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针灸学发展历史 针灸学,是中国医学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抗争中创造出来的极为神奇合理的医疗手段。它的发展是可以折射出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影响力的变化。它发源于中国,现在正向国外流传,当前已经成为世界医学的重要作用成部分。针与灸的起源针灸术,是由“针”和“灸”两种治法组成的。它是通过针刺和艾灸调整经络脏腑气血的功能,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针灸这门科学是一门高深的学科。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据史书记载,针灸学最早见于公元前2000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一书。原文为“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便是指灸术,其中详细描述了九针的形制,并大量技术了针灸的理论与技术。两千多年来,针灸疗法一直在中国广为流传,并逐渐传向了世界。而针灸的出现,则更早。上溯至远古时期,那时候的人们偶然间被某些坚硬的物体,如石头、荆棘等触碰了身体的某些部位,会不经意间出现些意想不到的疼痛减轻的现象。古人由此开始有意识地用一些尖利的石块来刺身体的某些部位,以减轻疼痛。古书上曾多次提到针刺的原始工具是石针,称为砭石。这种砭石大约出现于距今8000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那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挖刺、磨制技术,能够制作出一些比较精致的、适合刺入身体以治疗疾病的石器,这种石器就是最古老的医疗器具砭石。人们就用“砭石”刺入身体的某一部位治疗疾病。砭石在当时还常用于外科化脓性感染的排脓,所以又被称为针石。山海经中记载:“有石如玉,可以为针”,是有关针石的最早记载。中国在考古中曾发现过砭石实物。可以说,砭石是后世刀针工具的基础和前身。至秦汉时期,针石已由石针、骨针、竹针逐渐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以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灸法产生于火的发现和使用之后。在使用火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身体某些部位的疼痛经火的烧灼、烘烤而得以缓解和解除,继而学会使用兽皮或树皮包裹烧熟的石块、沙石进行局部地热熨,逐步发展至以点燃树枝或干草烘烤来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摸索,选择了易燃而且具有温通经脉作用的艾草作为灸治的主要材料,于体表局部进行温热刺激,从而使灸法和针刺一样,成为防病治病的重要方法。由于艾草具有易于燃烧、气味芬芳、资源丰富、易于加工贮藏等特点,因而成为了最重要的灸治原料。砭而刺之逐渐发展为针法,热而熨之逐渐发展为灸法,这就是针灸治疗法的前身。古代针灸的发展历程随着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人们逐渐发现了很多可以治疗某些疾病的特定腧穴,使其由最早的“以痛为腧”逐渐得以定位和定名,在腧穴不断增加的基础上,根据腧穴的主治作用,结合针刺疗效和古代的解剖知识,古代医家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认识到人体有一个精气运行的完整结构经络系统。通过不断总结、实践,将腧穴、经络从理论上系统化,形成了经络学说。经络学说以及其他中医理论的形成使针灸成为中医一门独立的学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为我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众多的有关针灸的记载让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学习了针灸学并把它发扬光大。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全面而又系统地描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以及其适用症和禁忌症等。其中尤以灵枢所论述的针灸内容尤为详尽,故有针经之称。黄帝内经为针灸学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理论。难经在经络、腧穴以及针灸等方面对内经做了补充。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准。晋代的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既黄帝内经之后,对针灸医学又一次总结,在针灸学发展历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的孙思邈著千金方发明了同身穴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据唐书 百官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九年(626年),在国家医疗和教学机构“太医署”中设有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职,专门从事针灸教学和医疗工作。宋代王唯一编撰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圆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了经穴模型直观教学的先河。明代时针灸学发展的昌盛时期,针灸著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著作中的一颗明珠,搜集了经典著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该书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又一次总结性的针灸学著作,至今仍然是针灸临床参考书之一。可以说针灸学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勤劳的结晶。针灸学的产生以及以后的发展,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与进步产生了极大地影响,它开拓了一种全新的治疗思路,丰富了医学的内容。对现在的世界医学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近现代针灸的落寞与复兴鸦片战争以后到明国100多年间,由于反动统治者和侵华帝国主义者的歧视和扼杀,针灸日益衰落,只在民间流传使用。针灸学看似前途灰暗了。其实不然,既然针灸学在过去有那么辉煌的成就,它的未来又怎么会灰暗呢?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促进了针灸医学的复兴和繁荣。针灸教育事业也有了长足迅速的发展。为了便于开展学术的交流,1979年成立了中国针灸学会。在临床方面,针灸对内外妇儿等科100多种病症有较好的疗效,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胆道结石、细菌性痢疾、乳腺增生等疾病的研究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1958年针刺麻醉开始使用于临床,为麻醉方法增加了新内容,推动了针灸医学的深入研究。由是,针灸学的研究工作也从临床的治疗经验的总结发展到开展实验研究,并在经络现象、经络实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近年来对针刺手法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现在,针灸医学得到了全面复兴、科学飞跃,并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普及。我国的医学科学工作者在继承古代针灸学成就的基础上,还开展了电针、耳针、磁针等疗法,其临床治疗范围不断扩大,可直接治疗病症达300多种。针灸学正在日益成为一门独立的医学诊疗学。另外,针刺麻醉术的研究以及应用也印证了针灸学的发展与进步。它是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和针灸止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方法首创于1958年,多年来成功应用于100余种大小手术。50年来我国对针灸针麻作用原理的不断研究,促进了我国在生理、生化与形态学的研究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针麻既是中西医结合的产物,又是我国医学科学工作者利用现代科学知识和方法提高祖国医学遗产价值的典型例证。针灸必将走向世界针灸在南北朝时期就开始东传朝鲜、日本等国,13世纪以前,通过“丝绸之路”逐渐西行,对阿拉伯医学等曾有一定的影响。今年来在国际上掀起一股经久不衰的“针灸热”。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官员中岛宏宣布:“针灸医学已成为世界通行的一门新的医学学科。”并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成立了国际针灸培训中心。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于1984年8月在北京成立,1987年11月在中国举行了成立大会。传统的针灸疗法已经逐渐走向世界,为人类的卫生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中国的针灸正在为世界人民造福。法国是引入、研究、应用针灸最多最早的国家,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可称为欧洲的首位。法国很早就成立了较完整的针灸教学机构和学术团体,并发行多种中医及针灸的刊物。在美国,针灸师过去很受排斥,近年来却发生很大的变化。政府把它列入国家的研究计书之内,并拨款资助。前苏联队针灸的疗效早已确认。前苏联保健部曾发出指令,要义务人员对针刺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各地和加盟共和国的诊所以及工业中心的大门诊部,都设立针灸治疗室。并多次派留学生来我国学习针灸疗法。实际上,在英国、德国、加拿大、奥地利、瑞士、希腊等国,针灸的研究和应用都是十分活跃的。此外,泰国、越南、印度、匈牙利、捷克、波兰、意大利、丹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护作业安全规程培训课件
- 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课件
- 农业器具使用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别具风味的美食课件
- 别云间-夏完淳课件
- 化工企业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内镜预约流程课件
- 兴县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化学清洗安全培训课件
- 兴业海螺安全培训课件
- 2025邮储银行校招笔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年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选聘大学生村文书55人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法律基础知识复习讲义
-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d证科目一考试完整题库及答案
- 铝灰知识培训课件
- 旧窗户拆除安全合同7篇
- 民族团结一家亲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 学堂在线 运动与健康 章节测试答案
- 无人机作业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愿友谊地久天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