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new_第1页
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new_第2页
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new_第3页
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new_第4页
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new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营养与心脑血管病防治研究进展,顾景范军事医学科学院,心脑血管的病变是动脉粥样硬化在冠状动脉表现为冠心病与心肌梗死在脑血管表现为脑栓塞与脑溢血这些都是危重病,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对健康造成很大威胁。,城市中疾病前六位死因构成,(中国卫生年鉴 2006),1963 2005 序号 死因 死亡率% 序号 死因 死亡率% 1 呼吸系病 12.03 1 恶性肿瘤 22.94 2 肿瘤 8.59 2 脑血管病 21.23 3 中风 6.87 3 心脏病 17.89 4 结核病 6.77 4 呼吸系病 12.57 5 心脏病 6.72 5 损伤和中毒 8.25 6 消化系病 5.84 6 消化系病 3.30 心脑血管病合计 13.59 心脑血管病合计 39.12,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TC5.72 mmol/L 或220 mg/dl) (TC 5.205.71 mmol/L或 201219 mg/dl 边缘升高)高血压(SBP/DBP140/90 mmHg)高血糖(FBG 7.0 mmol/L或 126.1 mg/dl) (FBG 6.1-6.9mmol/L或112.8-106.0 mg/dl 空腹血糖受损)肥胖(BMI 2427.9超重,28 肥胖) (WC 85 cm 男, 80 cm 女)高同型半胱氨酸血(Hcy 24 mol/L)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不活动,膳食不合理),2002年全国健康调查结果()(18岁以上成人)高血脂 18.6 (20.2) 高血压 18.8 (20.4)高TC血2.9 (4.5) 超重 22.8 (30.0)血TC边缘升高 3.9(5.2) 肥胖 7.1(12.3)高TG血 11.9(13.3) 糖尿病 2.6 (6.07)低HDL-C血 7.4(6.6) 空腹血糖受损 1.9 (3.00)( )为大城市,超重人数百分率(%) 年龄 1989 1993 1997 2000 N 5072 5202 5248 5160 18-45 男 11.9 14.7 20.6 27.9 女 17.7 18.9 24.7 28.5 合计 14.8 16.8 22.7 28.2 N 845 1111 1239 1297 40-45 男 18.4 21.2 26.6 37.3 女 27.3 29.3 31.1 40.4 合计 24.9 25.3 28.7 38.9在辽宁、山东、江苏、河南、湖北、广西、贵州八省城市、郊区、县城、农村不同社区抽样调查,以BMI24为超重指标,全国营养调查平均食物摄入量(g/人日),全国营养调查平均食物摄入量(g/人日),全国营养调查膳食构成比较,全国营养调查膳食构成比较,急性冠心病发病率与营养的关系 城市 农村 急性冠心病发病率 (1/10万) 59.3 32.8 碳水化合物 (g/d) 372(55.5%) 450(68.8%) 蛋白质 (g/d) 81(12.0%) 89(13.6%) 动物蛋白质 (g/d) 27(4.0%) 7(1.1%) 植物蛋白质 (g/d) 54(8.0%) 82(12.5%) 脂类 (g/d) 97(32.5%) 51(17.6%) 饱和脂肪酸 (g/d) 29(9.7%) 3.9(1.3%) 不饱和脂肪酸 (g/d) 40(13.4%) 21(7.2%),冠心病与血脂的关系 TG TC LDL-C HDL-C (m mol/L) (mmol/L) (mmol/L) (mmol/L) 冠心病组(n=108) 1.820.87* 5.111.24* 3.721.25* 0.970.26对照组 (n=79) 1.430.71 4.641.08 3.141.06 1.200.37 apoA1 apoB100 Lp() (mmol/L) (mmol/L) (mg/dl) 冠心病组(n=108) 1.250.25 0.970.21* 37.5723.20对照组 (n=79) 1.260.21 0.800.19 12.138.49 *与对照组比,P0.05 (中国公共卫生学报 1997,16:132),脑血管病与营养的关系,()内为人数 超重标准 BMI25 kg/m2,*与不超重组比较,P0.01,体重超重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影响,脂肪酸分类 饱和脂肪酸 SFA (S) 单不饱和脂肪酸 MUFA (M) 多不饱和脂肪酸 PUFA (P) n-3 PUFA n-6 PUFA n-9 PUFA,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关系一直认为饱和脂肪酸(SFA)促进 AS 的形成,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能防止AS 的形成,故提出膳食中 SFA 与 PUFA 的比值应该是 11,但近年来发现过高的PUFA不利,故改为SFA:PUFA:MUFA的适宜比例应是1:1:1。,过高的PUFA 对人体产生的不利影响: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免疫功能通过增加血小板聚集能增加冠脉血栓的危险性通过使动脉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形成泡沫细胞与粥样斑,促进 AS形成易产生脂质过氧化物(LPO)而导致衰老,可能有致癌作用。,MUFA的抗动脉硬化作用 Keys 在七国冠心病(CHD)的流行病学研究中,对12770 名 40-59 岁的对象进行5 年前瞻性调查,发现膳食中 MUFA 与 CHD 死亡率之间呈显著负相关。认为地中海地区人群的冠心病死亡率低,与大量摄食富含MUFA(71.5)的橄榄油有关。,常用油脂中油酸(18: 1 )含量(%)茶 油 78.8 芝麻油 38.0 葵花籽油 19.1 棕榈油 44.4 玉米油 27.4 胡麻油 17.8米糠油 43.3 棉籽油 25.2 鸭 油 51.6花生油 40.4 豆 油 22.4 猪 油 44.2大麻油 39.3 菜籽油 20.2 鸡 油 39.6色拉油 39.2 辣椒油 34.7 牛 油 28.8 (引自全国食物成分表, 1991, 人民卫生出版社),茶油对家兔高血脂症的影响,每组动物 8头;实验期2.5月,高脂饲料含20实验油, 2胆固醇 与猪油组比 P0.05 , P0.01,茶油对家兔血浆脂蛋白胆固醇的影响,每组动物 8头;实验期2.5月,饲料同上 与猪油组比 P0.05 , P0.01, 与红花油组比 P0.01,茶油对大鼠血凝作用的影响,每组动物 8头;实验期11周,高脂饲料含10实验油,1.5胆固醇,0.5胆盐 与猪油组比 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 P0.05 ,P0.01,茶油对家兔抗氧化作用的影响,每组动物 8头;实验期3月,高脂饲料同上 与猪油组比P0.01 与红花油组比P0.05,茶油对家兔主动脉粥样斑的影响(),与猪油组比,P0.01,n-6与n-3脂肪酸代谢途径,膳食,18:2n-6,18:3n-3 亚麻酸,亚油酸,产能,生成TG、 磷脂、 胆固醇酯,18:3n-6,20:3n-6,20:4n-6,22:4n-6,24:4n-6,24-5n-6,22:5n-6,18:4n-3 (SDA),20:4n-3,20:5n-3 (EPA),22:5n-3,24:5n-3,24:6n-3,22:6n-3 (DHA),产能,生成TG、磷脂、 胆固醇酯,(AA),AA:花生四烯酸,SDA:硬脂四烯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6脱饱和,延长,5脱饱和,延长,6脱饱和,部分氧化,延长,鱼油对高脂大鼠血脂的影响,鱼油灌胃,1ml/d,鱼油含EPA+DHA 59%*与高脂组比* P0.05, *P0.01,鱼油对家兔血凝的影响 对照组 鱼油组 鱼油组动物数 9 7 8血小板聚集率 41.0 11.2 6.43.6* 4.23.5*凝血时间(sec) 71.031.3 156.199.3* 513.1266.6*血浆 C18:1 31.42.1 16.82.9* 15.51.4*血浆 C18:2 26.56.4 25.26.7 17.21.3*血浆 C20:5 - 3.02.0 8.42.7血浆 C22:6 - 8.03.9 13.12.5,实验期10周,鱼油组给 2 ml/d, 组给4 ml/d ,对照组给橄榄油4 ml/d*与对照组比 *P0.05, *P0.001,食鱼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 主要食物年人均消耗量(kg)地区 鱼 猪肉 牛羊肉 鲜蛋 鲜奶 粮食 油 蔬菜 水果宁波 22.6 10.6 2.7 4.9 13.3 119.8 6.6 101.3 72.1南宁 10.4 24.5 3.2 6.4 6.3 110.8 5.7 113.3 43.8北京 10.3 25.7 5.3 17.4 14.0 90.2 9.4 146.5 58.8,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分类 (%) 例数 0级 、级 级 、级 合计宁波 51 62.1*, 39.2 3.3*, 2.0*, 37.9南宁 137 49.9 41.1 8.7 3.4 53.1北京 104 37.6 41.2 14.4 6.9 62.5,研究对象为意外死亡年轻人,15-39岁,*与北京比, P0.05,*P0.01 ; 与南宁比, P0.05, P0.0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7 ,25:20),亚油酸对亚麻酸转化为DHA过程有抑制作用,故要重视 n-6PUFA与 n-3 PUFA的比例WHO: n6:n3 = 5-10:1日本: n6:n3 = 5:1中国: n6:n3 = 46:1,反式脂肪酸 当一个双键碳原子连接两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相同的原子或基团处于双键同侧叫顺式(cis),处于双键不同侧叫反式(trans),常用食用油中脂肪酸的双键大多呈顺式。为了增加油脂的粘度,提高熔点,不易氧化酸败,进行氢化过程中可出现反式。 含有反式脂肪酸的食品有:人造黄油、油酥食品、蛋糕、饼干、面包、炸薯条、炸鸡等。,反式脂肪酸能增加LDL,降低HDL,加速血小板凝聚,抑制去饱和酶活性。膳食中反式脂肪酸占总能量5%以上时,将对人体产生有害影响。防治心脑血管病要求饱和脂肪酸与反式脂肪酸之和占总能量10%以下。,高能量和高糖膳食对血脂的影响 总能量摄入过多,形成肥胖,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不敏感(抗性),使葡糖的吸收利用受限,胰腺分泌更多胰岛素以维持葡糖在体内的稳态,高胰岛素血症促使肝脏更快的合成TG,使血TG增高,HDLC 降低。 蔗糖和果糖摄入过多,在肝脏转化为TG而堆积起来,血TG显著升高,形成脂肪肝和冠心病。,膳食纤维的定义 膳食纤维(DF)是不能被消化吸收的多糖,主要来自植物细胞壁的复合碳水化物,即非淀粉多糖(NSP)。 粗纤维(CF)是食物经酸和碱加热处理后的残渣,不能代表人体不可利用的DF,现已废弃不用。 总膳食纤维(TDF)是NSP和木质素的总称。木质素不是多糖,但存在于细胞壁中,难以和纤维素分离。 有人建议将一些不能消化的非细胞壁化合物,如抗性淀粉、抗性低聚糖、氨基多醣(甲壳素)也列入DF。,膳食纤维与心脑血管病的关系 膳食纤维分可溶性(SDF)和不可溶性(IDF)两类。 可溶性纤维包括果胶、树胶、瓜尔豆胶、羧甲基纤维素和富含SDF的燕麦麸、大麦、莢豆和蔬菜,可降低血浆胆固醇水平,减少心血管病危险度。每1 g SDF能平均降低 LDL-C 2.2 mg % 。 不可溶性纤维包括纤维素、木质素和部分半纤维素,主要影响大肠排便功能,缩短通过时间,增加粪便量及排便次数,很少能改变血浆胆固醇水平。玉米麸和小麦麸含IDF较多。,膳食纤维对高脂大鼠血脂的影响(mmol/L) 组别 动物数 TC TG LDL-C HDL-C/TC正常组 8 1.80 0.86 0.43 0.67高脂组 8 7.71 0.94 5.73 0.18豆渣纤维组 8 2.14* 0.87 0.55* 0.63*果胶组 8 2.80* 0.79 1.17* 0.42*纤维素组 8 6.93 0.97 5.61 0.27 实验期 8周, DF添加量6% *与高脂组比 , P0.01,膳食纤维对高脂大鼠脂肪肝的影响,实验期9周,DF添加量5%Vv 体密度,反映脂变肝细胞体积增大程度, Nv 数密度,反映单位面积肝细胞数量,*与高脂组比,P0.05;*P14.4 mol/L,闭塞25%,OR 2.0 (以Hcy9.1 mol/L, OR为1.0计 ),高Hcy血症与VitB营养状况维生素B N 血Hcy 高Hcy血营养状况 均数(mmol/L) 发生率()最好 1 89 9.4 10.1 2 128 9.8 12.5 3 534 11.9* 28.7* 4 144 14.9* 52.1*最差 5 70 16.5* 58.6* VitB: 叶酸,B12,B6 *与最好比,P0.01 (J Selhub,16th ICN,1997),每日给400g叶酸可使血Hcy水平下降30%42%美国FDA规定100g面粉或谷物强化叶酸140g,可使人群Hcy平均降低3mol/L,无机元素与心脑血管病锌、铜、锰是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组成成分,硒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组成成分。SOD与GSH-Px是体内的主要抗氧化酶,起着清除自由基与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锌、铜、锰、硒的缺乏将降低抗氧化酶活性,促进LDL氧化与AS形成。铬对脂代谢有良好作用,可降低TC,LDL-C,TG而升高HDL-C和载脂蛋白A。,无机元素与心脑血管病,钠摄入过多导致血管平滑肌肿胀,管腔变细,血管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平均摄钠高的人群,平均血压水平或高血压患病率也高。美国DASH(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膳食推荐钠的摄入量应小于2.3 g/d,约等于食盐6 g/d。钙、钾、镁的摄入量与血压呈负相关。低钙(400 mg/d)低镁(200 mg/d)膳食有高血压风险,食物中的抗氧化物,番茄红素:番茄、红葡萄单萜:欧芹、胡萝卜、花茎甘蓝、 卷心菜、 黄瓜、南瓜、山药、番茄、茄子、胡椒、柑桔酚酸:欧芹、胡萝卜、花茎甘蓝、卷心菜、番茄、茄子、胡椒、柑桔、全谷、浆果儿茶素: 绿茶类黄酮:多数水果蔬菜、包括欧芹、胡萝卜、花 茎、甘蓝、卷心菜、柑桔、黄瓜、南瓜、 山药、番茄、茄子、胡椒、大豆制品、 浆果,类黄酮的食物来源 类黄酮是一类多酚化合物,存在于水果、蔬菜、坚果、种籽、花卉、树皮内,是主要的天然抗氧化物。按化学结构可分为:黄酮醇、黄酮、黄烷酮、黄烷醇(儿茶酚)、花色素、异黄酮、二氢黄酮醇、查耳酮八类。 Zutphen 研究的黄酮来源主要来自茶叶、洋葱、苹果等食物。茶叶中的是儿茶酚,洋葱中的是栎皮酮,草莓中的是山柰酚,大豆中的是异黄酮。,类黄酮摄入量与心血管病的的关系(mg/d) 0-19.0 19.1-29.9 29.9冠心病死亡率( n=805 ) 人数 268 268 269 死亡数 22 11 10 死亡率(每1000人年) 18.5 8.7 7.8 RR 1.00 0.47 0.42心肌梗死发病率 (n=693) 人数 231 231 231 病例数 16 14 8 发病率 (每1000人年) 16.2 13.8 7.6 RR 1.00 0.89 0.52 ( Zutphen Elderly Study, Lancet 1993,342:100),组别 大鼠数 TC TG LDL-C HDL-C AI 对照组 10 2.33 1.12 0.66 1.46 0.72 高脂组 10 6.24 1.73 4.14 0.75 7.40 茶多酚1%组 9 4.72* 1.27* 3.17* 0.97 4.02* 茶多酚2%组 10 3.56* 1.09* 1.53* 1.16* 2.51* 月见草油2%组 10 3.76* 1.27* 2.09* 1.11 * 2.90* 实验期6周,与高脂组比, * P0.05;*P0.01,茶多酚的降血脂作用(mmol/L),组别 大鼠数 红血球 血浆纤维 血栓体外试验 滤过指数 蛋白原(g/l) 长度(mm) 干重(mg)对照组 10 0.10 1.50 18.7 17.8高脂组 10 0.21 3.36 91.3 75.6茶多酚1%组 9 0.12* 2.57* 31.5* 26.7*茶多酚2%组 10 0.12* 2.26* 30.0* 19.5*月见草油2%组 10 0.15 3.05 38.1* 33.5* 实验期6周 * *与高脂组比, P0.01,茶多酚的抗血凝作用,降脂食物筛选研究 大鼠实验,4周,筛选84种食物,冻干样品占高脂饲料10%,试验前后测血清胆固醇与试验后测肝脏胆固醇,降低血清或肝脏胆固醇的食物有: 香菇 芸豆* 扁豆* 毛豆* 黄豆 豌豆 赤豆* 蚕豆* 白架豆* 核桃 花生 大葱 大蒜* 韭菜花菜 灯辣椒 胡萝卜 葡萄 苔条 紫菜 黄鱼 鲳鱼 鲫鱼 鱿鱼 甲鱼* 对虾 淡菜 扇贝*同时有肝脏胆固醇降低,高血脂症的膳食干预试验试验对象:男性,血清TC230mg%, 血清TG150mg% 组:43人,2247岁 ,组:33人,2850 岁试验膳食:由动物试验筛选出的降脂食物组成食谱 豆类及制品 50100 g/日,香菇 60 g/周 组:每餐5碟中3碟降脂食物,组:1碟 能量36004000 kcal,蛋白质占总能量 10%12% 脂肪占总能量 36%43%,胆固 醇7601000 mg,能量消耗两组同,每日约 32003300 kcal,TC(mg%) TG(mg%) 有效率组别 时间 人数 实验前 实验后 实验前 实验后 (%) 1个月 43 234.5 161.5 204.3 153.7 72 2个月 39 235.3 167.1 204.0 151.2 85 3个月 23 241.3 149.7 207.8 145.2 87 1个月 24 180.2 175.0 175.3 150.1 50 2个月 29 180.9 165.7 175.1 117.3 76 3个月 29 184.4 151.0 172.2 124.9 79 有效标准: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