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_第1页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_第2页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_第3页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_第4页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点和区域性传染病,宝鸡 市 中心 医 院感染科宁 博nb0917 163.com,传染病分类,三类包括甲类、乙类、丙类。甲类2种,鼠疫、霍乱,为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乙类(26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为严格管理的传染病。丙类(11种):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为监测 的传染病。,陕西省重点传染病,病毒性肝炎肾综合征出血热手足口病结核病其他: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水痘、狂犬病、伤寒、麻疹、乙脑、流脑、艾滋病、感染性腹泻、流感、布氏杆菌病等。,病人及时上报 甲类(强制管理) 乙类(严格管理) 丙类(监测管理)接触者 检疫、密切观察、药物预防/预防接种病原携带者 治疗、教育、调整岗位、随访观察,一、管理传染源,主要针对 呼吸道传染病 消化道传染病 虫媒传染病 寄生虫病消毒(物理/化学) 预防性消毒 疫源性消毒(随时消毒、终末消毒),二、切断传播途径,特异性主动免疫 疫苗、菌苗、类毒素特异性被动免疫 抗毒素、特异性抗体 * 儿童计划免疫是关键,三、保护易感人群,有病原体(pathogen) 有传染性(infectivity) 有流行病学特征 (epidemiologic feature) 有感染后免疫 (postinfection immunity),基本特征,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推算我国现有慢性HBV感染者9300万人,慢性乙肝患者2000多万,In 19929.75%9.67% ( 5 yr),In 20067.18%0.96% ( 5 yr),慢性HBV感染的发生和发展,急性HBV感染,慢性HBV感染,肝硬化,慢性肝功能衰竭,肝细胞癌,慢性乙型肝炎,5年发生率12%25%,5年发生率5%15%,肝移植,90% 围产 (生) 期感染25%-30% 婴幼儿时期感染2%-5%, 5岁以上儿童, 成人,Seeff L, et al. N Engl J Med. 1987;316:965-970. Lai CL, et al. Lancet 2003;362:2089,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慢性乙型肝炎的总体治疗目标,2010年指南中删除了2005年指南的“消除HBV”提法。目前抗病毒治疗只能抑制病毒复制,不能彻底清除病毒,慢性乙肝的治疗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病毒性肝炎治疗原则,各型肝炎的治疗原则:均以充足的休息、营养为主,辅以适当药物,避免饮酒、过劳和使用损害肝脏药物。,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方法,抗病毒免疫调节抗炎保肝抗纤维化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症,(1) HBV DNA105 拷贝/ml (HBeAg阴性者为104 拷贝/ml);(2) ALT 2ULN;如用干扰素治疗,ALT应10ULN, 血总胆红素水平应2ULN;(3) 如ALT ULN - -年龄 40 40 - 疾病进展证据 有 抗病毒 肝活检 肝活检,抗病毒治疗的一般适应证,对达不到上述治疗标准、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亦应考虑给予抗病毒治疗,慢性乙肝的治疗策略,(聚乙二醇)干扰素-,核苷(酸)类似物,双重机制 免疫调节作用抗病毒作用,单一机制有效的抗病毒作用,新版指南推荐这两种方法均为一线治疗策略,治疗乙型肝炎药物,聚乙二醇干扰素- 2b,1991 1998-12 2002-9 2005-5 2005-3 2006-12 2008 1992 1998-12 2005-3 2005-5 2005-11 2007-2 2007-2,替比夫定,恩替卡韦,聚乙二醇干扰素- 2a,阿德福韦酯,拉米夫定,IFN-,USFDASFDA,替诺福韦,目前抗病毒药物特点比较,核苷(酸)类似物口服给药抑制病毒作用强不良反应少而轻微可用于肝功能失代偿者疗程相对不固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低疗效不够持久长期应用可产生耐药变异停药后可出现病情恶化, 干扰素疗程相对固定HBeAg血清学转换率较高疗效相对持久无耐药变异问题需要注射给药不良反应较明显不适于肝功能失代偿者。,2017/11/2,19,丙 型 肝 炎,一、概况,1、病原学,HCV属于黄病毒科(flaviviridae),其基因组为单股正链RNA,易变异;目前可分为6个基因型及不同亚型,如基因亚型(如1a、2b、3c)等表示,基因1型呈全球性分布,占所有HCV感染的70以上。其中1b和2a基因型在我国较为常见;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100 5min或60 10h、高压蒸气和甲醛熏蒸等均可灭活。,2017/11/2,20,2、流行病学,全球 HCV的感染率约为3,估计约1.7亿人感染了HCV, 每年新发丙型肝炎病例约3.5万例。 我国 一般人群抗-HCV阳性率为3.2。感染者3000万。 以长江为界,北方(3.6)高于南方(2.9), 抗-HCV阳性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上升, 由1岁组的 2.0至5059岁组的3.9。 男女间无明显差异。,2017/11/2,21,一、概况,卫生部历年公布全国丙肝疫情,报告例数,中国卫生部公告,131849,108446,92378,70681,52927,39380,21145,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140000,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153039,160000,中国丙肝临床报告病例逐年递增,性传播,3、传播途径,母婴传播,2017/11/2,23,一、概况,若母亲在分娩时HCV RNA阳性,则传播的危险性可高达47;合并HIV感染时,传播的危险性增至20。,Davis et al. Liver Transpl, 2003, 9:331-338; Hornbergeret al. J Viral Hepat, 2006, 13:377-386; Ward et al. Am FamPhysician, 2004, 69:1429-1438; Wang. Hepatology, 2000, 32(Pt. 2):426-A; U.S. Census Bureau Population Division. Available at: WWW./popest/national/asrh/files/NC-EST2007-ALLDATA.doc.Released May 1, 2008. Accessed February 24, 2009,HCV感染可引发严重的临床后果,二、诊断,丙型肝炎的诊断,2017/11/2,25,A+B+C 或 B+C 可诊断,三、 抗病毒治疗,1、治疗目标,2017/11/2,26,2017/11/2,27,2、抗病毒治疗方案,三、 抗病毒治疗,不能耐受利巴韦林不良反应者也可单用干扰素,不良反应的处理干扰素,“流感样”症候群:可在睡前注射IFNa,或在注射IFNa同时服用非甾醇类消炎镇痛药。随疗程进展此类症状逐渐减轻或消失.骨髓抑制:粒细胞绝对数 0.75109/L,PLT 50109/L,应降低IFN剂量;12周后复查,如恢复,则逐渐增加至原量.粒细胞绝对数 0.50109/L,PLT 140-150 次/min,按年龄,排除体温升高 或哭吵),出冷汗、四肢凉、皮肤花纹、血压升高、毛细血管再 充盈时间延长(2 秒) 血糖升高,外周血白细胞(WBC) 升高,心脏射血分数可异常。此期病例属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 重型。及时发现上述表现并正确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第4期(心肺功能衰竭期),可能与脑干脑炎所致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功能衰竭有关多发生在病程5天内,年龄以0-3岁为主呼吸异常:呼吸急促或窘迫、呼吸减慢或节律异常, 口唇紫绀, 咳粉红色泡沫痰或血性液体;持续血压降低或休克 亦有病例以严重脑功能衰竭为主要表现,肺水肿不明显,出现 频繁抽搐、严重意识障碍及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等 此期病例属 于手足口病重症病例危重型,病死率较高。,第5期(恢复期),体温逐渐恢复正常对血管活性药物的依赖逐渐减少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和心肺功能逐渐恢复,少数可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状,第2期,第3期,第1期,死亡,痊愈或后遗症,手足口病的临床进展及分期,第4期,痊愈,痊愈,痊愈,第5期,手足口出疹期,神经系统受累期,心肺功能衰竭前期,心肺功能衰竭期,恢复期,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危重型,高体温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象(白细胞高)肢体抖动,发凉和无力呼吸快和心率快精神差总结:4高2快1差1小,重症的临床表现,四不像: 不像水痘 不像蚊虫咬 不像药物疹 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临床上四不特征: 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皮疹的临床特征,治疗要点,第1期:无须住院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门诊医生要告知患儿家长细心观察,一旦出现EV71感染重症病例的早期表现,应当立即就诊。目前尚无确切有效的抗EV71病毒药物。利巴韦林体外试验证实有抑制EV71复制和部分灭活病毒作用,可考虑使用用法为10-15 mg/(kgd),分2次静脉滴注,疗程3-5天。,治疗要点,第2期以后一定转二级以上定点医院治疗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利尿剂降低颅内高压;适当控制液体入量;对持续高热、有脊髓受累表现或病情进展较快的病例可酌情应用丙种球蛋白。密切观察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及四肢皮肤温度变化等可能发展为危重型的高危因素,尤其是3岁以内、病程5天以内的病例。,第4节、结核病,流行现状:全球有20亿感染过结核,年新发病例800万,死亡病人300万,在全球22个高发国家中仅次印度,位于第2位,全国至少5.5亿人感染过结核,肺结核患者450万例。临床类型:原发性肺结核 (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型),继发型肺结核(型),结核性胸膜炎(型),肺外结核(型);治疗原则:早期、规律、全程、联合、适量。整个化疗分为强化和巩固两个阶段。,第5节、其他各种传染病及出疹性疾病图片,传染病出疹时间,水痘、风疹第1天;猩红热第2天;天花第3天;麻疹第4天;斑疹伤寒第5天;伤寒第6天。总结:1水2猩3天花4麻5斑6伤寒。,A、水 痘,临床表现,皮疹出现前12日有前驱症状发热出皮疹,水痘初呈清澈水珠状,部分皮疹从斑疹丘疹疱疹开始结痂,仅68小时,皮疹发展快是该病待征之一,水 痘,B、猩 红 热,临床表现,发热咽峡炎皮疹:皮疹是猩红热最显著的症状。,猩红热皮疹,帕氏征,草莓舌,杨梅舌,猩红热后脱皮,C、带状疱疹,临床表现,低热、乏力症状发疹部位有疼痛、烧灼感,三叉神经带状疱疹可出现牙痛,D、风 疹,临床表现,症状轻微或无明显前驱期症状发热第l2天后出疹,皮疹最先出现于面颈部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E、麻 疹,临床表现,前驱期出疹期发病34日耳后、发际渐及耳前、面颊、前额、躯干及四肢,最后达手足心,25日布及全身恢复期,麻疹粘膜斑,出血性麻疹,F、伤 寒,临床表现,初期:病程第一周。多数起病缓慢,发热极期:病程第23周。持续高热、消化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肝脾大、玫瑰疹缓解期:病程第34周,体温逐渐下降,症状渐减轻恢复期:病程第5周,体温正常,症状消失,肠 穿 孔,腹 胀,G、药 物 疹,临床表现,固定性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播散性红斑丘疹型药疹紫癜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麻疹样或猩红热样药疹湿疹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光感性药疹痤疮样药疹,药物疹,药物疹,药物疹,H、腮 腺 炎,临床表现,接触史初期可有发热、乏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