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_第1页
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_第2页
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_第3页
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_第4页
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固体制剂溶出度方法开发及溶出仪校正要求,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2,内 容,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二、国外药典溶出度介绍三、溶出度检查制订原则四、溶出度方法的确立五、溶出量测定方法学验证六、溶出度试验的影响因素七、溶出结果评价八、口服缓控释制剂的几个问题九、溶出仪的校正,3,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溶出度:系指药物从片剂、胶囊或颗粒剂等制剂在规定条件下溶出的速率和程度。作用:评价和筛选制剂处方与工艺;控制药品质量;临床试验提供参考。2010版“药物制剂人体生物利用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指导原则”:应提供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体外溶出度比较(n12)数据。,4,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USP18版(70年版引入13个品种,仅转蓝法)BP(73年版测定地高辛,仅品种方法)ChP(77版收载方法,85年版收载品种) JP(1981版收载4个品种),中、美、英药典溶出度测定沿革,5,溶出概况图,药物 制剂 仪器 溶出 介质溶出取样时间,溶解度,速释制剂缓释、控释制剂迟释制剂,篮法桨法其他方法,不同pH的水溶液不同类型、不同量的表明活性剂不同种类、不同量的有机溶剂水溶液,单点、两点或多点取样作溶出曲线,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6,第一法 转篮法第二法 桨法 第三法 小杯法(小杯搅拌桨法)桨碟法 透皮贴剂释放度测定(桨法),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7,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篮法: 除另有规定外,分别量取经脱气处理的溶出介质900 ml,置各溶出杯内,加温,待溶出介质温度恒定在370.5后,取供试品6片(粒、袋),分别投入6个干燥的转篮内,按规定速度旋转。除另有规定外,至规定时间时取样,立即用不大于0.8m的适当滤膜滤过。自取样至滤过应在30s内完成。限度:除另有规定外,取样时间45min,限度(Q)为标示量70%,8,中国药典溶出度结果判断(1)6Q(2)6(Q-10%12 Q,Q平均Q )(3)复试:6(12)Q ,Q-20%1Q-10%,Q平均Q; 合格:12( 3Q, Q-20%1 Q-10%,Q平均Q),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9,光纤原位药物溶出度试验仪:将药物溶出度仪和光谱分析仪结为一体,探头侵入溶出杯中,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光纤照射到探头,然后经探头反射,将液体的光谱信号通过光纤输入检测系统并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药物溶出过程的原位、实时检测。,一、中国药典溶出度介绍,10,二、国外药典溶出度介绍,1、仪器装置与测定方法USP收载9种方法:篮法、桨法、往复筒法、流池法、桨碟法、转筒法、往复支架法;往复筒法主要针对球形制剂,流室法主要用于难溶性药物缓释制剂。BP和JP收载3种方法:篮法、桨法和流室法。国外药典桨法更被广泛应用(如JP90%)。Chp1985引入流室法的装置, Chp1990 年撤销了该法。,11,二、国外药典溶出度介绍,2、溶出介质USP、BP与ChP基本一致;USP体积一般为5001000 ml (篮法和桨法) ,常用900 ml ,最大可至24 L ,如thalidomide capsules 溶出介质SDS溶液达4 L。JP规定四种溶出介质:pH1.2 、pH4醋酸盐缓冲液pH 6.8 磷酸盐缓冲液、水,12,3、测定结果判定两阶段试验 三阶段试验,二、国外药典溶出度介绍,13,二、国外药典溶出度介绍,美国药典还在综合信息(General information) 部分收载了剂型的体外与体内评价1 532 ( In vitro and in vivo evaluation of dosage forms) 及溶出度测定法的进展和验证 (The dissolution procedure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不属于强制执行要求,但对进行溶出度试验方法的研究很有价值。,14,三、溶出度检查制订原则需制订制剂,当药物溶出影响其体内吸收时(如难溶性、多晶型药物)当血药浓度波动易引起临床不良反应(如治疗指数较小或治疗窗较窄的药物)。盐酸地尔硫卓片和格列奇特片()主药剂量较小,药效强。用于预防和治疗严重疾病。用于急救的固体制剂、避孕药以及用于重点部位。用制剂学手段特殊处理(如微粉化、固体分散、CD包合、微囊化、脂质体、促吸收等)具有特殊释药要求(如速释、迟释、缓控释等),15,三、溶出度检查制订原则易溶药物制剂,易溶药物会因制剂的处方和生产工艺不同而导致药物的溶出有很大差异,甚至同一厂家的不同批号的产品之间也存在着这种差异。药物颗粒大小;药物的晶型;赋形剂的成分;制片的压力大小。新药(仿制)研究和处方筛选研究阶段,易溶性药物制剂也应进行溶出度的研究和考察。结合处方,工艺研究,以便改进处方和工艺 。,16,三、溶出度检查制订原则易溶药物制剂,可能做不出溶出曲线,可采用单点检测,比如:15分钟85。主药易溶于水制剂,在质量研究中考察其溶出度后,确认制剂过程不改变溶解性能,溶出情况良好,溶出度可不一定订入标准中,以崩解时限间接反映溶出情况。,17,三、溶出度检查制订原则,检查方法要求:保持产品质量批间一致性;避免极端条件,区分质量优劣;通过改进处方工艺,提高/降低溶出效果。,18,溶出度方法确立:包括溶出方法、转速、溶出介质及用量的筛选过程,溶出限度确定;溶出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资料:按定量测定项目验证,包括线性、范围、专属性、精密度等;考察其溶出均一性和溶出曲线(至少三批样品)。,溶出度完整验证的资料,19,溶出度方法的确立几个方面(1)溶出方法的选择(2)溶出介质的选择(3)溶出介质体积的选择(4)转速的选择(5)溶出度指标制定(6)溶出度均匀性试验(批内)(7)溶出曲线试验(重现性,批间),四、溶出度方法的确立,20,(1)方法的选择:篮法(B)/浆法(P),不提首选浆法或蓝法 非崩解型药物(B)崩解型药物 制剂中含有难以溶解、扩散的成分(P) 主药或辅料为一定胶性物质(P) 悬浮的制剂(B),如辅料易堵塞网孔(P,沉降篮使用药典和SOP不一致?正文中规定)小杯法:500ml浓度过低,较灵敏的方法仍难以进行定量测定(不能使用沉降篮,测定不能再稀释测定)。,21,(2)溶出介质的选择水:不提以水为主(pH 值无法控制,在试验过程中易发生改变,适合非pH依赖释药)人工胃液(0.010.1mol/L盐酸溶液, 必要时可加胃蛋白酶)人工肠液(必要时可加胰蛋白酶)其他缓冲液(pH值一般不超过7.6) 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缓冲范围pH7.09.5,低离子强度(二氟尼柳胶囊) 其他 : 低浓度表面活性剂; 醇溶液(一般5),人体生理pH值在胃内为13.5,小肠内约为7,结肠内约为7. 5,22,(2)溶出介质的选择表面活性剂尽量避免使用,种类和浓度需通过多个试验来验证。FDA溶出度指导原则:对于难溶性药物不提倡使用有机溶剂,推荐SDS,但必须证明表面活性剂的选用和用量的合理性。即应考察表面活性剂对药物的增溶量,以确定最少且最佳的使用浓度。USP:氯贝丁酯胶囊5% SDS,最高。 灰黄霉素片4% SDS(Chp 0.54% SDS)。 Chp贝诺酯片SDS1% ,最高。,23,(2)溶出介质的选择表面活性剂 采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 (Sodium lauryl sulfate SLS或SDS) 纯度;pH2.5聚山梨酯(吐温)20-80 (Tween 20-80 ) 茴三硫片/吉非替尼片/盐酸雷洛昔芬片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 粘度大月桂基二甲基氧化铵 替代 SDS 用于胶囊剂(可以与酶配伍),24,ChP溶出度中用到有机溶剂的品种,(2)溶出介质的选择有机溶剂的使用,25,(3)介质的体积选择使药物符合漏槽条件小规格品种一般不提倡将2粒/片投入1个溶出杯中来满足测定的灵敏度需要。常用:大杯法:500 1000ml ,900ml为最普遍小杯法:100250ml。,26,(3)介质的体积选择漏槽条件定义:即所用介质的体积应达到被测物质在37 时在此介质中达到饱和溶液浓度的体积的310倍。指溶出到溶液中的药物很快被溶液稀释带走,药物的溶出不受溶出介质中药物浓度的影响,也即浓度差不是药物溶出的限速步骤。如何确定:制剂时,辅料往往可以增大药物的溶解度,单确定原料的溶解度无意义,需结合辅料测定。,27,(4)转速的选择低于20r/min不符合流体力学要求; 高于150r/min产生湍流,且转速过快造成与生物利用度不相关 。常规:转篮100r/min桨法50r/min 小杯35r/min (一般认为相当于正常胃肠道蠕动状态)。常规: 无特殊要求时,一般为25r/min的整倍数 浆 法:5075r/min; 蓝 法:50100r/min; 小杯法:3550r/min;,28,(5)溶出度指标制定基本原则:完全释药指标(如普通制剂12h内,释药90%标示量),以防药物残留而降低药效控制释药指标(如缓控释制剂初始释药、中间释药等),保证释药曲线特性药效,不良反应预防释药指标(如肠溶、结肠释药制剂在胃中的渗漏等),保证释药部位 药效,不良反应,29,(5)溶出度指标制定普通制剂在选择的方法及溶出介质和预选的转速下测定不同时间的溶出量,建立溶出曲线,从图谱上来确定取样液时间,一般溶出曲线的拐点处后推10-15分钟;如果时间较长或太短,可适当提高或减低转速后重新测定溶出曲线,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取样时间和释药量。 速释制剂根据制剂设计思想制定合理取样点和释药量。如分散片可定在15min,80%。,30,(6)溶出度均匀性试验(批内)在确定的条件下测定6片(粒)样品的溶出曲线,6条溶出曲线进行比较,应基本均匀一致。确定工艺的稳定性。(7)溶出曲线试验(重现性,批间)。考察方法设定的取样时间以及限度是否合理。通过溶出曲线也可以看出药物在何时能达到最大释放,以及是否能达到最大释放。为避免多次取样造成的误差,取样点不宜过多,通常为56个点。 小杯法可采用34个点。,31,五、溶出量测定方法学验证,(1)线性(2)辅料干扰和溶液稳定性(3)回收试验(4)重复性试验(5)精密度,32,(1)线性作用:考察测定溶出液浓度是否符合测定要求。要求:如溶出和含量测定同一种方法,可参考含量线性;当两者测定浓度有区别时,增加线性范围。当两者采用不同的方法时,要求。溶出度测定 以释放量的10%120%间选取5个点即可。 可接受标准(常量):R0.998(0.990),Y轴截距在100响应值的2%(25%)以内,响应因子RSD2.0%(10%)。,33,(2)辅料干扰和溶液稳定性辅料干扰:测定干扰2%以下可忽略不计;25%可考虑在限度上适当提高;超过5%以上测定方法不可取 。溶液稳定性:当和含量的溶剂不同时,须重新考察。,34,(3)回收试验回收率范围规定为限度的20(高、中、低常设为50、限度浓度、100)可接受标准:98.0102.0%(80120%) RSD2.0%(10%)(n=9)(4)重复性试验同含量测定(5)精密度同含量测定,35,六、溶出度影响因素,(一)药物性质的影响(二)处方中辅料的影响(三)溶出试验条件的影响(四)测定方学的影响,36,(三)溶出试验条件的影响,1、温度的影响2、溶出介质脱气的影响3、投样与取样操作的影响4、转篮与转杆的影响5 、转速的影响6、药片位置效应的影响7、震动的影响8、配制溶出介质的试剂影响,37,1、温度的影响(1)外围水浴高度应超过溶出杯里液面的高度,保证杯中溶出介质的温度;(2) 当溶出介质中有机相比例较大时,注意预热和试验过程中介质挥发,使用密封性良好的溶出仪。,38,2、溶出介质脱气的影响介质中气体对样品崩解、扩散和溶出产生影响。(1)改变溶出介质的pH值 ;(2)温度改变时小气泡释出,对液体流型产生影响;(3)溶入的气体有时会明显改变有效成分的性质;(4)气泡与聚集颗粒结合,使溶剂中颗粒的浓度及颗粒均匀度随意改变;,39,2、溶出介质脱气的影响(5) 气泡在转篮中聚集,改变了筛网的孔隙率,从而影响了药品的溶出。 (6) 气泡与药物相连降低了与溶剂接触的表面,或改变了比重而使崩解和解聚过程改变;,40,2、溶出介质中存在气体的影响脱气方法:煮沸法:煮沸15分钟;真空脱气:加热至约41,并在真空条件下搅拌5分钟以上;抽滤法:加热至约41,趁热减压0.45m过滤;超声法:减压超声脱气5分钟以上。指标:溶出介质中的溶解氧不超过2.8mg/L(20时为9.17mg/L ),41,方法:USP泼尼松校正片桨法,50rpm,500ml 水为溶剂,30min取样。,42,2、溶出介质中存在气体的影响,ZKT-18真空脱气仪(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加温抽真空循环脱气。温度控制范围:3745分辨率:0.1控温精度:0.5真空度控制范围:0.02Mpa0.05 Mpa分辨率:0.01 Mpa处理溶液体积:7升或21升加热功率:1500W,43,3、投样与取样操作的影响投样分别置于干燥转篮中或同时投入六个杯中(桨法)自接触溶出介质时开始计时。间隔30 秒,逐片置于溶出杯中。自第一个样品接触溶出介质开始启动搅拌并计时。(桨法)取样经规定时取样(20 秒),取样至滤过应在30秒钟内完成;6杯中完成取样时间应在1分钟内。取样位置应在转篮(桨叶)顶端至液面的中点距溶出杯内壁10mm (小杯6mm )。,44,4、转篮与转杆的影响(1)转动时杆是否在溶出杯的正中央。(2)转篮洁净程度:转篮空隙如有堵塞可超声或在稀硝酸中煮沸、再在水中煮沸办法进行。(3)桨板厚度:药典规定浆板的厚度均为4.01.0mm。浆板越厚产生的物理机械力就越大。,45,5 、转速的影响低转速有时差异明显6、药片位置效应的影响(1)投放过程中要避免与桨杆或桨叶发生碰撞,(2)样品在溶出杯中位置应处于底部中心位置,如有差异,距底部中心距离1cm。,46,8、配制溶出介质的试剂和试液(1) 无机盐或有机溶剂,一般不会厂商不同而产生显著性差异。注意荧光法测定。(2)水,有时会由于来源各异,pH值有所不同,从而导致测定结果的差异。(3)表面活性剂 SDS、吐温-80等会因生产厂商的不同测定结果有差异。(4)缓冲液调节pH值至规定pH值0.05之内。,47,(四)测定方学的影响,1、滤膜吸附影响2、囊壳的干扰影响3、溶液稳定性的影响4、计算方法不同影响,48,1、滤膜吸附影响滤膜孔径0.45m、0.80m水系和有机系两种。水系:(混合)纤维素酯滤膜(WX),不耐酸、碱、有机溶剂。有机系:尼龙(N6、N66)滤膜、聚偏氟乙烯(PVDF)滤膜、聚四氟乙烯(PTFE)滤膜等。,49,1、滤膜吸附影响注意事项(1)过滤时滤膜与主成分间存在着一个吸附饱和过程,滤膜吸附一定量后达到饱和、不再吸附。(2) 吸附量2%以下时可忽略不计;超过2%应注意。(3) 0.45m滤膜吸附率高于 0.80m。,50,1、滤膜吸附影响滤膜吸附试验方法:(a) 取溶出液,分别过滤不同体积初滤液后测定,观察响应值的变化情况,考察滤膜吸附情况(b)取溶出液, 一份直接采用高速离心取上清液,与过滤掉一定体积后的另一份续滤液比较,观察两者间的测定数据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c) 对照品溶液,经滤膜过滤一定体积后,与原溶液进行比较,观察测定前后数据的变化情况。,51,1、滤膜吸附影响滤膜吸附替代(标准中注明)弃除规定初滤液离心(a)离心时离心管内可能形成药物的浓度梯(离心分离)。(b) 继续释放。,52,2、囊壳的干扰影响(1)UV法在短波长处的测定干扰较多。(2)药典规定:2%可忽略不计;2%测定结果进行校正;25%,测定方法不可行。 (3)某些空胶囊会发生交联,从而溶胀不崩,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溶出介质中加入1胃蛋白酶试验。,53,3 、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主成分溶解于溶出介质后,因进行稳定性其考察。(1)如不稳定,则应在标准中注明取样后立即测定;(2)溶液不稳定时一般采用对照品平行操作法。,54,4 、计算方法不同影响(1) 以相当于标示量的百分数限度计算。因若是投料量不足的话,结果可能不合格 。(2) 自身对照法的仅限于没有化学对照品的多组分药品。应对对照溶液的制备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其有效成分尽可能完全溶解。,55,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溶解性和渗透性均好 吸收好可不必考虑测定溶出度溶解性好、渗透性差 吸收不佳一般采用促吸收手段,增加药物的胃肠道透过性溶解性差、渗透性好 吸收易波动一般采用提高药物溶解性,控制药物溶出速率溶解性和渗透性均差 吸收极差不易改进且一般难成为有效口服药物,七、溶出结果评价,56,大多数药物只有在胃液或肠液中形成分子状态,才能通过胃肠粘膜壁并被吸收至血液循环发生治疗作用。如果药物溶解至胃肠液中的小于胃肠吸收速度,则药物溶出过程即成为吸收的限制步骤。,七、溶出结果评价,57,国际上通常采用以下4 种溶出介质来模拟pH 1.2 的溶液(氯化钠2.0g,加水适量溶解,加盐酸7ml,再加水稀释至1000ml)。我国通常采用的0.1mol/L 盐酸液。pH 4乙酸盐缓冲液0.05mol/L乙酸-0.05mol/L乙酸钠(16.43.6)。pH 6.8磷酸盐缓冲液(磷酸二氢钾3.4g和无水磷酸氢二钠3.55g,加水适量溶解并定容至1000ml,再稀释一倍) 。水 (2)(3)的离子浓度较我国药典附录中记载的低。,七、溶出结果评价,58,BCS普通口服固体制剂餐后胃平均保留(排空)T50%是1520min。当药物在0.1M盐酸中15min溶出85%以上时,一般认为药物体内吸收速度与程度不再依赖于胃排空速率,除非处方中含显著影响药物吸收辅料。 溶出比较试验 介质:建议首选900mL0.1M 盐酸溶液 方法:转蓝法(100r/min),桨法(50r/min) 如果15min 85% 如果15min 75%,用于考察释药量是否基本完全。控释制剂:为反映其恒速释放的特点,应酌情增加取样点,释放度方法的确立,77,常见问题,释放度研究与处方工艺研究割裂;溶剂选择不合理;未考察不同溶剂、不同测定条件下的释放度;释放度限度不合理(时间点、限度范围),78,缓释片改变规格一般应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以骨架片规格减半为例:若主辅料减少一半,工艺不变,则片剂释药面积增加,扩散层厚度减小,体内释放速度若主药减少一半,辅料不变,工艺不变,则片剂中药物浓度减小,体内释放速度若重新研究处方,需要验证体内释药效果,79,缓释胶囊改变规格 对于缓释小丸装胶囊制成的缓释制剂,若仅是每粒装量改变,可不进行生物等效性研究因为体内外释药特性均不会改变(若胶囊壳质量符合要求),80,九、溶出仪的校正,一回一个样一台一个样一室一个样,不合格时无所适从莫衷一是,常常的为难,81,分析原因,溶出度结果偏差来源,我们要保证的是:1、确切的仪器性能状态2、规范的实验操作从而测得供试品的真实溶出,溶出仪操作者供试品,82,溶出仪的校正,溶出度结果偏差来源,我们要保证的是:1、确切的仪器性能状态2、规范的实验操作从而测得供试品的真实溶出,溶出仪操作者供试品,溶出仪的校正,目检机械校正化学校正,83,目 检(简易机械校正),目检检查:采用目测方法,主要检查是否有锈蚀、网眼变形、表面划痕、裂痕、凹痕、留有残渣等简易验证工具采用游标卡尺(数显)、水平尺、秒表、精密温度计进行验证 需符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和释放度测定法的要求,84,溶出杯,检查溶出杯的规格检查溶出杯的内表面是否不规则不规则的曲率可能造成溶出介质流动的差异,85,水平度,在装置的顶板或基板处进行检查使用木工水平仪或数显水平仪不平,应作出调整如果顶板不能水平,则可能需要维修,86,水平度,87,转速,用计时器手工检查每个转杆称量,至少一分钟使用转速计(转速仪),88,振动,无明显振动用手或指尖,89,溶出仪的机械校正,机械校正的定义测量或校正溶出仪的物理参数。当这些参数得到严格控制时,可以保证溶出仪器的良好运行状态,90,91,/downloads/Drugs/GuidanceComplianceRegulatoryInformation/Guidances/UCM198649.pdf /sites/default/files/usp_pdf/EN/referenceStandards/dissolutionProcedureToolkit2010-03.pdf,FDA: 仅仅依靠标准片无法保证溶出仪满足cGMP法规的要求,机械校正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仪器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2,水平仪调节仪器水平外观:包括器皿、转篮、搅拌桨、碟等的外观规格:包括器皿、转篮、搅拌桨、碟等的规格,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3,传动轴的摆动:转篮或搅拌桨桨叶上方处的摆动量(篮1mm,桨0.5mm)转篮的摆动:转篮下缘的摆动量,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4,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5,转篮与搅拌桨传动轴的垂直度:X/Y方向的垂直度均不超过0.5器皿的垂直度:溶出杯内壁X/Y方向的垂直度均不超过1.0,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6,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7,器皿的定中:传动轴与溶出杯内壁在上下两点处一周的距离误差1mm,低点为转篮或搅拌桨上方2mm,高点为转篮上方60mm、搅拌桨上方80mm,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8,溶出仪的机械校正,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