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析技术指标.ppt_第1页
股票析技术指标.ppt_第2页
股票析技术指标.ppt_第3页
股票析技术指标.ppt_第4页
股票析技术指标.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股票分析技术指标 技术指标使用方便 判断直观 深受市场喜爱 事实上指标虽能起到有益的参考作用 但显然被过分夸大 甚至让人误入指标陷阱 这是由于指标都是根据量价时空的数据运算而得 往往比实际的股价变化慢一个计算过程 成交的价量在先 指标的变化在后 指标往往是相对滞后的 股价与指标是因果关系 由 因 可推出 果 由 果 来溯 因 却不一定 因此不能把它当作灵丹妙药 RSI SAR 动力指标等指标的发明者亚当在后来推出的亚当理论中推翻了指标分析 指出指标有缺陷性 顺势而为才是真谛 事实上惟有价量是最忠实和值得信赖的 量 价 时 空任何变化都会在K线图中暴露无遗 经典理论如艾略特波浪理论 江恩理论本质上都是在最原始的K线图上发展起来的 因此实战中不要过分依赖和迷信指标 当然KDJ RSI MACD SAR等经典指标 作为辅助工具在实战中还是具有一定作用的 技术指标的作用 KDJ随机指数源于期货市场 是由Georgelane发明的 属于波动于0 100之间的超买超卖指标 由K D J三条曲线组成 在实战应用时应注意 随机指标 KDJ KD的取值范围都是0 100 可划分为 80以上为超买区 20以下为超卖区 其余为徘徊区 但KD值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后 会发生指标徘徊和钝化现象 因此没有实战指导意义 沪综指周K线图上 在2000年3月下旬由1641点开始上攻KD就步入超买区 连续22周在超买区发生指标钝化 直到8月下旬见顶2114后才出现回落 如依据超买信号操作将痛失近500点的大行情 清华同方周K线图上 在2002年8月下旬就步入超卖区 KD持续钝化14周 直到11月下旬出现阳十字星才有所缓和 如根据指标严重超卖就冒然出击将损失惨重 1 KD指标的取值 超买区 2114 1641 上证指数 超卖 清华同方 当KD值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了头肩形和多重顶 底时 是实战中极好的买卖信号 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 位置越高或越低 结论越可靠 沪综指日K线图上 见附图 2 3月指数于1500附近出现震荡 KD于2月17日明显呈现出三重顶 在3月4日KD完成了突破后的回抽 随后展开了到目前为止的调整 2 KD指标曲线的形态 上证指数 三重顶 回抽 可分为K从下向上与D金叉和K从上向下与D死叉 以K从下向上与D交叉为例 K上穿D是金叉 为买入信号 但金叉出现并不一定是买入信号 首先金叉的位置应该比较低 在超卖区的位置 越低越好 其次K与D相交的次数 以2次为最少 越多越好 最后交叉点相对于KD线低点的位置要 右侧相交 原则 K是在D已经抬头向上时才同D相交 比D还在下降时与之相交要可靠得多 大盘此次于1311见底 周K线图上K D就是两次金叉并符合右侧相交原则的 清华同方也是在两次金叉后才见底 3 KD指标的交叉 两次金叉 1649 顶背离 卖出信号 卖出信号 顶背离 在KD处在高位或低位 往往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 当KD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 此时股价还在继续上涨 为顶背离 是卖出信号 大盘1529见顶后震荡下行 KD就在超买区形成顶背离 KD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 股价还继续下跌 为底背离 是买入信号 4 KD指标的背离 超过100和低于0 属于价格的非正常区域 大于100为超买 为短线卖出信号 小于0为超卖 为短线买入信号 大盘在摸高1529时J值曾两天超过100 为短线较佳的卖出信号 实战中KDJ只能起辅助研判的功能 主要还是依据K线 均线 波浪 量价分析等 同时在单个指标运用时 要注意结合日 周 月指标的综合研判 5 J指标的使用法则 指标篇之二 指标误区与随波逐流MACD 技术指标变来变去都离不开价 量 时 空四大因素 任何指标相对于成交的价量而言都是相对滞后的 把它视为灵丹妙药 就如练武之人虽偷学了众多门派的武功 但由于仅仅掌握点皮毛 加之各派间武功往往又相克 因此会误入歧途 走火入魔 因此 投资者要避免进入指标误区 坚持少而精 熟能成巧的原则 真正的股林高手往往是无招胜有招 熟练掌握经典技术指标 如KDJ RSI MACD等 在实战中灵活运用 往往能达到一招制敌的效果 MACD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是根据移动平均线发展而来的 主要是利用长期与中短期移动平均线来计算两者之间的差离情况 作为研判行情买卖之依据 其中包括了三条线 MACD线 DIF线 柱状线BAR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 MACD 实战运用如下 1 DIF MACD取值与交叉 当DIF MACD在0轴之上时 表明中短期移动平均线位于长期移动平均线之上 为多头市场 在0轴之上 当DIF向上突破MACD时 是较好的买入信号 DIF向下跌破MACD时只能认为是回落 此时宜平仓出货 获利了结 反之 当DIF MACD在0轴之下时 表明是空头市场 在0轴之下 当DIF向下跌破MACD时 是较佳的卖出信号 DIF向上突破MACD时 只能认为是反弹 作暂时空头回补 在沪综指周K线图上 2000年以来MACD作为中期买卖点作用尽显 买入点 卖出点 卖出点 空头回补 上证综指 DIF在较高或较低的位置形成头肩形和多重顶或底时 是实战中极好的买卖信号 形态一定要在较高位置或较低位置出现 位置越高或越低 结论越可靠 沪综指在2002年1月见底1339时 周K线图DIF在低位构筑标准的W底 沪综指2003年1月见底1311时 日K线图DIF已构筑成标准的头肩底 2 DIF的曲线形态 上证综指 W底 上证综指 头肩底 当股价的高点比前一次的高点要高 DIF或MACD处在高位并形成两个依次向下的峰 此时股价还在继续上涨 为顶背离 预示着股价将会反转下跌 为卖出信号 沪综指在2001年向2245攻击时 股价虽一浪比一浪高 但DIF与MACD却并未创新高 顶背离明显 当股价的低点比前一次的低点要低 DIF或MACD处在低位并形成一底比一底高 股价还继续下跌 为底背离 预示股价将会反转上涨 是买入信号 沪综指2003年1月见底1311时 股价虽一浪比一浪低 但DIF与MACD却并未创新低 已构成底背离 3 指标背离原则DIF或MACD在高位或低位 往往出现与股价走向的背离 上证综指 顶背离 股价逐步抬高 顶背离 上证综指 底背离 底背离 实战中 由于MACD是中长线指标 买卖点与最低 最高价之间的价差较大 不过这符合 不买地价 不卖天价 的股谚 因此MACD并不适应短线操作 MACD对于井喷或暴挫行情的反应要慢半拍 由于其与股价的移动相比会有一定的时间差 当股价处于盘整时 按MACD操作往往会无利润甚至会亏手续费 因此作为中期转向信号的MACD主要起辅助工具功能 研判主要还是依据K线 均线等技术分析方法 MACD是中长线指标 指标篇之三 指标真谛与水火不容RSI 在指标运用过程中 投资者经常产生困惑 有时指标严重超买 股价却继续上涨 有时指标在超卖区钝化十几周 股价仍未止跌企稳 这里混淆了指标与股价的关系 指标不能决定股价涨跌 股价才决定指标的运行 股价是因 指标是果 由因可推出果 由果来溯因是本末倒置 不一定走得通 在涨跌趋势未改变之前 不要试图运用指标的超买 超卖 钝化等来盲目断定该反弹 该回调了 要向市场屈服 向趋势屈服 趋势无招胜指标有招 当然 这并非是完全摒弃了指标 相反是充分地利用其辅助参考作用 当股价趋势继续上涨或下跌时 指标也将继续超买或超卖 而当股价一旦发生转势 指标随后也会发生转势买卖信号 从而为操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上的参考 这就是指标运用的真谛 技术指标的真谛 RSI相对强弱指标 由WellsWider所创 以一特定时期内股价的变动情况来推测价格未来的变动方向 实际上 RSI是计算一定时间内股价涨幅与跌幅之比 测量价格内部的体质强弱 根据择强汰弱原理选择出强势股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大于50为强势市场 高于80以上进入超买区 容易形成短期回档 小于50为弱势市场 低于20以下进入超卖区 容易形成短期反弹 RSI原本处于50以下然后向上扭转突破50分界 代表股价已转强 RSI原本处于50以上然后向下扭转跌破50分界 代表股价已转弱 但经常出现超买而不跌 超卖而不涨的指标钝化现象 RSI取值在研判方面的作用不大 上海科技在2002年12月27日RSI就进入超买区并高位钝化达8日 但这却是突破后的最佳介入时机 在实战中运用时要注意 1 指标的取值 上海科技 超买区 一般有长 短期两条RSI 短期RSI大于长期RSI为多头市场 反之为空头市场 短期RSI在20以下超卖区内 由下往上交叉长期RSI时 为买进讯号 短期RSI在80以上超买区内 由上往下交叉长期RSI时 为卖出讯号 沪综指在2002年1月23日RSI发生金叉 提前发出见底信号 2 RSI指标的交叉 RSI金叉 买入信号 上证指数 形态分析在RSI中得到大量的运用 可依据超买区或超卖区出现的头肩顶或底 双头或底等反转形态作为买卖讯号 沪综指在去年1346 1339二次见底时RSI在超卖区出现了W底 见图1 3 RSI指标的形态 W底 上证指数 股价一波比一波低 相反的RSI却一波比一波高时 为底背离 股价很容易反转上涨 股价一波比一波高 RSI却一波比一波低时 为顶背离 股价很容易反转下跌 沪综指今年在1311见底后出现的上攻 于1月17日摸高1492之后RSI出现了顶背离 因此在3月4日摸高1529之后就转身向下调整 沪综指在去年1339的见底时RSI也明显出现底背离 4 RSI指标的背离 上证指数 1492 顶背离 顶背离 上证指数 底背离 底背离 连接RSI连续的两个底部 画出一条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切线 当RSI向下跌破这条切线时 为较好的卖出讯号 连接RSI连续的两个峰顶 画出一条由左向右下方倾斜的切线 当RSI向上突破这条切线时 为较好的买进讯号 事实上这只是短线买卖讯号 中线效果并不十分好 沪综指在今年1月17日RSI跌破了1311开始的上升趋势线 此卖出信号虽规避了短线风险 但中线离场显然还是顶背离发出的信号较好 5 RSI指标的趋势线 指标篇之四 简单实用明镜高悬SAR 许多投资者迷恋于复杂难懂的技术指标 对于简单实用的传统指标往往不屑一顾 其实这是一个误区 SAR就是一种可防御 可攻击 既明确又方便 又符合简单原则的好指标 SAR抛物式转向指标 亦称为停损点转向操作系统 属于价格与时间并重的指标 是利用抛物线方式 随时调整停损点位置的系统工具 SAR图形外观上像抛物线一般 随着股价的逐步上涨 SAR上升的速度会加快 就如驾车 档数越高 车子越跑越快 一旦踩刹车 车速就会减慢 从股价角度来看 可知上涨已遭遇阻力 SAR就像股价的守护神 一旦上涨的速度跟不上 或者股价反转下跌 SAR都会紧紧盯着 股价跌破SAR就为平仓出货的极佳信号 抛物线转向指标 SAR 1 股价曲线在SAR曲线之上时 为多头市场 即红圆圈出现 2 股价曲线在SAR曲线之下时 为空头市场 即绿圆圈出现 3 股价曲线由上往下跌破SAR曲线时 为停损卖出讯号 4 股价曲线由下往上穿破SAR曲线时 为买进讯号 SAR指标的买卖点很明确 运用简单 实战中可充分利用SAR停损卖出点的功能 作为中线平仓获利了结的最佳工具 对于从底部介入或股价上涨初中期介入的投资者而言 如何卖股票一直都是难题 SAR就是一种非常好的辅助工具 投资者中线平仓时可依赖SAR 把SAR的卖出讯号当成止盈点或停损点 如果能结合均线与K线组合来进行综合研判 其准确性将大为提高 当然这不能保证卖得最高价 但 地价不买 天价不卖 吃甘蔗最甜的中间段 这是明智而有效的策略 抛物线转向指标 SAR 的运用 上海科技 600608 在2002年11月27日以早晨之星见底8 6元 随后在12月24日SAR开始翻红 预示着股价进入多头市场 此时收盘价为9 43元 随着股价的逐步上涨 SAR上升的速度加快 于2003年1月24日摸高14 37元之后 SAR开始翻绿 预示上攻已遭遇阻力 将会出现调整 可作为中线离场卖出讯号 后来虽又创出15 78元的高点 但对于波段操作而言已获利颇丰 抛物线转向指标 SAR 的应用案例 SAR加速上升 卖出点 上海科技 内蒙华电 600863 在2003年1月3日7 36元展开上攻以来 SAR就像股价上攻的守护神 一直守卫到3月3日SAR翻绿才发出卖出讯号 ST吉发 600893 自4 93元开始企稳并展开上攻 在2002年10月21日SAR开始翻红 随后股价保持震荡上行的格局 而后分别在2002年11月19日与2003年2月24日击破SAR并翻绿 皆为较好的短中线获利点 抛物线转向指标 SAR 的应用案例 卖出信号 内蒙华电 卖出点 买入点 指标篇之五 烽火连天DMI DMI趋向指标 可以产生指标交叉的买卖讯号 可以辨别行情是否发动 市场上为数众多的技术指标 都必须搭配DMI使用 DMI根据每日的最高价 最低价及收盘价来逐日相互比较 主要是寻求在此期间内上升动力和下降动力谁大谁小或相等 以透视出市场内部力量是买家强或卖家强 DMI计算程序较难 但其在运用上却简单而明确 以今年1311点以来的走势为例 来阐述其运用的基本原理 1 当 DI 由下往上穿越 DI 为买入讯号 若ADX止跌回升 则涨势更强 若ADX升到某一水平 掉头回落 则显示往后纵使上升 升势亦会放缓 且维持的时间不会太久 便会转为下跌 直到ADX再掉头转升为止 大盘在2003年1月8日中阳上攻时 DI 向上交叉 DI 在3月27日巨阳时 DI 再次向上交叉 DI 皆为较好的买进讯号 买入信号 买入信号 上证指数 若ADX向上攀升 便会出现较急跌势 直至ADX见顶回落 才确认底部的出现 往后的跌势亦较缓 并且出现反弹回升的现象 大盘于今年2月21日出现 DI 向下交叉 DI 此卖出讯号并不成功 股价随后又转身上攻 DI 再度向上交叉 DI 3月6日再度出现 DI 向下交叉 DI 此卖出讯号短期内较为成功 2 当 DI 由上向下跌破 DI 为卖出讯号 但有时也会失败 上证指数 卖出信号 3 当 DI 和 DI 相交叉 出现了买卖的讯号 随后ADX与ADXR相交 这是错过 DI 和 DI 交叉讯号之后的又一较佳的买卖机会 大盘在今年1月13日ADX先下后上 然后与ADXR交叉 成为1311之后又一较好介入机会 趋向指标 DMI 的交叉 介入机会 上证指数 4 ADX脱离20 30之间往上爬升时 不论当时股价往上涨或者往下跌 都可以认定将产生一段有相当幅度的行情 1月13日之后ADX脱离30继续向上爬升 3月27日之后ADX也脱离30继续向上爬升 皆产生了较强的上攻行情 趋向指标 DMI 的ADX 上攻行情ADX 30 上证指数 5 ADX位于 DI和 DI的下方 特别在20以下时 代表股价已经陷入泥沼 处于沉闷的整理期 此时应退出市场观望 无为就是最大的有为 大盘自2002年12月13日至27日ADX位于20以下且在 DI和 DI的下方 预示着股指短期内无大的希望 因此袖手旁观 退出观望为上策 趋向指标 DMI 的ADX 观望区间 上证指数 6 ADX一旦高于50以上 忽然转弯向下反折 此时不论价格正往上涨或者往下跌 都代表行情即将反转 股价有可能在此形成头部或底部 1月29日ADX在50上方开始向下出现拐点 预示着大盘上攻的动力已不足 随后股价在高位出现小幅震荡 4月18日ADX在50上方开始向下出现拐点 出现了较大的调整 趋向指标 DMI 的ADX 行情反转 上证指数 1 最好避免使用 DI和 DI的交叉讯号 因为其讯号往往比KDJ等指标的反应要慢 有时会出现失败的讯号 如今年1311点以来 大盘在2月21日时的卖出讯号就以失败而告终 2 关注ADX空中加油讯号 由于ADX的转折必须是在50以上发生才有效 而ADX在转折后 一般会持续下跌至20左右才企稳 有时ADX仅下降至40至60之间就随即再度回头上升 就如空中加油补充能量 称之为ADX空中加油 是波段大行情的征兆 为极好的买入信号 实战中还需注意 如一汽轿车在2月13日ADX在50上方形成拐点向下调整 于3月27日在40附近又开始回头上升 形成强烈买入信号ADX空中加油 趋向指标 DMI 的案例 一汽轿车 买入信号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技术指标分析在技术分析理论体系中的地位 以及它与技术图形分析的关系和结合应用掌握技术指标的三种类型 了解各类技术指标所关注的领域和主要应用方法掌握移动平均线编制方法和应用法则 了解相对强度的技术涵义掌握主要动能指标的编制方法和应用法则 理解动能指标的优势和不足掌握市场结构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 了解主要的市场结构指标的应用方法 本章主要内容 确认性指标确定基本的趋势 通过指标曲线和价格曲线的相互背离发出趋势变动的预警信号动能指标衡量价格变动的变化率和速率 为市场的短期逆转事先提供信号市场结构指标通过构造市场行为主要方面的相关指标 衡量市场结构的内在特征 从根本上探究市场价格趋势的变动规律 技术图形用于趋势判定的缺陷图形中的虚假突破永远都不会消失 而投资者在大部分时候只能依靠经验和意识来筛选掉无效的突破信号即使突破是有效的 也并不意味着趋势一定发生变化 因为图形分析建立在市场价格曲线基础之上 而市场价格只是市场特征的外在表象 并且通常是非理性的过于直观的图形缺乏客观的量化评价标准 使得不同投资者对于相同的技术图形可能产生不同的理解 主观性较强 技术指标运用事先确定的方法对价格和成交量等股票市场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并结合技术图形对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进而预测市场变动趋势的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方法 确认性指标 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的绘制移动平均线的主要特征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移动平均线的扩展相对强度相对强度的构建相对强度指标的解释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MovingAverage MA 是标准的价格平滑方法 它在技术分析领域中得到了最为广泛的运动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 常用的移动平均线可以分为三种简单移动平均线 SimpleMA 加权移动平均线 WeightedMA 指数移动平均线 ExponentialMA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绘制简单移动平均线将连续数期的价格 通常采用收盘价 加总然后除以期数 计算出这数期内的算术平均值 作为简单移动平均线上的一个点将上述求和序列中的第一项 也就是最早的一期 的数字去掉 加入新的一项数字 代表原求和序列之后一期的价格 再求算术平均值 得到简单移动平均线上的第二个点按照这种方法继续计算下去 可绘制出简单移动平均线的各点 连接各点则成为简单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简单移动平均线的计算 移动平均线 GM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图 不同时间跨度的简单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绘制加权移动平均线通过对不同时期的价格赋予不同的权重 即越新的数据权重也越高 将价格的时间因素纳入到移动平均线的绘制过程中权重的选取有很多种方法 最常用的是将各期的价格与期数相对应将各期的价格乘以对应的权重并求和 然后将所得到的结果除以各期权重之和 就能够得到一个加权移动平均线数据按照这种方法重复进行计算 即可绘制出加权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加权移动平均线的计算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绘制指数移动平均线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形式的加权移动平均线 它能够避免加权移动平均线相对较为复杂的运算运用差值调整的方法构造移动平均线指数移动平均线的计算 移动平均线 不同时间跨度的指数 移动平均线 GM股票价格走势图 简单移动平均线和加权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绘制移动平均线的经验时间跨度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主要特征移动平均线是一种经过平滑处理的价格趋势移动平均线本身就能够代表价格的趋势移动平均线所代表的价格趋势具有稳定性移动平均线对于价格趋势的反映具有滞后性解决方法 延后移动平均线 AdvancingMovingAverages 移动平均线本身就是一个支撑和压力区域 它对价格具有助涨和助跌的作用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确认 Confirmation 移动平均线和价格曲线之间保持相同的运动趋势 并且没有发生交叉背离 Divergence 移动平均线运动的趋势与价格曲线恰好相反穿越 Crossover 移动平均线和价格曲线交叉 其实就是价格曲线对移动平均线的突破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确认和背离移动平均线同价格曲线相互确认时 能够强化当前的价格趋势 而移动平均线同价格曲线的背离则预示着趋势的变化可能已经发生如果在背离发生时 移动平均线已经走平或改变方向 则这种背离清楚地表明先前的价格趋势已经反转 如果在背离发生时 移动平均线仍然保持着当前的趋势 那么这种背离应当作为价格趋势发生反转的最初警告一般情况下我们采用收盘价来绘制移动平均线 但是在考察一段时间内价格对移动平均线的背离行为时 最好采用每天的最低价或最高价来计算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突破和穿越 格兰维尔法则在上升趋势中 只要价格曲线保持在移动平均线之上 投资者就应当保留多头头寸 此时主要的市场信号有价格曲线向上穿越移动平均线 为买入信号价格曲线处于移动平均线之上并且急速地向移动平均线下跌 但是没有穿透后者 为买入信号价格曲线向下穿越移动平均线 与此同时移动平均线仍然处于上升趋势中 为卖出信号价格曲线暴跌到下降的移动平均线之下很远处 预期可能出现短暂反弹 为可能的空头陷阱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突破和穿越 格兰维尔法则在下降趋势中 只要价格趋势保持在移动平均线之下 投资者就应当持有空头头寸 此时主要的市场信号有价格曲线到达底部并转而上升 穿越移动平均线 为买入信号价格曲线在移动平均线之上 同时移动平均线处于下降趋势中 为卖出信号价格曲线由下方向移动平均线逼近 但并没有实现穿越 反而调头向下 为卖出信号价格曲线有时候在穿越移动平均线的同时会突破趋势线 此时的信号类型需要根据穿越和突破的方向来判别价格曲线暴涨到上升的移动平均线之上很远处 预期可能出现短暂回调 为可能的多头陷阱在水平趋势中 价格曲线通常会围绕着移动平均线上下振荡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扩展多重移动平均线在同一幅走势图中绘制更多不同时间跨度的移动平均线一条时间跨度相对较短的移动平均线与一条时间跨度相对较长的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相当于价格与移动平均线之间的关系 可以通过它们之间的相互确认 背离和穿越来对移动平均线的技术指导意义加以强化 移动平均线 美国西北航空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图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扩展包络线 Envelopes 一种过滤技术 是一系列与移动平均线平行且对称的曲线原理即股票价格围绕某一特定趋势以合理的大致相同的比例做周期性波动 移动平均线是价格趋势的中心 而包络线则是由偏离移动平均线的最大和最小的价格组成的主要作用在于尽可能地过滤虚假的价格信号 移动平均线 IBM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和包络线 10 移动平均线 移动平均线的扩展布林带 BollingerBands 根据收盘价高于和低于其平均值的标准差来绘制的 因此其宽度与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两个重要参数移动平均线的时间跨度标准差的个数 移动平均线 IBM公司股票价格走势和布林带 20 2 移动平均线 布林带的解释规则当布林带明显变窄时 价格走势随后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如果价格突破布林带 则走势有望持续在价格穿越布林带边界之后 如果价格呈现反转形态 则预示着趋势即将发生反转 相对强度 相对强度的构建相对强度 RelativeStrength RS 一种用来衡量两种资产相对价格的技术工具 它表现为两种资产价格相除 然后把结果描绘成一条连续的曲线现实中应用的最多的是个股价格与大盘指数的比值相对强度指标仅仅是一种相对的概念 它自身的变化方向对于构成它的两个参数并没有影响相对强度指标的解释确认与背离穿越与突破 动能指标 动能指标 MomentumIndicators 对一系列摆荡指标 Oscillator 的统称动能指标与切线 价格形态和确认性指标等趋势判定方法的不同动能指标则能够对价格趋势进行事前的监测 并且在价格趋势最终的转折点之前发出相对更早的信号 动能指标在近似无趋势可寻的市场中具有相当大的效力 它通过构造一个水平的价格振荡区间 为价格的波动所发出的信号设定了评判标准对于短暂的无规律的市场行为 动能指标具有特殊的效用 因为它通过短期的市场波动揭示了市场的不均衡状态 超买或超卖 就典型的价格趋势而言 动能指标反映了一个趋势的动能大小 从而可以通过动能指标的变化来判断当前趋势所剩的能量 动能指标 动能指标概述变动率指标 ROC 加权总和变动率 KST 相对强弱指标 RSI 随机指标 K D 威廉指标 R 趋势背离指标 TDI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指标 MACD 动向指标 DMI 乖离率 BIAS 人气指标 动能指标概述 动能原理 动能指标概述 动能指标的构建动能指标在技术图表中通常表现为绘制在价格曲线下方的一个水平的波动带动能指标以动能原理为基础考察动能的方法 价格动能 PriceMomentum 宽度动能 BreathMomentum 动能指标概述 在动能指标的构建中 固定的上下边界和轴线对于指标的研判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上下边界为根据动能指标判断市场的非均衡状态设立了标准轴线的穿越提供了买入卖出信号动能指标向上穿越轴线时为买入信号动能指标向下穿越轴线时为卖出信号 动能指标概述 动能指标的解释动能特征 MomentumCharacteristics 超买和超卖水平 OverboughtandOversoldLevel 的评估是动能指标最为广泛的应用动能指标和价格行为的背离也是一种重要的预警信号动能指标对于轴线的穿越也具有指导意义动能趋势反转技术 变动率指标 ROC ROC RateofChange 股票价格在给定时间内的变动率百分比ROC指标正负差ROC指标 变动率指标 ROC ROC指标的计算 变动率指标 ROC 长期 百分比ROC短期 正负差ROC 加权总和变动率 KST KST TheKnowSureThing 建立在ROC指标基础之上 通过对不同时间跨度的ROC进行加权平均 构造一个既能够反映主要趋势 也对趋势的反转有足够的敏感性 并且与价格的转折点相当接近的指标KSI包括不同时间跨度的ROC指标较长时间跨度的ROC反映长期价格趋势较短时间跨度的ROC有助于判断短期内价格的折返运动 加权总和变动率 KST KST指标的计算公式信号来源KST指标自身改变方向KST穿越其移动平均线KST的移动平均线也改变方向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 RelativeStrengthIndex 一种衡量证券自身内在相对强度的指标相对强弱指数的出现解决了运用动能原理分析价格趋势时所遇到的两个问题一是价格的变化使得动能指标非常不稳定二是动能指标需要一个固定的边界 从而能够进行研判和比较相对强弱指数 RSI 应当与衡量证券相对表现的相对强度 RS 相区别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的计算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指标的计算 相对强弱指标 RSI 短期RSI的波动较为剧烈 因此能够更敏感地对超买或超卖状态做出反应长期RSI则具有更加稳定的曲线 因而更有助于绘制趋势线和价格形态时间跨度的选择日数据 14日的跨度是最佳选择 另外9日 25日 30日和45日也具有不错的效果周数据 可以使用13周 26周 39周和52周等时间跨度月数据 可采用9月 12月 18月和24月的时间跨度 相对强弱指标 RSI 上下界的确定怀尔德在创建RSI时推荐的上下界水平为70和30 但是在牛市和熊市的转换中 通常采用80作为牛市中超买水平的分水岭 而20作为熊市中超卖水平的分界线超买 超卖线的设定不是固定不变的 因为时间越长RSI的波动幅度也越小 所以超买 超卖线相应也应该设定得更窄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的解释极端读数 ExtremeReadings RSI向上穿越超买线或向下穿越超卖线 这在任何时候都预示着 证券的反转时机已经成熟 一旦得到价格趋势本身的确认 则应当果断地进行买卖摆动不足 FailureSwings 发生在RSI处于超买或超卖区域中的时候顶部摆荡不足是指当RSI位于超买区域时 上升趋势中的RSI没有能够创造新高 并且接下来发生RSI对超买线的向下突破底部摆荡不足则是指当RSI位于超卖区域时 下降趋势中新的底部高于前一个底部 并且接下来RSI开始上升并超过前一个头部 相对强弱指标 RSI RSI对于价格趋势的解释还体现为四个方面RSI与价格曲线之间的背离是趋势反转的一个预警信号趋势线和价格形态的完成完全适用于RSI指标可以构造RSI的移动平均线 对RSI进行平滑特别高和特别低的RSI通常会提供重要的买入和卖出信号 随机指标 K D 指标的构建基础在价格上升趋势中 收盘价常常会越来越接近价格区域中的最高价 而在上升趋势的末端 收盘价将明显远离价格区域的最高价在下降趋势中 收盘价常常会越来越接近价格区域中的最低价 而在下降趋势的末端 收盘价将明显偏离价格区域的最低价指标的直接目标在上涨趋势中 衡量收盘价在何时倾向于接近选定时期内价格区域中的最低价在下降趋势衡量收盘价何时倾向于接近选定时期内价格区域中的最高价 随机指标 K D K线 快速反应指标 Kwick C 最新的收盘价L5 最近5个交易期间内的最低价H5 同样5个交易期间内的最高价 D线 慢速反应指标 Dawdle 随机指标 K D 随机指标的应用取值随机指标的超买边界线通常绘制在75 80之间 而超卖边界线通常绘制在15 25之间 实际位置取决于指标计算中所应用的时间跨度背离最主要的价格信号来自于当 D线处于超买或超卖区域中时与价格曲线的背离穿越实际的信号发生在 K线穿越 D线之时形态 随机指标 K D 随机指标的穿越 随机指标 K D J线 随机指标的扩展或者 Williams R一种衡量最新的收盘价与选定时期内的价格区间之间关系的技术指标C 当天的收盘价Hn 选定期间内 包括当天 的最高价Ln 选定期间内 包括当天 的最低价N 周期的长度 威廉指标 R 威廉指标 R 应用 R时采用的基本法则当 R超过80时 市场处于超卖状况 股价走势随时可能见底 因此80的水平线一般称为买进线 当 R低于20时 市场处于超买状况 当前趋势可能即将见顶 因此20的水平线通常被称为卖出线当 R从超卖区域向上爬升时 表示行情趋势可能转向 一般情况下 当 R突破50的轴线时 市场由弱市转为强市 是买进的讯号 当 R从超买区域向下跌落 跌破 轴线后 可确认强市转弱 是卖出的信号当 R进入超买或超卖区域时 行情并非一定立刻转势 只有确认 R线明显转向 跌破卖出线或突破买进线 才为正确的买卖信号尽可能同时使用RSI配合验证 趋势背离指标 TDI TDI Trend DeviationIndicator 也称为价格摆荡指标 PriceOscillator 揭示了价格变化相对于趋势变动的快慢 可以看作是包络线技术在水平方向上的应用构建方法运用线性方法进行回归分析用价格除以移动平均或减去移动平均得到 趋势背离指标 TDI 包络线和动能 平滑异同移动平均指标 MACD MACD MovingAverageConvergenceDivergence 同时应用了两条速度不同的指数移动平均线 一条为变动速度较快的短期EMA 另一条为变动速度较慢的长期EMA 两者之间的差即构成MACD在标准的MACD计算中 短期EMA的时间跨度通常取12 而长期EMA的时间跨度通常取26 MACD的应用采用9期指数移动平均的方法对MACD进行平滑 得到 信号线 SignalLine MACD与信号线之间的关系蕴含的意义可以参照价格的移动平均线的应用法则MACD是一种 二重移动平均线 技术当MACD向上大幅度偏离零线时 意味着市场处于超买状态当MACD向下大幅度偏离零线时 意味着市场处于超卖状态MACD与价格曲线的背离负背离 NegativeDivergence 或顶背离 TopDivergence 正背离 PositiveDivergence 或底背离 BottomDivergence 直方图 Histogram 判断价格的短期趋势变化 动向指标 DMI DMI DirectionalMovementIndicators 确定市场即将经历一轮上涨或下跌趋势 还是要进行横盘整理基本原理通过分析股票价格在上升及下跌过程中供需关系的均衡点 即供需关系受价格变动之影响而发生由均衡到失衡的循环过程 从而提供对趋势判断的依据指标构成上升动向指标 DI下降动向指标 DI平均定向指数 AverageDirectionalIndex ADX 动向指标 DMI DMI的应用 DI和 DI两条曲线的关系能够发出买入或卖出信号 而ADX则能够判断价格趋势运动的特征价格趋势向上时 DI上升 DI下降 当 DI向上穿越 DI时 表示市场内部有新的买方愿意以较高的价格买进 因此为买进信号 当 DI从下向上递增突破 DI时 意味着市场内部有新的空头卖家愿意以较低价格沽售 因此为卖出信号当ADX的值高于上一日ADX时 可以断定当前市场价格仍在维持原有趋势 乖离率 BIAS BIAS通过测算股价在波动过程中与移动平均线出现偏离的程度 从而得出股价在剧烈波动时因偏离移动平均趋势而造成可能的回档或反弹 以及股价在正常波动范围内移动而形成继续原有趋势的可信度构建原理如果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太远 不管股份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或之下 都有可能趋向平均线的这一条原理上 而乖离率则表示股价偏离趋向指标的百分比值 BIAS的计算C 当日收盘价n BIAS和移动平均线的参数正乖离负乖离 乖离率 BIAS BIAS的应用6日乖离率 3 是买进时机 3 5 是卖出时机12日乖离率 4 5 是买入信号 5 是卖出信号24日乖离率 7 是买入信号 8 是卖出信号 对于72日乖离率 11 是买入信号 11 是卖出信号 人气指标 人气指标 SentimentIndicators 反映市场中多空双方心理或力量对比的指标买卖气势指标 AR 意愿指标 BR 中间意愿指标 CR 人气指标 AR指标AR的计算H 当日最高价L 当日最低价O 当日开盘价 人气指标 AR的使用AR值以100为分界线来区分多空双方强度 当AR值在80 120之间波动时 说明市场中双方力量基本均衡 价格处于横盘整理行情AR值走高时表示行情活跃 人气旺盛 过高则表示股价进入高价 应选择时机退出AR值走低时表示人气衰退 需要充实 过低则暗示股价可能跌入谷底 即将反弹从AR曲线可以看出一段时期的买卖气势 并具有先于股价到达峰或跌入谷底的功能 人气指标 BR指标BR的计算H 当日最高价L 当日最低价YC 前日收盘价 人气指标 BR的应用BR比AR更敏感 当BR值在70 150之间摆荡时 可认为市场中双方力量基本持平 价格处于盘整阶段BR值高于400以上时 股价随时可能回调下跌 而BR值低于50则意味着市场随时都有可能上涨AR可单独使用 BR需与AR并用才能发挥效用如果AR和BR同时急速上升 意味当前的上升趋势接近峰顶 为卖出信号如果BR比AR低 且指标低于100 为买入信号如果BR从峰顶大幅回落 同时AR无警戒讯号出现 为买入信号如果BR急速上升 同时AR进行盘整 则为卖出信号 关于动能指标的一个小结 动能指标的贡献揭示了市场中多空力量的均衡状态 设定了超买和超卖判定的标准能够解释传统趋势分析技术无能为力的横盘整理趋势动能指标的应用在利用动能指标进行分析时 结合价格指数自身的一些趋势反转信号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动能指标的信号判断的趋势反转类型 取决于计算动能指标所采用的时间跨度动能指标只能作为基础的趋势分析方法的补充 实际的买卖信号永远来自于价格自身的趋势信号注意各种动能指标的相互配合和确认 市场结构指标 价格反映投资者心理是否发生变化 发生多大变化时间衡量投资者心理周期的频率和长度成交量反映投资者心理变化的强度市场广度衡量某一种心理所涵盖的范围 价格 价格指数成份股具有代表性的 能够反映公众的参与程度 市场的领导地位以及行业重要性的绩优股计算方法非加权指数 通过计算成份股的平均价格得到 主要采用价值线算法 ValueLineArithmetic 进行编制加权指数 按照每只成份股的流通市值对各只成份股的价格进行加权平均 价格 行业板块股票市场的周期呈现出明显的行业板块轮替特征 这是由于经济周期的时间发展顺序所导致在分析板块轮替过程时 应当以多个行业板块为基准 而不是仅仅拘泥于某一个板块 时间 时间的重要性时间关系到市场的调整对等性原则周期的特征与识别周期的特征周期的持续时间越长 价格的波动幅度通常也越大 其低点的重要性也越大相同的时间内到达低点的周期数目越多 随后的价格走势就越强劲在上升趋势中 周期的高点有向右移动的趋势 即发生在周期中点之后 而在下降趋势中则恰好相反 周期的高点有向左移动的趋势 时间 周期的识别趋势偏离法动能法简单观察法时间的应用原理共同性原理变异性原理加总原理 成交量 成交量变动率成交量的ROC指标成交量ROC的解释同样来自于其指标的取值 指标线与成交量直方图和价格曲线的背离 以及指标线形态的突破完成等技术信号成交量ROC如果与价格ROC结合使用 将能够发挥更大的效力 成交量 成交量ROC如果与价格ROC的结合成交量的峰位总是领先于价格的峰位成交量动能指标穿越价格动能指标时 通常是趋势反转的可靠信号当价格指标位于轴线以上并且处于下跌状态 但成交量却持续上升时 为空头信号成交量指标在市场底部的反转需要经过价格动能指标的反转予以确认成交量指标向下穿越轴线 而此时价格动能指标远远高于轴线 此时为非常严重的卖出信号在上升趋势的初期 成交量动能指标始终位于价格动能指标之上 成交量 成交量摆荡指标 VolumeOscillator 构建计算成交量的短期和长期移动平均值 然后用短期移动平均值除以长期移动平均 即可得到摆荡指标如果得到的成交量摆荡指标波动过于剧烈 可以取其移动平均进行平滑特征与基本的动能指标相似 成交量 应用法则成交量摆荡指标由极端数值开始反转 是价格趋势反转的预警信号在价格上升的同时 成交量摆荡指标开始下降 是空头市场信号价格下降的同时成交量摆荡指标处于上升状态 为空头市场信号 但是当成交量摆荡指标到达极值时除外成交量摆荡指标通常领先于价格摆荡指标成交量摆荡指标并不能够指示趋势反转的方向 成交量 上涨 下跌成交量 upside downsidevolume 计算方法通过累积的方法计算 首先分别计算价格上涨与下跌的股票的总成交量 并用上涨的总成交量减去下跌的总成交量 然后将得到的差值累加到前一天的上涨 下跌成交量指标值上计算价格上涨与价格下跌股票成交量的摆荡指标 如成交量摆荡指标和平滑后的RSI等等 然后相互比较 阿姆斯指数 ArmsIndex 根据广度数据和上涨 下跌成交量数据构造而成 用于衡量市场上涨股票成交量相对于下跌股票成交量的相对强度计算方法 Mu和Md为上涨股票数量和下跌股票数量Vu和Vd为上涨股票的成交量和下跌股票的成交量 成交量 成交量 阿姆斯指数的应用阿姆斯指数的变动通常是与大盘指数相反的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 通常会将该指标的图形进行倒置处理 以便和其他动能指标的运动趋势相吻合通常阿姆斯指数小于50可以视为超买 而大于120则视为超卖 成交量 成交量净额 On BalanceVolume OBV 理论基础市场价格的变动必须有成交量配合 价格的升降而成交量不相应升降 则市场价格的变动难以继续成交量往往是价格变动的先行指标股票价格的短期行为通常与公司的业绩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在很大程度上受投资者心理的影响计算方法如果当日股价上涨 则当日的OBV等于前一日的OBV加上当日成交量 如果当日股价下跌 则当的OBV等于前一日的OBV减去当日成交量 成交量 成交量净额的应用当价格上涨而OBV线下降时 表示能量不足 价格可能将回跌股价下跌而OBV线上升时 表示多方的人气旺盛 价格可能即将止跌回升当价格上涨而OBV线同步缓慢上升时 表示市场当前的牛市行情能够持续当OBV线暴升 不论价格是否暴涨或回跌 表示能量即将耗尽 价格趋势可能发生反转 市场广度 市场广度 MarketBreadth 市场对于当前价格趋势的参与程度 反映了市场趋势的普及程度一般而言 与市场趋势方向相同的股票数量越多 则趋势得到的支持越有力 并且具有持久性 因此趋势能够得以延续 相反 与市场趋势方向相同的股票数量越少 趋势发生反转的可能性越高 市场广度 腾落线 Advance DeclineLine A D或ADL 关注当期市场中股票的上涨家数和下跌家数 是将上涨家数计为正值 把下跌家数计为负值 并通过正负相加的逐期累积计算而得来的玻尔通公式对进行连续累加 A为上涨的股票家数 D为下跌的股票家数 U为价格不变的股票家数 市场广度 腾落线的计算 玻尔通公式 市场广度 腾落线的特点衡量的是市场广度 不能应用它对个股进行分析腾落线可以弥补市场指数在某些成分股的暴涨与暴跌时出现过度反应的缺陷腾落线的主要应用法则市场指数持续上涨 腾落线上升 涨势可能仍将维持市场指数持续下跌 腾落线下降 大盘跌势将持续市场指数上涨 而腾落指数下降 大盘可能出现回调市场指数下跌 而腾落线上升 股价则可能回升 市场广度 广度摆荡指标玻尔通公式进行移动平均 参数 10和30 结合两种时间跨度的移动平均线以及腾落线来进行研判麦克莱伦 McClellan 摆荡指标短期的广度动能指标 用于衡量上涨股票家数与下跌股票家数之差的19期EMA和39期EMA之间的差值该指数下滑到 70 100的超卖区域时 发出买入信号 而当该指数上升到 70 100的超买区域时则发出卖出信号 市场广度 扩散指标 DiffusionIndicator 通常由构成大盘指数的一揽子股票构建而成用来衡量大盘指数中处于正向趋势的构成部分所占的百分比正向趋势位于趋势线之上的上涨行情 在实际计算中采用的标准有两种一是计算价格位于某特定移动平均线之上或其移动平均线处于上升阶段的成份股所占百分比二是计算ROC为正值的成份股所占的百分比 本章小结 技术指标是运用事先确定的方法对价格和成交量等股票市场的原始数据进行处理 并结合技术图形对市场行为进行分析 进而预测市场变动趋势的一种重要的技术分析方法 它能够对技术图形分析中所得到的结论进行确认 技术指标可分为三类 一是确认性指标 二是动能指标 三是市场结构指标 确定性指标确定基本的趋势 通过指标曲线和价格曲线的相互背离发出趋势变动的预警信号 它主要包括移动平均线和相对强度 指标与当前价格行为相互确认时 价格趋势得以确认 而如果指标与当前价格行为相背离 则价格趋势将出现反转 本章小结 移动平均线是最标准的价格平滑方法 它主要包括简单移动平均线 加权移动平均线和指数移动平均线 三种类型的移动平均线各有优劣 它们适用于市场中的不同周期 移动平均线的时间跨度越大 则对于价格的平滑作用越明显 同时所具有的滞后性也越大 移动平均线自身就可以作为一种支撑或压力线 从而可以利用线形方法进行分析 移动平均线的技术涵义主要来自于确认和背离 以及突破和穿越 单条移动平均线对于趋势的判定可能无法提供明确的信号 需要进行扩展 主要的扩展有三种 一是多重移动平均线 二是包络线 三是布林带 这三种方法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市场状态 本章小结 相对强度是一种用来衡量两种资产相对价格的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