05)天空有色温吗?有,虽然天空本身不发光,但我们可以认为天空属于一个发光体,日光的光线属于直射光,而天空的光线就是常说的漫射光的一种,在3D软件中有专门的“天光”制作工具和方法,天光用于产生柔和的漫射阴影。(06)书本、鼠标键盘、杯子这些物品有色温吗?没有,只要物体本身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07)荧光灯、闪电这种并不是由于被加热而发光的物体,有色温吗?有,广义的色温包含所有可发光的光源,而不仅限于由于受热而发光的物体。(08)镜子反射中的灯光,有色温吗?有,只要是可当做场景中的发光源的物体,都具有色温属性,当镜子为纯镜面,不带任何颜色时,其色温如同反射的原始光源色温。(09)摄影棚里用的柔光灯箱,色温应该以里面的灯泡为准还是以灯罩为准?当灯罩罩于灯泡之上时,现场实际的灯光色温应以灯罩最终打出的灯光颜色为准,如果摘掉灯罩,那么还是应该以灯泡颜色为准。(10)黑洞这种连光都可以吸收的物体,有色温吗?如果你能拍到黑洞,咱们再聊黑洞色温的问题吧,在此之前,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的认为黑洞没有色温,因为不管它吸不吸收光线,只要它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11)一张冲洗出来的照片有色温吗?一张在电脑显示器上看到的照片有色温吗?都没有色温,冲洗出来的照片不发光,无色温属性,电脑显示器无论播放什么内容,色温属于显示器的属性,而不是显示器正在呈现的画面的属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冲洗的照片还是电脑显示器上的照片,我们都可以通过当前照片所呈现的内容,推算出拍摄照片时现场照明发光体的色温,这个色温是推算或计算出来的,而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例如下面这张图:您不能说这张图的色温是20000K,您只能说“通过图片中场景的颜色,大概可以推算出场景中的光源色温在20000K左右”,或者简要的说成:“图片场景光源色温大概在20000K”那么常见的发光体有哪些呢?这个很容易想出,分成两大类: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光主要指的就是日光,而人造光我们暂时只考虑常见的灯光,例如白炽灯、荧光灯、闪光灯等,其他颜色较为复杂的灯光,我们会在后面引出光的三原色概念之后再单独讲解。不同的光,有怎样的颜色表现呢?其对应的色温值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你的相机里。打开相机,进入“白平衡”选单,您会发现有若干白平衡的选项,以佳能的5D MarkII数码单反相机为例,在白平衡选项中,您可以看到如下的选单:选单中的各种白平衡预设选项就直接说明了一些常见自然光和人造光的色温值,例如:日光的色温是5200K(这里特指晴天12点至14点左右的光线)。在阴影下和阴天时的自然光色温分别约为7000K和6000K,颜色稍稍偏蓝。钨丝灯,也就是常见的白炽灯类,色温约为3200K,颜色黄暖。白色荧光灯,也就是室内常用的暖白色灯管,色温约为4000K,颜色白中透黄。闪光灯色温,默认为5500K,关于这个5500K,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为您讲解。关于自动白平衡,用户自定义白平衡和固定色温值模式,会在后续的内容中详细讲解。有了这样的灯光种类和色温值的对应,您现在应该可以了解不同色温的光源究竟有何表现了吧?如果还是不了解,没关系,现在就打开家里的透明玻璃白炽灯泡看看:上面这种黄色的灯光就是3000K左右的色温。再打开家里的白色荧光灯:这种稍稍偏向乳白色的灯光,就是4000K左右的色温。常见的灯光还有节能灯,节能灯的发光原理和上述的两种灯有很大区别,它主要是灯管中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粉配比发光,由于红绿蓝是发光体的三原色,可以组成任意的颜色,所以节能灯的灯光色温可以从很低一直做到极高,例如从2500K的很黄的颜色,一直到25000K的极蓝的颜色(关于红绿蓝三原色以及三原色与色温色彩的关系,会在后面详细讲解)。综合上面的描述,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下面的两张照片:第一张照片,场景中的光源是色温为5500K左右的自然光,这种色温的自然光接近纯白色,所以照片中的黑色背景和镜头以及明暗过度部分,都是接近纯黑和纯灰色的,镜头盖上的白色商标与型号和变焦环上的白色刻度数字此时也表现为纯白色,镜头桶体上的铭文也呈现为正常的金黄色。第二张照片,场景中用于照明的灯光是一个白炽灯,色温在3000K左右,3000K色温的发光体应该发出偏黄暖颜色的光线,所以本来应该是纯灰色的笔记本表面也被这时的灯光染成了黄色。有了上面的理论介绍、模拟分析、问答举例、实例照片,您现在应该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场景中照明光线的大致色温了,您也应该可以从一张照片中反向推断出拍照时场景内照明光线的大致色温。于此同时,您也一定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在本文中5500K的色温值被提及了这么多次?为什么相机机身内的白平衡选项用来为灯光颜色举例而不讲实际的用法?色温和白平衡到底对拍照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在后续的内容中得到详细的展开讲解,本节的内容暂告段落,下一节,我会为您讲解在摄影领域中的色温标准值的由来和应用、色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前言】 最近总在和很多的朋友讨论色温与色彩的问题,想了想,不如把自己知道的东西整理出来 与大家共享,于是便有了这套个人体会。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色温和色彩,可以明白色温的意义,可以利用色温 来实现自己想要的色彩。 本人非专业摄影人士,只是一个以拍生活照为主的业余爱好者,对于很多的知识了解并不 多,所以不能保证本文的内容正确率几何,也希望大家为我指出错误,我好改正。 本文的文字量很大,可以说是我有史以来发表过的最长的一篇帖子,每一句话我都反复检 查过很多次,力求用最明白的语言把问题解释清楚,但有些地方也可能会很绕,还请大家 见谅。 本文中对于色彩部分的讲解,有一些部分带有我个人的主观见解,您可以同意我的观点, 也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不妨碍我们就色温和色彩进行讨论和共同学习。 本文一共5节,提纲如下: 一 初识色温 二 色温与色彩 三 偏色与白平衡 四 前期实战 五 后期实战 另外还有一篇查缺补漏的后记,暂时就不发上来了。 接下来就进入正文吧: 【一】初识色温 说到色温和色彩,很多朋友可能觉得自己已经非常了解了,“色温不就是画面偏黄或者 偏蓝吗?”“色彩不就是画面的颜色吗?”,这么简单的理解并没有什么问题,可如果把 色温和色彩的认识停留在这个层面,就很难在拍摄照片及后期处理时有一个很好的理念, 也就无法得到很好的照片。 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黄? 为什么我的照片颜色偏蓝? 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拍照时眼睛看到的现场色彩? 为什么我总也无法得到非常准确的颜色? 也许您像我一样,曾经对相机的拍照得到的照片颜色有着各种疑问,您也一定像我一样 想要拍到的照片呈现出自己喜欢的颜色,那么不妨花费一点点时间,与我一起认识了解一 下色温和色彩知识。 要了解色温,先要从色温的由来开始讲起。色温,英文名称是Color Temperature,在 摄影领域简称为Temperature,标准的定义1:通过发射体发射谱形状与最佳拟合的黑体 发射谱形状比较确定的温度,标准定义2:和被测辐射色度相同的全辐射体的绝对温度。 按照定义理解起来,可能比较吃力,我们不妨从色温的由来说起:19世纪末的英国物理学家洛德开尔文认为:一个理想的纯黑色物体,如果接收到热量, 且将热能没有任何损失全部转换为光能的时候,那么黑色物体产生辐射波长随接受到热量 变化而变化。这么解释可能还是会比较难以理解,我们再换一个简单的实例: 在一个完全无光的密封、真空空间内,给一块纯黑色碳进行加热,当温度达到一定级 别的时候,黑炭会开始发光,随着加热温度的提升,黑炭的发光颜色会发生变化。当温度 从零开始逐渐升高,黑炭从不发光开始变成发光的状态,而发出光的颜色会随着加热温度 的提升而发生变化,加热温度较低时,木炭发光的颜色偏红黄,加热温度慢慢提升时,木 炭发光的颜色慢慢由黄逐渐变得越来越蓝。 我们把纯黑色物体受热发光时的受热温度和表现颜色一一对应形成图表,这便是所谓 的色温表,如下图所示: 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19.jpg/img上图中数字后的K单位即为Kelvins - 开尔文,初中物理课本中大家都学习过,它是国 际热力学的基本温度单位。图中的3200K、5600K等数字+单位,就是我们常说的色温值。 有了这样的图表,我们就可以很直观的将色温理解成“纯黑色物体受热温度及对应的呈现 颜色”。 发光体色温低光线颜色黄暖,发光体色温高光线颜色冷蓝,这是理解色温与色彩时 第一个比较别扭的地方,需要强化记忆,在后文中,您会发现更多更加别扭、需要反向理 解和记忆的东西。 那么,不同色温的光源发出的光线颜色究竟有什么区别呢?请看下面的模拟演示: 我现在在3D软件中建立了一个条件较为理想的现场:纯白的底面和背景,放置左中右 三个球体,球体的颜色从左到右依次为:纯白、浅灰和深灰,背景和球体都不具有色相属 性,且背景、球体本身表面无强烈的反射。接下来,在场景中打一盏聚光灯,按照不同的 色温值来控制灯光输出的颜色,在灯光色温变化的过程中,聚光灯的实际照度不发生任何 改变。以下便是最终得到的图表结果: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23.jpg/img通过上面的几张图,您应该可以立刻清晰的了解了光源色温和发出的光线颜色之间的 关系了。场景中的光源色温不同,最终看到的画面的整体颜色不同,这是因为:本来应该 是无色的背景和物体,被不同色温的灯光染色进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经过上面的表述,到这里,您至少应该明确一两个概念:一,只有发光体,也就是光 源才有色温的属性,不发光的物体是没有色温属性的;二,发光体的色温不同,导致发出 光线的颜色不同。 下面我列出一些问答,以便您更加深刻的理解色温的属性: (01)点亮的白炽灯有色温吗? 有,偏暖。 (02)燃烧火焰的内焰和外焰颜色不同,色温以哪里为准? 不要管发光体本身是什么颜色,我们只看发光体最终发出的光线是什么颜色,通 过这个发出的光线的颜色来判断发光体的色温,例如燃烧的火柴,虽然火焰由蓝 到黄颜色变化,但它是整体在发出黄色的光,所以我们认定火柴燃烧时的色温较 低,偏暖。 (03)日光有色温吗? 有,随着一天内时间的偏移而变化。 (04)电脑显示器有色温吗? 有,且大部分的电脑显示器都可以在选单中设置色温。 (05)天空有色温吗? 有,虽然天空本身不发光,但我们可以认为天空属于一个发光体,日光的光线 属于直射光,而天空的光线就是常说的漫射光的一种,在3D软件中有专门的“天光”制作工具和方法,天光用于产生柔和的漫射阴影。 (06)书本、鼠标键盘、杯子这些物品有色温吗? 没有,只要物体本身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 (07)荧光灯、闪电这种并不是由于被加热而发光的物体,有色温吗? 有,广义的色温包含所有可发光的光源,而不仅限于由于受热而发光的物体。 (08)镜子反射中的灯光,有色温吗? 有,只要是可当做场景中的发光源的物体,都具有色温属性,当镜子为纯镜面, 不带任何颜色时,其色温如同反射的原始光源色温。 (09)摄影棚里用的柔光灯箱,色温应该以里面的灯泡为准还是以灯罩为准? 当灯罩罩于灯泡之上时,现场实际的灯光色温应以灯罩最终打出的灯光颜色为准, 如果摘掉灯罩,那么还是应该以灯泡颜色为准。 (10)黑洞这种连光都可以吸收的物体,有色温吗? 如果你能拍到黑洞,咱们再聊黑洞色温的问题吧,在此之前,咱们还是踏踏实实的 认为黑洞没有色温,因为不管它吸不吸收光线,只要它不发光,就没有色温属性。 (11)一张冲洗出来的照片有色温吗?一张在电脑显示器上看到的照片有色温吗? 都没有色温,冲洗出来的照片不发光,无色温属性,电脑显示器无论播放什么内容, 色温属于显示器的属性,而不是显示器正在呈现的画面的属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是冲洗的照片还是电脑显示器上的照片,我们都可以通过当前照片所呈现的内 容,推算出拍摄照片时现场照明发光体的色温,这个色温是推算或计算出来的,而 不是直接呈现出来的。例如下面这张图: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27.jpg/img您不能说这张图的色温是20000K,您只能说“通过图片中场景的颜色,大概可以推 算出场景中的光源色温在20000K左右”,或者简要的说成:“图片场景光源色温大概在20000K”那么常见的发光体有哪些呢?这个很容易想出,分成两大类:自然光和人造光。自然 光主要指的就是日光,而人造光我们暂时只考虑常见的灯光,例如白炽灯、荧光灯、闪光 灯等,其他颜色较为复杂的灯光,我们会在后面引出光的三原色概念之后再单独讲解。 不同的光,有怎样的颜色表现呢?其对应的色温值如何?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 你的相机里。打开相机,进入“白平衡”选单,您会发现有若干白平衡的选项,以佳能的5D MarkII数码单反相机为例,在白平衡选项中,您可以看到如下的选单: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0.jpg/img选单中的各种白平衡预设选项就直接说明了一些常见自然光和人造光的色温值,例如: 日光的色温是5200K(这里特指晴天12点至14点左右的光线)。 在阴影下和阴天时的自然光色温分别约为7000K和6000K,颜色稍稍偏蓝。 钨丝灯,也就是常见的白炽灯类,色温约为3200K,颜色黄暖。 白色荧光灯,也就是室内常用的暖白色灯管,色温约为4000K,颜色白中透黄。 闪光灯色温,默认为5500K,关于这个5500K,我会在接下来的内容中为您讲解。 关于自动白平衡,用户自定义白平衡和固定色温值模式,会在后续的内容中详细讲解。 有了这样的灯光种类和色温值的对应,您现在应该可以了解不同色温的光源究竟有 何表现了吧?如果还是不了解,没关系,现在就打开家里的透明玻璃白炽灯泡看看: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5.jpg/img上面这种黄色的灯光就是3000K左右的色温。 再打开家里的白色荧光灯: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6.jpg/img这种稍稍偏向乳白色的灯光,就是4000K左右的色温。 常见的灯光还有节能灯,节能灯的发光原理和上述的两种灯有很大区别,它主要是灯 管中的红绿蓝三色荧光粉配比发光,由于红绿蓝是发光体的三原色,可以组成任意的颜 色,所以节能灯的灯光色温可以从很低一直做到极高,例如从2500K的很黄的颜色,一 直到25000K的极蓝的颜色(关于红绿蓝三原色以及三原色与色温色彩的关系,会在后面 详细讲解)。 综合上面的描述,我们现在再来看看下面的两张照片: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7.jpg/img第一张照片,场景中的光源是色温为5500K左右的自然光,这种色温的自然光接近纯白 色,所以照片中的黑色背景和镜头以及明暗过度部分,都是接近纯黑和纯灰色的,镜头 盖上的白色商标与型号和变焦环上的白色刻度数字此时也表现为纯白色,镜头桶体上的 铭文也呈现为正常的金黄色。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8.jpg/img第二张照片,场景中用于照明的灯光是一个白炽灯,色温在3000K左右,3000K色温 的发光体应该发出偏黄暖颜色的光线,所以本来应该是纯灰色的笔记本表面也被这时的灯 光染成了黄色。 有了上面的理论介绍、模拟分析、问答举例、实例照片,您现在应该可以很容易的判断 场景中照明光线的大致色温了,您也应该可以从一张照片中反向推断出拍照时场景内照明 光线的大致色温。 于此同时,您也一定会产生很多的疑问:为什么在本文中5500K的色温值被提及了这么 多次?为什么相机机身内的白平衡选项用来为灯光颜色举例而不讲实际的用法?色温和白 平衡到底对拍照有什么影响?.这些问题都会在后续的内容中得到详细的展开讲解,本节的内容暂告段落,下一节,我 会为您讲解在摄影领域中的色温标准值的由来和应用、色温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引用回复Kick Ass2011-12-15 04:422楼对1楼Kick Ass说:【二】 色温与色彩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对色温的基本概念、由来以及发光体的色温及发出光线颜色之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本节中,我们继续来认识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很多朋友看过了上一节后问我:“请问色温的标准值是什么?”。色温有绝对标准值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不同,一些色温值被定义为所谓的标准值,那么对于摄影领域来讲,色温的标准值到底是什么呢?我暂时不给出这个标准值,我们先从光本身来展开讲解:要想知道色温的标准值,我们就要先来认识“光”的标准值。在绝大多数的领域中,我们都会把“白光”作为一种标准光。生活在公元前382-322年的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教育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中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笛卡儿等古今学者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白光的变种。回想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连续的彩色光带:这个实验充分的证明了,白光是一种多种彩色光的复合光,白光中包含了各种颜色的可见光。可见光色形成的连续光谱,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想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这就是白色自然光被色散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景观。各种领域的科学实验无不把白光作为光的标准,就连音频领域,也将标准噪波叫做White Noise,白噪波,其名称正是来自于White Light,白光,因为白噪音如同白光一样,平均的包含了人耳可接收到的从20Hz到20KHz的全部频率。现在,我们联想一下生活的细节: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才能体现白色?当然是在白光下。如果在彩色光下,白纸就会被光线染色,这个在上一节中已经有了类似的实例图片展示。经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我们知道:日光的色温是在变化的,不断变化的日光色温的平均值就在5500K左右。发出白光的光源色温是多少呢?也恰恰是5500K。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上网查一下专业的摄影灯灯泡参数,无一例外的标注为“5500K”,各种品牌的闪光灯的色温也都是5500K,因为只有发出这种标准白光的灯,才可以让被拍摄的物体色彩有准确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节中反复提及5500K这个色温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日光型胶卷的色温被固定在5500K的原因,不过为什么日光胶卷色温为固定5500K,这个在下节中会有详尽的讲解。所以,在摄影领域,我们把能够发出白色光的光源色温当作标准色温,这个色温值就是5500K。那么,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一定是您现在非常想要知道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下面这张图片:还是在上一节中同样的较为理想环境下,浅灰色的背景和底面,5500K色温的纯白光照射场景,场景中有红绿蓝三个颜色的球体。我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红色的球看起来是红色的,绿色的球看起来是绿色的,蓝色球看起来是蓝色的?有的朋友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红绿蓝球本来就是红绿蓝色的,看起来当然是红绿蓝了;更有的朋友会把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因为红绿蓝球先以红绿蓝的状态存在,所以才被我们以红绿蓝的色彩感知。我们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我们以红球为例,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您并没有真正的看到红球,是这个球体反射到您眼中的光线使之在您的眼中成像,您才最终看到了这个红球,这是色温和色彩中的第二个与常识不符的地方,虽然比较别扭,但一定要强化记忆。扩展来说,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并非物体本身,而是物体反射进我们眼内光线的成像,比如家里的桌子椅子,您并没有真正的看见它们,只是看到了它们反射过来的光线,不反射光线的物体,我们就看不见。什么是不反射光线的物体?空气、绝对理想纯净的玻璃等等,也就是我们以前在脑中定义为“透明”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的存在是绝对的,只是由于它们不反射光线,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们。为什么红球看起来是红色?因为它只能将白光包含的全部光谱中的红色部分反射,其他部分则完全吸收不反射。同理,绿球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绿光部分,蓝球之所以是蓝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蓝光部分。接下来,我们保持场景中的各个参数不变,红绿蓝三个球的位置不变,唯独将照明灯光由刚才的5500K纯白光,变成2000K的橙黄色光,再看一下得到的结果:您会发现,浅灰色的背景被2000K的光源染为橙黄色,红球和绿球基本能保持红色和绿色的颜色属性,而唯独蓝球变成黑色了,这是为什么呢?按照上面讲述的逻辑来分析:蓝球之所以能在白光照射下呈现蓝色,说明蓝球只能反射白光包含的所有光色中的蓝色部分,而现在之所以无法呈现蓝色,则说明2000K的橙光一定较5500K的白光缺少了蓝色光的部分。蓝球只能反射蓝光,而场景中的照明灯偏偏缺少蓝色光,蓝球无光可以进行反射,那么自然蓝球目前呈现的就是黑色,也就是无色状态。而2000K的橙黄色光中,仍然包含一部分的红光和一部分的绿光,所以红球和绿球仍然能大致呈现红色和绿色。但您会发现,此时的红球红色和绿球绿色与在5500K白光照射下会有所不同:之所以不同,是因为2000K的橙色光中,缺失了一部分白光中包含的光线色彩,红球和绿球无法完整的反射可以反射的全部光线。这种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关于光色的深入理解、红绿蓝三原色的意义、互补色、RGB与CMY的关系,这些与色彩相关的内容,我会在本文的最后几个章节为您详细讲解,目前展开讲解的意义并不大,因为这涉及到后期软件中的色温与色彩调整,更适合在本文的最后的软件操作章节细致讲解分析)我们回到本节的开始,讨论白色标准光部分提出的问题: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才能体现白色?当时根据常识,大家都可以直接答出“在白光的照射下”,现在,大家便可以用理论的知识来回答为什么白纸在白光的照射下呈现白色了:因为白纸可以反射白光中所有的光色,也就是反射白光,那么我们看到的自然是白色。如果把这张白纸拿到黄色的白炽灯下,您看到此时白纸应该是什么颜色?当然是黄色,按照以前的习惯说法,我们会这样解释:白纸被白炽灯的的光色彩染黄了,但经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科学结论:虽然白纸虽然能反射全部白光,但白炽灯发出的光线色彩中缺少了除了黄色光之外其他的光色,所以白纸在白炽灯下看起来是黄色的。科学的解释方法显得比较绕比较麻烦,但您只需要理解这个逻辑关系即可,平常的时候仍然可以说:白纸被黄灯染色,所以呈现为黄色。有的朋友可能会想了:我能理解白纸在白光下呈现白色,在黄光下呈现黄色的理论和事实,但在实际生活中,我拿蓝色的东西在黄色的灯光下,并没有发现蓝色的东西变成黑色啊,比如蓝色的塑料拖鞋并没有在卫生间的白炽灯下就变成黑色,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首先,我在上面的三色球实验,也并非是一个绝对理想的环境,您在生活中见到的场景就更不是理想的环境了,在这种非理想环境中,物体本身很难做到准确的反射某种颜色,光线又会经过场景中各种物体的反射而形成漫反射,所以,蓝拖鞋在白炽灯照明的卫生间里,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一些基本的蓝色的。现在我们来回顾前两节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色温,知道了发光体的色温与发出光线色彩的关系,明白了不同色温的发光体会对场景中的物体颜色有怎样的改变,知道了偏色的由来,那么从下一节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色温来控制最终得到照片的整体色彩。【二】 色温与色彩 在上一节中,我们已经对色温的基本概念、由来以及发光体的色温及发出光线颜色之 间的关系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本节中,我们继续来认识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 很多朋友看过了上一节后问我:“请问色温的标准值是什么?”。 色温有绝对标准值吗?答案是否定的。但根据各行各业的需求不同,一些色温值被定 义为所谓的标准值,那么对于摄影领域来讲,色温的标准值到底是什么呢? 我暂时不给出这个标准值,我们先从光本身来展开讲解: 要想知道色温的标准值,我们就要先来认识“光”的标准值。在绝大多数的领域中, 我们都会把“白光”作为一种标准光。生活在公元前382-322年的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 科学家、教育家之一的亚里士多德、中国南宋时期的程大昌、十七世纪法国著名科学家 笛卡儿等古今学者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白光的变种。 回想一下初中的物理课本,牛顿的三棱镜色散实验,使用三棱镜将白光分解为连续的 彩色光带: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39.jpg/img这个实验充分的证明了,白光是一种多种彩色光的复合光,白光中包含了各种颜色的可见 光。可见光色形成的连续光谱,也是我们很熟悉的东西,想想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彩虹,这 就是白色自然光被色散而形成的美丽的自然景观。 各种领域的科学实验无不把白光作为光的标准,就连音频领域,也将标准噪波叫做White Noise,白噪波,其名称正是来自于White Light,白光,因为白噪音如同白光一样,平均 的包含了人耳可接收到的从20Hz到20KHz的全部频率。 现在,我们联想一下生活的细节: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才能体现白色?当然是 在白光下。如果在彩色光下,白纸就会被光线染色,这个在上一节中已经有了类似的实例 图片展示。 经过大量的数据积累和分析,我们知道:日光的色温是在变化的,不断变化的日光色温的 平均值就在5500K左右。发出白光的光源色温是多少呢?也恰恰是5500K。有兴趣的朋友 不妨上网查一下专业的摄影灯灯泡参数,无一例外的标注为“5500K”,各种品牌的闪光 灯的色温也都是5500K,因为只有发出这种标准白光的灯,才可以让被拍摄的物体色彩有 准确的表现。这就是为什么我在上节中反复提及5500K这个色温的原因,当然,这也是日 光型胶卷的色温被固定在5500K的原因,不过为什么日光胶卷色温为固定5500K,这个在 下节中会有详尽的讲解。 所以,在摄影领域,我们把能够发出白色光的光源色温当作标准色温,这个色温值就是5500K。 那么,色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这一定是您现在非常想要知道的内容,我们先 来看下面这张图片: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41.jpg/img还是在上一节中同样的较为理想环境下,浅灰色的背景和底面,5500K色温的纯白光照射 场景,场景中有红绿蓝三个颜色的球体。我现在要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红色的球看起来 是红色的,绿色的球看起来是绿色的,蓝色球看起来是蓝色的? 有的朋友会不假思索的回答:红绿蓝球本来就是红绿蓝色的,看起来当然是红绿蓝了;更 有的朋友会把问题上升到哲学层面:因为红绿蓝球先以红绿蓝的状态存在,所以才被我们 以红绿蓝的色彩感知。我们还是从科学的角度来分析一下吧: 我们以红球为例,首先要明确的一点是:您并没有真正的看到红球,是这个球体反射到您 眼中的光线使之在您的眼中成像,您才最终看到了这个红球,这是色温和色彩中的第二个 与常识不符的地方,虽然比较别扭,但一定要强化记忆。 扩展来说,我们所看到的物体,并非物体本身,而是物体反射进我们眼内光线的成像,比 如家里的桌子椅子,您并没有真正的看见它们,只是看到了它们反射过来的光线,不反射 光线的物体,我们就看不见。什么是不反射光线的物体?空气、绝对理想纯净的玻璃等等, 也就是我们以前在脑中定义为“透明”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的存在是绝对的,只是由于它 们不反射光线,所以我们无法看到它们。 为什么红球看起来是红色?因为它只能将白光包含的全部光谱中的红色部分反射,其他部 分则完全吸收不反射。同理,绿球之所以是绿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绿光部分, 蓝球之所以是蓝色,是因为它只能反射白光中的蓝光部分。 接下来,我们保持场景中的各个参数不变,红绿蓝三个球的位置不变,唯独将照明灯光由 刚才的5500K纯白光,变成2000K的橙黄色光,再看一下得到的结果: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42.jpg/img您会发现,浅灰色的背景被2000K的光源染为橙黄色,红球和绿球基本能保持红色和绿色 的颜色属性,而唯独蓝球变成黑色了,这是为什么呢? 按照上面讲述的逻辑来分析:蓝球之所以能在白光照射下呈现蓝色,说明蓝球只能反射白 光包含的所有光色中的蓝色部分,而现在之所以无法呈现蓝色,则说明2000K的橙光一定 较5500K的白光缺少了蓝色光的部分。蓝球只能反射蓝光,而场景中的照明灯偏偏缺少蓝 色光,蓝球无光可以进行反射,那么自然蓝球目前呈现的就是黑色,也就是无色状态。 而2000K的橙黄色光中,仍然包含一部分的红光和一部分的绿光,所以红球和绿球仍然能 大致呈现红色和绿色。但您会发现,此时的红球红色和绿球绿色与在5500K白光照射下会 有所不同: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43.jpg/img之所以不同,是因为2000K的橙色光中,缺失了一部分白光中包含的光线色彩,红球和绿 球无法完整的反射可以反射的全部光线。这种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 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 (关于光色的深入理解、红绿蓝三原色的意义、互补色、RGB与CMY的关系,这些与色彩 相关的内容,我会在本文的最后几个章节为您详细讲解,目前展开讲解的意义并不大,因 为这涉及到后期软件中的色温与色彩调整,更适合在本文的最后的软件操作章节细致讲解 分析) 我们回到本节的开始,讨论白色标准光部分提出的问题:一张白纸在什么颜色光的照射下 才能体现白色?当时根据常识,大家都可以直接答出“在白光的照射下”,现在,大家便 可以用理论的知识来回答为什么白纸在白光的照射下呈现白色了:因为白纸可以反射白光 中所有的光色,也就是反射白光,那么我们看到的自然是白色。 如果把这张白纸拿到黄色的白炽灯下,您看到此时白纸应该是什么颜色?当然是黄色,按 照以前的习惯说法,我们会这样解释:白纸被白炽灯的的光色彩染黄了,但经过本节的学 习,我们应该得到这样的科学结论:虽然白纸虽然能反射全部白光,但白炽灯发出的光线 色彩中缺少了除了黄色光之外其他的光色,所以白纸在白炽灯下看起来是黄色的。科学的 解释方法显得比较绕比较麻烦,但您只需要理解这个逻辑关系即可,平常的时候仍然可以 说:白纸被黄灯染色,所以呈现为黄色。 有的朋友可能会想了:我能理解白纸在白光下呈现白色,在黄光下呈现黄色的理论和事实, 但在实际生活中,我拿蓝色的东西在黄色的灯光下,并没有发现蓝色的东西变成黑色啊, 比如蓝色的塑料拖鞋并没有在卫生间的白炽灯下就变成黑色,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答案并不复杂,首先,我在上面的三色球实验,也并非是一个绝对理想的环境,您在 生活中见到的场景就更不是理想的环境了,在这种非理想环境中,物体本身很难做到准确 的反射某种颜色,光线又会经过场景中各种物体的反射而形成漫反射,所以,蓝拖鞋在白 炽灯照明的卫生间里,多多少少还是能看出一些基本的蓝色的。 现在我们来回顾前两节的内容:我们了解了什么是色温,知道了发光体的色温与发出光线 色彩的关系,明白了不同色温的发光体会对场景中的物体颜色有怎样的改变,知道了偏色 的由来,那么从下一节开始,我们来了解一下如何在摄影的过程中利用色温来控制最终得 到照片的整体色彩。引用回复Kick Ass2011-12-15 04:583楼对1楼Kick Ass说:【三】偏色与白平衡在前两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色温、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前两节课属于本系列文章的铺垫,有了前两节的基础,我们才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统一概念和名称,而从今天的第三节开始,才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正题。在上一节的末尾,我引入了“偏色”的概念: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当时举例的图片:具体的偏色原因,还请您参考上一节中的讲解。在这一节的一开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上节中的这个解释偏色的实验中,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看到的颜色发生了偏差呢?很显然,上例中的偏色是因为场景中的光线造成的,因为前后两张图的场景中,只有灯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其他的所有物体属性未发生变化。我们现在把这种由于灯光的色温及发出光线的颜色导致的视觉上的偏色,叫做“光源偏色”。有的朋友会问了:按上面的说法来看,所有的偏色都应该是因为光源颜色造成的,难道还有什么其他种类的偏色吗?当然有,“偏色”二字的涵盖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例如印刷时的油墨不够精准会导致偏色;电视机的显像管损坏会导致偏色;戴上有色眼镜看到的一切都会有偏色.在这里把“光源偏色”独立出来,是因为接下来我们要了解在摄影中的另一个很常见的偏色 - “照片偏色”。什么叫做照片偏色呢?在本节中,我们把照片偏色定义为:由于底片或感光芯片的色温设置而导致的最终照片的颜色偏差。单纯的文字解释理解起来还是很晦涩,我们还是用实例来讲解:同样的较为理想的模拟场景,灰色背景、红绿蓝三色球、5500K的白光照射:现在,我们要开始用相机对这三个小球拍照片了,我们将机身与镜头的参数如下设置:胶片规格:36mm快门速度:1/60s光圈孔径:f2.8焦距:28mm感光度:ISO100使用上述参数连续拍摄五张照片,拍摄这五张照片时,分别将机身的色温值设置为:2800K、4000K、5500K、7000K、10000K(Canon EOS 5D markII的可设置色温范围为2800K10000K,机身不同,可设置的色温范围不同),最终我们得到以下的五张照片:从连续拍到的五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到:在照明色温为5500K的场景中,机身色温从2800K逐渐升高到10000K,得到照片的颜色由冷蓝逐渐变化为暖黄,而在机身色温为5500K的时候,照片中灰色背景被呈现为纯灰色,红绿蓝三色球亦无偏色。【三】偏色与白平衡 在前两节中,我们已经了解了色温、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关系,前两节课属于本系列文章的 铺垫,有了前两节的基础,我们才可以在讨论的过程中统一概念和名称,而从今天的第三 节开始,才真正意义上的进入了正题。 在上一节的末尾,我引入了“偏色”的概念:由于在非白光照射的环境下,物体无法反射 自身本可以反射的全部光色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偏色。我们可以再回顾一下当时举例 的图片:img/forum/attachpics/530/153/21190443.jpg/img具体的偏色原因,还请您参考上一节中的讲解。 在这一节的一开始,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上节中的这个解释偏色的实验中,究竟是什么 原因导致我们看到的颜色发生了偏差呢?很显然,上例中的偏色是因为场景中的光线造成 的,因为前后两张图的场景中,只有灯光的色温发生了变化,其他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