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老子其书章学诚文史通义卷一:“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何谓也?曰:古未尝有著述之事也,官师守其典章,史臣录其职载。古初无著述,而战国始以竹帛代口耳。著述始专於战国,盖亦出於势之不得不然矣。”引述老子(1)老子63章“报怨以德”+论语*宪问“以德报怨”; (2)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 (3)太平御览卷322兵部*胜引云:墨子曰:墨子为守,使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墨子虽善为兵,而不肯以知兵闻也。)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故老子曰:“道冲而用之,有弗盈也。”太平御览卷507引魏晋皇甫谧高士传云:“河上丈人者,不知何国人也。明老子之术,自匿姓名,居河之湄,著老子章句,故世号曰河上丈人。当战国之末,诸侯交争,驰说之士咸以权势相倾,惟丈人隐身修道,老而不亏,传业於安期先生,为道家之宗焉。”汉书卷七十二王贡两龚鲍传:蜀有严君平,皆修身自保,君平卜筮于成都市,以为:“卜筮者贱业,而可以惠众人。有邪恶非正之问,则依蓍龟为言利害。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从吾言者,已过半矣。”裁日阅数人,得百钱足自养,财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依老子、庄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杨雄少时从游学,以而仕京师显名,数为朝廷在位贤者称君平德。君平年九十余,遂以其业终,蜀人爱敬,至今称焉。及雄著书言当世士,称此二人。老子是否黜儒?A、通行本19章: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简本之甲组:绝智去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绝伪弃诈,民复孝慈。B、通行本18章:大道废,有仁义;慧智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简本之丙组:大道废,安有仁义;六亲不和,安有孝慈;邦家昏乱,安有贞(正)臣。傅 奕 本:大道废,焉有仁义;慧智出,焉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焉有贞臣。帛 书 本:大道废,安有仁义;智慧出,安有大伪;六亲不和,安有孝慈。国家昏乱,安有贞臣。三、老子的身份与老子的思想主题“式”“圣人抱一为天下式”(22);“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28);“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65);“中”“多言数穷,不如守中”(5)“道”与“天”并联功成身退,天之道(9);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47);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73);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77);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79);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81)。先王之令有之曰:天道赏善而罚淫, 类似于此,79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故凡我造国,无从非彝,无即慆淫,各守尔典,以承天休。(国语*周语中)鲁侯曰:“寡人惧不免于晋,今君曰将有乱,敢问天道乎,抑人故也?”对曰:“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吾见晋君之容,而听三郤之语矣,殆必祸者也。”(国语*周语下)律所以立均出度也。古之神瞽考中声而量之以制,度律均锺,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于十二,天之道也。(同上)单子曰:“其咎孰多?”曰:“苌叔必速及,将天以道补者也。夫天道导可而省否?苌叔反是,以诳刘子,必有三殃:违天,一也;反道,二也;诳人,三也。周若无咎,苌弘必为戮。”(同上)君有施于晋君,晋君无施于其众。今旱而听于君,其天道也。君若弗予,而天予之。(国语*晋语三)子犯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又何求焉!天事必象,十有二年,必获此土。二三子志之。岁在寿星及鹑尾,其有此土乎!天以命矣,复于寿星,必获诸侯。天之道也,由是始之。有此,其以戊申乎!所以申土也。”(国语*晋语四)君幼弱,诸臣不佞,吾何福以及此!吾闻之,天道无亲,唯德是授。吾庸知天之不授晋且以劝楚乎,君与二三臣其戒之!(国语*晋语六)越王句践即位三年而欲伐吴,范蠡进谏曰:“夫国家之事,有持盈,有定倾,有节事。”王曰:“为三者,奈何?”对曰:“持盈者与天,定倾者与人,节事者与地。王不问,蠡不敢言。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骄,劳而不矜其功。夫圣人随时以行,是谓守时。天时不作,弗为人客;人事不起,弗为之始。今君王未盈而溢,未盛而骄,不劳而矜其功,天时不作而先为人客,人事不起而创为之始,此逆于天而不和于人。王若行之,将妨于国家,靡王躬身。”王弗听。(国语*越语下)范蠡曰:“臣闻古之善用兵者,赢缩以为常,四时以为纪,无过天极,究数而止。天道皇皇,日月以为常,明者以为法,微者则是行。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古之善用兵者,因天地之常,与之俱行。后则用阴,先用则阳;近则用柔,远则用刚。后无阴蔽,先无阳察,用人无艺,往从其所。刚强以御,阳节不尽,不死其野。彼来从我,固守勿与。若将与之,必因天地之灾,又观其民之饥饱劳逸以参之。尽其阳节、盈吾阴节而夺之,宜为人客,刚强而力疾;阳节不尽,轻而不可取。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阴节不尽,柔而不可迫。凡陈之道,设右以为牝,益左以为牡,蚤晏无失,必顺天道,周旋无究。今其来也,刚强而力疾,王姑待之。”王曰:“诺。”弗与战。(同上)对曰:“天灾流行,国家代有,救灾恤邻,道也。行道有福。”(左传僖公十三年)晋侯问于士弱曰:“吾闻之,宋灾,于是乎知有天道。何故?”对曰:“古之火正,或食于心,或食于咮,以出内火。是故咮为鹑火,心为大火。陶唐氏之火正阏伯居商丘,祀大火,而火纪时焉。相土因之,故商主大火。商人阅其祸败之衅,必始于火,是以日知其有天道也。”公曰:“可必乎?”对曰:“在道。国乱无象,不可知也。”(襄公九年 传)夏四月,陈灾。郑裨灶曰:“五年,陈将复封。封五十二年而遂亡。”子产问其故,对曰:“陈,水属也,火,水妃也,而楚所相也。今火出而火陈,逐楚而建陈也。妃以五成,故曰五年。岁五及鹑火,而后陈卒亡,楚克有之,天之道也,故曰五十二年。”(昭公九年)景王问于苌弘曰:“今兹诸侯,何实吉?何实凶?”对曰:“蔡凶。此蔡侯般弑其君之岁也,岁在豕韦,弗过此矣。楚将有之,然壅也。岁及大梁,蔡复,楚凶,天之道也。”(昭公十一年)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七日,其火作乎!”戊寅,风甚。壬午,大甚。宋、卫、陈、郑皆火。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曰:“宋、卫、陈、郑也。”数日,皆来告火。裨灶曰:“不用吾言,郑又将火。”郑人请用之,子产不可。子大叔曰:“宝,以保民也。若有火,国几亡。可以救亡,子何爱焉?”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灶焉知天道?是亦多言矣,岂不或信?”遂不与,亦不复火。(昭公十八年)秋七月壬午朔,日有食之。公问于梓慎曰:“是何物也,祸福何为?”对曰:“二至、二分,日有食之,不为灾。日月之行也,分,同道也;至,相过也。其他月则为灾,阳不克也,故常为水。”(昭公二十一年)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晏子曰:“无益也,只取诬焉。天道不谄,不贰其命,若之何禳之?且天之有彗也,以除秽也。君无秽德,又何禳焉?若德之秽,禳之何损?诗曰:惟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君无违德,方国将至,何患于彗?诗曰:我无所监,夏后及商。用乱之故,民卒流亡。若德回乱,民将流亡,祝史之为,无能补也。”公说,乃止。(昭公二十六年)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或罪也。”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王所知也。在易卦,雷乘乾曰大壮,天之道也。昔成季友,桓之季也,文姜之爱子也,始震而卜。卜人谒之,曰:生有嘉闻,其名曰友,为公室辅。及生,如卜人之言,有文在其手曰友,遂以名之。既而有大功于鲁,受费以为上卿。至于文子、武子,世增其业,不废旧绩。鲁文公薨,而东门遂杀適立庶,鲁君于是乎失国,政在季氏,于此君也,四公矣。民不知君,何以得国?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昭公三十二年)益赞于禹曰:“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尚书*大禹谟)呜呼!慎厥终,惟其始。殖有礼,覆昏暴。钦崇天道,永保天命。(尚书*仲虺之诰)尔万方百姓,罹其凶害,弗忍荼毒,并告无辜于上下神祗。天道福善祸淫, 对应前文国语*周语:“天道赏善而罚淫”。降灾于夏,以彰厥罪。肆台小子,将天命明威,不敢赦。(尚书*汤诰)明王奉若天道,建邦设都,树后王君公,承以大夫师长,不惟逸豫,惟以乱民。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尚书*说命中)天有显道,厥类惟彰。今商王受,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绝于天,结怨于民。(尚书*泰誓下)商俗靡靡,利口惟贤,馀风未殄,公其念哉!我闻曰:世禄之家,鲜克由礼。以荡陵德,实悖天道。敝化奢丽,万世同流。(尚书*毕命)与史官言论相似左传僖公十五年史佚有言曰:“无始祸,无怙乱 与之意近者,30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无重怒。重怒难任,陵人不祥。 老子也反对重怒、凌人,例如,56章:“挫其锐,解其纷”;68章:“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 国语*周语下昔史佚有言曰:“动莫若敬,居莫若俭 老子也主张俭、让,67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之长”,德莫若让,事莫若咨。”谚语、格言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老子也主张强调处下、包容、贵以贱为基,例如,78章:“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谓天下王”;8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39章:“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是以侯王自谓孤、寡、不榖。此非以贱为本耶?”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国语*晋语四“礼志有之曰:将有请于人,必先有入焉 老子:“将欲夺之,必固与。”(36章)。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欲人之从己也,必先从人。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 类似于此,66章:“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7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意近国语*晋语四“文公问于郭偃曰:始也,吾以治国为易,今也难。对曰:君以为易,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其易也将至焉。” 类似于此,63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国语*楚语下“积货滋多,蓄怨滋厚,不亡何待?” 类似于此,44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左传成公二年“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君之所司也。若以假人,与人政也。政亡,则国家从之,弗可止也已。”+ 昭公三十二年“是以为君,慎器与名,不可以假人。” 类似于此,36章:“国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左传僖公五年“国君不可以轻,轻则失亲。” 类似于此,26章:“奈何万乘之主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左传哀公十一年“盈必毁,天之道也。”+ 庄公四年“盈而荡,天之道也。” 类似于此,15章:“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77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礼5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庄子*天运:“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31章:“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逸周书*武顺解:“吉礼左还,顺天以利本。武礼右还,顺地以利兵”。62章:“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太师、太傅、太保)隐者论语*微子中的楚狂接舆、长沮、桀溺以及“逸民: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孟子谓“今也南蛮鴂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儒家批评老子:(1)天下之言道者,激俗而故反之,则不公;偶见而乐持之,则不经;凿慧而数扬之,则不祥。三者之失,老子兼之矣。(王夫之老子衍*自序)(2)圣贤之学,则须说“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佛、老欲自得,即向自得上做去,全不理会何以得,何以自得,颠倒说深造之以道,便非自得。(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离娄下)(3)佛、老之徒始以拙为藏身之妙术。僧道多以拙为道号,儒者亦效之,陋已。(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孟子*尽心上)(4)如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佛氏说“本觉妙明,性觉明妙”,他发端便不走者条路,到用处便要守雌守黑,空诸所有,乃至取礼乐刑政,一概扫除。(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5)老子之術,須自家占得十分穩便,方肯做;才有一毫於己不便,便不肯做。(朱子语类卷125)(6)如將 欲取之,必固與之之類,是它亦窺得些道理,將來竊弄。如所謂代大臣(匠)斲 則傷手者,謂如人之惡者,不必自去治它,自有別人與它理會。只是占便宜,不肯自犯手做。曰:此正推惡 離己。曰:固是。如子房為韓報秦,攛掇高祖入關,又項羽殺韓王成,又使高祖平項羽,兩次報 仇皆不自做。後來定太子事,它亦自處閑地,又只教四老人出來定之。(朱子语类卷125)(7)其學也要出來治天下,清虛無為,老氏之學最忍,它閑時似箇虛無卑弱底人,莫教緊要處發出來 ,更教你枝梧不住,如嶢關之戰 ,與秦將連和了,忽乘其懈擊之;鴻溝之約,與項羽講和了,忽回軍殺之,這箇便是他柔弱之發處。可畏!可畏!它計策不須多,只消兩三次如此,高祖之業成矣。(朱子语类卷125)(8)問:老子與鄉原如何?曰:老子是出人理之外,不好聲,不好色,又不做官,然害倫理。鄉原猶在人倫中,只是箇無見識底好人。(朱子语类卷125)(9)老子之學只要退步柔伏,不與你爭。才有一毫主張計較思慮之心,這氣便粗了。故曰致虛極,守靜篤;又曰:專 氣 致柔,能如嬰兒乎?又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谷。所謂谿,所謂谷,只是低下處。讓你在高處,他只要在卑下處,全不與你爭。他這工夫極離。常見畫本老子便是這般氣象,笑嘻嘻地,便是箇退步占便宜底人。雖未必肖他,然亦是它氣象也。只是他放出無狀來 ,便不可當。如曰以正治國 ,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他取天下便是用此道。如子房之術,全是如此。嶢關之戰 ,啗秦將以利,與之連和了,即回兵殺 之;項羽約和,已講解了,即勸高祖追之。漢家始終治天下全是得此術,至武帝盡發出來 。(朱子语类卷125)(10)問反者,道之動 ;弱者,道之用。曰:老子說話都是這樣意思。緣他看得天下事變熟了,都於反處做起。且如人剛強咆哮跳躑之不已,其勢必有時而屈。故他只務為弱。人纔弱時,卻蓄得那精剛完全;及其發也,自然不可當。故張文潛說老子惟靜故能知變,然其勢必至於忍心無情,視天下之人皆如土偶爾。其心都冷冰冰地了,便是殺人也不恤,故其流多入於變詐刑名。太史公將 他與申韓同傳 ,非是強安排,其源流實是如此。(朱子语类卷125)(11)謙之問:佛氏之空,與老子之無一般否?曰:不同,佛氏只是空豁豁然,和有都無了,所謂終日喫 飯,不曾咬破一粒米;終日著衣,不曾掛著一條絲。若老氏猶骨是有,只是清淨無為 ,一向恁地深藏固守,自為玄妙,教人摸索不得,便是把有無做兩截看了。(朱子语类卷126)(12)老氏欲保全其身底意思多;釋氏又全不以其身為事,歐公嘗言,老氏貪生,釋氏畏死,其說亦好。氣聚則生,氣散則死,順之而已,釋老則皆悖之者也。(朱子语类卷126)(13)佛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厭;老氏之失,出於自私之巧。厭薄世故,而盡欲空了一切者,佛氏之失也;關機巧便,盡天下之術數者,老氏之失也。故世之用兵算數刑名,多本於老氏之意。(朱子语类卷126)(14)二氏皆言心也,而所见於心者异;释氏见心之空,不见空之所自,故於人道,一切扫而空之。老氏见心之虚,不见虚之所含,故推天下国家而外之。(明儒学案卷三十六引“桐川语录”)(15)静修曰:“老氏者,以术欺世而自免者也。阴用其说者,莫不以一身之利害,节量天下之休戚,其终必至于误国而害民。然特立于万物之表,而不受其责焉。”(宋元学案卷90全祖望案引)思想主题诈术、阴谋术、君人南面术?韩非子*喻老“越王入宦于吴,而观之伐齐以弊吴。吴兵既胜齐人于艾陵,张之江、济,强之于黄池,故可制于五湖。故曰:“将欲翕之,必固张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生产安全培训人员课件
- 聘请专家教师讲课合同6篇
- 安全施工培训课件模板
- 理解我们的老师课件
- 农业碳汇技术革新与市场应用策略研究报告
- 电信工程专业培养方案(3篇)
- 理化室安全培训内容课件
- 球阀的日常维护保养
- 广西山图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干混砂浆及混凝土构件生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 地震道路抢修工程方案(3篇)
-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学生基本信息采集表(2022修订版)
- DL∕T 5461.11-2013 火力发电厂施工图设计文件内容深度规定 第11部分土建结构
- CB-Z-239-1987一般排水量船模双桨自航试验方法
- 篮球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平安经营分析岗面试
- 空调系统维保记录簿表
- 动车组列车员(长)(职业通用)全套教学课件
- 医学影像技术职业生涯规划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测试题文本版(附答案)
- 牙本质过敏症课件
- 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教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