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对策研究XXXXXXXXXX(学号) XXXXXX(姓名) 指导老师 XXXXXX【摘要】在进入“十二五”规划后,我国各城市制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追求空间结构优化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发展新的价值取向。正是基于上述的认识,本文试图结合鄂而多斯市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实际,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究区域一体化趋势下的城市空间与产业空间、生态空间、设施空间等要素之间的优化整合;从产业空间优化、产业价值链与区域空间再造、城市空间复兴与结构优化、规划发展模式等热点难点问题,并紧紧围绕区域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核心竞争力方面,来探寻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动力、机制与路径,为鄂尔多斯市的新一轮协调发展、优化发展以及和谐发展提出了一些战略性的对策研究。【关键词】鄂尔多斯;产业转型;对策Abstract Entering the second five pla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development plan to guide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the transformation of economic growth, optimizing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pursuit of optimization of a spatial structure of a new urban development in contemporary China values. It is based on the above understanding, this paper attempts to combine Ordos Urbanization and urban modernization practical,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concept as a guide to explore the trend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and urban space and industrial space, ecological space, facilities, space and other elements of the optimization and integration between; from the industrial space optimization, value chain and regional space recycling, regeneration and urban spatial structure optimizatio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mode of hot and difficult issues, and closely around the regions urban core industry to upgrade and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to explore the model for local development, motivation, mechanisms and path for a new round of Ordos City,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ptimize the development and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the strategic approach put forward a number of studies.Keywordsordos;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measures目 录一、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3(一)发展活力与后劲不断增强3(二)层次与结构过渡特征明显3(三)科技与创新水平亟待提高3二、 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3(一)比较优势分析3(二)发展劣势分析4三、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定位的原则4(一)把握现实与规律的原则4(二)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原则4(三)并重产业转移与自主研发的原则5(四)对接国家战略与地区发展的原则5四、促进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5(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高端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5(二)加快实现从加工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5(三)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型升级5(四)加快发展地区六大优势产业,强化循环经济6(五)支持产业调整重组,提高生产要素集中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61.认真落实有关并购重组的优惠政策62.设置产业发展“门槛”,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63.加快制定土地“二次开发”政策7参考文献7一、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发展活力与后劲不断增强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鄂尔多斯市在竞争性领域实现了国有资本的战略性退出,民营经济在完善的市场环境中活力迸发,股份制企业对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到近80%, 十五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实施亿元以上项目376项,投资规模达到429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476亿元。全市基础设施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代产业体系和经济自主增长机制基本形成,全市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二)层次与结构过渡特征明显其过渡性表现为:一方面,新型工业化具备了坚实的发展基础。按照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另一方面,当前产业内部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规模与效益不相对称。2010年,我市煤炭、电力、冶金、化工等八大优势产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贡献达92%,原煤开采等低端的能源原材料工业对工业增加值贡献过大的局面尚未根本扭转。能源行业占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比例达80.21%,煤炭开采业的比重达60.2%。而较为高端的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对工业增加值贡献尚且不足.(三)科技与创新水平亟待提高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在提升地区科技水平、创新能力方面不断加大投入,但经济发展的科技支撑能力仍然相对较弱,自主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十一五 以来,我市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6%,与自治区的48%基本持平,没有体现出明显的科技优势,与鄂尔多斯市的经济实力显著不对称。与呼和浩特55%的水平相比尚有明显差距,与国内发达地区(上海61.2%,苏州60%左右,青岛 70%左右)相比差距更大。仅有鄂绒、伊泰、蒙西三家企业进入国家创新型企试点。“十二五”期间,鄂尔多斯市将进一步加快提升煤化工产业集群化发展水平,不仅要把煤炭产业做好,还要做“活”做“强”。二、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优劣势分析 确定一个地区的产业发展战略以及转型升级路径选择,需要客观分析该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特征及比较优势,认清该地区的发展优势及劣势,才能做到扬长避短、扬长改短,这样所确立的发展战略才能是符合自身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才能够快速地发展经济,1。(一)比较优势分析自然资源富集。鄂尔多斯市有二十一世纪中国能源接续地之美誉,拥有各类矿藏50多种,目前已经发现的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重要矿产资源有12类35种。经测算,全市27种主要矿产资源(不含天然气)潜在经济价值达万亿元以上。全市煤炭资源已探明储量超过1600亿吨,鄂尔多斯盆地气田的天然气总储量达11.8万亿立方米,其中鄂尔多斯市境内探明储量8788亿立方米,国内储量最大的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储量为5336亿立方米。产业基础良好。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能源战略西移的历史性机遇,全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构筑形成了能源、化工、绒纺、建材、汽车制造、冶金、农畜产品加工、林沙等优势特色产业。鄂尔多斯正在成为国家重要的现代能源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煤化工项目区,大批国际、国内500强企业相继与鄂尔多斯携手合作。土地资源丰富。全市国土面积8.7万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7.2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2.7%;建设用地1152.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3%;未利用土地1.39万平公里,占总面积的16%。现有耕地4023.7平方公里,林地1.15万平公里,牧草地5.62万平方公里。丰富的土地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能,可为各类项目的落地实施提供充足的建设用地。 (二)发展劣势分析地理区位特点欠佳。一个区域的发展与其所在的市场和有效辐射的市场密切相关,鄂尔多斯市劣势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远离海洋。鄂尔多斯至最近的天津港或者唐山津唐港的距离也超过了1000公里,到其他港口则更远。二是与国内经济核心区距离较远。鄂尔多斯仅与环渤海经济区距离较近,但距离也在500公里以上,与这些经济区协作的距离障碍较大。 高级要素集聚欠缺。高级生产要素表现为高质量的劳动力和技术、流动性更强的货币资本或技术专利、高水平的管理机制等。鄂尔多斯市土地广袤,自然资源富集,尤其是煤炭、矿藏资源储量可观,但是,一般劳动力素质不高,资金、技术、人才、等高级生产要素仍然缺乏,自主创新平台匮乏、高新技术人才稀少,品牌、专利、机制和信息等要素流入数量还很少,有的甚至是空白。3.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必须是开放式的,必须与外界进行充分的交流,这就要求有方便的交通;鄂尔多斯市虽然这些年来,坚持基础设施要先行战略,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今非昔比。但目前来讲,仍然缺乏大运力的外运通道,难以与外界,特别是我国经济核心区和国际市场进行充分的贸易往来。三、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定位的原则 对于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定位的选择,取决于城市的外在特征和对自身发展模式的再认识。确定产业发展或产业转型升级的宏观战应当考虑外部发展环境,产业客观发展规律,更要准确把握自身特点与优势。思考鄂尔多斯市产业发展宏观定位,应当重点把握以下几点: (一)把握现实与规律的原则首先要认识到鄂尔多斯市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客观现实,认识到产业结构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阶段是难以逾越的客观规律。只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才具有成熟的条件和坚实的基础。地区产业发展的合理状态应是高、中、低技术产业合理共存,所以,我们要正视当前鄂尔多斯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的合理性,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坚持二产、三产业并重,稳步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优化。 (二)突出优势与特色的原则推动地区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很关键一点就是要清楚认识自身产业发展的内在特征-优势以及劣势,其中包括自身的资源、区位、要素集聚特征等。在地区产业升级与调整中,立足优势、突出特色才能在国际、国内更大格局下占有一席之地。推动产业更新、产业多元,若无视自身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教实力,忽视已经建立起来的优势与特色,而一味地求新求高、贪大求全,则可能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失衡,背离客观规律2。(三)并重产业转移与自主研发的原则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主要动力是自主创新和承接产业转移。而从社会发展趋势看,谁掌握了技术创新的制高点,谁就能控制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就要采取转移与创新并重的策略。鄂尔多斯作为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将成为发达国家和先进地区产业对外转移的重要选择。我市要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主动对接制造业发达国家、地区,扩大和深化经贸合作,全力推进先进制造业承接转移3。(四)对接国家战略与地区发展的原则鄂尔多斯要实现走进全国前列、走向世界一流的宏观目标,必须要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来思考和谋划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鄂尔多斯要建设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不仅仅要成为全国第一大产煤地级城市、火电装机容量第一大城市等等,更重要的是鄂尔多斯在全国甚至更大尺度上能源重化工产业的研发、交易、服务中的话语权。要实现这样的目标,靠一个地方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只有积极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将我市的发展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意图,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发挥我国的制度优势,形成强大的推进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建设国家级能源重化工基地的目标。四、促进鄂尔多斯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策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转型”,核心是转变经济增长的“类型”,即把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转为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把粗放型转为集约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业。只有正确理解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内涵,才能在实践中避免出现偏差4。(一)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以重大高端项目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实施项目带动战略,重点引进投资强度大、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标杆性企业和高端项目,特别是世界500强和大型央企项目,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存量调整,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由于核心项目是当前各地政府引进的重点,竞争十分激烈,造成厂商要价不断攀升,所提出条件比较苛刻,没有特殊优惠政策难以引进。为了更好引进核心项目和核心企业,建议可在确定标杆性高端项目的认定标准和认定程序的基础上,确定引进高端项目的特殊优惠政策,特别是要完善产业用地“绿色通道”,强化重大项目跟踪推进服务机制,方便高端、重大项目落地;提高高端项目的履约率、资金到位率和项目开工率,要全力扭转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项目,要大力提升重大项目落地开工的速度与效率,抢占市场先机和市场份额,形成竞争对手的进入威慑与进入壁垒5。(二)加快实现从加工制造业到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发展经验表明,产业发展到一定层次后,必然要经历一个升级的过程。产业的梯度转移可使企业获得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在更广阔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加工环节会有选择地迁移到成本相对较低或靠近终端市场的地区,达到企业做大做强的目的。产业转移,不仅没有削弱企业的竞争力,反而促使其产业向更高的价值链转移,有效地增强核心竞争力。因为制造业基于成本的原因,其发展是有阶段性的、是流动的。制造业的发展既促进了当地经济的繁荣、也抬升了制造业本身的成本。当制造业的利润与其成本接近时,或者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流动,或者就地被淘汰,或者向高附加值的技术、资本密集制造业升级。制造业的流动发展、资源的重新配置,是制造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是制造业追逐低成本的必然6。(三)加快实现从工业经济为主向服务经济为主的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主要是指依托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性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的行业。现代服务业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特别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趋势。从世界范围看,现代服务业发展是与一定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联系的,是产业结构高度化及经济服务化的产物。判断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达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其服务产业占GDP的比重。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60%以上,主要发达国家达到7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为50%-60%,即使是中低收入国家也达到了40%以上的平均水平。一个地区的现代化,不仅是经济总量的扩张过程,更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先进制造业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而现代服务业又是制造业升级的重要支撑。缺少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制造业是高成本、低竞争力的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高制造业产业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动力来源。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减轻自然环境损害,减少自然资源依赖,发展循环经济,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7。(四)加快发展地区六大优势产业,强化循环经济目前,鄂尔多斯市正在积极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重大项目建设。巩固和提高能源、化工、冶金建材、农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和高新技术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的主导地位。 按照鄂尔多斯市“十一五”规划,能源工业重点发展煤炭、电力、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建设国家级能源基地;煤炭工业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煤炭深加工和就地转化能力,就地加工转化率达到50%以上;电力工业加快电网建设。冶金建材工业重点发展钢铁、有色金属、水泥和玻璃等产业,实现产业和产品结构优化升级;农畜产品加工业重点发展乳、肉、绒、粮油加工等产业,提高精深加工水平;羊绒加工业提高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加工水平,在自主研发、创国际品牌和建立营销网络方面取得突破,稳定鄂尔多斯等名牌羊绒制品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占有率;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运输机械和特种工程机械,促进产品系列化、产业规模化。提高重大装备成套水平、产品配套和自主技术开发能力;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稀土深加工和生物制药业,增加在工业经济中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0%以上。自“十一五“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将循环经济的理念逐步引入到经济发展中,在充分利用资源的基础上,注重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来积极探索,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最终处置,而蒙西集团是这一理念运用的典范8。(五)支持产业调整重组,提高生产要素集中度,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和产业基地。1.认真落实有关并购重组的优惠政策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和优势企业对相关企业实施联合、并购、重组,提升产业集中度;支持中小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向“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集聚方向发展;妥善解决被并购企业富余人员安置、债务核定与处置、财税分配等问题;鼓励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加大对重组企业的信贷支持;对重组企业的项目用地、职工安置、行政许可审批以及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等给予优先支持。2.设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山流转合同范本
- 股权价转让合同范本
- 理财公司兼职合同范本
- 炼油设备租用合同范本
- 个人车辆借用合同范本
- 江苏防水维修合同范本
- 工程降水井合同范本
- 摄影器材采购合同范本
- 正式建筑合同范本
- 青皮核桃销售合同范本
- 《消防救援队伍作战训练安全常识100问》题库(249道)
- 动环L1试题题库(494道)
- 癫痫的治疗(讲课)
- 安顺康闽果食品有限公司年产240吨年糕生产线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安全生产基本知识(乡镇办人员)培训课件
- 银行安全保卫工作会议记录
- 西北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试行)
- 学校宿舍楼建筑装饰工程招标控制价编制技术经济分析
- 玩具厂作业指导书(含管理制度、规程)
- 高考688个高频词汇 word版
- 常用量具使用(培训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